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南投

由日時台中州南投、新高、能高、竹山四郡所構成,轄下分一市(南投)、四鎮(草屯、集集、埔里、竹山)、八鄉(名間、中寮、魚池、水里、國姓、鹿谷、信義、仁愛)。

一、南投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南投
此地原本為平埔族Arikun族南投(Ramtau)社之故址所在,此「南投」之地名即翻譯自平埔族語。此地位於古時南投 堡內西部,歷來即為南投、北投兩堡之中心市場所在地。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二五年)左右,有福建漳州移民由鄰近彰化地方陸續深入此地進行開拓,並自當地平 埔族人手中購得大量土地,開始著手開墾「萬丹庄」(約是今日南投新街一帶)地方,並陸續擴展拓殖地區;清乾隆二十四年並於此地設置彰化縣的分支機構:南投 縣丞,於是原有之南投社與北投社遂一同遷往今埔里一帶定居。西元一九五○年時,此地由台中縣分出,正式獨立為「南投縣」。南投此地於早期即開有燒陶之窯, 用以製造較為粗糙之日用土器,供應當時中部台灣之需求。

例2.碧山巖
此地位於施厝坪之山丘東方處,相傳乃於清乾隆十七年時建寺。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的《彰化縣志》中對此處記載道:「巖有樹木,溪流環其前,林泉幽寂頗饒遊觀。清晨四望,崇山峻嶺羅列寺前,焰峰九十九尖,狀似玉筍排空,參差無際,洵屬奇觀」。



二、草屯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草屯
此地原稱為「草鞋墩」,為平埔族桃沙北投社之故居,清時則屬於北投堡之一部份,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 「草屯」。自古以來此地即為進入埔里社窪地之北路外關要道,「草鞋墩」則因其具有關外站之山線、海線交通要道之重要地位而持續發展;因當時往返鹿港、埔里 之挑夫行旅多行至此處略作休息,並更換腳上破損之草鞋,時日既久,破損廢棄之草鞋於道路旁累積如土堆一般高,故當時人多習稱此地為「草鞋墩」,當地之製草 鞋業亦十分興盛。此地更於清光緒初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隨著埔里社之設廳而形成新興街肆。


例2.北投埔
此地於古時亦屬於北投堡之一部份,原本亦為平埔Arikun族南投社之佔居地。清雍正年間南投堡開拓已陸續就緒,同時來自 福建之移民足跡亦逐漸遍及北投堡一帶地方,並獲得不少原屬北投堡之土地。清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池良生大膽引用北方烏溪之溪水以開鑿險圳,用以增 加北投埔一帶地方水利灌溉之便,《彰化縣志》中有相關記載:「險圳,源從烏溪分派,至茄荖山,穿山鑿石數十丈,流出灌溉七十餘庄之田,里人名為石圳穿 流。」同時又說明:「北投街,分為新舊街」可知於清道光初年之時,北投一帶之街肆已然有相當程度之發展。南投、北投二社族人則陸續遷往埔里、水頭、十一 份、枇杷城、文頭橋、茄苳腳、鹽土庄等地,並相繼建立起聚居之部落。
例3.坪頂
所謂「坪」,是指略微傾斜之地,因此地位於為傾斜地之上方,故取名為「坪頂」。
例4.匏子寮
所謂「匏仔」,便是一般所說的「葫蘆」,因此地原本有提供看守葫蘆園者居住之草寮,故取名為「匏仔寮」。
例5.牛屎崎
所謂「牛屎」,就是牛糞,而所謂「崎」,便是一般所說的山坡,因此地原為多牛糞的山坡,故為之命名為「牛屎崎」。
例6.土城(今南埔)
古時稱此地為「內木柵」,在清道光年間已開拓就緒;此地因起初設有壘柵以防備高砂族之侵害,故名。《彰化縣志》中對此地曾 記載道:「與火炎山,中隔烏溪而突起於平地者,曰茭荖山,山後一窩平地,為內木柵庄,茭荖山關欄於外,若水口之鎖鑰焉」又描述道:「內木柵山,在北投之 東,地頗平曠,雖草萊新闢,而居民數店」。

