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馮姓 與堂號

馮姓
拼音:féng xìng

馮姓在《百家姓》中排第9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7位。

馮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佐政官吏馮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據典籍《周禮·春官·宗伯》記載:“馮相氏。馮,乗也。”
  馮相,就是後來演展出來的左、右太宰(丞相),爲二人:左相由姬姓的王族擔當,主掌廷政、軍事、以及天、地二府司;右相由忠心勤懇的異姓人承擔,主掌一應國務,以及春、夏、秋、東四府司。二相合稱爲“馮相”,共掌六司。
在馮相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馮相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馮氏、相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該支馮氏正確讀音作píng(ㄆㄧㄥˊ),今讀féng(ㄈㄥˊ)亦可。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封地馮邑,屬於以先祖封邑名爲氏。
  春秋時期除畢公高一脈馮氏外,鄭國也是馮氏的一個重要發祥地。據史籍《世本》記載,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邑而得氏,其後子孫以先祖封邑名稱爲氏,世代相傳至今。
  鄭國有一著名的執政上卿鄭簡子,名公孫僑,字子產,又字子美,公元前?~前522年待考,他是鄭穆公的孫子,與孔子同處一個歷史時代,以善斷而名聞於諸侯各國。
  鄭簡子在任期間,鄭國與周邊諸侯的縱横往來、攻戰聯盟等大事,鄭國君主都要向他咨詢。鄭簡子廣納賢士,集思廣益,其判慚、決策無一不精當,深得鄭國君主的賞識和國民的尊重。
  爲褒獎簡子的政績與貢獻,鄭國國君以馮邑(今河南滎陽東部)封予簡子,鄭簡子入居馮邑後,遂號稱“馮簡子”。史書中稱馮簡子:“子產之從政,擇能而使之。”
  在馮簡子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或先祖名號爲姓氏者,稱馮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封氏正宗。該支馮氏正確讀音作féng(ㄈㄥˊ)。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後裔畢萬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爲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後漢書》等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在西周時期的晉國爲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將其地分封給有功之臣,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子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爲姓氏,稱馮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馮氏正宗,是爲河南馮氏。
  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葉,周武王起兵伐紂,克商,紂王眾叛親離,不得不自焚於鹿台。《史記》中記載了周武王勝利後凱鏇的情形時說,隨同周武王同乘一輛車的有三人:“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周武王。”這里所說的畢公,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他因追隨周武王克商受封於“畢”地(今陝西長安),亦稱“畢公高”。
  周王朝建立後,畢公高及其後裔便以畢地爲中心繁衍生息,逐漸因地爲氏,號畢氏。作爲姬姓貴族的一支,他們與周宗室關係密切,但伴隨着分封制引起的不斷分化,畢氏逐漸與周宗室疏遠而成爲獨立的一支。畢氏封地中有一處地名曰馮邑,所以不排除畢氏中有部分成員因“支邑爲姓”而改姓馮,但這隻是一種揣測。事實上,此時馮氏並不明確,更不占主體,畢氏仍是這一支姬姓後裔的主姓。
  畢公高的後代畢萬是晉獻公的榮臣,當時晉宮廷内部正圍繞繼承權展開激烈鬥爭。獻公爲轉移矛盾,積極對外征伐。全國軍隊被分作兩部,獻公親率上軍,太子申生統下軍。畢萬受封右將軍,隨晉獻公征戰。晉軍所向披靡,接連吞並了霍國、魏地、耿國。論功行賞,畢萬受封於魏地。當時有一位叫作蔔偃的算命人曾品評畢萬說:畢氏的後代一定會興旺發達的。萬是個滿數;魏也是大名,故一定前途無量。
  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三家爲諸侯,這便是戰國七雄中的魏、趙、韓三家。
  魏氏立國,畢萬家族受益最大,畢萬家族的魏長卿一支受封於原來馮簡子的封邑馮城(今河南滎陽東部),在魏長卿及其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改稱馮氏,世代相傳至今,亦史稱馮氏正宗,是爲河南馮氏。該支馮氏正確讀音作féng(ㄈㄥˊ)。
 
  第四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拓拔·穆泰氏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號爲氏。
  拓拔穆泰,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的裔孫。
  北魏太和年初(公元477年),拓拔·穆泰被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以功臣子孫,賜爵馮翌侯,遷殿中尚書,進爵爲公,出爲定州刺史。
  拓拔·穆泰不願意去定州,便偽稱有病,要去恒州。北魏孝文帝同意了,將原恒州刺史陸叡改爲定州刺史,後拓拔·穆泰加晉爲宜都王。
  據史籍《南齊書》中記載:後來,拓拔·穆泰與征北將軍、恒州刺史、巨鹿公伏鹿孤·賀鹿渾等不滿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政策,因此計劃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農曆12月起兵推翻北魏孝文帝,謀立北魏孝文帝的二叔平陽王拓拔·叡(後來的北魏文成帝元叡)。
  不料拓拔·叡怕得要死,當即將拓拔·穆泰、伏鹿孤賀鹿渾的謀計祕密反告於北魏孝文帝。因此拓拔·穆泰、伏鹿孤賀鹿渾等皆被北魏孝文帝派任城王拓拔·澄率兵予以誅殺,因叛事未實,因此沒有波及子孫,但撤消了宜都王之爵位。
  在拓拔·穆泰的後裔子孫中,其長子拓拔·遂留接續馮翌侯之爵,後成爲代郡穆氏的鼻祖;而在次子拓拔·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爲姓氏者,漢化稱馮翌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馮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馮氏正確讀音作féng(ㄈㄥˊ)。
 
  第五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巴爾虎部嘎拉珠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爲氏。
  據史籍《八旗通志·烈女傳》記載,
  蒙古族蓋珠氏,亦稱嘎拉珠氏,源出蒙古巴爾虎部後受蒙古葛爾丹汗的侵迫,遂向清康熙大帝求附,康熙大帝將其攏歸於正白旗,在消滅葛爾丹分裂勢力後,將嘎拉珠氏族安置於新巴爾虎左旗(今内蒙古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改稱蓋珠氏。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Gaiju Hala。
  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蓋珠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馮氏。其正確讀音皆作féng(ㄈㄥˊ)。
 
