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澎湖於日時乃隸屬於澎湖廳,如今轄下共分為一市(馬公)、五鄉(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七美)。
一、馬公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馬公
此地原本稱為「媽宮」,至日時制度改正之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由「媽宮」改稱為「馬公」。所謂之「媽宮城」(即「媽宮」 的市街),乃位於舊時「媽宮港」之北岸,因港頭有一座祭祀媽祖之著名宮廟,因此便稱此地為「媽宮」。明朝萬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約荷蘭人佔據澎 湖島初期之時,「媽宮港」附近已為漢人聚居之地,當地漢人並已與荷蘭人進行頻繁之貿易活動。元朝末年時,在澎湖設置有「巡檢司」(所謂「巡檢司」,性質近 於今日之海上警察哨),明朝時亦承襲此制而繼續設置「巡檢司」;西元一六二四年,鄭成功率其軍隊驅逐在台之荷蘭勢力,並設置「安撫司」,澎湖此時才又重成 漢人領地。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政府領台之後,將澎湖劃歸隸屬於「台灣縣」,翌年再設置「巡檢」,而「巡檢」之設置地點皆在澎湖本島東西澳 的「文澳」地區。
在此之前,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蘭人退去之後,雖曾在此地開築城壘而設置戍守,但此城逐漸傾圮毀壞之後,並未著意修復舊時之城垣形貌。後來才 在靠近「媽宮港」之海岸地區重新建築一城垣,並取名為「澎湖新城」。此座小城只是因應針對當時海防之實際需要而設築,並配備有砲門以防守海口,並非真正之 城垣,其位置在原有荷蘭砲台所在地「金龜頭」附近,而新城僅將舊有之荷蘭砲台重加修理。關於此荷蘭砲台,《澎湖廳志》曾簡略記載道:「城垣,用糖水,調灰 疊磚,與台灣安平城一樣堅緻。」清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副將王得祿更築成雉堞,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副將吳奇勳則又改建砲台。
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改巡檢、置通判、設澎湖廳治時,就「文澳」之舊巡檢署略加式廓,而設置廳署,於是實如《澎湖廳志》所記載:「澎湖,遂成海 外樂郊,與台灣並稱東南保障矣。」然而此時猶未有廳城。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爆發「中法戰爭」,法國軍隊欲佔領澎湖以作為當時之戰爭基地,翌年二 月十五日法軍已攻佔當時的澎湖媽宮港,六月時中法兩國講和,法國於是由該地撤退,至此始有於此地築城之建議,而初步擬定以「媽宮港」為築城之位置,於是清 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十二月,由總兵吳宏洛親自督工,著手建城,因工費短缺,故發動兵勇為其築造之助,並於清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十月時 竣工。至於此城之規模大小,則為周圍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牆垛共五百七十個,牆身連垛高一丈八尺,入根腳地三尺五寸,厚二丈四尺,並設有東、西、南、 北、小西、小南共六門,東南風臨海,西則近接金龜頭,北面有護城河一道,其總經費約為二萬三千五百三十七餘兩,概由當時的「台灣善後局」支出此項築城經 費。於是,清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時,「文澳」之廳署乃移至「媽宮城」內。自此之後,「媽宮城」(即今日之「馬公市」)一直為澎湖之首府所在,日 時亦為澎湖廳治,戰後直至今日則皆為澎湖縣政府之所在地。
例2.馬公港
此港之舊名原稱為「媽宮港」,此港本為澎湖港之支港,位於澎湖本島的西南部最大灣入的地點。「媽宮半島」的岬角「金龜頭」 與風櫃尾半島的岬角「蛇頭」南北相對峙而扼守灣口,其間隙寬僅八百零八尺左右,海灣則自此凹入東方約達一里半,周圍則有長約三里餘之海岸線。灣內依自本島 中央丘陵延亙西方的「大案山」突出角及「小案嶼」,分為南北二部份,北部為「媽宮港」,南部則有「戎克港」之名。媽宮港內之水深約七尋至八尋,足以繫泊吃 水量大之船舶,且港外有「雞籠」、「四角」二島嶼,以作為天然之門戶,能減擋外來風浪之規模,緩和急潮,故此港實為澎湖唯一的安全港,古來亦多作為每年 八、九月颱風季節通過台灣海峽南部船隻之避難港。《澎湖廳志》針對此港之形勢亦記載道:「港口有龜蛇二山,南北拱持,護衛周密,為全澎正口,所謂險口不得 方舟,內港可容千艘。」日據時期時,此港又成為專為中國型船隻貿易而開闢的特別輸出港,故當時並無外國貿易輪船於此港出入,但仍有與日本國內各港間的定期 輪船及台灣沿岸船隻之靠泊。
例3.澎湖港