例7.火炎山
此山位於今日草屯鎮東北方烏溪沿岸,南北連亙約達三里,其山形恰恰如同火炎生起之貌,故為此山取名為「火炎山」。《彰化縣 志》中對此山便有以下之記載:「峰尖莫數,秀插雲霄,狀如火焰,樹木茂密,上多松柏,其下為烏溪之流所經。松柏崙之嶺路,則開於其南端。」「火炎山」,古 時習稱之為「九十九峰」或「九十九尖」,乃是由彰化地方遠眺此峰之形狀而得名;而《彰化縣志》對其形狀描述道:「玉筍瑤篸,排空無際,有萬芴朝天之象。」 著名之「彰化八景」,便有所謂「焰峰朝霞」,素來聞名。



三、集集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集集

此地位於濁水溪上游北岸,相傳昔日此地之樹林甚為蓊鬱茂盛,東北方更有連綿之集集大山,其東界是水沙連族之部落社仔社(即今社子,此社後來併入水里鄉頭 社)。「集集」之名翻譯自平埔族語,此地為水沙連「集埔集埔」社之原址所在地,漢人多簡稱之為「聚集」,之後又改稱為「集集」。清乾隆三十六年(西元一七 七一年)左右,有邱、許、劉、黃四姓之移民合股雇用許多佃農開始積極開拓此地區,並在西南邊逐漸建立起一部落,取名為「林尾庄」。
清乾隆三十九年,吳姓墾首更開拓一草埔田地,至清乾隆四十年時更漸向東方持續拓進,並在溪水北勢坑處利用大樹架橋,以利交通,並在橋頭建立一庄,命名為 「柴橋頭庄」,於是吸引越來越多的移民漸漸聚集至此處,甚至在清乾隆四十一年時,在林尾、柴橋頭兩庄之間地區已出現許多店肆,取名為「半路店」,繼而在清 乾隆四十五年時此地已形成一完整之街市,而取「社仔社」之社名,並寓含「四民集來」之意,為此地命名為「集集街」。
「集集街」內有一土地公祠,相傳乃於清乾隆四十一年時與附近店肆同時建立,至於媽祖廟則創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集集」一地最早是因為位於通往高砂族之要 區而發展,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的《彰化縣志》便有此相關記載:「為民蕃交易之所,入山之要路」。集集街更為此地出產樟腦之集散地,當地之 盛衰興頹概為腦業所左右。


例2.隘寮
原稱為「竹腳寮」,為此地附近各社之總路隘口。
例3.制火潭
集集鎮內媽祖廟之後方有一水池,名為「制火潭」。關於此潭名稱的由來,在民間有一迷信傳說流傳至今:相傳昔日曾有一集集堡 居民,前往此潭斷水捕魚,其時集集街上忽有數處民居發生火災,自此之後,集集街民便張貼禁制令,從此不准街人有斷水捕魚之行為,當地居民認為此潭之水能克 制火害,此舉遂成為集集當地一大奇事,並廣為流傳。



四、埔里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埔里
原稱為「埔里社街」,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埔里」。此地位於古時埔里社堡之中央,原為平埔族埔里社 (又可稱為埔裏社、埔裡社、埔社)之所在地,清咸豐年間由偷越入境之福建移民逐漸開墾並形成街肆,而依照埔里社之社名而稱為「埔里社街」,以後則因成為此 附近地區之主腦地帶而不斷發展。
清光緒初年,改鹿港之北路理番同知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決定於埔里社街內建廳署(當時稱之為「埔里社廳」,清光緒十二年才改稱為「埔裏廳」),並在四周修 築土城,城外更種植許多莿竹,並設有東西南北四大門,取名為「大埔城」。在《台灣地輿圖說》中便記載道:「今上御極之年,海防戒嚴,開山議起,台灣鎮總兵 官吳光亮,適略兵中路,爰有招撫埔裏六社之請,以向駐鹿港之北路理番同知,改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就大埔城建造城垣衙署。」而「埔里」一詞,於高砂泰雅族 語中之原意則為「星之家」、「星星之屋」,因夜晚時若從高處遠眺,舉目所見,萬家燈火,猶如天上星辰般,十分閃耀美麗,故得此名。