  第六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以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源出金國時期東海女真溫古孫部(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爲氏,滿語爲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們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紮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則自俄羅斯濱海地區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爲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在烏蘇氏家族中,有一著名的烏蘇·季思哈,與兄弟烏蘇·吉普喀達主動率族人從烏喇(今吉林永吉)歸附於佟·努爾哈赤,佟·努爾哈赤當時大喜,授爲滿洲鑲白旗騎都尉。後來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烏蘇·季思哈從征東海虎爾哈,功加世職一等輕車都尉,再征瓦爾喀,官擢吏部參政。在烏蘇·季思哈的後裔子孫與族人中,有以先祖原居地瓦爾喀馮佳村爲姓氏者,稱馮佳氏,滿語爲Fenggiya Mugun,不知何故成爲滿族脱譜姓氏之一。在清朝晚期以後,滿族馮佳氏一族多冠漢姓爲馮氏。
  ⑵.滿族富思庫氏,滿語爲Fusuku Hala,漢義“噴壺”,世居墨洛古(今河北承德),後多冠漢姓爲馮氏、富氏等。
  滿族馮氏正確讀音皆作féng(ㄈㄥˊ)。
 

得姓始祖

馮簡子(宋子產、公孫僑)、馮文孫(魏長卿)、拓拔·覯。
 

馮氏各支始祖

  馮汝龍、馮勤儉文、馮縉文:宋代居湖廣鄂州,第七世孫勤儉文、縉文遷居虞邑四都永豐鄉夏盍湖馮家山。
  馮 敬:明弘治間自金壇遷居丹徒。
  馮 盛:明成化中始由山東青州府壽光縣紀壹社三戶垛遷山西代州籍振武衛中左所。
  馮安國、馮 棠:南宋初自安吉遷居台州臨海勇泉鄉,第五世棠,贅居佩居彭溪張氏子端方,元至正間隱居邑之柯溪。
  馮節尼:元至正時遷居武進縣十堡里,其地即五牧之餘巷。
  馮廷惠、馮義三:宋初自金陵徙居錫邑之菱岸,第十四世孫義三,明洪武間自無錫菱岸遷宜興沉盪河西之屬塘。
  馮 端、馮壽二、馮思二:元朝居常熟虞山南麓之馮家浜,第三世壽二遷朱村,壽二之孫思仁贅於武進白氏,實爲馮氏遷常州始祖。
  馮 班: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來居常熟五渠,因世遠不可考,譜斷以成爲一世祖,明末詩人馮班爲總馬橋第一支第七世,明末有名懷村者又自五渠遷於屈里。
  馮天麟:清康熙間自句容遷崇城署西。
  馮 政:原籍浙江錢塘,宦居南雄,南宋開禧元年與其子景遷居新會古朗甲底村,再遷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儀鳳由南畔遷居桂洲,其子德仁、德義由桂洲遷大良,德仁居西爲西廳房祖,德義居東,爲東廳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並入顺德,遂爲顺德籍。
  馮季拔:唐同光二年由江西豐城縣鐵樹觀遷湖南湘陰縣上十都三甲洪源洞庭湖兩虎岩。
  馮有運、馮鬥牛、馮鬥祥、馮鬥壁:元末自南昌府豐城縣訓上偕三子鬥牛、鬥祥、鬥璧遷居湘潭,後與鬥璧加原籍,鬥牛、鬥祥即開南北二派。
  馮 臣:明初自慈溪遷鄞南鄉后倉。
  馮□□:宋光宗時由諸暨櫟橋里遷居會稽雷門鄉寧桑村。
  馮尚一:馮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來居諸暨,本支始遷一世祖尚一,元至正時自暨陽之官員領遷友泉鄉之燕山。
  馮 繁:青州人,爲歙州刺史,敬宗進逝世於官,其季子定墓而後居,譜遂以定爲遷歙一世祖。
  資料有待補充。

遷徙分布

馮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占全國人口的0.54%左右。
  馮氏最初發祥於河南省滎陽地區,族人遷移較早,先秦時期就已開始遷移。
  馮氏族人在遷徙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諸多郡望。例如:出穎川者,爲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後;出上黨者,爲左將軍馮奉世之後;出長樂者,爲宜都侯馮參之後;出京兆者,爲燕王馮宏之後;出宏農者,爲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後;出河間者,爲唐監察御史馮師之後。
  馮氏族人自得姓以來,曆經繁衍發展而不斷壯大,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韓國上黨守馮亭,入趙,拒秦而戰死,此後其後人分散於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爲各國將相,家族也漸興旺。先秦時期,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

1.春秋、戰國時期

  東周後期一支馮氏家族向南,先進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戰國後期楚懷王時期馮氏子弟中有一名叫馮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國的重臣。有一次,宋國發生内亂,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護他,馮郝則堅決反對。楚王爲不傷害雙方而采取了兩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馮郝的意見,另一方面卻暗自給惠施以封地。馮郝得知詳情後,憤而離去。抛開馮郝的命運不論,馮郝當是楚地馮氏留史第二人。
  有一支馮氏家族向西,進入了陝西關中等地。神話傳說中有一名馮長的人,居於驪山,善觀天文之變,精於曆算。遺憾的是,馮氏在南方及西部早期開發的業績缺乏系統記載,隻能透過重重迷霧而覓得一鱗半爪。
  還有一支馮氏家族向北,進入了山西等地。戰國中後期,韓國的上黨郡(今山西長治)郡守姓馮名亭,爲人果敢而有謀。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國名將白起率大軍伐魏,兩軍對戰於野王,野王守備不敵而降。由於上黨地區與韓國的聯繫全系於野王一線,因此,野王的失敗就使上黨虛懸於外。馮亭與部下及百姓商議後,決意背秦而擧地歸趙。趙、韓本是唇齒相依、地緣親近的鄰國,趙國一旦接受上黨,便自然卷進秦、魏之間的爭鬥,以趙、魏合力,秦軍必不敢輕擧妄動,從而保護上黨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馮亭所料,趙國在平原君趙勝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黨,並封馮亭爲華陽君,上黨軍民同仇敵愾以抗秦軍,上黨終於得以保全。但三年後,秦國再派左庶長(秦國的第十等爵,掌兵權)王齙進攻上黨,上黨終被攻克。此間上黨馮氏中有兩支分别遷往秦與魏,並在秦漢之際大有作爲。
  另一支馮氏家族向東,進入了齊魯大地,這一支馮氏即來自上文中所說的魏地。他們很快爲當地濃厚的文化氛圍所習染,“馮謹客孟嚐君”的千古佳話,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秦王朝統一前後,馮氏在上黨地區的一支最爲活躍。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黨郡守馮亭納地入趙受封華陽君,從而挫敗了白起的東進企圖。馮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黨,從此,家族日隆,許多鄉里亦歸附之,從而形成了馮氏望族。
  盡管馮亭有勇有謀,但關東六國已是夕陽殘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禦強秦的大統一趨勢。結果,就在上黨獻地後不久的“長平之戰”中,華陽君馮亭與“紙上談兵”的主將趙括均戰死疆場,而其部趙卒四十萬除二百人被“留報趙”外,統統被屠殺。從此,其餘六國對秦國再也組織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馮亭戰逝世後,其宗族亦分崩離析,大部分北上進入趙國腹地以避戰禍,少部分仍留居上黨。這一部分留居上黨的馮氏人審時度勢,看清了六國必然滅亡的趨勢,轉而”投奔了秦國,並爲秦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著名者有官至右丞相的馮去疾,以及軍事將領馮毋擇、馮劫等。

