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清 乾隆二年(西元一七三七年),客家移民薛啟隆開拓此地,中心地名為「虎茅莊」。當時此地已有人大量種植桃樹,至乾隆十二年左右,因桃花盛放,搖曳生姿,形 成一片美麗花海,故為此地取名為「桃園」。乾隆三十年,形成一街肆,有福州、客家兩族移民陸續遷來增建店屋。清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六年)三月,淡水廳 下發生漳泉分類械鬥,當時桃園街肆有為數眾多之漳人居住,漳州人敗,所屬店屋大半遭到焚毀,清嘉慶十四年許,漳州人又圍築土牆以嚴防客家侵害,並重建店 屋,由草屋變為瓦店,面目一新。清嘉慶十八年,於中南街建景福宮,奉祀漳州土神「開漳聖王」,並為公議會宴場所。清道光十四年(西元一八三四年),淡水廳下再發生福客分類械鬥,盜匪乘隙 四處蜂起,富豪姚蓋有乃與街民謀議,改土牆為石堡,以嚴防盜匪侵害,清道光十九年,徐玉衡提倡設置四門,並修補壁堡,於是此地成為桃澗堡之中心市場以及粗 製茶之集散地。
此地地名初稱「桃園」,但福佬人通常稱「桃」為「桃仔」,故此地亦多稱之為「桃仔園」。「桃仔園街」之名,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 修),但同治九年出版之《淡水廳志》則寫作「桃園」或「桃仔園」。清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土地清丈時調製之魚鱗冊則記做「桃園」,日本領台後明 治三十六年(西元一九○三年)土地查定時,正式為此地定名為「桃園」。
例2.崁子腳
原寫作「崁仔腳」,因在崁仔(崖)下,故名;日時制度改正時,改寫為「崁子腳」。此地正當桃園、中壢二市之中途。
二、中壢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中壢 原本分為「老街」及「新街」二街。約清乾隆三十年(西元一七六五年)左右,由漳州移民郭樽開始拓墾此附近地方,因基於「澗 谷」之義,而稱呼此地方為「澗仔壢莊」。因此地正當往來竹塹(今日新竹)與淡水間之中途,行旅眾多,商勢振興,於是漸漸形成一街肆,而取竹塹、淡水中間之 壢地之義,名為「中壢街」。粵人所云之「壢」與閩南人所謂之「坑」約為同義,是指凹下之低地。清嘉慶八年(西元一八○三年),桃園、中壢間的崁仔腳一帶有 盜匪猖獗出沒,楊梅壢之汛兵於是移駐中壢以防備之,自此之後店肆漸增,街市膨脹。 但至清道光六年(西元一八二六年),竹塹地方發生福州、客家二族之分類械鬥,因中壢地方客家人為數眾多,當時之總理彭阿輝於是首倡應建造土牆以為防備,於 是吸引其他地方之客家移民為避難聚集而來,並囤營於街東一帶,大舉建造茅屋以居住;清道光八年,總理謝國賢更於此地新設置一店舖,並取名為「新店」;道光 十二年時更於四周修築土牆,改稱為「中壢新街」,而稱呼相對之舊有市街為「中壢老街」。之後總理傅盛乾以新街店鋪較為整齊,乃促使原居老街之眾商賈遷至此 新市街,一時間,新街更趨繁盛殷賑,但道光二十七年傅盛乾死後,新街漸趨衰微,老街之商勢又趨復甦,遷來此處者亦逐漸增多。因老街素來為此地方粗製茶之集 散地,新街則受傅盛乾之獎勵,自清道光十二年起開始鍛冶工業,其製品乃供應全島之需。 例2.芝芭里 此地原屬為凱達格蘭族南崁社,地名應譯自平埔族之地名「姬百里」。 例3.大路下 為「芝芭里」之土名,蓋因此地昔日為由舊路(即新竹至淡水南岸之大路)通往台北之遺址,故名。 |
三、平鎮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平鎮 原稱為「安平鎮」,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平鎮」。因昔日之平鎮一帶位居交通要衝,經常有盜匪出沒搶劫,故於路旁設有張望寮,名為「張路寮」(監視過路人之寮)以防備土匪,但後來此地日漸平安無事,乃改稱為「安平鎮」,但亦保留「張路寮」之土名。 例2.宋屋 清乾隆九年(西元一七四四年)廣東嘉應州客家移民宋姓一族與一戴姓移民結伴渡台,由南崁港登陸,開拓南勢一帶之荒埔有成,因曾是廣東移民興業之處,故也名為「廣興庄」;亦因是以宋姓一族人為主要開墾者,故里人多習稱此地為「宋屋庄」、「宋屋」,之後方稱為「廣興」。 |
四、八德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八德 原本稱為「八塊厝」,清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時,此部落初初成立時只有八戶人家移居此地,故稱為「八塊厝」。日時改正制度時,簡稱為「八塊」,戰後更以近音字取代而改稱為「八德」,乃因台灣語音「八德」與「八塊」頗為近似之故。 例2.霄裡 「霄裡」此地名譯自原佔居此地之平埔凱達格蘭族霄裡社之社名。此社之原址在今桃園市東南之社角附近,後來保留原址之一部份,其餘分散於「番仔寮」(今日新竹六家)及「銅鑼圈」(今日苗栗縣三灣鄉)。 |
