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紅
自古以來,丹頂鶴頭上的“丹頂”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劇毒物質,稱為“鶴頂紅”或“丹毒”,一旦入口,便會致人於死地,無可救藥。據說皇帝在處死大臣時,就是在所賜酒中放入“丹毒”。大臣們也都置“鶴頂紅”於朝珠中,以便急難時服以自盡。在武俠小說中,武林中人常用這種劇毒之物來施展其下毒的高超本領。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毫無根據的。
此物今日不經見,但數百年前的中國人並不陌生,史料中恆稱為“鶴頂”,實為一種目前已瀕臨絕種鳥類[1]的頭冑部分。這種鳥今多稱為盔犀鳥(helmeted hornbill),屬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犀鳥科(becerotidae)。原分類為盔犀鳥屬(rhinoplax),近期學者多主張並歸角犀鳥屬(buceros),故學名有rhinoplax vigil與buceros vigil二說。主要體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為白色,並有黑色寬條紋。公鳥頭頸肌膚裸露,呈紅色。頭冑中後部外表鮮紅,前部與喙為黃色。母鳥頸為淡藍色,頭冑小,顏色亦較淡。體型是所有犀鳥科鳥類中最大的,公鳥自喙尖至尾端約125公分,並有長達五十公分的兩根中央細長尾羽;母鳥體型略小而無長尾羽。產於馬來半島、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等地一千五百公尺以下低海拔森林中,其頭冑有犀鳥象牙之稱。犀鳥科鳥類部分有頭冑者,其中多為空心,獨此為實心,故能用於雕刻。所謂鶴頂,就是其公鳥的頭冑。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繁殖特性如同多數犀鳥科鳥類一樣,築巢於樹洞,雌鳥產卵其中,雄鳥以泥封洞口,僅留一小孔自外餵食,雛鳥孵化至羽毛接近長全時,母鳥才破洞飛出。食性為雜食,食譜包括果實、昆蟲、蜥蜴,以及小蛇等。國人之知有此鳥似不早於元代。所見史料中,最早出現“鶴頂”一詞,是元末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所記出產國有丹馬令、吉蘭丹、蘇洛鬲、龍牙犀角、須文答剌等。但不言其以此為貢物。而最早以為貢物入中國者,可能在至元間。據《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八年冬十月)癸未,羅斛國王遣使上表,以金書字,仍貢黃金、象齒、丹頂鶴、五色鸚鵡、翠毛、犀角、篤縟、龍腦等物。” 《島夷志略》有羅斛國,不言其地望,但謂:“其田平衍而多稼,暹人仰之。氣候常暖如春。”且其所貢多為東南亞土產,故應位於南洋,多數學者認為在今泰國湄南河下游。羅斛所貢之“丹頂鶴”疑即鶴頂,因為丹頂鶴產於亞洲東北,足跡罕至南亞,即使偶有迷鳥也非常有,不可能作為貢品。細玩文意,以“丹頂”冠於“鶴”前者,或是以活物進貢,可能此物前所未見,尚無專名,故漫稱為“丹頂鶴”。及至《島夷志略》撰述之順帝至正九年以前,“鶴頂”一詞則已為其定名無疑。而大量接觸則在鄭和下西洋之後,鄭和隨員鞏珍的《西洋番國志》、馬歡的《瀛涯勝覽》,以及費信的《星槎勝覽》等書,都或繁或簡的提到這種奇特的鳥類。正因其頭冑的特殊,故出產國常作為貢品以入中國。據《明史》,曾貢鶴頂的諸國,僅浡泥、滿剌加、榜葛剌三國而已。又言文郎馬神產鶴頂,但不言其曾貢。《明史》擇要而記,不可能鉅細無遺。徵之《明會典》,則曾以此為盔犀鳥的型態。最早具體描述這種鳥的,可能是鄭和的隨員馬歡。據《瀛涯勝覽》:“ 鶴頂鳥大於鴨,毛黑脛長,腦骨厚寸餘,內黃外紅,俱鮮麗可愛。”相較於對其他珍禽異獸的描述,作者著墨不算特多。而《星槎勝覽》及《西洋番國志》則都僅在舊港國的出產下,列有鶴頂一項,提都沒提究竟是何物。可能三寶太監的隨員們初至異邦大開眼界,各種珍異目不暇給,故不特別留意於此。盔犀鳥體毛以深棕色為主,馬歡所說的“毛黑”不算太離譜,但就其身體比例而言,“脛長”之說不確。或許馬歡未見活物,僅憑土人敘述;也可能雖見活物卻未仔細觀察,又受了“鶴”字的影響,直截認為腳應該很長才對。