所謂「澎湖港」乃是由澎湖本島及其西方的「漁翁嶼」、北方的「白沙嶼」三島相環抱而形成。而「漁翁嶼」東南方的「小頭角」 及本島西南風櫃尾半島的岬角「蛇頭」,為此港南口之二端角,可航水道,寬約一海里。白沙嶼西方的「牛角」及漁翁嶼的「漁角」之間,則為其北口,淺灘自兩側 擴延,僅有一小水道中通。澎湖港內寬約東西一里,南北則延亙二里半,水深則約八至九尋,足以容納多數的船舶進出及停泊,周邊島嶼因能有效遮屏風浪而使港內 風浪靜穩,足以迴避暴風怒濤之侵襲。在澎湖港東南,即澎湖本島西南的最大灣入處,則為澎湖港的支港所在,也是唯一的安全港,即所謂的「媽宮港」;總之,澎 湖港的位置恰巧緊扼台灣海峽之中央,實為台灣安全防備上之關鍵樞要地。
例4.澎湖本島
澎湖本島為澎湖群島之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周圍約長二十九餘里,面積則約為四平方里餘。《澎湖廳志》針對澎湖本島描述道: 「形如蓮花,其餘諸嶼如荷葉散點。」澎湖群島之地勢大致低而平坦,只有本島中央有一「大城山」之丘台突起,並自此丘阜而逐漸延亙四方,例如走向東北而隆起 之「大武山」,海拔約高一百六十尺左右,故又有「大山嶼」之稱;而開於其西南方之最大灣入則為「媽宮港」,故《方輿紀要》將之稱為「孃宮嶼」。
例5.東西澳
此係包含媽宮半島大部分之區域,而所謂的「媽宮港」則開於其西部,此地自古即為澎湖全島之中心市場所在地。
例6.萬軍井
此井位於媽宮城內,當地居民又多將此井稱為「師泉井」、「萬軍井」或「媽宮大井」。《澎湖廳志》對此井記載道:「施將軍討 鄭氏時,先克澎湖,駐兵萬餘。時水泉少兵大苦,將軍祈之神(媽祖),甘泉立湧,汲之不竭,因而名萬軍井。」此外,陳昂之詩亦云:「仰浮威靈涉險來,地轉海 鹹生淡水。」
例7.萬歲井
此井位於媽宮城內舊武場邊,水質良好,滾滾不絕。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三月日本軍隊佔領澎湖島時,士兵為炎熱氣候所苦,故飲此井水,一時則士氣大振、群呼「萬歲」,遂將此井取名為「萬歲井」。
例8.施將軍廟
此廟亦位於媽宮城之內,廟內奉祀清朝之水師提督施琅,但創建此廟之確實年份不詳,據傳約應於清朝領台初期左右。此施將軍廟 內安置有施琅之塑像,廟側亦立有施琅所建之靖台碑記。關於此廟,《澎湖廳志》則記載道:「前靖海將軍提督施琅,平台有功,封靖海侯建祠祀之,通判蔣鏞(道 光年間)查,在澎奉差,因公遭風歿於王事者,皆無專祠,因籌捐銅錢三十二千文,發交鹽館生息,又籌捐銅錢四十千文,移營生息,附祭各木主於此,以報之。」 亦即表示此廟起初原為祭祀施琅之專祠,其後才轉變為一合祠,奉祀歷年於澎湖奉差殉公者之靈。
例9.媽祖宮
此宮亦位於媽宮城之內,創建之確實年代亦不詳,但明朝萬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荷蘭人佔據澎湖之初期,此地已逐漸成 為移民聚居之處,故似乎應在其移民移居之時即已創建此宮廟。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至台灣討伐鄭氏時,其得以順風平波進入澎湖,被認為乃是 神明專祐之靈異展現,因此在清軍靖台之後,當時之水師提督施琅便奏請清政府加封「天妃」(指媽祖)為「天后」,其疏略為:「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六、二十二 等日,臣在澎湖破敵,將士咸謂恍見天妃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而平海之人,俱見天妃神像是日衣袍透濕,與左右二神將兩手起袍,觀者如市,之為天妃之助戰致 然也。又先於六月十八日夜,臣標署左營千總劉春,夢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克捷,七月初旬內,台灣遂傾島投誠,其應如響。」於是,清政府乃特遣禮部 郎中雅虎抵達澎湖,至此廟致祭,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時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而當時雅虎之祭文至今仍鑄額揭於廟中堂內。
例10.文澳
此地原稱為「暗澳」,亦即《方輿紀要》所稱之「穩澳」。文澳位於媽宮港之東岸,明朝嘉靖十二年(西元一五三三年)時,有海 賊林道乾佔據此地附近區域,並於中國沿海放肆暴掠,當時之都督俞大猷奉命征伐之,於是開始築城,並留偏師駐防於此地。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蘭 人勢力退出澎湖之後,乃又重新開築城壘,設置戍守。《方輿紀要》將此地之地名記成「穩澳」,並記載道:「議於穩粵山,開築城基,大石壘砌,高丈有七,厚丈 有八,東西南留三門,北設銃台一座,內蓋衙宇營房,鑿井一口,戍守於此,以控制媽宮(指今日之馬宮)。」後來此城漸漸圮壞。清領之後,在設置巡檢之時,重 新於此地設置公署。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時,又改巡檢為通判,並設置澎湖廳,又再加式廊於舊署址,以為當時之廳署。據云,明末清初,即明永曆十六 年時(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已有不少漢族移民移居此地,並已初步形成部落。
