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之二苗栗市 

苗栗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苗栗
原 是平埔道卡斯族貓裏社之所在地,原本之社名「貓裏」,其意義乃為「平原之鄉」。清乾隆十二、三年(西元一七四七、一七四八年)左右,由客家移民開拓此地, 稱之為「貓里庄」,乃是譯自貓裏社「麻里」之社名。根據《台灣府志》記載,起初分別將平埔族社名寫作「貓裏」,移民庄名則寫作「貓里」,後來兩者逐漸混淆 交互併用。清乾隆末年已逐漸形成街肆,稱之為「貓里街」,街內有「媽祖宮」,乃由林璇璣捐款而創建於清嘉慶十六年(西元一八一一年)。清同治、光緒年間, 此地方之山地地區製腦業漸漸興盛,而以貓里街做為中心集散市場。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設置苗栗縣於此地之際,而利用近音雅字將「貓里」改寫作「苗 栗」,之後便習稱為「苗栗街」。此地之市街分為二區域,分別稱之為「南苗栗」、「北苗栗」。

例2.嘉盛
此地附近原是平埔族嘉志閣社之原所在地,後來又因轉訛之故而被稱為「嘉盛」。清乾隆十二、十三年左右,有客家移民自西方之 白沙墩(即今日之通霄鎮白沙屯)及北方之後壟(今日之後龍鎮一帶)進入苗栗地方拓殖,首先開拓西山庄(今日之苗栗市西山),並侵佔平埔族貓裏及嘉志閣二 社,設立貓里(今日之苗栗)及嘉志閣(今日之嘉盛)二庄,更進一步將貓裏、嘉志閣二社合稱之為「貓閣社」。



二、苑裡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苑裡
原是平埔道卡斯族苑裡社之所在地,「苑裡」此地名乃由平埔族「苑裡」社與「貓裡」故鄉而合稱為「苑裡」。清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此地初次被開發,以後方建有街市形貌,街內媽祖宮由陳韶盛捐款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著名之大甲草席,即為大甲及此地之特產品。
例2.苑裡港
為苑裡溪口,俗稱為「北勢庄」,港內水深,最高潮時有八尺,最低潮則有五尺,退潮則約為三尺。通常冬季飛沙埋塞港口,船舶之出入即遭斷絕,但夏季因有洪水而全然回復。苑裡街即在苑裡港碇泊所之東南方。
例3.房裡
譯自原佔據此地之平埔道卡斯族房裡社之社名。清雍正末年移民購得此地而開始開墾,並建立「房裡庄」。《台灣府志》中說明:「房裡庄即蓬山庄」。因此昔日之「房裡溪」又稱作「蓬山溪」,而此溪之入海處則為蓬山港所在,而「蓬山」亦有寫作「崩山」者,應是因其同音異字之故。
例4.房裡溪
源自中部山地一帶,至罩蘭一帶規模漸大,故又名為「罩蘭溪」。其下游經過鯉魚潭之後則分為二支,西北經由房裡庄海岸而入海 者稱為「房裡溪」,西南而注入大安港者則稱之為「大安溪」。《淡水廳志》對此有相關描述:「受內山之水,直趨至火炎山山勢屈曲,匯為深潭,曰鯉魚潭,至山 角口,水勢復氾濫,其近房裡者,為房裡溪,近大安者,為大安溪,又名頂店溪,或水驟大,四散奔騰,分決難測。」
例5.蓬山
又有寫作「崩山」,此與「蓬山」乃是同音異字之地名,原為大甲、房裡二溪下游流域海岸一帶之總稱,此名源自此地同名之「橫 崗」。清康熙三十六年經過此地之郁永河之《裨海紀遊》中說明道:「大甲社即崩山社」。原本分佈於此地一帶之平埔道卡斯族共計原有八社,稱之為「蓬山八 社」,即大甲東西二社、苑裡社、日南社、日北社、貓孟社、房裡社、雙寮社、吞霄社等等。根據清康熙六十一年來台巡視之台灣御史黃叔璥之《番俗六考》之記 載:「蓬山番,皆留半髮。傳說,名時林道乾在澎湖,往來海濱,見土蕃則削去半髮以為碇繩。蕃畏之,每先自削,以草縛其餘。」但此傳說之真實性至今仍屬存 疑。
例6.蓬山港
此港位於房裡溪注海之處,即房裡之海口,清雍正九年更開闢為島內貿易港。清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記載道:「蓬山港,無大商船停泊,惟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當時房裡附近乃依靠此港而趨於發展,但之後港口因有土沙嚴重堆積之患,而日漸不適於商船之出入。