例2.埔里社窪地
埔里社窪地為位於台灣本島中央的一片平坦肥沃地區,東南北三方皆有連亙不絕之山岳盤據,西方則低峭屏立,此地區有二河流呈 東西向橫過,較北方者為「眉溪」,較南方者則為「南港溪」,此二河流在窪地西端處匯合。此地原是埔裏社、眉裏社之佔居地區,二社以眉溪為中界,眉溪南方今 日之枇杷城附近由埔裏社佔據定居,而眉裏社則割據於今日牛眠山及史港坑之中間地帶。
至於「埔里社」此一地名,相傳於清康熙末年時便已普遍為當時之移民所聞知,清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中便記載道:「埔里社水沙連各地,嘖嘖豔羨」。但 至清嘉慶初年,僅有少數通事社丁為交易目的而出入之地外,幾乎全屬未知之區域。後來,此附近一帶原屬高砂族之土地漸漸由漢人移民染指,繼而有西部平埔族之 涉入。
清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移民計畫進行大侵略,從南界的水沙連高砂族地不斷波及而來;是年,水沙連之隘丁首領黃林旺與嘉義、彰化二縣的縣民陳大用、 郭百年及台灣府門丁黃里仁等人勾結,於清嘉慶二十年春天獲得墾照,遂率領群眾入山墾殖。首先於水沙連界外的社仔開墾高砂族埔地三百甲,繼而由社仔侵入水裏 社,再開墾四百甲,之後又侵入沈鹿,修築土圍,開墾五百餘甲。此三社勢弱而不敢與之計較,移民遂又假冒貴官,率領民壯佃丁千餘人至埔裏社,囊土為城,亟欲 大規模進行開墾,但埔裏社人不服,彼此僵持不下,約持續月餘之久。
在此期間,移民大肆焚殺、搶奪,終於奪得土地,築土圍十三、本城一,而更加大規模從事招佃開墾活動。清嘉慶二十一年冬,總鎮武隆阿巡閱台北,得知此事,嚴 詰之。彰化縣知縣吳性誠請喻墾戶,驅眾佃出山,移民恃有台灣府示而不遵,鎮道於是飭令台灣府撤還。清嘉慶二十二年六月綑縛諸人至府會訊,對郭百年加以枷 杖,其餘則宥諒之,並署北路理番同知張儀盛、彰化知縣吳性誠、呂志恒赴沈鹿,拆毀土城,盡撤水裏、埔裏二社之佃戶,高砂族人於是各自歸社,並在集集、烏溪 二口各自設立禁碑,但所謂二十四社自此已大衰。此後漢人移民又不斷悄悄進入此地,社仔族被驅逐,併入頭社,貓蘭則併入水裏社,而哆咯哪、福骨二社混入山地 高砂族。埔裏社人數較少,雖與水裏社關係尚稱和睦,但不能救援,而甚自危。
鎖埔之禁令雖然暫時使漢族移民稍稍絕跡,但不久之後,漢人移民又再度偷越水沙連高砂族地而進入,及至清道光年間,西部平原的平埔族亦隨之移進此地區。其所 以不斷移進之原因,一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移民的移殖日益增加,而平埔族土地或被收購,或被侵佔,因而不得不遷往他方,另謀活路;二者則是受到移民之唆使詐 誘。《埔里社記略》中即有相關之記載:「道光三年,遂有萬斗六社革通事田成發,詭與埔社蕃謀,招外社熟蕃為衛,給以荒埔墾種,埔社聽之,田成發乃結北投社 革屯辦乃貓詩,革通事余貓尉,招附近熟蕃,潛往復墾,而漢人陰持其後,俟熟蕃墾成,溷入為侵佔之計」。於是自清道光三年起,所謂Arikun、巴則海、巴 瀑拉、巴布薩、道卡斯五部族乃由北路口進入此區,而Lloa此一部族則由南路口進入。
先後進入的部族,起初集團雜居於一、二部落,後來隨著同族人的陸續增加,乃分居獨立居住於各地。其結果,從以下的記述可略略得知,清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 三年)實察埔裏社的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的《水沙連紀程》中便記載道:「二十里平曠中,惟埔裏社一社,草萊若闢,可得良田千頃,今熟蕃聚居山下者,二十餘 家,猶藉當日民人佔築之土圍,以為蔽。」清道光二十年台灣道熊一本的〈條覆籌辦蕃社議〉中亦記載:「埔裡社,道光三四年間,慮被漢人佔奪,招引熟蕃開墾自 衛,熟蕃勢盛,漸逼生蕃他徙,二十年來熟蕃已二千人,生蕃僅存二十餘口。」清道光二十七年閩浙總督劉韻珂的〈奏勘蕃地疏〉中則記載道:「埔里社,約可墾地 四千餘甲,其社南之一千甲,先經熟蕃私墾,間有生蕃自墾之地,均係畸零小塊,不成片段,現住生蕃大小男婦二十七丁口,熟蕃約共二千人,眉裡社可墾地二千餘 甲,現住生蕃大小男婦一百二十四丁口」。
當時進入埔里社窪地的南北二路今日皆已開通,《埔里社紀略》就其情形描述道:「埔里大社,地勢平闊,周圍可三十餘里,南北有二溪,皆自內山出,南為濁水溪 源,北為烏溪源也。烏溪為入社北路,自彰化縣東北投,北行過草鞋墩,至內木柵、阿發埔,渡溪東北行,至火燄山下,五里過大平林,入山十里,逾內龜洋,至外 國勝埔,更渡溪而南二十五里,至埔里社,自水沙連入,可兩日程,北路為近,然常有兇蕃出沒,人不敢行,故多從水沙連入。水沙連,蕃社之久輸貢賦者也」。
例3.牛相觸
因鄰近二山呈現相迫對峙之狀,猶如兩牛相互觸角亟欲鬥觸,故以「牛相觸」為之命名。
例4.烏牛欄
此地為原本在今日豐原市烏牛欄的平埔巴則海族烏牛欄社遷移定居之處,遷居後仍以舊社名為新居地命名。
例5.牛眠山
《鳳山縣誌》中云:「牛眠山,若眠牛狀」,因此山之形近似眠牛之貌,故名。
例6.房里
原稱為「紅瓦厝仔」,在今日苗栗縣苑裡鎮的平埔族房裡社遷來此地之後,才改稱「房里」。
例7.守城份
此地名譯自泰雅族之語,乃是「洗衣」之義。
例8.史港坑
此地名譯自泰雅族之語,乃是出自「芭蕉」之義。
例9.蜈蚣崙
此地名譯自泰雅族之語,乃是「食雞」之義。應是因此地當時盛產雞;而所謂「蜈蚣」是取其「百足」之意,指此地為「百足之丘」。
例10.濁水溪
又名「撈水溪」,為橫流台灣西海岸平原中央之一大巨流,此溪發源於埔里社一帶的中部山地,因匯合許多大小支流而逐漸壯大。 濁水溪上游混合有黑色粘板岩的粉末,因下游水流湍急而不能沈澱,造成水色混濁,故取名為「濁水溪」。清同治五年(西元一八六六年)出版的林豪《東瀛紀筆》 中記載道:「嘉彰分界處,有撈水溪,源出內山,流急而濁。」
關於濁水溪水之混濁,素來民間流傳著一則迷信傳說,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的《彰化縣志》便紀錄著此則傳說:「水色皆黑,土人云,水清則時事 有變。」又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出版之《雲林縣採訪冊》也記載道:「黃河五百年一清,則必有聖人在位,而是溪之水渾濁挾泥,似有類於黃河,然溪 水一清,則台地必生反側,如同治元年水清三日,戴萬生亂,幾及三年,光緒十三年水清半刻,則施九段以丈田事激民為變,共攻彰化,旋經剿撫解散,故老謂,溪 清之時日多寡,實與寇盜起滅久速相應,屢試不爽。」