《西洋朝貢典錄》則說:“有鳥焉,其狀如鳧,黑翼,鶴頸鷺喙,腦骨厚寸餘,外紅內黃,其名曰鶴頂。可以為靶擠機。 ”所謂“其狀如鳧”和馬歡形容的“大於鴨”,皆以鴨為闢,盔犀鳥與雁鴨科鳥類形狀差異甚大,大概作者也是沒見過活物,輾轉抄襲所致。“靶擠機”到底是什麼東西,不敢妄臆,在此就教於高明。《四夷廣記》說:“鶴頂鳥大如鴨,黑毛、長頭、尖嘴,頂有歃紅冠。腦骨厚寸餘。外紅色,內黃如蠟,堪作腰帶。”除了 “大如鴨”之外,這可能是錯誤最少的記述。而《殊域週諮錄》則說:“鶴頂大於鴨,腦骨厚寸餘,外黃內赤,鮮麗可愛。”把紅黃顛倒了,作者可能連其頭冑製品也沒見過,抄書又不仔細,故有此誤。《海語》:“海鶴大者修項五尺許,翅足稱是,吞常鳥如啖魚鱔。成化間有至漳州者,漳人射殺之,復有以頂貨者。類淘河而銳哹,雄大雌乃略小。”盔犀鳥生活於亞洲熱帶雨林中,不應稱“海鶴”,可能知其產於南洋,故臆斷其為海鳥。明尺一尺相當於營造尺一尺一寸一分,“五尺許”約為170公分左右,若連公鳥的中央長尾羽併計,尺寸還算滿準確的。但這並非候鳥,即使迷途也不至於遠從婆羅州等地飛至福建,所謂“有至漳州者”應該是誤傳。“淘河”又名塘鵝,也就是鵜鶘,其種類不少,都是體型相當大的水禽,與盔犀鳥幾無類似之處。可能主觀上認定其為大水鳥,故聯想到鵜鶘,進而以為闢。《東西洋考》說:“楊用修載劉安期曰:“鹲水鳥,黃喙,長尺餘。南人以為酒器,”即今之鶴頂也。“盔犀鳥頭冑實心且僅寸餘,不可能用為酒器。這可能是與馬來犀鳥(rhinoceros hornbill,buceros rhinoceros)誤混為一。鹲這種鳥,據《本草綱目》引《交州志》:“鹲即越王鳥,水鳥也。出九真、交趾,大如孔雀,喙長尺餘,黃白黑色,光瑩如漆。南人以為飲器。”
鶴頂作為貢物以入中國,明載《會典》自無可疑,但各出產國自宣德以後貢者日稀。其最後入貢時,據《明史》爪哇、浡泥在嘉靖九年、滿剌加在正德三年、蘇門答剌在成化二十二年。且其進貢都不是經常性的。明廷對四方貢物例有回賜,其實是變相的交易。鶴頂雖然不是經常有的貢品,但制度上亦須訂定價格以為依憑,弘治間以鈔價計,定其值是“一個一貫”。按大明寶鈔是明代法定貨幣,惟因發行浮濫導致鈔價貶值,實際上早已失商貿功能,一般交易多用銀、錢,此非關本題不具論。因其為法幣,載之皇皇典制者必以此為基準,從這一規定可略推鶴頂的價格。就同一資料看,金每兩值鈔五十貫、銀每兩十五貫、象牙每斤五百文,那麼,就“公告價”而言,每兩金與五十個鶴頂等值、每兩銀值十五個鶴頂、一個鶴頂可換兩斤象牙。鶴頂最普遍之用是製帶。前引《四夷廣記》稱“堪作腰帶”、《咸賓錄》稱“為帶最佳”皆顯示品官以鶴頂制帶的普遍。依明製,品官服制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四種,用帶不同。朝服、祭服用革帶,定制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四品用金。公服用腰帶,一品用玉或花或素、二品用犀、三品四品用金荔枝,常服用束帶,一品玉帶、二品花犀帶、三品金钑花帶、四品素金帶。這些正式的規定不能打折扣,特別是朝會時若不依制服用,難保不遭糾儀御史彈劾。但由於嘉靖帝多年不上朝,實際上既無朝會,廷臣隨意穿戴遂無糾之者。服用朝、祭服的場合併非經常,且儀典莊重,不可能隨意為之,能亂出花樣的,應該是公服的腰帶及常服的束帶。王士貞說:“世廟晚年不視朝,以故群臣服飾不甚依分。若三品所繫,則多金鑲雕花銀母、象牙、明角、沈檀帶;四品則皆用金鑲玳瑁、鶴頂、銀母、明角、伽楠、沉速帶。”就此三、四品官所用帶的質料比較看,似乎當時鶴頂的價值尚在像牙、沈檀之下,而與玳瑁、伽楠、沉速等相牟。近人周鎮說:“鶴頂頭冑部之雕刻品,雖亦曾見當地土人之作,但被引進至中國大陸,大量製成鼻煙壺等藝術品後,卻使此鳥走上瀕臨滅種命運。”似乎認為鶴頂罕見的主因是過度獵捕而致稀有,以致絕跡於中土。此說雖言之成理,但尚需斟酌。最起碼在明末以前,獵捕過度說是值得討論的。眾所周知,人類近數十年對雨林的開發,是導致當地許多物種減少、消失的主因。假如盔犀鳥在四、五百年前就已瀕臨滅絕,再經近世的棲地破壞,恐怕今日早無遺種了。如前所述,至萬曆間遠貢不至,鶴頂之入中國多賴閩廣商舶,而實際上已極罕有。就政治情勢發展而言,到順治、康熙間,清廷為防範鄭成功的海上勢力而實施多年海禁,沿海對外貿易幾近停頓,因而此物不再入中土是可以想見的。久而久之,國人多不知有此一珍玩,不再求索於域外。