例7.貓孟
此地名乃譯自平埔道卡斯族貓孟社之社名。清雍正十年清政府討伐平埔大甲族平息之後,「貓孟社」遂被改稱為「興隆社」。清雍正末年,移民購得貓孟社之土地並開始著手開墾,並建立貓孟庄。



三、通霄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通霄
「通霄」位於通霄溪之北岸,而通霄溪口則是「通霄港」。古時多寫作「吞霄」,此地原本為平埔道卡斯族「吞霄」社之盤據地, 而「通霄」之地名則譯自其「通消」之社名,另有一說認為之所以由「吞霄」改名為「通霄」,乃是因為日治時期因當地有虎頭山十分突出,高聳直入雲霄,故改名 為「通霄」。此地早於清康熙中葉時已有移民之足跡零星出現,但直至清乾隆初年方由客家移民開拓此地之南勢、北勢、梅樹腳等諸庄之後,才逐漸形成街肆。又通 霄港本是一小港,水深最高潮時九尺,最低潮時方五尺,退潮時僅僅三尺;每年十二月至翌年三月北風季時,港口被飛沙埋塞,不適於船舶出入,但六、七月時常因 洪水洗去堆沙而復原。
例2.福興
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一七七三年)左右,貓孟社人開拓「福興庄」,以做為其遷居地區,後來改稱「興隆社」,即今日之「福隆」一帶。
例2.土城
清乾隆二十二年左右,客家移民詹旺觀前來此地開拓,但因此處高砂族危害甚烈,故開拓不得不中途而止。但當時曾興築土城以防備高砂族之侵害,故有「土城」之地名。之後,於清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六年)房裡與貓孟二平埔族社招徠其他移民從事開墾,此舉終於成功。
例3.白沙屯
亦稱「白沙墩」,因此處有白沙堆積如山,故名為「白沙屯」。後龍至白沙屯海岸一帶,則於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左右由福建移民開拓而成。
例4.羊寮
又名「悠吾」,應是譯自高砂族之地名。



四、竹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竹南
原稱為「三角店街」,因此地位於新竹南方,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改稱為「竹南」。
例2.營盤邊
所謂「營盤」,是指兵營或屯營之意。因此地昔日曾設有營盤屯營,故名。
例3.鹽館
此地因拓殖之初曾設有鹽館,作為鹽之批發所,故名。即今日之「鹽水」。
例4.中港
位於中港溪口,水深稍嫌不足,漲退潮時相差甚大,因此可說未具有良港之天然條件,除西面外,其餘三面皆為山丘所圍繞,故可 做為船舶之避風港,且原竹塹(今日之新竹)地方之開發,主要依靠由新竹舊港及中港登陸之漢族移民,故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開為島內貿易所。清乾隆 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記載道:「無大商船停泊,惟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又同治九年出版之《淡水廳志》中亦記載道:「門闊三十五丈,深一丈二尺,潮漲 至進口十里而止,竹泊三五百石船,出入在半里許,大船遇風,多泊口外」。清光緒年間,由於中港溪之運沙作用持續旺盛,此港遂漸漸埋沒。
中港街則位於港口稍遠之東北方,原本是平埔道卡斯族中港社之所在地。清乾隆三十年(西元一七六五年)左右,漳州移民許山河率領十餘戶約三十人,由香山地方 南進而來此地開拓之後,此地迅速成為中港貨物之集散地,而在清嘉慶末年至道光中葉期間,商業往來極為繁盛。
至於昔日佔居此地附近地區之平埔族人,則多利用天然沙濱從事天然日曬製鹽,《淡水廳志》亦有相關記載:「近如中港後龍各地熟蕃,有挑沙瀝鹵自煮鹽,官不徵課,蓋社蕃歸化時,曾奉准聽其煮鹽海自食也。」

