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古代中國人如何過日子? 古人常說學富五車,五車到底能裝多少書?

古代中國人如何過日子?
        古人常說學富五車,五車到底能裝多少書?

        需要指出,這「車」是馬車、牛車,而不是大卡車。這詞兒是描述戰國時代的名家施惠,如何勤奮好學的。他每次出個門,都要帶上五車竹簡,在路上閱讀。也不知道這一路顛簸的,他能不能看得進去,總之這范兒算是做足了。這五車竹簡也沒幾本書,大概連精裝版的《古文觀止》也裝不完。照這麼個算法,咱們隨便一個人都是學富幾十、上百車的。
        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他們用什麼來洗頭呢?
        古人比我們想像中講衛生多了。早在先秦時期,古人便「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到了漢代,還出現了「休沐」,就是說官員們上了五天班之後,能專門休一天假來洗澡。現在的公務員,哪有這待遇?更有人因為喜歡洗澡,而著書立說,這就是南朝的梁簡文帝蕭綱和他的《沐浴經》。古人洗頭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潔劑「無患子」來洗頭。
        古人沒有衛生紙,那麼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古人大概都練過「忍者神功」,在紙張還沒有發明之前,古人大便完後,用小木片、竹片來「刮擦」屁股,也不怕刮出痔瘡來。即便是紙張發明之後,因為中國有「敬惜字紙」的傳統,而且紙張較為昂貴,用紙來擦屁股,是大不敬的奢侈行為,古人只好繼續當「忍者」。直到元代,蒙古人才不鳥你什麼愛惜紙張呢,屁股自此得到了「溫柔」的對待。
        古人沒有冰箱,那如何保存食物呢?
        誰說古人沒有冰箱?湖北省隨縣曾侯乙楚墓,曾出土一件「銅冰鑑」,就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冰箱。早在春秋時期,奴隸們就冬天鑿冰儲藏,供貴族夏季飲用。簡單地說,古代的「冰箱」是一個盒子,裡頭放冰塊,再將食物放在冰中間,以達到防腐保鮮的作用。不過,以前的「冰箱」簡陋且功能單一,不像現在,冰箱甚至可以成為驚悚片裡殺人兇手的容器。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
        在商朝,運用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統,來觀測天象,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在政府裡混個高職,完全不成問題。到了周朝,人們已經學會從動物的行為,來預測天氣了。秦漢時期,古人完成了二十四氣節的制定。之後,農曆的問世,更是歷代祖先智慧的結晶。古人預測天氣,雖然沒有精密的儀器,但很多時候卻比現在那些所謂的「天氣預報員」靠譜多了。
        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的?
        塗脂抹粉,是女人從古至今從未改變的愛好。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樣法寶是:黛粉、妝粉和胭脂。「黛」,是一種黑色礦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來畫眉。妝粉,就是現在的粉餅。胭脂,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腮紅使用。現在琳瑯滿目的化妝品,讓女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假面」功力更勝古人幾籌。
        古人沒有保險套和避孕套,如何避孕呢?
        古代的皇帝,如果不希望他的妃子懷孕,會命令太監把那女子倒掛起來,用藏紅花來清洗下體。過去的青樓女子,也會服用一種含有麝香的「涼藥」來避孕。不過,效果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韋小寶八成就是他媽避孕措施沒做好,才蹦出來的,甚至還有人喝劇毒水銀。當然,多數古人不會刻意避孕。
        古代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古人比現代人可要環保多了。隨手亂扔垃圾這種不文明的事情,很少發生。早在8000年前,古人就會將垃圾集中處理,利用天然的或挖掘而成的土坑,來堆放垃圾。解決垃圾最快的方法,是直接燒掉,燒不掉的就掩埋起來。古代垃圾場的遺蹟裡,大多數是碎裂的瓷器、漆器。拚一拚,說不準能還原一件古董。所以,想發橫財的,可以翻翻古人的垃圾。
        古人喝水 是生飲還是會煮開再喝呢?
         只有現代人才會被這個問題困擾。古時候還沒有環境污染,無論是河水、泉水、井水,甚至是雨水,都可以直接飲用,不用擔心拉肚子。只有天氣寒冷時,古人才會把水燒開了喝。雖然可以隨時隨地取水,但古人要提防水源受到污染,因為古代瘟疫的流行,大多跟飲用水有關。武俠片裡的惡人,常使用在水裡投毒這種下三濫的招,取人性命於無影無形。
        古時就有地圖嗎?那如何製作的呢?
