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

故事导读: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成语举例】


【注音】dào bù tóng , bù xiāng wéi mó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出处】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
【解释】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志不同的人不能一起共事
【相近词】道不相谋
【相反词】志同道合
【成语举例】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

“醍醐”是一种印度特产,由奶提炼出来的酥油,呈油脂状,性温润

醍醐[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醍醐”是一种印度特产,由奶提炼出来的酥油,呈油脂状,性温润。
药用[编辑]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兽部˙醍醐》:“宗奭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用处亦少。’”
佛教[编辑]

佛教常用“醍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槃”、“佛性”等。《大涅槃经·圣行品》中有这样的记录:“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1]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阇黎(导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2]后来,诗文中多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3]
另有成语“醍醐灌顶”,即醍醐灌人之顶。喻输入人之智慧也。今以为令人舒适之喻。[4]
天台宗所称的“醍醐经”是法华经、涅槃经的合称。意指此二经的真实殊胜,犹如醍醐胜于其他诸味。[5]
参考文献[编辑]

^ 《大涅槃经》,见《大正藏》第11卷
^ 《大日经疏》卷十五
^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 顾况诗曰: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 《法华玄义》(卷二上):醍醐经,一种因果广高长,但妙无粗。又醍醐经,妙因妙果,与诸经妙因妙果不异。

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
编辑
[tí hú guàn dǐng]
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活动]“你好,地球”百科大神之巅峰对决!


【读 音】tí hú guàn dǐng

成语:醍醐灌顶
【英 文】To feel refreshed suddenly;To be filled with wisdom;To be enlightened
【释 义】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用 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结 构】主谓式
【近义词】一语中的、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振聋发聩[1]
【反义词】如堕烟海
【押韵词】半梦半醒、天光云影、多快好省、扪参历井、爬山越岭、高人一等、孤身只影、杳无踪影、缩头缩颈、大煞风景、俛首系颈、翻山越岭、一碧万顷、如梦初醒、吾日三省、伸头缩颈、昏迷不醒、平平整整、崇山峻岭、齐齐整整、授人以柄、振裘持领、沤浮泡影、温凊定省、清浄白省、汲汲顾影、晨参暮省、晏开之警、一日三省、重山复岭
2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唐·顾况《行路难》:“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相公闻语,由于(犹如)甘露入心,夫人闻之,也似醍醐灌顶。”
元·王祯《农书》卷八:宋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苏,得此而食,世俗所谓醍醐灌顶,甘露洒心,正谓此也。
《水浒传》第四二回:江觉道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2]
3来源探究

由佛教的醍醐喻发展而来。《涅槃经》卷十四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皆入其中。”以之比喻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

醍醐灌顶
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3]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可以作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有多种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一个意思,作为一种药物[3],则更早地出现在南北朝时的许多古籍里。例如北齐中书令魏收[4]编的《魏书》列传第九十《西域》里面说到“悦般国”的人:“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悦般国”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北史》卷五十五列传四十一《慕容绍宗传》记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又畜产繁滋,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中国第一本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籍《雷公炮炙论》载有:“醍醐,是酪之浆,凡用以重绵滤过,于铜器煮三、两沸。”估计此书虽由后人编于唐末或宋初[6],但记录的内容显然也属“三国两晋”之时。意为发酵乳脂“醍醐”的出现,不应迟于“两晋南北朝”;作为口头语言可能更早些,并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音译外来语;较“醍齐”意为清酒的出现,至少晚了数百年。“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于唐朝时胡风尤为盛行,包括胡舞、胡帐、胡女、胡食等,有点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萨饼”进入了我国。因此“醍醐”意指发酵乳脂,不仅是一个译名而且可能是一个译音名词,始在崇尚时髦的唐代上流社会得以流行。唐以后可以佐证的资料还有:《旧唐书》说玄宗朝“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由此可见,在唐朝僧人们集中大量翻译经文时,意指发酵乳脂含义的“醍醐”一词被翻译经文者确定为manda意译词的必要条件,均已具备了,几乎无须斟酌。
4成语辨析

“醍醐”一词不仅用来说明所谓佛教信徒成佛的渐进修炼过程;还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义,在相互辩驳、诘难中,不断提升的经历。在佛教内部,不仅珍品可以喻作为“醍醐”,毒药也同样可比喻为“醍醐”。
“灌顶”,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作为成语“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严格地说不能理解为“发酵乳脂”而是“本质”和“精髓”。
5成语示例

◎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
◎父亲的一席话让我感觉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6历史典故

1、自唐以后“醍醐”一词不仅用来形象地说明所谓佛教信徒成佛的渐进修炼过程;还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义,在相互辩驳、诘难中,不断提升的经历,例如《大涅槃》卷一四《圣行品》第七之四:佛出于《十二部经,从“修多罗”出《方等经》。甚至佛教的不同派别,也喜称自己信奉的经典书籍和宗派教名为醍醐,以显示自己的地位。见《法华玄文》卷一十下;连佛教寺院也以“醍醐”命名。
2、然后随佛教与道教和儒教等的相互磨合,“醍醐”一词迅速扩大了流行范围,影响到社会的其它方面。例如在文人诗作之中也多有体现: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欧阳詹《送蔡沼孝廉及第后归闽觐省序》:“烹乳为醍醐,锻金为干将,予期烹锻以变化”;皇甫湜之《出世篇》:“四肢为琅玕,五脏为璠玙。乳如芙蓉,顶为醍醐”等。
3、“从乳到醍醐”不断升华的过程,也被历代儒家反复使用。例如《唐书》穆宁传注醍醐、四库提要解释明朝杨慎《谭苑醍醐》书名的醍醐两个字,都含有这层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内部,不仅珍品可以喻作为“醍醐”,毒药也同样可比喻为“醍醐”。例如《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五:“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等。这与梵文manda的本意一致,属中性词,本无褒贬之意;它强调的是“本质”或“精髓”。
4、只是后来在佛教外部漫长曲折的流行过程里,“醍醐”一词后来被赋予了更多的褒义意思。如唐顾况诗《行路难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白居易诗《嗟落发》:“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唐宪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俾披阅之者甘露洒于心田,晓悟之者醍醐流于性境。”清董浩《全唐文·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知与不知,仰醍醐于句偈;识与不识,询法乳于波澜。”而最早完整出现成语“醍醐灌顶”的书面资料,可能是《维摩诘经讲经文》里的记载:“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5、“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后被佛教接受引用,作为后辈弟子在修行过程里,不断逐步晋级的仪式。流注的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如清水,“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流注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如口诀、咒语以及秘笈、经文等,也就是作为中文音译词“醍醐”的梵语单词manda的本义。而且弟子在接受灌顶仪式后,一般都紧接着“闭关”一段长短不等的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然后也可冠以“某某灌顶”的头衔,享有某种待遇。因此作为成语“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严格地说不能理解为“发酵乳脂”而是“本质”和“精髓”。
7文化演变

