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乃由日時台南州嘉義、東石二郡構成,轄下共分二市(太保、朴子)、二鎮(布袋、大林)及十四鄉(東石、義竹、鹿草、阿里山、民雄、溪口、新港、水上、中埔、竹崎、梅山、番路、大埔、六腳)。
一、嘉義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嘉義
嘉義在古時候原稱為「諸羅山莊」,本為平埔Lloa族諸羅山社(Tzurosan)之所在地;荷蘭人佔領台灣時代便以此 「諸羅山社」之名為此地地名,而慣稱當地為「Terocen」、「Tiraocen」或「Tailaocen」等等,此等地名則多散見於荷蘭人各式文件之 中,後來陸續遷居至此地的漢人移民又再利用相近發音之漢字將該地地名由「Terocen」、「Tiraocen」或「Tailaocen」譯稱為「諸羅 山」,之後當地居民又習慣刪去「諸羅」二字而簡稱當地為「山仔」;換言之,此地之所以命名為「諸羅山」者原乃翻譯自原平埔族社名來。但自古以來亦有人因某 些文獻之記載,如《台灣府志》等敘述當地形勢之「諸羅縣……壘岫參差,連岡撼嘎」而牽強附會地認為「諸羅山」之名稱乃起自於「諸山羅列」之形勢。
早在鄭成功時代時,嘉義一地便有「天興縣」之設置,後來又改縣為州。至清領初期之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時又創設諸羅縣,但一開始時並未正式築 城,起初擇定「佳里興」(即今日台南縣佳里鎮佳里興)為縣治所在地,但因考慮此地乃為濱海之地,並非修築城池之理想地點環境而只駐留巡檢,未曾設立縣署, 知縣則僑居於台灣府治(即今日之台南市)。後來果因此地瀕近海洋,危險性高,不適合做為城池之理由,遂於清康熙四十年改定「諸羅山莊」(古時屬於諸羅十七 莊之一,即今日之嘉義市)為縣治所在地,清康熙四十三年署理知縣宋永清開始在諸羅山莊之四周使用木柵環繞以為城衛,此段過程於《台灣府志》中便有簡單之記 載:「諸羅縣,原在佳里興,康熙四十三年移駐今所。」
至清康熙四十五年,攝理知縣孫元衡又於城內設立工署,並長期於此地駐留。例如《台灣府志》便就當時城市內外之規模詳細描述道:「中和街(位於縣署之前)、 十字街(四城之中)、布街、總爺街、內外城廂街、四城廂外街、新店街(西門外街尾橋頭)。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知縣孫魯改建土城,雍正五年知縣劉良 壁建城樓,築水涵,東曰襟山,西曰帶海,南曰崇陽,北曰拱辰,各門備砲二門,雍正十二年知縣陸鶴於土城外部遍植莿竹。」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八七六年)爆發林爽文之亂事,當時北路的彰化、淡水以及南路的鳳山相繼淪陷,諸羅縣城亦被亂黨重重包圍長達數月,使得城內人民幾乎 已至絕糧之困窘境地,但城內人民仍誓死協助清軍固守城池,前後共約長達十個月之久,而最後諸羅縣城遂終能保全。亂平之後,清高宗乾隆皇帝為嘉許諸羅縣民當 時誓死守城之忠誠義節,乃以「嘉之效死不去之義」而下詔改「諸羅」為「嘉義」,自此之後此地便改稱為「嘉義城」。
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八年)知縣單瑞龍申請以國帑修築磚紅城,清嘉慶年間又將城垣重修。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十月,張丙自稱「開國大元 帥」,以「殺穢官」為其名義而興兵圍攻嘉義城,典史張繼昌據城扼守。當時總兵劉廷彬正在北巡之路途中,聽聞張丙之變,遂設法突圍進入嘉義城內,與張繼昌等 人共同商議守城退敵之計。十一月,陸路提督馬濟勝率領兵卒約兩千人,由鹿耳門登陸而加以討剿,嘉義城才逐漸得以解圍。以後嘉義此地又接連遭受地震豪雨之災 禍,城池建築大為毀壞,於是又依當地仕紳王得祿等人之義捐,積極修理整建城垣,並且修築月城及砲窩,此外更設立義倉,以供備荒及禦亂之用。清同治元年(西 元一八六二年)此地又遭地震侵襲,城壁大半崩潰,之後又不斷加以修復。清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再次重修,並在嘉義城外種植莿竹。直至日時明治三十 九年(西元一九○六年),嘉義又蒙受震災,市街大半毀損,於是大舉更改市區而重建,遂使市況一新。
據傳早在鄭成功時期,嘉義城內外之地區便已成為陳、王、翁三姓鄭將之率軍開屯地區,拓殖就緒之時代甚早。至清領康熙二十三年之時已建立起「諸羅山莊」(為 諸羅十七莊之一),同年墾首林日壽開始開拓北方的「台斗坑」、「埤子頭」、「後湖」,清乾隆初年又開拓自東方的「蘆厝」、「山子頂」、「紅毛埤」起至南方 的「車店」之地區。同時,蕭利見等人亦開拓「竹圍子」、「北社尾」、「竹子腳」。又「柴頭港」及其東方之「港子坪」,原為官府招徠移民於清雍正年間開拓完 成之地,而於清雍正十二年正式成立一堡,稱之為「柴頭港堡」。
例2.紅毛井
此井位在嘉義城之內,《台灣府志》中有云:「荷蘭時鑿,因而名。方廣六尺,深二丈許,泉較他井甘冽。相傳,居民汲飲則疫癘不犯。今更名蘭井。」清乾隆二十七年(西元一七六二年)諸羅知縣衛克堉將紅毛井之「蘭井泉甘」評選為「諸羅八景」之一。