2.秦、漢時期

  馮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馮氏一門是秦王朝後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經常奔波在外,秦國左丞相李斯平素多跟從始皇出外,留守鹹陽都城的卻總是右相馮去疾,秦始皇對馮去疾的信任與賞識由此可見一斑。而且馮毋擇、馮劫亦得益於這種信任,都在秦軍中擔任高級將領。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後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樣,李斯、胡亥、趙高從行,馮去疾留守。不料秦始皇於沙丘暴卒,宦者趙高脅迫左丞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秦始皇的傳位詔書,廢黜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爲新帝,是爲秦二世。
  馮去疾等得知真相後,冒死向秦二世上書,揭露趙高等奸臣的罪行。結果因進諫失敗而雙雙被下獄。在獄中,馮去疾、馮劫拒絕向趙高一夥奸佞屈服,爲保持清白的名節,二人先後在獄中自殺。一代賢相、驍將就這樣爲自己的生命曆程寫完最後濃重而悲壯的一筆。與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時被下獄的左相李斯則暴露了其軟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趙高等人百般戲弄、凌辱後腰斬於市井。
  馮去疾、馮劫被下獄不久,馮毋擇率其他子孫隱姓埋名,潛逃他鄉,下落不明,關中馮氏亦隨之逃散殆盡。
  隨後此起彼伏的秦末各地起義戰爭大規模爆發,秦朝帝國土崩瓦解,而上黨馮氏入關的一脈,也隨之銷聲匿蹟。
  漢承秦制,天下甫定。馮氏經此番劫難,可謂元氣大傷。在秦末戰爭、楚漢戰爭乃至漢初“無爲而治”的一系列大變動中,史冊中都尋找不到馮氏的任何豐功偉績。也許,這一段歷史的沉默正孕育着馮氏的再度輝煌。
  漢朝,馮氏的基本史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現今人們所接觸的有關馮氏早期發展的資料,基本上是在這一時期成文、定性,並載入史冊的。另一方面,這一歷史時期馮氏“代有才俊”的良好族運也爲這種整理提供了生動、翔實的素材。可以說,漢朝是馮氏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次階段性總結。
  漢朝馮氏一族發展的顯著標志是馮氏郡望的逐步形成。兩漢時期馮氏的分布基本上覆蓋了當時華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區域,並且在一些地區,由於馮氏豪傑名士的大量湧現,形成了以馮氏爲主體的聚族性居地。
漢朝馮氏家族輝煌之發端者爲安陵馮氏,其代表人物首推馮唐。
  漢興置國,出於安全及施政考慮,開始實行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政策:一方面爲了充實關中地區的人口,另一方面爲了防止六國宗室及大族豪門坐霸一方。大漢朝廷訪得代北馮氏爲豪傑之後,於是特遷其大部份再入關中,定居於安陵地區。馮唐,正是生長於代北而後遷入安陵的。

3.魏、晉、南北朝時期

  馮氏早期主要繁衍於今河南、陝西、河北、山西等地,晉末“永嘉之亂”時開始大擧南遷,先後遷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北周至隋統一前後,仍是國家由混亂走向統一的過渡階段,同時也是人口遷移~頻繁,各姓族活動區域擴大的時期。以馮氏著名郡望之一弘農郡而言,西魏之寧州刺史馮寧被認爲是弘農郡的開山之祖。早在西漢時代,馮颺便以“萬石君”而名噪弘農,馮颺家人丁興旺,有子八人,至馮勤一脈尤爲榮寵。因此,在馮寧之前,弘農馮氏已有人活躍在此地,可以認爲魏地馮氏是弘農早期馮氏的直接起源。當西魏的馮寧刺史興起之時,弘農馮氏已經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4.隋、唐諸朝以來

  至隋、唐時期,已有南遷至福建省境的。在這一不斷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黨馮氏,爲戰國趙華陽君馮亭後裔;出自河南潁川的馮氏,爲東漢大將軍馮異的後裔;杜陵馮氏系西漢左將軍馮奉世後裔;長樂馮氏爲宜都侯馮參後裔;京兆馮氏爲燕王馮宏的後裔;弘農馮氏爲西魏寧州刺史馮寧後裔;河間馮氏爲唐監察史馮師古的後裔。
  唐、宋時期,馮氏先後又有兩次大擧南遷,使馮氏分居於我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爲明初馮有才第五世孫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系明初遷入,至今已傳二十四代,五百八十餘年。
  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繁榮,馮氏族人也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出現了大批名人與高官,形成很多名門望族,促進了家族勢力的擴大與廣播,使馮氏在此期間進入一個發展巔峰。
  由於唐末北方戰亂,五代十國時期各國之間連年戰爭,宋時外族多次入侵,馮氏族人在唐宋年間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南遷,使馮氏散居於江南廣大地區。在元明清時期,馮氏族人更加發展,也曆經遷移,進入廣東、福建、台灣省等地,有的還遠播於海外,從而使馮氏成爲遍及我國各個地區的大姓。
  明、清之際,馮氏一族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爲明初馮有才第五世孫馮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系明初遷入,至今已傳二十五代、五百九十餘年。
  如今,馮氏在我國分布廣泛,主要分布於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和雲南等地。

