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六一居士傳

六一居士傳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六一居士傳
作者:歐陽脩 1070年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於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爲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爲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爲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於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於洞庭之野,閱大戰於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然常患不得極吾樂於其間者,世事之爲吾累者衆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於外,憂患思慮勞吾心於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於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於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皆返於田廬,庶幾償其夙願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復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於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於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於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

已而歎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於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彊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西崑體


 西崑體

  宋初承晚唐五代遣風,詩文多宗元白賈島,其體日小,世多病之,王禹偁學社、柳開紹韓,特其一例耳,禹偁卒後五年,楊億始與錢惟演、劉筠等合倡西崑體於館閣詞苑中,遠溯義山,近矯時弊,詩風以是劇變。

  李義山詩,晚唐已漸散伕,故舊唐書志傳皆未載及。楊億於至道中得其詩百餘首,竟甚愛之,乃復輯得五百八十二首,參尋歷代名公詩作,日夕考案,喜其包蘊密緻,兼極雅麗,遂刻意學之,時在景德三年(西元一○○六年)秋冬間。前此諸作,收入自編武夷新集,與其後之西崑酬唱集,風調迥殊,方可以徵一時風會之變異也。

  酬唱集作者凡十八人,皆參予詞苑修書者,其詩音調鏗鏘,詞采精麗,用典下字與夫製題體裁皆摹義山,故宋人如苕溪漁隱叢話、滄浪詩話等,俱以西崑體稱義山詩,其實非也。酬唱集成於大中祥符二年(一○○九)春,凡二卷,收唱和之作二百四十餘篇。書甫成,而真宗有詔禁文體浮艷,遂不得遍及天下;據陸游跋西崑酬唱集云,係館中作宣曲詩隱觸時諱故。若然,則西崑體者,一以矯弊,一以批評時政,豈無病呻吟以撏撦義山為職事耶?或曰西崑之衰,由石介怪說攻之,顧其時石介方五六齡爾。厥後如歐陽修、黃庭堅等皆汲其餘馥,以自成馨異,則其影響可知矣。(龔鵬程)

海姓溯源


海姓
拼音:hǎi xìng
目錄[ 隱藏 ]
1海姓
2得姓始祖
3遷徙分布
4郡望堂號
4.1郡望
4.2堂號
5海氏家譜文獻
6海氏字輩排行
7海氏楹聯典故
8海姓名人
8.1海姓歷史名人
8.2海姓近現代名人

 
  海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72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編輯本段海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黄帝後裔的封位,屬於以神話傳說封神之職爲氏。
  相傳,黄帝有個兒子叫禺陽,任職海司,後來他被封爲東海之神。禺陽的兒子叫禺強,後來也被封爲北海之神。
  在禺陽、禺強父子倆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海神封號爲姓氏者,省稱海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臣春,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衛靈公臣海春之後,蓋指海爲氏焉。”
  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靈公屬下有大夫名叫春,他就居住在海邊,指海給自己起名,時稱“海春”。
  在海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海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薛郡海氏。
  海氏族人大多尊奉海春爲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回族海氏,主要源自經名首音。
  ⑴.元朝時期的海魯丁,是元文宗孛兒隻斤·圖貼睦爾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庚午科的進士,曾任職於信州,其後裔子孫皆姓海,史稱信州海氏。
  ⑵.據歷史文獻《回教民族說》記載,回族海氏大族當數海南海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名叫海答兒,於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從軍海南,落籍於瓊山左所(今海南海口)。回族海氏的先祖大多一直從軍行武,自從海答爾在落籍瓊山後,全族棄武從文,傑出的文人學士輩出,且多爲著名的政治家。在明朝時期,著名的海瑞便是該支海氏的第五世後裔。在明朝,僅瓊山海氏一支就有擧人、進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海氏“一門之内,才德彬彬,爲海内鼎族”。後來,由於曆代封建統治者的歧視與迫害,海南回族海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
  ⑶.在西北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同心縣韋州鎮有回族海氏一百多戶。這一支海氏爲明朝末期伊斯蘭教經師海東陽之後,現已傳至第十世。今韋州海氏家族的老墳上還有爲紀念海大師而立於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的石碑。
  ⑷.在今甘肅和新疆亦有少部分回族海氏,該支海氏源出元朝時期屯戍墾邊的“西域親軍”和“探馬赤軍”之經名譯音,與海南海氏、信州海氏、韋州海氏皆不同源。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海佳氏,亦稱珂里葉特氏,世居科爾沁草原(今内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滿語爲Hai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海佳氏多冠漢姓爲海氏。
  ⑵.蒙古族沙查海氏,世居克魯倫(今内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Sacahai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沙查海氏多冠漢姓爲海氏、沙氏等。
  ⑶.蒙古族克勒德氏,亦稱克里葉特氏,漢義“烏鴉”,世居巴顏烏喇(今内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Kelde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克勒德氏多冠漢姓爲海氏。
  ⑷.蒙古族海勒圖錫氏,世居科爾沁草原(今内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多冠漢姓爲海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海拉蘇氏,滿語爲Hairasu Hala,世居海拉蘇台(内蒙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蘇木海拉蘇台),後多冠漢姓爲海氏。
  ⑵.滿族薩克達氏,原本爲巴雅拉氏,後改以地爲氏,滿語爲Sakda Hala,漢義“蒼老”,部族認輸眾多世居薩克達(今遼寧撫顺峽河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阿扈河(今黑龍江寧安南六十公里處)、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德里倭赫(今遼寧撫顺渾河畔)、黑龍江兩岸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海氏、蒼氏、倉氏、麻氏、駱氏、李氏、祖氏、高氏、薩氏、里氏、陳氏、羅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禮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⑶.滿族舒爾哈赤氏,亦稱舒爾哈齊,先祖即爲佟·努爾哈赤的同胞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以先祖之名爲姓氏,滿語爲Sulhaqi hala,漢義“大海”,清朝初期即多有冠漢姓爲海氏者。

  第六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彝族、藏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海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禺陽、禺強、海春、海魯丁、海答兒、海東陽。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四百八十八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爲第四百七十二位門閥,目前人口約四萬八千餘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4%左右。
  有歷史記載的海氏始祖,是春秋時期衛靈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歷史至少在兩千五百年以上,是我國的眾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海氏是衛靈公的大夫春的後代,他指海爲名,稱海春,其後代即稱海氏。
  秦、漢之後,該支海氏族人都集中於薛郡一帶,因此望族出薛郡。目前在南方的閩、粵一帶,有不少該支海氏分播的族人,分布極廣。
  今河南省的鄭州市、鄧州市、平頂山市湛河區、周口市沈丘縣、南陽市西峽縣、許昌市、濮陽市、南陽市方城縣、洛陽市、信陽市固始縣,湖南省的張家界市、臨湘市,貴州省的畢節市、織金縣,江蘇省的無錫市、徐州市、蘇州市,山西省的大同市,山東省的臨清市、菏澤市東明縣,四川省的成都市,陝西省的鹹陽市,遼寧省的營口市、阜新市,河北省的大廠回族自治縣、唐山市,雲南省的昆明市通海縣、宣威市、麗江市、曲靖市陸良縣、玉溪市江川縣,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台灣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吳忠市同心縣、固原市彭陽縣,内蒙古自治區,海南省的文昌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鹿寨等地,均有海氏族人分布。
編輯本段郡望堂號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爲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爲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爲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爲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爲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薛 郡: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設置,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漢朝時期的魯縣在西漢時期曾一度改爲魯國,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南部一帶及江蘇省北部一帶地區。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置郡,廣東舊廣州、韶州、潮州、惠州、肇慶、南雄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廣西舊平樂府東境、梧州府東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廣東省治,漢亦置郡於此,三國吳以後兼爲廣州治,隋郡廢。後複置,唐廢;尋複置,又廢,宋曰廣州南海郡,元以後廢。南海郡的治所在今廣東省廣州市市區。秦朝平定嶺南後設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轄四縣(番禺、四會、博羅、龍川),另一說爲六縣(番禺、四會、博羅、龍川、冽江、揭陽),郡治在番禺(即今廣州),主體範圍在今廣東、海南和廣西東南部。漢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把嶺南三郡析爲九郡(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設交趾刺史部。南海郡治番禺縣,領番禺、中宿、博羅、龍川、四會、揭陽六縣。西漢綏和元年(癸醜,公元前8年)月改爲交州,南海郡隸交州。三國孫吳黄武五年(丙午,公元226年),交州分爲交、廣兩州,南海郡隸廣州。隋朝仁壽元年(辛酉,公元601年)改番州,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又改爲南海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廢南海郡,複置廣州。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廣州爲南海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複郡爲州,南海郡又改廣州。
  珠崖郡:亦稱臨振郡、瓊州郡,即今海南島。歷史上海南島有三種古稱:珠崖、儋耳、瓊台。據文獻資料,“珠崖”源於“郡在大海崖岸之邊,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於海南島古部落的繡面習俗〔在臉面上刻上花紋,塗以顏色,耳朵上戴有裝飾用的耳環而下垂〕,因而得名;“瓊台”源於“境内白石有瓊山,土石皆白而潤”,宋神宗熙寧年間瓊州置瓊管安撫都監台,遂稱爲瓊台。而根據考古工作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二百處遺址和歷史文獻來推斷,至少在六千年以前就有海南島,並有人類活動。據《瓊州府志》記載,秦朝時期海南屬其遙領的範圍。海南島的開發歷史非常久遠。據史書記載,遠在兩千多年前,在漢武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就在海南島建立珠崖、儋耳兩郡。從此,海南島正式納入我國版圖,成爲我國的神聖領土。據說,之所通知珠崖、儋耳之名,是因“崖岸之邊產珍珠”和當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許多大耳圈之故。在漢武帝時代至南北朝期間,海南島的郡縣設置變動很大,並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國時期海南島歸孫吳國管轄。至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大同中葉(公元540~541年)又在海南島重建崖州。隋朝一統中國後,將崖州改爲珠崖郡,且在海南島的西南部新建了一個臨振郡。唐朝時,在海南島建立五個州和二十二個縣,許多名稱至今仍沿用。五代以後,戰事頻繁,大批漢民遷居海南島。至宋朝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謫居到海南島。元朝時期又稱爲瓊州路,在元朝時期,海南建制多仿宋朝領三州、十三縣。元朝時期又稱爲瓊州路,領三州、十三明朝稱海南島爲瓊州府,清朝時期又將瓊州府改稱瓊州道,清朝時期海南建制仍沿襲明代,清末又改三州十三縣。“瓊爲都會,居島之北,儋居西陲,萬居東陲”。因而,海南島又有瓊島之稱。民國初期,海南廢道設公署,後經改行政督寨區、特别行政區。解放後,海南改爲行政區,設行政區公署,1988年建省,稱爲海南省。海南建制的演變,自漢初在瓊崖置郡縣到1988年建省,曆時兩千零九十八年。隨着朝代變更,地名也常有改變,故海南地名有稱“崖州”、“瓊州”、“瓊崖”。在詩文和題詞中,有稱“海外”、“南極”、“天涯”、“海角”、“南天”等。“海南”一名在宋朝時期才常有出現,民國之後普遍使用,其正式作爲海南地方政區的稱謂是解放後的1951年,稱“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格爲省,稱“海南省”,簡稱“瓊”。
堂號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
  薛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縣堂。
  珠崖堂:以望立堂,亦稱瓊州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海氏家譜文獻
  海南瓊州海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海南省檔案館。
  海南海口、瓊山海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海南省檔案館。
  海南海氏續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海南省檔案館。
  河北大廠海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北省圖書館。
  湖南寶慶桃花回族海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末民初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城關清真寺海吉源阿訇處。
  廣西鹿寨海氏族譜,(現代)闔族編修,1989年手寫本,原稿現被收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第一糧庫海萬忠先生處。