例3.紅毛埤
此紅毛埤亦位於嘉義。荷蘭人在佔據台灣時間時期(西元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六一年)所經營之勢力範圍似乎已達到諸羅,亦即今日 之嘉義一帶;所謂「紅毛埤」極有可能是因當時此埤乃是由紅毛(荷蘭)人所開挖而得名。至於此地附近區域則是於清乾隆初年由墾首林日壽等人率眾所開拓完成。
例4.北回歸線標
日時明治四十一年(西元一九○八年)十一月建立此北回歸線標,以作為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開通之紀念;當時此線之緯度為北緯二 十三度二十七分四秒五一。因台灣的位置乃橫跨兩帶,北半部屬副熱帶,南部則屬熱帶,而貫通其中的北回歸線,其位置年年稍有變移,約每年向正南方轉移十四公 尺三九六。北回歸線標之設置地點,乃在北回歸線與東經一百二十度二時四分四十六秒五○之交叉點,台北抵台南之幹道上,亦即今日嘉義水上鄉下寮庄之內。
例5.諸羅十七莊
所謂「諸羅十七莊」乃是指清初時期首先建置於當時諸羅地區尚屬於高砂族地界之內的北路移民部落,其現址約分述如下:
- 諸羅山莊:約在今日嘉義市附近。
- 北新莊:約在今日嘉義縣民雄鄉北勢子及新庄子附近。
- 大糠榔莊:約在今日嘉義縣朴子市大糠榔及小糠榔附近。
- 井水港莊:約在今日台南縣鹽水鎮岸內井水港附近。
- 茅港尾莊:約在今日台南縣下營鄉茅港尾附近。
- 土獅子莊:約在今日台南縣佳里鎮佳里附近。
- 鹿仔草莊:約在今日嘉義縣鹿草鄉鹿草附近。
- 龜佛山莊:約在今日嘉義縣鹿草鄉龜佛山附近。
- 南勢竹莊:約在今日嘉義縣義竹鄉南勢竹附近。
- 大坵田莊:約在今日嘉義縣布袋鎮內田附近。
- 龜仔港莊:約在今日嘉義縣朴仔市龜子港附近。
- 大龜壁莊:約在今日嘉義縣水上鄉水上附近。
- 舊嘓莊:約在今日嘉義縣水上鄉番子寮附近。
- 新嘓莊:約在今日台南縣東山鄉番社附近。
- 下茄苳莊:約在今日台南縣後壁鄉下茄苳附近。
- 打貓莊:約在今日嘉義縣民雄鄉民雄附近。
- 他里霧莊:約在今日雲林縣斗南鎮斗南附近。
二、太保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太保 嘉義人氏王得祿於清初林爽文反清戰爭中,因招募當地壯丁一千餘人,積極協助清政府平亂有功而官封千總。之後又協助平定蔡牽 抗清之役,得以官封浙江提督。清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返台,清廷加封王得祿為「伯爵太子太保」,為清代台灣人官銜最高之一人。同時王得祿之故鄉 「溝尾村」亦得以改名為「太保村」。此地昔日原本屬於「嘉義西堡」(即古時之諸羅山堡,後來嘉義堡的一部份,於清道光年間又再分為東西二堡);今日太保市 內的「水虞厝」、「過溝」二庄,乃於清乾隆初年由移民葉五祥等人拓成,同年又由洪集等人拓成新埤,翌年再由朝瑞拓成太保一帶區域。 例2.牛將軍廟 此廟位於太保市內的「水虞厝」,為台灣唯一之牛神廟。廟裡供奉著一尊與水牛一般大小的牛將軍,牛旁並立著手持牛鞭之牧童, 牛前石臼長年供奉有新鮮牧草或甘蔗,以及一桶清水。關於此牛將軍廟之由來,民間素來傳說為於三百餘年之前,鄭成功之部下中有一將軍名為「葉覲美」,曾率領 其士兵至當時之「虞溪」附近(約今日之朴子溪南岸)進行屯墾拓殖活動;由於葉將軍率領之部隊軍紀素以嚴明著稱,於是附近之移民紛紛前來投靠,人數日漸增 多,於是便在太保一帶逐漸發展成聚落。 葉將軍除帶兵操練之外,平時亦親自率領眾人開墾荒地,由於當時從事耕田開墾完全仰仗人力,十分辛苦耗力,而之後鄭成功因葉將軍率眾墾殖頗有成效,於是便賞 賜八頭水牛以幫助墾耕,但由於當地耕地面積太大而牛隻數量相對太少,八頭水牛不久便因操勞過度,一隻接著一隻死去,當地農民為悼念這些牛隻的辛勤付出,特 別將七隻水牛厚葬於南新村之空地,另一隻則葬於水埤東岸。之後附近居民便紛紛傳說每當有農民驅趕水牛至朴子溪喝水休息時,若在岸上數牛隻的數目,每每會多 出一頭牛,但若等到牛隻都喝完水、洗完澡,全部上岸後再數數目時,卻又是原來的數目;如此奇妙之現象,更增添關於牛將軍之神秘傳說色彩。 |
三、朴子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朴子 因該地自古以來即為高五、六丈之朴子樹盛產地區,故原稱為「朴仔腳街」,後來又改寫作「樸仔腳街」,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 元一九二○年)回復舊名「朴仔腳」並刪去「腳」字,而簡稱為「朴仔」。「朴仔腳街」於舊時亦多慣稱為「猴樹港街」,例如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 (續修)便曾記載道:「朴仔腳街,舊為猴樹港街,今更名」。 據傳明永曆三十五年(西元一六八一年)左右,開始有泉州府安溪人林馬等人進行開拓朴子附近之荒埔地區,當時的牛稠溪水頗深,故可允許大型船舶來往航行並上 溯抵達朴仔腳街附近。