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
拼音:wáng xìng
王姓,在《百家姓》排名第8,是中國第一大姓氏,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王姓爲現代中國第二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姓之一,但極爲罕見。
由於在多種方言當中,“王”與“黄”的發音極近。在吳語、贛語、閩東語、粵語中,二字則發音完全相同。爲區别兩姓起見,王姓多以“三畫(横)王”或“三横一豎王”,黄姓則叫“草頭黄”、“大肚黄”等作爲強調。
王姓溯源
殷商朝末期,王子比幹爲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於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爲姓是從契開始的。傳說契的母親叫簡狄,是有城氏的女兒。有一次,簡狄與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見天邊飛來一隻大鳥。那鳥在河邊下了一個蛋,正好離簡狄很近。簡狄便把那個鳥蛋撿起來吃了。說也奇怪,簡狄自從吃了那個鳥蛋以後,便懷了孕,經過十月懷胎,竟生下了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堯的時候出生成長,並表現出過人的才幹。大禹治水成功,舜對他進行表彰的時候,大禹就說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勞。於是,舜還專門下了命令,任契爲司徒,讓他用父、母、兄、弟、兒子等倫理觀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地,賜姓爲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傳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十三世孫湯的時候,經過了八次遷都,最後終於在亳(今河南商丘)定下了統治中心,成爲與夏朝抗衡的一個強大的部落集團。
當時,夏朝已經走到了它的窮途末路,與夏朝成爲鮮明對比的是,商王國正處在蒸蒸日上的發展時期。商王國的首領湯很會治國,湯還是一個仁義的君王,人們紛紛前來投奔他。在這離夏奔湯的人群中,有一個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湯治理國家的良輔。最後,湯向夏王朝發動了進攻,一擧打敗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今河南偃師)定都,建立了商朝。商王朝也時盛時衰地延續了五百多年的時間,最後終於亡在第三位君主紂王,比幹是紂王的爺爺帝太丁的兒子,是商紂王的叔叔,當時他正擔任少師的職務。紂王如此昏庸,人們紛紛離去,紂王的兄弟微子走了,另一個兄弟箕子也裝起瘋來。而比幹卻下決心勸諫紂王改弦更張。他見到紂王,對他進行了苦口婆心的勸說。紂王不聽,比幹就不走,一連在宮中勸了三天。最後把紂王說得不耐煩了,他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說完,便把比幹剖腹挖心,活活殺死了。
據史籍《通志》記載,殷商王子比幹(紂王的叔父),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幹被殺後,葬在當時的國都朝歌(今河南衛輝)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爲他守陵,同時爲了紀念他,便改稱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古代河東郡猗氏縣有王氏,爲周平王姬宜臼太孫赤之後。
周平王在位五十多年(公元前770~前722年),他的太子姬濁父卻先他而死。姬濁父有個兒子叫姬赤,後來是周桓王姬林的胞兄。
周平王去逝後,姬赤在(公元前722年)繼承了王位,但因其勢力遠不如胞弟強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晉國,其子孫也因是王族之後,爲不忘自己的王族身份,後皆改姓王氏,是爲山西王氏、或稱河東王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王室太子晉之後,屬於以王族身份爲氏。
太子晉,公元前565~前549年,就是姬晉,字子喬,是東周時一位頗有才華的王室小貴族,他是周靈王姬泄心的太子。史稱他“聰明早慧,幼有成德”。
太子晉是春秋時期一位具有太子身份卻未能能夠繼承王位的人。關於他沒繼承王位的原因,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因爲過於直言相諫,因而被廢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種說法是他年幼早喪,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機會。據史籍《新唐書》記載,周靈王太子晉因直諫被廢爲庶人。
太子晉的兒子姬宗敬後來擔任周王室大司徒,時人因他是太子晉之後,其後人由洛陽遷居於太原、琅邪,時人號稱王家,因以爲氏,稱王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王氏正宗,是爲太原王氏、或稱琅邪王氏。
後來,世人在山西太原晉祠中修建的“子喬祠”,就是對王氏始祖太子晉的紀念。
據史籍《通志》及《新唐書》記載: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時,他被封於畢(今陝西鹹陽),爲公爵,故史稱爲畢公高。春秋時期,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爲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公元前225年爲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爲王家。
姬姓在先秦時期是著姓、大姓,周武王滅商後,延續三個半世紀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周武王的兄弟眾多,其中有一個弟弟名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在周武王滅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周武王滅商後,擧行了莊重的進入商都的儀式,入城以後,姬高又奉命打開殷商的監獄,釋放出關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樂禮儀的機構。因此,當周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姬高被分封於畢(今陝西鹹陽),所以又稱畢公高。周武王死,周成王立。周成王臨死的時候,又把周召公、周畢公召來,讓他們輔佐太子釗。周成王死,太子釗立,是爲周康王。
不知過了幾代,畢公高的後代們失去了封爵和封地,變成了平民,有的還跑到了少數民族居住區。隻有他們因地而改的姓氏“畢”。在春秋中期的時候,畢公高的後代中有一個叫畢萬的人來到了晉國,再一次使畢公高這一支姬姓家族興旺起來。當時晉國正是晉獻公在位,畢萬在晉獻公手下當差。
晉獻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和趙夙一起統兵進攻霍、耿、魏三國,將它們滅掉。畢萬因功被晉獻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地(今山西芮城)。從此,畢萬及其後代又以封地作爲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鬥爭中,魏氏協助了晉室,卻也壯大了自己。最後終於導致了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滅亡。
魏國滅亡後,其王族子孫紛紛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爲魏國王族,被人們稱爲王家,故改姓爲王氏。
例如信陵君魏無忌,先是避難於泰山,至西漢時期入朝,被漢高祖劉邦封爲蘭陵君,其後裔子孫認爲自己源於王族顯貴之家,便易姓爲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古帝王虞舜之後齊王田和後裔,屬於以帝王身份爲氏。
媯姓氏族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後裔,世爲王氏。
媯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虞舜。虞舜以虞爲姓,是因爲這個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於今天陝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陸一帶,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國所在地。
經過夏、商兩朝,媯姓在媯水流域和虞國這兩個地方都得到了發展。到了商朝末期,由於西方姬姓周國的日益強盛,兩個地方的媯姓與周國的關係也漸漸密切起來。
周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兒子媯滿,把他封在陳,爵位爲公。陳國的國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陽),媯滿因此被稱爲胡公滿或陳胡公滿,成爲媯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陽地區的祖先。
陳國君主的位置傳了十代,換了十五位國君,到了陳宣公杵臼時,國内發生了一次動亂。陳宣公即位後立禦寇爲太子。後來,陳宣公的寵姬又生了兒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愛。陳宣公打算讓款作自己的繼承人,於是便殺掉了太子禦寇。禦寇有一個十分親近的朋友,名叫陳完,是陳厲公的兒子。禦寇被殺,陳完也在陳國呆不住了,便帶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齊國。這時候,中國的歷史已經進入了春秋時期,齊國正值齊桓公在位,處於蒸蒸日上的強盛階段。齊桓公本打算讓陳完任卿相,陳完推辭。於是,便作了齊國的工正,主要負責齊國的器械生產。陳完一支在齊國落了戶,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陳改成了田。
在田完入齊約一百七十年以後,田完的後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鬥出、小鬥收的辦法籠絡齊國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一些有遠見的人都說:“齊國之政恐怕最終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齊景公逝世後,田乞用強力殺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趕跑了孺子荼的另一個支持者國惠子,最後殺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個兒子齊悼公陽生,自己爲齊相,掌握了齊國大權。
又過了一百多年,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二年(齊康公元年、田齊和子元年,公元前404年),田乞的曾孫田和廢齊自立國君,取代了齊康公,成爲齊國的君主,將薑姓齊國改爲田姓齊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事件。
在戰國時期,田氏統治下的齊國經歷了由昌盛到衰敗的過程,曆經八代君主、一百八十四年,到了齊王田建執政時期,田氏齊國就被秦王嬴政横掃六合的掃帚席卷進了統一的秦帝國版圖之中了。
齊王田建在亡國後被強迫遷到共邑(今河南輝縣)居住,他生有三子:田異、田桓、田軫。田異生子比幹姬赤魏王假田安(田升),在秦朝末年項羽率領的反秦戰爭中被封爲濟北王。
項羽稱霸後僅僅四年就被漢王劉邦打敗,隨着項羽的失敗,田升的濟北王爵位也不複存在了。然而這短短數年,濟北王的待遇卻開了媯姓之王的先河,從此,田建的子孫後代便世世代代以先祖爵位作爲自己的姓氏,稱王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爲河南王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末年西周桓公姬揭之後人,屬於以王族身份爲氏。
戰國時期的周考王姬嵬元年(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自己的弟弟姬揭於河南王城(今河南洛陽西部),號“西周”,是爲周桓公,亦稱西周君,是周考王分封的諸侯國。
