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百家姓和客家堂號之來源 賴中生



百家姓和客家堂號來源                                                                                         賴中生

「堂號」乃是中國姓氏的一大特徵[],縱觀世界各國,無一民族有此特徵者。然而此一特徵卻逐漸在消失,如今在中華民族各族群當中,保留「堂號」最完整的只剩下客家人而已。至於「堂號」是怎麼來的呢?據說是先民們為了記載自己姓氏發源而設的標誌。「郡」是古代行政區的單位(下設有縣),它是百家姓堂號的起源地。因為「堂號」一般來自祖先發跡的郡名,所以也叫「郡號」。中國先民用郡名(或縣名)立「堂號」,在地理方向可以辨認同一代的宗親,在時間方面更可以使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的來處。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歷史應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代,不過一般認為大量南遷是在東晉元帝時代,即公元317年(五胡亂華)之際,以及南宋淪亡之後。先到安定地區的客家人在自己的中堂掛上「堂號」,使晚到的民可以辨認自己的親,以便得到暫時的照顧。久而久之,「堂號」自然變成了姓氏宗親聯誼媒介。不過由於通婚、遷移等因素,並非所有姓氏只用一個堂號,有的姓氏在不同地區可能有幾個堂號。「堂號」的來源除了採用祖先發跡的郡縣之名外也有少部份採用祖先的遺言古文的經句、或兩姓堂號的混合。下面是我從十三經、二十五史、《通典》等古書裡所收集的堂號來源,特別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姓氏

1
王溫霍閻 易羊祁武 祝宮尉遲

太原堂
太原:夏朝已有此地名,戰國時屬趙。秦莊襄王二年派使蒙驁攻趙,定太原,三年(公元前247年)置為太原郡,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治所在晉陽,管轄地區包括太原、汾州、保德、平定、忻州一帶。
2
李彭董辛 時牛關
隴西堂
隴西:周朝地名,秦三十六郡之一,地區在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即蘭州、臨兆、鞏昌、秦州一帶。
3
張傅房
清河堂
清河:周朝戰國屬趙,高祖(公元前256195年)立之為郡。管轄地區在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4
朱宋
沛國堂
沛國:原為秦朝的泗水郡,漢高祖將其改為沛國郡,隸屬於豫州,地區在安微省睢溪縣、宿縣,江蘇省沛縣一帶。


5
宋杜申史黎康宗段計韋別冷車晁郜浦象舒雍壽酆皇甫金


京兆堂
京兆:原是京師的別名,秦朝將之設置為內史郡。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將內史郡分為渭南中地河上三郡,九年廢除,復歸於內史郡。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6年),內史郡被分為右內史和左內史兩處。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右內史被分為京兆尹和右扶風兩地,左內史則被更名為左馮翊,由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共治長安城,名為三輔。京兆尹所屬地區在陝西秦嶺以北西安以東至華縣渭水以南一帶。
6
劉金錢
彭城堂
彭城:原為堯大臣彭祖後裔的封地,高祖時被立為縣,屬於楚郡,漢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將楚郡更名彭城郡,管轄地區在江蘇省徐州市一帶。

7
毛邱丘俞陸于方元平向利褚廉種山

河南堂

河南:商朝已有此地名屬豫州,秦朝時被立為三川郡,漢高祖更名為河南郡,管轄地區河南省北部黃河流域、洛陽一帶。
8
蘭陵堂
師儉
蘭陵:周朝地名,戰國屬楚,漢時置為縣,屬東海郡。晉武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蘭陵縣從東海郡分出,升格為郡,所屬地區在山東棗莊及滕縣東南一帶
9
林毛卜
卓宰靳
西河堂
西河:夏朝已有此地名,戰國屬魏,漢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為郡,隸屬於并州。管轄地區在山西、陝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即離石縣一帶。

10

伏寧

濟南堂
濟南:周朝時齊國地名,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5年)時被立為濟南國,隸屬於青州,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6年)將其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曆城縣一帶。

11
陳鍾鐘
鄔賴

川堂
潁川: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命內史騰攻打韓國,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管轄地區在潁水流域,包括河南中部許州、陳州、汝寧、汝州、許昌一帶。
12
積善堂
積善:出自《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13
羅涂
豫章堂
豫章:周朝地名,春秋屬楚,漢高祖時置為郡,隸屬於揚州,管轄地區在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帶。

14
孔顏
南宮

魯國
魯國:魯國原為周公的封地,位於山東曲阜一帶。曾子和顏回都是孔子的學生,也是魯國人,所以他們的後裔用「魯國」做為堂號。因為魯國在東方,也有用東魯堂」
15
三省堂
三省: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曾姓後裔為了紀念曾子,也採用「三省」為堂號。