至清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時,又有福建泉州府同安人陳金生,沿著牛稠溪流前來此地定居並經營商業貿易活動,翌年又有數位福建籍 商賈東渡而來,並於此地設置一二間店肆,從事小型貿易。因起初店肆之旁有一大株朴子樹,故為當地取名為「朴仔腳」,以後此處便成為此地方的貿易中心市場, 商業活動十分發達而不斷發展;清雍正九年此地更進一步開闢為島內貿易所,《台灣府志》(續修)曾記載曰:「猴樹港,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但可惜的是,清 嘉慶末年因牛稠溪口發生變遷,西方的東石港成為新港地,此地市況遂於不得已之際進行快速之轉變,但因此街正當嘉義通往東石港之必經要路,故使東石港之輸出 入貨物亦必經過此地。 此地於古時乃隸屬於大糠榔西堡,今日市內「大糠榔」乃是於清康熙四年之時,由漳州府詔安人徐遠等人拓成。「下竹圍」則是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時,由泉州府同安 人李惜、黃英等人拓成。至於「小糠榔」則是於清康熙四十年之時,由泉州府南安人侯朝、侯東興以及陳智等人拓殖而成。 例2.應菜埔 所謂「應菜」或者是「甕菜」,也就是現今一般人所說的「空心菜」,因此地昔日為一長有茂盛空心菜之原野地區,故取名為「應菜埔」。 例3.荷苞嶼湖 此湖附近乃屬於下竹圍範圍,直至清康熙末年左右,一直是一片佔地廣闊之湖泊,湖內的洲嶼被稱為「荷苞嶼」,很早便已經形成 居民聚居之部落。之後逐漸因淤積沖塞而導致湖面不斷縮小,如今已成為一小小湖泊。湖內洲嶼共有二座,一曰「荷苞嶼」,一曰「同按寮」。清康熙六十一年台灣 總兵幕僚藍鼎元之〈紀荷包嶼〉中有相關之記載:「辛丑(康熙六十年)秋,余巡台北,從半線遵海而歸,至猴樹港,以南平原廣野,一望無際,忽田間瀦水為湖, 周可二十里,水中洲渚昂然可容小城郭,居民不知幾何家,甚愛之,問何所輿夫,曰荷包嶼大潭也,淋雨時,鹿仔草大糠榔坑埔之水,注大潭中,流出朱曉波,亦與 土地公港會,大旱不涸,捕魚者日百餘人,洲中村落,即名荷包嶼庄」。 例4.牛稠溪 此溪之名在古時候也寫作「牛跳溪」或「牛朝溪」,發源地乃在竹崎東方之山地間,由東向西流,而由嘉義地方經今日朴子市的北 部,稱為「朴子溪」,並至東石港附近入海。但昔日如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之記載則略有不同:「牛朝溪西而經猴樹港(即今日之朴子)之 南,出青峰闕(即古時蚊港、今日之塭港口)入海。」亦即當時此溪乃是流經朴子之南方,再由今日溪口北方之塭仔(即古時蚊港、今日之塭港口)附近注入大海。 至於目前河口的東石港,直至清嘉慶末年才逐漸形成市街之形貌,由此可見,牛稠溪河口之變遷乃在清嘉慶初年之後才發生。 |
四、布袋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布袋 「布袋」一地位於八掌溪的支流鹽水溪之嘴口地帶,原本因其地形而慣稱為「布袋嘴」,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簡稱為「布袋」。此地本為沙洲地形,有許多的鹽田深居於潟湖之內,外圍則有沙嘴環繞,形狀與「布袋」十分相似,故取名為「布袋」。 布袋港在冬季北風強烈吹襲之時,港底不免為波浪所夾帶至此的泥沙所埋塞,因此小型中國船雖可深入港內,但輪船及大型中國船則不得不碇泊於附近之外海,因此當大型中國船航行至此地附近遭遇強風之時,每每多避難於澎湖島之媽宮港(即今日之馬公)。 布袋港東方的前東港、後東港,原為船舶之碇泊所,稱為「冬港」,後來因為地形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此港。此地自古以來以製鹽之發展蓬勃而著名,即昔日的「洲 南場」。日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前來接收台灣的日本軍混成第四旅團即是由布袋港登陸,經由曾文溪而進抵至台南的前側方。 例2.內田 此地原本稱為「大坵田」,為清初「諸羅十七莊」之一,因此地多坵田,故有此地名。此地乃於清康熙四時年代以泉州府晉江移民鄭、陳、蔡三姓為墾首,劃地招佃拓殖而成。 例3.新塭 此地原為一海埔地,乃是由泉州府晉江移民蔡構自同籍之陳姓移民承購而得,並將之新開為魚塭(即養魚池),故取名為「新塭」。 例4.八獎溪 此溪之名在古時候亦寫作「八掌溪」,至日時制度改正之時因「獎」與「掌」之日本讀音相同而改寫作「八獎溪」。此溪發源於嘉 義東方山地,於嘉義之南方會合沄水溪而流向西南方,再流經鹽水之西南,經鹽水溪分流而注入布袋港,其幹流則由「新塭」入海。但昔日如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 《台灣府志》〈續修〉所記載:「八掌溪西而入冬港(即今日之布袋附近)之南,由青峰闕(即古時蚊港、今日之塭港口)入海。」往日之溪口與如今不同,乃是先 經過布袋附近,再北折至塭港附近入海。 |