实际上佛教界直到今天,“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依然没有被理解为单一仅仅意指乳脂,2006年甘肃公开举行的灌顶法会的名称是“时轮灌顶大法会”;只是在唐中期,由于佛教各派在向普通民众宣教时,出现了以“变文”即“通俗的说唱”形式的法会后,“醍醐灌顶”才被社会理解为用“发酵乳脂浇头”的仪式。虽然后来在宋真宗时(998-1022),政府明令禁止僧人讲唱“变文,但是在社会中、下层里已经形成的观念不可能随即消失,继续以种种方式在世世代代流传,尤其在非佛教徒的认知里,“醍醐”回复成了单一含义“发酵乳脂”的代名词了。
公元1899年,在敦煌石室发现了约两万个卷子,其中多半是手写本,中外史学界公认这些手写本是四世纪末到十世纪末形成的资料。《维摩诘经讲经文》就是在其中被发现的,这为我们框定成语“醍醐灌顶”产生的时间段提供了依据;由于《行路难之三》一诗的作者顾况,生于公元725年死于公元814年,《嗟落发》一诗的作者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死于公元846年;据此估计,《维摩诘经讲经文》成文的时间当在公元800年前后;换言之,成语“醍醐灌顶”的出现,应在唐三藏意译梵语单词manda为“醍醐”之后约150年。
不难理解李时珍之所以在诗文中崇仰提倡“醍醐”,其实是为了借用影响力甚大的佛教典故“醍醐灌顶”,再次肯定以前医书的结论;他并非在提倡饮乳。因为事实上,我们黄种人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摄入一升牛奶,但一次饮用来自一升乳汁制得的发酵乳脂——“醍醐”,不仅确实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相对科学合理的。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他的前辈。但是作为一代名医,虽然经他校勘而得正本清源的医学文献无数,然而对乳与乳制品的整体认知最终也没能突破前人的局限。制约他的,除了在他之前的医书经典外,还有是成书在2000年前的《汉书高帝纪上》里面的观念:“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乳臭者,奶腥味也;意即乳汁为婴儿专用品,成人根本不屑一顾。作为李时珍个人,还是难以摆脱当时社会流行意识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中国,乳汁及其制品,并不是人们普遍所接受和享用的食物资源。统观李时珍全诗的表达和理解,实际效果是顺应了世人对佛的敬畏,将乳汁的认识转化成了“灵丹妙药”式的神话。客观上使我们的先民,长久地偏离了正确方向:乳汁及其制品,本应作为汉民族一种可资利用的普惠性食物资源。
8用于佛教

佛教用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另外一个说法,叫“顿悟”,相对于“渐悟”。这是六祖惠能创立的禅宗一法门。惠能“我于忍和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在出现“顿悟”的时候,人突然摆脱了过去纠缠不去的想法,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即“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这个说法,学名叫serendipity,这指的是智者突然间的开悟。这个词来自于波斯文,Serendip是波斯文中“斯里兰卡”的意思。一个波斯故事中说,有人丢失骆驼,斯里兰卡三个人说他们知道,这骆驼跛了一只脚,瞎了一只眼,丢了一棵牙,还背了个孕妇。说得一模一样,以至于这三人差点被当成了偷骆驼的小偷,其实这三个人不过是脑子好使,一直在寻找答案便是,比如骆驼吃草留下的印迹。他们突然产生的“洞见”,是长时间注意力灌注在一件事情上造成的。 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思维长期关注着某一件事,突然找到了答案,找到了关联,找到了突破,那是何等的喜悦。所以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洗澡,突然一下子悟出了浮力的计算方法,于是光着身子激动地大喊:“尤里卡!尤里卡!(我找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博览会就叫尤里卡。同样的经历,王守仁也有过,他在《阳明年谱》里记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和阿基米德一样,半夜想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阳明先生也疯了,乃至于 又是叫又是跳的,“从者皆惊”,心里恐怕都在骂他“神经病”。
当时这些顿悟,就好像爱迪生说的,是那99%的汗水之后的那个1%。你长期关注某事,最后到了一个万事俱备的时风,东风来了。阿基米德要不是要帮皇帝鉴别皇冠的真假,他就是天天去洗桑拿,也不会“尤里卡”。我在想,王阳明的顿悟,一定也是这个结果。和过去的所有士大夫一样,总是希望通过外力(如好的皇上)改变社会,谁知他后来得罪了一太监,被太监脱了衣服打屁股,受此奇耻大辱,他念念不忘,念想着外部世界带给他的是耻辱和自己内心的美好,于是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是你或许会问,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不经过后天教育,这“吾性自足”何从说起?这就不得不提到宗教。据说王阳明有次到一寺庙,以前从未去过,却发现一切似曾相识,就像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里说的那样, 感觉似成相识。后来推开门窗,发现供的那菩萨和他自己一模一样。换言之,假如人有前生,那么我们大脑的硬盘就不是空白的,就一定有一些已经存在的思维模式(mental model)在那里,就如同石头中间的美玉一样,等着我们去剔除杂质将其拿出来。若是这样,出现一个“顿悟”的时分,也就不那么奇怪了。我自己也有过十分奇怪的“似曾相识”的时候,反复出现,就好像卡带的唱片。
9基督解释


醍醐灌顶
而在基督教里,这就更好解释了。人是上帝创造的,这个“智能创造论”已经认定人是按照神形象造的,那么人除了皮囊之外,也带有神性般的智能。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就好比神州行手机卡,都充值过了,只是有一些过了有效期,已经无法再用就是了。基督教里其实也有“顿悟”这个概念,不过一开始的用法,不是个人的冥想,而是人接触到上帝的那个时刻。比如耶稣诞生的时候,东方三博士来朝,那就是耶稣与“外邦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个事件称作epiphany. 天主教里有个主显节,就叫ephiphany, 就是1月6日。这个主显,是三个过程的组合,贤士来朝、耶稣受洗、变水为酒。拉丁文的说法为Illuminatio, Manifestatio, Declaratio ,亦即光照、显示、宣告。那个三博士来朝的时候被称为光照的时分。
所以后来人们开始将epiphany用作别的用途,亦即那个灵光一现,有如超凡脱俗,仿佛看到了神灵的美妙时刻,那个AHA moment, 那个moment of truth. 有时候这样的顿悟也不是美好的,可是是突然开了我们的“天眼”,让我们见到一个以前未曾见到的真实,这或许也是恐怖的,绝望的,就好恐怖片的鬼屋里突然出现一道闪电,将屋子照亮,让我们看到里面的骷髅一样。