五、竹山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竹山
此地在古時沙連堡西部,原稱為「林杞埔街」,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因當地竹林滿山而改稱為「竹山」。鄭成功時 參軍林杞率領部下約二百多人,相傳由牛相觸口進入此地方企圖進行開墾,首先以竹圍仔庄(今日之竹山鎮竹圍子)為根據地,驅逐原本之土著平埔族於東北的東埔 蚋(或者寫作「東埔蠟」)庄附近。平埔族趁夜晚時進行反攻,甚至將林杞及部下百餘人盡數殺害。其餘族追擊掃蕩之,當時平埔族遠遠退至山後大水窟一帶,於是 開拓所佔領之埔地,而依祖名,取名為「林杞埔」。
林杞埔街內建有「崇本堂」,奉祀有林杞之神主,並題曰:「開闢水沙連右參軍銜林杞公一位神主」;而街外西北方,甚至存有林杞之墓。「林杞埔」此一地名,在 《諸羅縣志》中寫作「林懻埔」,在《台灣府志》中則寫作「林既埔」,應都是「林杞埔」之同音異字。《諸羅縣志》亦記載此地又名為「二重埔」。又「林既埔 街」之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可知此地在清乾隆二十九年之前以形成街市之風貌。
此地正當斗六與集集二市街之間要路所在,《彰化縣志》中記載道:「為斗六門等處入山總路」,而《雲林縣採訪冊》中亦云:「為沙連堡貿易總市」。清光緒十二 年(西元一八八六年)新設立雲林縣,其縣城即擬定於今日斗六市北方四清里之沙連堡林杞埔街的郊外雲林坪,而依縣名取名為「雲林城」。清光緒十二年時又設置 撫墾局,清光緒十九年,縣城則改設於今日之斗六街一帶。
例2.江西林
此地為一位於林杞埔(今日之竹山鎮)東北方之丘地。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十一月清軍討剿林爽文等人於小半天山 時,清將福康安曾將大營設置於此地。《雲林縣採訪冊》中對此地之形勢描述道:「江西林山,穿田突起,勢如橫屏,山頂坦平,四面玲瓏秀麗,山背二峰,形如獅 象,俯瞰清濁兩溪。」又說明道:「乾隆中,福中堂平林爽文之亂時,駐大營於山上。故老猶能道其營址」。
例3.社寮
此地原為濁水溪南岸旁的一小肆場。《雲林縣採訪冊》中記載:「社寮街,為社寮等處交易總市,又為往來南北及埔里社孔道」。 鄭時,有杜、賴二姓之鄭將,曾驅逐土著平埔族人而開墾此附近一帶地區,後來又與平埔族議和,並設置社商草寮以進行交易活動,「社寮」之地名因此而起。「社 寮」庄內頂埔處有一甘泉井,《雲林縣採訪冊》中對此井描述道:「甘泉井,在社寮頂埔,前福堂福康安駐大營邊,泉清而甘,大旱不涸,前台灣總鎮吳光亮閱兵過 此,飲而甘之,遂鳩工修築,四面皆環以石,因水甘,遂以甘泉名井」。
例4.勞水坑
閩南語中「勞水」與「濁水」同音,故名。