至於文澳鄉內的城隍廟,則約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年)時。關於此廟,《澎湖廳志》有相關記載:「光緒十年二月,法夷犯澎,十三日媽宮之百姓, 扶老攜幼,北走頂山,皆口呼城隍神之保佑。時夷砲沿途雨下,顆顆墜地,即止一炸裂之無傷人,亦足異矣。及事平,廳主程公(通判程方基)詳請大憲,奏明加 封,號為靈應侯,御賜『功存捍衛』之匾額。」此匾至今仍揭於廟內。此外,文澳鄉內又有一座「祖師廟」,關於此廟,《澎湖廳志》則有以下之記載:「康熙年 間,有和尚自泉州之清水巖到此,為人治病有神效,不取藥資,送錢米亦不受而去,後因而立廟祀之。」
例11.觀音亭
此觀音亭位於媽宮城北門之外,相傳為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時因游擊薛奎所建,並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 四年)時重修。此亭有《澎湖廳志》所記載之「四方煙波,浩杳景頗幽曠」之趣,據云附近原有古代的十八羅漢及鐘鼓等等,中法戰爭時被入侵此地之法國軍隊所掠 奪,今已不復見。廟前之井泉,自古即傳說其水質甘美,素為澎湖第一(見於《台灣府志》)。
例12.紅木埕
此處原先多稱為「紅毛城」。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蘭人再次企圖佔領澎湖之時,其舟艦共十七艘於媽宮港登陸,奪 掠當時在其地的漢人移民所有漁船約六百餘艘,並且驅使當地移民從事工事、搬運土石以修築城塞。《澎湖廳志》就此城塞記載道:「天啟二年,外寇據澎湖築城。 明年毀其城,未幾復築。」此城塞原位於媽宮城之北方海岸處,今日則僅存其廢址,但昔日多稱此城為「紅毛城」,之後才又依閩南語之近音轉訛而稱此城為「紅木 埕」。紅毛城之遺址內建有武廟,此廟原在媽宮城西方,相傳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時,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才移置至此地,至清 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時又為法兵所毀壞,清光緒十七年時(西元一八九一年)時才又重新整修,恢復其舊貌。
例13.嘉蔭亭
此嘉蔭亭位於紅木埕,俗稱為「五里亭」。此亭位於昔日澎湖廳署所在地的「文澳」至「媽宮港」的大路中,因距離文澳約有五里 之遙,故為之取名為「五里亭」。此亭為清乾隆四年(西元一七三九年)時,由澎湖通判胡格所建,《澎湖廳志》就此亭記載道:「因澎湖道傍不長樹木,行人無所 休息,故建此已備往來偶憩之所,如樾之有蔭,因以名其亭焉。中祀文武二亭,左三官神,右龍王神,亭久漸圮,乾隆二十九年里人重修,前倅胡建偉額曰古嘉蔭 亭。」
例14.嶺裡澳
此嶺裡澳佔風櫃尾半島的大部分,以「蒔裡」為中心地。風櫃尾半島為一縱繞蜿蜒之低地,成一地峽狀,其盡頭,有「蛇頭」之小 丘崛起,丘勢宛若長蛇之頭。《澎湖廳志》就此地記載道:「風櫃尾社南,有石岡,臨海,中空一洞,可容數十人,四傍石壁,魚鱗重疊,有竅如斗大,穿石透山 背,竅傍常作小旋風,沙土滾滾漏下,聲如鳴鉦,洞口闢一溝,內窄外寬,潮水入焉,風起潮來,巨浪鼓盪,竅中沙土噴出十餘丈,飛射半空,如鰍魚噴沫,風再滾 下,浪隨噴出土石,謂之風櫃。」所謂「風櫃尾」此一地名即是因上述之特殊景況而產生。
「蛇頭」及「蒔裡」的一丘:「圓頂山」(其南麓的灣入處稱之為「圓頂灣」)之上,有當時荷蘭人所修築之砲台,中法戰爭時改修為清朝之砲台。前者即《方與紀 要》中所記載的「風櫃尾山,高七八尺,紅毛凹其中,上壘土,若雉堞,今毀其城。」後者即《澎湖廳志》所記載之「明末外寇,築砲樓於蒔裡澳海邊,堅緻如鐵, 巡撫南居益遣兵攻之,賊首高文律(荷蘭渠帥,天啟四年正月為明總兵俞咨臬所擒)拒守不下,官軍以火藥轟之,樓傾入海。」
又井子按的西南海岸原有疊石之古壘址,乃是明朝所修築砲台之遺跡,至清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時,又由副將王得祿築成雉堞,可惜之後任其荒廢而不修。
例15.雞籠嶼
此嶼又名「員頂嶼」,原本為一無人居住之島,其形狀猶如雞籠,故名「雞籠嶼」;西洋人則將此島稱之為「Dome」。
例16.虎井嶼
此嶼又名「船蓬嶼」或「檯嶼」,西洋人則將此島稱為「Table」島。此島東西端較長,周圍約有二里許,西端與東部以沙頸 地相互聯繫,移民之村落則座落於此地,村落西隅的崖下處湧出淡水,移民慣稱其為「虎井」,「虎井嶼」之島名亦因此而起。《澎湖廳志》針對此嶼記載道:「虎 井嶼東南港中沈一小城,周圍可數十丈,磚石紅色,每當秋水澄鮮,漁人俯視波地,堅垣壁立,雉堞隱隱可數,有善水者,沈入海底移時,或立城堞上,或近城趁魚 蝦之屬。」此則所云之「虎井嶼沈城」,或許是明朝末年海寇之據址遺跡。「虎井嶼」與「八罩嶼」之間稱之為「八罩水道」,亦即所謂之「Rover Channel」。
