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紅-火刺木
編號: 5M70604
作者 玫瑰中心/呂學義 文庫類別 分享本篇內容: |
近年來不知是我的錯覺還是實際上就是如此,總覺得比較少見到火刺木,記得以前常常在公園或是花卉市場上,看見這種果姿優美,鮮紅可愛的植物,火刺木在結果成熟時,滿樹火紅,樹枝上又有木質銳刺,因而得名「火刺木」;又因枝條葉形及果實像古代狀元帽上的裝飾,所以有個十分吉祥的俗稱叫做「狀元紅」。 |
葉3-5枚叢生於短枝上,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且最先端略呈凹頭狀,基部銳致楔形,全緣但略向後反捲,革質,幼時略帶毛茸,老時則光滑無毛,葉面呈有光澤綠色,葉背淡綠色,葉柄短有毛茸。聚繖狀花序,腋出,花數多且小,白色,雄蕊多數,五瓣。花雖小,盛開時猶如滿株覆雪,春季約3~4月開花,盛花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花後能結果,果實球形,熟時紅色,成株結實可達數千粒,美麗壯觀,果熟期11至隔年2月,觀賞期可達三個月以上。 |
火刺木耐旱性及抗寒性均強,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攝氏20~30℃,陽光宜充足。栽培土質以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為佳,排水力求良好。4~9月為栽植適期,幼小苗可於四月下旬直接挖取移植,較大株最好在移植前先行斷根。火刺木的枝條易向四周延伸及徒長,栽培時應時常注意修剪,而開花多開在短枝上,故修剪時應就長枝先端修剪,初秋還可以再修剪一次,以剪除不結過或是結果不良的短枝。定植後應定期施肥,如果是盆栽則每年應按照植株大小,更換大盆及更新培養土。 台灣原生火刺木由於經濟價值高,所以野外生長多年的火刺木常被盜採,導致自然生長的數目銳減,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大自然留下的遺產,在喜愛植物的同時,也要慎選販售者的供應來源,以減少甚至阻斷盜採者的販售利益,如此才可以杜絕盜採心態,保護這片自然生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