五、大溪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溪 此地於西元一九二○年之前,皆慣稱為「大科崁街」,直至日政府改正制度時遂改稱為「大溪」。「大科崁」之地名譯自原佔居桃 澗堡之平埔霄裡社人所命名之「大科漢」地名,起初寫作「大姑陷」,但對移居至此地之漳州移民而言,「陷」字之發音不順口且不吉利,於是漳州移民遂取此地為 「地處河岸之階台上」之意,改此地地名為「大姑崁」。 清同治初年(西元一八六二年),大溪月眉地區有李騰茅高中舉人,故將此地地名改寫作「大嵙崁」,至於清同治九年出版的《淡水廳志》則寫作「大姑嵌」,清光 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出版之《台灣地輿圖說》則寫為「大姑崁」,至清光緒十二年時方寫為「大科崁」。 此地位於大科崁溪之南岸,往昔擁有來自台北之舟運之便。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許,始由福建之移民謝秀川開始拓墾此附近地方,而初步奠定街肆之 基礎。之後又有陳合海等人建立上街,江番建立下街;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開始拓墾高砂族地界,種茶事業於此時逐漸興起,而使市街景況一新。 最遲在清嘉慶中葉,大溪一地已經完成初步的拓墾,並建立「大嵙崁街」;大嵙崁街成為木材、藥材、藤、樟腦等貨物的集散中心,往來大漢溪之舟船絡繹不絕,而現在大溪老街的古牌坊,便是當年商業活動的繁榮足跡。 大溪最早發展乃是源自於河運,愈靠近碼頭之地,人群愈密集。清朝時期,大漢溪接連淡水河,為當時北臺灣最長內河航運線,故大溪為整個桃竹苗地區之貨物集散 地,最遠可至竹東及苗栗縣之三灣、南庄;較近者則為新竹縣之關西及桃園縣之龍潭跟復興鄉;甚至開發公路跟鐵路以前,桃園、中壢貨物集散都還是經由大溪進 出。在最繁榮的時候,每日大漢溪之進出船量,約有兩百多艘。直到大正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桃園大圳完工,航運斷絕,商港遂漸趨沒落。 例2.內柵 以往乃俗稱為「崁下」,因此地往昔曾設有防備高砂族之木棚,故名。此地有一觀音寺,創建於清嘉慶六年(西元一八○一年),《淡水廳志》云:「觀音寺,在大姑崁蓮座山,對山有石結觀音一,石僧二,俗呼三生拜蓮」。 |
六、楊梅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楊梅 原為「楊梅壢」,日政府改正制度時簡稱為「楊梅」。清乾隆末年,墾業團體首領諸協和率領許多移民至此開拓,因當時四面已種植有許多楊梅樹,中央更形成一大壢谷,故名為「楊梅壢」。 例2.伯公岡 所謂「伯公」是指土地公而言,因當時欲新拓墾此地之時,首先建立一伯公祠以祭祀當地之土地神,故以之為當地地名。 例3.崩坡 所謂「崩坡」是指崩塌之水池,因此地有此種崩塌水池,故名。 |
七、蘆竹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蘆竹 於西元一九二○年之前皆稱為「蘆竹厝」,日時改正制度時簡稱為「蘆竹」,因為昔日此地多利用蘆竹以建造房屋,故名。《淡水廳志》記載云:「蘆竹以黍,生水涯濕處。」 例2.福興 此地為清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八年)由福建籍移民開墾而成,即為福建人建功興業之地,故取名曰「福興」。 例3.南崁 昔日「桃澗堡」(桃園北部)北部海岸一帶慣稱為「南崁」,為譯自原佔據此地方之平埔凱達格蘭族南崁社之社名。此社原址位於今日桃園市北方南崁附近,後來則陸續遷往頂莊、羊稠、番仔窩等地。 南崁一地為桃澗堡地區最早開拓之處,鄭成功時即以南崁港為登陸地,並設有營盤(今南崁廟口存有其遺址)開屯招佃,庄內有一五福宮即創建於鄭時,鄭屬屯兵足 跡幾乎遍及南崁(北部海岸地方之總稱)一帶。至清乾隆初年,貫流此地南北之南崁溪,與大科崁溪之支流及其他附近諸水流匯合,自南崁港口(即今日之竹圍)入 海,使此地成為一天然之良港及當時主要之船舶停泊所,而於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更開為島內貿易港,但後來隨著溪流流向之轉變,而改為小船避風之繫 留港。 例4.坑子 附近曾是平埔凱達格蘭族坑仔社之故址。此社後來遷往較北方之頂社、外社。 |
