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沙龙的故事

沙龙的故事






沙龙的故事
沈思
    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沙龙”这个名词不时被提起,但如果问到沙龙的由来和内涵,人们就未必熟知了。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沙龙的故事---
沙龙的由来
    沙龙是法语Salon的音译,原意指客厅,曾经是近代西方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沙龙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此前欧洲的中世纪社会生活完全被骑士精神左右,贵族保持独立,阶级 之间壁垒森严,审判通常由比武来决定。文艺复兴推崇的人文主义,使社会转向崇尚个人的价值,身世不再是评判人的标准,而财富和学识获得了地位,这就相应地 改变了人生的形式,社会越来越看重人的素养和魅力,人们需要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所。于是,由16世纪意大利的上层社会发端,沙龙这种形式应运而生,意大利也 成为沙龙最活跃的地方。
    那时,从宫廷到富人的别墅,到处都能看到才华横溢的男人们围绕在聪明机智的妇女周围。这些人聚 在一起,饮宴、跳舞、戴面具、谈论学术、辩论问题,文化和社交意识密不可分地交融在一起。人们这样赞美沙龙:“我的耳边嘤嘤萦绕着一曲旋律、一曲欢快悦人 的旋律。那里面有莫扎特的优雅和海顿的欢愉的结合,就好像是柔软的草地上一个嬉戏的孩子正在阳光下欢娱着……那就是沙龙!”
沙龙的女主人
    作为融合文化与社交活动场所的沙龙,既充当了学术与艺术中心的角色,又成为起引导和传播新思想、新风尚的渠道。而在沙龙里,拥有一位诸如某某公爵夫人或伯爵夫人之类的出色的女主人,往往是影响一个沙龙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当然,做一个成功主持沙龙的女主人很不容易,她要有地位、有名望、有金钱,还要多才多艺,口齿 伶俐,更要擅长社会交际,能够联系社会名流,甚至要熟悉上层社会的阴谋诡计、勾心斗角和骄奢淫逸。标准尽管有些苛刻,但追忆沙龙活跃的500年历史,也有 一些出类拔萃的女主人以引领一代风骚而留名青史,她们以各自的魅力展示了沙龙的风采,历史记下了她们的名字:卢克蕊齐娅、尼侬、克丽丝蒂娜、夏德莱夫人、 雷迦密哀夫人……
迷人的卢克蕊齐娅
    卢克蕊齐娅·博尔贾,是教皇罗德里戈·博尔贾的女儿。她曾经结过三次婚,第三次婚姻使她成为费 拉拉的公爵夫人,而且意识到宫廷将会给她提供一个扮演领导角色的机会。她有艳丽的相貌:中等身材,姿态动人,鼻子轮廓纤细,头发金黄色,眼睛纯蓝色,柔弱 洁白的脖颈显示出精力充沛,她的魅力仿佛是潇洒天成,尤其在跳舞的时候,她那十足的“淑女”形象,被称为那个时代的楷模。
    于是,迷人的风度开始收获了,客人都拜倒在她的魅力面前,诗人们簇拥在她的身边,争相献上意大 利文和拉丁文的诗篇以博得她的青睐,她如愿以偿地荣登沙龙皇后的位置,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文化教养的贵族的宝座的继承人。时人用这样的话语肯定她:“告 诉我,你的圈子都是谁;我就告诉你,你是什么人。”如果人们再相信费拉拉诗人的颂词,那么,她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美丽的德才兼备的女性:“卢克蕊齐娅·博 尔贾,无论时光的快慢,永远在美丽、德行和声誉中间成长”。
高雅的尼侬
    17世纪,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向西北欧,沙龙活动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西 北欧,尤以法国巴黎最为突出,尼侬·郎克洛就是进入我们视线内的当时法国著名的沙龙女主人。人们说,尼侬是当时法国最美丽的女性,更是一个多情的人。她懂 得怎样以机智聪明的风情吸引男士,更善于把她的情感小舟在情爱的大海上航行得巧妙而平稳,以至于所有享受过她的感情的人始终只是她的朋友,她懂得怎样辨别 情人和朋友,以及怎样把每个人分派在他那恰当的位置上。
    尼侬家有一间宽敞的客厅,这里接待过莫里哀的喜剧班子,而谈话则在二层,房间装饰的主色是黄 色,它因此以“黄色沙龙”得名。尼侬经常在这里接待她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兴高采烈地谈论文学和时尚,谈论哲学,当然更多的是谈论爱情。他们与当时的“自由 思想”有共鸣,每个人都想方设法说点好内容,尽管夹杂着玩笑和俏皮话。这个沙龙像是一座训练良好风范的学校,绅士们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素养,有人这样评价 尼侬的沙龙:“宫廷里最狂妄自大的小狗也不敢在这里胡说乱动。”
怪僻的克丽丝蒂娜
    某一天,尼侬的沙龙来了位特殊的客人:瑞典逊位女王克丽丝蒂娜。逊位女王从衣着到声调都像个男 孩子,引起了巴黎人们的兴趣。她愿意与聪明的男人在一起,觉得这样更自在。她在位时总是从与学者和哲学家的谈话中找到乐趣。她可以成为她所喜爱的男人的奴 隶,但她却永远不肯嫁人,因为她不能放弃她的宝贵财富---人身自由。