編輯本段海氏字輩排行
  河南鄭州海氏字輩:“同有守誠志永懷孝敬心”。
  山東臨清海氏字輩:“立連玉長(尚)榮(春)清(振)明(洪紅)福江春振洪福侯德民安祥保家壯禮志慶豐久年望”。
  貴州畢節、湖南隆回、雲南宣威回族海氏字輩:“盟通崇思澤盛世朝希國中昌仕應永逢萬代英傑禮義綱常重詩書孝友芳行仁生福祿積善造嘉祥”。
       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海氏字輩:“南龍源世永,立起思洪朝,德明興兆錄”。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海氏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熟鞭知愧;國法懲貪: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海源善,明洪武年間任安化知縣,勤於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嚇唬一下,使人知道慚愧而已。受到百姓的敬愛。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廣東瓊山人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回族。嘉靖年間擧人,由南平教諭曆任淳安、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均徭,後任戶部主事,因批評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而入獄,世宗逝世後被釋放。隆慶年間官應天巡撫,疏浚吳淞江,推行一條鞭法,因受宰相張居正、高拱排擠,罷官閑居十六年。萬曆年間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極力主張嚴懲貪污。著作有《海瑞集》。

  五言通用聯:
  功封一等勇;道行三不爲: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大臣海蘭察,乾隆時從征西域,複征台灣,封一等超勇公,逝世後諡號武壯。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高僧海顺,道行以純潔聞,有《三不爲篇》。
  備忘傳萬古;草經煥千秋: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右都御史海瑞,字汝賢,一字應麟,號剛峰,瓊山人。回族。任淳安知縣時,抑權豪,清丈地畝,均賦徭,行“一條鞭法”,有政績。因供給權貴不厚,謫爲興國判官。後擢戶部主事,上疏陳時政之弊。他知疏上必觸世宗怒,故預購一棺,訣其妻子,等罪於朝。疏入,帝果大怒,逮獄論死。示幾,世宗死。穆宗即位,方出獄。後逝世於南京右都御史任上,有《備忘集》、《元祐黨人碑考》等。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學者海鵬,撰有《草經》一卷。

  七言通用聯:
  海瑞爲民不怕死;工部擒贼豈圖名: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右都御史海瑞事典。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工部主事海寧,累官浙江巡撫,赴溫州督擒海盜,道病卒,諡勤毅。
  大理卿畢生忠介;慈光寺詩思清新: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海瑞曾官大理卿,逝世後諡號“忠介”。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海印居四川慈光寺中,善吟詠。
  每逢好友如對月;水到晴時勝看花:此聯爲以鶴頂格鑲嵌海氏之“海”字的析字聯。
編輯本段海姓名人
海姓歷史名人

  海鵬:(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學者。著作有《草經》一卷而爲人所知。

  海顺:(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高僧。據說他的道行非常純潔,著有《三不爲篇》。

  海源善:(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大臣。明洪武年間任安化知縣,勤於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嚇唬一下,使人知道慚愧而已。受到百姓敬愛。

  海貞:(生卒年待考),瓊山府屯昌人(今海南澄邁)。著名明朝教育家。
  他曾塾教出許多知名學生,如鄭廷鵠(公元1505~1563年),字元侍,明朝瓊山府城忠介路人,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殿試考取進士,曆任工部都承之事,吏部科給事中,工科左給事、江西督學副使、江西參政等職,曾主持編纂白鹿書院的《白鹿洞志》,被時人稱道。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海貞逝世於府城家中,與其妻海氏葬於今澄邁縣永發鎮山頭嶺。
  鄭廷鵠十五歲即受業於海貞門下,與丘浚曾孫邱郊、邱祁同窗。海貞見其有奇才,料他日後必成大器,將愛女海氏大安人(海瑞的姑姑)許配給他爲妻。鄭廷鵠曾爲海瑞的啟蒙老師,其深遠學識,高峻品行,對明朝一代名臣海瑞的成長有極大的影響。
  2006年4月8日,南海澄邁縣永發鎮明朝進士鄭廷鵠與海氏合葬的古墓,慘遭人盜挖。

  海瑞:(公元1514~1587),回族,字汝賢,一字應麟,號剛峰;廣東瓊山人(今海南瓊山),祖居屯昌。著名明朝右都御史。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公元1564~1611年),滿族,亦稱佟·舒爾哈赤,清顯祖佟·塔克世第三子,佟·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著名明膜後金政權重臣,滿族海氏鼻祖之一。

  海寧:(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大臣。清朝工部主事,累遷浙江巡撫,曾經到溫州捉拿海盜,途中卻生病而死。

  海蘭察:(1738年~1793年待考),索倫部鄂倫春族,大杜拉爾氏,鑲白旗,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依拉達屯人(今内蒙古阿榮旗霍爾奇鎮複興屯)。著名清朝將領。
  海蘭察是平民出身,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作爲索倫應征騎兵從征平息准噶爾叛亂,生擒巴雅爾有功,賜號額爾克巴圖魯,幾次加官晉爵,爲頭等侍衛,騎都尉,兼去騎尉世襲職。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升爲鑲白旗蒙古副都統,駐守雲南。同年,清軍征伐西域,出兵金川,鎮壓金川起義,因功升爲正紅旗蒙古都統。
  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征複台灣,封爲一等超勇候,賜戴雙眼花翎,授領侍衛内大臣,補爲公中佐領。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率軍鎮壓甘肅回民起義,以功封子安祿爲三等侍衛。
  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作爲參贊大臣出征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
  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從征尼泊爾,翌年三月,兵到西藏,以功進封爲一等超勇公。
  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農曆3月病逝,詔諡爲“武壯”,特恩准入祀昭忠祠。

海姓近現代名人

  海競強:(公元1906~1982年),又名玉明、代澄;廣西臨桂六塘鎮新街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五十六軍副軍長。
  海競強的母親是白崇禧的胞姐。他六歲喪母,八歲喪父,由曾祖母撫養成人。幼時讀私塾十年。
  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海競強到梧州進廣西討贼軍幹部養成所受軍事訓練。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任少尉排長。在北伐戰爭中參加汀泗橋、賀勝橋之戰並升中尉排長、上尉連長。北伐軍攻占南昌後,謁見任總司令部副總參謀長的舅父白崇禧,後受到白崇禧栽培。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6月保送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變”,海競強與一批留日學生激於義憤,自動退學回國。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夏,海競強派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上尉參謀,後調任警衛團第六連連長。同年冬,送南寧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五期高級班受訓。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海競強調任廣西航空學校少校隊長。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2月,海競強考入陸軍大學二十三期。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海競強隨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往前線指揮上海抗戰。
  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海競強任司令部中校參謀,參加以白崇禧爲團長的軍委會參謀團,前往協助五戰區作戰,並任上校參謀、第一○七師第一○一九團團長。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2月,海競強升桂林行營少將高級參謀。12月參加廣西昆崙關之戰。
  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5月,海競強調任獨立第十二旅旅長。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1月,海競強任第三十一軍一八八師少將副師長,同時調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結業後任第一八八師代理師長,防守鎮南關。10月,升任師長。
  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4月,海競強赴印度中國遠征軍新編第一軍防地之蘭姆伽將官訓練班受訓。8月回廣西防守桂林,率部在三岔一帶與日軍作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9月,海競強率第一八八師開往海南島接受日寇投降。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冬,海競強率部開往華北進攻解放區,民國三十六年2月22日在山東萊蕪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4月國共和談,海競強穫釋,回到南京後任華中長官公署少將高參。8月任第五十六軍副軍長兼新兵訓練處長。11月廣西解放前夕擕家逃往台灣省。
  海競強在台灣省的時間里,因“歸俘未經訓練不複任用”,未能恢複軍職,遂躋身工商界發展。
  1982年,海競強在台灣省台中市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花雕


花雕[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紹興花彫 常用作煮紅肉調味

花雕原是中國浙江紹興的舊俗:以彩色酒壇貯盛好酒,作為送給初生子女的禮物,因酒壇上一般刻有漂亮的彩繪圖案為裝飾,故稱花雕,後來逐漸變成馳名中外的一種上等的糯米酒佳釀,至今仍主要產自浙江紹興一帶。早在宋代,該地就是有名的酒產地;到了清代因為漕運發達,花雕酒成為最受歡迎的「南貨」之一被大批地運到北方銷售。

花雕主要用優質的糯米,上好的酒麴加上江浙的泉水,按古法釀製再窖藏數年而成;由於日後從地窖拿起之時,酒量往往只餘最初的三分之一,所以傳統上也會混合新酒一起喝。花雕酒酒性柔和,酒色橙黃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香醇厚。有時該酒也作調味品,如花雕雞、花雕燴蟹肉等,均為紹興名菜。

目錄  [隱藏] 

1 狀元紅與女兒紅

2 女兒紅的傳說

3 相關條目

4 參考資料

狀元紅與女兒紅 [編輯]