八、大園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園 於西元一九二○年之前皆稱為「大坵園」,日時改正制度時簡稱為「大園」。清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許,郭姓漳州移民 由許厝港登陸,自平埔族購得中壢老街及新街兩溪之下游兩岸之地,並陸續開拓附近流域諸莊地,建立大坵園街肆,做為集散市場之用。所謂「大坵園」即是「大丘 菜園」;為此地取名為「大園」乃是指此地為一大片旱田園區之意,因當時漢人習慣將水田稱作「田」,而將旱田稱之為「園」。 例2.許厝港 位於中壢老街溪入海處,昔時來自對岸廈門、福州之船舶常往來此港,但後來此港大為衰頹,如今已無留存任何往昔繁華之形跡。 例3.尖山 即「橫山」,因有突起之孤峰尖立於此地,故以「尖山」命名。 例4.大牛稠 所謂「大牛稠」是指規模巨大之繫牛場。 例5.沙崙 所謂「沙崙」是指「沙丘而言。」 |
九、龜山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龜山 此名稱乃取自「龜崙」,「龜崙」譯自原以此地為根據地之平埔凱達格蘭族龜崙社之社名。此社原址位於龜崙嶺南麓,後來遷移至原址附近今日之龜山鄉楓樹坑(即頂社)、新路坑(即下社)等地。 例2.龜崙嶺 昔日東方一帶山脈之分脈西向而走,而與台北盆地呈分界者,稱之為「龜崙嶺」。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 史黃叔璥之《番俗六考》有相關記載:「龜崙、霄裡、坑仔諸番,體盡玀掗,趨走促數,又多斑癬,狀如生番。」亦即昔日此山路十分險峻危惡,更有高砂族之不時 出沒迫害,於是於清康熙、雍正年間行人皆避免行經此處,而大多取道由今中壢市芝芭里之大路下進出今蘆竹鄉南崁海岸,再經龜崙嶺延伸之坪頂山高地之西麓海 岸,抵達淡水河口南岸之八里坌。 例3.舊路坑 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三年),隨著台北盆地之新庄(今新莊市)不斷發展,於是開通一條經由桃園、中壢而渡過南崁溪上游 之小檜溪,再經龜崙嶺上之舊路坑,進出十八份莊(即為後來之八里坌),而抵新庄(今新莊市)之道路,此乃開通龜崙嶺道路之始。清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 年)再於其南方開通一條由桃園經新路坑,進出埤角莊(興直莊),而抵新庄之道路,於是舊路便自然遭到廢棄不用,同時並正式產生「舊路坑」、「新路坑」之地 名。龜崙嶺山頂(今日之龜山鄉山頂)一庄,亦在此時成立。 |
十、龍潭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龍潭 原本稱為「靈潭陂」,其後改稱為「龍潭陂」,此地名源自鄉內一大蓄水池之名,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龍 潭」。因此地有一蓄水池,水深十餘尺,水源引自附近溪流及瀦天水。此池初稱「靈潭陂」,《淡水廳志》〈名蹟攷〉有相關記載云:「靈潭陂,乾隆十三年霄裡通 事知母六招佃所置。相傳,昔旱,莊佃禱雨於此,即應,故名。」又《桃園廳志》亦云:「里俗相傳,池中有泉窟,窟中有白石,白石現則必降雨,蓋白石乾則呼雨 也。近莊人民值旱,則來禱雨」。 一說「龍潭」早年亦被稱作「菱角潭」,因鄉內有一大潭長有菱角,後此地長旱,鄉民遂聚於潭邊求雨,頓時傾盆大雨落下,潭中更升起一條黃龍,騰空飛去,於是 此地遂被稱之為「靈潭陂」。至於為何改稱「龍潭陂」,《桃園廳志》則解釋為:「靈潭陂,一夕風雨晦冥,波濤大起,見黃龍出沒,依改稱龍潭陂」。但這是拘泥 於「龍潭」之字義,且誇張龍之靈威之解釋,或者只是一則附會之傳說。又台灣語音「龍」與「靈」相同,故應是自然由「靈」轉訛為「龍」。 |
十一、新屋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早期客家移民入墾新屋附近地區時,曾遭到平埔族人屠殺,故退居此地重新建立房舍家園,因客家移民習稱房舍為「屋」,故稱此地為「新屋」。新屋鄉內諸部落譬如蚵殼港、石牌嶺、赤牛欄(下田心)、番婆墳、笨子港等,皆多可由其字義察知其地名之由來。
例1.笨子港
所謂之「笨」是指農家用於儲藏、盛裝稻穀所用之粗竹籠。
例2.蚵殼港
因此港多牡蠣殼,故名。
例3.石牌嶺
此嶺昔日為防止民番爭越界石之山嶺,故名。
例4.赤牛欄
所謂「赤牛」,即指「黃牛」,因此地黃牛欄為數眾多,故名。
例5.番婆墳
因此地有著名之番女之墓,故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