若然,則工藝品中雖少一珍奇,但此一珍稀物種卻因而能苟延殘喘至今,這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丹頂鶴體態高雅,舞姿優美,鳴聲如笛,富有音韻,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古代詩歌、繪畫等藝術作品中,對它的矯美形態,無不交口稱讚。因此而得名。丹頂鶴的幼鳥是沒有“丹頂”的,只有達到性成熟後,“丹頂”才會出現,因此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垂體前葉分泌的促性腺素作用於生殖腺,促其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結果。對於季節來說,春季時發情時紅色區域較大,而且色彩鮮豔;冬季則較小。對於情緒來說,輕鬆時紅色區域較大,色澤鮮豔;恐懼時則較小。對於身體狀況來說,健康時紅色區域較大;生病時則縮小,而且色彩明顯暗淡,其表面還略顯白色。當丹頂鶴死亡後,其“丹頂”就會漸漸褪去紅色。
有人曾經做過試驗,在小動物的食物中加入了丹頂鶴的“丹頂”的細屑。小動物們吃了以後並沒有什麼異常的反應,這至少說明了“丹頂”並沒有劇毒。那麼,古人所說的“丹毒”或“鶴頂紅”到底是什麼物質呢?其實這些東西就是砒霜,即不純的三氧化二砷,呈紅色,又叫紅礬,有劇毒,“ 鶴頂紅 ”不過是古時候對砒霜的一個隱晦的說法而已。[1]
自古以來,丹頂鶴頭上的“丹頂”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劇毒物質,稱為“鶴頂紅”或“丹毒”,一旦入口,便會致人於死地,無可救藥。鶴頂紅也常在小說中出現,但查閱所有書籍,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藥,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藥。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簡介三氧化二砷的純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昇華。微溶於水,能溶於酸,易溶於鹼。不純的砒霜往往帶有紅色或紅黃色的塊狀結晶或顆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稱紅砷。古代的生產技術落後,致使砒霜裡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與銀接觸,就可起化學反應,使銀針的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 硫化銀 ”;到了現代,生產砒霜的技術比古代要進步得多,提煉很純淨,不再參有硫和硫化物。銀金屬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的條件下不會與砒霜起反應。它是白色粉末,沒有特殊氣味,與麵粉 、澱粉、小蘇打很相似,所以容易誤食中毒。
砒霜的毒性很強,進入人體後能破壞某些細胞呼吸酶,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還能強烈刺激胃腸粘膜,使粘膜潰爛、出血;亦可破壞血管,發生出血,破壞肝臟,嚴重的會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急性砷中毒症狀表現為兩種:胃腸型,最為常見。發作時間隨量的大小及胃內充盈程度而不同,快的15-30分鐘,慢的可4-5小時,一般為1小時左右。開始咽頭有灼熱感、口渴、噁心,接著出現劇烈腹疼與嘔吐,最初吐食物,繼之吐黃水,同時劇烈腹瀉,初為普通糞便,隨後呈米湯樣。尿量減少,體溫、血壓下降,虛脫、昏迷,最後因循環衰竭而死亡。神經型,較為少見。如一次服用大量砷,可引起重度循環衰竭、血壓下降、脈搏快弱、呼吸淺表、中樞神經麻痺。其症狀為頭暈、頭疼,肌肉疼痛性痙攣,迅速不省人事,繼而呼吸麻痺,1小時內可死亡。三氧化二砷中毒量為0.005-0.05g,致死量為0.1-0.2g。也有人服入大量砒霜(3g)而不死;這是由於砒霜對胃的強烈刺激,引起強烈嘔吐,將吞服的砒霜未經機體吸收便吐了出來,因此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砷在天然狀態下毒性並不強,但是它的化合物往往具有很強的毒性。