網頁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世界自由日

世界自由日

中華郵政於1955年所發行的「反共義士」郵票
世界自由日,舊稱一二三自由日,定於1月23日,源於中華民國紀念1954年1月23日韓戰反共戰俘獲釋、具有反共意義的節慶,1993年改為現名,每年中華民國、世界各地華人僑胞以及國際上反陣營皆有一系列慶祝活動。

背景[編輯]

1950年6月,韓戰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30多萬人參與韓戰,全線反撲,聯合國軍被迫後撤。[1]:6611月26日,志願軍參與韓戰。12月,聯合國軍自平壤敗退。[1]:661951年10月,韓境停戰談判於板門店舉行。[1]:69
中共方面一直堅持要求聯合國軍無條件遣返所有戰俘,無論他們是否願意回到中共統治下;中共立場被聯合國軍所拒絕。1952年2月,韓境聯軍總部堅持自由遣返戰俘原則,蓋聯軍在韓境所獲17萬餘戰俘中,有10萬人不願被遺返,尤其在2萬餘名華籍戰俘中,誓死不願遺返者達1萬6千名[1]:69-70。韓戰期間聯合國軍俘獲戰俘及在陣前易幟之軍人共173,700人,其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有21,300人被俘,被俘人員中軍官有600人左右、級30餘人、級5人、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
1953年6月,韓國釜山戰俘營1萬4千2百餘名華藉反共戰俘上書,請求釋放,並准其到台灣參加國軍行列[1]:74。雙方最後達成協議,戰俘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去向,戰俘的意向由中立國印度等國的代表負責鑑定[1]:74
中共官方認為,表面上看,戰俘由印度主持對戰俘進行了甄別,以確定其本人的意願。實際上,聯合國軍停戰談判代表團首任團長喬埃提出「自願遣返」的方案,試圖用「大量朝中戰俘拒絕被遣返」的結果來宣揚「共產主義的失敗」。志願軍戰俘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於國共內戰中被俘,從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中華民國國軍士兵,這一類戰俘中有不少人不願意在停戰後回到中國大陸。最終共有14,235名志願軍戰俘選擇前往台灣,而選擇回大陸的戰俘大多受到政治審查、被開除黨/團籍或拒絕其入黨[2]。組織幹事韓子建後來提出重新入黨(他在濟州島是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組織者之一)被別人要求重新念一遍在歸管處寫下的交待材料去評定是否夠格入黨,他無話可說,之後就自殺[3]:231
中華民國政府及海內外448個民眾團體,為歡迎「反共義士」來歸,經過多次集會商討,事先向聯軍統帥呼籲,務須如期終止監管。1954年1月4日,聯合國軍統帥赫爾將軍,為「表明人道正義立場」再鄭重聲明,請負責戰俘事宜的印度代表蒂邁雅必須於1月24日午夜將全體反共戰俘無條件釋放。1月23日清晨7時20分起,14,850名中國反共戰俘、7,650名韓國反共戰俘,終於奔向南方,得到釋放[4]。前往台灣的反共戰俘分成三批,於1954年1月23日由基隆上岸抵台,接受全台灣民眾的熱烈歡迎,被稱為「韓戰義士」。他們在臺北市遊行,市民張燈結綵表示慶祝。全台灣各大城市自由鐘,都敲響23下。並定1月23日為自由日,以紀念「反共義士」重獲自由。一面通電全世界民主國家,籲請一致響應。此後每年集會慶祝,並有全世界熱愛自由、主持正義人士來臺參加盛會。[5]
中華民國政府特設「一·二三自由日」以紀念這個「從中共手中解救大陸同胞」的事件;其後並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反共聯盟大會」中通過。這即是一二三自由日的由來。這些反共戰俘來到台灣之後,都被編入中華民國國軍、並參加了諸如八二三砲戰戰役,大多終老眷村
隨著冷戰氣氛轉淡、以及兩岸局勢的穩定,中華民國政府終止動員戡亂,各共產主義國家政權也於20世紀末逐一崩解,此紀念日於1993年改名為世界自由日。後來有的台灣戰俘經商致富後回大陸投資,受到當地政府熱情接待,如戰俘張城垣就曾見到這種場面[6]