宦官中国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

宦官[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朝的幼年宦官


清朝的幼年宦官
中文名称
繁体 宦官 · 太監 · 公公 · 寺人 · 閹人 · 中官
简体 宦官 · 太监 · 公公 · 寺人 · 阉人 · 中官
韩文名称
谚文 환관 · 내시
韩文汉字 宦官 · 內侍
文观部式 Hoan kwan · Nae si
马赖式 Hoan kwan · Nae si
越南文名称 (?)
国语字 Hoạn quan · thái giám
越文汉字 宦官 · 太監
蒙古语名称
蒙古文 ᠲᠠᠶᠭᠠᠨ
西里尔写法 тайган
拉丁转写 taygan
满语名称
满文 ᡨᠠᡳᡤᡳᠶᠠᠨ
穆麟德转写 taigiyan
其他地区
英语 Eunuch
希腊语 Ευνούχος
宦官也称太监、公公、寺人、阉人、内臣、内官、内侍、中官、中涓、内竖及中贵人等,是古代宫廷中为皇室服务,及被阉割的男性。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惟因为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者有机可乘,故此历史上亦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中国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到了明朝有“净军”一词,是指由太监组成的军队。[1]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
用阉割过的男人作为宫廷内侍并非中国独有产物,古希腊、罗马帝国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宫廷中都有太监,拜占庭法院里甚至有大量的太监职员,也有一些被重用当大官。以往朝鲜、越南的皇室也喜欢使用去势的男性作为内待,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经有相同的做法。圣经新约中亦有向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的记述。英文中太监(eunuch)一字即由希腊文“守护床的人”转变而成,可见宦官在中外本来都是为了保护后宫贞节、皇族血统而设。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太监,名为诸女领班,也有白人太监,但黑人人数多,势力也较大。另外,在古代并非所有的国家的皇宫内院都会有所谓的宦官,例如日本的江户幕府时期负责将军后宫 (即大奥)的一切事务都由女官负责,男性则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一律禁止进入。
至于“太监”此一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至明朝时,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到清朝时,宦官统称为太监,成了宦官统称。

中国的宦官[编辑]

主条目:中国宦官史、第一次宦官时代、第二次宦官时代和第三次宦官时代
在中国,商朝时的甲骨文中曾出现“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但未见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西周时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絶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
到了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东汉末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称为“第一次宦官时代”。
唐代开始有所谓的“市舶宦官”,即“中人之市舶者”[2],专门负责管理东南沿海地区海外贸易,《资治通鉴》亦载:“唐置市舶使于广州,以收商舶之利,时以宦者为之”[3]。韦某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市舶宦官[4]。之后,在唐代安史之乱后再次出现大规模宦官当权,称为“第二次宦官时代”。这是由于唐代后期宦官自殿中监李辅国开始掌握了军权,“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5],日后宦官不但总领神策军,而且还组建牙队,最后形成专权,甚至有立废皇储之大权,唐文宗甚至称自己不如周赧王和汉献帝。
宋代对宦官参政防范较严,宋太祖不许宦者“预政事”,宦官到一定年资必须转出外任。故宋代虽有童贯、梁师成等祸国宦官,但宦官之权力并没有凌驾于宰相之上的权势[6]。
至于“太监”此一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至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宦官在明代发展至顶峰,虽然明太祖明令禁止宦官干政,但明成祖即位后开始重用宦官。明初交趾监军马骐激发交趾人起兵脱离中国独立,明末时曾经有过宦官数万名,据王世贞《龠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宦官遍布政府各部门,以太监充任的特务分布全国,尤其是天津、泉州、宁波、广州等对外商船贸易海港港口必定派驻“税监”太监[7],称为“第三次宦官时代”。崇祯多次怒斥太监:“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宦官时代的结束,一定是王朝的覆亡。王夫之在《沿书引义·舜典四》中针对太监议论:“宫刑施之,绝人生理,老无所养,死无与殡。无罪之鬼,无人除墓草而奠怀染。故宫者,均于大辟也。且宫刑之后,二气时乖,肢体外痿,性情内琢。故阉瘸之子,豹声阴鸷,安忍无亲。且刑人并齿于天地之间,人道绝而发已凋、音已雌矣,何惧乎其不冒死而求逞于一朝?而又美其名曰,姑且怜其无用,引而置之官府之间,不知埋下祸根深矣。宦寺之恶,甚于士人,只因其无廉隅之借,子孙之虑耳,故悯不怕死,何况乎其以淫而在傍君主之侧耳。”
到清朝时,宦官统统称为太监。清朝对太监控制得十分严格,除了清末有一两个受宠的太监外,宦官弄权的情况没有出现。
民国政府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第六条规定宣统帝退位后“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宣布宫中永远不用宦官,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满洲国时期,满洲国帝宫内仍有太监,不过人数减少。且当时国民政府与满洲国政府不相交通,不通邮电,所以有关那时太监的情况,一无所知[8]。
宦官的来源[编辑]
宦官的来源有数种,第一种是用先天生理有缺陷或有发展障碍的男人,当他们生理机能恢复后就必须辞退,如《后汉书‧栾巴传》就记载栾巴因发育障碍故充任宦官,而后“阳气通畅,白上乞退。”其次还有私自进行阉割手术而入宫的途径,如《韩非子》提到“竖刁自宫以治内”,后来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有人甚至不以宫刑为耻。第三种来则是受过腐刑或是判死刑而减免为腐刑的阉人,如嫪毐即是此种,他处刑一事虽为作假,不过名义上仍是受过腐刑的宦者。隋朝以后,宫刑被废止作为正式的刑罚,宦官应以自愿被阉割者居多。到了明朝,被阉作宦官者,除了部份是来自朝贡国进贡的少数民族孩童(如郑和、汪直);多是自愿阉割的人,直隶河间等地出产太监较多。明朝太监的阉割本来应该是由宫廷负责,民间自行阉割是被禁止的;但这项禁令从未被认真执行。明代中叶,民间曾经出现大批自阉后入不了宫,作不了太监的人,被称为“无名白内官”。
明朝后期,宫廷中不少本来由女官担任的职务转为由宦官担任,因此太监多如蚁阵。北京邻边的青县、静海、河间、沧州、任丘、南皮、枣强等县,许多人争相净身入宫。当时,宦官割舍之睾丸及阴茎放于红绒布袋内,悬挂于紫禁城一阴干室内,红细索悬于粱,太监位尊离湿气地面最远最干,初进宫者离地面最近,名曰宝贝房。《戴斗夜谈》载“京畿民间生子,每私自阉割”,《日下旧闻考》引《白头闲话》所记“都人生子,往往阉割,觊为中宫(太监),有非分之福”。
清朝太监大多是汉族人,雍正帝明确禁止旗人担当太监。
婚恋与家庭[编辑]
虽然宦官没有生育和进行性交的能力,但同样有情感上的需要,《诗经·小雅》“巷伯”篇,有“萋斐贝锦”之叹,一些宦官也为了显示权势而娶妻纳妾,《后汉书·刘瑜传》曰:“常侍黄门亦广妻娶”。
汉桓帝时单超等“五侯”,更“多娶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
唐朝的宦官高力士、李辅国皆曾奉旨娶妇,高力士娶刀笔吏吕玄晤之女为妻[9],吕玄晤随即被擢为少卿,后出任刺史;李辅国娶元擢之女,元擢也因此成为梁州刺史。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子王衍曾和太监王承休之妻严氏私通,王承休以后当了天雄军节度使。
《万历野获编》“宦寺宣淫”条云:“比来宦寺多蓄姬妾,以余所识三数人,至纳平康歌妓。今京师坊所谓两院者,专作宦者外宅,以故同类俱贱之。”。
由于宫中仆役的生活苦闷寂寞,有些宦官会与宫女、女官结为对食或菜户。对食多为短暂交往,而菜户关系有如夫妻,在明清时期最为普遍[10]。
有些甚至比一般夫妻感情更为深厚,《万历野获编》中曾记载一间寺庙中放满由宦官奉祀他们伴侣的牌位,牌位上都写有宫女的姓名,每逢宫女的忌日,与其结为菜户的宦官便会前来祭悼,其悲伤之情一如丈夫悼爱妻。
由于宦官缺乏性能力,一般的性刺激仅限于以手或以口爱抚和假阳具。《万历野获编》记载:“近日都下有一阉竖比顽,以假阳具入小唱谷道不能出,遂胀死。法官坐以抵偿。”
有些太监为恢复性能力,不惜杀人,食用人脑,《万历野获编》“对食条”云:“近日福建税当高策,妄谋阳具再生,为术士所惑,窃买童男脑啖之,所杀稚儿无算,则又狠而愚矣!”
墓葬[编辑]
由于宦官没有生儿育女的能力,古代民间认为宦官墓附近的地方风水不好,有“断子绝孙”的意思。因此不少太监墓被后人故意破坏。[11]
朝鲜的宦官[编辑]

