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幹蔣幹,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赤壁之戰前蔣幹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後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編輯摘要編輯信息模塊
《三國志》描述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三國志·江表傳》)。初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派蔣幹去見周瑜,希望能說動周瑜,周瑜接見蔣幹,向蔣乾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蔣乾說:“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云說客,無乃逆詐乎?” 周瑜說:“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然後和蔣乾一同進食。三天后周瑜邀請蔣幹叁觀軍營,宴飲時還請侍者展示服飾珍玩,並向蔣乾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蔣乾笑著但始終沒有說話。蔣幹回去後向曹操稱讚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辭所能形容。
《三國演義》描述赤壁之戰前蔣幹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 群英會 ”,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後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
蔣幹盜書
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紮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箭拔弩張,準備大戰一場。蔣幹,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謀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免得大動干戈。曹操聞知大喜,親自置酒為蔣幹送行。這天,周瑜正在帳中議事,部下傳報“故人蔣幹相訪”。周瑜聞訊,已經猜出蔣幹來意,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連忙吩咐眾將依計而行,隨後帶著眾人親出帳門迎接。二人相見,寒暄一番,周瑜挽著蔣乾手臂同入大帳,設盛宴款待蔣幹,請文武官員都來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劍交給一員大將,命他掌劍監酒,吩咐道:“蔣 乾和我是同窗契友,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操的說客,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敘朋友舊交,有人提起兩家戰事,即席斬首!”蔣幹聽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對蔣乾說道:“我自領兵以來,滴酒不飲,今日故友相會,正是:江上遇良友,軍中會故知。定要喝它個一醉方休!”說罷,傳令奏起軍中得勝之樂,開懷暢飲。
酒至半酣,周瑜舉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東豪傑,今日之會,可稱作群英會!真是—同窗契友會'群英',江東豪傑逞威風!”隨後,乘著酒興,起身舞劍作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罷,蔣幹扶著周瑜回到帳中,周瑜說道:“很久沒和子翼兄共寢,今夜要同榻而眠。”說著,朦朦朧朧地睡去。蔣幹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經誇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聽聽外面鼓打二更,哪裡還睡得著?他見周瑜鼾聲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疊文書偷看起來。正翻著,忽見裡面有一封書信,細看卻是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幹看罷,大吃一驚,慌忙把信藏在衣內。再要翻其它文書,卻聽周瑜夢中囈語:“子翼,我數日之內,定叫你看曹操首級!”蔣幹口中含糊答應著,連忙吹了燈,匆匆睡下。清晨,有人入帳叫醒周瑜,說道:“江北有人來……”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蔣幹,蔣幹只裝熟睡。周瑜和那人輕輕走出帳外,又聽那人低聲說道:“蔡瑁、張允說,現在還不能下手……”聲音越來越低。蔣幹心中著急,可又不敢亂動。不一會兒,周瑜回來躺下睡了。蔣乾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來,徑直走出軍營,守營軍士也不阻攔。他來到江邊,尋著小船,飛一般馳過長江,回見曹操。其實,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間計。他知道曹軍中只有蔡、張二將精通水戰,便設下此計,想藉曹操之手殺掉這兩個人。曹操果真上了當,斬了蔡瑁、張允。等到事後曹操省悟過來,已經晚了,只好另換了兩個水軍都督。結果,赤壁一戰,曹操水軍一敗塗地。