六、名間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名間
原稱為「湳仔庄」,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名間」。此地之所以原命名為「湳仔庄」,乃是指昔日此地若附近之河水氾濫,往往會造成浸水之災;而相傳之所以改名為「名間」,乃是因為「名間」之日本發音與「湳仔」之閩南語音即為近似之故。
例2.炭寮
所謂「炭寮」是指燒木炭之草寮,因此地昔日有炭寮,故名。



七、中寮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中寮
因此地乃是於山河環繞之中,建築六寮、十八甲寮、後寮、鄉親寮之寮區,故名。



八、魚池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魚池
因此地之水沙連社及蓮花池村附近,曾有一連串湖潭皆為淡水魚之天然池塘,故名。而此地所謂之「魚池」,又有一說認為是指位於宅地內的池子或泉井水之意。
例2.五城堡
原屬於水沙連堡,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分立一堡。清道光末年移民遷居此地方者逐漸增多,尤其今日之魚池鄉水社、銃櫃、貓欄、司馬按、新社等五庄更為當時移民之集中地區,於是在庄外設置竹圍以為防備高砂族之用,故俗稱為「五城」,並為其堡名。
例3.雞胸嶺
此地為集集與今日魚池鄉五城之中界,早在清乾隆五十三年時便已開通小路通行。清道光四年(西元一八二四年),王增榮及陳坑 計畫開拓五城堡處之高砂族地,於是首先投資開修嶺路,以便與集集地方有所交通。因此嶺頂形似馬鞍,且開路之後建立有土地公小祠,故又稱為「土地公鞍嶺」。
例4.銃櫃
所謂「銃櫃」,即一般所說之「砲壘」。此地之以「銃櫃」命名,乃因此地為昔日設有防蕃設施「銃櫃」之遺址,故名。
例5.茅埔
此地原稱為「加老望埔」或「加荖網埔」,此地名譯自高砂布農族之語,其義為「濁水」。一說所謂「加老望埔」,乃是當時水沙 連蕃「南港」族部對鄰接之「北港」族人之稱呼,之後才由人名轉訛為地名,指的便是今日的「茅埔」附近地區;而「加老望埔」後來則簡稱為「望埔」,之後再轉 訛為「茅埔」。
此地在日月潭之北,郁永河的《蕃俗六考》中云:「水沙連過湖半日,至加老望埔」。清雍正年間至此之移民主要多為經營商業往來之目的,多由牛相觸口沿著濁水 溪上溯而進入當時的高砂族地界,其足跡幾乎已踏遍日月潭以北之地區,如同《蕃俗六考》之記載:「通事別築寮加老望埔,撥社丁、置煙布糖鹽諸物,以濟土蕃 用。售其鹿肉皮筋等項,以資課餉。每年五月弔社,七月進社,共計十箇月,以可交易完課。過之,雨多,草茂,蕃無至者」。
例6.日月潭
此 潭位於昔日五城堡窪地之中央地區,因有此湖水之緣故,高砂族稱此地為「水沙連」,而稱此湖為「水沙連潭」。此地古屬水裏社之所在地,故名「水裏湖」(水裏 社又名「水社」,故此湖又名為「水社湖」),「水裏湖」之名見於清乾隆時出版之《台灣府志》。又此湖由分別形似日、月之二潭相連而成,故取名為「日月 潭」。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遊水裏社記〉中記載:「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清道光十二年出版之《彰化縣志》中則記 載:「水裏社潭,一名日月潭」;西洋人則稱此湖為「Doragon」湖。
日月潭中偏西方之處有一山嶼,《台灣府志》稱此嶼為「水沙嶼」,鄧傳安之〈遊水裏社記〉中則稱之為「珠山」;《彰化縣志》中則對其記載道:「珠子山,狀如珠,故名。」又說:「堪輿家以此潭為廕龍池。」自古此嶼便以形勝之區遠近聞名。
清康熙中葉出版之郁永河《番境補遺》對此嶼亦有相關記載:「其地四面高山,中為大湖,湖中復起一山,蕃人聚居山上,非舟莫即蕃社,形勢無出其右。」清康熙 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之《蕃俗六考》對此嶼則描述道:「水沙連,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潭,廣可七八里,曲屈如環,圍二十餘里,水深多 魚,中央一嶼,蕃繞嶼以居,空其頂,頂為屋則社有火災,岸草蔓延繞岸,架竹木,浮水上,藉草承土,以種稻,謂之浮田,隔岸欲詣社者,必舉火為號,蕃划蟒甲 以渡,嶼圓淨開爽,青嶂白波,雲水浮動,海外別一洞天」。