朝鲜的宦官称为内侍,朝鲜王朝‎时期的内侍由内侍府管辖,从最高职位从二品尚膳到从九品尚苑共有140名。内侍一般从小入宫接受阉割,于宫内的内班院接受教育,主要教材是辅佐中国帝王忠臣们事例的《大学演义》。要通过小宦考试才可以接受正式内侍训练。
内侍居住于宫外,但必须让国王随传随到,他们多居于昌德宫前的凤翼洞通往宗庙的路上。他们工作的内侍部在北部俊秀坊(今孝子洞附近)。在大韩帝国末期,内侍住处集中在钟路区云泥洞。
内侍的主要是管理王室饮食诸事,包括尚膳(监督国王饮食)、尚酝(管理厨房)、尚茶(管理茶饮)、尚药(管理药品)等职位。其次是掌管圣旨出纳的承传色。此外,内侍也负责管理宫廷钥匙、清扫、灯火、宫女等业务,王室田地也由内侍管理。
掌管圣旨出纳的承传色往往拥有权力,而上报于承旨的国政悬案通过也要内侍传至国王,一些内侍就垄断有关信息以至讹传,败坏朝政。因此国王的两个近臣承旨和的任用都要非常谨慎。内侍由于服侍于国王左右,地方长官大都为巡察的内侍设宴接风并赠送各种礼物。
婚恋与家庭[编辑]
内侍与其他士大夫男子一样,会娶妻纳妾,内侍的正室会根据丈夫的官职,被封为一品贞敬夫人、二品贞夫人等。但内侍无法生育,他们会领养孩子。《经国大典》允许内侍领养三岁以下没有父亲的孩子作养子,这些养子大多是在从小入宫接受内侍训练的小内侍中挑选,也有些是选同乡的小孩为养子。内侍死后,养子要负责祭祖。
越南[编辑]

越南建国的时候沿袭中国的职官制度,也继承了中国的宦官制度。不少宦官活跃于越南历史舞台上。有些宦官,如李常杰、黄五福等,甚至经常挂帅出征,并立下不少战功。20世纪之后,越南的宦官才开始消失。
穆斯林国家[编辑]


奥斯曼帝国宫廷中的白人太监 (1749)


奥斯曼帝国的宦官总管,摄于1912年


Eunuque gardien d'un harem
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后宫妃嫔众多,同时也使用数量众多的黑人宦官(多数来自努比亚)。
影响[编辑]

黄宗羲于《明夷待访录》表示明朝宦官之失:“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它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12]
著名宦官[编辑]

中国[编辑]
竖刁:春秋时齐国宦官。为表对齐桓公的忠心而自行阉割,齐桓公也因此事而不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桓公病危时竖刁作乱,桓公衣袖蒙脸,气絶而死。之后桓公五位公子为继位而明争暗斗,无人替桓公收尸。
嫪毐:战国时期秦国的假宦官,与太后赵姬通奸,后被秦始皇车裂。
赵高:秦朝时宦官,第一位宦官宰相,秦始皇死后专权独断,被秦王子婴所杀。
司马迁:汉朝汉武帝时宦官,原为汉太史令,后因李陵案下狱,受宫刑,后授中书令(西汉时期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发奋纂写史书。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后世称之为太史公书。
郑季产:与汉和帝合谋,计杀窦宪,后颇得权柄。
侯览:与汉桓帝、单超打击外戚梁冀势力的斗争,朝廷检举侯览的罪行,侯览因此畏罪自杀。
蔡伦:东汉时宦官,相传是纸的发明人。由于政争,陷害汉安帝的祖母,后被迫自杀。
张让:东汉十常侍之首,杀死了大将军何进。在袁绍入宫捕杀宦官时,跳黄河自尽。
黄皓:三国时蜀汉宦官,颇受刘禅宠信,因而荒废政事,但在刘禅投降魏国后被司马昭所杀。
高力士:唐玄宗宠臣,传说李白醉酒后要“力士脱靴”。力士权势虽大,但颇为忠义,玄宗死后即绝食而死。
李辅国:唐肃宗当权的宦官,拥立唐代宗有功,后因骄横,被唐代宗派人杀死。
鱼朝恩:唐朝时以监军出身的宦官,颇有才气,能讲授《五经》,亦能佛法。后因专权,被唐代宗赐死。
仇士良:唐朝专权宦官,神策军中尉,在甘露之变中果断劫持唐文宗,致使李训、郑注等为首的朝臣集团图谋剿灭宦官干政势力的努力失败,从此唐朝中央政府彻底被宦官集团控制。仇士良后被唐武宗逼退,幽闷以死。
王继恩:北宋初年宦官,宋太祖内侍,太祖崩殂后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后者即位,是为宋太宗,后率军带兵平定李顺之乱。太宗崩殂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勾结,欲废太子,改立元佐为帝,被吕端识破,真宗即位后幽禁。
秦翰:北宋初年宦官,宋太宗和宋真宗两朝抗辽名将。
童贯:北宋宦官,与权相蔡京勾结,在小说《水浒传》亦有描述。力主宋、金协力攻辽,后被宋钦宗赐死。
郑和:明朝成祖三宝太监,航海探险家。
王振:明朝第一位当权宦官,引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王振则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
汪直:继王振之后明朝第二位当权宦官,曾经统领西厂,与万贵妃垄断朝政。
刘瑾:明朝时当权宦官,贪污甚巨,后被明武宗凌迟处死。
张永,明武宗时的大宦官,告发刘瑾罪状,于是刘瑾凌迟。王阳明被江彬诬陷时,曾经进言力救。
冯保:明朝宦官之一,权倾一时,与大臣张居正合作,后为明神宗所杀。
魏忠贤:明熹宗时宦官,颇得宠信,把持朝政,杀害了许多东林党人,后被明思宗所杀。
王承恩:明思宗时宦官,自明思宗年幼时即随侍不离,并拥戴其即位,掌握辅佐大权,对抗复社党人,后与明思宗一同自杀。
安德海:清朝慈禧太后的宠臣。后出北京,在山东办货,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祖训逮捕,处斩。
董海川:河北文安县人,宦官,清朝武术家,八卦掌始创者。
刘进保:清末太极拳家,杨氏太极拳始创者杨露禅的弟子,礼王府太监,晚年授拳于弟子张正学。
李莲英:服事慈禧太后,为继安德海后的另一位当权太监,1911年卒,年六十四。
小德张:中国最后一位掌权太监。1957年病逝,年八十一。
朝鲜半岛[编辑]
金敦中:高丽王朝时期的一名内侍。
金处善:朝鲜王朝‎文宗至燕山君时期的内侍宦官,后因酒醉对燕山君失言失态(实为直言进谏),遭戮刑。同年,金处善家产充公,朝内与处善同名者均奉旨更名,另“名及大小文书,禁用处字。”[13]
越南[编辑]
杜释:丁朝宦官,欲篡夺皇位,杀死皇帝丁部领及皇太子丁琏。
李常杰:李朝前期宦官,曾参与对宋朝和占城的战争。
阮安:安南人,1407年明朝灭胡朝时被掳到中国成为宦官,后参与北京城的设计。
黄五福:后黎朝末期郑主麾下的宦官,曾参与讨伐阮有求、阮名芳起义军,后又攻破广南阮主的都城富春(今顺化)。
黎文悦:阮朝初期宦官,曾辅佐阮福映夺取皇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宦官,而是双性人)
其他国家[编辑]
穆尼斯·穆赞法尔:阿拉伯帝国著名宦官,禁卫军首领。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蕭統