        傳說大禹治水時,就有地圖。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是3幅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古地圖。西晉的地理學家斐秀,創立的《製圖六體》,使地圖的編制,有了更大的精確度。古代地圖,基本上是一步一個腳印量出來的,所以,製作地圖的兄弟們,首先得是跟唐僧似的苦行者。因為,想要製作一張全國地圖,往往需要10多年,是個浩大而枯燥的工程。
        古人寫錯字如何修改?
        直接用毛筆塗掉,是最簡單的辦法。王羲之和顏真卿,就是這樣應付錯別字的。所以,《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稿》算是兩位大書法家的「塗鴉之作」。最普遍的方法是:在錯別字旁邊(通常是右上方)用毛筆加點,保留原字繼續寫下去。還有一種方法是,把名為「雌黃」的礦物,塗在錯別字上,有點類似現在的「塗改液」……信口雌黃就這麼來的。
        在沒有殺蟲劑的時代,古人如何撲殺害蟲?
        古代用於防治害蟲的藥物,五花八門,植物性的包括嘉草、莽草等,動物性的包括蜃灰、魚腥水等,礦物性的則有食鹽、硫磺、石灰、砒霜等。使用的方法,包括混入種子收藏、伴同種子種植、浸水或煮汁噴灑、點燃燻煙、塗抹蟲蛀孔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政府甚至還得專門設官員管治蟲害。每到害蟲猖狂的時節,便會出現「全民捕蟲」的壯觀景象。
         古人上班時幾點到幾點?打卡嗎?
        別以為打卡上班,是現代的變態發明。看看古人上班的記錄,你會覺得現在算是人性化多了。古代衙門裡的公務員,上班的時段為:春冬二季,清晨六點簽到;夏秋二季,清晨五點半就得簽到。如果誰敢無故曠工或遲到,就不是扣點錢那麼簡單的事情了,依天數和情節輕重,可處以笞刑或徒刑。所以,上班遲到,有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好混啊。
        古代學生有寒暑假或週末假嗎?
        現在的學生,常常叫嚷假期太短,如果這種抱怨發生在古代,估計手掌心早被老師或家長打掉兩層皮了。古代學生沒有專門的假期,除了新年、端午節等舉國同慶的節日外,學生每天的任務,就是寒窗苦讀,考試前還得頭懸樑錐刺股,或鑿個壁偷點光,進行一下考試衝刺。古代只有官員才能休假,所以,努力考取功名後,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放假了。
        古代的嬰兒會喝羊奶或牛奶嗎?還是只喝母乳?
        古代的嬰兒,如果可以喝羊奶或牛奶,就不會有這麼多幼年夭折的慘況了。古人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紀,才能喝動物奶。嬰兒還是以含有人類抗體的母乳為主,因為那時候動物奶,還沒有現在的殺菌處理技術,嬰兒對細菌沒有抵抗力。若母親沒奶怎麼辦?只能「借乳」了,奶媽這一職業由此誕生。沒奶的窮人家,只能用米磨成適合吞嚥的細漿,來作替代品。
        古人怎麼取火?
        最初,古人看到火山爆發或雷擊起火,以為是什麼神靈,會頂禮膜拜。後來,燧人氏看見啄木鳥與木摩擦生煙,從中學會了鑽木取火。西周時,發明了「陽燧」取火,就是用凹面的銅鏡,運用陽光聚焦的原理取火。直到人類懂得擊石取火後,用火就很方便了。所以,打火石是古人居家的必備品。不過,也要警惕放在小孩小貓搆不著的地方,免得玩火自焚。
        鐵杵真能磨成繡花針嗎?如果不行,那針是怎麼做的?
        在古代,凡屬於金屬類的東西,都算貴重物品,如果典故屬實,那位磨鐵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錢又有閒的人了。不過,製作鐵針的確需要很大的恆心和耐心。先要將燒紅的鐵,抽成鐵絲,再剪成一段段,將一頭磨尖,另一頭鑽洞。製作用於針灸的針,就更煩瑣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來填補坑洞,尖端還要磨得又尖又圓,才能避免針戳斷血管。
        以前沒有衛生棉,那月經布是拋棄式的,還是重複使用?
        古代婦女,身上最長的東西,除了頭髮、裹腳布,就數「月經布」了。月經布是一根長布條,用於「大姨媽」來時,緊緊包裹下體。但是,由於古代婦女參加體力勞動比較頻繁,所以依然難免「見紅」。此外,因為中國向來崇尚節儉,使用過的布條,還是會經過清洗後重複使用。現在的女人,應該好好感謝衛生棉的發明者,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人」。
        半夜在街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更夫,算公務員嗎?