沙蔥

沙蔥
簡介沙蔥(A.mongolicum Bgl)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針狀,開白色小花,是沙漠草甸植物的伴生植物,常生於海拔較高的砂壤戈壁中,因其形似幼蔥,故稱沙蔥。由於沙蔥在砂壤戈壁中生長分佈零落,採割極不容易,加之受其生物學特性限制,其產量隨年氣候的不同而有增減,雨量充沛的年份,產量可大幅上漲。處在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中的民勤縣,是沙蔥的主要產區之一,年出產沙蔥可達500噸。沙蔥是西北地區人民喜愛的優良佳餚,其與肉、蛋等一起烹調的各種菜餚,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沙蔥醃製品其味辛而不辣,色澤深綠,質地脆嫩,口感極佳,是煲制各種營養湯,佐餐下酒的上佳伴侶。沙蔥嫩莖不易久儲,可炮製時令佳餚——水氽沙蔥:把沙蔥嫩莖洗淨,放入開水鍋焯一分鐘,然後撈出拌上精鹽、陳醋,吃起來別有風味,雅人俗客,無不喜愛,其醃製品存儲保質期可達五個月。沙蔥營養價值高,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其醃製品口感上乘,性醇味辣,助消化、健胃,可謂食品中的佳品。
編輯摘要
中文學名:沙蔥中文別名:蒙古蔥、蒙古韭、野蔥、山蔥、胡穆利(蒙古語)
二名法A.mongolicum Bgl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綱: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目:百合目 (Liliales)科:蔥屬舊屬百合科 (Liliaceae),現在植物學分類將其獨立成蔥科 (Alliaceae)。
屬:蔥屬 (Allium)種:沙蔥
分佈:中國西北沙漠地區。

形態特徵/沙蔥編輯

蒙古韭蒙古韭圖冊
鱗莖密集地叢生,圓柱狀;鱗莖外皮褐黃色,
破裂呈鬆散的纖維狀。葉半圓柱狀至圓柱狀,比花葶短,粗0.5-1.5毫米。花葶圓柱狀,高10-30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宿存;繖形花序半球狀至球狀,具多而通常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長,從與花被片近等長直到比其長1倍,基部無小苞片;花淡紅色、淡紫色至紫紅色,大;花被片卵狀矩圓形,長6-9毫米,寬3-5毫米,先端鈍圓,內輪的常比外輪的長;花絲近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2-2/3,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約1/2擴大成卵形,外輪的錐形;子房倒卵狀球形;花柱略比子房長,不伸出花被外。

地理分佈/沙蔥編輯

國內分佈

廣泛分佈於我國內蒙古西北部(蘇尼特右旗)、遼寧(西部)、陝西(北部)、寧夏(北部)、甘肅、青海(北部)、新疆(東北部)和寧夏(北部)。

國外分佈

原蘇聯(東西伯利亞)、蒙古西南部也有分佈。

特性/沙蔥編輯

別名:蒙古韭菜
科屬名:百合科蔥屬
性狀:多年生草本
株高:中20-50厘米
花期:夏(6-8月)
耐寒性:耐寒(-5℃以上)半耐寒(0℃以上)

分佈/沙蔥編輯

原產中亞。分佈於我國內蒙、甘肅等省區。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根莖,鱗莖柱形,簇生。基生葉細線形。花葶圓柱形。多數小花密集成半球形和球形的繖形花序,鮮淡紫色至紫紅色。花期7-8月。種子壽命長,在沙土中埋幾年還可能發芽。