從前每戶紹興人家誕下嬰孩後,都會將一罈花雕酒埋在地底。如果生的是男嬰,便盼望他長大後飽讀詩書、上京赴考,到有朝一日高中狀元回鄉報喜,即可把老酒開瓶招呼親朋。話雖如此,能夠真正考上狀元的人萬人無一,因此實際上「狀元紅」一般都是在兒子結婚時用來招待客人而已。

至於為女嬰埋的花雕酒叫「女兒紅」,同樣也是在她長大成人後的出嫁之日作迎賓之用。晉代上虞人稽含的《南方草木狀》就有記載:「女兒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如若女兒未嫁就不幸早夭便好比花兒之凋謝,亦是花雕之名一由。

女兒紅的傳說 [編輯]


傳說很久以前,紹興東關有一員外盼嗣心切,無奈妻久不孕,員外尋遍周遭終得一偏方,妻方孕,員外喜極之際,特釀黃酒廿余壇以慶。冬去春來十月懷胎,員外妻誕下千金,不日便迎滿月,按當地習俗,員外設剃頭酒大宴賓客。酒席散畢,員外見數壇好酒尚未啟封,棄之不免可惜,遂將此酒埋於花園桂花樹下。光陰似箭,歲月如梭,18載轉眼即逝,員外千金也已長大成人,其容貌豔麗,可謂沉魚落雁、傾國傾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媒提親之人遂絡繹不絕,乃父慎思,許嫁於恩人之子。不久,大喜之日即到,喜宴間,老員外與賓客歡慶暢飲,酒水漸盡仍不盡興,老員外愁眉之際忽憶桂花樹下還有那已埋藏18年的好酒,即命人掘陳釀以宴賓客,待酒壇出土置於宴廳,去其泥頭,頓時芳香撲來、浸潤心脾,眾人爭相嘗飲,無不為其晶瑩瑰麗之色、甘洌爽口之味所倒,席上騷人不禁贊道:「地埋女兒紅,閨閣出仙童」,眾客稱好!此後,隔壁鄰居,遠遠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了風俗。此後千百年間,古紹興一帶逐漸形成「生女必釀女兒酒,嫁女必飲女兒紅」的習俗,人們更把這種酒當名貴的禮品來款待最尊貴的客人。

另一種尚未考證的說法:哪戶人家生了女兒,都要埋上一壇好酒,等待女兒出嫁時挖出來,名曰女兒紅。如果孩子未到出嫁之時就不幸夭折,這壇酒就叫「花凋」。

列姓氏渊源


列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远古炎帝神农氏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的世系,据典籍《礼记·祭法》中疏引《春秋命历序》记载:“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在典籍《易·系辞》中疏引《帝王世系》记载:“神农氏在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误用,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当然,传八代而历五百二十年,是值得怀疑的。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为德王,故日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这与前述的二说有不同,厉山、姜水和鲁,系西、南、东三个不同方位,表明炎帝族经历过长期、大幅度的迁移。在史籍《吕氏春秋·慎势览》中记载,“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这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所谓“凡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另外,在史籍《万姓统谱》所载的世系与《帝王世系》大致相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这说明,黄帝系继炎帝氏统一天下,其所取代的是炎帝族的不肖子孙。在史籍《汉书·律历志》中记载:“神农氏”号炎帝,又日魁隗氏,又日连山氏,又日烈山氏“。因此,神农氏一族可能是自帝柱(稷)或帝魁起称炎帝,以后沿袭递嬗的氏族首领,皆称为“炎帝”。最著名的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其在位一百四十年(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一百二十年。炎帝逝世后,葬于湖南茶陵(今湖南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八十年(公元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六十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四十八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五十五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于轩辕即黄帝。黄帝姓有熊氏(所谓榆罔弟困辕,只是表明炎帝、黄帝二族本是兄弟胞族,或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两个部族)。
第九世,名器,榆罔之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今湖南衡山)。
第十一世,名术器,祝融之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器之子。
第十三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西周初期的姜太公吕尚即其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自古以来,大多传说神农氏之子嗣中,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列氏,当为姜姓炎帝神农氏的嫡传子嗣,因此多有列氏族人尊奉炎帝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列宗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路史》中记载:“列姓,出列宗氏,楚公族,望出荥阳。郑有隐者列御寇,著书八篇,号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圄寇、国寇,为战国初期的郑国人,是著名战国前期的道家代表人物。相传,列子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在史籍《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主张清静无为。史籍《吕氏春秋》中记载:“子列子贵虚”。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据说,列子先后著书有二十篇,十万余字,今仅存《天瑞》、《黄帝》、《汤问》、《周穆王》、《仲尼》、《力命》《杨朱》、《说符》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皆失传。《列子》一书中寓言故事有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在列子的后裔子孙以及门生弟子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列氏。由于列子名气甚高,因此史称列氏正宗。
第三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拔列氏部落,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五胡十六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有拔列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氏族部落姓氏拔列氏,多改为汉姓梁氏,这在《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拔列氏后改为梁氏”,亦有取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巴氏、列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女真族,出自宋、辽、金国时期的女真族女奚列氏部落,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金国时期的女真族部落,有女奚列氏,亦称女奚烈氏,与前面所介绍的烈氏为同宗同源,其在辽国时期称为“敌烈氏”。女奚列氏部落是一个庞大的部落家族,人口众多,势力强大,在金国时期出政为官者、执旗掌军者不在少数。在元朝时期,女奚列氏被称为“亦气烈氏”。
到明朝初期,女奚列氏的两个主要分支开始改称为“钮祜禄氏”(Niohuru Halal)、“赫舍里氏”(Heseri Hala),后在清朝中、后期开始,主要汉化姓氏分别为郎氏、何氏,亦有取谐音汉姓为烈氏、列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潘崇之后列宗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路史》中记载:“列姓,出列宗氏,楚公族,望出荥阳。”春秋时期的楚国至楚成王芈頵(熊恽)执政时期(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楚国公族中的斗氏分支潘氏家族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叫潘崇,他原先是太子熊商臣(芈商臣)的师傅。由于太师潘崇全权掌管廷下环列之尹,诸位大大小小的令尹又皆为芈姓宗亲,因此又称“列宗之尹”,在潘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赫赫威荣为姓氏者,称列宗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列氏、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芈姓列氏族人大多尊奉鬻熊为得姓始祖,少数人尊奉斗伯比、潘崇为得姓始祖,今河南荥阳、台湾的列氏族人即是。
第六个渊源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农耕技人列者,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列,是古代南、北方水稻种植中的重要农耕工序,列者,就是执行和操作这项工序的人。这在典籍《周礼·地官·稻人》中有记载:“以列舍水。注:列者,𠗲其町畦,必使平垣,则水可止舍也。”“𠗲其町畦”中的“𠗲”字,本义是指“仌出”,即化冰凌如水,水平则止。“以列舍水”的意思是将稻田四畦间地平整好,在种植水稻时,灌入的水方能均匀布于稻田中。而平整稻田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工作,要由经验丰富的“列者”来做,特别是新开之稻田,平整土地十分重要。列者在春秋、战国时期归由农官稻人管辖,隶属于地官府司。
在列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列者氏、列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列氏,世代相传至今。
编辑本段
得姓始祖

炎帝、列子(列寇、列御寇、列圄寇、列国寇)。
编辑本段
迁徙分布

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五十三位。
今河南省的开封市、荥阳市、南阳市,江西省的赣州市,广东省增城,台湾省等地,均有列氏族人分布。
编辑本段
郡望堂号

郡望
荥阳郡:古代河南郑州以北的武陟、荥阳一带称邲,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郑国属地。秦朝时期始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邲邑堂。
编辑本段
历史名人

列 子:(生卒年待考),名寇,又名御寇、圄寇、国寇;郑国人。著名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的生活时代与郑缪公(即郑穆公姬兰,公元前649~前606年)基本是同一时期。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在史籍《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主张清静无为。史籍《吕氏春秋》中记载:“子列子贵虚”。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曾因为穷困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老师:“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回答:“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著名的东汉史学家班固在《艺文志·道家》部分记录有《列子》八卷,可惜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由晋朝学者张湛注释并作序。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极其重要的典籍。传为列子所著,所著年代大体在春秋战国时代。《列子》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有人们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等。在《列子》中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十分有教益的文章,勘称至理名言。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人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人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对于列子的学说,东汉史学家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在典籍《尔雅·释诂》中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评论:“子列子贵虚”。在典籍《战国策·韩策》中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在《列子·序》中论述:“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有旧本二十篇,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去其重复,存者八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有“刘向说……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句,应该是刘向、刘歆父子,或同时代其它人整理的八篇。但不知何时已佚失。今本《列子》版本不下几十种,书前大多存有刘向所撰的《序》或张湛(东晋时人)所作的《序》,各版本内容相差不远,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书中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学者杨伯竣的《列子集释》,征引了历代主要注疏,又附录了《张湛事迹辑略》及刘向、张湛卢重玄、陈景元等的序文,和柳宗元、朱熹、高似孙、叶大庆、陈三立、梁启超、马叙伦、武义内雄、杨伯峻等的考校辨伪文字。有学者认为,《列子》成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列子稍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
第二,汉人在此基础上补充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
第三,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单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两朝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张湛集纂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

书法字典:列字草书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列子》

《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 亦值得研究。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列子》是有必要认真阅读的。

  《列子》一书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列御寇在古籍中又被写作列圄寇、列圉寇,郑国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说:“子 列子贵虚。”这里的“虚”即虚静、无为,一切顺应自然。列子曾向壶丘子林和老商氏学过气功。《庄子·逍遥游》把他描绘成为神仙,说:“列子御风而行,泠然 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的学说主要是养生术,因而他不大关心政治,认为政治事务与政治斗争,以及一切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努力都有碍于养生。在这方 面,他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权术有明显区别,而比较接近于庄子,其消极因素是十分明显的。但他与奏汉的神仙家又有所不同,认为人不能长生不死,有生必 有死,该生就让它生,该死就让它死,才是正确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也和庄子相同。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列子》,可能是西晋人的作品。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说:“盖《列子》晚出而早亡,魏 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 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对此作了归纳:(一)刘向的《列子序》 称列子为郑人,与郑缪公同时,然而书中多言缪公以后事,如孔穿、公孙龙是战国后期人而入书。(二)书中多采引先秦与西汉诸子书的资料,除马叙伦《列子伪书 考》已列举者外,还有今已亡佚的《汤问》、《说符》等。(三)书中有些资料更晚,如太初、太始、太素说出自《易纬》,切玉之刀、火浣之布乃魏文帝事,周穆 王驾八骏西游出自汲家书《穆天子传》,《杨朱篇》纵恣肉欲,不符合《淮南子·汜论训》关于杨子“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宗旨,而反映魏晋人的放荡性格。 (四)有明显的佛教影响,如“西方之人有圣者”指佛,“死之与生,一往一反”乃释氏轮回之说等。(五)从语言的角度考察,书中有不少汉以后、甚至魏晋以后 的词汇。