我們通常所見的白色粉末,即砒霜,就是不純的三氧化二砷。幾個世紀以前,殺手們選擇砒霜作為殺人的工具,除了它的毒性之外,還因為砒霜無臭無味,難以在屍體上被檢驗出來。早期,砒霜中毒的症狀往往被人們與其他一些疾病混淆。直到19世紀20年代,法國皇帝,著名的軍事家拿破崙·波拿巴死後,科學家們才從他的身上檢驗出砒霜,並意識到這種有毒物質的致死作用。拿破崙剛死的時候,官方的定論是他患胃癌而死。但一些科學家卻認為,拿破崙臥室的壁紙中含有一種綠色的塗劑,隨著壁紙逐漸受潮腐爛,這種塗劑中摻雜的砷成分就會逐漸氧化並以蒸汽的形式揮發出來。這才是導致拿破崙死亡的根本原因。無論拿破崙之死的秘密能不能歸咎於砒霜,但在法國,人們把砒霜稱為“繼承粉末”,就是因為,相傳很多人用砒霜毒死有錢的親人,以獲得繼承遺產的權利。從這些傳說中,砒霜的毒效可窺見一斑。
砒霜的光榮歷史
砒霜最早是被用來治療梅毒或肺結核病的一種輔助藥物,後被開髮用來製殺蟲劑或滅鼠藥。但由於毒性強烈,砒霜早已被人們看作是一種殺人的武器。兩千多年來,砒霜就一直與“中毒”、“暴死”這樣的詞彙聯繫在一起,因而“聲名狼藉”。
然而醫療研究顯示,少量攝入砒霜可能對人類的健康有益,而且這種劇毒物質可以用來治療一些血液疾病。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醫生開始致力於開發砒霜的良性作用。給砒霜正名的時候到了。
儘管砒霜無疑是一種“一級”毒藥,但它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砒霜在治療人類疾病方面,能夠起到很多作用。歷史上,早有將砷化合物用以治療昏睡病、肺結核、皮膚病等頑疾的記載。美國紐約賽奈山醫藥學校的臨床醫學教授、腫瘤專家塞繆爾·韋克斯曼介紹說:“人們總是害怕砒霜中毒而死,並認為它是產生腫瘤的原因。但追溯到希波克拉底時代(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的名醫,生活年代約為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被稱為醫藥之父),它就以這種或那種形式用來治病。砒霜的藥用達到頂峰時期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幾乎所有的藥師都會使用這種藥品。”在19世紀的施蒂里亞,就是現在的澳大利亞南部和斯洛文尼亞北部,那裡的農夫們經常攝取一定劑量的砒霜,用以增強他們的體魄;17世紀的英國,砷的多種化合物被用來製取防腐劑;1909年發現的一種砷化合物—— 砷凡納明長期被用以治梅毒、雅司病及其他螺旋菌感染,直到20世紀40年代才被青黴素所代替。
砒霜顯奇效
今天,砒霜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嚴格的控制,但是在治療一些寄生性的疾病時,仍然少不了砒霜的幫助。除了 醫學領域,砒霜還是半導體裝置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這時砒霜多存在於鎵砷化合物中。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隨著中醫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共識,中醫藥中使用砒霜治療一些腫瘤疾病,特別是急性脊髓白血病的實踐也得到了證實。這种血液疾病的患者,由於體內遺傳因子突變而產生畸形蛋白質,白血球的正常產生與死亡就會受到干擾。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證實,砷的三氧化合物能夠使得畸形蛋白質產生自我消滅的能力,從而使白血球的生長恢復正常。韋克斯曼說:“可以說,這種藥物可能是可預見的治療此類白血病的最佳藥物形式。”一些醫生還認為,砷的三氧化合物對病人的副作用小於常規的化學療法。砷的三氧化合物已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治療諸如淋巴癌、前列腺癌或子宮癌的臨床實踐。
