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廣福拓墾時代
(1)金廣福墾佃入墾奠定寶山客家聚落雛形
寶山鄉客家聚落之形成時點,可溯及至清領時期,漢人大批入墾寶山主要發生在清代金廣福墾號入墾前後(道光15年至道光25年,1835-1845),在此之前,寶山鄉所在區域為平埔族社蕃出沒之地,山多林茂之地形與社蕃民風強悍加上出
草之習,漢人多不敢越雷池一步,直至康熙60年(1721年)福建巡撫楊景素在寶斗仁庄(寶山鄉寶斗村)附近立石定番界,才顯示當時漢人的活動足跡已延伸至此。在金廣福入墾拓以前(道光15年)雖陸續有客籍移民於本區外圍墾拓,如鹽水港溪上游的寶斗仁、新城(寶山新城村)及隙仔溪上游的雙溪、大崎等地,但由於土著時常出擾,耕地往往因而隨墾隨棄,開墾狀況並不穩定。當時閩粵移民拓墾以竹塹城為主要區域,官方於今寶山鄉北側設隘防「蕃」,史載嘉慶20年間(1815年)有墾戶郭勃、陳環、蘇春合資設立雙溪、大崎、金山面三隘8拓墾葫蘆肚;又約道光6年於石碎崙(今雙溪村西方)設隘,西與南隘、茄苳湖,東與員山仔、三重埔等隘連成隘線,是金廣福墾號成立前竹塹城與大隘寶山地區之隘勇防線。
直到道光14年(1834年)冬,淡水同知李嗣鄴積極展開大隘地區的開墾工作,拔擢當時九芎林庄的粵籍墾首姜秀鑾籌組墾隘事業。由官方出面受意並出資贊助,姜秀鑾遂力邀閩、粵人士集資24股,又遇閩籍墾首周邦正加入,遂以姜周為
墾首,成立「金廣福」墾號。據文獻記載,其名「金」表官方(另說表吉祥),「廣」表粵籍股份,「福」表閩籍股份之意。姜秀鑾受命防番進入北埔之前,即先選定寶斗仁和三角城(竹東鎮三重里西南隅)兩地進行開墾,於隔年(道光15年,1835年)才由三角城循牛路(生蕃出草廳城近郊掠漢民大批耕牛帶入番地的牛行蹄跡)經草山順興庄、中大壢等地區(今寶山鄉)率眾至北埔,以北埔為根據地,往北
向草山(今寶山鄉)、往西向峨眉進行拓展,陸續建立墾隘36處,共計配置隘丁(1)金廣福墾佃入墾奠定寶山客家聚落雛形寶山鄉客家聚落之形成時點,可溯及至清領時期,漢人大批入墾寶山主要發生在清代金廣福墾號入墾前後(道光15年至道光25年,1835-1845),在此之前,寶山鄉所在區域為平埔族社蕃出沒之地,山多林茂之地形與社蕃民風強悍加上出草之習,漢人多不敢越雷池一步,直至康熙60年(1721年)福建巡撫楊景素在寶斗仁庄(寶山鄉寶斗村)附近立石定番界,才顯示當時漢人的活動足跡已延伸至此。在金廣福入墾以前(道光15年)雖陸續有客籍移民於本區外圍墾拓,如鹽水港溪上游的寶斗仁、新城(寶山新城村)及隙仔溪上游的雙溪、大崎等地,但由於土著時常出擾,耕地往往因而隨墾隨棄,開墾狀況並不穩定。當時閩粵移民拓墾以竹塹城為主要區域,官方於今寶山鄉北側設隘防「蕃」,史載嘉慶20年間(1815年)有墾戶郭勃、陳環、蘇春合資設立雙溪、大崎、金山面三隘8拓墾葫蘆肚;又約道光6年於石碎崙(今雙溪村西方)設隘,西與南隘、茄苳湖,東與員山仔、
三重埔等隘連成隘線,是金廣福墾號成立前竹塹城與大隘寶山地區之隘勇防線。
(2)「隘設墾隨」的進墾方式與散村聚落之形成
拓 墾過程中,因防禦之需,一般農戶多圍居成一小集村,由隘丁在外圍防守,這些初期建立之聚落亦成為開墾的中繼站。墾民與隘丁以敲竹桶或木魚之聲能相呼應之遠 近為距離設置隘點,架設槍櫃以守禦原住民之來襲。據載這些分佈在小型集村外圍之眾多隘寮、腦寮,初期皆為零散分佈的簡陋草寮。梁宇元(2000) 引述富田芳郎在其〈台灣鄉鎮之研究〉中對初墾階段生活形態之描述:「當人們對那蒼鬱原始林著手開墾的時候,一時是無法散居的。那時他們在那開墾地內選定一 個最適當的場所,構搭臨時的房舍,大家集居在一起,以此為根據,共同從事採伐或測量;即在地區分配了以後,一時也還只是日出夜歸到各人所擔任的地區裡去工 作,直到開墾出略完成以後,為了耕作上的便利和其他原因,才在各地區或墾首或由佃農自己建造佃寮,而產生了散居制。」其餘在對北埔、大隘地區發展的研究文 獻中亦皆認為,移墾先民初時搭建暫時性房舍以供棲身,配合隘丁防線以「隘設墾隨」方式在白日結伴興闢墾地,夜晚則回到聚落內。而隨著墾務開拓,生蕃的威脅 消除之後,墾民才陸續將家族婦孺遷入本區定居,在草寮附近的平地建築永久性家屋,逐漸形成「孤屋、小村(三家村)...彼此人煙相望、雞犬相聞,甚或守候相助,共同築圳鑿埤灌溉田園」的散村聚落11。
(3)晚清客家聚落
本鄉客家聚落的形成,最早從清代在寶斗、新城、寶山、雙溪這幾個具歷史意義的客家入墾聚落開始,而漸漸發展成目前十個村落。其平原與山區丘陵地的交匯位置與特殊地形形塑了本區長期以來的歷史角色。寶斗村的寶斗仁,是最初
