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插秧詩:退步原來是向前
【阿波羅新聞網 2011-10-27 訊】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一、作者簡介
布袋和尚
彌勒佛為什麼叫做「布袋和尚」呢?中國廟宇供奉的大肚彌勒,並非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來佛彌勒,而是個實實在在的中國 人,他就是布袋和尚──契此。五代後梁時,浙江奉化出了個怪和尚,法名契此,契此身材矮胖,肚子奇大,加之言語無常,四處坐卧,常用竹棍挑著一個大口布袋 在鬧市中化緣。他能預報天氣,為人說禍福也稱靈驗,因而名噪一時,人們就叫他為「布袋和尚。
二、背景資料
和尚有一次接受農夫的供養以後,為其說法開示道: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三、詩的意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 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凈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聲、香、 味、觸、法六塵污染, 時時保持自性的清凈,就是道,就是修行了。「退步原來是向前」,頗有哲理意味。試想,農夫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 好,其是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什麼?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 功。
過去有一個人,為了一堵圍牆,和鄰居起爭執,心裡忿忿不平,就捎信給在京城做官的父親,希望父親用官府的權勢把牆爭 過來,他的父親很明理,回了兒子一首詩:「萬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為了一堵牆而起爭執,真是何苦?讓人家幾 尺不就太平了嗎?你看看萬里長城至今還在,可是當年赫赫一世的秦始皇又在哪裡呢?你爭,跟人家鬥氣,百年過後什麼是你的?不都灰飛煙滅,枯冢一堆了嗎?從 這首詩里,我們能不能領悟四大皆空?能不能在面對社會、物質一切時,觀境自在?觀我在?觀物自在?觀心自在?觀人自在呢?能!莽莽人間就不必再作什麼計較 爭吵了!只看自己心田清不清凈,任它八方冷語與暗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中華古建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