蕭統 拼音:Xiāo Tǒnɡ(Xiao Tong) 同义词条:昭明太子,萧德施 - 昭明太子  蕭統(501年—531年5月30日)中國南朝梁文學家,字德施。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梁武帝長子,其母爲貴嬪丁氏,南齊東昏侯永元三年/南齊和帝中興元年生於襄陽,天監元年十一月立爲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531年去世,死後諡“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據《梁書·昭明太子傳》,蕭統以太子之尊,引納文士,切磋篇籍,商榷古今,又好文章著述,“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文選》30卷,就是蕭統與門下文人共同編定的。此外,《隋書·經籍志》還著錄蕭統有文集20卷、《正序》10卷、《文章英華》20卷,均佚。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其子蕭詧555年於江陵即位爲西梁皇帝,追諡蕭統爲高宗昭明皇帝。蕭統編纂了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文選》(人稱《昭明文選》)。很多梁代以前的文學作品賴此得以保存。   著名的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其中“三十二分則”的編輯,即是昭明太子所作。原本長篇連貫的經文,經過他整理成爲容易傳誦理解的三十二個分則,各段並補充濃縮精要的副標題。 由於他與其父親對佛教教義流通的貢獻,禪宗寺廟時常以梁武帝與昭明太子父子合祀爲護法神。 編輯本段家庭 父 梁武帝蕭衍 母 丁貴嬪丁令光,其子蕭綱繼位後,追尊其爲穆太後。 兄弟 二弟 蕭綜:豫章王。字世謙。 後自認南齊東昏侯蕭寶卷遺腹子,投降北魏,改名蕭讚。 三弟 蕭綱:晉安王。字世纘。後爲簡文帝。 四弟 蕭績:南康簡王。 五弟 蕭續:盧陵威王。字世?。 六弟 蕭綸:邵陵擕王(西梁諡忠壯王)。字世調。 七弟 蕭繹:湘東王。字世誠。後爲元帝。 八弟 蕭紀:武陵仁王。字世詢,又字大智。後改姓饕餮。 子 長子 蕭歡:字孟孫。初被梁武帝封爲華容公,父親蕭統死後,進封爲豫章王,534年去世,諡號安。其子蕭棟即位後,追尊其爲安皇帝。 次子 蕭譽:字重孫。普通二年被梁武帝封爲封枝江縣公。中大通三年改封河東王。550年被叔父蕭繹殺死。 三子 蕭詧:字理孫。中大通三年被梁武帝封爲嶽陽王。549年被叔父蕭繹擊敗,逃亡西魏,西魏封其爲梁王。西魏再於555年立其爲梁帝,於562年去世。 四子 蕭??:武昌王。 五子 蕭譼:義陽王。 編輯本段史書記載   梁書·蕭統本傳   昭明太子統,字德施,高祖長子也。母曰丁貴嬪。初,高祖未有男,義師起,太子以齊中興元年九月生於襄陽。高祖既受禪,有司奏立儲副,高祖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闕,未之許也。群臣固請,天監元年十一月,立爲皇太子。時太子年幼,依舊居於内,拜東宮官屬文武,皆入直永福省。   太子生而聰睿,三歲 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能諷誦。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東宮。太子性仁孝,自出宮,恒思戀不樂。高祖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留永福省,或五日三日乃還宮。八年九月,於壽安殿講《孝經》,盡通大義。講畢,親臨釋奠於國學。十四年正月朔旦,高祖臨軒,冠太子於太極殿。舊制,太子著遠游冠,金蟬翠 緌纓;至是,詔加金博山。   太子美姿貌,善擧止。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每游宴祖道,賦詩至十數韻。或命作劇韻賦之,皆屬思便成,無所點易。高祖大弘佛教,親自講說;太子亦崇信三寶,遍覽眾經。乃於宮内别立慧義殿,專爲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談論不絕。太子自立三諦、法身義,並有新意。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於慧義殿,鹹以爲至德所感焉。   三年十一月,始興王憺薨。舊事,以東宮禮絕傍親,書翰並依常儀。太子意以爲疑,命僕射劉孝綽議其事。孝綽議曰:“案張鏡撰《東宮儀記》,稱‘三朝發哀 者,逾月不擧樂;鼓吹寢奏,服限亦然’。尋傍絕之義,義在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鐃歌輟奏,良亦爲此。既有悲情,宜稱兼慕,卒哭之後,依常擧樂,稱悲竟,此理例相符。謂猶應稱兼慕,至卒哭。”僕射徐勉、左率周舍、家令陸襄並同孝綽議。太子令曰:“張鏡《儀記》雲‘依《士禮》,終服月稱慕悼’。又雲‘凡 三朝發哀者,逾月不擧樂’。劉僕射議,雲‘傍絕之義,義在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卒哭之後,依常擧樂,稱悲竟,此理例相符’。尋情悲之說,非止卒哭之後,緣情爲論,此自難一也。用張鏡之擧樂,棄張鏡之稱悲,一鏡之言,取舍有異,此自難二也。陸家令止雲‘多曆年所’,恐非事證;雖複累稔所用,意常未安。 近亦常經以此問外,由來立意,謂猶應有慕悼之言。張豈不知擧樂爲大,稱悲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爲國章;雖情或未安,而禮不可廢。鐃吹軍樂,比之亦然。書疏方之,事則成小,差可緣心。聲樂自外,書疏自内,樂自他,書自己。劉僕射之議,即情未安。可令諸賢更共詳衷。”司農卿明山 賓、步兵校尉朱異議,稱“慕悼之解,宜終服月”。於是令付典書遵用,以爲永准。   七年十一月,貴嬪有疾,太子還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 帶。及薨,步從喪還宮,至殯,水漿不入口,每哭輒慟絕。高祖遣中書舍人顧協宣旨曰:“毁不滅性,聖人之制。《禮》,不勝喪比於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 此!可即強進飲食。”太子奉敕,乃進數合。自是至葬,日進麥粥一升。高祖又敕曰:“聞汝所進過少,轉就羸瘵。我比更無餘病,正爲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 故應強加饘粥,不使我恒爾懸心。”雖屢奉敕勸逼,日止一溢,不嚐菜果之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每入朝,士庶見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萬機,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於前。太子明於庶事,纖毫必曉,每所奏有謬誤及巧妄,皆即就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嚐彈糾一人。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   性寬和容眾,喜慍不形於色。