二、湖西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湖西 此地東方有高約四十三公尺之小丘,名為「大武山」,與高約三十五公尺之「尖山」,兩山中間為一凹形窪地,並形成一小湖泊,湖東與湖西各有一移民定居之村落,因鄉公所設在湖西,因此便以「湖西」作為此鄉之鄉名。 例2.林投澳 林投澳佔澎湖本島(即「大山嶼」)東南方的大部分,而以「林投」附近為中心地區,其鄰近相接之「尖山」附近,乃是明朝萬曆 九年時(西元一五八一年)洪姓一族約二十人由福建泉州府金門嶼地區遠遷而來,從事捕漁及農耕,逐漸形成在澎湖第一個移民部落之地。林投澳東南端的一角稱為 「裏正角」,自此角西彎則為「龍門港」,乃是當初上述尖山移民之登陸地點。《讀史方輿紀要》中曾記載道:「龍門,有原泉,舊為居民部落。」至於「龍門」此 一地名,日時原以近音而改稱「良文」,直至戰後才又回復舊名「龍門」。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軍隊亦由此港登陸,進而佔領澎湖。 例3.大城山 此山係在澎湖本島中央之丘台,丘阜自此逐漸延亙至四方。《澎湖廳志》針對此山記載道:「大城山,當大山嶼之中,為廳治少祖 山,乃彭山最高者,延袤七八里,岡巒平衍,遠盼如列屏,凡台廈舟艘往來,皆指此山為圭臬。山頂高處,前人築城其上,周僅二三里,遺址猶存(山以此得名), 陟其頂四望,則五十五嶼環繞目前,浮螺點黛,悉可指數,天氣晴霽,曉顧台灣諸山,顯現如在咫尺,須臾紅輪湧起,海東萬道金光,與波瀾相激射,彷彿不見台 山,而商船漁艇,或遠或近,梭織島嶼間,真海外奇觀也。至春夏之交,芳草如繡,下視平疇,苗黍芃芃,四山蒼翠,洞豁心目。秋冬以後,風沙瘴霧,海氣蒼茫, 蜃樓煙市變幻,又難以名狀。」城址在丘頂稍北方斜面,該地於今日雖早已久經開墾,但其殘礎仍稍可辨識,據當地島民之記憶所述,當時此城周圍約有十五町(一 町約合一○九公尺),高約五尺許,大致是由玄武岩塊疊積而構成,並且為明朝末年海賊之據址所在地。 例4.太武山 此太武山乃是澎湖本島之中央丘台,東北走向而隆起,不僅為本島內之最高點,亦為群島首一之隆起點,位置約在「林投澳」之中 央處。此山丘大致可分為三部份,其俗稱分別為「大太武」、「二太武」、「三太武」。凡來自東北方之船舶,每每先見陰、陽二嶼,其次將可望見此丘之頂,則知 已近「媽宮港」。此丘之山麓處稱為「太武鄉」,乃是以因曾作為明朝末年流寓者盧若騰遁跡之所而聞名。盧若騰,字閑之,泉州府同安人,以進士出身而被授以兵 部尚書,屢次疏劾當時之高官,而為忌直者所排斥。後明滅亡,遂於清康熙三年(西元一六六四年)時遁跡而至澎湖,定居於太武鄉,病不二日而歿,葬於太武山 南,墓題曰自許先生,但其確實墓址今已不復見。 例5.南寮澳 包含澎湖本島東北的大部分,其東北方的「南寮」、「北寮」為漢族移民最先創建的二大部落。 例6.鼎灣澳 包含澎湖本島北方的大部分,以「鼎灣」為其中心地。澳內沙港的海中出產「海松」(俗稱「海籐」),當地居民多以之用做手釧的原料。 |
三、白沙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白沙 因該處有「白沙嶼」,島上的「赤崁」、「後寮」一帶海灘滿佈珊瑚砂礫,由海上遠望,沙灘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故稱此地為「白沙鄉」。 例2.白沙嶼 全島之大致走勢為自西向東,再在南端折彎而形成鉤形,而作為澎湖港北方之屏障,故又名「北山嶼」或「北海嶼」,即西洋人所 稱之「Pehu」。海岸大致上若非為平岩盤之發育,便為白沙之遠連而淺者,故不愧其「白沙嶼」之名。此島之北方有「姑婆」及「屈爪」二島,素來以出產海苔 聞名,故古來島民便訂下一公約以限制當地海苔之採取,舉其一例,即云:「姑婆屈爪二嶼所出紫菜,每年十月起,派人看守,無論本鄉外鄉,人民不准到嶼捕魚 等,如有偶到者,應罰金十二兩,違者鳴官究治,限至四月間,紫菜期過,方許本鄉及外鄉人民,到嶼捕魚採菜等,此係公禁。」 例3.中墩嶼 在澎湖本島與白沙嶼的中間,各島之間的距離甚近,而海底全以岩盤相連,退潮時岩盤則露出水面,行人得以涉水而渡。清康熙年間,有洪姓一族之人遷徙至此地建立部落,取名為「中墩鄉」,即今日之「中屯」。 例4.中墩澤石橋 澎湖本島與白沙嶼之間的距離甚為短近,且附近海底全以岩盤相連,於是乃以「中墩嶼」為中繼地,在岩盤上修築石堤,以開前後 各島間交通之便。自澎湖本島北部的鼎灣澳「西寮鄉」抵「中墩嶼」南者,稱之為「下澤石橋」,又名為「繼安橋」,即今日之「中正橋」;「中墩嶼」的橋頭小廟 內立有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時所建的創造繼安橋記之碑。自「中墩嶼」北抵「白沙嶼」東南部的「瓦硐澳城」前鄉者,稱為「上澤石橋」,又名「永安 橋」,城前的橋頭小廟內立有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一七七三年)時所建的重修永安橋記之碑。關於上述二橋,《澎湖廳志》中亦有相關記載:「上澤,舊有橋,名 永安橋,有碑,年久字跡難辨,光緒乙酉(十一年)間,增生陳維新、里人陳尚賢集資,添築數尺。下澤,舊無橋,同治間,方外柯光明招同紳士鄭步蟾、黃步梯, 捐資填築上半段石梁,留下半段未築,以便舟楫,每潮時,行人猶有病涉者。丙戌(十二年)春,尚賢同廩生許棼,暨棼叔父子嚴,媽宮諸生林維藩等,鳩數十金, 為倡,尚賢復偕其族人蓮洲長澤,於台南募得百金,再築下半段石梁,司其勞者,鼎灣社耆老洪誠一及倡議之尚賢也,既成,名繼安橋,橋低而平,潮退便於行人, 潮漲並無礙於舟楫,亦善舉也,棼為文刻石,紀其事。」 例5.瓦硐澳 此「瓦硐澳」包含「中墩嶼」及「白沙嶼」的南方大部分地區,而以「瓦硐港」(即今日之「瓦硐」)為其中心地,明朝初年分駐 金門的哨汛兵並築城於此,其位置似乎在今日港尾西南的丘山,荷蘭人亦依其遺址設置砲台。《澎湖廳志》中記載道:「今瓦硐澳之港尾社西南里許,有紅磚一片基 址,叢殘不可辨,其南一社名城前,亦一明據也。」清乾隆年間漢族移民已於瓦硐建立部落。 又「後寮」的北方海岸處有一座山丘,高約一百二十尺,五阜排列相連有如人之五指。《澎湖廳志》中就此丘記載道:「北來商船,先望此山,故名瞭望山。」此山 丘之上原有荷蘭人所修築之砲台,後清領初期亦設置墩台,今日猶存其廢址。