16


延陵堂
延陵:周朝地名,春秋屬吳,漢時被立為縣,隸屬於代郡。吳太伯為周文王的伯父,其十九世孫夢壽被立為吳王,夢壽的第四子季札有仁德,被封於延陵,號曰「延陵季子」,故吳姓子孫乃以「延陵」為堂號,地區在江蘇省丹陽西南、武進縣一帶。
17
汾陽堂
汾陽:漢朝縣名,屬於太原郡,春秋時為晉國屬地,唐朝大將郭子儀受封於此。為了紀念郭子儀的豐功偉業,郭姓子孫乃以「汾陽」為堂號,地區在山西省境內。
18
黃費
江夏堂
江夏:戰國楚國的土地,漢高祖將其立為郡,管轄地區在湖北省武漢、雲夢一帶。

19
趙秦莊嚴尹皮艾狄桂  上官

天水堂
天水戰國時秦地,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為郡,東漢明帝改之為漢陽郡,三國魏再將其復名為天水郡。管轄地區包括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一帶。

20


廬江堂
江:東周時屬於吳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之歸於九江郡,隸屬於揚州。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將九江郡更名為淮南國,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5年)又將其改名為廬江國,管轄地區在安徽縣壽縣以南、江西九江以北、河南以東、安徽蕪湖市以西的土地。
21
古余
新安堂
新安:漢屬弘農郡,戰國時屬韓,舊城河南省澠池縣一帶。三國時,吳國又立新安管轄區在浙江省淳安縣一帶。
22
余闕
下邳堂
下邳:漢縣名,東海郡三十八縣之一,隸屬於徐州。漢武帝時將其置為臨淮郡,光武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名為下邳國,管轄地區在江蘇邳縣一帶

23

楊馮

弘農堂
弘農:周朝地名,戰國時屬秦,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為。管轄地區包括河南省內鄉以西、陝西省祚永以東、華山以南地區。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一帶。
24
馮翁龐
始平堂
始平:晉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始平郡,隸屬於雍州,地區在陝西咸陽一帶
25
童文田農
雁門堂
雁門: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戰國時屬燕,管轄地區包括山西寧武、朔平、大同一帶。

26
巫饒汪歐衛管來常鳳仇解

平陽堂
平陽:原為唐堯的國都,戰國時期先後隸屬於韓、趙之下,秦漢時被立為縣,隸屬於河東郡。三國北魏將平陽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山西省臨汾縣西南一帶。歷史上還有另一個平陽,為春秋前期秦寧公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岐山縣西南的陽平鄉。
27
姚施尤
沈明水
吳興堂
吳興三國吳郡名,隸屬於揚州,管轄地區在浙江省吳興一帶。

28
韓葉鄧許白姬束呼隆翟樂

南陽堂
南陽周朝地名,指「在中國之南而居陽」之地,戰國時屬韓。秦昭襄王於35年(公元前272年)攻取後設置南陽郡,治所在宛縣(河南省南陽市)。漢代重新劃分行政區,南陽郡管轄地區包括河南省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隋唐兩代曾將南陽郡改名為鄧州,後來又改回南陽郡。

29

紀耿

高陽堂
高陽:原是黃帝孫子顓頊的名字(黃帝昌意高陽),漢朝時設有兩個高陽縣,一屬幽州涿郡,二屬徐州琅邪郡。晉武帝泰始元立高陽為郡國,管轄地區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
30
高甘封
歐陽
渤海堂
渤海:漢朝郡名,戰國時分屬趙、燕、齊,治所在浮陽(今河北省滄縣東南舊滄州)。管轄地區包括河北省海興、滄縣、安次、文安,南至山東吳棣、慶雲一帶。

31

游賀談

廣平堂
廣平:漢朝縣國名,屬臨淮郡。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置為平干國,漢宣帝將其復名為廣平國三國北魏再改為廣平郡,管轄地區在河北省雞澤縣一帶

32
周袁藍梅左廖言汝南殷商

汝南堂
汝南:名,漢高祖設置,隸屬於豫州,戰國時分楚、魏,管轄地區在河南省舊汝寧、陳州二府(蔡縣),安徽省穎州府(淮河以北)一帶,相當於今天河南省上蔡縣、至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33