例5.中港溪
其上游稱為「大東河」,發源於中部山地,與來自南方之南河匯合,至南庄一帶漸呈巨流,出龍門口,至內灣庄(今日之三灣鄉附近),合月眉溪,而稱為中港溪,西流而至中港注入海洋。



五、頭份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頭份
昔日寫作「頭份」,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改寫作「頭分」,戰後再復原改回「頭份」。所謂頭份之「份」字,乃是 指墾成土地之股份而言,客家移民拓墾時期劃分開墾區域,因列為頭一份開墾區,故名為「頭份」。清乾隆四年(西元一七三九年),泉州移民林耳順聯合福建客家 兩族之移民約三十餘人而為墾首,由香山地方為起點,持續前進開拓,首先建立「蟠桃庄」。清乾隆十六年,廣東嘉應州鎮平客家移民林洪、吳永忠、溫殿王、黃日 新、羅德達等人聯合開墾成頭份與中港間地方,據稱搭蓋田寮者有五十餘戶約二百餘人,此即為「田寮庄」建置之基礎,並成為開拓此地方之根據地。其次,開拓二 份、三份、四份、五份等地。乾隆三十年,鎮平客家移民吳有浩,開拓頭份北方之茄苳坑而成立「東興庄」。乾隆三十六年,同族徐德來在頭份北方建立「興隆 庄」。

例2.斗換坪
清嘉慶十年(西元一八○五年)左右,客家移民黃祈英前來此地,開始與高砂族有物品之交易活動,並獲得高砂族人之信賴,於是 被獲准進入高砂族地,其後更娶高砂族女為妻,仿其習俗,改名為「斗乃」。清嘉慶二十年時斗乃首先開墾三灣之荒埔地,後來溯中港溪而進入南庄一帶,並招徠同 伴著手開墾其地。因是斗乃與高砂族從事交換之坪地(斜坡地),故取名為「斗換坪」。「斗換」即為「倒換」,即指「交換」之意。
南庄人黃煉石所著之〈南庄開闢來歷緣由〉中有云:「外山未靖,而內山先闢者,寔出於黃祈英,即俗名斗乃一人之力也。前在嘉慶十餘年時,從南庄田尾,至南埔 三灣內灣一帶,尚屬生蕃,僅斗換坪之地,開闢已成,蕃人皆至其地而交易,故名曰斗換坪。黃祈英於嘉慶十餘年間,從廣東嘉應州,隻身渡台,即至斗換坪與蕃人 交易作活,久而氣誼相投,蕃人遂邀祈英來田尾,祈英即娶蕃女,耕種為涯,不數年而生二男一女,男一曰允明,一曰允連,祈英時外出交易,會彰化人張大滿、蔡 細滿,來移大河底居住,與祈英交好,後三人約為兄弟,祈英即邀二人,入南庄,亦娶蕃女撫蕃,遂將南庄地方,開田成業。」如此,清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向此 地方移殖之移民數量逐漸增多。



六、後龍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後龍
原寫做「後壟」,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改寫為「後龍」。此地在距離後龍港東方一里許之北岸附近,原是平埔道卡 斯族凹浪社的佔居地,「後龍」此一地名譯自其原社名「凹浪」。康熙末年許,泉州福佬移民取得此地,並建立後龍庄。清雍正九年左右,後龍港開闢航路。船舶得 自港口上溯至後龍附近,乃積極促使此地快速發展,至清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左右已然形成市街。而「後龍街」之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 灣府志)(續修)。街內媽祖宮據傳由林進興倡建於乾隆三十三年。
例2.後龍港
位於後龍溪注海處,為後龍、苗栗二街之吞吐港口。港口朝向西方,其西方海上有一暗礁,且港內不甚廣,並非良港。(淡水廳 志)云:「後龍港,口門較小,內港闊二十餘丈,深八九尺,大船不能進口。」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開為島內貿易港,至清同治初年(西元一八六一年)左 右,重達八百石上下之船舶尚可上溯至距港口約十町處,但後來因由上游流下的土沙及鄰近山丘之飛沙沖積,而使河底漸趨埋沒,且其沿岸又屢次遭受洪水破壞,導 致河身變動,於是乃將碇泊所移往港口南岸之公司寮附近。此港日時被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
例3.新港
此地原是平埔道卡斯族新港社的所在地。
例4.溪洲
位於公司寮之對岸。清嘉慶初年,由於附近數里之間樹木生長繁茂,因此此地從無風沙肆虐之苦,兼之以此地之土地肥沃,頗適於 耕種之用,故漸次成為百戶以上之一大村庄。但因之後,其庄民無知濫伐附近天然防風林並開墾水田之結果,不數年,此地土地便逐漸趨於乾燥,水田亦變為荒蕪, 加之田園家屋遭冬季北風帶來之大量土沙所埋沒,導致人家樹木迅速減少,終至僅存約三十餘戶而已,其餘則皆多移居至公司寮附近。而公司寮在清咸豐年間原只有 一、二戶漁家而已,但隨著後龍港的碇泊所遷來,人家日漸大增。