戰國末年的周郝王五十九年姬延(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命秦軍大將摎領兵攻打西周,取河南周君都邑,周王朝滅亡,依附於“西周”的周赧王亦在當年逝世,秦昭襄王取周王室九鼎寶器,從此歷史進入先秦時期。
周王朝滅亡後,周桓公姬揭的後裔子孫,爲紀念被秦國所滅的原居地王城,遂改姓爲王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爲河南王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爲氏。
西漢末年的漢孺子嬰初始元年(公元8年)大司馬王莽代漢,建立了新朝政權。一時之間,明務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沒落的劉漢貴族紛紛投靠和依附於王莽,甚至出賣安眾侯劉崇、徐鄉侯劉快、陵鄉侯劉曾、扶恩侯劉貴等反抗勢力,使其皆被王莽鎮壓。
在新莽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新皇王莽下詔說:“嘉新公國師以符命爲予四輔,明務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王。”
從此,這三十二族人皆改稱王氏。
新莽地皇四年(西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新朝滅亡後,劉氏宗族認爲這些劉氏族人棄祖附莽,因此禁止他們恢複劉氏,雖然後來依然有許多人在歷史上自行恢複了劉氏,但仍有不少人仍然沿稱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避亂改姓爲氏。
⑴.唐末五代時期,有江陵人、荆南(今福建南平)官吏劉去非,他追隨劉守奇在後梁政權中任河陽行軍司馬,曾率軍數次惡戰抵抗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莊宗最後攻破後梁河、洛地區,劉去非便投奔了後梁荆南兵馬留後高季興,成爲高季興的心腹。後唐政權建立後,高季興表示歸顺,曾被後唐任爲兼中書令、南平王。雖然高季興始終與後唐莊宗貌合神離,但劉去非因曾經與李存勖作對,爲保護自己,便改姓爲王氏,改名爲保義,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保義。其後裔子孫遂世代稱王氏至今。
⑵.成吉思汗第六子、河間王、闊列堅孫兀魯帶爲逃避因奪位引起的王族内部迫害和追殺,擕家族和親信逃往中原。因他曾身爲王爺,爲顯記身,因而改漢姓爲王氏,在其逝世後葬於山東(今山東寧津),子孫後代世代稱王氏至今。
⑶.明朝時期,汀州府(今福建長汀)經歷王得仁,其家族本姓謝氏,因“父避仇外家”,遂冒姓王氏,子孫後來世稱王氏至今。長汀縣城原有一個著名的“謝公樓”,就是王得仁後代所建之酒家,號稱中國第九菜系,即汀菜系,爲客家菜系包括粵菜系、閩菜系之祖,開國上將楊成武將軍曾爲其汀菜系譜提名加注。可惜如今那歷史悠久的“謝公樓”已經煙散不知處了。
⑷.清朝人王樹榮所撰《王謝世表序》中說:“吾族本系,出晉從事中郎謝萬石後。梁天監中,景滌公諱覺官吳興太守,因家焉,世爲吳興謝氏。建明初,忠烈公諱貴爲北平指揮使,與張丙、張信同受建文密詔,監察燕王。張信密與燕棣通款,燕棣偽稱疾嗾,信約張丙與忠烈公往偵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難兵起,夷族令嚴,忠烈公幼子公權襲外家姓穫免。”
第九個淵源: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爲氏。
南北朝時期,有西域胡人支頹褥遷居到新豐(今陝西臨潼),但他不久即病逝。按史籍《北史》的記載:“頹褥死,其妻少寡,與儀同王粲野合,生子曰瓊,粲遂納之以爲小妻。其父收幼孤,隨母嫁粲,粲愛而養焉,因姓王氏。”支頹褥的妻子帶着原先的兒子支收嫁給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漢姓爲王氏,後史稱其爲“王支”。王支後娶妻生子,兒子就是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王世充,在隋朝末年一度建鄭國,自稱開明帝,立國祚兩年又兩個月,被時爲大唐王朝秦王的李世民所滅。
明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都御史楊一鶚,曾在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遞修《春秋四傳》三十八卷;還有一位大理評事孫大崇,後來都因故改姓爲王氏,其後裔子孫皆世代沿稱王氏至今。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當時燕太子丹玄孫名姬嘉,上獻符命,爲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
在中國歷史上,因帝王封賜姓改稱王氏的人有很多,其子孫也因以爲榮耀,皆稱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複姓,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爲氏。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許多複姓,如王子氏、王父氏、王官氏、王人氏、王史氏、王叔氏、王孫氏、王周氏、成王氏、威王氏、五王氏、西王氏、小王氏、樂王氏等等,這些姓氏的族人,後來大多省文簡改爲單姓王氏。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⑴.鮮卑族可頻氏,是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的一個氏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時把國都從代北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時,也跟隨到了中原。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魏孝文帝下令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把籍貫改爲河南洛陽,死後也要埋在洛陽北面的邙山,不准葬回平城,並把所有姓氏都改爲漢姓。可頻氏部落族人在這個過程中皆改漢姓爲王氏。
⑵.鮮卑族烏丸氏,亦稱烏桓氏、古丸氏、烏延氏、烏氏,爲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其語言與鮮卑族相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無文字,刻木爲信,因此史學家多將其列入鮮卑族系列。東胡在最強盛時期,烏丸與鮮卑同爲其重要成員。秦、漢之際,烏丸氏部落活動於饒樂水一帶(今西拉木倫河)。東鄰挹婁、夫餘、高句驪等,西連匈奴,南與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鮮卑居北,烏桓居南。西漢高祖劉邦元年(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擊破,部眾離散,烏丸一支逃至烏桓山(今内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大興安嶺山脈南端),“因以爲號”。但烏丸之名,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司馬遷在史籍《史記·貨殖列傳》中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間二都會也……北鄰烏桓、夫餘,東縮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有的學者認爲,烏丸初爲部落大人之名,後來引申爲部落之名,其間也包括原始的回紇民族。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376年),漢丞相曹操親自率領精銳騎兵萬騎、步兵七萬出大凌河征伐烏丸,他以當地人田疇爲向導官,避開濱海道,北出二百年人蹟罕至的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一路開山填穀,長途奔襲,途經白檀(今北京密雲),“平岡”,行程達四百餘公里,出其不意地進攻遼西烏桓的巢穴柳城(今遼寧朝陽)。烏丸單於蹋頓等人倉促集結數萬騎兵抵擋,兩軍在白狼山(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左翼白塔子鄉)遭遇,曹操大破烏丸,之後占據柳城,解除了“三郡烏丸”對東漢朝北部的威脅,並且收編烏丸精騎,遷徙其部眾入中原並分散管理,不但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還徹底統一了河北地區。在這個過程中,烏丸族人有以故部族稱謂爲姓氏者,稱烏丸氏。東漢滅亡後,有烏丸氏族人在南朝梁國政權中爲官,其中的大將僧辯,後自改爲漢姓王氏,史稱王僧辯,後融入漢族,其後裔子孫即世代沿襲王氏至今。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羌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羌族鉗耳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魏書》記載:“王遇,自慶時,本名他惡,馮翊李潤鎮羌也。與雷、黨、不蒙俱爲羌中強族。自雲其先姓王,後改氏鉗耳,世宗時複改爲王焉。自晉世以來,恒爲渠長”。
羌族中的鉗耳氏族到了隋、唐之際,有鉗耳宗、鉗耳乾兄弟倆,他們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以王後兄弟並改姓王氏。”
鉗耳兄弟成爲蕭王後的兄弟,是從隋煬帝的皇后蕭氏論起的,蕭氏的從妹曾嫁給羌人鉗耳氏部落酋長,按輩起算,鉗耳兄弟與蕭皇后同輩,因此與蕭皇后稱兄道弟。此後,羌族鉗耳氏也以此爲殊榮,皆改漢姓爲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高麗族,出自南北朝、隋、唐時期營州高麗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營州地區(今遼寧朝陽及周邊地區)的高麗人改姓爲王氏者屢見不鮮。
據史籍《周書·王盟傳》記載:“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樂浪人”。據史籍《引日唐書·王思禮傳》中記載:“王思禮,營州城傍高麗人也。”在《引日唐書·王毛仲傳》中也說,霍國公王毛仲“本高麗人也”。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回紇族,出自唐朝時期營州回紇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安東都護府是唐高宗李治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的,是大唐王朝在農曆9月攻滅高句麗國之後,所設置的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
在當時歸屬於安東都護府的回紇族人中,有一支阿布思氏族部落,阿布思氏是回紇民族的大姓之一。到了近百年後的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東都護府被取消,阿布思氏族中一個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的帳下,被李寶臣的裨將王武俊收爲養子,從此改姓王氏,其後裔子孫亦世代稱王氏至今。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戰國時期就在燕、趙、秦以北地區游牧。
三國、東晉十六國時期,大批的匈奴族人進一步南進中原,並先後建立過三個割據政權,即劉漢-前趙國(公元308~328年)、北涼國(公元397~444年)、夏國(公元407~434年),這些匈奴族人後來在與漢族的交往過程中,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漢姓王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契丹族,出自兩宋時期遼國政權耶律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新唐書》、《引日唐書》記載,回紇族人王廷湊的養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親、兒子、孫子、曾孫等六代人在唐末至五代時期都地位顯貴。