南昌堂五桂堂
南昌漢朝縣名,隸屬於揚州之豫章郡,在江西省南昌一帶。涂氏曾經為豫章望族,故部份涂氏子孫也用「豫章堂」。五桂:宋朝皇帝授進士給涂大任、涂大琳、涂大經、涂大明、涂大節五人,並賜他們「五桂堂」,故涂姓後裔多用「五桂堂」。
34
范巴
高平堂
高平:周朝地名,漢武帝時,分別在臨淮郡和安定郡置有高平縣,地區在安徽省盱貽縣一帶。晉武帝將原山陽郡改為高平郡,管轄地區在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一帶。
35
顧華
龍龔冉
武陵堂
武陵:漢朝郡名,為漢高祖所設置,隸屬於荊州,戰國時為楚地,管轄地區在湖南省常德縣一帶
36
包連尚
鮑樊
上黨堂
上黨秦朝三十六郡之一,隸屬於并州,戰國時先後為韓、趙之屬地,管轄地區在山西東南部、長治一帶。
37
謝阮虞伊
陳留堂
陳留戰國時為魏屬地,秦始皇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升為郡,隸屬於兗州,管轄地區在河南開封一帶。


38



東山堂
寶樹堂
東山/寶樹:東山為周朝地名,原屬赤狄別種。西晉末年戰亂頻繁,申伯(周宣王的大臣)第三十六世孫謝衡率領家族避難到浙江會稽東山,為東山派始祖,後來謝衡第四世孫謝安被舉為東晉宰相。謝安善用奇兵,在淝水之戰大敗苻堅,被譽為「賓樹之光」,「賓樹堂」因此而來。又因為東山為謝家發祥之地,故也用「東山」為堂號。

39

成侯冠榮

上谷堂
上谷:上谷原屬於幽州,戰國時為燕地。秦始皇併吞六國,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上谷郡即其中之一。管轄地區在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沮陽,相當於今天的河北省懷來縣。
40
唐匡景
晉陽堂
晉陽周朝地名,屬於舊唐國。秦漢時被立為縣,屬太原郡,管轄地區在山西太原一帶。
41
陶丁江柯蔡庾卞卻
濟陽堂
濟陽:周朝地名,漢時被立為縣,隸屬於兗州的陳留郡,晉朝時才改為濟陽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陶縣一帶

42


潯陽堂
潯陽名,原屬於廬江郡,晉朝時將其劃分在江州之下,隋初曾被改為彭蠡縣和湓城,唐太祖復名為潯陽,唐玄宗將潯陽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今天湖北省黃梅縣一帶。
43
廖石安賈
武威堂
武威:周朝時原為匈奴休屠王之屬地,後為秦所取,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將其立為郡,管轄地區包括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一帶

44

蔣孫任

樂安堂
樂安:原為西漢的千乘郡,東漢和帝更名為樂安國,晉時改為樂安郡。後來多次更名,直到唐玄宗時期,再復名樂安郡。故址在山東省惠民縣南,廣饒、惠民、高青等縣地區。
45
吉雷游
馮翊堂
馮翊:原為秦漢的內史郡,後來漢武帝從內史郡分出左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左馮翊,晉朝時再改為馮翊郡,管轄地區在陝西省大荔縣一帶。

46

湯仲藺

中山堂
中山原為北狄鮮虞之屬地,春秋時被封為中山國,隸屬於冀州,三家分晉後為趙併吞。漢高祖將此地設為中山郡,景帝三年再改回中山國,管轄地區在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
47
西平堂
西平:原為西羌游牧區,後漢建安中,置西平郡。後魏置鄯州,後周置樂都郡,隋初郡廢,置鄯州,煬帝初州廢,復名為西平郡,管轄三縣: 湟水、 龍支、 鄯城

48
胡梁伍
程席

安定堂
安定漢朝縣名,屬於冀州的鉅鹿郡,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將其升格為郡,治所在高平,即寧夏固原縣。管轄地區包括甘肅省平涼、固原、涇州,及寧夏西部一帶。


49


徐有茅


東海堂
東海:遠古時候指的是大陸東邊的海域,真正的東海郡設於高祖時代,隸屬於徐州,管轄地區西起山東省棗莊市、東至江蘇省連雲港,主要地區則在山東省郯城一帶。後來東海郡的部份土地被劃分到其他郡下(琅琊、廣陵、下邳),也有一部份撥給了兗州。東魏、隋唐時代另外設置了一個東海郡,管轄地區包括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
50
薛裴旅
儲聶
河東堂
河東周朝地名,屬於兗州,秦朝時被立為郡,管轄地區在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51
邢郎
北海堂
北海漢朝郡名,隸屬於青州,為西漢景帝於公元前156年時設置。東漢時改為北海國,管轄地區包括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濰坊一帶。

52


平陵堂
平陵:周朝地名,漢昭帝立之為縣,屬於右扶風(原秦朝的內史郡),管轄地區在山西省文山縣一帶。歷史上另外還有個東平陵,屬於濟南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歷城縣一帶。