郡望堂號

郡望

  始平郡:西晉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市。
  穎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之所以名爲穎川郡,是因爲有一條河,名爲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南北朝時期東魏朝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穎陰(今河南許昌),北齊則改爲長社縣。隋朝初期曾廢黜穎川郡。唐朝時期複改爲長社,後又曾改許州爲穎川郡。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爲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難以考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分地爲三十六郡,上黨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這個郡級行政區劃轄治範圍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爲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區。西漢時期沿置,轄縣十四個;東漢時期轄縣減少到十三個。三國時期,上黨郡治所向東北遷移到壺口關(今山西長治北部,但不是壺關縣)。西晉時期,轄縣十個,郡治進一步向東北遷移到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部)。十六國時期,除後周政權短暫改名爲潞州外,上黨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時期郡治又遷回壺關。隋朝建立後,廢並原壺關縣,建上黨縣,並將上黨郡治遷往上黨縣(今山西長治市區),轄縣十個。唐朝時期,改上黨郡爲潞州,從此上黨郡之名不複存在,但之後曆朝曆代仍保留上黨縣,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醜,公元1529年),改上黨縣爲長治縣,從此上黨作爲地名不再存在。
  長樂郡:長樂郡有兩處:一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及後來的隋朝所置,治所在今河北省冀州市、阜城縣東部一帶;二是唐朝時期所置長樂郡,治所在今福建省閩侯縣一帶。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爲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爲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黄初二年(辛醜,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爲秦公,以京兆郡爲秦國,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爲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爲秦王,改京兆國爲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爲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内。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醜,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爲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爲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複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顺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穀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爲右扶風。東漢初期複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爲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複名爲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恒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農郡爲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穀關)。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又複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爲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爲郡,或爲國。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爲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杜陵縣:西漢置縣,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東南部一帶。此支馮氏爲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爲馮唐之弟馮騫。

堂號

  始平堂:以望立堂。
  穎川堂:以望立堂。
  上黨堂:以望立堂。
  長樂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弘農堂:以望立堂。
  河間堂:以望立堂。
  杜陵堂:以望立堂。
  市義堂:戰國時的馮驩是孟嚐君家的食客。起初孟嚐君對他隻當一般門客對待,後來孟嚐君派他到薛地收帳,他把所有債戶都叫來,宣布將債書燒掉,給所有的債戶解決了困難,大家感激不盡。馮驩回去後對孟嚐君說:“討來的錢我全部買了義帶回來。”孟嚐君當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隻爲沒收回錢糧而生氣。後來孟嚐君被罷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夾道歡迎,這時孟嚐君才省悟地感謝馮驩說:“今天我嚐到了你替我買的珍貴物品:義,這可是萬金難買呀!”
  始於堂:馮氏遠祖始於周代。族譜載:“受姓始祖畢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緒業,武王踐位於畢,今陝西西安鹹陽縣畢原,康王十二年保鼇東郊,厥後支子采食於馮邑,即始平郡。子孫去邑爲氏,書作馮。”始平乃馮氏發祥之地也。
同輿堂:根據史籍《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皇帝元宏同歲,自幼又是同學,後來娶了高祖的妹妹安樂公主爲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
  三同堂:馮誕常和後魏高祖皇帝元宏常同輿而行,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又叫“三同堂“。
  三元堂:資料有待補充。
  四山堂:資料有待補充。
  四經堂:資料有待補充。
  四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樹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豎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世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大樹堂:資料有待補充。
  瑞錦堂:資料有待補充。
  天寶堂:資料有待補充。
  繼立堂:資料有待補充。
  繼孝堂:資料有待補充。
  始平堂:資料有待補充。
  孔安堂:資料有待補充。
  詒安堂:資料有待補充。
  凌雲堂:資料有待補充。
  文炳堂:資料有待補充。
  著存堂:資料有待補充。
  百永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倫正堂:資料有待補充。
  寶嗇堂:資料有待補充。
  承啟堂:資料有待補充。