五、大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林 此地因拓殖初期原為廣東省潮洲府「大莆」人所進行開墾之地,加上當地林木生長十分繁茂,而多慣稱做「大莆林」,至日時制度 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大林」。「大莆林」昔日乃屬於打貓北堡的東部,直至清康熙末年左右,才開始由薛大有等人自告奮勇願為墾首,率領大批壯 丁對當地積極進行開墾拓殖。而「大莆林街」之名稱,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而噶瑪蘭通判姚瑩於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出 版之《台北道里記》亦描述道:「大埔林,民居稠密也」。約於清道光末年左右,鎮內「排子路」終由呂姓移民拓成,「甘蔗崙」由陳姓移民拓成,至於「大湖」一 帶則是由翁寬雲等人拓成。大林火車站則在潭底。 |
六、民雄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民雄 此地原本多稱做「打貓街」,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以日本語近音雅字而改稱為「民雄」。此地昔日屬於打貓南堡 的中央地帶,原為平埔Lloa族打貓(Taneaw)社之所在地,至於「打貓」之地名則是翻譯自其社名,而「打貓街」此一名稱則多散見於清康熙至雍正年間 之契字文件。噶瑪蘭通判姚瑩所著之《台北道里記》亦有簡略說明:「打貓,大村市也」。 此地方在鄭成功時代已為開屯招佃之地區之一,而在清領時期,自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間則為官莊所在地,並由來自福客二族的大量佃戶拓殖完成;「打貓街」自 古以來因作為其南方的今日嘉義市與西方的今日北港鎮的通路要道而得以不斷發展。又鄉內「北勢子」及「新庄子」二地,昔日曾合稱為「北新庄」,並屬於清初 「諸羅十七莊」之一。 例2.好收 此地之所以取名為「好收」,應是取「豐收」之吉利含意,但另有一說,認為此地名應是由「火燒」轉訛而來。 |
七、溪口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溪口 「溪口」一地因位於三疊溪與倒孔山溪雙溪之會流河口處,故原本舊稱做「雙溪口」,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簡稱為「溪口」。 例2.崙尾 所謂「崙尾」,是指此地乃位於山岡之下方,故取名為「崙尾」。 |
八、新港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港 此地古時候原稱為「麻園寮庄」,乃為福建籍翁姓移民率領眾人開拓之地區。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二年)爆發漳泉分類械 鬥之時,北港街的漳州移民紛紛避難遷居此地,逐漸形成一新興市街,名為「新港街」。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因其他地方也有「新港」之地名出 現,而在日本語中「港」與「巷」同音,故將此地改稱為「新巷」。直至戰後,才又恢復舊名稱為「新港」。新港因正處於北港與民雄兩地之中路,擁有地利之便, 自然而然便成為其中繼市場,並得以不斷發展。 例2.舊南港 此地位於北港溪岸,為古笨港街之一部分(即南笨港),早在鄭成功時便已著手進行開拓,而於清康熙年間已形成市街之雛形,並 有不少富豪巨賈於此地聚居建宅。清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年)北港溪流因洪水而改變,清嘉慶八年(西元一八○三年)此地再次遭受水災肆虐,導致原居此地 之大富豪紛紛遷居至較北方處避難,並新建市街,遂使得原本之南笨港完全衰頹,而僅僅留下一「舊南港」之地名。 例3.月眉潭 因此水潭呈一月眉狀,故名。 例4.菜公厝 因昔日此地有職司看守寺廟之吃素人之家屋,故名。 |
九、水上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水上 此地原本稱為「水崛頭」,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利用同義的日本語而改稱為「水上」。所謂「水崛頭」,是指湧 水地之上方而言。此地昔日屬於嘉義西堡的南部,約在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左右開拓就緒,所謂清初「諸羅十七莊」之一的「大龜壁」便是指此地而 言,並且因佔有西方朴仔腳街(即今日的朴子市)及東石港之咽喉位置而持續發展;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一七一五年)時開鑿諸羅山大埤,引領八掌溪之水用以灌 溉農田,並在水陂上方水源頭處形成聚落,故稱為「水崛頭」。鄉內三界埔附近八掌溪岸,為古時「下茄苳」(如今乃屬於後壁鄉範圍)的大溪頭。 例2.崎子頭 所謂「崎子頭」,是指此地乃位於坡路之上方,故取名為「崎子頭」。 |
