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張芝


張芝
拼音:zhāng zhī
同义词条:草圣张芝,东汉草圣
目錄[ 隱藏 ]
1人物簡介
2藝術特色
3苦練書法,終成“草聖”
4名人故事

 


草聖張芝


  張芝,字伯英,敦煌人。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父煥爲太常卿,徙居弘農華陰。伯英名臣之子,幼而高操,勤學好古,經明行修,朝庭以有道征,不就,故時稱張有道,實避世潔白之士也。善章草,後脱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爲“今草”。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一位巨匠張芝,字伯英,系東漢時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192年。 張芝的籍貫,《後漢書》爲其父張奐立傳,說是“敦煌酒泉人也”。一字之誤,訛傳一千多年。直至清代訓詁學巨擘錢大昕考證,確認張芝系東漢敦煌郡淵泉人。淵泉爲漢代敦煌郡所轄六個縣中的一個,即今甘肅敦煌市安西縣。

 張芝書法作品

   有關張芝生平的史料很少,這與他情操高潔,不慕功名有關。《後漢書·張奐傳》中僅提到“長子芝最知名,及弟昶並善草書”,雖極簡略,卻從中可知張芝在當時已因書法成就而享有盛名。略晚於張芝的西晉書法家衛恒在其書法理論著作《四體書勢》中稱:“漢興而有草書……

  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稱善作;後有崔瑗、崔實,亦稱善工。”而“弘農張伯英者因轉精其巧……韋仲將謂之草聖。”韋仲將即三國魏名臣韋誕,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根據是杜度的草書有骨力,但字劃微瘦;崔瑗、崔實宗法杜度,“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張芝喜而學之,轉精其巧,可謂草聖”。說明張芝曾師法杜、崔,但青出於藍,“超前絕倫,獨步無雙”。唐朝開元時的著名書法家和評論家張懷馞在其書法理論名著《書斷》里,有數百字論述張芝,確定了他在華夏書壇的重要地位。其後的曆代書法家和評論家也都以肯定態度延襲韋誕、衛恒、張懷馞、孫過庭等的論述,張芝的“草聖”地位自此成爲一座不可動搖的豐碑而屹立於中國書壇,閃耀着永恒的璀璨光芒。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爲佳話。晉衛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爲“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爲最。
編輯本段苦練書法,終成“草聖”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爲佳話。張芝學古,淡於仕進。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時人尊稱 自爲“張有道”。好書法,最擅章草。張芝曾臨池學書,池水爲黑,家中衣帛書而後練,於此可見其功力之深 。被後人稱讚 "超前絕後,獨步無雙。尊爲草聖。 張芝在書壇上,一直享有極高之草聖地位。《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爲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瑷。龍 豹變,青出於藍。又創於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回崖穀,任於造化"。張旭、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於伯英。羊欣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爲當矣"。

  晉衛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爲“臨池”,即來源於此。三國韋誕對其有“草聖”之譽,羊欣評價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並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爲當矣。”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蹟,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爲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宣和書譜》載有張芝草書《冠軍帖》、章草《消息貼》。

  中國文字,從甲骨文到小篆,成熟於秦,促使隸書應運而生。至西漢隸書盛行,同時也產生了草書,可謂“篆、隸、草、行、真”各體具備,但行筆較爲遲緩且有波磔的隸書和字字獨立、仍有隸意的章草,已不能滿足人們快速書寫需要,而使書寫快捷、流利的“今草”勃然興起,社會上形成“草書熱”。張芝從民間和杜度、崔瑗、崔實那里汲取草書藝術精華,獨創“一筆書”,亦即所謂“大草”,使草書得以從章草的窠臼中脱身而出,從此使中國書法進入了一個無拘無束,汪洋恣肆的闊大空間,從而使書法家的藝術個性得到徹底的解放。

  張芝書法作品

  張芝所創的“一筆書”,“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如行雲流水,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爲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意兼包”。這是張懷馞在《書斷》中對一筆書的精辟概括,同時高度評價張芝的草書“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從而成爲“草書之首”。張芝的草書給中國書法藝術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生機,一時名噪天下,學者如雲。王羲之對張芝推崇備至,師法多年,始終認爲自己的草書不及張芝。