馮氏家譜文獻

  馮氏三修族譜十卷,末一卷,(民國)馮德錡主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湖南省湘潭市圖書館。
  馮氏四修族譜六卷,(民國)馮新交主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寧鄉。
  馮氏支譜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武進毗陵馮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馮愛恒主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寶嗇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馮氏宗譜十八卷,(清)馮根奎等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四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馮氏宗譜二十卷,(民國)馮漢南主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四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錫山馮氏宗譜十八卷,(清)馮惠芳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馮氏宗譜二十四卷,(清)馮錦標等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倫正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錫山馮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馮向榮主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澄江馮氏宗譜八卷,(清)馮伯奇等修,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江蘇江陰澄江馮氏宗譜十卷,(清)馮汝冀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慈谿馮氏支譜不分卷,(清)馮祖恩輯,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浙江奉化吉奇馮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民國)胡次乾纂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海寧大易馮氏譜不分卷,(清)馮秉良等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圖書館。
  浙江海寧赫山馮氏家譜十八卷,(清)馮錦堂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海寧赫山馮氏家譜二十二卷,(清)馮奕瑞主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桐鄉馮氏重修支譜六卷,(清)馮浩等纂,清朝年間手寫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圖書館。
  浙江紹興馮氏家譜不分卷,(清)馮錫曾修輯,清乾隆年間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紹興山陰柯橋馮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馮文金等纂修,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繼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馮氏宗譜四卷,(清)馮煥等重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會稽王顯馮氏宗譜六卷,(清)馮賓皺、馮堯銓等重修,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蘭谿馮氏宗譜一卷,(民國)馮金昌重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義烏赤岸孝馮氏宗譜二十三卷,首一卷,(民國)馮一枝纂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鉛印本二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安徽績溪馮川馮氏宗譜十二卷,(清)馮景銘纂,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績溪縣馮村。
  安徽績溪馮川馮氏宗譜八卷,(民國)馮百川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績溪縣馮村。
  安徽績溪績邑馮氏族譜十卷,(民國)馮景坡續修,清光緒至民國年間鈔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
  山東棲霞馮氏本分世譜一卷,(清)馮惠堂、馮紹周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縣大柳家鄉杆林村。
  山東棲霞馮氏西族譜書一卷,(民國)馮義民纂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縣大柳家鄉杆林村。
  湖南湘潭中湘石潭馮氏五修族譜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活字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石潭馮氏六修族譜三十七卷,首兩卷、末一卷,(民國)馮秩詞、馮敦澍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湖南湘鄉山田馮氏族譜十卷,首一卷,(清)馮運開修,馮家典纂,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廣東廣州馮氏家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馮氏宗譜十卷,(明)馮楷纂修,明朝嘉靖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四~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馮氏宗譜,(清)馮嗣英纂修,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封鄂馮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
  後昌馮氏宗譜十四卷,(清)馮仁均、馮義址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馮氏宗譜,(民國)馮煥文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族譜,(民國)馮曦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鉛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代州馮氏族譜四卷,(民國)馮羲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如皋馮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馮震纂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澄江馮氏宗譜十卷,(清)馮汝翼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毗陵馮氏宗譜十八卷,(清)馮根奎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895年)四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家譜,(清)馮國鑫纂修,清朝末期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重修支譜六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馮功名等纂修,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天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宗譜二十一卷,首一卷,(民國)馮振邦等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三元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缺第五卷、第十卷、第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馮氏三修族譜二十二卷,(清)馮清峻等修,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繼立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沙馮氏四山家譜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馮作安等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四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族譜五卷,著者待考,民國甲子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有蟲蛀。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沙馮氏家譜三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四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有蟲蛀。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虞永豐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田馮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百永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丹徒馮氏宗譜,(清)馮士煜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著存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武進馮氏宗譜二十四卷,(清)馮錦標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倫正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嶽陽馮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始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九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宜興祝堂馮氏家乘八卷,(民國)馮舜耕纂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宜興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六~七卷、第十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南通馮氏族譜續編十卷,首一卷,(清)馮尚志等纂修,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昆陵馮氏宗譜二十卷,(民國)馮漢南等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四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昆陵馮氏宗譜十八卷,(清)馮傳法等纂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四經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今僅存第一~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海寧赭山馮氏家譜二十二卷,(清)高其錦、俞謙法纂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海寧赭山馮氏家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殘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海寧重修花溪上熏馮氏近譜十一卷,首一卷,馮翼雲纂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鉛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武進馮氏宗譜二十四卷,(清)馮錦標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倫正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嶽陽馮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1年)始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九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宜興祝堂馮氏家乘八卷,(民國)馮舜耕纂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宜興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六~七卷、第十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南通馮氏族譜續編十卷,首一卷,(清)馮尚志等纂修,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昆陵馮氏宗譜二十卷,(民國)馮漢南等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四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昆陵馮氏宗譜十八卷,(清)馮傳法等纂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四經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今僅存第一~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海寧赭山馮氏家譜二十二卷,(清)高其錦、俞謙法纂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陰縣馮氏支譜三卷,首一卷,(清)馮西人纂修,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文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陰縣馮氏支譜三卷,首一卷,(清)馮朝雨等纂修,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文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中湘油麻嶺馮氏三修支譜十八卷,(清)馮紹霖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凌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油麻嶺馮氏四修族譜,(清)馮芳綏等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凌雲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五卷、第八卷、第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中湘油麻嶺馮氏六修族譜二十七卷,(民國)馮鎮嵩等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凌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今僅存第一~五卷、第七~十卷、第十二~二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湖南中湘石潭馮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大樹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四卷、第七卷、第十三卷、第十八卷、第三十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中湘裕家灣馮氏六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瑞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富川荆源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五~六卷、第十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富川荆源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富川荆源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三元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鄞縣后倉浣錦馮氏宗譜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馮義圭等纂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鄞縣后倉馮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馮聖任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孔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義烏赤岸孝馮氏宗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義烏赤岸孝馮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二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義烏孝馮氏宗譜,(民國)馮謙纂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殘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慈溪馮氏家譜一卷,馮瑚編,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馮氏字輩排行

  湖北南漳馮氏字輩:“孟宗開應擧祖德(澤)耀(啟)春(賢)光(陽)”。
  湖北潛江馮氏字輩:“錫澤相光培銘源本輝增錦清桂耀先鑒潤極爛垣鈞滋權烈型鐵治樞煥玉鋌潔茂炳坦世藻束渭田”。
  湖北沔陽馮氏字輩:“澤樹學士大啟振立綱常幼則知從友必先信倫紀長敦家聲大振前烈克彰後福定永祥鍾瑞錦名顯精華文章耀國道德傳家”。
  湖北漢川馮氏史公派字輩:“臣宜作純子尚致顺幼則知從友必先信倫紀長敦家聲大振前烈克彰後福定永祥鍾瑞錦名顯精華文章耀國道德傳家。”
  湖北漢川馮氏高廟派字輩:“智伯水秀初天希以盛也萬家十年遠金佑爵德實仰承先訓敦品賢良大體從正家道克昌”。
  湖北監利馮門派字輩:“文彰新圖選詩禮振家聲世業隆長澤維遵忠孝名”。
  湖北馮氏鍾祥派字輩:“士光本毓明道正德成家開國大啟景運昌昭世澤”。
  湖北荆楚馮氏字輩說明:
    潛江龍灣清公支系:潤字截止,以潤字改用聖字。
    沔陽勝公支系:天字截止,以天字改用聖字。
    漢川史公支系:先字截止,以先字改用聖字。
    漢川高廟支系:訓字截止,以訓字改用聖字。
    監利馮家門支系:澤字截止,澤字改用聖字。
    湖南華容支系:百字截止,以百字改用聖字。
    嶽陽、監利朱河支系:希字截止,以希字改用聖字。
    石首支系:昌字延伸四代後啟用錄新派聖字,如石首辛酉年續譜派已用,即詒字改用聖字。
    潛江總口支系:已用派不明,與潛江龍灣錦字派品列延伸五代後啟用聖字。
    孝感支派福字截止,以福改用聖字,該支系賢良二字已用,因大局已定,隻限該支系:成字截止,以福改用聖字,其他支系按原字派不變。
    鍾祥馮家嶺卓公支系:成字截止,以成字改用聖字。
  山西大同馮氏字輩:“盛時天恕仕緒雲恩畢振”。
  河北定州馮氏字輩:“百千萬億雲仍盛富貴榮福祿增知仁聖義和德中”。
  湖南華容馮氏字輩:“本裔榮耀支孫輝煌百年傳芳”。
  四川南充馮氏字輩:“文高師書昌儀維樹德用國正天心顺大清明治安”。
  馮氏一支字輩:“孝友家昌達文章業顯榮賢人常繼起本立樹芳名”。
  資料有待補充。