七、卓蘭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卓蘭
原寫做「罩蘭」,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改寫為「卓蘭」。「罩蘭」,係譯自平埔巴則海族之地名「塔仔林」,其義 為「美麗的原野」,清雍正年間之契字亦記做「搭連」。罩蘭地方是罩蘭溪東岸之橫谷,早在清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左右,此地便開始有廣東籍客家移 民之足跡出現,客家移民原本企圖由東勢角(今日台中縣東勢鎮)遷居移殖至此地,但因此地屢次發生高砂族之激烈侵害而不得不中止作罷;之後此地遂成為平埔巴 則海族岐仔社之遷居移住地區。
至清嘉慶年間,原本居住於東勢角之客家移民江復隆率領同族之人眾陸續遷入此地,並著手於開墾,但其此地之東北接界當時仍屬於高砂活動區域,因此屢次遭受泰 雅族之襲擊而不得安寧,故開墾最終亦半途而廢,而將此地讓與廖似寧而遷居他地。廖似寧則欲取信於高砂族而積極從事講和活動,首先在俗稱「上新庄」處設置社 寮,開始交易,並致力於綏撫,刻苦經營,才逐漸得以完成一部份之開拓工作。
之後客家移民移殖此地者逐漸增多,及至清道光年間,同族廖天送率領為數十分眾多之民壯至此,大事擴張拓殖區域,罩蘭則隨之形成中心市場,但同時仍與高砂泰 雅族頻頻發生衝突,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時戰時和,歷經數次激烈之戰鬥,例如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泰雅族率四百餘人蜂擁而至,襲擊罩蘭庄,自晨 至午雙方激戰不已,死傷情況可謂十分慘重,直至清光緒十二年,中路棟字隘勇營於此地分駐之後,此地遂始逐漸趨於安寧小康局面。
清光緒十五年,巡撫劉銘傳輸入呂宋島種植之煙草,並首次於台灣試植,棟字軍統領林朝棟則積極獎勵於罩蘭地方種植,因此地各方面條件尚稱適合,故罩蘭煙草隨 即成為台灣島出產最優異者,並依此運出地而習稱為「後龍煙草」,可惜之後卻因忽略獎勵而逐漸趨於頹沒。



八、公館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公館
此地於清嘉慶二十三年開拓完成,因起初設置有墾戶之公館,故有此地名。所謂之「公館」,有時是指官廳臨時設置之事務所,亦有指民眾為公共目的而修築之集會堂、事務所或俱樂部等等,藉以用於處理墾荒繳穀等諸般事宜。
例2.石圍墻
位於後壟溪之東岸,清嘉慶二十三年有墾首為客家移民吳琳芳,將土地分做八十股,分配給佃戶從事開墾,因當時皆修築石圍為墻,用以防備高砂族之危害,故有此地名。石圍墻庄開拓完成之後,隨即又開拓附近公館庄一帶地區。



九、銅鑼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銅鑼
原稱作「銅鑼灣」,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簡稱為「銅鑼」。「銅鑼」之名由來,乃是因此地乃由曲流環繞台地形成特殊「銅鑼」形狀地形而得名。此地乃於清嘉慶初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左右,為客家移民所開拓而成,為通往通霄、苑裡等海岸地方之要衝處。



十、頭屋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頭屋
原稱為「崁頭屋」,因此地房屋多建造於崁頭之上,故以「崁頭屋」為此地地名,意指崖上方之家屋而言;因當時客家移民多習慣 將小山崖處稱之為「崁,將房舍稱之為「屋」,而此地為小山崖下所形成之頭一處聚落,故稱之為「崁頭屋」。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簡稱為「頭 屋」。