十、中埔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中埔 所謂「中埔」,是指此地為中間的荒地而言,乃相對於北方之「內埔」、南方之「大埔」而有此稱呼。此地昔日隸屬於嘉義東堡, 並為其中心地區。鄉內「頂六」、「下六」一帶於清乾隆初年由林日壽等移民開拓就緒。此地方在清康熙、雍正年間,中部的八掌溪北南岸的「番仔路庄」(今日之 番路鄉)、「社口庄」(屬於今日之中埔鄉)以東為高砂曹族(阿里山族)的領域。當時此地曾設置有官設的「通事」,專為安撫高砂族。《噶瑪蘭廳志》中有如下 記載:「嘉義則有阿里山八社生蕃通事,為之長,可以與彼頭目商議,安撫各生番,俱受約束,不敢私出生事」。曹族之風多剽悍嗜殺,鄰近之漢族移民屢次遭受其 殘酷侵害,甚至佔居此地與之接界的平埔族也對曹族多所畏避,針對此情形,《諸羅縣志》有以下記載:「阿里山蕃剽悍,諸羅山(平埔族)、哆咯嘓諸蕃皆畏之, 遇輒引避」。 例2.柚子宅 所謂「宅」,是指有圍牆的園子,「柚子宅」即「柚子園」。 例3.吳鳳廟 此廟位於社口庄社寮,昔日為阿里山族通事社寮之所在地。傳說於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一八年)時,當時的通事吳鳳(字其 玉)欲矯正杜絕當地阿里山族嗜殺之弊風,卻不幸反遭其害而身亡,但自此之後,阿里山族之暴力侵擾逐漸漸滅絕。當地居民因吳鳳之德行而建立祠廟安置其神主 (題曰「皇清阿里山通事安撫身功吳諱鳳公神位」)及吳鳳木像(乘白馬揮刀狀),祠內有清道光二十四年所揭掛的「靈昭北極」之匾額。《雲林縣採訪冊》中有較 詳細之記載:「吳鳳,打貓東堡蕃仔潭庄人,少讀書,知大義,能通蕃語。康熙初年,台灣內附,從靖海侯施琅議,設官置戍,招撫生蕃,募通蕃語者為通事,掌各 社貿易事,然蕃性嗜殺,通事畏其兇,每貿遊民以應,及鳳充通事,蕃眾向之索人,鳳思革弊無術,又不忍買命媚蕃,藉詞緩之,屢爽其約。歲戊戌(康熙五十七 年)蕃索人急,鳳度事決裂,乃豫戒家人,作紙人持刀躍馬手提蕃首狀,定期與蕃議,先一日,謂其眷屬曰,兇蕃之性難馴久矣,我思制之無術,又不忍置人於死, 今當責以大義,幸而聽,蕃必我從,否則必為所殺,我死勿哭,速焚所製紙人,更喝吳鳳入山,我死有靈,當除此患,家人泣諫不聽。次日蕃至,鳳服朱衣紅巾,以 出諭蕃眾,以殺人抵命王法俱在,爾等既受撫,當從約束,何等妄殺人,蕃不聽,殺鳳以去,家屬如其戒,社蕃每見鳳乘馬持刀入其山,見則病,多有死者,相與畏 懼,無以為計,會社蕃有女,嫁山下居民,能通漢語,習聞鳳言,歸告其黨,益懼,乃於石前立誓,永於嘉義縣界不殺人,其厲乃止,居民感其惠,立祠祀之,至今 四社蕃猶守其誓,不敢擾打貓等堡」。 吳鳳被殺之後,於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六一年)時其餘波仍延至釀成高砂族亂,翌年諸羅知縣孫魯則致力於多方曉諭招徠,順從者以賞予煙布銀牌示之,違逆者 則以兵威火砲示之。在此前後,高砂族社內流行疾疫,族人死傷極多,紛紛迷信此為吳鳳亡魂作祟,一部份頭目與眾人立誓,不再無故殺人,於是乃得就撫。 例4.社口 因此地正當高砂族社之出入要口,故取名為「社口」。 例5.鹽館 因此地於清領時期曾設有鹽館(鹽的批發站),故取名為「鹽館」。 例6.白芒埔 所謂「芒埔」,便是一般人所說的「蘆葦」,此地之地名亦可寫作「白望埔」。 例7.大武巒埔 此地約位於頂埔附近一帶,「大武巒埔」之地名乃是由原高砂族語之地名翻譯而來。 |
十一、竹崎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竹崎 所謂「竹崎」,乃是「有竹子之坡道」之意,此地昔日有茂盛之竹林,長滿附近山區及坡地。此地為清乾隆初年由鄭國禖率領眾人開拓之地,原本稱為「竹頭崎庄」。此地於古時隸屬於嘉義東堡的南部,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竹崎」。 例2.鹿麻產 此地原本為高砂曹族蘆麻產社(Romasana)之所在地之一。清康熙中葉時,漳州府詔安之朱姓移民墾首,經由諸羅(今日 之嘉義)向東前進而前來此地進行開墾,並逐漸形成一街肆而聚集;至於當地地名則翻譯自高砂曹族之語而命名為「蘆麻產街」,此地名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 《台灣府志》(續修),後來才又轉訛成為「鹿麻產街」。根據《台海使槎錄》《番俗六考》的〈北路諸羅番(七)〉所記載,清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一七年) 此地曾發生癘瘴之大流行,當地高砂族人大量死亡,僥倖生存者則多紛紛遷居移往「阿拔泉社」。 關於「鹿麻產街」此一地名之由來,又有一說認為因昔日當地有野鹿成群於此棲息,附近墾戶得以獵捕以維生計,故慣稱此地為「鹿滿山」,後來又因發生轉訛誤傳而變為「鹿麻產」。 例3.大目根堡 此堡約位於八掌溪、牛稠溪二溪之中界處,東方並緊鄰阿里山高砂族界。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正式成立一堡,因此堡 境內有大目根山,故以「大目根」為其堡名,但之後大目根山又以近音雅字而改稱為「大福興山」。今日竹崎鄉之大半地區於古時皆隸屬於大目根堡,鄉內之「鹿麻 產」則為此地貨物之集散要道。 