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恒自討論篇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閑則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爲常。於時東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性愛山水,於玄圃穿築,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嚐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曰:“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侯慚而止。出宮二十餘年,不畜聲樂。少時,敕賜太樂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軍北討,京師穀貴,太子因命菲衣減膳,改常饌爲小食。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振賜。又出主衣綿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貧凍。若死亡無可以斂者,爲備棺槥。每聞遠近百姓賦役勤苦,輒斂容色。常以戶口未實,重於勞擾。   吳興郡屢以水災失收,有上言當漕大瀆以瀉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詔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節,發吳郡、吳興、義興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伏聞當發王弁等 上東三郡民丁,開漕溝渠,導泄震澤,使吳興一境,無複水災,誠矜恤之至仁,經略之遠旨。暫勞永逸,必穫後利。未萌難睹,竊有愚懷。所聞吳興累年失收,民頗流移。吳郡十城,亦不全熟。唯義興去秋有稔,複非常役之民。即日東境穀稼猶貴,劫盜屢起,在所有司,不皆聞奏。今征戍未歸,強丁疏少,此雖小擧,竊恐難 合,吏一呼門,動爲民蠹。又出丁之處,遠近不一,比得齊集,已妨蠶農。去年稱爲豊歲,公私未能足食;如複今茲失業,慮恐爲弊更深。且草竊多伺候民間虛實,若善人從役,則抄盜彌增,吳興未受其益,内地已罹其弊。不審可得權停此功,待優實以不?聖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臣意見庸淺,不識事宜,苟有愚心,願 得上啟。”高祖優詔以喻焉。   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宮雖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當入,危坐達旦。   三年三月,寢疾。恐貽高祖憂,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及稍篤,左右欲啟聞,猶不許,曰“雲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惡”,因便嗚咽。四月乙巳(初六)薨,時年三十一。高祖幸東宮,臨哭盡哀。詔斂以袞冕。諡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寧陵。詔司徒左長史王筠爲哀冊文曰:   蜃輅俄軒,龍驂跼步;羽翿前驅,雲旂北禦。皇帝哀繼明之寢耀,痛嗣德之殂芳;禦武帳而淒慟,臨甲觀而增傷。式稽令典,載颺鴻烈;詔撰德於旌旒,永傳徽於舞綴。其辭曰:   式載明兩,實惟少陽;既稱上嗣,且曰元良。儀天比峻,儷景騰光;奏祀延福,守器傳芳。睿哲膺期,旦暮斯在;外弘莊肅,内含和愷。識洞機深,量苞瀛海;立德不器,至功弗宰。寬綽居心,溫恭成性,循時孝友,率由嚴敬。鹹有種德,惠和齊聖;三善遞宣,萬國同慶。   軒緯掩精,陰犧弛極;纏哀在疚,殷憂銜恤。孺泣無時,蔬饘不溢;禫遵逾月,哀號未畢。實惟監撫,亦嗣郊禋;問安肅肅,視膳恂恂。金華玉璪,玄駟班輪;隆家幹國,主祭安民。光奉成務,萬機是理;矜慎庶獄,勤恤關市。誠存隱惻,容無慍喜;殷勤博施,綢繆恩紀。   爰初敬業,離經斷句;奠爵崇師,卑躬待傅。寧資導習,匪勞審諭;博約是司,時敏斯務。辨究空微,思探幾賾;馳神圖緯,研精爻畫。沈吟典禮,優游方冊;饜飫膏腴,含咀餚核。括囊流略,包擧藝文;遍該緗素,殫極丘墳。績帙充積,儒墨區分;瞻河闡訓,望魯颺芬。吟詠性靈,豈惟薄伎;屬詞婉約,緣情綺靡。字無點 竄,筆不停紙;壯思泉流,清章雲委。   總覽時才,網羅英茂;學窮優洽,辭歸繁富。或擅談叢,或稱文囿;四友推德,七子慚秀。望苑招賢,華池愛客;托乘同舟,連輿接席。摛文掞藻,飛紵泛幹;恩隆置醴,賞逾賜璧。徽風遐被,盛業日新;仁器非重,德輶易遵。澤流兆庶,福降百神;四方慕義,天下歸仁。   雲物告徵,祲沴褰象;星霾恒耀,山頹朽壤。靈儀上賓,德音長往;具僚無廕,谘承安仰。嗚呼哀哉!   皇情悼愍,切心纏痛;胤嗣長號,跗萼增慟。慕結親游,悲動氓眾;憂若殄邦,懼同摺棟。嗚呼哀哉!   首夏司開,麥秋紀節;容衛徒警,菁華委絕。書幌空張,談筵罷設;虛饋饛饛,孤燈翳翳。嗚呼哀哉!   簡辰請日,筮合龜貞。幽埏夙啟,玄宮獻成。武校齊列,文物增明。昔游漳滏,賓從無聲;今歸郊郭,徒禦相驚。嗚呼哀哉!   背絳闕以遠徂,轥青門而徐轉;指馳道而詎前,望國都而不踐。陵修阪之威夷,溯平原之悠緬;驥蹀足以酸嘶,挽淒鏘而流泫。嗚呼哀哉!   混哀音於簫籟,變愁容於天日;雖夏木之森陰,返寒林之蕭瑟。既將反而複疑,如有求而遂失;謂天地其無心,遽永潛於容質。嗚呼哀哉!   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寢之清颭;傳聲華於懋典,觀德業於徽諡。懸忠貞於日月,播鴻名於天地;惟小臣之紀言,實含毫而無愧。嗚呼哀哉!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師男女,奔走宮門,號泣滿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聞喪皆慟哭。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誥文言,爲《正序》十卷;五言詩之善者,爲《文章英華》二十卷;《文選》三十卷。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 顧山紅豆   紅豆樹生長於南國。但江陰市的顧山紅豆樹卻以古老、奇異、珍稀著稱於世。倍受各地史學家、生物界的關注。   顧山紅豆樹是一千四百多年前梁代著名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在顧山編纂《昭明文選》時親手種植的。蕭統爲什麼要種植此樹呢?這里還有一段太子與尼姑相愛的動人故事。   當時南梁武帝篤信佛教,在國内興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顧山興建的是 "香山觀音禪寺",寺内還建造了一樓閣,名爲“文選樓”。太子蕭統代父出家來香山寺,一則爲回避宮廷鬥爭,二則精心修編文選。一日,太子下山來到當時的集市古塘視察民情。偶見一秀麗的尼姑法號叫慧如的,無意中談及釋家精義,太子見慧如才思敏慧,頓生愛慕之情,跟蹤到草庵,又就釋家經義深淡而不舍,以後多次去草庵談情說愛,但由於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尼姑,終難成眷屬,尼姑相思成疾而終。