至兩宋時期,契丹族人建立遼國政權,其皇室耶律氏家族後來也有很多人改漢姓爲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八個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兩宋時期金國政權完顏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⑴.女真族曾在兩宋時期建立金國政權。金國皇族完顏氏在金國滅亡後,多有改漢姓爲王氏者。
⑵.女真族完顏氏,本是以地爲氏。其先祖於滿清開國初投清,隸屬於滿洲鑲黄旗。至其五世祖完顏·楊保,誥封昭武都尉。其第七世祖完顏·佛爾果春,由生員考授筆政,升員外郎。其第八世祖完顏·呈瑞,字輯王,庚子年副榜(榜眼),其後代開始取先祖之字的諧音漢字“汪、王”爲姓氏,稱王氏、汪氏。
⑶.遼寧丹東鳳城寶山女真族的一支在元、明兩朝曾被賜完顏氏,滿語爲Wanggiya Hala,清朝初期隨從皇室入關,世居北京三合縣下甸村,其世祖黑色等兄弟三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從京城拔駐丹東鳳凰城寶山石柱村,後改漢姓爲王氏。
⑷.按《王思孝墓志》記載:王思孝的祖先出於金國時期宗室完顏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縣)。王思孝的父親完顏·遠曾任金國的統軍使。王思孝年幼時便逢喪亂,流居大名、濮陽等地,改漢姓爲王氏。
⑸.漢軍正紅旗人王國光,本滿洲完顏氏,其父王一屏是明軍千總。清太祖佟·努爾哈赤攻取開原(今遼寧開原)之時,王一屏率部屬歸降,被授三等輕車都尉。王國光初爲佐領兼戶部理事官,累官兩廣總督,授鎮海將軍,加世職一等男。其家族知名者有廣東將軍王永譽。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大帝命其全族改隸滿洲正紅、鑲白二旗,世代允稱王氏。
第十九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宋朝以後,蒙古民族建立了大元帝國,在長期與漢人接觸過程中,不少蒙族人也改姓王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陳蒙古八旗的一支,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第八旗派駐丹東鳳凰城,屯墾於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後裔大多取漢字“王”爲姓,今主要聚居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大堡蒙古族鎮。
⑵.蒙古族博爾吉津氏,亦稱白爾濟吉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孛兒隻斤氏後裔,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orgigin Hala。所冠漢姓爲王氏、包氏、陸氏、梁氏等。
⑶.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亦稱博爾機錦氏、包結慮駝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兒隻斤氏後裔,世居科爾沁(今内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錫喇木楞(今内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烏魯特(今内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紮魯特(今内蒙古紮魯特旗)、克魯倫(今内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呼倫貝爾(今内蒙古海拉爾南部)、克什克騰(今内蒙古克什克騰)、阿巴噶(今内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嶽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地區)等地。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orjigit Hala。後多冠漢姓爲王氏、包氏、鮑氏、博氏、李氏、陸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⑷.蒙古族旺吉氏,亦稱王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Wanggi Hala。所冠漢姓即爲王氏。
⑸.蒙古族旺紮布氏,亦稱王紮普氏、旺紮布氏,世居科爾沁(今内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Wangjabu Hala。後多冠漢姓爲王氏、汪氏等。
⑹.蒙古族旺紮爾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Wangjar Hala。後多冠漢姓爲王氏、汪氏等。
⑺.蒙古族旺古爾沁氏,世居中衛(今遼寧沈陽)。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Wanggurcin Hala,所冠漢姓爲王氏。
⑻.蒙古族卓克氏,亦稱卓穆克氏,世居浩齊特(今河北張家口赤城獨石口外一帶)。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Jok Hala。後多冠漢姓爲王氏、童氏等。
第二十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⑴.回族中的王氏,主要來自唐朝初期到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的諧音,在文獻《回回歷史與伊斯蘭文化》中記載:王氏、宛氏、安氏、萬氏的回族姓氏,皆由宛葛思衍派而來。據湖北《王氏宗譜》記載:始祖王武,原籍山西大同府(今山西太原),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保駕前來,坐鎮湖廣”,出任“湖廣武昌王府中營保駕指揮,兼理軍務兵使司”。王武就是阿拉伯人宛葛思的後裔。
⑵.在明朝時期,回族中也有不知何故改爲王氏者,如舍伯沙(錦衣衛千戶)“四世孫改氏名王承恩。”
⑶.清朝時期,陝甘回民在清同治年間起義失敗以後,亦有將其回族特征明顯的姓氏改爲漢姓王氏者。
⑷.據《安徽王氏家譜》記載:回族王診的始祖名叫生伽科甲,唐朝時期進入居山西太原,按漢俗以“生”爲姓氏,當時覲見皇帝,唐皇聽了覺得拗口,即賜易其姓爲王氏。後來,該支王氏家族就以“賜易堂”爲王家堂號。到了明成化年間(公元1487年前),王珍一家由山西太原遷至安徽定居。
第二十一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吉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王佳氏,滿語爲Wang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王佳(今遼寧沈陽東陵區汪家鄉)、訥圖(今俄羅斯境内能圖河流域)、遼寧遼陽等地,後多冠漢姓爲王氏、汪氏。
⑵.滿族葉祿氏,源於遼國時期契丹族耶律部,滿語爲Yelu Hala,漢義“大公豬”,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即爲王氏。
⑶.滿族伊喇氏,亦稱伊拉喇氏,滿語爲Ilan Hala,漢義“三”,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移喇部,即契丹國姓耶律氏,世居三姓(今黑龍江依蘭),後多冠漢姓爲王氏、劉氏、肖氏、蕭氏、李氏、黄氏、白氏等。
⑷.滿族汪佳氏,滿語爲Vagnjan mongu,這是一支老滿洲部族,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目前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地區有此姓。按滿族人的解釋,這個部族是當年獻給金國皇帝的,可能就是完顏氏,漢姓用王氏。
⑸.滿族松顏氏,滿語爲Sungyan Hala,世居尼亞滿(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所冠漢姓爲即王氏。
⑹.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滿語爲Sitara Hala,漢義“指甲”,世居尼雅滿山(今遼寧新賓)、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蓋吉(今長白山地區)、佛克顺(今遼寧新賓)等地,所冠漢姓多爲王氏、管氏、趙氏、圖氏、祝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第二十二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錫伯族王氏,原居伯都納(今吉林扶餘),後一部分融入滿族。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有三百餘錫伯族人擕家屬遷至今遼寧省的丹東地區,負責駐守鳳凰城,後人散居於鳳山一帶。其後代在清乾隆年間曾大批遷駐新疆地區,多次抗擊和消滅了沙俄侵略以及其策動的叛亂,爲祖國的領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這批錫伯族人的後裔子孫中,多有冠漢姓爲王氏者,今在新疆地區分布甚廣。
第二十三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苗族、羌族、彝族、傣族、侗族、佤族、景頗族、哈尼族、土家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黎族、高山族、京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王 充:(公元27~97年),東漢會稽上虞人,字仲任。出身細族孤門,好博覽而不守章句,通百家之言。刺史辟爲從事,轉治中。漢章帝特詔公車征,病不行。生活窮困,勤於著述,以爲世俗儒生拘守經義,乃閉戶潛思,著《論衡》八十五篇。爲浙江紹興王氏始祖。
王 翁:諱奎,生三子:長義、次和、三顺。始祖妣張劉、氏氏,元世祖年間自洪洞縣遷居壽陽縣上穀村,後改爲上峪。公卒葬於松坪二石塔之北。爲壽陽王氏始祖。
王審潮、王審邽、王審知、王進美:恁公長子王審潮,佐五爲軍,提兵向前,爲先鋒,後加工戶二部尚書,逝世於位,妣侯氏封晉安郡夫人,公妣合葬惠安平廣里盤龍山,贈泰國公。恁公次子王審邽,次都授散騎常侍御史光祿大夫工戶二部尚書贈開國侯食邑七百戶封武肅王,妣李氏封西夫人,生子四。公妣葬晉江七里後。系恁公三子王審知,字祥卿,諡號“忠懿”,福州刺史、威武節度使、上柱國加封閩王,食邑四千,享壽六十四,妣石氏封建國夫人,織娶張氏賜南劉君夫人,生子四:延翰、延均、延義、延政,公妣合葬福州古屏山坐幹向巽,公立祠,福州越王殿改爲廟租一萬三知石。春秋公生唐鹹通庚辰年四月廿二日寅時逝世於同光乙酉年八月十八日酉時。公由光州固始縣人閩爲肇基始祖第一世。系恁公四子王進美,字惟彩,壽六十二,妣永安,生子四:道術、道暹、道邁。妣合葬蒲山下横路,上坐丁癸兼未醜分金。第一世文公之子王惟茂,居後林,號瑞客,妣廖氏,生子一,道愷,公妣合葬本都魚池坐甲向庚。均爲福建王氏始祖。
王子誠:友端次子,字務實,生於宋理宗景炎時,與兄子明同遷潭州安化澬江鄉家焉,配陶氏,夫婦俱葬大凹嶺,生子一:王榮。爲潭州王氏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遷徙和分布演變
王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北部的衛輝一帶,並以山西、山東、河南省境爲其繁衍地區。
王氏之先出於王子晉,其子敬宗爲司徒,居太原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爲氏。在太原爲姬姓,春秋時王子成父鎮武有功,因賜氏。十七世孫秦武侯離生二子,長曰元,遷琅琊臨沂,其後爲瑯琊王氏,次威爲楊州刺史,九世孫羈複居太原晉陽,其後爲太原王氏,此同源而分派者。
其他有京兆王氏,則出於畢公高,封於魏,至昭王彤生公子無忌,無忌生間優,子畢子逃難於漢,祖召爲中尉,封蘭陵侯,時人以其故王族,亦謂王家,此又一姓始也。
又按氏族大全雲,王於晉盛而兩派,一派漢王書之後有王融,王融二子祥覽匕有從兄曰雄匕二子,渾義生戎,封安豐侯,義生衍,爲尚書令,覽六子長裁生導,其後最盛四子,正生曠匕,生逸少,其後亦盛,此瑯玡臨沂王氏一派。漢朝郡守王澤之後澤生昶匕,七子渾濟、澄汶、深淪、匕子承匕子述,子坦之,世封藍田縣侯,故稱述王藍田,此晉陽太原氏也。
東漢隱士烈自太原並州祈縣唐穆宗時有諱促舒者遷宣州舡運塘,乾符間諱翔者遷歙之黄墩,尋婺源武口至諱元萬者自武口遷淳邑,之始新源六世文晃公析居遂鳳林鄉,曆傅數世孫,茂德公複遷豹石川,萬四公後金峰高山,萬七公金下村,志公忠公由高山徙居王家村淡峰。元十公由金峰徙居古明,念一公遷居七峰三堨下等處皆東山之分派。
