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何謂沙龍?何謂寫實?~台灣攝影文化發展的一段艱辛

何謂沙龍?何謂寫實?~台灣攝影文化發展的一段艱辛

更新於 1 年前
所謂「沙龍」或被泛稱「沙龍調」, 在不同時代轉承的意涵,是有不同解釋的氛圍;所以日據時期的業餘愛好者拍出的作品,被60年代的寫實派,戲謔稱為「軟調面」(日語發音LAN-CHAUO-MAN 很像台語發音LAN-CHAUO-MIN「男叫明」意指男性生殖器官的不雅貶笑)的沙龍調;而到後來的80年代的「當代攝影」風潮正盛時,又把60年代的寫實派歸為「鄉土寫實沙龍」的封號;意指同中國會一樣多是業餘愛好、走評審喜好的沙龍比賽路調。「沙龍」一詞,一直被衍用來批評不合時宜的統稱用詞,甚至一句:「那個人沙龍的啦!」意指過時而又躭溺在唯美畫意的風格,沙龍變成被冠爆的所謂「榮銜」國王的新衣、是被過度使用的形動詞;英國皇家博士、碩士榮銜、世界十傑、美國優秀攝影家等,榮銜制度的國際沙龍制度,在各國不同攝影文化發展的脈絡,能得到榮銜,並不代表其攝影藝術至高無上、無人可取代的無冕王。
在亞洲、特別是香港,是榮銜的「沙龍大國」, 是「打龍」大國、是產生世界十傑的龍寶地。什麼是「沙龍攝影」?「沙龍」Salon一詞來自何方神聖;我們
來看看攝影史:

繪畫與攝影之間的紛亂期
1853,The Royal Photographic of Great Britain(1853~)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成立,開始導入繪畫主題的趨勢,強調攝影的獨立特性。著名攝影家Oscar G.Rejlander、HENRY Peach Robinson等人的合成作品,可說明大眾對攝影與繪畫之間的認同。 George Bernard Shaw曾批抨Oscar G.Rejlander「人生的二個道路」作品,為對神聖的繪畫藝術、演劇藝術雙重的冒瀆。直到Peter Henny Emerson博士在「Naturalistic Photography for Students of the Art《為學藝術的自然主義攝影術》一文中,明確提出自然風景的主張;忠實於自己內在觀察,投入自己身心靈與自然的溶合,所謂「自然主義的攝影」,這是與當時的印象派繪畫靠攏, 間接突顯打開攝影術獨立藝術的門徑。
1892年,在倫敦結社而成的畫意主義的團體「兄弟輪會」《Linked Ring Brotherhood》,成員包括美國Alfred Stieglitz、HENRY Peach Robinson、Edward Steichen等人。每年舉辦《Salon》「沙龍展」, 後來才被各國業餘攝影愛好團體,以「國際沙龍攝影展」的名義,成為各國業餘沙龍攝影的濫觴。
在日本就變成「芸術寫真」,透過國際沙龍競賽,變成名家、也成為日本當代「攝影年鑑」的名家;如日本早期木村伊兵衛、中山岩太、石田清、松田勝治等, 那時鄧南光先生,基本上與上述日本大師同處相同時代。二次 大戰後1946年,由Dr .M.Van de Wijer魏爾先生所組織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otographic Art develops its activity world-wide簡稱「FIAP」國際影藝聯盟,1950在聯合國文教基金支持下,在瑞士成立他第一次國際性攝影藝術交流大會,成為歐美亞各國;尤其在聯合國民主陣線內的一種聯盟;自由民主資本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之間的影藝交流,無形間形成國與國影藝交流的民間國際組織,必須取得美國攝影學會及「FIAP」國際影藝聯盟的會籍認可,沙龍入選的成績,オ能被各國攝影榮銜考核所承認、年度計算「十傑」的依據。
世界寫實攝影潮流的轉換
日本寫真史專家飯沢耕太郎,在他的著作「藝術寫真和它的時代」一書中、有明確的提到,「新興寫真」對業餘愛好者,最明顯的刺激就是街頭捉拍(street snap)的帶動與流行,也就是鄧南光所提到的「速寫」(sketch photography)的功能。
1925年萊卡A型相機開始發售,對已進入近代工業文明發展近二十年的日本,萊卡相機的誕生,就好比客觀的「機械之眼」(寫真機具)進入「人類之眼」(觀看位置)的主觀眼差。「新世界」從此被重新定義、構造成新的視覺美學,有如擬人的血管、神經網絡的「世界人體」。立體派、未未主義、新即物主義等運動,從西歐走向太平洋、更向東方亞洲、尤其日本,翻轉新的一頁攝影歷史。
在專業領域中,刺激並活化現地報導的畫刊、專業報導攝影家誕生。在這短短十年間,瞬息變化。由強調客觀科學認知、排除浪漫主義、印象派的視覺主張如新即物造型運動,走入現地報導主觀、主題式的人間觀點,在世界翻滾、攪動。世界攝影主流的趨勢,也由歐洲,漸轉入新大陸的美洲。我們從美國現代攝影之父史蒂格立茲(Alfred Stiglitz)的轉變,就可了解一斑。史蒂格立茲(Alfred Stiglitz)1902年在紐約成立「攝影分離派」(Photo-Secession),是繪畫主義攝影的大本營。1910年由他主辦的「繪畫主義攝影國際展」(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Pictorial Photography at Albright Gallery, Buffalo, New York)結束後,他即轉向「紀實攝影」 (Straight Photography)。他1907所拍攝的作品「三等船室」就是一例。1936年美國「LIFE」雜誌創刊發行、刺激畫報現地報導的盛行、繼而攝影師對編輯價值取向的反動,漸而埋下走向個人視覺心理、身體私密氛圍的主觀影像,投入對公領域空間裡,投射個人視覺語彙性的挑戰;這二種面貌的現實轉現,旨義在告示世人,新的視野觀點的主張,是針對大眾媒介體的反撲;尤其是電視及大眾平面媒體;他們所傳達世界的真偽是如此容易、影像只是複製二次元世界的視覺記號,完全喪失掉實際世界的立體感、它的嗅覺、甚至冷暑感的要素;攝影只剩下取捨選擇的愛好以外,什麼都不是的狀態。領導世界攝影潮流的美國,從1966開始到1968連續三回舉辦「CONTEMPORARY PHOTOGRAPHERS 」「當代攝影家們」、翌年1967年在紐約的近代美術館也舉辦「NEW DOCUMENTLY」「新報導攝影」展。二個揭示新的寫實報導攝影的趨向,後來研究作品的學者就統稱那個時代的影像風格為「當代攝影」或稱「現代攝影」。這種帶有社會性風景的斷面取景,影響美國70年代中後期寫實攝影;這一棵千年生命大樹, 枝葉繁茂地花開花落。直到80年代美術概念的介入,寫實攝影這一頭千軍萬馬大隊,終於只落到被整個「新影像藝術(new vision art)」,眷養於一旁;攝影只剩下傳統材質性的外殼而己。
影會時期台灣的攝影生態,在國家意識上,承載過重的包伏,轉換在攝影思潮上,自主性的時代社會意識薄弱,無法滙集強而有カ的集體記憶,零碎破亂的攝影藝術,多頭馬車的奔足,終在70年代末落入沉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