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國政;樹立家聲。世澤;大樹家聲:上聯典自漢朝時期的馮奉世,漢武帝時期出使大宛,當時莎車國王殺害了使,馮奉世率軍攻擊莎車國,斬殺了莎車王,在新疆地區大張國政。下聯典自東漢時期的開國大將馮異,於諸將論功時,避立樹下,人稱“大樹將軍”。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馮異,於諸將論功時,避立樹下,人稱“大樹將軍”。
  父號萬石;子通四經: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馮颺,子八人皆官二千石,號“萬石君”。下聯典指西漢·馮奉世四子各通一經。
  讓功美德;彈鋏高風: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馮異。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馮驩,嚐彈鋏三歎,後爲孟君之得力謀士。
  西京舊派;鄭國名臣:上聯典出春秋鄭國馮簡子,能斷大事。子產爲政,凡通問諸侯等大事,必告簡子使斷之。下聯典出西漢時期的馮奉世,潞人,徙杜陵。
  治民以惠;立業爲謀:全聯典出戰國時期的馮驩爲孟嚐君收債於薛,焚債券,民呼萬歲。
  焚券市義;倚樹讓功: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馮驩爲孟嚐君收債,焚燒債券,歸報曰:“爲君市義。”下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馮異。
  單騎平寇;弱質表忠:上聯典自北宋時期的馮伸己,單騎出說犯邊外邦歸降。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馮奉世之女婕妤,隨元帝游園,擋住破攔而出之熊,帝歎其忠而進爲昭儀。

五言通用聯

  始平開玉葉;大樹發金枝: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開國大將馮異,於諸將論功時,避立樹下,人稱“大樹將軍”。
  一絕驚秋鶴;三言載夢龍:上聯典指清朝畫家馮秋鶴。下聯典指明朝文學家馮夢龍,輯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稱“三言”。
  八駿傳漢世;三馮耀金溪:上聯典出東漢名人馮禧,與張儉、檀杉、褚鳳、張肅、薜蘭、魏玄、徐乾號爲“八駿”。下聯典出清朝馮詠,金溪人,與兄諶、弟謙並稱“三馮”。
  杏娥列史冊;婉貞照汗青:上聯典指革命烈士馮杏娥。下聯典指清朝抗帝英雄馮婉貞。
  大樹將軍後;凌雲學士家:上聯典指漢朝中興時期開國功臣馮異,由於他不貪名不圖利,在論功行賞之時,他退避在一顆大樹下,此後消失在山林中,皇上無奈封他爲大樹將軍。下聯典指北宋大臣馮京:鄂州江夏人(今湖北武漢),宋仁宗年間進士,曆官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哲宗時以太子少師致仕。
  漢世流風遠;凌雲德澤長:上聯典指漢朝中興時期功臣馮異,由於他不貪名不圖利,在論功行賞之時,他退避在一顆大樹下,此後消失在山林中,皇上無奈封他爲大樹將軍。下聯典指北宋大臣馮京:鄂州江夏人(今湖北武漢),宋仁宗年間進士,曆官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哲宗時以太子少師致仕。
  凌雲懷祖德;大樹溯宗功:上聯典指漢朝中興時期功臣馮異,由於他不貪名不圖利,在論功行賞之時,他退避在一顆大樹下,此後消失在山林中,皇上無奈封他爲大樹將軍。下聯典指北宋大臣馮京:鄂州江夏人(今湖北武漢),宋仁宗年間進士,曆官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哲宗時以太子少師致仕。

六言通用聯

  撫蠻單騎平寇;擋熊弱質表忠:上聯典指北宋時期的馮伸己。下聯典指西漢時期的馮媛。

七言通用聯

  望出杜城爲二馬;名滿西域號雙星:上聯拆字“二馬”爲“馮”姓。 下聯典出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外交家馮嫽,與解憂公主合稱西漢民族友誼史上的“雙星子”。
  才難自顯方彈鋏;位不稍遷老作郎:上聯典指西漢時期的馮媛,曾三爲長鋏歸來之歌。下聯典出西漢郎中署長馮唐。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過津:采用唐朝詩人馮道詩聯。
  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同上。
  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爲絕頂人:采用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自題聯。
  欲除煩惱須無我;經歷艱難好作人:采用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贈子聯。
  暫借荆山棲彩鳳;聊將紫水活蛟龍:采用太平天國領袖馮雲山自題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行而不舍,若驥千里;納無所窮,如海百川:采用清朝詞人馮煦自題聯。
  威震邊關,名傳中外;義起金田,功耀古今:上聯典指清末將領馮子材,曾大敗法軍。下聯典指太平天國領導人馮雲山,參加過著名的金田起義。
  關内侯,因慈母而貴寵;門下客,得孟嚐以優隆:上聯典出東漢時期的司徒馮勤。下聯典出西漢時期的馮媛。
  道德可師,教育驪山之下;端凝若植,禁中瑞錦之呼: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馮豹。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馮定。
  叙穆叙昭,祖有德、宗有功,具見詒謀遠大;倫常倫紀,孫可賢、子可孝,即能繼述綿長:安徽省績溪縣下馮村馮氏宗祠聯,此聯嵌入“叙倫”堂號。
  得氏自周朝,曆來鵲起人文,大漢間繼封侯爵;丕基開唐朝,啟後鳩安寢廟,皇清降永奠馨香:上聯典出馮氏起源及東漢馮異。下聯典出唐朝東陽人馮子華,曾在當地任歙州剌史。

