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肉圓 (台灣)

肉圓 (台灣)

肉圓
Bawan.jpg
閩南語 / 台語表記?
全漢肉圓
漢羅Bah圓
全羅Bah-oân
肉圓白話字Bah-oân)是一種臺灣的特色小吃,名稱得自於外觀,一般為直徑6~8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是一種以地瓜粉、太白粉、或在來米粉、樹薯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豬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除了最常見的圓形之外,亦有三角形的北斗肉圓,是相傳發源最早的肉圓,但目前不若圓形肉圓普及。


發源[編輯]

相傳肉圓是在北斗地區的寺廟擔任文筆生范萬居先生所創。當時北斗地區發生水災,范萬居將地瓜曬乾,磨成粉後揉成團狀,再煮熟給災民食用,並未包肉。
後來又經過改良,加入豬肉、筍子等配料,逐漸發展成現今為人所熟知的肉圓,並且流傳到台灣各地,也產生了各地不同用料與做法的特色肉圓。

各地特色[編輯]

最有名的是發源地彰化(彰化北斗員林)肉圓,其餘的有新竹肉圓、臺中肉圓、南投(水里、埔里)肉圓、臺南肉圓、高雄肉圓、屏東肉圓、紅糟肉圓等等,實物的大小與使用材料都有頗多差異,但是調理方式多為以油加溫(並非炸)或,亦或兩者並用,食用時會同時淋上甜與鹹兩種醬汁和少許蒜泥芫荽,是臺灣的庶民小吃。
肉圓的名稱在臺灣也有地區差異,如有的地方把肉圓叫做「肉丸」。在鹿港,肉圓則是稱為「肉回」,常以臺語發音,回字唸音國台語相同,這是由於肉圓的組成是由肉圓皮包著裡面的肉塊,形狀很像「回」這個字;此外,肉圓起鍋時,調理者會用叉子把肉圓上的油撥回油鍋,因此得名。
肉圓這項特色小吃也進入了便利商店中,推出以臺灣各地名產為主題的小吃,因為種種的商業經營因素,推出的是臺中肉圓。發源地彰化縣於2007年舉辦「2007彰化肉圓節」,免費提供遊客肉圓,11月18日為總決選。

臺灣北部[編輯]

九份紅槽肉圓[編輯]

九份的紅槽素肉圓以豆粉製作素肉,浸泡紅槽,再加入中藥炒香,以筍絲香菇為內餡,以糯米漿、地瓜粉製作外皮,是九份著名小吃之一[1]

新竹肉圓[編輯]

外皮特色是皮有透明感且有咬勁,主要以在來米的米漿佐以蕃薯粉跟太白粉製成,比一般肉圓小。它另外一項更為顯著的特色就是內餡以紅糟調味,豬肉餡料佐以紅糟、糖跟醬油,再加上剁碎的青蔥,就是新竹肉圓的基本餡料,城煌廟附近多家可品嚐。[2]
調理時會將餡料包入米漿中,然後先蒸再炸,起鍋後佐以醬油、辣椒醬等調味,是新竹居民平日常吃的小吃之一。

臺灣中部[編輯]

中部肉圓做法,以油泡和油炸為主, 外皮炸得酥脆[3]。臺中肉圓吃法多搭配肉羹四神湯或米粉湯一起享用。

南投肉圓[編輯]

南投、埔里、水裡肉圓最為知名,吃法特色為先吃肉圓外皮,留著內餡,再倒入店家免費提供的大骨湯(亦有柴魚湯)一並享用[4]

彰化肉圓[編輯]

彰化肉圓外皮多以甘薯粉製作,內餡視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異,但多數店家用豬後腿肉製成的絞肉,佐以香菇為主。 調理方法先將肉圓連同容器放入蒸籠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時,再油炸而成。[5]
彰化肉圓還有將它製成涼式的吃法,蒸好的肉圓放冷後,再放到冰涼的湯水內,夏天吃極為清爽。稱為「彰化涼圓」。[5]
臺灣早期民生物資缺乏,農村只好以番薯當主副食,嘴巴吃久了也會饞,家庭主婦以番薯粉和米粥煎成餅,蒸或煮成家中的零嘴[5]。最開始是以熱的肉圓為主,內容物有絞肉筍子等等,但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漸漸發明了吃「冷」的肉圓,為了口感上的搭配,才將配料改為瘦肉及香菇等比較爽口的內容物。店家也發現,清爽的涼圓在炎熱的夏天這種吃不下東西的時節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因此也就慢慢的廣為流傳,變成彰化的特殊名產了。

北斗肉圓[編輯]

北斗肉圓跟彰化肉圓最大的不同在於外觀與內餡。兩者的料理方式一樣是油炸,但北斗肉圓外型較小,為三角形;且內餡只使用[竹筍]及[豬肉]。製作過程完全手工,先捏出外觀近似寶島形狀後,以高溫蒸氣蒸熟後即可食用,再經過油炸後口感更佳, 是當地特產之一。 但是'一般人在街道上'吃的肉圓'都是以前從北斗出產的'可是他用碗去蒸煮'然後'才能把肉圓放進入鍋子裡蒸煮'煮熟時翻開一看'一下子就有肉圓香味'聞到香味了'吃起來很好吃'北斗從[田中'到北斗]'是田中斗中路'[梅洲莊]梅洲里'一直走到北斗地區到二林'員林'溪湖到達鹿港等等 西洲'二水'社頭'線西等等 早期來車輛來來往往'每天從早到晚一直聽到喇叭聲音'叭叭叫[叭叭叭]聲音'ˋ這樣一來是非常吵' 總是在街道'舊'新馬路 舊'是早期 新'是今期

臺灣南部[編輯]

南部肉圓多以蒸籠裡蒸熟,有名的內餡是加上蝦子。

臺南肉圓[編輯]

蝦仁肉圓最為有名,重點俗稱火燒蝦的蝦仁,再加入乾蔥、肉臊當內餡,蒸上數分鐘後,微微透明的外皮,隱隱的看的出飽滿的肉圓內餡中紅紅的火燒蝦。

旗山肉圓[編輯]

旗山肉圓與傳統南部肉圓以蒸籠蒸熟不同,而是將生肉圓放在熱鐵板上煎熟,故外皮較一般蒸肉圓焦香、有彈性。

屏東肉圓[編輯]

起源於屏東而得名,並且與其他肉圓的做法有些不同,因此聞名。
屏東肉圓是臺灣最早以「」的方式調理的肉圓,內餡以生豬肉加上其他調味料,外皮則以在來米漿和地瓜粉揉成圓狀,再送入蒸籠裡蒸熟,再淋上甜鹹醬即可食用。一般會習慣吃完後用殘汁殘肉再去盛清湯來喝。

照片[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