又鄉內「威靈宮」之西方處,有一古井名為「紅毛井」,相傳亦為荷蘭人所開鑿,素來 以水質清洌著稱,至今當地之里民仍保存有一年一祭井神之儀式。 例6.鎮海澳 所謂「鎮海澳」,乃包含白沙嶼的東方大部分地區,澳南有一鎮海港,原為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蘭人佔據澎湖,翌 年福建巡撫南居益率領舟師為防備之所,所謂「鎮海」此一地名亦由此而起,之後即設城壘於此地。明朝永曆十六年(即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左右,更陸 續成立「岓頭」、「港子」、「鎮海」三部落。 例7.赤崁澳 此「赤崁澳」,乃包含「鳥嶼」及「白沙嶼」東北方的一部分地區,所謂之「大赤崁」地區,相傳早於明朝永曆十六年(即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時左右,便有移民於此地成立定居部落。 例8.通梁澳 此「通梁嶼」包含「中倉嶼」及「白沙嶼」的西方一部分地區,而所謂「通梁」之地區,則於清乾隆年間已形成聚居部落。部落內 之「保生宮」前有一巨大榕樹,乃是樹齡約四百餘年之老樹,可以之作為昔日澎湖乃樹木叢生之證據。《澎湖廳志》中就此樹記載道:「通梁社神廟前,有古榕一 株,其始祇一本在東偏,已而榕根下垂至地,遂成兩株,相連高三丈,廣四丈許,枝葉茂盛,鄉人取木數十條支之,以次遞接,長幾八丈餘,直至海濱,亦罕見 也。」此外,「通梁」與「漁翁嶼」的東北「漁翁角」之間,有大小岩礁碁佈,潮流亦甚急,此水道內則稱為「牛角灣」。 例9.大倉嶼 此「大倉嶼」位於「中墩嶼」之西方,即位於澎湖港的略中稍偏北方,此島與「白沙嶼」的西南角之間有岩盤相連,於澎湖港的北隅扼守大倉灣。相傳清朝嘉慶年間,有鄭姓、陳姓二族之人自白沙嶼的「通梁」一地遷移來此,於是漸漸形成部落。 例10.員貝嶼 此「員貝嶼」位於「白沙嶼」之東方,清嘉慶年間,有陳姓等族人開始陸續遷來此嶼定居,並逐漸形成部落。 例11.吉貝嶼 此「吉貝嶼」又名「大烈嶼」,西洋人則稱其為「Bird島」,此島位於「白沙嶼」之北方,此島嶼之海岸大致皆為沙濱,今日 所稱之「吉貝」鄉則在其南濱。吉貝嶼西南外端的丘陵為島中的最高部份,一般稱之為「西崁」。此為一島一澳,稱之為「吉貝澳」。吉貝嶼附近暗礁極多。《澎湖 廳志》中就此嶼記載道:「半沈半浮,隱躍水面,沙線屈曲,形如吉字。」 此島之居民移居至此之年代不詳,似乎早先原為一群海賊的根據地,之後逐漸形成部落。吉貝鄉內立有清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四月由澎湖海防糧捕分府發佈之禁止侵佔漁滬的示諭碑,可知其建鄉應在此年之前。 例12.鳥嶼 此島原為附近海上鳥群聚居之島嶼;關於此嶼,《澎湖廳志》中有簡單之記載:「鳥嶼,海鳥育卵於此,南風刮時,土人駕小舟往拾,日得數斗。」西洋人則多將此島稱之為「Conch」。 例13.目斗嶼 此「目斗嶼」因位於澎湖群島之北端,故又名「北島」。此島附近海下多有危險之暗礁,如「王公礁」、「北烈岩」等等,故自古 以來即有「航海上東洋第一難所」之稱。目斗嶼上有一石洞,深約十丈,內頗幽邃,《澎湖廳志》中就此洞記載道:「有石榻石几,或入探之,覺陰森之氣,悚人毛 髮」。 |
四、西嶼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西嶼 因此為澎湖本島西側之較大島嶼,故稱「西嶼」,又稱「漁翁嶼」。 例2.漁翁嶼 因此島上之居民大多以捕漁維生,故將該島取名為「漁翁嶼」,西洋人亦將此島稱之為「Fisher」島,此島橫於澎湖本島之 西方,並與之相對峙,故又名「西嶼」。此島的東北端稱為「漁翁角」,南扼「竹篙灣」,灣入雖不深,但足以迴避北風之吹襲。此島的東南端稱為「小頭角」,西 南端則稱為「吃仔尾」,其中間處有一丘崛起,以分東西二灣,在東者稱為「內峖」,在西者則稱「外峖」,昔日往來台灣與廈門之間的中國船隻遭遇風浪之時,多 避難於此。島內較其他島嶼富有水源,《方輿紀要》中曾記載道:「西嶼頭有果葉澳,泉甚洌,可飲。」在其近中部的西岸有一水池,雖接近海濱,池水卻為淡水而 不帶鹹味,且水草叢生,「大池角」及「小池角」二部落之名由此而起。此亦為一島一澳,稱「西嶼澳」。「外峖」及「小池角」二部落皆出產文石(屬於碳酸石灰 的一種),《澎湖廳志》中針對此記載道:「文石,產於外塹(即「外峖」)、小池角二所,石外有璞,剖璞始出石,有五色錯而成文,以黃者為上,土人以有眼者 為貴,琢為念珠,以供玩賞,然石質鬆脆,遇北風則折裂,近日挖掘殆盡,購求甚難,不過零星細小只可作扇墜而已,殆不及壽山石壽矣。」 此漁翁嶼古來雖多作為往來台灣廈門間船舶之指南,但在海上風濤震盪時亦甚難辨認,故清乾隆三十四年(西元一七六九年)時遂於「吃仔尾」之山丘上建立一下座 約五丈、高約七尺之七級浮圖(即「佛塔」),清道光八年(西元一八二八年)時,又將之改為燈塔,並稱之為「西嶼燈塔」,至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 再改為西洋式燈塔,日領後亦更改修之。 |