  今本《列子》虽系魏晋人的作品,但他们在重新编辑《列子》时,毕竟采录了许多先秦古籍中关于列子的记载,并不是完全凭空捏造。其中有些寓言故事古朴无 华,不见于汉魏诸书,如愚公移山、扁鹊易心等。可知今本《列子》中也保存了不少古本《列子》的断倚残篇与零星记载,对于研究列子其人及其思想仍然有一定参 考价值。

  《列子》的版本甚多,清人汪继培曾取影宋本、纂图互注本、明世德堂本、虞九章和王震亨同订本参订缺误,刻入《湖海楼丛书》。今人杨伯峻先生以汪本为底 本,复取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之北宋本(即《四部丛刊》之底本)、吉府本、铁华馆影宋本、《道藏》诸本(白文本、宋徽宗《义解》本、林希逸《口义》本、江遹 《解》本、高守元集《四解》本)、元本、明世德堂本参校,于汪本颇多订正,并吸取历代注家解释,著成《列子集释》,于1979 年 10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为《列子》一书最好的版本。本书的原文部分,以杨伯峻《列子集释》本为依据,只作了个别订正。校勘记也多采自该书,但为了节省篇幅, 只采录了少量的必须说明的部分,纳入了注释之中。标点有与《集释》本相同者,也有与《集释》本相异者。本书的注释部分,引用或参考了历代诸家的注释,除 《列子集释》中已集录者外,还参考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3 月版)、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83 年 5 月版)、周克昌先生的《读<列子集释>札记》(载《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四》,中华书局 1990 年 3 月版)等,有可从者择善而从,无可从者赋以己意。本书的译文部分,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白话列子》(岳麓书社 1990 年 4 月版),但该书有多处漏译(不知何故,漏译达 20 多处),其中许多译文也值得商榷,当然开创之功不应抹煞。笔者步杨伯峻等先生之后尘,理应有超过前人之处,但因水平所限,无论在标点、校勘、注释与今译方 面,都必定存在不少错误与不妥之处,欢读者批评指正。

  

汞柱血压计原理


测量血压的仪器称为血压计。血压计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两种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不相同的,直接式是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压力变化;间接式的工作原理则是控制从外部施加到被测部位上的压强,并将控制的结果与其相关的柯氏音的产生和消失的信息加以判断。前者不管对动脉或静脉都可连续测试,而后者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间接法测量仪器有汞柱血压计、随机零点血压计、弹簧表式血压计、自动电子血压计、间歇式长时间血压测量计、皮肤小动脉血压测定计等。这些血压计都是根据不同需要而设计的,如随机零点血压计是为克服目测等人为误差而较准确地研究血压变化时应用;间歇式长时间血压测量计则是用来连续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的;皮肤小动脉血压测定计是为幼儿、婴儿、新生儿而设计的;由于智能化的发展,电子血压计可自动向充气袖带内充气及显示血压值的读数。指套式电子血压计只需将一个指套戴在手指上,就可自动测量血压,更为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自动电子血压计测得的血压值可能与汞柱式血压计测得的血压值有一定差数,应预先进行校验,并记住这一差数。

近年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提出的国际建议《血压计修订草案规定》,血压计刻度改毫米汞柱(mmHg)为干帕(kPa)。1kPa=7.5mmHg,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5kPa。目前血压表上有两种刻度,应用时请注意。

弹簧表式血压计启用之前,应先作检查。可正常使用的血压表平时表盘指针应指在零位,加压后,反应灵活,并仍能回复至原零位。

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是利用現代電子技術與血壓間接測量原理進行血壓測量的醫療設備。

電子血壓計有臂式、腕式之分;其技術經歷了最原始的第一代、第二代(臂式使用)、第三代(腕式使用)的發展。

電子血壓計已經成為家庭自測血壓的主要工具。電子血壓計也越來越多地被用於醫院等醫療機構。  

目錄 [隱藏]
1 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
2 影響因素及校準
3 操作失誤影響測量結果
4 原理
5 結構
5.1 一、第一代電子血壓計(G1-NIBPM)的結構
5.2 二、第二代電子血壓計(G2-NIBPM)的結構
5.3 三、第三代電子血壓計(G3-NIBPM)的結構
6 人群
7 分類
7.1 手腕式電子血壓計
7.2 智能電子血壓計
8 臂帶
8.1 電子血壓計臂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8.2 上臂測試電子血壓計臂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9 鑒別
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
電子血壓計原理採用示波法,其原理上應該是準確的。

電子血壓計的臨床驗證是以聽診法作為標準、使用統計學的方法來設計的。但這並不意味着使用水銀壓力表的聽診法所測出的結果比電子血壓計的測量結果準確。當然,認為電子血壓計的測量結果比使用水銀壓力表的聽診法所測出的結果更加準確也是錯誤的。

醫院的醫生所使用的水銀柱式血壓計,只是壓力測量的工具。認為水銀柱式血壓計是精確的血壓計的觀點是片面的,因為水銀柱式血壓計只是一個壓力計而已,重點在於醫生通過聽診器進行的聽診。目前國際上發達國家普遍禁止使用水銀柱式血壓計,而採用精度更高的電子壓力計(表)。

對個體被測者來說,電子血壓計和聽診法有差異是很正常的。  

影響因素及校準
電子血壓計和水銀柱式血壓計(壓力表)一樣,需要定期校準,校準周期一般情況下是一年。

影響電子血壓計測量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

1、未經校準,或未定期校準,理由見上文。

2、使用方法不當: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測試過程中袖帶(或腕帶、指環)保持與心臟同一水平位置,還要講究靜座、情緒穩定……

3、不恰當的人,或不恰當的場合使用,理由見前文所述。

一般來說,只要注意以上幾點,那麼電子血壓計的測量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操作失誤影響測量結果
袖帶底部應在手臂肘窩上方1~2厘米地方

袖帶戴不對測量結果次次不同

水銀血壓計要求使用者必須受過專業的培訓,而且還要配合聽診器使用,所以對於家庭來說確實不太方便,有時測量結果不準其實是患者不恰當的使用方法造成的。

例如,有的市民不清楚血壓計袖帶正確的佩戴位置,所以每一次測量血壓的結果都不一樣。其實,無論是水銀血壓計還是電子血壓計,袖帶的底部都應該在手臂肘窩上方1~2厘米的地方。有的患者把袖帶戴得過高或者過低,血流經過這些地方時壓力已經發生了改變,測量的結果當然不準確。

此外,有的電子血壓計袖帶使用範圍為22~32厘米,但一些使用者的臂周長大於或小於袖帶適用的範圍,這樣一來其血壓測量值也可能不準確。因此一定要配置一條尺寸合適的袖帶,並且把它戴在準確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每天固定一個測量血壓的時間也很重要。有的人測血壓,今天是一早起床測,明天則是中午測。要知道,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的變化相對是很大的。嚴格來說,人每一時刻的血壓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會隨着人的心理狀態、時間、季節、氣溫的變化以及測量的部位、體位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因此,每天測量血壓的時間應該固定。醫生建議,最佳的測量血壓時間應該是清晨起床後,這時人處於一種靜息狀態下,比較能真實地反映血壓水平。  

原理

血壓間接測量法中,分為聽診法(Auscultatory method)和示波法(Oscillometric method)。

聽診法存在其固有的缺點:一是在舒張壓對應於第四相還是第五相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論,由此引起的判別誤差很大。二是通過聽柯氏聲來判別收縮壓、舒張壓,其讀數受醫生的情緒、聽力、環境噪音、被測者的緊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易引入主觀誤差,難以標準化。

以聽診法原理製成的電子血壓計,雖然實現了自動檢測,但仍未徹底解決其固有缺點,即誤差大、重複性差、易受噪音干擾。

目前絕大多數血壓監護儀和自動電子血壓計採用了示波法間接測量血壓。示波法測血壓通過建立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壓與袖套壓力震蕩波的關係來判別血壓。

因為脈壓震蕩波與血壓有較為穩定的相關性,因此實際家庭自測血壓的應用中,利用示波原理測量的血壓結果比聽診法較為準確。而且示波法測血壓時袖套內無拾音器件,操作簡單,抗外界噪聲干擾能力強,還可同時測得平均壓。

必須指出,從測量原理上來說,兩種間接測量法不存在哪一個更準確的問題。  

結構

電子血壓計分為三代。下面按照三代電子血壓計進行其結構描述。  

一、第一代電子血壓計(G1-NIBPM)的結構


構成的主要元器件:快速加壓氣泵或手動加壓泵、電子快速排氣閥、機械式定速排氣閥、氣壓壓力傳感器

使用的技術:MWD技術(減壓時測量)

測量特點:快速加壓到某一壓力值,通過一個機械式定速排氣閥按2~7mmHg/s的速度放氣,並在此放氣的過程中進行血壓測量。 

特徵1:使用了兩個排氣閥------電子快速排氣閥、機械式定速排氣閥; 

特徵2:初始的加壓壓力大多設定在200mmHg左右,強調加壓速度要快,通常10秒鐘以內達到設定的加壓值; 

特徵3:加壓剛停止時,放氣速度超過7mmHg/s, 幾秒鐘之後才能大致穩定在2~7mmHg/s。 這一代產品由於機械式定速排氣閥的不穩定性(原理性缺陷),一般會提高初始的加壓壓力,如目前大部分國產血壓計,初始的加壓壓力大多設定在190~200mmHg,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加壓剛停止時放氣速度造成的測量不穩定的問題。 