例7.水沙連
昔日含埔里社堡,自五城堡起,經沙連堡而至濁水溪流域一帶的高砂族地,總稱為「沙連」,乃翻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而為佔居 日月潭附近高砂族群之中心根據地,故名「水沙連」。清康熙二十三年諸羅知縣季戲光之《台灣雜記》寫作「水沙漣」,而清康熙三十六年出版之郁永河《番境補 遺》則寫作「水沙廉」,皆為「水沙連」之同音異字。至於使用「水沙連」此地名寫法之最古老文件,應是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之《蕃俗六考》,其 後於清雍正初年出版之藍鼎元〈紀水沙連〉、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以及後來陸續出版之《台灣縣志》、《彰化縣志》皆將此地地名寫作「水沙連」。
早在清康熙中葉之前,漢人移民便企圖進入此地方進行拓殖活動,高砂族亦輸貢賦。郁永河之《番境補遺》便曾提及:「水沙廉,雖在山中,實輸貢賦。」又就清康 熙中葉時此地之情形描述道:「過斗六門,崎嶇而入,大溪阻三重,水深險,無橋樑,老籐橫跨溪上,往來行籐上。外人至輒股慄而不敢進,蕃人行慣不怖焉。其 蕃,善織毯,染五色狗毛,雜樹皮作之。陸離如錯錦,質亦細密,四方人多欲購之,常不得。蕃婦亦白晰妍好,能勤稼穡,人皆饒裕」。
據《蕃俗六考》之記載,水沙連分有南港、北港二族群,大體上分佈於埔里社地方者稱之為「北港」,分佈於五城堡地方者稱為「南港」,《蕃俗六考》描述此二族 群情形如下:「南港蕃,居近漢人,尚知法。而北港蕃,接壤野蕃(指山地高砂族)最為兇頑。」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記有水沙連二十四社之社名, 但當時歸附者不過以日月潭為中心的附近數社而已,且雖然已就撫,但仍馴悍相半,一旦眥睚反目,亂禍即至。
《台灣府志》中便有當時亂禍之相關記載:「水沙連蕃,原為輸餉熟蕃,朱逆亂後,遂不供賦,其蕃目骨宗等自恃山溪險阻,屢出殺人。及雍正四年,復潛跡出沒, 恣殺不忌。九月總督高其倬,檄台灣道吳昌祚到省面詢情形,授以方略,委為總統,分路進攻,務獲首惡,以北路參將何勉副之,乃飭淡水同知王洴協征。時巡察御 史索琳,亦帶親丁,會巡道斗六門,酌議剿撫。十月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直抵水沙連。北蛤仔難社諸蕃震懾就撫。數日又入南港水裏湖,擒獲骨宗父子三 人,搜出藏貯頭顱八十五顆,既復擒獲兇黨阿密氏麻薯等二十餘蕃,亦搜出頭顱無數,皆押回軍前,解省伏誅。於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清雍正十二年,置水沙連堡,使其包轄沙連、集集、五城諸堡。至清乾隆四十六年,歸附者已包括有:南港(即五城堡窪地)有水裏社、田頭社、貓瀾社、審鹿社、 社仔社、福骨社、哆咯啷社,北港(即埔里社窪地)有埔里社、眉裏社,這些稱為「埔水化番」。後來再受移民侵佔,《埔里社記略》中記載:「漢人稍稍復入,社 仔蕃被逐,併入頭社,貓瀾併入水裏社,而哆咯啷、福骨二社,混入兇蕃。」各蕃社之變遷如下:
  • 社仔社,原址在今日集集鎮社仔,被移民驅逐,而併入田頭社。
  • 田頭社,原址在今日魚池鄉頭社,移民建庄時被縮小其區域。
  • 水裏社,原址在今之日月潭內珠仔山及湖西的水社附近(即今日之魚池鄉水社),但此地卻幾已全成為移民之部落,故移往湖南方,建立石印社,少數族民則移往大茅埔一帶定居。
  • 貓瀾社,原址在今日魚池鄉貓瀾,多數併入水裏社,少數則移往小茅埔,並與移民雜居。
  • 審鹿社,原址在今日魚池鄉魚池,多數亦併入水裏社。
  • 福骨社,原址在今之日月潭東岸卜吉附近地區,因遭到移民驅逐,而混入山地高砂族。
  • 哆咯啷社,原址在今日日月潭東岸鄰接福骨社之處,與福骨社民同,亦遭到移民之驅逐,而混入山地高砂族。
  • 埔裏社,原以今日埔里鎮枇杷城為根據地。
  • 眉裏社,原址約在今日埔里鎮牛眠山及史港坑的中間地帶。