王氏在秦漢時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縣、蒲縣、平陸、河南開封、虞城、淮縣,陝西鹹陽,山東淄博等地,而子姓爲王的後裔則由河南衛輝遷至今甘肅天水、山東東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兩漢時期,開始出現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氏,琅琊王氏,以西漢諫議大夫王吉爲開基祖;太原王氏,以東漢征士王霸爲開基祖,分爲晉陽支(以三國魏司空王昶開基),祁縣支(以三國王允爲開基)。
王氏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了太原、琅邪兩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區爲中心。西晉時講究土族門第,王氏被列爲北方四大士族崔、盧、王、謝之一。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隋唐。
自西晉末年,王氏開始自中原大擧南遷,相繼在今長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蘇、浙江等地定居下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改王氏入主中原,而琅琊王氏的後裔王導和王敦兄弟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時稱“王與(司)馬共天下”。太原王氏祁縣支在司馬懿專權時遭受滅頂之災。隋滅陳時,原仕於南朝的琅邪王氏被分别遷於關中、河北、河東等地。
王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向東南沿海或西南地區遷徙。唐朝末期,琅邪王氏的後裔王潮和王審知兄弟南遷福建,建立閩國,由此,王審知被譽爲“開閩第一人”。其後多分布於福建、廣東、浙江等地。
王氏的繁衍遷徙又有了新的發展,三槐王氏迅速崛起,世代顯貴,最終發展成爲北宋除皇室以外最爲顯赫的家族之一。
北宋滅後,三槐王氏(唐末黎陽,今河南浚縣令王言爲開基祖)的不少人遷居江浙一帶,尤以江蘇昆山一支賢才輩出,成爲望族。
元朝末期戰亂和明朝末期張獻忠屠川造成人口銳減,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運動,同時明太祖朱元璋強令山西人外遷,在洪洞大槐樹集結的山西人被分别遷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甘肅等地。於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區有了更爲廣泛的分布。另外,開閩王氏漂洋過海,颺帆南洋。著名湘潭王氏源於太原王氏,長沙王源於江南上亢王氏。海寧王氏即清末學者王國維所在的家族。
當代
當代的王姓人口已經達到了9288.1萬,爲中國大陸第二大姓,約占全部人口的7.25%。從明至今的600年間,王姓人口由620萬穩定增長到近9288.1萬,接近14倍。明代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人口如果按12億計算的話,增長了近13倍。王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
近1000年中,王姓人口增長率曲線呈現出“V”字型態勢。
河南居住了王姓人口的11.5%,爲王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10%。
以長江爲界,形成了高比率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爲界,東部爲高密度王姓區,西部爲低密度王姓區。
在近600年間,王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金元明期間有很大區别,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成爲主流。
北京市:宛平王氏、通縣宋家莊王氏。
天津市:天津王氏。
河北省:保定清苑王氏、灤縣王氏、新城王氏、撫寧王氏、滄縣王氏、臨漳王氏、寧晉王氏、陽原王氏、文安王氏、棗強王氏、滄州王氏。
山西省:靈石王氏、臨晉王氏、洪洞王氏。
遼寧省:本溪王氏。
上海市:上海王氏、嘉定王氏、南匯王氏、松江王氏。
江蘇省:三沙王氏、南京王氏、江寧上元蘇莊王氏、江寧閘頭王氏、溧水江左王氏、睢寧王氏、豐縣王氏、東海王氏、贛榆王氏、淮陰王氏、阜寧王氏、泰州王氏、江都王氏、泰興王氏、如皋王氏、海安王氏、鎮江潤東王氏、鎮江潤州開沙王氏、鎮江京江開沙王氏、鎮江沙州王氏、鎮江顺江州王氏、鎮江京口顺江王氏、鎮江金沙王氏、鎮江苦竹王氏、鎮江三槐王氏、丹陽雲陽包港王氏、句容王氏、常州王氏、句容曲句白陽王氏、常州毗陵王氏、常州瓦屑域霸王氏、常州延政鄭墅王氏、常州尹沙王氏、常州晉陵王氏、常州毗陵魏墅金台王氏、常州晉陵夾城王氏、武進王氏、金壇王氏、無錫王氏、無錫錫山王氏、江陰暨陽古竹王氏、江陰暨陽紫岩新湖王氏、江陰暨陽紫岩潭頭王氏、江陰暨陽襆峰王氏、江陰暨陽梓里王氏、江陰東沙古塘王氏、江陰東沙築塘王氏、江陰綺山東沙王氏、江陰暨陽鎖金王氏、宜興王氏、蘇州羌區王氏、常熟太原王氏、吳縣太原王氏、吳縣夏侯橋王氏、吳縣莫釐王氏、昆山王氏、吳江舜湖王氏、太倉王氏。
浙江省:浙東王氏、三橋王氏、浙江王氏、杭州王氏、杭州王氏、臨安漳溪王氏、蕭山王氏、蕭山芋王氏、蕭山新發王氏、蕭山縣車里莊王氏、蕭山西河王氏、蕭山廟後王氏、桐廬桐江王氏、淳安馬山王氏、鎮海東館王氏、鎮海蛟川王氏、鎮海五里牌王氏、鎮海新添廟橋王氏、餘姚姚江開元王氏、餘姚雙雁鄉王氏、餘姚官人宅王氏、餘姚蘭風王氏、餘姚上塘王氏、餘姚臧墅王氏、鄞縣王氏、鄞縣鄞江王氏、鄞縣唐堰王氏、鄞縣鄞東五都王氏、鄞縣四明梅江王氏、鄞縣横溪王氏、鄞縣四明清源王氏、鄞縣王港王氏、鄞縣松下王氏、鄞縣鄞東下水王氏、鄞縣馬湖王氏、鄞縣桃源王氏、鄞縣蘭江王氏、鄞縣甲材王氏、慈溪王氏、慈溪花園王氏、奉化王氏、奉化箭嶺王氏、奉化桐坑王氏、奉化西錦王氏、奉化浦口王氏、奉化葛竹塘里田屋王氏、奉化連山桐溪王氏、奉化浦口王氏、奉化小萬竹王氏、奉化雙桂狀元坊王氏、象山舫前王氏、象山象西舫前王氏、象山沙岡王氏、象山丹城王氏、溫州東嘉英橋王氏、嘉興支橋王氏、嘉興新篁王氏、嘉善太原王氏、嘉善秀溪王氏、平湖當湖王氏、湖州吳興北濠王氏、湖州太原王氏、紹興石池王氏、紹興山陰釀川王氏、紹興山陰前梅王氏、紹興山陰天樂王氏、紹興山陰梅溪王氏、紹興山陰璜潭王氏、紹興新河王氏、紹興中南王氏、諸暨牛皋嶺下王氏、新昌琅邪王氏、新昌南屏王氏、新昌天姥王氏、新昌梅山王氏、上虞槎浦王氏、上虞達溪王氏、嵊縣金庭王氏、嵊縣琅邪王氏、嵊縣天姥官塘王氏、嵊縣剡邑王氏、嵊縣剡北靈芝鄉王氏、嵊縣剡南王氏、嵊縣剡溪王氏、嵊縣剡北棗樹灣王氏、嵊縣剡東王氏、嵊縣剡西石璜王氏、嵊縣東林王氏、金華王氏、金華赤松王氏、蘭溪江東王氏、蘭溪雙牌王氏、蘭溪平川王氏、蘭溪太原王氏、蘭溪荷龍里王氏、蘭溪慕源王氏、永康王氏、武義東湄王氏、東陽太原厚里王氏、東陽太原龍降王氏、義烏南陵王氏、義烏鳳林王氏、義烏鳳林蒲潭王氏、常山傅岩王氏、常山水南山兜王氏、常山龍峰王氏、常山虹橋王氏、常山芙蓉王氏、常山定陽王氏、常山湖峰王氏、常山金穀王氏、常山富足山王氏、常山毛良王氏、常山彭川王氏、常山横山王氏、常山長川王氏、臨海蟾溪王氏、臨海北澗王氏、臨海嶺跟王氏、臨海西溪王氏、仙居岐山王氏、仙居樂安王氏、天台太原王氏、黄岩西橋王氏、黄岩南隅花廳王氏、黄岩柔橋王氏、遂昌王氏、縉雲五雲王氏、松陽花田畈王氏、松陽太原王氏、禮江王氏、箬溪中街王氏、寧溪中宅王氏。
安徽省:合肥王氏、蕪湖王氏、懷遠王氏、宿縣王氏、無爲濡須王氏、涇縣東陽王氏、涇縣安吳王氏、涇縣金鼎王氏、涇縣柳溪王氏、徽州新安王氏、徽州厚川王氏、黄山王氏、休寧宣仁王氏、溪盤川王氏、溪廟子山王氏、歙縣澤富王氏、歙縣新安王氏、歙縣歙邑虹源王氏、祁門高塘鴻溪王氏、祁門祁邑苦竹王氏、祁門上箬琅邪王氏、桐城王氏、桐城東樓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懷寧王氏、懷寧柘澗山王氏、潛山潛陽琅邪王氏。
福建省:福建開閩忠懿王氏、閩侯西(清)王氏、同安珩厝王氏、同安灌口王氏、安溪柑園田尾王氏、安溪樹林鎮山子腳溪埔王氏、安溪岩嶺山王氏、浦城深溪義門王氏。
江西省:萍鄉萍派王氏、萍鄉小庫村王氏、萍鄉昭萍王氏、婺源武口王氏、婺源新安武口王氏、婺南中雲王氏、婺南雲川王氏、婺源金源山頭王氏、婺源雙山王氏、萬載王氏、萬載南田王氏、奉新新吳王氏、臨川三公王氏。
山東省:淄博淄川縣豐泉鄉王氏、淄博淄川王氏、淄博顏山王氏、桓台王氏、桓台大槐王氏、桓台新城王氏、昌邑王氏、高密王氏、諸城王氏、煙台王氏、文登王氏、萊陽王氏、棲霞王氏、黄縣芝陽王氏、黄縣太原王氏、黄縣城内王氏、金鄉王氏、濱縣王氏、無棣王氏、冠縣館陶王氏、臨沭王氏。
河南省:開封大梁王氏、修武後馬作王氏、湯陰王氏、柘城王氏、西華王氏、太康王氏、郟縣王氏、禹縣角山王氏、西平王氏、光山王氏、南陽王氏、嵩縣王氏。
湖北省:新洲王氏、孝感王氏、漢川王氏、黄岡王氏、紅安王氏、崇陽王氏、石首王氏、枝江縣安福寺王氏。
湖南省:湖南王氏、寧鄉湘鄉安化王氏、長沙奎山王氏、長沙澗湖塘王氏、寧鄉寧邑王氏、寧鄉楚南溈寧東湖王氏、寧鄉大沖王氏、湘潭王氏、湘潭衡湘王氏、湘潭中湘山塘王氏、湘潭中湘留田王氏、湘潭石浦王氏、湘潭中湘三界王氏、湘潭泉沖王氏、湘鄉同德王氏、湘鄉上湘品泉王管王氏、湘鄉安樂王氏、湘鄉上湘城南王氏、湘鄉山濤王氏、湘鄉荆藪王氏、衡陽王氏、衡陽漁溪王氏、嶽陽王氏、湘陰王氏、永興高倉王氏、桂陽王氏、桂陽燕溪王氏、東安王氏、武岡王氏、灃縣王氏、沅江王氏、安化永樂王氏、永顺龍塔王氏、沅江複興垸王氏。
廣東省:廣東王氏、新豐王氏、饒平王氏、東莞圓沙王氏、東莞鼇台王氏、東莞王氏。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王氏、博白王氏。
四川省:成都王氏、蒲江王氏、蜀西崇陽王氏、長壽王氏、瀘州王氏、瀘縣王氏、合江王氏、綿陽王氏、内江王氏、内江龍橋王氏、簡陽王氏、仁壽王氏、洪雅王氏、高縣王氏、儀隴王氏、宣漢王氏。
雲南省:鎮彝威王氏、晉寧王氏、鎮雄王氏、大理洱源王氏。
陝西省:鄂縣王氏、横山中灣王氏。
台灣省:龍塘王氏。
滿族王氏後裔散居鳳城湯山城、東湯、大堡、寬甸太平哨、石湖溝等地。
王安石有否在其出生地的江西留下直系後裔?在王安石故里已沒有他的直系後裔,他兄弟的後裔卻非常繁盛。傅林輝先生花費了近二十年時間,完成了《王安石世系傳論》一書,對王安石的世系和生平作了非常詳盡的叙述。傅林輝先生在該書的目序中寫到:“王安石研究會的熊焰先生提供給我大量的王氏家譜,金溪柘崗的吳氏後裔,我的文友吳文丁和吳漢又爲我提供了王安石嶽家和外祖家的柘崗吳氏家譜,掌握了王安石上三代,下三代與王安石有關人物一百多人的資料。”其中王氏家譜就有《撫州市孝橋璜溪三修王氏宗譜》、《臨川縣展坪竹溪王氏十一修族譜》、《金溪縣陳坊王氏四修宗譜》、《臨川縣展坪鄉大坂三公王氏族譜》、《撫州市長嶺九井王氏宗譜》、《金溪縣陳坊城湖吳氏宗譜》。
據《王安石世系傳論》介紹,王安石兄弟姊妹有十人,兄弟有安仁、安道、安國、安世、安禮、安上,還有姊妹三人。在江西臨安王氏宗譜的記載中,王安石沒有直系後裔繁衍至今。唯有《撫州市孝橋璜溪三修王氏宗譜》在王安石的名下記載“有子王旁”。清梁啟超在所著《王荆公》第十九章《荆公之家庭》中也說:“公子二:曰雱,曰旁。惟公集有題旁詩一首,亦可征其早慧。”《金陵新志·王安石》對旁有一點記載:“雱弟旁,旁生桐,桐生瓙、珏。”陸游《老學庵記》載:“荆公所玉帶闊十四……真宗朝趙德明所貢,至紹興末,王氏猶藏之,曾孫奉議郎瓙始複進入禁内。”可見王安石有後代,即王旁→王桐→王瓙、王珏……
這就證明王安石確有直系後代。而且雖然王安石長女鄞女早夭,但次女婿爲吳持節,幼女婿爲蔡卞(蔡京之弟),王安石的這兩位女兒,想必也會有後裔流傳至今,還待進一步詳考。
王氏南北分布不平衡,長江以北地區,約占北方漢族人口的8.8%,爲第一大姓,而在南方地區僅占4.5%,爲第四大姓。在全國漢族中,以内蒙古王氏的比例最高,廣東最低。
分布特點
分布密度
王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内蒙古東部、河北東部、山東、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這些地區每平方公里的王姓人口達21人以上,中心地區達30人以上。每平方公里21以上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12.3%,王姓人口約3007萬。每平方公里12.6-21人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19.9%,王姓人口約2904萬。每平方公里4.2-12.6人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33.8%,王姓人口約2660萬。每平方公里4.2人以下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34%,王姓人口約321萬。
