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王惟一所鑄造的銅人,是已知中國最早的針灸模型,宋以後各代均將其視為國寶,因於天聖年間製成,因此稱為「天聖銅人」。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天聖五年冬十月壬辰,醫官院上所鑄腧穴銅人二:一置醫官院,一置相國寺」,可知王惟一鑄有兩具銅人,—具放在翰林醫官院,一具放在大相國寺

針灸銅人[編輯]

針灸銅人是一種刻有穴位名稱的人體銅像,是形象直觀的針灸穴位模型。

演進[編輯]

針灸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宋代以前,對針灸的經絡腧穴只有以文字敘述或圖形表示,而且錯訛較多。至北宋天聖年間,中國出現了第一座針灸銅人。銅人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各代官方或私人均對銅人進行重鑄或整修,從而使銅人流傳至今,成為現代針灸教學模型的先驅。

宋朝~元朝[編輯]

仿製天聖銅人
北宋天聖年間,殿中省尚藥奉御王惟一奉敕編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因宋仁宗(劉後)「以古經訓詁至精,學者封執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故「復令創鑄銅人為式」。王惟一所鑄造的銅人,「內分臟腑,旁註溪谷,井滎所會,孔穴所安,竅而達中,刻題於側」,可「使觀者爛然而有第,疑者渙然而冰釋」。(北宋·夏竦《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序》)[1]
王惟一所鑄造的銅人,是已知中國最早的針灸模型,宋以後各代均將其視為國寶,因於天聖年間製成,因此稱為「天聖銅人」。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天聖五年冬十月壬辰,醫官院上所鑄腧穴銅人二:一置醫官院,一置相國寺」,可知王惟一鑄有兩具銅人,—具放在翰林醫官院,一具放在大相國寺
在此之後,一座銅人流入襄陽,為章叔恭所見。「……(章叔恭)在襄州,嘗試針銅人,全象以精銅為之,臟腑無一不備,其外俞穴,則錯金而書穴名於旁,背面二器相合,則渾然全身。蓋舊部以此試醫者,其穴則塗黃臘。中實以汞,俾醫工以分析寸,按穴試針,中穴則針入而汞出。稍差則針不入矣。」[2] 此座銅人後下落不明。另一具銅人因靖康之亂,自汴被擄至金城,後又為元所掠。
元世祖中統間(1260~1263),此具銅人由尼泊爾工匠阿尼哥整修翻新,元至元二年(1265)像成,周身腧穴脈絡悉具,注以水,關竅畢達。
有資料稱:天聖銅人在開封陳列了整整100年,北宋亡後,幾經滄桑,一具據說至明正統年間被毀,一具據說於北宋亡時被相國寺僧人藏匿,至今仍埋在開封地下。[來源請求]

明朝[編輯]

明正統八年,明英宗因天聖銅人年代久遠,「錯暗而難辨」,命令重新制模,仿前重作,製造出「明正統仿宋天聖針灸銅人」(明正統銅人),這尊銅人是現存最古老的針灸銅人。但明正統銅人重製完成後,天聖銅人卻下落不明。
根據《太醫院針灸銅像沿革考略》記載「自明末流寇之亂,京師官署,悉遭寇擾,太醫院之銅人像亦被毀傷頭部。順治中修復之。」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後,京師遭到洗劫,存放在太醫院中的明正統銅人的頭部因為被損傷,但並未被毀,一直到清朝順治年間才重新修復。
清末御醫任錫庚於《太醫院志》中記載「光緒二十六年聯軍入北京,為俄軍所有。先醫廟之鑄銅三皇像亦為俄軍所得」「銅人則據為奇物,不肯交矣。經陳守忠懇准太醫院堂官奏給俄武官二等第三寶星以酬之。嗣改建新署,隨式工復置銅人,由堂派醫士蘇秉鈞、候補吏目張慶云為監造。」八國聯軍時,明正統銅人遭到俄軍劫去,後輾轉流傳回俄國,現存於聖彼德堡艾米塔吉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
另有明代醫家高武,號梅孤子,四明人。據《鄞縣誌》記載,高武擅天文、律呂、兵法、騎射,嘉靖時中武舉,但仕途不得志,歸。後專攻醫學,尤精針術。在十六世紀中葉,高武鑄銅人三座,男、婦、童子各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私人鑄造銅人。

清朝[編輯]

清乾隆年間,清高宗命令吳謙等九位醫官著《醫宗金鑒》,成書後,高宗賜給每位醫官一座小型的針灸銅人,作為獎品,以示鼓勵。這九座銅人只剩下一座,出土時候帶有外部的包裝殼,底座,盒內記有吳謙等人編寫《醫宗金鑒》的經過,並帶有紅色的乾隆印章,保存完好,陳列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中,彌足珍貴,是鎮館之寶。更為特殊的是,這一小型針灸銅人不是常見的男子形象,而是一個懷孕婦女。這一裸體的女性銅人表明了清高宗對醫學的重視。此銅人高46cm,寬22.8cm,厚16cm。銅人表面鑄有經絡和腧穴,但未鑄經穴名稱。
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收藏的這座針灸銅人歷經滄桑。四十年代初,時任中華醫學會醫史博物館館長的王吉民與海上名醫丁濟民談起,在北平古董鋪曾見過清代針灸銅人,但苦於價格昂貴未能購得,丁濟民先生當即表示願籌資購買。於是王吉民便寫信託北平的李友松醫師去訪購,終於用重金購得,並托朋友從北平帶回上海。當時正值戰亂,從北平回上海途中,一路過關越卡,多遇險情,意外費用,幾乎超過銅人原價,這些費用也由丁濟民先生負擔。針灸銅人抵滬後,丁先生將它捐贈給當時的中華醫學會醫史博物館。談起這具銅人的經歷和回歸,他感嘆道:「始於醫官院,終於博物館」。

當代[編輯]

現代科技手段的發展,人們根據銅人的構造做成了更為先進的現代版「針灸銅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