五、望安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望安 此地附近共有八個大小不一之島嶼,舊時即稱之為「八罩嶼」,而當地之漁民在此地設置曬網之鞍架,稱之為「網鞍」,之後即由「網鞍」轉訛而稱此地為「望安」。 例2.八罩嶼 即今日之「望安島」,又名「挽門嶼」,西洋人則此島為「Rober」島,荷蘭人則大多將此島稱為「t' Rovers Eyl」(海賊島)。此島南北向較為狹長,周圍約五里,在近中央之西側,又有「虎頭山」之丘阜崛起,並以之三分地勢,其中北走之「天台山」丘台為島內地勢 最高之隆起,海拔約一百八十尺。此八罩嶼之東方為一小灣,稱為「潭門港」,頗適於船隻之停泊;八罩嶼南方之村落則慣稱為「望安」,素為此島中之主村;八罩 嶼之西方為花宅,北方則為水峖。至於「潭門港」西方,虎頭山之丘阜延亙之處則稱之為「北坪」,相傳此地存有荷蘭人所修築砲台之遺跡,但今日因已歷經移民之 開墾而已不復見其遺址。又天台山上有稱仙人足跡者,俚俗每年正月十五日皆於此地賽神。 此島與本方虎井嶼之間稱之為「八罩水道」,即所謂「Rover Channel」,其寬度約為五浬,無礙而水深,與南方頭巾嶼間稱為「頭巾水道」,即所謂「Steeple Channel」,其北部有許多岩礁及點灘而危險,但南部水深十二尋乃至十七尋,較為安全。又與東方將軍澳嶼之間稱為「將軍水道」,狹長且水道兩側險惡地擴延,潮流又激急,不適於船舶之航行。 例3.將軍澳嶼 在八罩嶼之東方,將軍澳的部落在島的西岸,部落內有一將軍廟。《澎湖廳志》中就此廟記載道:「神無考其名,將軍嶼者,亦因 有此廟,故得其名焉。」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出版的《台灣縣志》中亦就此廟記載道:「邑又有稱王公廟、大人廟、三老爺廟者,不知何神,或云皆即 澎湖將軍澳之神也。隋開皇中虎賁陳稜,略地至此,因祀之歟。」而此「將軍澳廟」之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 中,可知其創建之由來久矣。 |
六、七美鄉 [上一則][回選單] 例1.七美 此地舊時原稱為「南天島嶼」,據傳明代時有倭寇劫掠此地,有七位婦女不堪海盜之污辱,紛紛跳井自殺,一死以保貞節,事後知其事之當地居民特為此事而將此島改稱為「七美人嶼」,日據時期之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時,日本政府亦在此地立碑以憑弔紀念。 例2.大嶼 所謂「大嶼」,即今日之「七美嶼」,日時則隸屬於「望安庄」,直至戰後才又獨立為一鄉;至於「七美」此一鄉名,則是依鄉內 之七美人塚而起。此嶼位於澎湖群島之南端,周圍約長三里餘,島的東部有一稱為「東崁山」之丘阜,移民之聚居村落即沿此開墾,南端則有著名之「七美人塚」。 《澎湖廳志》中就此塚有相關記載:「海岸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 花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此奇花之傳說或者固屬後人之虛構附會,但此地應是由明朝末年為避難而集體遷居至此之漢族移民開創移植之 端緒,則概是事實。 例3.澎湖群島 即西洋人所稱之「Pescadore」群島,位於分隔台灣本島與中國大陸之台灣海峽中央,可稱遠海上之孤島;而澎湖群島總數有六十四,其中有居民之島嶼約只二十,其餘則多數僅屬於露出海面之岩礁。 澎湖群島之存在,似乎在隋朝時便已為中國漢族人所知,《福建海防考》中便有關於澎湖群島之記載:「隋開皇中,遣虎賁陳稜,略澎湖地,環島三十有六,如排 衙。」意即起初認為澎湖群島之數目乃為三十六島。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則記載道:「澎湖,憑山環海,有五十嶼, 巨細相間,坡隴相望。」此時卻認為澎湖群島共為五十島。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一七六七年)出版胡三水的《澎湖紀略》,則又認為澎湖群島共為五十五島;此 外,清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尹寵周所著之《台灣地輿圖說》及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出版的《澎湖廳志》則與《澎湖紀略》持相同意見,皆認為澎 湖群島共為五十五島。日本領台之後,經派人實地考查之結果,正式確認澎湖群島之數目應為六十四島。 而就「澎湖」此一島名之由來,《讀史方輿紀要》曾敘述道:「波平浪息,無淜奔激射狀,其狀如湖,因名澎湖,可泊舟。」而《澎湖廳志》〈封域〉中則補充記載 道:「澎湖一名澎瀛,猶言澎海也。或謂之西瀛,以台灣別號東瀛,澎在台西,故稱西瀛也。大抵因港外奔濤澎湃,港內澄靜如湖,故得此名。」《台灣府志》引樵 書二編而謂「澎湖一名澎蠡湖」,亦出自同義。蓋依其由「大山嶼」(即澎湖本島)及西方的「西嶼」(即「漁翁島」)、北方的「北山嶼」(即「白沙島」)三島 相抱而形成之澎湖唯一的安全港,即「澎湖港」(「媽宮」即「馬公」,屬其支港)的位置而命名者。荷蘭人翻譯自「澎湖」而稱「大山嶼」的「媽宮澳」為 「Phehuo」,總稱澎湖為「Eyland Piscadores」(「漁人島」之意)。西洋人又基於此故,而稱「澎湖」為「Pescadores」,而稱「大山嶼」為「Ponghau」。 至於澎湖之經略,大致敘述如下: 隋代:此時漢人已知澎湖之存在,但當時移民似乎尚未正式移殖至澎湖。 唐代:中國沿海之居民往來至澎湖者漸多。 宋代:《文獻通考》中已有關於澎湖之記載:「琉球國在泉之東,有島曰澎湖,煙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而《諸蕃志》中則簡略述明澎湖之歸屬:「澎湖隸閩之泉州府晉江縣。」 