分布頻率
王姓人口的分布很廣,但不均衡。
黑龍江、吉林、遼寧、内蒙古東部和中部、河北東部、山東、河南北部、新疆喀什地區是王姓最常見的地區,其覆蓋面積隻有國土總面積的19.8%,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9.2%以上,有的高達16.2%。
長江以北和青海西寧以東的其他地區,也是王姓的常見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6.9%-9.2%之間,覆蓋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19%。
長江以南及新疆東北部和西部,是王姓人口相對較少的地區,王姓在人群中的頻率在2.3%-6.9%之間,覆蓋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34.6%。
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區、廣東西部、廣西東部、海南是王姓分布稀少的地區,王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不足2.3%,覆蓋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26.6%。
血型特征
王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體的情況(總人口數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共計8892萬)爲:
* O型:2784萬,占31.3%
* A型:2530萬,占28.5%
* B型:2716萬,占30.5%
* AB型:862萬,占9.7%
* A型:2530萬,占28.5%
* B型:2716萬,占30.5%
* AB型:862萬,占9.7%
黑龍江、吉林、遼寧、内蒙古東部、山東大部、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是王姓最集中的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2.3%,有王姓人口3007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33.8%。其中,O型血897萬,A型血831萬,B型血970萬,AB型血309萬。
河南、河北西部、山西大部、陝西大部、甘肅大部、寧夏大部、四川大部、湖北北部、山東西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是王姓的常見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9.9%,王姓人口2904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32.6%。其中,O型血923萬,A型血832萬,B型血874萬,AB型血275萬。
内蒙古中西部、陝西北部、山西西北部、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四川西部、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湖北南部、浙江南部、廣東西部、新疆西北部是王姓分布的一般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33.8%,王姓人口2660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29.9%。其中,O型血857萬,A型血774萬,B型血780萬,AB型血249萬。
青海湖以西其他地區、廣西、海南、廣東西部。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34%,王姓人口321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3.6%。其中,O型血107萬,A型血93萬,B型血92萬,AB型血29萬。
世界各地的王姓
台灣的王姓
王姓在台灣爲第六大姓,僅次於陳(250萬人)、林(188萬人)、黄、張、李等姓。
然而,台灣王姓部分不見得具有漢族血統:例如原住民時因台灣政治的漢化政策改姓。這使在台灣其姓氏亦在非漢族群體中很常見。
苗族王姓
在苗文中“王”寫作“Vang”、或“Vaj”或“Vaaj”。它和漢語中的王姓來自於同一個詞源,而且是一個在苗族中很常見的姓。王姓氏族是苗族里最大的十八個氏族之一。
越南的王姓
王姓在越南寫作:Vương。如,王承武(“Thừa Vũ”具體所對應的漢字未詳。),越南抗法名將。
日本的王姓
“Ō”(羅馬字母記作Oh、Ou或者O)(Wang→ワゥ[Waũ]→ワウ[Wau]→ヲウ[Wō]→オウ[Ō])在日本是一個等價於“王”的罕見姓氏。“Ō”是按照日本語的發音方式設立的“王”字。大部分姓王的日本家庭都是中國人的後裔。
王貞治(Sadaharu Oh)是日本著名的華人棒球選手和經紀人。
朝鮮和韓國的王姓
王姓在朝鮮語中寫作“왕”。據統計,韓國在2000年時,有王姓人口23447人。
“王”曾經是朝鮮半島上最大的一個姓氏。《後漢書》記載,朝鮮半島的王姓始祖是公元前2世紀從中國山東(當時的齊國)遷到朝鮮的王仲。
雖然“王”是朝鮮半島歷史上高麗王室的姓,但今天已經不多見了。據說,當高麗王朝滅亡之後,那些姓王的人們爲了避免朝鮮王朝廠的嚴重迫害而改姓其他的姓了,部份人改爲全姓。在開城王氏的家譜中至今仍可以找到高麗統治者的部分痕蹟。
英語國家的王姓
漢語的“王”在翻譯成英語時,按照音譯的方法而被譯爲“Wang”或“Wong”。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顺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並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爲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爲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黄初二年(辛醜,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爲秦公,以京兆郡爲秦國,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爲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爲秦王,改京兆國爲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爲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内。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醜,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爲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爲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複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顺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穀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爲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爲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爲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穀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①戰國時期原爲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爲魏所滅,複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醜,公元前296年)爲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②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爲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爲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國置郡。③宋朝時期以定州爲中山府,治所爲安喜(今河北定縣)。④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醜,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爲中山縣,今爲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爲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並入河南省開封縣。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爲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爲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並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内長城爲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爲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爲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黄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爲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複爲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爲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爲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爲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爲河南省。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内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爲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内,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爲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複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至今已千餘年。
北海郡:漢朝時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說營陵,今山東昌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台一帶地區。隋、唐兩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東海郡:東海郡有三:一是秦朝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二是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治所在郯城縣北部;治所以郯(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爲縣、郡、刺史部治所。西漢時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地區。三是東魏及隋、唐諸朝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高平郡:原爲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爲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七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台、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爲平高郡(今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