太子聞訊,痛哭不已,含淚種下雙紅豆,並將草庵題名紅豆庵,滿懷相思悲苦離去。此樹曆經千年到元代曾一度衰敗成枯樹,但到乾隆年間忽又在主幹上萌生四株新技,一直長到現在,猶如虯龍老樹了。 衣冠塚、太子廟   昭明太子長期深受秋浦池州人民愛戴,是因爲昭明太子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關注百姓生活。519年以前,池州一直大旱,田間顆粒無收,在池州百姓發生嚴重的饑荒時,蕭統(昭明太子)目睹這一切,多次上書給皇上,親自安置送糧賑災,才使池州百姓度過劫難。在蕭統逝後,池州百姓哭聲一片,因敬昭明之德,仰昭明之才,特向朝廷請來了昭明的衣和帽子,在昭明生活過的秀山建造了昭明太子的衣冠塚、太子廟。世世代代都供奉着昭明的牌位(稱作“案菩薩”)至今。 昭明釣台   昭明太子與貴池有着特殊的關係,貴池當年叫石城,是昭明的封邑,昭明是貴池人民心目中的救世主。天監年間,石城大旱,田地龜裂,禾苗枯死,赤地千里,餓蜉遍野。昭明太子聞訊趕來石城,開倉放糧,救濟災民,深受百姓愛戴,頌爲救星,視作神靈。   至今,在貴池民間還流傳着許多關於昭明太子的故事。“昭明太子釣香鯽”就是其中十分神奇的一段。   相傳,昭明太子來到石城開糧倉,救庶民,居秀山,編選,垂釣玉鏡潭。   昭朗太子坐在郎山崖腳下一塊平平展展3米見方的牯牛石上,垂青綸,扔金鉤,在明淨似鏡的秋浦玉鏡潭釣魚消遣。忽見一輪明月在水中浮動,太子暗暗稱奇,忙抛下金約,明月化作了萬點碎銀,飛濺而盡,可是鉤子卻像垂進了無底深淵,一團絲線全部放完,仍不見沉底,隻好丟開釣竿,釣竿“吱吱”地沉入水中,複又漂浮出水,在水面上晃動,太子撈起釣竿一拽,怎麼也拉不動了。俄頃,潭水沸騰,“嘩嘩”之聲,似錢塘潮起,太子大驚,急忙提竿收約,金鉤上釣了一條肥大的銀鱗香鯽魚,足有七八斤重。   原來,太子的釣鉤是掉進了牯牛石下的神鵝洞,神鵝得卻是賢明、孝顺、愛民的昭明太子的金鉤,使伸頭一口叼住,潛水游進神仙濠,把太子的金鉤銀線一直從秋浦玉鏡潭拖到了大王洞龍廳的龍湖,將一條龍魚掛上金鉤,大王說不可,太子素來愛吃秋浦沉香鯽。於是,神鵝將金鉤掛在龍廳龍柱上的掛鉤石,立即飛往香鯽盪,捉了一條銀鱗大香鯽,掛上了金鉤。   昭明太子釣得若大的香鯽,欣喜若狂,當即命烹調下酒,味道無比鮮美,讚歎“水好魚美”,“天下貴池也”。因此,後來改秋浦縣爲“貴池”之名,沿用至今。後人又把他垂釣的郎山崖下的牯牛石,譽爲千古名勝:“昭明釣台”。 蕭統求雨蕭篁塘   在義西蕭皇塘村一帶的地里勞動,經常可以挖掘到一些破碎的磚瓦。而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這一帶經濟曾經較發達、人口眾多,不到四五平方公里的山溝,就有村莊18個。可是到了南北朝的梁朝時,天遇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上瘟疫流行,村民餓死病死的很多,村落就此衰敗蕭條。   此時梁朝大興佛教,昭明太子蕭統巡視各地,代父親在全國各地選擇地方建造寺廟。這一天他來到義烏,聽人說義西大旱又生瘟疫。他爲救民於水火,立即赴義西賑災。   他從吳店經野毛山往里走,沿途隻見百姓紛紛外逃謀生,一路上他費盡口舌勸說百姓回鄉居住。當他來到蕭皇塘一帶,隻見十室九不全,村民個個有病色,已無法再正常生活。他立即放糧賑災,然後又親自進山尋找草藥。他不顧山路崎嶇陡峭,荆棘遍野,爲此他還扭傷了腳。經過眾人一起艱辛的努力,他們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藥。回村後他又親自爲村民們熬藥送藥。村民服藥後疫情得到了控制。他又與村民一起在村子西北面的一口圓塘邊築壇做法事,親自誦經求雨。法事做了7天7夜,天開始轉陰,但雨還是不見下來。他覺得可能上蒼怪他不誠心,又向村民打聽是否有更清靜的地方,村民說覆釜岩景色雄奇,清靜秀麗。   他一聽不顧腳痛,拖着傷腳一拐一拐上山。一路上他顧不上欣賞沿途美景,一口氣登上岩頂。站在山頂,但見四周崖石陡峭,壁立千尺,隻有一條人工開鑿的石徑通岩頂,再無他途可攀。腳下辟峰村落盡收眼中,崖邊幽竹秀木,清風徐徐,頓感心曠神怡。蕭統不由讚歎道:“真是孤峰獨秀,佛門聖地。”於是他就跪在岩頭誦經求雨,老天終於下起了雨,旱情得以解除。   昭明太子見18莊人煙稀少,就動員幸存者搬遷集中居住,他還親自爲村民選擇安家之所,規劃村子布局。從清朝光緒23年繪制流傳至今的蕭皇塘村陽宅圖看,該村仍顯得錯落有致,布局美觀合理。   村民們爲了不忘太子恩德,就在覆釜岩築廟供奉他的塑像,並把此岩改名爲蕭皇岩,而把做法事的那口塘和村子都稱爲蕭皇塘。 昭明太子讀書處   位於烏鎮市河西側。因南朝梁武帝太子蕭統曾在此設館就讀而得名,爲桐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明太子名蕭統,兩歲時立爲皇太子。據清乾隆《烏青鎮志》記載,梁天監二年(503年),蕭統曾隨老師沈約來烏鎮讀書,並建有書館一座。後來,書館塌毁,遺蹟殘存。明萬曆年間,烏鎮同知全廷訓出於對蕭統才學的敬仰,便在書館舊址前建起一座石坊,里人沈士茂於石坊上方題寫六朝遺勝、梁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匾額。石坊爲花崗岩,門樓式,高約5米,寬3.8米。因年代久遠,風化殘缺,1984年鎮人集資修繕,加抱鼓石及横梁石以下的方柱雀替。蕭統自幼好學多聞,通知今古,以首編《昭明文選》著名於世。烏鎮人非常珍惜這一文化遺蹟。1977年茅盾欣聞故鄉這一古蹟在文化大革命之後仍大難不毁,在給家鄉一首詞中寫下了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的佳句。 古池州城秀山門   秀山門是古池州城的一座城門。歷史上秀山門,是宋朝池州太守爲紀念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將原城西秋浦門易名秀山門。   秀山在今池州城西南約70里處,是古石城縣、秋浦縣衙門所在地,是當時梁昭明太子的封地,昭明太子蕭統因多年徜徉於此地山水間,期間編纂有文獻巨著《昭明文選》而流傳千古,名颺天下。現此地尚存全國十大古釣台之一的“昭明釣台”遺址。貴池縣名也是因梁昭明太子在此食魚爲美而封爲“貴池”。   昭明太子蕭統因其德才兼備,治國有方,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後人爲紀念昭明太子在秀山還建有太子廟、文選樓等勝景。池州府秋浦縣遷至今池州城後,除秀山門樓外,後人還在城西杏花村建有西廟以紀念、供奉他。一千多年來,曆代名人墨客也紛紛尋蹟踏綜,在池州留下大量詠物懷古的詩詞歌賦。名颺天下的杏花村就位於秀山門外,史記有:“秀山門外杏花村”。但解放後秀山門歷史風貌已不複存在,爲充分挖掘池州歷史文化内涵,展示池州歷史文化名城風采,   2003年,市委、市政府決定複建秀山門,同時搬遷了原公交站場建成秀山門廣場,改造了與之毗鄰的杏村步行街,以將此處打造成一個融觀光購物、歷史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爲一體的市民文化廣場。 複建後的秀山門建築面積1952平方米,長40米,城樓高19米,城牆高11.8米,有三個門洞,其中中門洞高7米,寬5米,邊洞高4.6米,寬2.7米,爲仿清建築風格。秀山門樓内裝飾亦是古樸典雅,青石板的地面和樓梯踏步,漢白玉的平台圍欄。城樓邊門的青石邊框立柱及門罩上的石雕、城樓上的木雕以及石鼓、石獅等裝飾材料也都是從民間古宅中收集而來的藝術珍品。城樓内還設有古玩市場及民間藝術品館藏,以展示有關昭明太子、貴池古儺等歷史文化。   