機械式定速排氣閥的缺點之一是,使用者手臂(或手腕)有明顯的壓迫感,同時由於機械式定速排氣閥的不穩定性,測量結果有時也會不穩定。 

機械式定速排氣閥的缺點之二是,其排氣速度通常按照中等粗細的胳膊來設定,而實際的使用者的胳膊或粗或細,從而影響測量精度。

機械式定速排氣閥的缺點之三是,其中的橡膠大致在半年到一年開始老化,製造商設定的排氣速度受到影響,最終也會影響測量精度。

機械式定速排氣閥的缺點之四是,即便是對同一個被測者的同一次測量,壓力高的時候排氣速度快,壓力低的時候排氣速度慢。這將會直接影響到血壓測量的精度。

第一代電子血壓計(G1-NIBPM)的結構特徵是,使用了2個排氣閥------1個慢速排氣閥(俗稱“氣芯”)和1個電子控制快速排氣閥。

目前一些本領域技術領先的製造商如:金億帝科技、日本OMRON等,已經停止使用第一代電子血壓計(G1-NIBPM)的結構。  

二、第二代電子血壓計(G2-NIBPM)的結構


構成的主要元器件:加壓氣泵、電子控制排氣閥、氣壓壓力傳感器 

使用的技術:MWD技術(減壓時測量)

測量特點:由於採用了電子控制排氣閥的伺服技術(ECV SERVO TECHNOLOGY),定速排氣的速度真正做到了定速,並能根據測量者的血壓進行智能加壓,測量結果更加穩定(其他影響因素除外)。 

特徵1:只使用一個排氣閥-------電子控制排氣閥,同時用於定速排氣及測量結束時的快速排氣; 

特徵2:智能加壓。即血壓計會在加壓過程中預先對測量者血壓進行一次粗略的判斷,從而決定最終需要加至的壓力值,通常壓力值加至測量者收縮壓+30mmHg左右; 

特徵3:放氣速度一開始就能穩定在3~4mmHg/s 上。 

第二代電子血壓計(G2-NIBPM)的結構特徵是,電子控制排氣閥(ECV)及電子控制排氣閥的伺服技術。目前國際上掌握“電子控制排氣閥(ECV)及電子控制排氣閥的伺服技術”的公司大致有如下幾家: 金億帝科技、歐姆龍、松下。

第一代與第二代的測量技術又統稱為MWD技術(減壓時測量),與下述的第三代MWI技術(加壓時測量)相對應。  

三、第三代電子血壓計(G3-NIBPM)的結構


構成的主要元器件:伺服加壓氣泵、電子控制排氣閥、氣壓壓力傳感器

使用的技術:MWI技術(加壓時測量)

測量特點:勻速加壓,並在加壓的過程中進行血壓測量。 

特徵1:使用伺服加壓氣泵——控制加壓速度,並在加壓過程中測量血壓; 

特徵2:只使用一個排氣閥------電子快速排氣閥,用於測量結束時的快速排氣。這一代電子血壓計的技術難度是MWI技術(加壓同步測量),目前國際上掌握這一代技術的公司大致有如下幾家:金億帝、歐姆龍、松下。 

第三代電子血壓計(G3-NIBPM)的結構特徵是,只使用了一個電子控制快速排氣閥和-MWI技術(加壓同步測量技術)。  

人群

對於常用的電子血壓計(包括常用的醫用水銀柱式血壓計),都是間接法測量血壓,相對於直接測量法來說都存在一定的誤差,誤差通常在5%~20%之間。

間接測量法不適合血壓過低或過高的人使用,尤其對於大出血的病人,其本身血壓嚴重偏低,間接法測量可能會造成超過40%的誤差而導致醫生做出錯誤判斷。

另外,腕式電子血壓計,不適合老年人使用,因為他們的血壓本身已經較高,且血液粘稠度高,用此類血壓計測量的結果與心臟本身泵出的血壓相比已經降低了很多,這個測量結果已經沒有參考價值了。

早年在日本曾被開發出來的指套式血壓計,沒多久就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因此指套式血壓計不適用於任何人群!

綜上所述,電子血壓計主要適用於三級以下高血壓人群使用,主要用於日常血壓監測。  

分類

手腕式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的一種。

手掌大小,外形與手腕間隙更小的碗帶,抗菌材料製作,數字顯示血壓及脈搏數。

手腕式血壓計由於所測的壓力值為腕動脈“脈搏壓力值”,對於大多數中、老年人,特別是血液粘稠度高者、微循環不佳者、血管硬化症患者等較特殊的人群,用手腕式血壓計與用上臂式血壓計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之間,會有較大的差別——相差±1.3kPa(10mmHg)以上是很常見的。所以,對於已購有手腕式血壓計的個人來說,建議:用作個人監測——可隨時掌握自己的“血壓”變化情況,但要明確指出,它所測的不是習慣上所說的“血壓值”,而是“腕部脈搏壓力值”。  

智能電子血壓計
概述

智能電子血壓計是在自動加壓的基礎上發展了模糊技術控制加壓,機器可以根據患者的血壓高低智能化地決定加壓到達值;定速加壓時先測下壓,再測出上壓,直接排氣顯示結果,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測量時間,使測量精確度更高;是目前技術水平能製造的先進機種;同時彌補了自動式血壓計固定加壓一般到170mmHg,若患者上壓高於此數值,測量可能失敗的缺陷。

特點

加壓最適當,測量簡單、準確

1.智能電子血壓計根據每個人手臂(腕)粗細及血壓在一日間變化的因素,進行最為適當的加壓。

2.一按加壓鈕,便自動地、最適當地加壓,隨之測量。

3.不緊系手臂(腕)帶,不再度加壓,對手臂(腕)的負擔小,從而能更準確地進行測量。

控制減壓,更快、更準確地完成測量

1.因為縮短了減壓時間,高血壓患者能在短時間內測量,由於減小了手臂(腕)的負擔,因而也能做到更精確。(與本公司原產品相比縮短了40%的時間)

2.迄今為止因為手臂(腕)細而無法測量者及幼兒也能進行測量。

【影響電子血壓計測壓基本因素】

1、為什麼在家測得的值比在醫院測得的低?

答:(1)在家測量情緒穩定、環境適宜,一般會比在醫院測得的值低20-30mmHg,所以了解自己在家裡平靜時的血壓平常值是很重要的。

(2)測量時臂帶位置高於心髒水平高度,測出的血壓值偏低。

2、為什麼在家測得的值比在醫院測得的高?

答:(1)服用降壓藥的人,失去藥效時會引起血壓值偏高。

(2)臂帶纏繞位置不正確,導致血壓計捕捉不到動脈信號,測出的血壓值偏高。

(3)臂帶纏繞過松,會使壓迫力傳送不到動脈,導致血壓值偏高。

(4)測量時姿勢不正確,彎腰、盤腿坐等易產生腹壓的姿勢及臂帶位置低於心髒水平高度。

3、為什麼每次測得的血壓值都不一樣?

答:(1)請在同一時間段、同樣環境、同樣心情狀態下測量

(2)血壓會因各種原因產生波動:吸煙、運動、測量時談話、沐浴、飲酒、緊張、溫度變化等

(3)反覆持續測量,會使手臂受壓迫而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引起血壓值變化  

臂帶

電子血壓計臂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上臂測試電子血壓計的測量方法

正確姿勢:將腰伸直放鬆

正確纏繞方法:牢固地纏繞在皮膚上

正確的高度:與心臟齊平  

上臂測試電子血壓計臂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1.將臂帶打開,如圖所示折成套狀。如果臂帶從金屬環中滑出,應沿金屬環拉它的一端將其復原。

2.將臂帶套在左臂上。臂帶的底部應高於肘部1~2cm。綠色的標記應位於手臂內側的動脈上。空氣管應在中指(手掌方向)的延長線上。

測量時應裸露手臂,如果穿有較厚的上衣時,測量時不要卷長袖,應將上衣脫去。
測量時不要將臂帶纏在肘關節上。本產品同樣也可用右臂進行測量,方法同上。
3.將臂帶端部拿住,邊拉邊將臂帶緊緊纏在手臂上。  

鑒別

電子血壓計採用傳感器採集脈搏信號,測量高壓、低壓值,靈敏度高,且其工作不受外界聲音等因素干擾;水銀血壓計是通過人來聽脈搏的跳動,用眼睛觀察水銀的刻度,加上水銀血壓計的最小刻度規格不一,有的甚至是5mmHg為最小單位,因此就決定了醫生所報出的讀數不是最精準的讀數,但並不是說醫生測量錯了,是由其使用的工具的特性決定的。

兩者都是對血壓進行無創間接測量。1905年蘇聯醫生Kopomko B提出在正常的情況下,完全受壓的動脈並不發出任何聲響,只有當動脈不完全受阻時才出現聲音,因此可用聲音來確定人體血壓。聽診法是利用柯氏音測壓原理,由血壓計、袖帶和聽診器組成。測量過程是通過充氣球先給袖帶充氣,當袖帶壓力超過動脈收縮壓時,動脈血管封閉,血流不通。然後以2~3mmHg/s的速度放氣,當收縮壓高於袖帶壓力時,部分動脈打開,血液噴射形成渦流或湍流,它使血管振動並傳到體表,即柯氏音,由聽診器聽取。第一個柯氏音所對應的袖帶內壓力為收縮壓,聲調變低至無聲時為舒張壓。

電子血壓計是基於振動法。在增加或減少靜壓的過程中,提取、放大脈動壓並描繪其包絡線,然後對包絡線的幾何形態加以分析,包絡線最高點所對應的靜壓即為平均壓。由平均壓通過比值法或拐點法估算舒張壓和收縮壓。

水银式血压计的原理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和水在平整光滑的河道内流动一样,通常是没有声音的,但当血液或水通过狭窄的管道形成涡流时,则可发出声音,测量人体血压的血压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目前临床上测量血压均采用间接测量法,所用的血压计由气球、袖带和检压计三部分组成。袖带的橡皮囊二管分别与气球和检压计相连,三者形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检压计有水银柱式和弹簧式两种。 

测量血压时先用气球向缠缚于上臂的袖带内充气加压,压力经软组织作用于肱动脉。当所加压力高于心收缩压力时,由气球慢慢向外放气,袖带内的压力即随之下降,当袖带内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心缩压时,随着心缩射血,血液即可冲开被阻断的血管形成涡流,用听诊器便开始听到搏动的声音,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使袖带内压力逐渐降低,当袖带内压力低于心收缩压,但高于心舒张压这一段时间内,心脏每收缩一次,均可听到一次声音。当袖带压力降低到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复又畅通,伴随心跳所发出的声音便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舒张压。 

用间接法测得的血压为一近似值,其精确程度与测量技术有一定关系。在测量时,缠缚袖带要平展,使上臂、心脏和水银检压计的零点(或弹簧检压计),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并且放气不要过快,否则将出现较大的误差。 