例2.老田寮
所謂之「老田寮」乃指古老之田寮;「田寮」是指佃農所居住之屋舍而言。


十一、三義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三義
此地以往原本習稱為「三叉河」,因此地恰恰位於火燄山與關山之間,溪流成三叉交界之處,故以「三叉河」命名之;日時制度改 正(西元一九二○年)時將「三叉河」簡稱為「三叉」,戰後又因誤以為「叉」字乃原為「義」字之簡寫,故改稱為「三義」。此地為通往大湖方向諸地之要塞,乃 於清嘉慶年間為廣東籍客家移民所開拓,附近丘地之氣候與地質因為極適合茶樹之生育所需,自古便被視為有望之地,至日時縱貫鐵路開通之後,又因與製茶中心市 場之台北大稻埕地區逐漸互有聯繫,故此地茶葉事業益趨盛大繁榮。
例2.鯉魚潭
此地北東南三面皆為山岡所圍繞,僅僅開只有西面一邊呈現天然之城廓狀。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平埔巴則海族岐仔社自台中豐原附近遷移而來開拓此地為其居住地,至於其他漢族移民則多依其地勢之故,習慣稱此地為「番仔城」。



十二、西湖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西湖鄉於日時稱為「四湖庄」,意指此地為位於第四之湖而言。此地原是屬於新竹州苗栗郡,鄉內其他「三湖」、「四湖」、「五湖」等地名亦皆以湖之位置次序而取名。之後因雲林縣已有一「四湖」鄉,故改以近似音之「西湖」為此地地名。



十三、三灣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三灣
此鄉內「三灣」、「內灣」之地名皆是因其地勢而命名者;由於中港溪中游有一大曲流存在,造成共三處大灣形河階地形,故稱此 地為「三灣」。明末鄭時永曆三十六年,相傳北部平埔族於運送兵餉抵達雞籠時,因不堪督運之殘虐鞭韃而作亂,屬道卡斯之新港社與中港社、後壟社的一部份亦群 起響應,因而遭受勇衛左協陳絳之討伐,之後遁入東邊之山陬,並以南庄與田尾為中心,割據三灣、大南埔、獅潭各庄一帶,之後形成賽夏部族。清嘉慶二十年(西 元一八一五年),斗乃開拓三灣之後,溯中港溪而進入南庄。



十四、南庄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南庄
「南庄」一地乃是由當時開墾首領鄭有勤之公館所在,向南方逐漸開拓所形成之村庄,故稱之為「南庄」。此地亦為中港溪支流大 東河流域之丘地所在,四面有山丘圍繞,唯有西北龍門口一邊,由大南埔通向三灣。清嘉慶二十年(西元一八一五年),斗乃進入南庄之後,招徠眾多同伴積極進行 開墾活動。綜觀清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間,移民數量有日益增多趨勢,但其中亦有以此為開闢之高砂族地界為逋逃藪叢者。
清道光六年四月,彰化縣下發生福客分類械鬥事件之時,亦有避禍之客家族人逃入南庄之高砂族地,並與斗乃結合,甚至不斷對平埔族煽動,而由斗乃率領,前往中 港一帶騷擾。其時閩浙總督孫爾準來台,派遣大量兵軍赴高砂族地進行強力鎮壓活動,最終亦討獲斗乃等人並處以死刑,且拆毀相關之寮舍。之後為預防高砂族再次 滋事,遂於此地設隘,並撥派把總一員駐屯於此,甚至大事鼓勵福客兩族之移民再次進入此地從事開墾。其後此地附近地區之開拓移殖進度則有頗為顯著之發展,至 清道光十三、十四年左右,南庄已形成一市場街肆形貌。
清光緒六年左右,南庄內地之平埔族與其他移民因來往時日既久而逐漸趨於歸化,地方仕紳陳朝綱及黃南球等人乃先使西南邊境獅潭地方之平埔族歸化。其次,三灣 之墾戶陳禎祥亦企圖使南庄內地之平埔族歸化,希望得以著手拓地,官方亦准許之,因而陳禎祥遂嘗試勸誘當地平埔族,但平埔族表面上雖順從,實際上卻未接受, 並不信任陳禎祥而仍欲擁戴資力充足之仕紳。於是,福建巡撫岑毓英乃給與道銜分部郎林汝梅南庄為開墾地之墾照。林汝梅於是聯合福建籍張姓合夥之金東和,從事 墾地防隘,但光緒十年三月平埔族發生反抗事件,襲擊林汝梅之公館,塞其通路,並包圍隘寮佃戶。
當時隘丁佃民約有八十餘人,進退不得,處境堪慮,於是當時之新竹縣知縣同志侃乃諭飭客家人黃南球協同籍人黃龍章,結合隘丁佃民約三百餘人,乘夜襲後,遂解 圍。而林汝梅之事業至此大為衰挫,南庄之勢力則歸於明顯黃龍章之手。當時南庄內地、虎頭山至大崎一帶為北獅里興社之頭目絲大尾一族所盤據,大崎以南至小湳 一帶為南獅里興社之頭目阿拐一族所盤據,獅頭驛至大東河一帶則為獅頭驛之頭目張有淮一族所盤據,但至此各頭目皆為自行招募移民及平埔族人之佃戶,從事開墾 事業之進行。