九、水里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水里
此地為位於水裡溪坑口之聚落,原本屬於集集鎮,日時屬於「魚池庄」(即今日之魚池鄉),戰後才獨立為「水里鄉」。



十、國姓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國姓
原稱為「內國姓」,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國姓」。所謂「國姓埔」(即今之國姓)位於貓羅山東麓,古時寫作「國勝埔」,此地名見於《東槎記略》所載之〈埔里社記略〉,亦即所謂「國姓」乃是「國勝」轉訛而來,與鄭成功之國姓並無關係。
但關於此「國姓」之地名由來,民間傳說認為明末鄭經時,曾有國姓屯田軍右武衛劉國軒為追擊討剿北港溪上游的高砂族,即台中縣大肚鄉一帶平埔族大肚社人而深 入此地,為紀念此事,故將此地命名為「國姓」。此外,又有傳說認為附近之貓羅山頂東西路方為鄭時屯將所經過的遺跡所在。但上述種種之傳說至今仍無法證實, 且當時此山概為凶猛的高砂族人所盤據,鄭之軍隊是否能順利通過,或許實在值得懷疑,此傳說也許只是因為已有「國姓庄」的存在而彼此附會。
例2.龜子頭
此地昔日正當進入埔里社窪地的北路關頭,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發佈偷越埔里社禁令之時,官廳就設在「龜仔頭 坪」,此地並曾經樹立一警示石牌,此「龜仔頭坪」於清道光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閩浙總督劉韻軻之〈揍勘蕃地疏〉寫作「龜柴頭」,而《東槎紀略》所載 〈埔里社紀略〉則寫作「內龜洋」。及至清咸豐年間,有漢人移民犯禁而進入埔里社,此地乃逐漸出現移民之部落。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隨著埔裏社廳 的新設立,此地方亦作為北方要路而被積極開拓,「龜仔頭」於是迅速形成一庄。