蔣幹遊說周瑜,經《三國演義》對赤壁之戰的生動描寫,廣為人們知曉。據裴松之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所引註的《江表傳》記載,曹操遣蔣幹遊說周瑜確有其事,大致內容如下:
當初曹操聽說周瑜年少有美才,以為可以通過遊說把周瑜說動,於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蔣幹去見周瑜。蔣幹穿著布衣葛巾,以個人身份見周瑜,周瑜熱情相迎,當即對蔣乾說:“子翼(蔣干字)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耶?”蔣幹藉故否認,推說自己跟周瑜是同一州里,闊別多年,前來敘舊,並作參觀。周瑜款待蔣乾後告辭去辦事,讓蔣幹獨自住了三天。臨別時,周瑜請蔣幹參觀其軍營、軍庫,設宴餞行,稱說自己遇到了知己之主,君臣十分相得,表示決不會有所動搖。蔣幹只是笑著聽周瑜表達心志,始終沒有說一句遊說之辭。回見曹操時,蔣乾說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把他離間。
蔣幹是九江人,當時為曹操的幕賓。漢九江與周瑜老家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同屬揚州,所以蔣幹自稱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鄉,兩人並有過交往。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遊說周瑜的一個原因。再是蔣幹這人很有口才,《江表傳》稱其有儀容,以才辯見稱,在江、淮之間獨一無二。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獨挑選蔣幹去遊說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沒能如願。
蔣幹遊說周瑜的基本史實就是這樣,問題在於蔣幹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見周瑜的,《江表傳》沒有明確記載,於是出現了三種說法。
一說在赤壁之戰後。《資治通鑑》將此事記載為建安十四(公元209年)年冬十二月,即公元210年之初。此時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據南郡,領東吳南郡太守。所以,蔣幹遊說周瑜,就是周瑜在荊州之時。一些書籍也按《資治通鑑》的記載將此事放在周瑜領南郡太守之時,如《諸葛亮評傳》(柳春藩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此書敘說,赤壁之戰後,曹操在政治上採取分化瓦解敵人的策略,於是派周瑜故舊九江人蔣幹去見周瑜進行策反,結果被周瑜拒絕。
一說在赤壁之戰前。如劉逸生《三國小札》所說。劉先生認為司馬光《資治通鑑》把蔣幹遊說周瑜這件事放在建安十四年冬,是不合理的。因為這時周瑜已立下大功,成為東吳第一號人物,決不是曹操一個說客能打動的,曹操也不致於在赤壁大敗之後向周瑜勸說歸降。果真如此,曹操便真是個大傻瓜了。這是劉逸生先生的看法。再就是《三國演義》所說,蔣幹遊說周瑜是在赤壁大戰之時。這跟《江表傳》的記載顯然相違,只是小說家移花接木的藝術手法而已。《三國演義》寫赤壁之戰時“群英會蔣幹中計”這段文字,源於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也不全是羅貫中的發明創造。羅貫中只是對《平話》作了一番加工改造,使故事既生動傳神,又顯得合理。《平話》裡的蔣幹是個仙長,曹操拜其為師,派他去遊說周瑜,結果反中了周瑜之計。《演義》把仙長、拜師這些去掉了,又對故事精心修飾,使“群英會蔣幹中計”這個回目花團錦簇,十分好看,而蔣幹也就成了書卷氣十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小丑式人物,如戲劇《群英會》中所表演的那樣。
那麼,蔣幹遊說周瑜,到底是在赤壁之戰前,還是在赤壁之戰後?如果說在赤壁之戰前,那隻有在周瑜鎮巴丘之時。建安初,周瑜隨孫策平定江南,奪取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等地,初露英姿,曾留屯巴丘。這個巴丘在今江西峽江縣,非岳陽古巴丘,峽江古巴丘離九江較近。周瑜屯巴丘,是建安四年的事。建安五年,孫策被刺身亡,孫權留周瑜在身邊,“與張昭共掌眾事”,基本上一直隨孫權左右征戰或議事,只在建安十一年一度駐屯過宮亭(即宮亭湖,今鄱陽湖),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前駐屯過鄱陽(今江西波陽縣)。《江表傳》說曹操聞周瑜年少有美才,蔣幹遊說周瑜似應在周瑜年少初露鋒芒之時,那就是駐屯巴丘的時候。不過,這個時候曹操正與袁紹進行生死較量,官渡之戰迫在眉睫,須全力對付袁紹,似乎不太可能專門派蔣幹去遊說周瑜。而建安十一年只是短暫屯駐宮亭,赤壁之戰前屯駐鄱陽時也不可能,因為這年八月曹操已引兵南下,很快佔有荊州,根本不把孫權放在眼裡,不大可能派蔣幹去遊說周瑜。