53

孟紅管離

平昌堂
平昌:漢朝有兩個平昌縣,一屬於徐州的琅琊郡,秦朝時設置,二屬於青州的平原郡,為漢高祖所設置。三國時魏文帝將琅琊的平昌升格為郡,後來被廢除。晉惠帝於元康十年(公元300年)再將平昌郡復名,管轄地區在山東省安丘縣一帶。

54


東平堂
東平:漢朝郡國名,原屬於兗州的舊梁國,漢景帝六年將其更名為濟東國,漢武帝元鼎元年改名為大河郡,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再將其更名為東平國,晉漢之後又被改為東平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東平縣一帶。
55
博陵堂
博陵:漢朝縣名,屬於并州的西河郡,設於漢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東漢桓靈之後將其併入冀州,並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一帶。

56


山陽堂
山陽:原河內郡的一個縣,漢景帝將其立為山陽國,武帝改為山陽郡。山陽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或山東獨山湖周圍。東晉時又另外設置了一個山陽郡,位於江蘇省清江、浦安一帶。
57
鄭潘昌
滎陽堂
滎陽:周朝地名,春秋時為鄭國的屬地。西漢初滎陽被立為縣,屬隸於河南郡,晉朝時再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河南省滎陽縣東北部、成皋一帶。

58

馬魯萬
班祿

扶風堂
扶風周朝的發祥地,古公壇父為了避免戰爭,從豳城遷到扶風岐山一帶。秦始皇於在此設置內史郡,漢武帝從內史郡劃分出右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將其改名為右扶風,三國魏晉時再更為扶風郡。管轄地區在陜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59

詹章凌

河間堂
河間周朝時為趙國的屬地,漢文帝於此設置河間國,後來光武帝把它併入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復名為河間國,晉朝時再改為河間郡。管轄地區在河北省獻縣、河間一帶。
60
譚查晏
覃富
齊郡堂
齊郡:隸屬於青州,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管轄地區在山東省臨淄一帶。
61
敦煌堂
敦煌:隸屬於涼州,周朝時為秦國的屬地。漢武帝即位後從酒泉郡劃分出一部份土地,將其立為敦煌郡,管轄地區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縣一帶。
62
千乘堂
千乘:隸屬於青州,周朝時為齊國的屬地,漢高祖即位後於此設置千乘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曆城、益都一帶。

63


會稽堂
會稽:夏朝地名,司馬遷說:「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秦始皇於此設置會稽郡,治所在吳縣。漢高祖六年將會稽郡併入荊國,十二年更名為吳郡,漢景帝將其劃入江都。夏氏子孫為了紀念禹,乃以「會稽」為堂號,管轄地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浙江省、一直到福建省一帶。
64
臨海堂
臨海原隸屬於揚州的會稽郡,三國時吳王孫亮從會稽劃分出一部份土地,將其設置為臨海郡,管轄地區在浙江省境內。

65

簡燕鄒祖

范陽堂
范陽屬於幽州,戰國時為燕國的封地漢高祖將范陽劃入涿郡,三國曹丕將其升格為郡,晉武帝更改為范陽國,後魏再復名為范陽郡。管轄地區在河北省涿縣一帶。

66


魏郡堂
魏郡:原屬晉侯,後來韓趙魏聯手,將晉國分成三家。魏郡是古魏城,《史記正義》說:「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里。」漢高祖將魏城改為魏郡,管轄地區在山西省芮城縣一帶。
67
鉅鹿堂
鉅鹿春秋時為晉侯的領土,秦始皇將鉅鹿設為郡,管轄地區在河北省鉅鹿、寧晉一帶。
68
解梁堂
解梁:周朝地名,春秋時為晉國的屬地。秦始皇把解梁改為解縣,納入河東郡,管轄地區包括山西省解縣、臨晉、虞鄉一帶。
69
內黃堂
內黃:漢朝縣名,戰國時為趙國的領土。漢高祖即位初年設置魏郡,將內黃縣劃入,管轄地區在河南省內黃縣一帶。
70
司馬
河內堂
河內:戰國時為魏國的屬土,漢高祖初年於此設置殷國,第二年更名為河內郡。管轄地區在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武陟縣一帶。
71
武功堂
武功:漢朝縣屬於右扶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把武功縣升格為郡,管轄地區主要在陝西省武功縣一帶
72
江陵堂
江陵春秋時楚國的都城,楚文王自丹陽遷徒於此,後為秦國佔領。漢朝時江陵被立為縣,隸屬於南郡,唐玄宗將其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湖北省江陵一帶。