生長習性/沙蔥編輯

生於海拔800-2800米的荒漠、砂地或乾旱山坡。
耐旱耐寒:在濕潤、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長良好。耐寒(-5℃以上),半耐寒(0℃以上),花期:夏(6-8月)。
沙蔥花沙蔥花
不耐積水:在東北、西北、華北沙區2000m以下大片沙地、山坡、乾河床上均可生長。

用途/沙蔥編輯

食用價值

沙蔥沙蔥圖冊
沙蔥是西北地區人民喜
愛的優良佳餚,用採摘來的新鮮沙蔥和剛宰殺的大尾羊肉所做的沙蔥包子招待客人。將蔥花採摘回來,用鹽醃上或晾曬乾,做湯煮肉時往鍋裡放上一把蔥花,那湯那肉就四溢飄香。
沙蔥嫩莖不易久儲,可炮製時令佳餚——水氽沙蔥:把沙蔥嫩莖洗淨,放入開水鍋焯一分鐘,然後撈出拌上精鹽、陳醋,其醃製品存儲保質期可達五個月以上。
沙蔥營養價值高,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對降血壓有一定的療效。其醃製品口感清爽,性醇味辣,助消化、健胃,可謂食品中的佳品。

醫藥功效

《本草綱目·菜一·茖蔥》:“茖蔥,野蔥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蔥,生水澤者名水蔥,野人皆食之。開白花,結子如小蔥頭。”常吃能增強兒童智力、提高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預防老年性癡呆症的發生,還能抑制和逆轉癌細胞的異常增殖,故有助於健康長壽。地上部分可以入藥,能開胃、消食、殺蟲,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禿瘡、青腿病等。
野蔥為百合科植物野蔥的全株,別名沙蔥、麥蔥。野蔥溫、辛入肺、胃二經。功效:發汗,散寒,消腫,健胃。主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燒,腹部冷痛,消化不良,骨折。

園林應用

沙蔥纖細清秀,葉色翠綠,花色鮮豔,美麗別緻。是優良的花壇、地被或室內盆栽材料。

人工栽培技術/沙蔥編輯

人工豐產栽培

1、選地和整地具有灌溉條件的沙壤土或其它類型土壤,進行複沙翻耕,使土地的透氣性改善...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在整理好的試驗地上,分別在4月和8月中旬進行春、秋播...(2)分根移栽:將種子繁殖苗或野生沙蔥苗,從根部撕裂分成單株,按不同的株行距進行栽植...
3、田間管理(1)定苗...定苗密度宜選10cm×10cm,並將間出的苗假植好,及時栽種。(2)鬆土除草。當沙蔥出芽後,應及時進行鬆土...(3)施肥。沙蔥不宜追施尿素,易導致燒苗和強迫休眠。一般用羊糞+磷酸二氫鉀結合灌水撒施。(4)灌水。...每刈割一次後及時灌水。越冬前澆透冬水,使其安全過冬。(5)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害是葉枯萎,蟲害是螞蟻危害根系。...(6)抽苔結種管理。種子繁殖的沙蔥,第二年8月份抽苔開花結實,移栽的沙蔥當年7月中旬開花結實...(7)留種。選擇生長健壯、簇大、莖葉粗壯的沙蔥留種...
4、採收和加工保鮮種子直播的沙蔥,來年5月份起,每20天刈割一次,移栽苗栽後一月即可刈割,每15天刈割一次,既不影響其生長,也不影響其產量。刈割的方法是用鋒利的小鏟從沙蔥近地面(葉鞘)處平茬。割下的沙蔥摘除乾枝、葉等雜質,順方向裝人塑料袋內,即可上市銷售(保鮮時間5-8天)。剩餘的沙蔥既可以加工為鹹菜也可以脫水(開水中氽過),撒鹽晾曬保存。

種子生產技術

是在馴化栽培的基礎上進行的,要高產、優質生產種子,基地的選擇是關鍵...關鍵技術是如何促進沙蔥多抽薹、多開花、多座果、多結籽,籽粒灌漿完全、飽滿度好...
沙蔥的花期一般是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花期是形成種子的關鍵時期,此間缺水和養分供應不足,會造成大量的落花和小花敗育,從而使種子數量減少. ..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種子開始成熟,要適量灌1次水,不需要再施肥。
因不同沙蔥植株薹期和開花時間不一致,同一植株抽薹及開花的時間也不一致,種子成熟的先後順序也不一致,因此沙蔥種子收穫要分批進行...