最近的研究還顯示,少量的砷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它能促進蛋氨酸的新陳代謝,從而防止頭髮、皮膚和指甲的生長紊亂。美國官方開辦的大福克斯人體營養學研究中心藥劑研究師埃里克·烏圖斯認為,少量的砷對人體無害,甚至有益。但他補充說,這並不意味著人們要盲目地“採取有潛在危險的方式”補充砷元素,“改善基本飲食習慣要好得多”。
生活中砒霜的形成
多種海產品,如蝦、蟹、蛤、牡蠣等,體內均含有化學元素砷。一般情況下含量很小,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可能使這些動物體內砷的含量達到較高水平。蝦體內所含砷的化學價是五價,一般情況下,五價砷對人體是沒有害處的。理論上講,高劑量的維生素C(一次性攝入維生素C超過500毫克)和五價砷經過複雜的化學反應,會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即我們常說的“砒霜”),當三價砷達到一定劑量時可導致人體中毒。
蝦體內的砷由無害向有害“轉化”的過程需要大劑量維生素C的參與。只有在大量吃蝦的同時,一次性服用500毫克維生素C片,才可能導致“砒霜”中毒。
急救措施
1.發現有人誤食砒霜中毒,要盡快催吐,以排出毒物。催吐方法是讓病人大量喝溫開水或稀鹽水 (一杯水中加一匙食鹽)。然後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嘔吐。最好讓患者反复喝水和嘔吐,直到吐出的液體顏色如水樣為止。
2.可把燒焦的饅頭研末,讓病人吃下,以吸附毒物。也可大量飲用牛奶 (3-5瓶)、蛋清(4-5個)以保護胃粘膜。
3.砒霜中毒後,能否作適當的急救處理,這是決定病人生與死的關鍵。而後應快速送往醫院,因為現代醫學對 砒霜中毒已有了特效解毒劑── 二巰基丙醇,它進入人體後能與毒物結合形成無毒物質。
砒霜性狀
本品為白色粉末,無臭,無味,能溶於水、乙醇、酸類及鹼類。加熱則升散而發蒜臭。
拼音: Pi Shuang
【中文名稱】三氧化二砷;亞砷酐;砒霜;白砒;亞砷酸酐
【英文名稱】arsenic trioxide; 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結構或分子式】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197.83
【密度】單斜4.15;立方3.865(25/4℃);無定形3.738
【熔點(℃)】立方278;單斜312.3;無定型315。
【沸點(℃)】457.2
【毒性LD50(mg/kg)】人經口致死量70~180毫克/公斤。
【性狀】有三中變體:無色單斜晶體,無色立方晶體,無定形體
【溶解情況】微溶於水而生成亞砷酸。單斜和立方晶體溶於乙醇、酸類和鹼類。無定形體溶於鹼類,不溶於乙醇。
【用途】用於玻璃工業和製備藥物、殺蟲劑、除草劑等。
【製備或來源】可由含砷礦石煅燒昇華而得。
【其他】有劇毒。沉澱出的氫氧化鐵與微經灼燒的氧化鎂混合物可作解毒劑。
分類:為砒石經昇華而得的精製品
加工:《本草衍義》:“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纍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大塊者已是下等,片如細屑者極下也,入藥當用如乳尖長者。”
化學成份: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 O3。紅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矽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性味歸經:辛酸,熱,有毒。
功能:祛痰止哮,截瘧,蝕腐,殺蟲。
主治: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梅毒,痔瘡,瘰癧,走馬牙疳,癬瘡,潰瘍腐肉不脫
拼音: Pi Shuang
【中文名稱】三氧化二砷;亞砷酐;砒霜;白砒;亞砷酸酐
【英文名稱】arsenic trioxide; 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結構或分子式】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197.83