十一、鹿谷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鹿谷
原 稱為「羌仔寮」,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鹿谷」。此鄉古時候原屬於沙聯堡,之所以此地原稱為「羌仔寮」,是指昔日當地曾有許多用來飼養 或狩獵野羌之草寮,故名。清乾隆二十一、二年(西元一七五六、七年)左右,泉州福佬移民許廷瑄由林杞埔(今日之竹山鎮)方面向東前進,企圖開拓大坪頂一帶 地方,首先成立初鄉庄,其次再以新寮庄為基地,逐漸形成坪仔頂、羌仔寮、小半天、內樹皮等諸庄,至清乾隆五十年代時此地已成為一方之要路所在,清乾隆五十 二年林爽文之亂戰敗潛入小半天時,此地方居民皆出力奉公,協助搜捕有功,故後來改稱為「大順嶺」。
以後,福佬移民陸續來到此地,清嘉慶末年,以大坪頂七庄而聞名。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中路統領吳光亮督導三營兵,開築由林杞埔橫斷中央山脈而抵台 東璞石閣(今日之玉里鎮)的道路時,大坪頂便為其要路所在而迅速發展。《雲林縣採訪冊》中有記載:「前台灣總鎮吳光亮從此修築,為入後山八通關等處之路, 山路平坦,即大坪頂七處,民居稠密,煙火萬家,七處山產,甲於全堡。」又說:「新寮街,為大坪頂七處交易之區,入後山台東州總路」。
例2.小半天
此地位於小半天山麓,與大坪頂七庄並立而為聚落之區。小半天山為阿里山支脈之鳳凰山分脈西走者,山勢甚為幽深危險。《雲林 縣採訪冊》中有簡單之記載:「小半天山,高插雲霄,山徑窄狹,屈曲幽深,山上民居不一,煙火將及百家,所產貓兒尹麻竹尹,為居民利。」清乾隆五十二年十一 月林爽文戰敗後,由其基地大里杙(今日之大里市)翻越東南方之火炎山,經北港溪方面的高砂族地而進入集集附近,十二月時因再敗而逃遁入此小半天山之中,恃 險自固,便在小半天山頂,內築石牆,外列木柵,斷樹塞路,以為據此死守之計。
例3.大水堀
鳳凰山的分脈北接崠頂山丘地之地,一般稱之為「大水堀」,或者也寫作「大水窟」。此地有一名為「大水窟」之水池,而當地地 名便以此命名。《雲林縣採訪冊》中有相關記載:「大水窟,又名蓮花池,池中多產蓮花,在崠頂山之麓,鳳凰山之前,池周廣二三里,四面屏環列翠,泉源甚盛, 紅白蓮花浮擎水面,青筩綠蓋,布滿池中,傳聞昔時曾開金墘白蓮,鮮妍異常,香韻尤絕,池中魚族甚繁,採蓮取魚,必駕竹筏,每當春夏良辰,峽峰倒景,驟見鴛 鴦浮游。巖際風過,香聞數里,為縣東名勝。」
例4.大丘園
所謂「坵園」,便是指山丘上的菜園而言,因此地有一巨大的山丘菜園,故以之命名。



十二、信義鄉(高砂族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信義
此地為高砂布農族之鄉,清代曾於此地修築八通關橫貫棧道,之後更成為台灣第一條橫貫公路,可直接通往花蓮玉里。光復後國民政府便取原「八德」中之「信義」二字為此鄉命名。



十三、仁愛鄉(高砂族鄉)[上一則][回選單] 例1.仁愛
此地為高砂泰雅族中最剽悍的「致霧」社故址所在,日本統治時期著名之霧社事件,便是由該族賽得克支族所發動。光復後國民政府期望附近各部落族人皆能相互親愛,故為此地命名為「仁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