劉逸生先生說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派蔣幹去遊說周瑜不合理,似有一定道理。但他說當時周瑜已立大功,成為東吳第一號人物,決不是曹操一個說客能打動,也不盡然。愈是關鍵人物,愈有可能成為對方策反的主要對象。曹操在周瑜手上吃了虧,想出法子策反周瑜,如成功,大可挽回點面子。問題是歷史上以治學嚴謹著稱的司馬光,為什麼將此事編寫在周瑜攻下江陵之後的建安十四年冬十二月?恐怕不是一時疏忽。《江表傳》記述此事是緊接著記述程普與周瑜改善關係、稱讚周瑜之後。程普原以為自己年長,不把周瑜放在眼裡,曾 數次羞辱周瑜,周瑜從不計較。赤壁之戰時,兩人為左右都督,關係仍很緊張,差點誤了大事。這事在《呂蒙傳》中由呂蒙說出,告訴孫權襲取荊州只應確定一個主帥,不要像赤壁之戰時那樣搞兩個都督。因為東吳決定襲取荊州時,孫權原想讓周瑜跟呂蒙一起任都督,經呂蒙一提醒,就只讓呂蒙當主帥。既然《江表傳》記述蔣幹遊說周瑜是在程普與周瑜改善關係之後,那麼,蔣幹遊說周瑜就不可能在赤壁之戰以前。蔣幹遊說周瑜很可能就發生在荊州。
蔣幹遊說周瑜到底在何時何處?由於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人們只能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判。至少,蔣幹荊州遊說周瑜是其中的一說。蔣幹- 歷史教訓
赤壁之戰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群雄紛爭的局面,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場戰爭,當時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接著又趁勢奪取荊州的一代梟雄曹操竟敗於黃口孺子周郎之手。
曹操失敗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與蔣幹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二過江東大有關係。
曹操所帶的北方之兵不習水戰,幸得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難以下手。恰巧自報奮勇說降周瑜的蔣幹過江來了。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幹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錯殺了二將。然而周郎破曹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避難江東的龐統雖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竇?正在周瑜為此發愁的時候,蔣幹又來了。是他把龐統引見給曹操,曹操輕信了名士龐統獻的連環計,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蔣幹兩次過江,兩次中計。不僅葬送了曹魏的83萬人馬,連曹操本人也差點命喪黃泉。難怪後人評價蔣幹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
其實蔣幹不是沒有學問。他和周瑜自幼同窗受業,琴棋書法無所不能,四書五經也早已爛熟於心。他也不是沒有膽量,在兩軍對壘,周瑜殺了曹魏使臣的刀光劍影之中主動請纓,駕一葉扁舟去說降統兵數万的東吳大都督。特別是第二次過江,面對惡語相加而又心胸狹窄東吳統帥,他置生死於度外,據理力爭。然而,他確實是個狗屁不通的蠢才,是 個兩腳書櫥式的笨蛋。雖有一肚子學問,卻一點也沒用到點子上,只能幹些別人瞌睡來了,他趕緊
送個枕頭的蠢事,最後葬送了他為之效忠的曹魏軍隊。
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雖早已被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吞沒了,但蔣乾式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絕跡。這種人可能是學富五車的大學問家,會發表各種評論,更會引經據典的高談闊論,但遇到具體問題不僅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甚至連一件很小的事都辦砸了。對這種只會說不會幹、關鍵時刻迷迷糊糊分不清是非的蠢才,最好的辦法還讓他到第一線摔打磨練一番,在實踐中學點真本領,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蔣幹- 【詩詞比興】贊蔣幹
挾經裹劍路茫茫,欲寄曹營自薦章。
誠負宏才空對酒,更喜白眼滿枕梁。
天涯無趣多情客,江左偏識寶鳳郎。
年少不知唇沫費,恍惚一夜鬼倉皇。
改一下挾經裹劍路茫茫,欲寄曹營少薦章。
天有宏才空對酒,世無青眼滿枕梁。
此間無趣傷情客,江左偏識寶鳳郎。
年少何知唇沫苦,豫章一夜鬼猖狂。蔣幹- 參考資料
1. 《三國演義》
2. 《三國志》
3.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5/0509_2663_531474.shtml 鳳凰資訊
4.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no02&idArticle=33789 天涯社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