典故、趣事

  再作馮婦:出於《孟子·盡心下》:比喻再幹舊行業。春秋時期,晉國有個打虎能手名叫馮婦。在他手里死傷的老虎已經不知有多少了。後來,他忽然表示決心,要做一個不殺生的善士。從此,果然就不再打虎了。過了幾年,有一天,馮婦駕着車,經過城外的一處山林,猛聽得有人大聲喧嚷:“打喲!打喲!”鬧成一片。馮婦抬頭一看,隻見一大群人正在追捕一隻老虎。尋老虎逃進一個山彎兒里,背靠石壁,面對人群,張牙舞爪,怒目而視。那些人誰也不敢走近前去打虎,隻在那里瞎嚷亂叫。馮婦看見這種情景,立即跳下車來,捋起衣袖,高擧拳頭直奔過去。趁老虎不備,敏捷地縱身向前,一把抓住它的頭頂,拳如雨下。眾人也一齊動手,終於把老虎打傷,擒住了老虎。大家都很高興,同聲稱讚道:“到底是打虎能手,名不虛傳!”馮婦也很得意。可是,當時有些人士聽了這個新聞卻譏諷馮婦言而無信,笑他不能堅守決心。曾經幹過的事,後來不幹了,最後卻又重新幹起來,這樣的人,因此被稱或自稱爲“馮婦”,叫做“重作馮婦”、“再作馮婦”或“馮婦下車”、“下車馮婦”。舊時人們多用這些成語來形容重操舊業,不過並不一定包含什麼譏諷的意思。
  馮諼買義、狡兔三窟、高枕無憂:“狡兔三窟”、“高枕無憂”源於《戰國策·齊策》。孟嚐君的門客馮讙,又稱馮諼或馮煖,祖籍魏城。爲人機智,工於心計,恃才傲物。他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爲命,雖貧寒而志不移,爲人孤傲。後爲生計寄食於孟嚐君門下。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孟嚐君詢問馮諼有什麼愛好及特長,與多數誇誇其談的食客不同,馮諼淡然地說沒有什麼喜好,也沒有什麼才能。孟嚐君素以慷慨著稱,大笑之餘還是留了他。其他門客卻因此有些輕視馮諼,可他卻依舊我行我素。不久,馮諼覺得孟嚐君給自己的夥食很差,於是便靠着柱子彈擊着自己的長鋏(劍)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侍者將此事秉告了孟嚐君,孟嚐君說:“給他吃魚,待遇按中等門客標准。”不久馮諼又彈鋏而歌:“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都笑他不知足,如實報告了孟嚐君。孟嚐君說:“那就給他配車,按上等門客的規格待遇。”又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再次敲起他的長鋏:“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周圍的人都很討厭他,認爲他是一個貪得無厭、不知自重的人。可孟嚐君卻頗有度量,派專人爲馮諼老母送去了衣食。從此,馮諼不再發牢騷了。又過了許久,孟嚐君想從門下賓客中挑選懂會計的人代他到薛邑(孟嚐君的封土)收債,馮諼主動申請說自己願意前往。孟嚐君很高興,便同意了。馮諼收拾停當之後,向孟嚐君辭行,並請示“收完債,您需要買些什麼東西嗎”?孟嚐君顺口答到:“先生看我家里缺什麼,就買些什麼吧!”馮諼驅車來到薛邑,派人把所有負債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對完賬目後,他便假傳孟嚐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債款賞給負債諸人,並當面燒掉了債券,百姓感激,皆呼萬歲。馮諼隨即返回,一大早便去求見孟嚐君,孟嚐君沒料到他回來得這麼快,半信半疑地問“債都收完了嗎?”馮諼答“收完了。”“那你給我買了些什麼回來呢?”孟嚐君又問。馮諼不慌不忙地答:“您讓我看家里缺少什麼就買什麼,我考慮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寶,數不清的牛馬牲畜,美女也站滿庭院,缺少的隻有‘義’,因此我爲您買‘義’回來了。”孟嚐君不知所雲,忙問“買義”是什麼意思。馮諼就把以債款賜薛民的事說了,並補充說:“您以薛爲封邑,卻對那里的百姓像商人一樣盤剝刻薄,我假傳您的命令,免除了他們所有的欠債,並把債券也都燒了。”孟嚐君聽罷心里很不高興,隻得悻悻地說“算了吧!”一年後,孟嚐君由於失寵被新即位的齊王趕出國都,隻好回到薛邑。往日的門客都各自逃散了,隻有馮諼還跟着他。當車子距薛邑還有上百里遠時,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擕幼,夾道相迎。孟嚐君好生感慨,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您爲我所買的‘義’,今天終於看見了!”馮諼卻說:“狡兔有三窟才僅能幸免而已,您現在隻有一條退路還不能忘憂,讓我再爲您鑿兩窟。”在馮諼的活動下,秦、魏等國虛位以待,以重金厚禮聘孟嚐君作相國,齊王聽說:後追悔不已,連忙賜物謝罪,恢複了孟嚐君的相位。馮諼讓孟嚐君乘機請求齊王賜先王禮器並在薛地建立宗廟。等一切就緒後,馮諼向孟嚐君回報道“三個洞穴都已鑿成,您姑且高枕而臥,過安樂的日子吧”。孟嚐君後來又做了幾十年的相國,沒有絲毫的過失,全仗馮諼的計謀。“狡兔三窟”、“高枕無憂”等成語,正是從此而來。後來,人們便用“高枕無憂”來形容滿足現狀,無憂無慮。
  殺馬毁車:東漢南陽人馮良,年三十時,奉命去迎接督郵。他恥於做這工作,在路上毁車殺馬,撕破衣帽,逃到犍爲去從杜撫求學。妻子去找他,見路旁草中的死馬敗車和破衣服,認爲已爲虎狼盜贼所害,就爲他發喪。過了十來年,他才學成回鄉。後用爲藏身匿蹟的典故。宋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恭有懷子由弟》詩二首之二:“殺馬毁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
  開創垂簾聽政的馮太後:北燕的勃興拉開了馮氏複興的帷幕,北魏統一北方後,以河北長樂信都馮氏爲代表的河北馮氏開始頻繁活動於北方歷史舞台。公元442年,一個名叫馮朗的長樂信都人生了一個女孩,此前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名叫馮熙。馮朗此刻不會想到,他的這一雙兒女,長大後會介入一場留名青史的變革中,而眼前這個隻會啼哭的女嬰,三十年後竟然幾乎成爲一代無冕女皇。馮朗女長成後被選入宮中,初爲北魏文成帝拓跋溶貴人,後得寵而立爲皇后,獻文帝即位後,被尊爲皇太後。馮太後不僅儀容卓麗,而且頗具政治眼光與施政手段。獻文帝年幼即位,朝中大事一度由朝中權臣宰相王渾把持,馮太後不甘於此,略施小計,誅殺了王渾,親自臨朝聽政,開創皇太後“垂簾聽政”之先河。承明元年,孝文帝即位,馮太後被尊爲皇太後,繼續垂簾聽政,“事無巨細,一以總之”。她主政期間,積極推動北魏進行改革。先後頒布了許多新的法律、祿制,整頓吏治,調整機構。此外還致力於推動鮮卑族建立的國家不斷吸收漢文化,從而使之牢牢地在北方紮下了根基。她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業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加快了北方經濟複蘇的步伐,爲北魏國力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而這次改革的主要施行者就是馮太後。孝文帝成人後,馮太後還政於他,曾作《勸戒歌》、《皇誥》等文章勸勉孝文帝。馮太後生活好節儉,不喜歡華麗的裝飾,因此甚爲士民稱道,卒後被諡曰“文明太皇太後”,也稱“馮太後”。馮太後性格不好的一面在於她爲人疑心甚重,常因猜忌而濫殺無故,朝野爲之震懼。
 