元代:根據《元史》之記載,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西元一二九二年)時,海舡副萬戶楊祥率領六千之軍隊於遠征琉球之歸國途中,四月時曾抵達澎湖,當時澎湖已有定居之漢人移民。元代末葉並在澎湖設置巡檢司。 明代:將澎湖隸屬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管轄,而分駐金門的哨汛兵亦築城砦於澎湖群島中之「白沙嶼」的東南方,即「瓦硐港」之山丘上。且如元制設置巡檢司,而 自島民徵征漁課若干。明朝洪武二十一年(西元一三八八年),以澎湖島民叛服難信為由,遷徙當時島上全數居民改置於漳、泉二府之間,並廢原有之巡檢司而墟其 地,此舉卻反而使該地進而成為附近不逞之徒潛聚之地區。明朝嘉靖十二年(西元一五三三年)時,海賊林道乾佔據澎湖本島之「暗澳」(即今日之「文澳」)附 近,又於中國沿海附近大肆暴掠,導致明都督俞大猷前往征伐之,於是林道乾不得已乃遁入台灣,剽掠台灣西海岸。俞大猷不敢追擊,暫且築城於澎湖「暗澳」,並 留偏師駐防澎湖,之後又罷駐師,改設巡檢司,欲長期守備之,但不久卻又裁撤巡檢司。明朝萬曆八年(西元一五八○年)時,客家族人曾一本亦佔據此地,於南海 出沒,對往來商船進行侵掠,今日澎湖群島之各處仍多存有當時為海賊據址之遺跡。 明朝萬曆九年(西元一五八一年)時,有洪姓之同族約二十人自福建泉州府金門遷移而來,隨即佔居澎湖本島之林投澳尖山附近地區,從事漁、農業,此即是漢人移 民於澎湖形成部落之端緒。明朝萬曆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一年)之後,明朝政府於澎湖設遊兵,明萬曆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七年)時又增設衝鋒遊兵,但不久兩 者俱皆廢止。荷蘭人於明朝萬曆三十二年(西元一六○四年)時途經「八罩島」而進入澎湖本島,於是總兵施德致令都司沈有容率兵至澎湖,嚴厲要求荷蘭勢力立即 撤退,當時荷蘭人自覺其兵力不足,遂決定於當年十月時暫時撤退。但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時,荷蘭提督Cornelis Reijersen又再次率領船艦共十七艘之多,率兵前來澎湖,並於「媽宮港」登陸,以武力驅逐當時於此地定居之漢人移民,並積極興築城塞、設置砲台於各 要塞之所。翌年明政府派遣福建巡撫南居益發動舟師,於白沙嶼東方的鎮海港大舉登陸;於是明朝軍隊與荷蘭軍隊正式開啟戰端,交戰八個月之後,明朝讓步,以荷 蘭人若撤退澎湖則可佔領台灣之條件與之講和,於是明朝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八月之時,荷蘭人正式自澎湖撤退並轉而佔據台灣。 明末清初之時,因避難而遷居澎湖者日漸增多,至朝明永曆十六年(,即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左右,福建漳、泉二府之移民已於澎湖本島及白沙、漁翁三 島建立起數十個部落。其前鄭成功欲佔據台灣,而於明永曆十四年(西元一六六○年)四月由廈門地區啟程,先進入澎湖本島的媽宮港。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亦於 明朝永曆十八年(西元一六六四年)時在台灣南路與北路同時設置有所謂之「安撫司」,並置營壘於媽宮港。 清代: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六月時,清政府決定正式討伐台灣,而先取澎湖,鄭氏之軍隊戰敗乞降,於是清國得以兵不血刃順利佔領台灣。清政府領 台之後,將澎湖隸屬於「台灣縣」,翌年更設巡檢。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發生朱一貴之亂時,因全台淪陷,當時之文武官員皆避難至澎湖地區,征剿 的清國軍隊則以此地作為基地進兵,不旬日而克復。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時改巡檢為通判,並新設「澎湖廳」。《澎湖廳志》中記載道:「澎湖遂成海外 樂郊,與台灣並稱東南保障矣。」按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以後,漢人移民漸漸增多。清康熙三十二年(西元一六九三年)始有「澳社」之稱,其數達 九澳。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再增加四澳,並實施土地申報制度,賦課地租。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發生中法戰爭之時,清政府於媽宮港口的北角 設置穹窖砲台、露天砲台各一座,並於其對角「測天嶼」及「虎井嶼」等地修築砲台數座,且以鎖鏈防障港口,但翌年二月,法國艦隊司令Courbet提督率領 船艦七艘攻陷澎湖本島,並由南方之「圓頂灣」登陸,並進而佔領「媽宮港」。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中日戰爭時,日本在征略台灣之前,編制混成 部隊,二月二十日抵達「八罩島」的南岸,二十三日抵達林投澳的「裏正角」,由「良文港」(即今日之「龍門」)登陸,翌日進攻拱北台的砲壘,佔領「媽宮城」 (即今日之「馬公」)。 總之,澎湖以其天然之位置及形勢之特殊性,自古以來即兼具有發揚地政學上所說之「島嶼效用」,即:(一)為古來通過台灣海峽之內外船舶之停泊地、中繼所。 (二)為鄰近地區之叛亂者或海賊之根據地,避難者的隱棲所。(三)為征略台灣本島之前進基地。因此,澎湖雖在實際民生生產上未有太大之潛力希望,但卻發展 久遠,實非一時偶然所致。《澎湖廳志》中針對澎湖之重要性有以下記載:「澎湖不過海上一漚耳,然島嶼迴環,港汊錯雜,為中外之關鍵,作台廈之逆旅,前者施 侯爭之以進取,鄭氏失之而議降,既入版圖,凡台灣有事,內地舟師東征,皆恃澎湖為進戰退守之地,所關於沿海大局者,正匪淺矣。」 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於行政規劃上起初承襲清時之舊制,在澎湖設置有「澎湖廳」,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九月時又廢廳改郡,將澎湖隸屬於「高雄州」, 大正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七月時又將澎湖回復稱之為「澎湖廳」,戰後又再次改「澎湖廳」為「澎湖縣」。 各島嶼之名稱如下所列(括弧內則為別名或西洋名):
所謂「台灣海峽」,即西洋人所稱之「Formosa Channel」,其位置正處於台灣本島及中國大陸之間,其寬度約二百四十五浬至六十二浬,南端較闊,越北端越狹。澎湖群島位於台灣海峽之中央,而與台灣本島之間特稱「澎湖水道」(Pescadores Channel),其長約四十浬,最狹處僅寬十五浬。台灣海峽水深由四十尋乃至百尋左右,南部較北部為深。 台灣海峽古來即有「海洋之險惡所」之稱,此乃因自中國大陸通過此海峽而欲來臺灣本島者,必須違逆台灣海峽內之寒流(漢人慣稱之為「黑水溝」)而走,並隨即 穿越溫熱之分派(漢人慣稱之為「紅水溝」)。就此海路之險惡,中國最古老之文獻記錄《續文獻通考》中便曾有以下之記載:「水至澎湖漸低,近琉球,謂之落 漈,落漈者水趨下而不同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以下,遇颱風發,漂流落漈,回者百無一。」清雍正年間出版的《藍鼎元文集》中亦記載道:「台澎洋面,橫截兩 重,潮流汛急,島澳叢雜,暗礁淺沙,處處險惡,與內地迥然不同,非十分熟悉諳練,夫甯易以駕駛哉,不幸而中流風烈,操縱失宜,頃刻間,不在浙之東廣之南, 則扶桑天外,一往不可復返,即使收入台江,礁線相近,不知趨避,衝磕一聲,奮飛無翼,與其悔之於後,何如慎之於初。」 至於《澎湖廳志》,更詳述台灣海峽附近海洋之情形:「凡由廈門來澎湖,水程七更,必經三重游,紅水溝較闊而流不甚迅,黑水溝流急而溝深,勢如稍窪,過者必 焚香楮,乘風疾行亂流而渡,遲則波濤衝擊,易致針路差失,又過小溝,始望見西嶼外塹之塔火,以為標準,倘在溝中遭風,無澳可收,則漂蕩莫知所之矣。」而 《台灣縣志》中亦針對台灣海峽記載道:「台海潮流,止分南北,台廈往來,橫流而渡,曰橫洋,自台抵澎,為小洋,自澎抵廈,為大洋,故稱重洋。」又云:「黑 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台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 黑,其深無底。大洋風靜時,尚可寄莚,小洋則不可寄莚,其險過於大洋,此前輩諸書記載所未及辨也。」 而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始實際勘查台灣內地之郁永河所著之《裨海紀遊》中亦針對台灣海峽描述道:「台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 自何所,海水正碧,溝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窪,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舟師時時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 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年)分巡台廈道之孫元衡《赤崁集》中亦記載道:「大海洪波,止分順逆,凡往異域,順勢而行,惟台與廈,藏岸七百里,號曰橫 洋,中黝黑水溝,色如墨,曰墨洋,驚濤鼎沸,險諸海,或言順流而東,則為弱水,昔有閩船,飄至弱水之東,閱十二年,始得還中土。」 又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的《赤崁筆談》中對台灣海峽之深淺水色記述道:「由大嶝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紅水溝色稍 赤,黑水溝如墨,更進為淺藍色,入鹿耳門,色黃白如河水。」原來台灣海峽內的潮流,主要為冬夏之季風所支配,並常惹起大渦潮,凡其流過之處,海面恰如置斑 紋,水色全異。而一旦船舶入此渦潮疊浪之中,則把舵幾全失效,船舶飄流蕩漾不知去處;兼之以台灣附近的海洋於夏季時本為颱風發生地,此暴潮颱風往往相互結 合而於狹窄海峽之間肆虐縱橫,而此附近海域中本有眾多島嶼暗礁叢雜其中,故航行至此之船舶一旦遭遇氣候上之危難,則難免觸礁而沈沒。自古以來航行至此台灣 海峽之大小船舶,遇風漂流觸礁而沈沒者極多;台灣全島到處有媽祖廟之建置,沿海居民多誠心奉祀海神媽祖,可謂因應此天然環境與氣候而生之習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