十五、造橋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造橋
「造橋」此一地名之由來,乃是拓殖初期時因當時苗栗有一客家籍拓荒者曾與商旅合作,為橫越南港溪而建造了一座古橋,為表紀 念,故以「造橋」為當地地名。「造橋」位於尖山西邊,以木炭之產地而聞名遠近,附近一帶天然氣噴出池數量頗多,例如在其東南約一里餘之「赤崎子」,俗稱為 「錦水」之狹谷水田及溪中,隨處有瓦斯發散,其中亦有略帶臭油味者。造橋山邊一帶乃於清雍正九年左右由客家移民逐漸開拓而成,以東之地仍為平埔族之佔據地 區,故自南方通霄至後壟背後山岡起,經由苗栗至東方一帶,築有「土牛」以防備平埔族之侵襲。

例2.赤崎子
所謂「赤崎子」,是指紅色之山坡路而言。



十六、獅潭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獅潭
:所謂「獅潭」,是指獅子之池,此地名乃依其潭之形狀而命名;或者另有一說認為此地地名由來乃是因當地獅子山前有一深潭, 故命名為「獅潭」。獅潭係於清光緒九年左右由苗栗之客家移民黃南球率眾開拓而成,當時並建立有俗稱為「新店」之地,獅潭鄉內桂竹林及八角林三部落,亦於同 年由客家移民劉宏才開拓之。



十七、大湖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湖
此地本為高砂泰雅族之根據地,四面皆為茂密之高山森林,更有巨大而翠綠之湖盆地形,故以「大湖」為此地地名。昔日以大湖為 中心,北至獅潭窪地,南至罩蘭溪之北岸河丘、壢西坪地方,直至清嘉慶末年時仍幾乎全屬為開拓之地區。清咸豐初年(西元一八五一年),客家移民吳力傳在雞隆 山下建立「雞隆庄」(於大湖地方之西界一帶),但屢次遭受東界之高砂族武裝侵害,吳力傳亦曾受傷。
清咸豐十年,吳力傳率領壯丁試圖翻越山頭以攻擊高砂族,竟意外發現此地地形堪稱平坦,開拓有望,遂至清咸豐十三年,再次率領佃戶四十人進攻,歷經三次與高 砂族之激烈衝突之後,終將佔據草崠山及水尾坪附近之高砂族逐出於東方大小南勢山地,而將此地依其地勢名為「大湖」,並建立街肆。
但以後地仍斷斷續續遭受高砂族之侵擾,故於設隘加強防衛之外,更大舉招募佃戶擴展勢力區域,並且從事製腦事業。而粗略統計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十一年之 間,被高砂族殺害之漢族人竟多達八百餘人,因此在街西土名「公館庄」處修建一廟,名為「義民廟」,以合祀殉難者。


十八、泰安鄉 [上一則][回選單] 為高砂泰雅族與大安溪之鄉。日時竹南郡下有賽夏族之大東河、構屏背等社,以及泰雅族之鹿場社。大湖郡下有泰雅族汶水部族之八卦力、沙核暗、打必曆等社,大湖部族之冒巴多安等社,以及北勢部族之蘆翁、蘇魯等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