73

盛貢

廣陵堂
廣陵原為戰國東楚的一個城邑,漢高祖於從設置廣陵國,漢景帝更名為江都,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再改為廣陵郡。管轄地區在江蘇省揚州、江都、寶應、高郵一帶。
74
薛郡堂
薛郡:原為薛侯國所在地,為黃帝所封,秦始皇於此設置薛郡。漢高后把薛郡更名為魯國,光武中興後再改為魯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西南部、江蘇省東北部一帶。

75


餘杭堂
餘杭原為會稽郡的城邑,秦始皇於此設置餘杭縣。隋煬帝將其升格為郡,將原餘杭等縣劃分於其下。唐高祖把餘杭郡更名為杭州,並將餘杭、錢塘、富陽三縣劃分於其下,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再改回餘杭郡。管轄地區在今天浙江省杭縣一帶。
76
諸葛雲符
琅琊堂
琅琊秦朝三十六郡之一,原隸屬於徐州。漢光武帝將琅琊郡改為琅琊國,後來又改回郡。琅琊郡管轄地在山東省境內諸城縣東南、臨沂縣一帶。

77


遼西堂
遼西:原為青州的土地,虞舜將其分為營州、遼西及遼東三部份。周武王定殷,封召公奭於燕,把遼西劃給了他。秦始皇把遼西設置為郡,管轄地區在遼寧與河北間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

78


燕山堂
燕山:古燕國所在地,徐才宗國都城記說:「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唐玄宗於此設置燕山州,宋朝時改為燕山府。契丹入侵中原後,將燕山府改名為南京,號稱燕京。宋徽宗將燕京改回燕山府,管轄地區在河北省東北部和北部一帶。
79
墨、橋
梁國堂
梁國:為古代諸侯國,公元前640年被秦成公併吞。秦始皇於此設置碭郡,漢高祖將碭郡改回梁國,後又被改為梁郡。管轄地區在安徽省碭山、河南省商丘一帶。

80

戴逢邊稽

譙國堂
譙國周武王封神農氏的子孫於焦邑,後被改為譙國。秦始皇將譙國改為縣,納入碭郡。西漢將譙縣劃分在沛郡之下,三國魏王將其升格為郡,隋朝將譙郡改為譙州。唐貞觀八年更名為亳州,但還保留譙郡之名。管轄地區在安徽省亳縣一帶。


81




百濟堂
百濟:古人稱之為東夷,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東夷原有三韓:馬韓、辰韓、弁韓。弁韓、辰韓各有十二國,馬韓有五十四國,百濟即其中之一。東漢末年尉仇台統治百濟,名為夫餘王。晉朝時期句麗據有遼東,百濟據有遼西、晉平二郡(柳城、北平之間)。晉以後,百濟併吞諸國,據有馬韓故地,自置百濟郡,管轄地區相當於今天的朝鮮半島。

82

東方
常柬陸

平原堂
平原春秋戰國時齊國的領土,秦始皇將其劃分在齊郡之下。漢高祖從齊郡分置平原郡,晉朝改為平原國。宋、後魏、後周復名為平原郡,隋初廢平原郡,置德州,煬帝又復名為平原郡。唐朝再置德州,其後或為平原郡。管轄地區在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83

司空

頓丘堂
頓丘:原為春秋衛國的城邑,後為晉定公奪取。秦漢時頓丘被立為縣,屬於東郡,故城在魏州頓丘縣北的陰安城。晉武帝將頓丘升格為郡,管轄地區在河南省濬縣一帶。


84




濮陽堂
濮陽原為顓頊及昆吾氏之墟,所以古名叫「帝丘」。春秋時帝丘屬於衛國,後來改名為濮城、濮陽。秦漢將濮陽立為縣,晉朝將濮陽縣改為濮陽國,後魏時再改為濮陽郡。隋文帝將濮陽郡更名為濮州,煬帝廢濮州,將其地劃分給東郡、東平、濟北三郡。唐朝復置濮州,但保留了濮陽郡之名。管轄地區在今河北省濮陽縣、山東省濮縣一帶。



註:「中國」之名在十三經、二十五史的原文和注解裡出現了將近3000次,最早啟用年代可以追溯到黃帝或堯舜時代。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上,不管哪個姓氏、哪個朝代當政,「中國」一直是官方正統之名。因此,愛國敬祖的客家人,應該以祖傳之「中國」國名為傲,不可隨著政客背叛自己的祖先,被「去中國化」的勾當愚弄!

《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子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
《尚書》: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
《孟子》: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史記》: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大費(伯翳,秦朝始祖,黃帝遠孫,舜賜他嬴姓)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