【密度】單斜4.15;立方3.865(25/4℃);無定形3.738
【熔點(℃)】立方278;單斜312.3;無定型315。
【沸點(℃)】457.2
【毒性LD50(mg/kg)】人經口致死量70~180毫克/公斤。
【性狀】有三中變體:無色單斜晶體,無色立方晶體,無定形體
【溶解情況】微溶於水而生成亞砷酸。單斜和立方晶體溶於乙醇、酸類和鹼類。無定形體溶於鹼類,不溶於乙醇。
【用途】用於玻璃工業和製備藥物、殺蟲劑、除草劑等。
【製備或來源】可由含砷礦石煅燒昇華而得。
【其他】有劇毒。沉澱出的氫氧化鐵與微經灼燒的氧化鎂混合物可作解毒劑。
分類:為砒石經昇華而得的精製品
加工:《本草衍義》:“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纍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大塊者已是下等,片如細屑者極下也,入藥當用如乳尖長者。”
化學成份: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 O3。紅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矽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性味歸經:辛酸,熱,有毒。
功能:祛痰止哮,截瘧,蝕腐,殺蟲。
主治: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梅毒,痔瘡,瘰癧,走馬牙疳,癬瘡,潰瘍腐肉不脫
化學成分As2 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單晶晶形為八面體,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髮狀、土狀、鐘乳狀。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於水,有劇毒。鶴頂紅,見血封侯。
鶴頂紅屬於金魚中的文種,體型似鯽魚,比龍睛稍短而寬,各鰭均發達。它體態秀麗潔淨,動作敏捷,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全身銀白色的鱗片閃閃發光,全身銀白,頭頂著生紅色肉瘤,尾鰭長大,游動時似白鶴一樣翩翩起舞,非常雅緻。以肉瘤方正厚實,色澤鮮紅者為貴,其它如黃、白色的不規則為次。
鶴頂紅是日本由中國鯽魚改良繁殖。在古代就曾當作贈品到中國,很受宮廷的喜愛!在屠隆的《考蘗餘事》中也曾提及。全身潔白有光,體形寬短,頭部著生的紅色肉瘤高高聳起,或方、或圓,似仙鶴紅冠,而且僅限於頂部,故名鶴頂紅。尾鰭長大,超過身長,游動時,飄逸灑脫,似仙鶴翩翩起舞,瀟灑出群,其中以肉瘤方正厚實,色澤鮮紅者為佳。此魚入選不易,繁殖後代中上品者極少,真是千里挑十,百里選一,非常珍貴,為高級金魚中之佼佼者。而且金魚不能生育,本身是一種雜交品種。歷史悠久。全身潔白如玉,頭稍尖圓,唯頭頂生成一塊微微凸起的紅色肉斑,似白鶴頭頂上的紅冠,格外耀目。魚齡越老,其紅色肉斑隆起越豐滿。河北五家莊地區的鶴頂紅,當年魚頭頂部紅色肉斑病高隆起,呈方印形,厚實豐滿,覆蓋頭頂,北方稱其“紅頭帽子”,是鶴須紅中的優種;其幼魚頭頂紅斑明顯隆起而飽滿,有別於一般鶴頂紅。日本稱丹頂金魚。
鶴頂紅,一種花卉名稱,葉寬卵圓形至寬橢圓形,長5—7厘米,寬3.5—5.5厘米,先端短尖至急尖,基部圓形,葉片平伸,肥厚。花紫紅色,直徑12—15厘米,鶴頂紅花瓣30—35片,6—7輪著生,為整齊的覆瓦狀排列,花瓣初開時微內曲,從外向內逐漸變小,內輪花瓣具粉白色帶狀條紋,其餘花瓣上具銀白色短毛。雄蕊多數變為花瓣狀,僅殘存少數退化雄蕊。雌蕊退化。花期2—3月。本品種原產大理,因花瓣紫紅並具有白色短毛,故有“雪撒桃花”之稱,因栽培數量有限,市場少有銷售。