東平郡: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爲東平國。南朝宋改爲郡,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轄七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廢黜。北宋朝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以鄆州爲東平府,治所在須城(今山東東平)。明、清兩朝爲州。民國時期廢州改爲縣。
新蔡郡:原爲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爲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爲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爲蔡州。
新野郡:漢朝時期置新野縣,西晉末期置新野郡,治所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北周時期被廢黜。
山陽郡:古代山陽郡有二:①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將梁國分置爲山陰國,不久以後的漢武帝建元年間(公元前140~135年),又將其改爲山陽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地區。②東晉朝義熙年間(公元405~418年),晉安帝將廣陵郡分置山陽郡,治理山陽附近的地區,其時轄地在今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至隋朝初年(辛醜,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蘇省淮安市一帶地區。
章武郡:西漢時期置縣,西晉至隋朝初期改置郡,治所在東平舒(今河北大城)。
東萊郡:東萊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治所在掖縣(今山東萊州)。東漢時期移治黄縣(今山東龍口)。晉朝時期改爲東萊國。南北朝時期分爲東萊、長廣兩郡。隋朝時期改爲萊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掖縣。唐朝時期亦爲萊州。
金城郡:西漢朝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肅永靖),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蘭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地區。隋朝大業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又曾改蘭州爲金城郡。海漢郡:居延海在漢朝時期稱居延澤。魏、晉兩朝又稱爲西海。唐朝以後稱居延海,其時轄地在今内蒙古額濟納旗北境。
長沙郡:亦稱長沙國。三國和西晉時期,長沙爲長沙郡郡治,屬古荆州。西晉後期和南北朝時期,長沙爲長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長沙爲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爲郡,長沙又爲長沙郡郡治。
堂邑郡:春秋時期爲堂邑。晉朝時期改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蘇六合)。
堂邑郡:春秋時期爲堂邑。晉朝時期改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蘇六合)。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河東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東平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新野堂:以望立堂。
山陽堂:以望立堂。
章武堂:以望立堂。
東萊堂:以望立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
海漢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
堂邑堂:以望立堂。
三槐堂:資料有待補充。
槐蔭堂:資料有待補充。
紹槐堂:資料有待補充。
培槐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謨烈堂:資料有待補充。
格國堂:資料有待補充。
孝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珠耀堂:資料有待補充。
享叙堂:資料有待補充。
慶系堂:資料有待補充。
九賢堂:資料有待補充。
五教堂:資料有待補充。
三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忠恕堂:資料有待補充。
錫類堂:資料有待補充。
紫薇堂:資料有待補充。
世賢堂:資料有待補充。
履和祠:資料有待補充。
和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叙振堂:資料有待補充。
黄西堂:資料有待補充。
精義堂:資料有待補充。
文獻堂:資料有待補充。
崇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繩武堂:資料有待補充。
天全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厚堂:資料有待補充。
燕翼堂:資料有待補充。
奉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槐政堂:資料有待補充。
宗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世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懷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懷羲堂:資料有待補充。
餘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源達堂:資料有待補充。
敬修堂:資料有待補充。
雙柏堂:資料有待補充。
崇賢里:資料有待補充。
介福堂:資料有待補充。
遂高堂:資料有待補充。
追達堂:資料有待補充。
債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青箱堂:資料有待補充。
聽笙堂:資料有待補充。
槐清堂:資料有待補充。
萼輝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叙堂:資料有待補充。
衍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王姓名人
王姓是著名的大姓之一,名人從古到今數不勝數。《中國名人大辭典》中收入了曆代王姓名人共計2360名,占名人總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名第一位。
王姓歷史名人
王詡,號鬼穀子,傳說中縱横家的鼻祖
王 翦:(生卒年待考),頻陽東鄉人(今陝西富平)。著名秦朝軍事家。
王 賁:(生卒年待考),名將王翦之子,頻陽東鄉人(今陝西富平)。著名秦朝將領,與其父王翦是秦國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王 翦:(生卒年待考),頻陽東鄉人(今陝西富平)。著名秦朝軍事家。
王 賁:(生卒年待考),名將王翦之子,頻陽東鄉人(今陝西富平)。著名秦朝將領,與其父王翦是秦國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王 陵:(公元前?~前181年),沛縣人(今江蘇沛縣)。著名西漢初大臣。大漢王朝建立後,王陵被封爲安國侯,任右丞相。
王昭君:(生卒年待考),女,名嬙,西漢元帝時宮女;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秭歸),封爲昭君,晉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爲明君或明妃。
王昭君:(生卒年待考),女,名嬙,西漢元帝時宮女;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秭歸),封爲昭君,晉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爲明君或明妃。
王 匡:(公元?~23年),王莽的侄子;東平陵人(今山東濟南)。
王 鳳:(公元前?~公元前22年),字孝卿;東平陵人(今山東濟南)。漢成帝母後王政君的哥哥。
王 符:(公元85~163年),字節信;安定臨涇人(今甘肅鎮原)。著名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 裒:(生卒年待考),營陵人(今山東昌樂),著名二十四孝之16(聞雷泣墓)。
王 符:(公元85~163年),字節信;安定臨涇人(今甘肅鎮原)。著名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 裒:(生卒年待考),營陵人(今山東昌樂),著名二十四孝之16(聞雷泣墓)。
王 祥:(生卒年待考),琅琊人,著名二十四孝之18(臥冰求鯉)。
王 充:(公元27~96年),字伴任;會稽上虞任(今浙江上虞)。著名東漢思想家、文學理論家。王充所著《譏俗》、《節義》十二篇,《養性書》十六篇,《政務》等,均不傳。今傳《論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一篇,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文學理論和哲學理論問題。
王 允:(生卒年待考),字子師。著名東漢末期大司徒。
王 允:(生卒年待考),字子師。著名東漢末期大司徒。
王 浚:(公元206~286年),字士治;弘農湖人(今河南靈寶)。著名晉朝大臣。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琅琊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後移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著名東晉政治家、書法家。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又名王大令,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琅琊臨沂人(今山東臨沂)。著名東晉政治家、書法家。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又名王大令,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琅琊臨沂人(今山東臨沂)。著名東晉政治家、書法家。
王 恭:(公元?~398年待考),字孝伯;太原晉陽人。著名東晉外戚。
王鎮惡:(公元373~418年),北海劇縣人(今山東壽光東南部),著名東晉將領。王鎮惡的祖父是前秦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王猛。
王 導:(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琅邪臨沂人(今山東臨沂)。著名東晉大臣。
王 導:(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琅邪臨沂人(今山東臨沂)。著名東晉大臣。
王 筠:(公元481~549年),字元禮,一字德柔;祖籍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著名南朝梁文學家。有《洗馬》、《中書》等集一百卷。今存張溥輯《王詹事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王 通:(公元?~617年),字仲淹;河東龍門人(今山西萬榮通化鎮)。著名隋朝學者。王通一生著作很多,但大多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僅有其弟子編集的《文中子中說》一書。