「竹頭崎」(今日之竹崎)及「覆鼎金」則是於清康熙末年時由漳州府詔安的蕭姓移民率領佃戶進行開拓,並大約於清雍正初年時已逐漸建立起一小部落。至於「金 獅寮」則是於清雍正至乾隆年間由蔡姓漳州移民開拓完成。大目根堡為台灣著名的龍眼肉產地,堡內存有約二、三百年之老樹,尤以「金獅寮」附近最為著名,而 「金獅寮」庄內的龍眼林,自古以來皆被視為庄內玄天上帝廟所擁有。 又「金獅寮」口有一修造於清道光三年九月的「萬善同歸墓」,此墓顯示了當時從事開拓的移民披荊斬棘,衝冒瘴癘之侵虐,中途不幸死斃者為數頗多,且大多死者既無家眷亦無近親,死後之遺骸不及收埋,而不得已委棄於荒草叢林間之慘狀。 例4.糞箕湖 清光緒初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幼葉林人林梓,為採集山產之物而進入阿里山族界,於偶然間發現此地尚未經人工開墾,而起意加以開拓,遂與其同志一同遷居於此處,並建立一部落。又因此地地形三面環山,只在一方開口,形狀恰似一糞箕之狀,故取名為「糞箕湖」。 |
十二、梅山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梅山 因當地梅山台地遭倒孔山溪支流之切割,形成許多溪谷地形,十分適合梅樹生長,漢人遂於溪谷處大量種植梅樹,故當地舊稱為 「梅仔坑」。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以日式名稱改稱為「小梅」,直到戰後才又將「小梅」改稱為「梅山」。此地於古時候乃隸屬於打貓東頂下堡,原 為高砂曹族之勢力範圍,清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年)左右,福建漳州移民陳石龍等數人為墾首,與當地高砂族進行協調訂約,正式開啟開墾拓殖之活動,而 當時的移民數量尚少,故僅僅開拓完成了「梅仔坑庄」附近的一小片區域,後來由薛大有承購附近大片土地,新開鑿水圳以為灌溉,並大舉招徠佃戶繼續開墾;清康 熙末年由翁寬雲等人又陸續開拓完成今日鄉內的「雙溪」、「九芎坑」、「大草埔」,之後又由向東前進之移民接續拓殖完成「大平」、「大半天寮」以及「圳頭」 等庄。 例2.龍眼 因此地為台灣著名的龍眼產地,素以品質優良聞名,甚至有兩百年以上高齡之老樹。 例3.科子林 所謂「科子林」應與「柯子林」同義;因此地有一大片的柯子林,故以之命名。 例4.圳頭 所謂「圳頭」便是「水圳」之起端,多數是由內山番地引水而來。把「圳頭」稱為「埤頭」,亦即必須將溪流堰止,以便蓄水供給灌溉。 |
十三、番路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番路 此地因可以直通阿里山之番地,為昔日通往阿里山族界之交通要路而原稱為「番仔路」。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番路」。 例2.大湖 此地因位於大湖山之東,故習稱為「大湖」。清乾隆末年時此地仍為一蓊鬱之森林地區,原居住於鹿麻產之客家移民邱章義進入此森林從事伐木活動,並建立枋寮為其永居之所,後來客家移民逐漸增多,而漸漸形成一聚居部落。 例3.公田 此地位於鬼仔嶺麓,昔日為通往高山族界之交通要路,但僅設置有高砂族通事的草寮而已,因屢次遭受鄰近高砂族與匪徒之侵破, 而導致此地並無永居之移民。直至清道光年間,始有「觸口庄」郭姓居民與「頭崁厝」居民劉玉共同謀劃,率領佃人進入此地,與高砂族人訂約進行土地開墾,並同 時從事交易,於是此地便逐漸形成一部落。 例4.觸口 此地乃為清乾隆末年漳州移民所開拓之地區,昔日阿里山族原稱此地為「花鹿崖」(Pofuto gaveyo)。傳說因阿里山族人曾追逐花鹿到此地,導致花鹿從懸崖下落墜地,故為該地命名為「花鹿崖」。 |
十四、大埔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埔 此地原本稱為「後大埔」。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大埔」。曾文溪上游之大埔河谷,稱為「前大埔」,而 牛舌湖附近之聚落則稱為「後大埔」,日據時期則將此二者合稱為「大埔」。此地於古時候乃隸屬於嘉義東堡的東南隅窪地,原為阿里山族簡仔霧社 (Kanavuw)之所在地,當時此地被稱之為「Lalabulu」。清道光年間左右開始有客家移民由竹頭崎(今日之竹崎)一帶進入此地開始著手進行開 墾,但在此之前西界的「大埔庄」(即今日之台南縣東山鄉前大埔)已先拓殖完成,於是將此地稱為「後大埔」,而前者則為「前大埔」。此地因四面皆為山嶺所圍 繞,於清時常被視為匪徒聚集之地,治安頗不安寧。 |
十五、六腳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六腳 此地原稱為「六腳佃」,為明朝永曆八年清康熙三年(西元一六五四年)由福建漳州府龍溪移民陳士政等六位佃戶共同開拓之地 區,所謂「六腳佃」,乃是該地為由六名佃農所開墾之地之意,因河洛人常把一人份稱作「一腳」,六人份便稱作「六腳」;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 年)此地才由「六腳佃」簡稱為「六腳」。六腳鄉佔有古時大糠榔西堡的大部分區域,此鄉內各庄(部落)開拓成立之情形約略如下:
約於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時由漳州府龍溪人氏蔡振龍、陳隆等人拓成。 例3.港尾寮 約於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時由泉州府南安人李碧、黃放等人拓成。同年,同籍之人蔡為謝拓成「崙子」,漳州府龍溪人張鑑、黃信等人則拓成「六斗尾」一帶。 例4.雙涵 約於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時由泉州府南安人陳星吉等人拓成。 例5.三姓寮 因此地乃於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五年)時由泉州府南安之陳、吳、黃三姓之移民拓成,故命名為「三姓寮」。 例6.蘇厝寮 明朝永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時,泉州府南安人姚承、蘇澤恩等人在北港溪沿岸建立了蘇厝寮庄。因開拓初期發現該地曾建有蘇氏草寮,而為該地取名為「蘇厝寮」。 |
十六、東石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東石 此港在牛稠溪(一名為樸仔腳溪)之河口,清嘉慶末年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東石之移民於此地定居,並於港內養殖蚵仔,而依其原籍 之地名為此地命名為「東石港」。此後,漳州、泉州之移民逐漸增加,而於北岸逐漸形成街肆,取代「樸仔腳港」。雖此地貨物之集散區域不甚廣大,但約以今日之 嘉義、朴仔二市街為其中心,並遍及附近諸地。直至日本領台之後,明治三十一年(西元一八九八年)時又指定此港為特別輸出入港,明治三十六年時更於港口附近 大舉從事護岸工程。 例2.塭港 荷蘭人對此港稱做「Lvan kan」,亦即昔日一般人所說之「蚊港」,當時港址在牛稠溪口,而此地的開拓活動早在清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一年)時便已經開始,直至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時又將此港開闢為島內貿易所。 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中云:「牛朝溪(即牛稠溪),西而經猴樹港(即今日朴子)之南,出青峰闕(青峰闕位於蚊港) 入海。」亦即於乾隆二十九年之前牛稠西流經今日朴子市之南方,並於塭港附近注入海洋,後來約於清嘉慶初年之後,溪流改道,才轉經朴子之北(稱為朴子溪), 而由東石港入海(東石港約於清嘉慶末年時才逐漸形成街肆)。 《台灣府志》中記載道:「蚊港,西面臨海,旋青峰闕,為蚊港。」又說:「青峰闕砲台,在蚊港口,荷蘭時築,今圮。」如今「青峰闕」之故址已不存在,但確實 在今日東石鄉塭港海岸,昔日之「蚊港」即今日之「塭港」,「塭港」實乃「蚊港」之轉訛。又明萬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進士何喬遠之《閩書》中所說之 「魍港」亦指今日之「蚊港」;而《台灣縣志》中記載道:「雞籠,中國漁舟從魍港至,遂往來通販以為常。」由此可知昔日蚊港乃為中國船隻往來之要路之一,因 此早在荷蘭佔台時便修築一座砲台(即上述知青峰闕)以為外防。 據傳清嘉慶年間海賊蔡牽入侵台灣西部海岸時,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所修築之砲台亦位於青峰闕之舊址附近。如今當地之地形已然變化,並已有近一半之區域為海浪所潰決吞噬,其餘地區亦遭到沙石埋沒,幾乎未能留下任何遺跡殘址供後人憑弔。 又《台灣府志》(續修)中又記載道:「牛朝溪南出青峰闕入海」、「八掌溪由青峰闕入海」,之後此二溪之河口皆轉移至南方,如今雲林縣台西鄉八掌溪之河口仍留有「蚊港」之地名,乃是隨其流域之變遷而轉移的。 例3.鰲鼓 此地於古時候屬於「鳶松堡」,清康熙末年間泉州府晉江移民吳姓八人、蔡姓三人、黃姓一人,協力計畫進行開墾此附近一帶海埔地,並招徠佃戶,於是逐漸拓成田園並建庄。 例4.塭仔 所謂「塭仔」,是指一年到頭都有水之灣池,有時亦指鹹水之養魚池而言。 例5.蚶子寮 所謂「蚶子」,是指形似小蚌之軟體動物,外殼有條紋,即俗稱之「瓦楞子」。因此地有位於海邊培植飼養蚶子之土地上的看守草寮,故取名為「蚶子寮」。 |