血壓計的測定方法

血壓計的測定方法

網站政策聲明(參訪本網站前必看)

目前市售血壓計測定原理的兩大主流:
1.
示波振幅法(Oscillometry)
2.
聽音診斷法(Ripa.Rocci.Korotkov)

(1)、示波振幅法(Oscillometrric)
測量血壓的時候,在上臂包覆捲上壓脈帶(袖套),並將空氣灌進壓脈帶,壓迫上臂的血管,使血流停止。之後,緩緩放鬆壓迫,受壓迫的血管中血流壓力回傳至壓脈帶,此時,血流配合心臟的脈動閒歇性的開始流動。
示波振幅法(Oscillometry)就是利用壓脈帶在加壓和減壓過程中,將心臟跳動時血管壁的震動反映至壓脈帶壓力的變動(壓脈波),從而測定壓脈帶中壓力振幅,來決定血壓值。一般而言,在壓脈波急遽增大時,壓脈帶的壓力為「最高血壓」,而壓脈帶壓力急劇變小時,壓脈帶的壓力為「最低血壓」。

示波振幅法(Oscillometric)
壓脈帶壓力在緩緩減壓過程中壓脈波的變化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家庭用電子血壓計大部分產用此原理製造。

(2)、聽音診斷法(Riva.Rocci.Korotkov)
在壓脈帶減壓時,被阻斷的血流配合心臟的脈動,緩緩開始流動時所發出的血管音,即所謂的Korotkov=K(Korotkov音,就是闡明這種聲音和血壓的關係的俄國學者的名字來命名的一個專業名詞)
Korotkov法的血管因係利用聽診器或內藏於壓脈帶中的麥克風來確認。
K音發生開始時的壓脈帶壓力為「最高血壓」,K音發生消失時的壓脈帶壓力為「最低血壓」。在醫院中醫師或護士測定血壓時,使用聽診器,就是在聽K音。

示波振幅法(Oscillometry)
壓脈帶壓力在緩緩減壓過程中Korotkov音的變化
市售的水銀血壓計或電子水銀血壓計及TERUMO公司生產的「聽音測」機種係採用此原理。

漫談血壓計的原理與應用

漫談血壓計的原理與應用

漫談血壓計的原理與應用
第十五屆副理事長  李春榮  (58年 電工科)

市售常見的血壓計有水銀式及電子式。水銀血壓計穩定性、準確性高,搭配聽診器監聽聲音,才能正確判讀血壓數值,一般使用者不容易操作,因此主要為醫療院所醫護人員使用。電子血壓計操作方便簡單、血壓、脈搏數值直接顯示,目前已為一般家庭備用的居家照護用品。電子血壓計依量測的位置區分,有臂式與腕式兩款;對健康的人來說臂式與腕式血壓計均可適用,但是有末梢循環障礙的人,其手腕血壓與上臂血壓差異較大,因此建議有三高(高血醣、高血脂、高血壓)民眾,以選用臂式電子血壓計為宜。

水銀式血壓計的作用原理是使用壓脈袋綁在手臂上加壓充氣,使得壓力將動脈擠壓達到完全阻止血液的流動,接著緩慢的洩放壓力,當脈壓袋壓力稍低於血管內的壓力時,血壓的壓力會將血管撐開一點形成小通道,此時的血液會以噴射方式通過,透過聽診器可以聽到血液噴射的微小聲音,此時觀察血壓計數值稱為收縮壓點,當壓力逐漸洩放使得血管通道恢復正常,血液噴射微小聲音逐漸消失,此時觀察血壓計數值稱為舒張壓點,這種量測方式稱為柯氏音法。

目前市售的電子血壓計,多採用示波振幅法的演算法測得血壓,原理是利用壓脈袋在加壓或減壓的過程中,將心臟跳動時在血管壁上所造成的跳動,反映至壓脈袋壓力的震動,將這些震動加以分析、演算,推測回真實的血壓訊號。

血壓的表示單位為毫米汞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1999年的指引,收縮壓/舒張壓在120/80以下是理想的血壓,139/89以下是正常血壓,140/90至160/95是偏高血壓,180/90以上便屬於高血壓。影響血壓的因素有情緒、氣候、量測時間、睡眠是否充足、飲食、運動等原因。煙及多量的酒會造成血管收縮,濃茶及咖啡會刺激交感神經,運動、緊張、焦慮均會使血壓上升;有人上醫院看到醫護人員就緊張,導致血壓上升,因此在醫院測量到的血壓值往往比在家裡測量的數值高,即一般所謂「白袍高血壓」現象。

量測血壓的正確方式如下:
一、   開始量測前的30分鐘內,盡量不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酒類、咖啡等)或劇烈運動,量測前10分鐘並請盡量坐著、深呼吸、保持心情穩定。
二、   壓脈袋不可太鬆或太緊,以可塞進一根手指寬度為宜。
三、   量測時一般採用坐姿,手臂與心臟同高,每天儘量同一時間及同一隻手臂量測,量測完記得將每日的血壓值記錄下來,方便以後跟醫師討論。
四、   反覆量測血壓時至少要相隔15秒,而且作第二次量測前壓脈袋要完全放壓。
   
    購血壓計到底要選水銀式血壓計好呢?還是電子式血壓計?其實只要購買時稍加留意,先認明產品外盒的標籤上要標示衛生署核准的許可證字號,如:衛署醫器輸字第○○○號、衛署醫器陸輸字第○○○號、衛署醫器製字第○○○號,以及製造日期、製造廠名稱及地址等重要訊息,水銀式血壓計需再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定合格,附加「 」字合格印證,通過政府機關審驗合格的產品均可放心使用,水銀式或電子式血壓計一樣準確。

再次給學長們幾個貼心的建議:
一、   血壓量測必須持之以恆,定時測量並記錄,就醫時交醫師參考。買血壓計不要用來嚇唬自己,心情越放鬆,量測值越接近真正的血壓值。
二、   不要同時用兩台血壓計作量測比較,人體血壓值隨時會改變,量測值不同會讓您無法判斷哪個是準確的 。建議您將壓脈袋完全放壓並稍作活動後用同一台血壓計作重複量測。
三、   如有血壓計校準的需求,歡迎與我聯絡,竭誠為各位學長服務!

最後祝福各位學長都平安健康!

參考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國家網路醫院
維基百科
工研院學習服務網等網站

作者簡介:
李春榮  58年 電工科 畢業
現  職:BSMI第七組(度量衡)組長
學  歷:省立台南高工電工科畢業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海系畢業
經  歷:台北市度量衡檢定所技工、檢定員、課長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薦任科員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科長、專門委員、副組長、組長
                台南高工台北校友會歷屆理事、第八屆總幹事
興  趣:下棋、摺紙
人生觀:篤信破窗理論,樂觀審慎,做事追求第一次就作好的高標品質。

何謂 风雅颂 賦比興


风雅颂


 
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同时有同名小说、同名游戏人物、同名漫画家、同名宾馆等。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所謂風、雅、頌,是指《詩經》按音樂劃分的三個類別。『風』,是指國風,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雅』,是周王京畿的樂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稱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稱。『雅』分大雅、小雅,意與後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頌』,是形容、讚頌的意思,是當時統治者進行祭祀時的樂歌。
  所謂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手法。『賦』,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興』,就是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這種藝術表現手法,是詩歌創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至深至遠的影響。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中文名: 赋比兴
用途: 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

释义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编辑本段
详细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比就是类比(赋比兴中比的意思是类比,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比喻,其中类比与比喻的详细差别请另行查询,这里不作赘述)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编辑本段
历代认识