反季節栽培技術

利用日光溫室,人為地延長沙蔥的生長周期,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沙蔥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是10~25℃,能耐35~40℃的高溫和-5~0℃的低溫。溫度管理主要是控制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5℃,白天最高溫度不高於35℃。溫度高於30℃,要及時打開通風口換氣。傍晚,及時關閉通風口,太陽落前,按時蓋好保溫草簾。溫室濕度應始終保持在50%以下...晚間進行補光和除濕。溫室沙蔥不宜灌水過多,一般土壤含水率低於5%時,少量灌水。必要時應考慮施氣肥CO2或少量微肥。
病害常見的是灰枯病,該病一般在高溫、高濕和土壤乾燥的條件下發生;防治時在通風降溫的基礎上,噴施多菌靈5000倍液或可殺得2000倍液。
溫室收穫的沙蔥水分含量大,應放置在4~6℃、乾燥通風的地方,薄攤,勤翻,防止發熱腐爛。運輸時宜用透氣的包裝,如編制袋、編制筐盛裝。

栽培/沙蔥編輯

繁殖及栽培管理:播種或分植萌孽均可繁殖。

應用/沙蔥編輯

園林應用:沙蔥纖細清秀,夜色翠綠,花色鮮豔,美麗別緻。是優良的花壇、地被或室內盆栽材料。葉可做蔬菜食用。莖可藥用。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臘八粥

臘八粥

臘八粥
臘八粥材料和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佛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因應材料不同又有「八寶粥」、「七寶粥」、「五味粥」等名稱。民間傳說來自天竺[1]。中國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起源[編輯]

漢地相傳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道日[2],四大天王從天上來到人間,分別以內裝有八寶飯的金、銀、琉璃、瑪瑙等缽供養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後將四缽合而為一。為了紀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會在這天煮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而這天(農曆十二月初八)習俗上又稱「臘八節」(或稱「法寶節」)。
近代有流傳於河北廊坊一代的民間故事,講一好吃懶做的盪子花光了祖輩的遺產,在「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日子裡無下米之炊,只好在幾個已經空空如也的糧食屯下各摸出一把煮在一起充飢。臘八清晨,鄰居們發現盪子已經凍死。為志不忘此事,使悲劇不再重演,鄉鄰們相約每年在臘八這天以各種雜糧煮粥,逐漸成為習俗。
唐宋盛行臘八食粥的風俗,宋朝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記載著:「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另,吳自牧的《夢梁錄》也說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
清朝時,民間百姓準備臘八粥祭祀祖先,分贈親友,以示祝福,又效仿佛門施粥送福,特地送給窮苦人家;吃臘八粥更是宮廷盛事,皇帝、皇后賜文武大臣臘八粥,也發放米果給各大寺院。
舊時,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算是大家萬戶的習俗,甚至主人會爲家裡的雞狗餵上幾勺,花卉果樹枝幹上塗上幾口,認為這樣必能六畜興旺、果實豐收,如童謠裡說道:「臘八粥,臘八飯,小雞吃了就下蛋」。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皇宮的臘八粥用上等奶油、羊肉丁、五穀雜糧,乾果紅棗桂圓栗子花生菱角核桃仁、葡萄乾瓜子仁、金糕青紅絲等材料。民間用雜、核桃、榛子松子之類,盛起後,碗中上鋪乾果色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