   狂草大師懷素也自承從二張(張芝、張旭)得益最多。唐朝草書大家孫過庭在他的書譜中也多次提到他把張芝草書作爲藍本而終生臨習。

   張芝出身顯宦名門,但“幼而高操,勤學好古”,不以功名爲念,多次謝絕朝廷的征召,潛心習書。他“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刻苦磨礪精神,成爲中國書法界盡人皆知的一大掌故,王羲之曾欽敬地說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皆墨,好之絕倫,吾弗如也。”前人詠敦煌古蹟二十首有《墨池詠》 :昔人經篆素,盡妙許張芝。草聖雄千古,芳名冠一時。舒箋觀鳥蹟,研墨染魚緇。長想臨池處,興來聊詠詩。

  張芝正是這樣淡泊榮利,苦苦求索,方才攀上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第一座高峰。

  他的墨蹟近兩千年來爲世人所寶,寸紙不遺,他的墨蹟在《淳化閣帖》里收有五帖三十八行,爲曆代書家珍視並臨習,故張芝的書法藝術精神至今仍鮮活在中國書法的血脈中。張芝同時也是書法理論的開先河者,曾著《筆心論》五篇,可惜早已失傳。

   據說他還是一位制筆專家。像張芝這樣造詣全面的書法巨匠,在整部中國書法史上也是罕見的,不愧“草聖”的崇高稱號。他的季弟張昶也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精善章草,時人稱爲“亞聖”。甘隴應以出過這樣傑出的文化巨人而感到自豪。
編輯本段名人故事

  東漢時,敦煌郡東部有個淵泉縣,這里泉水潺潺,綠草茵茵。粟麥菽麻,碧綠蔥蘢。草原無際,牛羊成群。縣城里有一家姓張的豪門顯族,主人就是有名的戰將、學者--張奐。他生有三子。長子張芝。字伯英,號張有道。次子張昶,字文舒。三子張猛,字叔威。兄弟三人從小受到詩書禮教的熏陶。雖然張家生活十分優裕,但張芝並未養尊處優,毫無執絝習氣。自孩提時起,就操守高節,有志向,決心做一番留名於世的功業。張芝從小看到父親仕途坎坷,雖戰功顯赫,但屢遭好佞閹宦的誣陷,幾乎喪命。因此,他對宮場爾虞我詐深惡痛絕。立志不入官場,走學業立身的道路。

張芝書法作品

  張芝七歲時,父親請了一位德高望重,很有才學的老師,不僅教他識字,還教他描紅練字,不僅啟發他刻苦用功,還教他如何做人。三年之後,又送張芝到繁華熱鬧的敦煌郡學館讀書。郡學館座落在敦煌城北,學館院外有個大水池,水清見底,波光粼粼。四周綠樹環抱,濃蔭蔽日,池旁長滿花草,十分清靜。從小縣城來到大郡府,張芝雖覺得新鮮有趣,燈紅酒綠,但知道學業要緊,住在學館,從來不到大街上去逛馬路,看熱鬧,更不去游山玩水,隻是專心致志地埋頭讀書練字。

  每天下午,張芝都要在清靜的水池邊練習毛筆字,這已是常規。池邊沒有桌凳,就搬來方正的石塊當書桌,小石條當凳子。當時的造紙術剛發明不久,生產數量有限且很昂貴。張芝主要用竹簡來練習書法。搬來一捆捆竹簡練字,過上幾天,寫過的竹簡堆得象座小山,他就放進池中浸泡,然後刷洗幹淨,晾幹了再寫。在竹簡上練寫行書、楷書還流暢,但練習草書就不顺手了。爲此,他心中不快。

   正在他苦悶之際,啟蒙老師帶着女兒看他了,並帶着父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和一個包袱。張芝拆信一看,父親告訴他:啟蒙老師願把女兒許配於他,隻要見過面後雙方同意,便可定親。雙方父母都不強求成婚。並托老師給他帶來白綢子三疋,供練草書用。原來老師的女兒自小也愛練字,其功底深厚,隸書技藝尤爲精堪。張芝對她早有所聞,今日相見,姑娘貌似天仙,又喜愛書法、正和他心心相印。數日後,兩人情投意合,結爲連理。

  從此,張芝就用白綢子練習草書,比竹簡好萬倍,技藝長進很快。用竹簡練習楷書,在夫人的指教下,也常練習隸書。每天堅持練習三種字體,從不間斷。竹簡、白綢用光了,但書寫興趣正濃,來不及去洗,就把替換的衣服也用來寫字練筆了。無處再寫了,把竹簡、綢子、衣服放在池水中洗淨,晾幹後再寫。這樣過了五年,清清的池水變成濃濃的墨池,用筆蘸水就可以寫出墨黑的字來。因此,人們就把這池塘叫做“張芝洗墨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