        更夫,在古代類似現在的社區巡守隊和管理員,主要負責夜晚鄰里間巡邏和報時的工作。由於夜間出行,他們「撞鬼」的可能性,比常人高,港台的殭屍片裡頭,更夫常莫名其妙地暴斃。話雖如此,但更夫好歹是個正經的職業,也算是公務員,因為古代軍隊較低階的士兵,會被安排當更夫,就像保鏢和警察。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待遇沒有現在的公務員好。
        除了聽聽唱戲外,古人都怎麼過生日的?
        中國講究尊老重賢,只有老年人,才能過大壽。新生嬰兒滿週歲時,會舉行「抓周」。以後每年過生日,往往是父母煮幾個雞蛋,就糊弄過去了,這叫「小生日」。直到60歲才有資格賀「壽」,也就是過「大生日」。此時,可以大擺戲台,親朋好友還會送上珍貴的禮物,和美好的祝福。所以,在古代,想要過個像樣的生日,還得有長命的本事。
        古人刷牙嗎?
        古人也是很注重口腔衛生的。咱們的祖先,老早就用右手中指當牙刷用了。再後來,印度人發明的「楊枝牙刷」,由僧人傳入中國,又名「木齒」。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將楊枝一頭咬軟,蘸了藥物刷牙,便令牙齒光潔。更簡單的方法是用「嚼」的,跟長頸鹿似的嚼嫩樹枝,也可達到類似效果。現代人哪天「野外生存」時,忘記帶牙刷,不妨回歸一下古法。
        古人近視了怎麼辦?
        古時,還沒有什麼環境污染問題,也沒有電視、電腦的誘惑,所以近視的人非常少。通常近視的都是苦讀的書生,你想啊,老鑿壁偷光、囊螢夜讀,不近視才怪呢。古人以為,看不清是因為精神不集中,所以,「定志丸」是最常用的藥方,也有用穴道按摩和針灸來治療眼睛的。明朝時,眼鏡從西方傳入中國,仗著眼鏡,大家毀起眼睛來,更肆無忌憚了。
        古人有金庫或保險箱嗎?他們是怎麼藏錢的?
        早在原始時代,為了保存辛苦捕獵來的食物,古人會挖洞,將食物放入洞穴,再放塊大石頭擋住。後來,演變成用獸皮包裹捆綁貴重物品,這應該算是保險箱的雛形了。隨著器皿和鎖的發展,人們開始將錢放入不同材質的箱子和櫃子中。然而,即便「保險箱」出現了,也難免半路殺出群綠林大盜。錢莊,由此應運而生,卻也成為更專業的「窩藏贓款」的機構。
        古代人裝假牙嗎?
        早在漢代,張仲景就發明了汞合金填充齲洞法。宋朝還出現了鑲假牙的專業醫生。古代的假牙材質很多,除了象牙、牛骨之外,還有堅硬的檀香。假牙,除了能解決實際的用牙問題,還有裝飾和賣弄的功用。「牙橋」,就是用軟金鐵線綁住牙齒,再綁入口內,沒有咀嚼功能,純裝飾使用。這讓人想起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裡,暴發戶一張口,金牙閃倒一片。
        古人抽煙嗎?
        煙草,最早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從菲律賓的呂宋島傳入中國的,最初在廣東福建兩省,有少量的種植,但抽的人並不多。眾所周知,煙草造成禍害,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小小的鴉片,成為改寫中國歷史的導火線。清光緒年間,英國商人借通商之便,把紙煙帶入大陸,剛開始免費送抽,等人上癮之後,開始販售。
        古代玉或寶石類的飾品,是用什麼東西雕琢而成的?
        黃金有價玉無價,古人老早就知道玉器寶石的珍貴。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表明古人對硬度早就有了認識,知道利用更堅硬的礦物,來研磨石器。雕琢玉器,古人往往是把硬度更高的石英、拓榴石、金剛石等礦物,搗碎成沙礫狀,就成了「解玉砂」。後來還出現了硬度最高的「金剛砂」,也就是碎鑽。這下,再硬的寶石都可以任人「宰割」了。
        古代人的鬧鐘只有公雞嗎?
        如果那隻當鬧鐘的公雞被宰了,怎麼辦?古人當然不會吊死在一棵樹上。除了漏壺和日咎外,古人還發明了香鐘。就是以特製的模子,製成盤香,盤香粗細均勻,燃燒時間才能準確。再從燃燒後剩餘的盤香上的刻度,來推測時間。後來,古人對香鐘進行了改良,在香火燒到固定刻度時,上面掛的重物,就會落下,撞擊盤香下的金屬器皿,達到鬧鐘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