  赋比兴
“赋、比、兴”之说提出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意见,众说不一。
汉代
汉代对赋、比、兴的解释: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
(《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毛诗正义》引)
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待,对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所标举的“美刺比兴”说,是有启迪作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认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汉赋专门去铺采□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挚虞对汉赋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由于汉赋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性的辞藻,容易使人误认为“赋”与“比”有较密切的联系,和“兴”似乎无关,所以刘勰在谈到汉赋时,称其“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比”是“赋”中之“比”。由于这一原因,同时也由于中国古代抒情诗远比叙事诗发达,所以人们有时略“赋”而标举“比兴”,以“比兴”概括诗的“三义”。
南北朝时期刘勰论述
刘勰对“比兴”的论述,曾受到《毛传》和《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如他说过“《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指《召南·鹊巢》贞一,故夫人象义”(《文心雕龙·比兴》)等等。但他同时又继承了郑众的见解,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又认为“比”的要求是“写物以附意,□言以切事”。这就概括了“比兴”作为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他还指出“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即认为“比兴”的思维和手法必须建立在对外部事物观察、感触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见,都是很可取的。
南北朝时期钟嵘论述
刘勰之后,钟嵘对“赋、比、兴”的论述,有了更多的新内容。他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强调“兴”的特点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应该有诗味或“滋味”(《诗品序》),从而把艺术的特殊的感人作用与艺术的思维表现特点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和对传统的突破。正是由于这一点,后来一些株守传统观念的人对钟嵘的这一贡献不仅不予承认,而且颇加非议,如说他“解比兴,又与诂训殊乖”(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说得不明不白”(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钟嵘还正确地指出“赋、比、兴”“三义”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不能割裂开来对待和运用。他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因此,他要求兼采三者之长:“闳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品序》即认为真正的好诗,既不能单用“比兴”以致“意深”、晦涩,又不能单用“赋”法以致“意浅”、芜累,只有兼采三者之长,酌情运用,才能感动人,“使味之者无极”。钟嵘的这一见解无疑是正确的。写诗要把事情写清楚,为读者所了解,就少不了要用“赋”的手法。同时,诗歌要抒发情思,驰骋想象,感染读者,耐人寻味,就又少不了要用“比兴”的手法。钟嵘的“闳斯三义,酌而用之”以及“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观点,是符合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的,对后代诗论有很大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论述
唐代评论家对“比兴”的论述,又有新的发展,即不仅仅把它看作表现手法,而是赋予了美刺讽谕的内容要求。这跟郑玄的说法,是有继承关系的。不过,郑玄是用政教美刺去牵强附会地解释“比兴”的本义和《诗经》的篇章;唐人则是运用“比兴”的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应发挥美刺讽谕的作用,这就不存在牵强附会的问题。刘勰、钟嵘谈论“比兴”,有时也是涉及内容的,如刘勰所说的“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钟嵘所说的“兴托不奇”、“托谕清远”(《诗品》卷中)等。唐代评论家更进一步把“比兴”称之为“兴寄”,如陈子昂批评齐梁诗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修竹篇序》,元稹批评唐初“沈、宋之不存寄兴”(《叙诗寄乐天书》),而认为自己的诗“稍存兴寄”(《进诗状》)等,所说“兴寄”,也就是“比兴”。陈子昂又说:“夫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著?”(《喜(嘉)马参军相遇醉歌序》)殷□也批评齐梁诗风说:“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比兴,但贵轻艳。”(《河岳英灵集》序)所说“比兴”,也就是“兴寄”。可见,唐人论“比兴”,大都是从美刺讽谕着眼的。柳宗元就明确地指出:“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杨评事文集后序》)白居易甚至还把“美刺兴比”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如说:“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谓之讽谕诗。”(《与元九书》)他们标举“兴寄”或“比兴”,强调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发挥社会作用,这对于促进唐诗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
宋代学者对“赋、比、兴”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欧阳修在《诗本义》中、郑樵在《诗辨妄》中,都对汉儒解诗的穿凿附会之风提出了批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仲蒙和朱熹,他们对“赋、比、兴”的解释,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仲蒙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引)他分别从“叙物”、“索物”、“触物”的角度来解释“赋、比、兴”。所谓“叙物”,不仅是一个“铺陈其事”的问题,还必须和“言情”结合起来,把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就比传统的解释大大前进了一步,更加符合诗歌创作中对于“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要求,从而对后来关于“赋”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古代叙事诗中,也存在着这类范例。例如长达1745字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除了发端两句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通篇全用“赋”体,而叙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覆覆,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其后象北朝的《木兰诗》、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也都具用“赋”法而表现出类似的特点。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这样的“比”法,自然就会具有艺术的感染力,而不会象汉赋那样成为各种比喻性的辞藻的堆砌排比。所谓“触物”,即接触外物而引起作者主观感情的冲动,也就是梅尧臣所说的“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由外物的激发以兴情,又把情感浸透、寄托于所描写的物象中。显然,李仲蒙对“赋、比、兴”的阐述,较之他以前的许多解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的这些论点,后来曾被南宋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杨慎的《升庵诗话》等辗转引载,后人的见解也大都是对他的观点的引申和发挥,很少新的突破。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这和黄彻所说的“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见《诗人玉屑》),基本是相同的。朱熹虽然比较准确地说明了“赋、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但他的概括不如李仲蒙的解释更切合文学创作的实际。他的说法之所以在后世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思想学说在封建社会后期受到统治者大力倡导的缘故。朱熹虽然也批评过汉儒解说《诗经》中某些迂腐论点,但是,他自己论诗也不乏微言大义的迂腐见解,如他在《诗集传》中注《关雎》一诗说:“兴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像这样来分析《关雎》的“兴”义,显然是受了《诗序》、《毛传》、《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而且他也没有象钟嵘那样注意到“三义”在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互相作用,往往把一首诗简单地归之为“赋也”、“比也”或“兴也”,甚至对《楚辞》也这样加以分解,结果不能不生穿硬凿,招致后人的讥议。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就说:“风诗三百,……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应当指出,这种离开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而去探求形象以外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微言大义的做法,在宋及宋以后仍是比较普遍的。黄庭坚就曾对宋代穿凿附会解说杜诗的现象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者,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大雅堂纪》)在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不仅说诗,还有说词。如清代常州派的词论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周济论词的某些观点也曾因此遭到王国维的批驳。清代的统治者甚至接过这种穿凿比附、深文周纳的方法,不止一次地大兴文字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明清时期的研究
明清时期关于“赋、比、兴”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有明代的李梦阳和清代的周济。明代前七子的首领李梦阳曾引王叔武的话说:“诗有六义,比兴要焉。夫文人学子比兴寡而直率多。何也?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也。夫途巷蠢蠢之夫,固无文也。乃其讴也,□也,呻也,吟也,行□而坐歌,食咄而寤嗟,此唱而彼和,无不有比焉、兴焉,无非其情焉,斯足以观义矣。”(《诗集自序》)在当时缺乏真情实感的诗文普遍流行的情况下,李梦阳虽然也提倡拟古主义,但他又指出“比兴”出自真情,真诗乃在民间,主张正统诗文应该向民歌学习,这一意见是正确的。清代的周济则将“比兴”用之于词论,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著名论点(《介存斋论词杂著》)。“寄托”即“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诗词写作,既不能没有寄托,又不能刻意追求寄托,不然的话,就会影响作品的感染力。这意见也是比较精辟的。此外,像王夫之所说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斋诗话》),强调了“比兴”的运用应当自然浑成;陈启源所说的“故必研穷物理方可与言兴”(《毛诗稽古编》),强调了广博的生活积累对于“比兴”运用的重要性;沈祥龙认为“兴”是“借景以引其情”,“比”是“借物以寓其意”,要求“比兴互陈”(《论词随笔》),则把“比兴”和艺术描写中的情与景结合了起来。但这些论述,大都比较零星,缺乏特别值得重视的见解。在专门的研究著作方面,陈沆的《诗比兴笺》和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较有可取之处。
编辑本段
意义

总之,关于“赋、比、兴”的研究,除了穿凿说诗的消极影响外,它的积极意义是:通过长期地研究和探讨,不仅认识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各自的特点,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认识到广博的生活阅历、真挚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等等对于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浓郁诗味对于读者产生强烈美感的重要性,这样,就使得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善,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运用日趋丰富和完美。这些对于创作规律的认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楷模

楷模



“楷模”是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意為“榜樣、模範、法式”。這個詞至遲在東漢時期就已形成,因為據《資治通鑑》第五十五卷記載,東漢時期的太學生中廣泛流傳有“天下楷模李元禮”這樣的說法。其後,南朝宋人范曄在其所著的《後漢書》卷六十四有這樣的記載:“曹操北討柳城,過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幹也'”。


[model;example;pattern] 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榜樣
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幹。——《後漢書·盧植傳》
以雷鋒為楷模教育學生
編輯本段
詳細解釋

1. 典範,榜樣。《後漢書·盧植傳》:“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幹也。”《南史·庾肩吾傳》:“至如近世謝朓、 沉約之詩, 任昉、 陸倕之筆,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宋葉適《謝宰執登科》:“固無以動世俗之耳目,斯可以為治道之楷模。” 郭沫若《喀爾美蘿姑娘》:“這樣便是西班牙女子的楷模。”
2. 猶效法。清俞樾《茶香室續鈔·美體書》:“惜其書今無流傳者,否則供童子楷模,頗得也。”
編輯本段
辨析

楷樹,果實橢圓形,紅色,木材細緻。相傳這種樹最早生長在孔子墓旁,樹幹挺拔,枝繁葉茂,似為眾樹的榜樣。
模樹,據傳說生長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張“明德慎罰”禮賢下士的周公墳上。
這兩種樹都因生長在聖賢的墓旁,其形狀與質地又為人們所喜愛、欽敬,所以後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為師表的模範榜樣人物稱為楷模[1 ]。
編輯本段
爭議

關於“楷模”一詞的由來,北宋人孫奕在其所編著的《履齋示兒編》一書的捲十三
  楷樹
中說:“孔子塚上生楷,周公塚上生模,故後世人以為楷模。”而明人葉盛在《水東日記》中則載:“吳正道,東隅人,明六書,許慎《說文解字》有不足者補之。臨川吳文正公澄問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義也。'曰:'何以取木為義?'曰:'昔模木生周公塚上,其葉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塚上,其餘枝疏而不屈,以質得其直也。若正與直,可為法則。況在周、孔之塚乎/曰:'出何書?'曰:'出淮南王安《草木譜》。'”類似的記載亦見於清人汪灝奉康熙皇帝之命所編撰的《廣群芳譜》及清人金埴所撰的筆記小說《不帶下編》。
楷(jiē)樹是自然界中實有的一種樹,俗稱“黃連木”,其木質地柔韌,久藏不腐,亦不暴折,雕刻而成的器具玲瓏剔透、木紋如絲而不斷,名曰“ 楷雕 ”,是一種很出名的工藝品。生長在孔子墓上的楷樹傳說為其弟子子貢所植。相傳子貢奔喪回來後,將一棵楷樹苗栽於其師墓旁,後成大樹。清康熙間子貢所植的楷樹遭雷火焚死,後人遂將枯乾圖像刻於石上,碑名“子貢手植楷”。又於石上建亭存碑,亭名“楷亭”,亭與碑今都完好。但模樹卻很可能是古人假想出來的一種樹木,因為“模木”之名除在淮南王安的《草木譜》一書中有記載外,其他古籍及近現代植物學著作中都未見有這一樹名,而淮南王安所著的《草木譜》一書除了在上述筆記小說中被提到外,在其他史籍中也未見提及的,故極有可能這本書也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模樹
其實,“楷樹”的“楷”(jiē)與“楷模”的“楷”(kǎi)是兩個同形異音異義詞,二者並無意義上的聯繫。而“楷模”的“楷”字的本義即為“法式、典範”。如:早在成書於戰國時期的《老子》中就有“能知楷式,是謂玄德”這樣的記載,而《禮記·儒行》中亦曰:“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疏曰:“楷,法式也。言儒者行事,以為後世楷模法式也。”而“模”字的本義中亦包含有“法式、規範、標準”的意思,如東漢人張衡在其《歸田賦》有句曰:“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西晉詩人左思的《詠史詩》之八中亦有句云:“巢林棲一枝,可為達士模”。
由此看來,“楷模”一詞的由來與楷樹、模樹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孫奕、吳正道等人所說完全是一種附會之說。


楷樹

模樹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隶草


隶草

两汉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系统分别有隶草(亦称草隶)、章草、令草三种形态\n\n隶草。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
1 隶草
2 划分隶草、章草、今草的界线
3 今草之名即沿袭至今