十七、義竹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義竹 此地於鄭成功時代屬於當時第二處屯田區所建立的聚落,又由於四周有竹子圍繞保護,故稱為「二竹圍」,之後又轉訛為「義竹圍」;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此地又再簡稱為「義竹」。 例2.南勢竹 此地古時候原屬於「白鬚公潭堡」,為清領「諸羅十七莊」之一,約於清乾隆年間時開拓完成。 例3.龍蛟潭堡 此地相連於「白鬚公潭堡」之西南方,清雍正十二年時(西元一七三四年)正式成立一堡,其堡名則取自於堡內「龍蛟潭」(湖 名)。今日義竹鄉內「龍蛟潭」、「新庄」、「頭竹圍」、「後鎮」等庄,於昔日時皆屬於此堡範圍。其中「新庄」、「頭竹圍」二庄則於清雍正年間由漳州移民陸 續開拓完成,以後在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其他各庄則陸陸續續墾殖完成。 例4.後鎮 此地因昔日為鄭成功時設置鎮營之地,故名。 例5.牛挑灣 所謂「牛挑」是指牛耕田拉犁時掛在肩頭的木頭;因當地地形與牛挑頗為相似,故命名為「牛挑灣」。 |
十八、鹿草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鹿草 此地原稱為「鹿仔草」,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此地才簡稱為「鹿草」。「鹿仔草莊」為清領「諸羅十七莊」之 一,昔日此地方因有繁茂之鹿仔草生長,故以之為其地名。《台灣府志》記載道:「鹿仔草即楮也,以其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 年)十月,沈紹宏獲得官方准許著手進行開墾,以季嬰為管事,負責招佃拓地之事務,而以「鹿仔草」為其中心開始逐步進行開墾。直至清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 ○八年),將其全部的開墾權讓與泉州府同安移民陳立勳、陳允捷、陳國祚、林龔孫,以後這四位墾首又分劃招墾。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成立一堡,名 為「鹿仔草堡」,至遲於清雍正末年時全堡地區幾乎已全部拓墾完成。 例2.白鬚公潭 此地方於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正式成立一堡,因鹿草鄉當地有一名為「白鬚公潭」之湖,故取此一湖名為當地地 名,而稱為「白鬚公潭堡」。堡內「龜佛山」與「南勢竹」(屬今日之義竹鄉)二庄,皆為清領時期「諸羅十七莊」之一。自此之後,直至清乾隆年間左右,全堡之 大半地區已拓殖就緒。至於「白鬚公潭街」之名,則首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昔日「白鬚公潭街」約即今日之「頂潭」、「下潭」二 庄。 |
十九、阿里山鄉[上一則][回選單] 此 鄉為高砂族鄉,起初稱為「吳鳳鄉」,但當時鄉內高砂族人認為所謂吳鳳的傳說故事不過是中國漢族政權傳統的沙文主義所捏造出來的神話,若以「吳鳳」做為當地 地名,將是對他們的侮辱,故極力抗拒之,甚至將嘉義火車站前樹立之吳鳳石像摧毀,藉此強迫當時之國民黨當局於西元一九九二年時改稱此地為「阿里山鄉」。 此地的高砂族屬於曹族,清領時期被稱作「阿里山番」,約有流流柴、全仔、達邦、竹腳、頂笨子、樟樹、殺送、落鳳、砂米箕、知母勞、流勞等社。 例1.阿里山 《諸羅縣誌》〈風俗誌蕃俗考〉中記載道:「阿里山離縣治十里許,山廣而深峻,蕃剽悍,諸羅山,哆咯嘓蕃皆畏之,見之則 避」。所謂「阿里山」乃是連接玉山之西峰支脈山彙的總名稱,佔居阿里山山地的高砂曹族,於清領時期被習稱為「阿里山番」。如今,所謂「阿里山」之意義不 詳,但有一說認為因鳳山的平埔族稱該地方山地的高砂族為「Kari」(傀儡之意),此人族名稱轉而為山名:「Kari」山(傀儡山)。同樣地,諸羅的平埔 族亦用同一語系「Kari」之訛語「Ari」稱此地的高砂族,後來也轉為其所佔居之山名:「Ari」山(阿里山)。 關於「阿里山」此一地名之由來,民間則流傳著一則見義勇為的古老傳說:相傳在數百年之前,「阿里山」原本是一座樹木稀少之禿山,山的北方住著一位靠狩獵為 生的年輕男子,名字就叫做「阿里」。某一天,當獵人阿里一如往常上山打獵之時,突然看見一隻異常凶猛的老虎,正追趕著一對採花的少女,她倆驚嚇得臉色蒼 白,兩腳乏力地倒臥在大樹之下,眼看著就要被老虎吞吃入肚了,此時的阿里也不知從哪兒來的力氣與勇氣,盡力拉滿了弓,使盡力氣一箭射去,居然射中了老虎的 一隻眼睛,感到劇痛的老虎頓時鮮血直流,匆忙狼狽地逃走了,這時候兩位驚魂未定的少女才發抖著從地上爬起身來,卻不知從哪兒又鑽出來一個拿著柺杖的老人, 一手挾住一個少女,拼命地將她們往山坡上拉去,阿里以為老人也是個惡徒壞蛋,也要對那兩個少女不利,於是就趕緊追上前去奪下了老人的柺杖,並且狠狠地往老 人身上打個不停,老人被阿里打得痛得哇哇大叫,不得不將手裡的少女放開,「咻!」的一聲馬上就不見了人影,這時候兩個少女才哭喪著臉對阿里說明:其實是她 們兩個偷偷地跑到山裡來玩耍,天神派老人來捉她們,現在她們犯下了滔天大罪,天神勢必會大發雷霆,將會放火燒山燒光這一帶的生靈。阿里聽完了兩個少女的說 明之後,心裡十分難過,於是便獨自跑上山頂,把天神降下的雷火引開,可憐的阿里於是當然被天雷劈得粉身碎骨。之後不知過了多久時日,阿里的血肉竟然長成了 草木,為表示為阿里的紀念,從此這座山便被稱作「阿里山」,這勇敢的悲壯故事也就在民間流傳了下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