原產東亞熱帶雨林的盔犀鳥,因頭冑質地堅實美觀,而為人獵捕製成工藝品,並曾以進貢及貿易等方式傳入中國,名之為鶴頂。鶴頂在元代已入中國,但廣為國人所知則是鄭和下西洋之後。因出產國多以為貢物,故典制不僅在貢國下列出,且還規定了正式的回賜價格。朝貴多用於製杯、腰帶等以資賞玩。明中葉後國勢日衰,遠貢不至,其物逐漸稀有,因而騰貴;至清初實施海禁政策,與產地貿易斷絕,在中國遂至絕響。惟因只見製成品而未睹活物,故明人記述中多有臆斷訛誤者。端此論證。古董中有鶴頂紅一款,其物寬僅寸餘,外紅內黃,質地似象牙而更細緻,多作為各種小雕飾,允為古玩中的奇珍。這當然不是傳說中牽機斷腸的毒藥,也不可能是丹頂鶴(japanese crane,grus japanensis)的頭頂部分,但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盔犀鳥
此物今日不經見,但數百年前的中國人並不陌生,史料中恆稱為“鶴頂”,實為一種目前已瀕臨絕種鳥類[1]的頭冑部分。這種鳥今多稱為盔犀鳥(helmeted hornbill),屬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犀鳥科(becerotidae)。原分類為盔犀鳥屬(rhinoplax),近期學者多主張並歸角犀鳥屬(buceros),故學名有rhinoplax vigil與buceros vigil二說。主要體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為白色,並有黑色寬條紋。公鳥頭頸肌膚裸露,呈紅色。頭冑中後部外表鮮紅,前部與喙為黃色。母鳥頸為淡藍色,頭冑小,顏色亦較淡。體型是所有犀鳥科鳥類中最大的,公鳥自喙尖至尾端約125公分,並有長達五十公分的兩根中央細長尾羽;母鳥體型略小而無長尾羽。產於馬來半島、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等地一千五百公尺以下低海拔森林中,其頭冑有犀鳥象牙之稱。犀鳥科鳥類部分有頭冑者,其中多為空心,獨此為實心,故能用於雕刻。所謂鶴頂,就是其公鳥的頭冑。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繁殖特性如同多數犀鳥科鳥類一樣,築巢於樹洞,雌鳥產卵其中,雄鳥以泥封洞口,僅留一小孔自外餵食,雛鳥孵化至羽毛接近長全時,母鳥才破洞飛出。食性為雜食,食譜包括果實、昆蟲、蜥蜴,以及小蛇等。國人之知有此鳥似不早於元代。所見史料中,最早出現“鶴頂”一詞,是元末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所記出產國有丹馬令、吉蘭丹、蘇洛鬲、龍牙犀角、須文答剌等。但不言其以此為貢物。而最早以為貢物入中國者,可能在至元間。據《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八年冬十月)癸未,羅斛國王遣使上表,以金書字,仍貢黃金、象齒、丹頂鶴、五色鸚鵡、翠毛、犀角、篤縟、龍腦等物。” 《島夷志略》有羅斛國,不言其地望,但謂:“其田平衍而多稼,暹人仰之。氣候常暖如春。”且其所貢多為東南亞土產,故應位於南洋,多數學者認為在今泰國湄南河下游。羅斛所貢之“丹頂鶴”疑即鶴頂,因為丹頂鶴產於亞洲東北,足跡罕至南亞,即使偶有迷鳥也非常有,不可能作為貢品。細玩文意,以“丹頂”冠於“鶴”前者,或是以活物進貢,可能此物前所未見,尚無專名,故漫稱為“丹頂鶴”。及至《島夷志略》撰述之順帝至正九年以前,“鶴頂”一詞則已為其定名無疑。而大量接觸則在鄭和下西洋之後,鄭和隨員鞏珍的《西洋番國志》、馬歡的《瀛涯勝覽》,以及費信的《星槎勝覽》等書,都或繁或簡的提到這種奇特的鳥類。正因其頭冑的特殊,故出產國常作為貢品以入中國。據《明史》,曾貢鶴頂的諸國,僅浡泥、滿剌加、榜葛剌三國而已。又言文郎馬神產鶴頂,但不言其曾貢。《明史》擇要而記,不可能鉅細無遺。徵之《明會典》,則曾以此為盔犀鳥的型態。最早具體描述這種鳥的,可能是鄭和的隨員馬歡。據《瀛涯勝覽》:“ 鶴頂鳥大於鴨,毛黑脛長,腦骨厚寸餘,內黃外紅,俱鮮麗可愛。”相較於對其他珍禽異獸的描述,作者著墨不算特多。而《星槎勝覽》及《西洋番國志》則都僅在舊港國的出產下,列有鶴頂一項,提都沒提究竟是何物。可能三寶太監的隨員們初至異邦大開眼界,各種珍異目不暇給,故不特別留意於此。盔犀鳥體毛以深棕色為主,馬歡所說的“毛黑”不算太離譜,但就其身體比例而言,“脛長”之說不確。或許馬歡未見活物,僅憑土人敘述;也可能雖見活物卻未仔細觀察,又受了“鶴”字的影響,直截認為腳應該很長才對。《西洋朝貢典錄》則說:“有鳥焉,其狀如鳧,黑翼,鶴頸鷺喙,腦骨厚寸餘,外紅內黃,其名曰鶴頂。可以為靶擠機。 ”所謂“其狀如鳧”和馬歡形容的“大於鴨”,皆以鴨為闢,盔犀鳥與雁鴨科鳥類形狀差異甚大,大概作者也是沒見過活物,輾轉抄襲所致。“靶擠機”到底是什麼東西,不敢妄臆,在此就教於高明。《四夷廣記》說:“鶴頂鳥大如鴨,黑毛、長頭、尖嘴,頂有歃紅冠。腦骨厚寸餘。外紅色,內黃如蠟,堪作腰帶。”除了 “大如鴨”之外,這可能是錯誤最少的記述。而《殊域週諮錄》則說:“鶴頂大於鴨,腦骨厚寸餘,外黃內赤,鮮麗可愛。”把紅黃顛倒了,作者可能連其頭冑製品也沒見過,抄書又不仔細,故有此誤。《海語》:“海鶴大者修項五尺許,翅足稱是,吞常鳥如啖魚鱔。成化間有至漳州者,漳人射殺之,復有以頂貨者。類淘河而銳哹,雄大雌乃略小。”盔犀鳥生活於亞洲熱帶雨林中,不應稱“海鶴”,可能知其產於南洋,故臆斷其為海鳥。明尺一尺相當於營造尺一尺一寸一分,“五尺許”約為170公分左右,若連公鳥的中央長尾羽併計,尺寸還算滿準確的。但這並非候鳥,即使迷途也不至於遠從婆羅州等地飛至福建,所謂“有至漳州者”應該是誤傳。“淘河”又名塘鵝,也就是鵜鶘,其種類不少,都是體型相當大的水禽,與盔犀鳥幾無類似之處。可能主觀上認定其為大水鳥,故聯想到鵜鶘,進而以為闢。《東西洋考》說:“楊用修載劉安期曰:“鹲水鳥,黃喙,長尺餘。南人以為酒器,”即今之鶴頂也。“盔犀鳥頭冑實心且僅寸餘,不可能用為酒器。這可能是與馬來犀鳥(rhinoceros hornbill,buceros rhinoceros)誤混為一。鹲這種鳥,據《本草綱目》引《交州志》:“鹲即越王鳥,水鳥也。出九真、交趾,大如孔雀,喙長尺餘,黃白黑色,光瑩如漆。南人以為飲器。”
鶴頂作為貢物以入中國,明載《會典》自無可疑,但各出產國自宣德以後貢者日稀。其最後入貢時,據《明史》爪哇、浡泥在嘉靖九年、滿剌加在正德三年、蘇門答剌在成化二十二年。且其進貢都不是經常性的。明廷對四方貢物例有回賜,其實是變相的交易。鶴頂雖然不是經常有的貢品,但制度上亦須訂定價格以為依憑,弘治間以鈔價計,定其值是“一個一貫”。按大明寶鈔是明代法定貨幣,惟因發行浮濫導致鈔價貶值,實際上早已失商貿功能,一般交易多用銀、錢,此非關本題不具論。因其為法幣,載之皇皇典制者必以此為基準,從這一規定可略推鶴頂的價格。就同一資料看,金每兩值鈔五十貫、銀每兩十五貫、象牙每斤五百文,那麼,就“公告價”而言,每兩金與五十個鶴頂等值、每兩銀值十五個鶴頂、一個鶴頂可換兩斤象牙。鶴頂最普遍之用是製帶。前引《四夷廣記》稱“堪作腰帶”、《咸賓錄》稱“為帶最佳”皆顯示品官以鶴頂制帶的普遍。依明製,品官服制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四種,用帶不同。朝服、祭服用革帶,定制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四品用金。公服用腰帶,一品用玉或花或素、二品用犀、三品四品用金荔枝,常服用束帶,一品玉帶、二品花犀帶、三品金钑花帶、四品素金帶。這些正式的規定不能打折扣,特別是朝會時若不依制服用,難保不遭糾儀御史彈劾。但由於嘉靖帝多年不上朝,實際上既無朝會,廷臣隨意穿戴遂無糾之者。服用朝、祭服的場合併非經常,且儀典莊重,不可能隨意為之,能亂出花樣的,應該是公服的腰帶及常服的束帶。王士貞說:“世廟晚年不視朝,以故群臣服飾不甚依分。若三品所繫,則多金鑲雕花銀母、象牙、明角、沈檀帶;四品則皆用金鑲玳瑁、鶴頂、銀母、明角、伽楠、沉速帶。”就此三、四品官所用帶的質料比較看,似乎當時鶴頂的價值尚在像牙、沈檀之下,而與玳瑁、伽楠、沉速等相牟。近人周鎮說:“鶴頂頭冑部之雕刻品,雖亦曾見當地土人之作,但被引進至中國大陸,大量製成鼻煙壺等藝術品後,卻使此鳥走上瀕臨滅種命運。”似乎認為鶴頂罕見的主因是過度獵捕而致稀有,以致絕跡於中土。此說雖言之成理,但尚需斟酌。最起碼在明末以前,獵捕過度說是值得討論的。眾所周知,人類近數十年對雨林的開發,是導致當地許多物種減少、消失的主因。假如盔犀鳥在四、五百年前就已瀕臨滅絕,再經近世的棲地破壞,恐怕今日早無遺種了。如前所述,至萬曆間遠貢不至,鶴頂之入中國多賴閩廣商舶,而實際上已極罕有。就政治情勢發展而言,到順治、康熙間,清廷為防範鄭成功的海上勢力而實施多年海禁,沿海對外貿易幾近停頓,因而此物不再入中土是可以想見的。久而久之,國人多不知有此一珍玩,不再求索於域外。若然,則工藝品中雖少一珍奇,但此一珍稀物種卻因而能苟延殘喘至今,這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