王 績:(公元585~644年),字無功,自號東皋子。著名隋朝詩人。 名篇《滕王閣序》彪炳千古,震爍文壇,故被列爲“初唐四傑”之首。
王君鄂:(公元?~645年),邯鄲武安人。著名唐朝開國名將。
王 通:(公元?~617年),字仲淹;河東龍門人(今山西萬榮通化鎮)。著名隋朝學者。王通一生著作很多,但大多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僅有其弟子編集的《文中子中說》一書。
王 績:(公元585~644年),字無功,自號東皋子。著名隋朝詩人。 名篇《滕王閣序》彪炳千古,震爍文壇,故被列爲“初唐四傑”之首。
王君鄂:(公元?~645年),邯鄲武安人。著名唐朝開國名將。
王 皀:(公元570~638年),字叔筁;祁縣人。著名唐朝大臣。
王 維:(公元698~759年),字摩詰;原籍祁人(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爲河東人。著名唐朝文學家、畫家、詩人。
王昌齡:(公元?~756年),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詩人。
王忠嗣:(公元705~749年),原名訓;山西祁縣人,由唐玄宗賜名忠嗣。著名唐朝大臣。
王 珙:(公元?~725年),山西祁縣人。著名唐朝大臣。
王 播:(公元759~830年),祖籍山西太原。著名唐朝重臣。曾兩次任宰相,因有賄賂之名,被時譽所毁。
王 勃:(公元650~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一說萬榮)。著名唐朝文學家,“唐初四傑”之一。
王 勃:(公元650~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一說萬榮)。著名唐朝文學家,“唐初四傑”之一。
王 度:(公元585~625年),著名隋、唐之際文學家。
王 翰:(公元687~728年),字子羽;山西太原人。著名唐朝詩人。
王之渙:(公元688~742年),字季陵;祖籍山西太原,後遷居絳郡(今山西新絳)。著名唐朝詩人。
王 建:(公元767~831年),字仲初;潁川人(今河南許昌)。著名唐朝詩人。王建的著作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十卷,《崇文總目》作二卷,今傳木刻活字印本有:《王建詩集》十卷,南宋陳解元書棚本;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此爲底本,並參照其他刊本校補排印。《王建詩集》八卷,明汲古閣木刻活字印本。《王建詩》八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馬集》八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詩集》十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宮詞》一卷,有單木刻活字印本及明顧起經注本。
王仁昫:(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音韻學家。曾著《刊謬補缺切韻》,爲陸法言《切韻》增字加注,並訂正其誤字。今存敦煌本殘卷及故宮藏項元汴跋本、宋濂跋本三種。宋跋本全。其書分韻一百九十五部,較《切韻》增“儼”、“釅”兩韻,爲研究《切韻》的重要資料。
王 鐸:(公元?~884年),字昭範;山西太原人。著名唐朝末期將領。
王仙芝:(公元?~878年),濮州人(今山東鄄城)。著名唐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
王彥章:(公元863~923年),字賢明;鄆州壽張人(今山東東平)。五代時期著名後梁將領。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世稱臨川先生;江西臨川人(今江西撫州)。著名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宋神宗時期宰相。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世稱臨川先生;江西臨川人(今江西撫州)。著名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宋神宗時期宰相。
王 曾:(公元978~1038年),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山東益都)。著名宋朝大臣。著有《王文正公筆錄》傳世。
王 整:(公元970~?年),字子齊;鹹陽魏州人(今陝西鹹陽)。著名宋朝大臣。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己未科狀元。
王堯臣:(公元1003~1058年),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人(今河南虞城)。著名宋朝大臣。 王堯臣生於宋真宗鹹平六年,是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科狀元。
王拱辰:(公元1012~1085年),字君貺,原名拱壽;開封鹹平人(今河南通許)。著名宋朝大臣。王拱辰的女婿李格非是宋朝著名學者,外孫女李清照爲宋朝著名女詞人。
王重陽:(公元1113~1170年),金朝道士。著名宋朝時期道教全真教的創始人。
王 整:(公元970~?年),字子齊;鹹陽魏州人(今陝西鹹陽)。著名宋朝大臣。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己未科狀元。
王堯臣:(公元1003~1058年),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人(今河南虞城)。著名宋朝大臣。 王堯臣生於宋真宗鹹平六年,是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科狀元。
王拱辰:(公元1012~1085年),字君貺,原名拱壽;開封鹹平人(今河南通許)。著名宋朝大臣。王拱辰的女婿李格非是宋朝著名學者,外孫女李清照爲宋朝著名女詞人。
王重陽:(公元1113~1170年),金朝道士。著名宋朝時期道教全真教的創始人。
王小波:(公元?~995年),著名北宋農民起義軍領袖。
王 磐:(公元1202~1294年),字文炳;邯鄲永年人。著名元初重臣、學者。著有《鹿庵集》傳世。
王實甫:(生卒年待考),名德信;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著名明朝哲學家、教育家。因曾在陽明洞隱居讀書,又創辦陽明書院,自號“陽明子”,由此名隱號顯,世人稱其爲“陽明先生”。
王一鶚:(公元1533~1591年),號雲衢,曲周縣東街人,著名明朝大臣。
王實甫:(生卒年待考),名德信;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著名明朝哲學家、教育家。因曾在陽明洞隱居讀書,又創辦陽明書院,自號“陽明子”,由此名隱號顯,世人稱其爲“陽明先生”。
王一鶚:(公元1533~1591年),號雲衢,曲周縣東街人,著名明朝大臣。
王念孫:(公元1744~1832年),字懷祖,號石耀;江蘇高郵人。著名清朝音韻訓詁學家。
王引之:(公元1766~1834年),字伯申,號曼卿;江蘇高郵人。著名清朝訓詁學家。清嘉慶年間進士。官至工部尚書。王引之繼承其父念孫音韻訓詁之學,世稱“高郵王氏父子”。所著有《經傳釋詞》、《經義述聞》等傳世。
王士禎:(公元1634~1711年),字子真,一字貼上,號阮亭,别號漁洋山人;桓台新城人。著名清朝初期詩人。
王文清:(公元1688~1779年),字廷鑒,號九溪;寧鄉縣人。清朝嶽麓書院山長。著有《考古源流》、《典制大文考》、《曆代詩匯》、《周禮會要》、《周易中肯》、《樂制考》、《鋤經餘草》、《鋤經續草》及《儀禮分節句讀》等。其中《鋤經餘草》和《鋤經續草》經其六世孫賡猷兄弟校刊爲《九溪遺書》行世。此外《湖南文征》收有《天文全圖說》、《學校論》等文二十四篇。
王 筠:(公元1784~1854年),字貫山,一字泉友,號菉友;山東安丘人。著名清朝文字學家。著有《說文釋例》二十卷,《禹貢正字》一卷,《毛詩重言》一卷,《毛詩雙聲叠韻說》一卷,《夏小正義》一卷,《弟子職正音》一卷,《蛾術編》二卷,《小學三支别》《四書說略》四卷,《教童子法》一卷,亦不落講章語錄窠臼。《馬首農言》一卷,典雅翔核,有六朝地志風度。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農,號薑齋,學者尊爲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著名清朝大儒。
王 筠:(公元1784~1854年),字貫山,一字泉友,號菉友;山東安丘人。著名清朝文字學家。著有《說文釋例》二十卷,《禹貢正字》一卷,《毛詩重言》一卷,《毛詩雙聲叠韻說》一卷,《夏小正義》一卷,《弟子職正音》一卷,《蛾術編》二卷,《小學三支别》《四書說略》四卷,《教童子法》一卷,亦不落講章語錄窠臼。《馬首農言》一卷,典雅翔核,有六朝地志風度。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農,號薑齋,學者尊爲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著名清朝大儒。
王姓近現代名人
王盡美:(公元1898~1925年),著名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一大代表。
王闓運:(公元1833~1916年),宇壬秋,又字壬父;湖南長沙湘潭人。著名近代學者、文學家。
王 照:(公元1859~1933年),字小航;河北寧河人(今天津)。著名近代拼音文字倡導者。
王國維:(公元1877~1927年),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浙江海寧人。著名近代學者。
王若飛:(公元1896~1946年),名運笙,號繼仁;貴州安顺城北街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
王雪濤:(公元1903~1982年),原名王廷鈞;邯鄲成安人。著名當代畫家。
王雪濤:(公元1903~1982年),原名王廷鈞;邯鄲成安人。著名當代畫家。
王亞南:(公元1901~1969年),黄岡市王家坊村人(今湖北團風)。著名現代經濟學家。
王 明:(公元1904~1974年),原名陳紹禹;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共領導人之一。
王稼祥:(公元1906~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薔;安徽涇縣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
王嘉蔭:(公元1911~1976年),字蔭之,别名癡公,邯鄲永年人。著名當代地質學家。
王 選:(公元1938~2006年),江蘇無錫人。計算機專家,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陽元:(公元1935~今),浙江寧波鎮海人。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任重,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
王岐山,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現國務院副總理
王振堂,台灣彰化縣鹿港人,全球個人電腦制造大廠acer宏碁公司董事長
王樂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
王兆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
王忠禹,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王光美,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
王光亞,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大使
王岐山,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現國務院副總理
王振堂,台灣彰化縣鹿港人,全球個人電腦制造大廠acer宏碁公司董事長
王樂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
王兆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