 
 

馮姓名人

馮姓歷史名人

  馮諼:孟嚐君門客
  馮去疾:秦二世時右丞相
  馮劫:馮去疾之子。秦二世時大將軍
  馮芳:東漢西園八校尉的助軍校尉
馮繚:(生卒年待考),女。著名漢朝政治家、外交家。
  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今河南寶豐)。著名東漢將領,雲台二十八將之三。
  馮緄:(公元?~168年),字鴻卿;巴郡宕渠人(今四川渠縣)。著名東漢將領。
  馮奉世:(公元前?~前39年),上黨潞人(今山西潞城)。著名東漢重臣。
  馮衍:(生卒年待考),京兆杜陵人(今陝西西安)。著名東漢辭賦家、道家。著作有賦、諫、銘、說等五十篇,今已佚傳。明人輯有《馮曲陽集》。
  馮習: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夷陵之戰爲大督
  馮道:(生卒年待考),著名東晉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大臣。 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二十餘年。
  馮跋:五胡十六國北燕太祖
  馮弘:馮跋之弟,北燕昭成皇帝
  文成文明皇后:北魏文成帝之妻
  馮朗:馮弘次子,馮皇后之父
  馮熙:北魏太師,馮皇后之弟
  馮清:北魏孝文帝之皇后
  馮勤:後漢名臣,官至司徒,以身長見稱
  馮延巳:五代詞人,南唐後主李煜之師  馮小憐:(生卒年待考),女。著名南北朝北齊後主高緯的貴妃。
  馮潤:(生卒年待考),女。著名北魏孝文帝的皇后。 北魏文成帝後馮太後的侄女。
  馮盎:(公元571~649年),字玉昆,號佳漳;高州良德人(今電白霞洞鎮),馮寶、冼夫人之孫,馮僕之子。著名隋、唐兩朝將領。
  
  馮子振著有《華清古樂府》等書傳世,但全稿早已失傳。《海粟詩集》收所作散曲甚多,今存小令四十餘首,以《鸚鵡曲》爲最著;顧俠君《元詩選》從書畫卷中蒐得若幹首;《湘沅耆舊集》又增錄志乘内數年,存古今體詩八十三首、詞四首。
  馮國用:(公元1324~1359年),回族;定遠人(今安徽定遠)。著名明朝開國將領。
  馮勝:(公元?~1395年),初名國勝,又名宗異;定遠人(今安徽定遠)。著名明朝將領、軍事家。
  馮銓:(生卒年待考),字振鷺,又字伯衡,號鹿庵;顺天涿州人(今河北涿州)。著名明朝大臣。
  馮保:(生卒年待考),字永亭,號雙林;深州人(今河北深縣)。著名明朝宦官。
  馮夢龍:(公元1574~1646年),字猶龍,别署龍子猶,又號墨憨齋主人;長洲人(今江蘇吳縣)。著名明朝戲曲家、通俗文學家。
有時代話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
  馮雲山:(公元1822~1852年),又名乙龍,廣東花縣人。著名太平天國早期領導人之一,洪秀全所封五王中之南王。
  馮子材:(公元1818~1903年)字南幹,號萃亭;廣東欽州人(今廣西欽州)。著名清朝抗法名將。

馮姓近現代名人

  馮國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總統
  馮玉祥:國軍第二集團軍司令
  馮友蘭:中國哲學家
  馮特民:(公元1883~1913年),以字行,原名超,字惕庵,後改名一;湖北武昌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驅。
  馮自由:(公元1882~?),原名懋龍,字健華;廣東南海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驅。
  馮雪峰:(公元1903~1976年),原名馮福春,筆名雪峰、畫室、洛颺等;浙江義烏赤岸鄉神壇村人。著名現代詩人、文藝理論家。
  馮新德:(公元1915~),江蘇吳江人。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馮桂芬:(生卒年待考),字林一,號景亭,林則徐得意門生;江蘇吳縣人(今江蘇蘇州)。著名近代散文家。
  馮治安: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七七事變”時任師長、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的馮治安,駐守北平
  馮如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師
  馮驥才:著名作家、畫家
  廢名(馮文炳):中國現代作家
  馮忻忻(君比):香港著名作家
  馮滬祥:台灣學者,政治人物
  陳馮富珍:現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
  馮景禧:香港地產商、證券商及銀行家
  馮佩樂:前香港無線新聞助理采訪主任兼主播,現重返東方日報
  馮錦堂:無線電視資深配音演員
  馮國經:香港機場管理局前主席、中國全國政協委員
  馮寶寶:1970年代香港電影演員
  馮小剛:中國電影導演
  馮鞏:相聲演員,電影演員
  馮翊綱:台灣相聲瓦舍創辦人
  馮德倫:香港歌手
  馮曦妤:香港歌手
  馮元楨:生物工程之父
  馮明昊:化學家
  馮檢基:香港立法會議員
   馮華健:香港資深大律師
  馮天薇:新加坡乒乓球運動員
  馮媛甄:台灣女藝人
  馮啟聰: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海軍上將。

馮姓帝王國君

馮跋:(公元?~430年待考),字文起,小字乞直伐,燕太祖文成皇帝。長樂信都人(今河北冀縣)。十六國時期北燕國締造者,在位時間從公元409~430年爲期二十二年。
  馮宏:(生卒年待考),馮跋之弟,燕昭成皇帝。長樂信都人(今河北冀縣)。十六國時期北燕國末帝,在位時間從公元430~436年爲期七年。

  馮太後:(公元437~486年),女;長安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之皇后,垂簾聽政的創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