    克丽丝蒂娜后来到了罗马,住在里阿里奥宫。她仿佛是把已经遗失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交生活带了 回来,使这里迅速成为罗马社交的中心。在此之前,主导罗马社会基调的是男人,妇女与社会不相干。克丽丝蒂娜沙龙的成功,使她成为作为社会领袖获得成功的第 一个女人。她的沙龙的主调是无拘无束的,而她的学识渊博以及对于哲学的理解与造诣,使她总能以无忌的发言突出自己。当客人们因为严肃的话题感到疲倦的时 候,音乐是他们最好的享受。即使是教皇英诺森宣布禁止这类娱乐时,克丽丝蒂娜是惟一没有被这道禁令吓倒的人,戏剧演出和音乐舞蹈在她的圈子里继续进行着。
好学的夏德莱夫人
    历史的脚步迈到18世纪,沙龙在其真正意义上变成了女性的王国,沙龙所培育的不仅是社会消遣, 统治阶级的全部政治和文艺生活都在它的舞台上演,女性则是它的专制女王。在法国马恩河上游的昔瑞,一所单层家居式的别墅,就是夏德莱夫人和她的情人、作家 伏尔泰主宰的世界。
    夏德莱夫人的丈夫是个多数时间钻在军营里的侯爵,他的尽职给了好学的夏德莱夫人被伏尔泰才华吸 引的机会。于是,激情上升为爱情,伏尔泰与她被人们称作“偶像和他的女仙”。不过,如果以为他们在一起就是谈情说爱那就错了。他们避开有着太多流言蜚语的 巴黎,用伏尔泰的金钱打造起昔瑞的小庄园,使这里成为他们彼此交流文化感受的天堂。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时常聚集起几个互相熟悉的挚友,不拘礼节地围桌就 座,翻阅和诵读伏尔泰的作品,讨论大家感兴趣的文学话题,有的崇拜者还不时记下他们的偶像伏尔泰的神来之言。他们的沙龙荡漾着求知的涟漪,夏德莱夫人的读 书不单是为了能够谈论,她还研究数学和物理学,竞争学院奖,逐字逐句地翻译牛顿的《原理》一书。后来,尽管夏德莱夫人与伏尔泰的关系有了变化,但他们的心 灵始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伏尔泰的心里,她是惟一能够理解他那些严肃的研究的女人。
阴柔的雷迦密哀夫人
    雷迦密哀夫人曾经是法国大革命恐怖岁月以后的巴黎“三大丽人”之一,她与沙龙的结缘,得益于与 银行家雅克·罗斯·雷迦密哀的结合。雷迦密哀先生习惯于安乐,美丽的夫人满足了他对生活的期望,他对夫人的社交活动也多了宽容。他买下史达哀夫人房子的举 动,使雷迦密哀夫人得以通过史达哀夫人与文学界有了更密切的联系,雷迦密哀夫人的沙龙也就成为“高雅世界的最辉煌、最美丽、最年轻的女王在统治着的一个社 交王国”。
    雷迦密哀夫人盛大的招待会安排在每个星期一举行,每逢这一天都会有一大群活跃的作家、画家、哲 学家、商人、新晋升的将军和外国人前来。在这类晚会上,雷迦密哀夫人可爱的风度成为最大的吸引力,她的眼波一瞥就是一种无声的请求,她说上一句得体的话就 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使谈话更有趣味地进行下去。由于她有健全的知识和毫无偏见的思想能力,一旦遇到讨论中的问题,她总能及时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雷 迦密哀夫人还有许多款待宾客的办法,她能举办由巴黎最优秀的艺术家演奏的音乐会,而她自己跳的单人舞更给了宾客最大的快乐。当巴黎夏季的酷热使人难耐时, 她又会适时地把招待会移到舒适的乡间城堡举行。
    雷迦密哀夫人的一生都有着割不断的沙龙情结。生活不断给她残酷打击,1803年政府禁止她的招 待会,1811年皇家向她发出不得在距巴黎40英里内逗留的敕令。但即使这样,她退休后还在一所修道院的小房间里接待着宾客。拿破仑下台以后,许多显贵重 来参与她的沙龙,证明了她那绵长的吸引力。晚年的雷迦密哀夫人失明了,她弹奏闲愁的钢琴曲,悲叹那逝去的日子。
逝去的沙龙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在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上层社会流行并散发着魅力的沙龙,逐渐在世人的 视野里消失了。有关沙龙的故事,只能深藏在古老发黄的书籍、书信、日记和回忆录里了。今天人们所说的“沙龙”,大概借重的只是它的形式与外壳,与这个名词 早期的内涵似乎没有联系了。沙龙的光彩在于它那文化与社交的魅力。沙龙的逝去,是否意味着一种文化与社交生活艺术的逝去呢?
    怎样看待沙龙逝去的现象?德国人瓦·托尔尼乌斯有这样的见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 则是我们的时代是被物质生活统治着。收益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使是灵心善感和文质彬彬的人们也要屈从于它的要求。这种对物质生活持续不断的 关注、这种永无休止的贪婪,就赋予生活以一种机械的节奏,那就只能是在感觉主义之中找到出路。无论是政治、体育、舞蹈、演剧、音乐、文学还是艺术,都在提 供感觉,它是人们谈论的惟一东西。在别人身上找到使自己开心的那种能力、认真讨论严肃的题材、与一位异性开心地谈话---所有这些形成过去时代社交魅力的 东西似乎是整个地结束了。尤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今天缺乏精于遣词用字的谈话;而凡是缺少了这一点的地方,就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沙龙。”
    (参考书目:《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沙龙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