王忠禹,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王光美,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
王光亞,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大使
王鼎昌, 新加坡總統
王毅,中國外交家
王毅,中國外交家
王安,美籍華裔電腦工程師、發明家和企業家
王若望
王若望
王治郅,中國籃球運動員
王永慶,台灣企業家
王洪文,四人幫成員
王澤,原名王家禧,香港漫畫家,《老夫子》作者
王貞治,前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打者,現福岡軟件銀行鷹隊監督
王禎和,台灣作家
王建民,美國職棒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投手,在紐約洋基隊時期連續兩年豪取十九場勝投
王金平
王永慶,台灣企業家
王洪文,四人幫成員
王澤,原名王家禧,香港漫畫家,《老夫子》作者
王貞治,前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打者,現福岡軟件銀行鷹隊監督
王禎和,台灣作家
王建民,美國職棒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投手,在紐約洋基隊時期連續兩年豪取十九場勝投
王金平
王晶,香港著名導演
王耿豪:台灣男演員
王豪:台灣男演員
伊正:原名王一正,台灣男演員
王敏德,香港電影演員
王菲,前藝名王靖雯,著名流行音樂女歌手,有華語歌壇天後之稱
王菀之,香港著名女歌手
王家衛,香港著名導演
王耿豪:台灣男演員
王豪:台灣男演員
伊正:原名王一正,台灣男演員
王敏德,香港電影演員
王菲,前藝名王靖雯,著名流行音樂女歌手,有華語歌壇天後之稱
王菀之,香港著名女歌手
王家衛,香港著名導演
王力宏,著名美籍華人歌手
王軍霞,中長跑世界冠軍
王楠,乒乓球世界冠軍
王勵勤,乒乓球世界冠軍
王心凌,本名王君如,台灣知名歌手、演員
王光良,藝名光良,亞洲知名歌手,馬來西亞華僑
王又曾,台灣企業家,因力霸掏空案,逃亡美國
王永民,五筆字型發明人
王祖賢,台灣著名女影星
軍事界
王軍霞,中長跑世界冠軍
王楠,乒乓球世界冠軍
王勵勤,乒乓球世界冠軍
王心凌,本名王君如,台灣知名歌手、演員
王光良,藝名光良,亞洲知名歌手,馬來西亞華僑
王又曾,台灣企業家,因力霸掏空案,逃亡美國
王永民,五筆字型發明人
王祖賢,台灣著名女影星
軍事界
王首道:(公元1906~1996年),湖南瀏陽張坊區上洪鄉人(今湖南瀏陽)。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樹聲:(公元1905~1974年),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大將。
王 平:(公元1907~1998年),湖北陽新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 震:(公元1908~1993年),湖南瀏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宏坤:(公元1909~1993年),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建安:(公元1907~1980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新亭:(公元1908~1984年),湖北孝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 諍:(公元1909~1978年),原名吳人鑒;江蘇武進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新亭:(公元1908~1984年),湖北孝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 諍:(公元1909~1978年),原名吳人鑒;江蘇武進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必成:(公元1912~1989年),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近山:(公元1915~1978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尚榮:(公元1915~2000年),湖北石首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宗槐:(公元1915~1998年),江西萬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秉璋:(公元1914~今),河南安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恩茂:(公元1913~2001年),江西省永新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家善:(公元1903~1979年),黑龍江巴彥康莊鄉大板房屯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道邦:(公元1911~1959年),原名王朝秀;江西永新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輝球:(公元1911~2003年),江西萬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輝球:(公元1911~2003年),江西萬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紫峰:(公元1905~1994年),湖南耒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茂潤:(公元1936~今),山東榮成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祖訓:(公元1936.6~今),雲南曲靖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瑞林:(公元1930~今),山東招遠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王太嵐:(公元1939~今),山東東阿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太嵐:(公元1939~今),山東東阿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永寧:(公元1929~今),原名王盈祥,陝西宜君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永明:(公元1930~1994年),山東牟平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成斌:(公元1928~今),山東掖縣朱家村人(今山東萊州)。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永明:(公元1930~1994年),山東牟平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成斌:(公元1928~今),山東掖縣朱家村人(今山東萊州)。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建民:(公元1942~今),河北灤南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繼堂:(公元1946~今),山西澤州川底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王叔銘:(公元1905~1998年),原名王熏;山東諸城人。著名國民革命軍第一級空軍上將。
王多年:(公元?~?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級陸軍上將。
王 升:(公元?~?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級陸軍上將。
王文燮:(公元?~?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級陸軍上將。
王若愚:(公元?~?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級陸軍上將。
王文燮:(公元?~?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級陸軍上將。
王若愚:(公元?~?年),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級陸軍上將。
王漢寧:著名國民革命軍第二級空軍上將。
王 均:(公元1891~1936年),字治平;雲南呈貢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王銘章:(公元1893~1938年),字之鍾;四川新都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抗日戰爭中,王銘章在1938年3月17日的徐州會戰中滕縣陣地陣亡,終年四十六歲,堪稱川軍悍將典範,時爲孫震部第一二二師師長。
王陵基:(公元1883~1967年),字方舟;四川樂山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1939年11月13日晉升爲陸軍中將軍銜,擔任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5月25日加上將軍銜,擔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
王銘章:(公元1893~1938年),字之鍾;四川新都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抗日戰爭中,王銘章在1938年3月17日的徐州會戰中滕縣陣地陣亡,終年四十六歲,堪稱川軍悍將典範,時爲孫震部第一二二師師長。
王陵基:(公元1883~1967年),字方舟;四川樂山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1939年11月13日晉升爲陸軍中將軍銜,擔任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5月25日加上將軍銜,擔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
王耀武:(公元1904~1968年),字佐民;山東泰安上王莊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新莽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8~25年爲期十七年,終年六十九歲。
王世充:(公元?~621年待考),西域胡人後裔,字行滿,本姓支。著名隋朝末期割據勢力之一,鄭國開國君主開明帝。
王建:(公元847~918年),字光圖;許州人(今河南舞陽),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締造者,在位時間從公元907~918年爲期九年,終年七十二歲。
王衍:(公元899~926年),原名王宗衍,王建幼子;許州人(今河南舞陽),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末代國王,在位時間從公元919~925年爲期六年,終年二十八歲。
王審知:(公元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光州固始人(今河南固始)。閩越國創建者,在位時間從公元908~925年爲期十七年,終年六十四歲。
王延翰:(公元?~926年),閩越王,太祖王審知長子,在位時間從公元925~926年爲期兩年,終年歲數待考。
王延鈞:(公元?~935年),閩越王,王審知次子,在位時間從公元926~935年爲期十年,終年歲數待考。
王繼鵬:(公元?~939年),字昶,王延均長子,閩越康宗王,在位時間從公元935~939年爲期五年,終年歲數待考。
王曦:(公元?~944年),原名原名王延羲,閩越王,王審知少子,在位時間從公元939~944年爲期六年,終年歲數待考。
王延政:(公元?~939年),閩越王,王延均長子,在位時間從公元943~945年爲期三年,終年歲數待考。
王曦:(公元?~944年),原名原名王延羲,閩越王,王審知少子,在位時間從公元939~944年爲期六年,終年歲數待考。
王延政:(公元?~939年),閩越王,王延均長子,在位時間從公元943~945年爲期三年,終年歲數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