秀山門廣場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小巧精致,一景一物、一石一木,均通過精心設計、精雕細刻而成。園内建有池中名鱖、水繞春城、斜陽古道、卷中風景、杏雨江南、臨橋秀色、西廓勝覽、城垣遺址等八個景點。内設的浮雕牆展現了當年秀山門外的繁華景象,另外還大膽地采用了“枯山水”的設計手法,建有湧泉、旱橋等景點。園内植物配置也多是采用池州本地的鄉土樹種。該園的整體設計較好地體現了池州的地方特色和秀山門的凝重歷史,現已成爲池州城的重要一景。 襄陽古城昭明台   昭明台是襄樊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古城正中。爲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昭明台爲襄樊標志性建築。史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鍾鼓,爲方城勝蹟。”   昭明太子爲梁武帝長子,生於襄陽,輯《昭明文選》,垂於後世。昭明台始建年代待考,原名"文選樓",唐代改稱"山南東道樓",舊有唐李陽冰篆書"山南東道"四字石刻。明代更名"鍾鼓樓",嘉靖時稱鎮南樓,清顺治重建後定名昭明台。建築面南,青磚築台,中有條石拱砌券洞,洞高4.5米,寬3.5米。台上建三檐二層歇山頂樓房5間,高約15米,東西各建横房4間,台南有鼓樓、鍾樓各一。昭明台雄踞城中,巍峨壯觀,古譽爲"城中第一勝蹟"。抗日戰爭期間,襄陽淪陷,樓毁台存。1973年夏因久雨塌陷平毁。1993年於原址重建,爲高台基重檐歇山頂式三層閣樓。台基券洞,横跨於北街入口處。北街是古襄陽城内最繁華的商業街道之一,1993年建成仿古步行一條街,曆時3年完成。重建的昭明台是用現代建築材料建造的,台基上按魏晉風格建3層樓閣,整個建築高達34米。集購物、游覽、文化娛樂於一體。老字號店鋪林立。 蕭統讀書招隱山   鎮江市的南郊,有座招隱山,山上有一處坐北朝南的三間平房,窗明幾淨。窗外有古松修竹,窗下是清泉幽澗。這就是梁太子蕭統的讀書台。   傳說蕭統自幼就喜愛讀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到了十幾歲,已經是博覽群書,滿腹經綸了。他在宮里什麼事都不問,隻知道埋頭讀書,再好的東西他也不要。在他住的宮里,光藏書就有三萬卷。   然而梁太子並不滿足,他想出去以博覽天下群書。於是他離開建康,來到了京口。他找到了遠離城市的招隱山。剛進山里,他就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一眼望去,一峰靠一峰,一山連一山,山里有山,山外還有山,峰巒叠嶂,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幽靜得很。他高興得手舞足蹈,立即吩咐地方官,派遣工匠,就在這里造房砌屋,讀書選文。   太子剛到招隱山,山上隻有幾間東倒西歪的破房子,這是東晉末年音樂家戴颙在這里隱居時留下的。除了這破房子外,什麼也沒有。環境十分簡陋。梁武帝知道後,心疼得很,就派了不少宮娥彩女、太監侍從,帶着珍珠古玩和山珍海味來到招隱山。可是,昭明太子什麼都不要,對派來的大臣吟起西晉詩人左思的著名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隻留下八個太監,並且叫大臣回禀梁武帝隻要把東宮的三萬藏書運來就夠了。   過了幾個月,讀書台造好了。在讀書台邊,還造了一座雕欄畫柱、寬敞明亮的五開間小客廳,起名叫"增華閣"。房子造好後,太子和當時一班文人:劉孝綽、殷鈞、明山賓等在增華閣里讀書談心,編選文章。那時候,《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是南徐州刺史的記室,兼東宮通事舍人,梁太子最喜歡同他討論文章。他還常常在山下的聽鸝山房,接待四面八方來訪的文人。(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記載:“昭明太子曾游此山讀書,因名招隱山,今石案古蹟猶存。”招隱寺内的昭明太子讀書台,即其遺蹟,清代乾隆皇帝和大詩人王士禎都有詩吟詠。宋代的陳景沂在《全芳備祖》中還記錄了蕭統在招隱寺内編纂《昭明文選》的史實:“招隱寺……方丈有閣,號招華,梁昭明選文於中。”明代的《山堂肆考》、清代《禦定佩文齋廣群芳譜》中也有明確的記載,而閣名則叫“增華閣”。因此,《昭明文選》很有可能是在此閣編纂而成。)   在招隱山上的昭明太子讀書台,還保存着一塊當年太子讀書的石案,上面鐫刻着八個大字:"普通元年、歲在庚子"。(“普通元年”是他父親執政的年號,“歲在庚子”指昭明太子來此讀書是正值二十歲)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书坛泰斗沈尹默先生





书坛泰斗沈尹默先生

     沈尹默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
    沈尹默先生是陈毅先生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
    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兆页后,难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沈先生的书法理论著作,则多发表于49年以后,52年的《谈书法》,55年的《书法漫谈》,57年的《书法论》和《文学改革与书法兴废问题》,58年的《学书丛话》,60年的《答人问书法》,61年的和《青年朋友们谈书法》和《和青年朋友们再谈书法》,62年的《谈中国书法》和《怎样练好使用毛笔字》,63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上》,64年的《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和《二王法书管窥》,65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78年的《书法论丛》,81年的《沈尹默论书丛稿》。沈老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人民的喜爱。特别是81年出版的《沈尹默书法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他二十岁以后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书法嬗变的全过程。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迹》则为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近年来故居在海峡二岸收集到沈老书墓志铭八种,从21年到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其中一种为沈老在1921年为蒋(中正先生)母王太夫人书墓志(现陈列于台北中正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为蒋母写祭文并书“蒋母之墓”四个大字。
    尹默先生一生追求学术与进步,不愧为一代诗人,书坛泰斗,将与史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