隶草 - 隶草

两汉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系统分别有隶草(亦称草隶)、章草、令草三种形态
隶草隶草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有隶草,是隶书的变体,书写比隶书更简易。两汉文字除汉元帝时,史游作章草,东汉末,张芝作今草(章草各字独立,今草前后字相连),刘德shēng@②作行书(草书兼真书),字体有些改革,其余沿用秦文字,并无新创。”[1]此说出自唐代张怀guàn@①《书断》一书,上载:汉初而有草法,不知是谁。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 ,解散隶体。案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史游即章草之祖。张芝变为今草,伯英(张芝)即草书之祖。并称章草即隶书之捷,(今)草亦章草之捷也。此说明白地叙述了草书系统是由隶草变为章草,章草再变成今草这种直线发展的轨迹。后世史家基本上都赞同张怀guàn@①对草书发展的看法。虽然有的史家对史游是否作章草、张芝能否创今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歧议,但对隶草演进为章草,进而又演进为今草的直线发展轨迹并无异见。即便在近现代有大量汉代简牍帛书出土,两汉魏晋的民间墨迹面世之后,遍阅当代书法史的论著,如胡小石、郭绍虞、郭沫若、郑诵先、罗君惕、高二适、徐邦达、商承祚、王靖宪、黄简诸位先进均未对此提出怀疑的意见,草书系统直线发展的轨迹已成定论。笔者根据古文献和当代书史研究的成果,以及与出土文物相印证,对草书系统发展轨迹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就教于海内同仁。

隶草 - 划分隶草、章草、今草的界线

“隶草”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一文:“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亦称:“汉兴,有草书。”秦末与汉兴时代相接,许慎这里说的草书,即是隶草。在简牍未出土时,前人不知隶草为何物,故刘熙载云:“隶书《杨孟文颂》命字, 《李孟初碑》年字,垂笔俱长两字许,亦与草类。”[3]康有为亦云:“《冯府君》、 《沈府君》 、 《杨孟文》 、《李孟初》,隶中之草也。”[4]而我们现在看到大量出土的汉代简牍帛书的墨迹,其中有不少隶书的草写,方知“隶草”的真面目:在汉武帝时期的临沂银雀山《守备》等简和敦煌《天汉三年》简,书写时已具草势。而在新莽和东汉初期就能见到完整的隶草简牍(如始建国五年《殄灭》简和现藏甘肃省博物馆的建武三年简和武威医简)。至于稍后年代著名的《永元兵器册》,更是草写得潇潇洒洒,挥洒自如。这些真正的隶草和刘熙载和康有为所言的“隶中之草”完全是两码事。只有现代的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认识到隶草的真面目。
汉时的文献中把书写得简易急速的字普遍统称为草书,如赵壹的《非草书》、崔瑷的《草书势》,直到西晋时卫恒的《四体书势》 、杨泉的《草书赋》亦仍如是称之。即便在汉代后期已出现了杜操、崔瑷、崔shí@③、张芝、姜孟颖、梁孔达、田彦、韦诞、罗叔景、赵元嗣、张超、卫guàn@①等众多有名的书法家,所写的草书在名称上并无章草、今草之分。而章草之名,实始于后世的南朝初期,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称:“高平郗yīn@④,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又虞hé@⑤《论书表》记王羲之以“章草答庾亮”,及庾翼复王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羊欣与虞hé@⑤的这两篇论书是南朝时可靠的著作,文中既言有草书,又言及章草,所言章草者目的是刻意把它从魏晋时流行的草书中区别出来。从文中看来,当时能善章草的书家并不多,亦是一种较时髦的书体,而善流行草书的书家却很普遍。这里称的草书,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今草”。至于今草之名,始见于南朝宋明帝刘yù@⑥所说:“羲献之书,谓之今草。”[

隶草 - 今草之名即沿袭至今

综上所说,草书系统的隶草、章草、今草三种形态的名称出处和书写者与时代大体是清楚的,不应有含混处。但现代许多研究书法文字的著作中却常把隶草与章草、章草与今草的概念搞得混淆不清,各执一端,使人无所适从。例如把出土的汉代简牍中凡是草写者(隶草)均视为章草,其中最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各种书体源流浅说》一书,书中明确地说:“章草起于秦末汉初。它演变的方法,是解散隶体,使它趋于简便。”“隶草就是章草,这种书体既是出现在秦汉之间,当然就不是元帝时候的史游所创了。”[6]与此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在目前许多书及文章中随处可见。但也有不赞同此说的,如王附图先生在编《章草例》一书时,把隶草和章草截然划分开,并申明书中只取章草不取隶草的理由:“盖草隶为草之胚胎时期……挥写随意、各异其体,是隶是草,仍属难晓。纵有章草之书势,奈无章草之典型,故未敢奉以为式。”[7]这种能把隶草和章草在“名”与”实”上分得如此清晰者,实属极少数。此外章草和今草也难划分,如一篇著名的传世墨迹《平复帖》,就把大家的草书概念搞得浑浑噩噩了。在《中国章草名帖精华》及不少列举章草名迹的书和文章中,都把《平复帖》作为章草墨迹的代表作;在《中华书法史》中却称《平复帖》“是由汉代‘章草’到‘今草’递变时期的草书”[8];而在书法教材《中国书法史》中,明确地指出《平复帖》“是成熟的今草书体”[9]。一张明明白白传世草书法帖就使研究者认定出了三种不同的草书体。可见隶草、章草和今草在研究者中还缺乏统一明晰的分辨标准。为此,我试从书写意识和体势上对这三种草书体提出划分的界线。
长期以来,草书书写在意识上有自发性书写的和自觉性书写的两种草书。宋人张shì@⑦说:“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有笔札已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10]这种写得不谨的草书便是自发性草书。至于写得不谨的原因如赵壹所说“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因事情紧迫,为了实用需要,就把文字写得不谨,变为“易而速”了。在汉代简牍中,凡是书写潦草的字,便属于这个范畴。哪怕有些简牍上书写潦草的字下意识地带有某种笔法的意味(如类似今草笔势或章草笔势),它仍应属于自发性的草书。因此,我们可以把汉代简牍中为实用而潦草的字通通划归为“隶草”。而“章草”和“今草”就不同了。据文献所记,“章草”为史游所创。刘宋王yīn@④《文字志》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11]唐张怀guàn@①便说:“史游即章草之祖也。”南齐萧子良另辟杜操创章草说,称:“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始变藁法。”[11]而今草所创在文献中也有两说,一据唐欧阳询与杨驸马书章草批后云:“迨乎东晋,王逸少(王羲之)与从弟洽,变章草为今草。”[11]另一据唐张怀guàn@① 《书断》所云:“伯英(张芝)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以上所引史游、杜操创章草和张芝、王羲之、王洽创今草的几种说法,姑且不评其正确与否,但它可以使人明确地了解“章草”和“今草”的出现,是书法家们有意识书写的结果。王国维说:“凡既有文字之国,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创造一体者。”[12]即便如此,历史上并不排斥出现有杰出人物对民间早已形成的文字书体的雏形进行整理,使之规范化。事实上,古代曾记载的仓颉造字,史籀作大篆,李斯创小篆,程邈造隶书等,这些人均是文字的整理者和规范者。因此,“章草”和“今草”也是在后汉、魏晋的书家们对民间书体的不断加工、美化后,形成了具有很强艺术性的两种草书艺术。他们追求草书艺术化的情景,正如赵壹《非草书》中描述的那样:“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⑧出血,犹不休辍。”[2]另外,在古文献中还记载了那时不少的书家勤奋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从这些生动的记叙中可以了解到,他们书写草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在追求创造,迷恋草书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把“章草”与“今草”确定为自觉性草书范畴。这样从概念和意识上进行区别,便把民间的汉代简牍上自发性的草书(隶草)同书法家自觉性的草书(章草、今草)截然地划分开来。
对于同属自觉性草书的章草与今草又应如何区别?我认为应以它们的体势特点作为划分的标准。宋人黄伯思说:“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可谓之草。”[13]以草书有波磔来划分章草与今草,真是一语中的。唐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狀元紅-火刺木

狀元紅-火刺木

編號: 5M70604
作者 玫瑰中心/呂學義
文庫類別 
分享本篇內容:


近年來不知是我的錯覺還是實際上就是如此,總覺得比較少見到火刺木,記得以前常常在公園或是花卉市場上,看見這種果姿優美,鮮紅可愛的植物,火刺木在結果成熟時,滿樹火紅,樹枝上又有木質銳刺,因而得名「火刺木」;又因枝條葉形及果實像古代狀元帽上的裝飾,所以有個十分吉祥的俗稱叫做「狀元紅」。
火刺木為薔薇科火刺木屬(Pyracantha)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南歐或東南歐、喜馬拉雅山、中國大陸及台灣,台灣有一原生種,分布於花東縱谷的平原地帶,稱為台東火刺木,學名為Pyracantha koidzumii,樹皮黑褐色,從樹幹基部便開始分枝,分枝繁密,小樹枝剛長出來時帶有毛茸,老時則呈平滑狀,樹枝上常有木質銳刺,先端尖銳。

葉3-5枚叢生於短枝上,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且最先端略呈凹頭狀,基部銳致楔形,全緣但略向後反捲,革質,幼時略帶毛茸,老時則光滑無毛,葉面呈有光澤綠色,葉背淡綠色,葉柄短有毛茸。聚繖狀花序,腋出,花數多且小,白色,雄蕊多數,五瓣。花雖小,盛開時猶如滿株覆雪,春季約3~4月開花,盛花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花後能結果,果實球形,熟時紅色,成株結實可達數千粒,美麗壯觀,果熟期11至隔年2月,觀賞期可達三個月以上。
繁殖一般以播種法、扦插或高壓法,播種可於春季行之,每一果實內含種子數粒,可於播種前先浸泡於水中,以布袋搓洗將果肉除去,隨即播種,成熟之果實發芽率甚高。扦插法可於春秋兩季進行,高壓法則於春季將老枝作2.5公分環狀剝皮,包覆水草,約2-3個月後便可生根,剪下後成另一植株。

火刺木耐旱性及抗寒性均強,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攝氏20~30℃,陽光宜充足。栽培土質以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為佳,排水力求良好。4~9月為栽植適期,幼小苗可於四月下旬直接挖取移植,較大株最好在移植前先行斷根。火刺木的枝條易向四周延伸及徒長,栽培時應時常注意修剪,而開花多開在短枝上,故修剪時應就長枝先端修剪,初秋還可以再修剪一次,以剪除不結過或是結果不良的短枝。定植後應定期施肥,如果是盆栽則每年應按照植株大小,更換大盆及更新培養土。

台灣原生火刺木由於經濟價值高,所以野外生長多年的火刺木常被盜採,導致自然生長的數目銳減,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大自然留下的遺產,在喜愛植物的同時,也要慎選販售者的供應來源,以減少甚至阻斷盜採者的販售利益,如此才可以杜絕盜採心態,保護這片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