官 方立界石之地,用以防止漢人入墾侵及原住民。道光年間因金廣福的開墾,漢人分別沿著鹽港溪和客雅溪進入山區,並在溪流河谷地勢較低之地,建立了寶斗仁(今 寶斗村)、草山庄(今寶山村)、「豎林莊」(今深井村下崎林)三個最先聚集的漢人入墾村落。至清代晚期,漢人(客家人)再往內推進,沿鹽港溪再推進到新城 (今新城村),沿客雅溪再聚集於草山(今寶山村),沿客雅溪分支頭坑溪再進入雞油凸(今油田村),形成了此時較大的聚落12。
行政區域上,本區於光緒元年至光緒14 年隸屬新竹縣竹北一堡,光緒15年改為竹塹堡,分屬月眉街(管轄今雙溪大崎三峰村)、草山順興庄(管轄今寶山山湖油田村)、新城庄(管轄今新城寶斗深井村)管轄。此三大街庄之劃分同時也反映了本地生活圈與信仰祭祀的輪廓。
由日治初期繪製的台灣堡圖中,可看出今日寶山鄉之聚落型態與分佈已初具雛形。整體而言,聚落房舍零星散布在各山區丘陵地間,雙溪庄、新城庄、寶斗仁庄等開發時間較早、地形較平緩之區域屋舍分布較本鄉其他區域更為密集,且
多沿山地勢而耕,並依著河谷沿線興築,可看出水源取得對於客家族群在此區開墾與安家落戶仍具有一定重要性。也因墾拓時期佃定的基礎與相對區位,使得這幾個聚落在生活圈與宗教信仰上各自形成不同的生活祭祀圈。
五、
宗教信仰與節慶活動早年先民歷經艱辛,進入本鄉披荊斬棘,拓地開墾,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無可避免的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由於原住民曉勇善戰,神出鬼沒,使墾民飽受威脅,
為了抵抗原住民,保護身家財產,只得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寶山鄉對於神明的信仰相當興盛。
關於本鄉各村之信仰中心、寺廟,以簡表介紹,詳見下表。更詳細資料,可參照第五章相關節慶、寺廟之調查。
1.保生宮
位於大崎村大雅一街88 號,地處大崎村中心位置。主祀保生大帝,即受敕封之福建同安人吳飛冀之神位,為閩南屬性的神祇。清朝本區拓墾時期,大崎一帶常有生蕃為害(據說當時原住民多聚居於保生宮東南面之皇帝殿),漢人為求平安,遂從南寮槺榔請來保生大帝金身來此奉祀。後由當時
郭、陳、蘇三姓墾首及隘丁捐獻大崎庄基地,於1829 年(清道光9 年)10月建廟。祭祀圈包括了大崎村一部分、雙溪一部分、二坪、鹿仔坑、葫蘆肚、大崎頭等地。本廟歷經四次翻修,據保生宮理事鄭金海先生表示,最初廟宇為六根
柱子搭成的茅草屋,後來柱子毀壞改用木板,又因下雨時容易漏雨且棟宇傾頹,因此在1933 年(昭和八年)時,由彭萊新發起,鄭河傳、江榮玉、江茶圳、許阿泉、傅阿樟、謝阿剛、謝阿信等地方仕紳共同參與,以紅磚建廟,昭和10 年冬完工。第四次則民國58 年由彭紹光擔任建廟主任委員,
60 年完工遂成今廟貌。
保生宮除保生大帝外,另奉祀有媽祖與本地之大伯公。此伯公原位於廟前龍眼樹下,為石頭砌成,風吹雨淋居無定所,經地方人士研議,才於1863 年(清同治2 年)將土地公金身請進保生大帝廟共同奉祀,共同管理。
保生宮每年有幾個重大慶典:農曆12 月迎請北港媽祖、1/15 元宵節(現以元宵晚會方式辦理)、3/15 保生大帝生日遶境打中午(已停辦約15 年)以及8/25 平安戲(過去會請庄內各個伯公出來看戲,但現已簡化僅在廟中拜拜,並請布袋戲表演)。保生宮 (大崎村,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誕辰)
2.新豐宮
座落於新城村一鄰八號,主祀「三山國王」,祂們原為隋開國三大將軍,相傳退隱分鎮三山(巾山、明山、獨山),原為廣東原鄉客家地區神祇。於清道光初年迎駕來台至宜蘭,道光14 年開山墾民魏超福等奉「三山護國王神」旗號為墾山先鋒,(由神祇屬性可見開發本地先民為客家人)數次於現址附近易地輾轉易地建寮奉祀,於咸豐7 年於現址興建正廟,咸豐7 年落成,命名「新豐宮」。祭祀圈為新城、寶斗、深井三村,但十鬮、柑仔崎除外。
新豐宮 (新城村,三山國王,1 月繞境鹽水港流域三四村-打中午, 7月普渡,8 月平安戲)
早年先民歷經艱辛,進入本鄉披荊斬棘,拓地開墾,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無可避免的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由於原住民曉勇善戰,神出鬼沒,使墾民飽受威脅,為了抵抗原住民,保護身家財產,只得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寶山鄉對於神明的信
仰相當興盛。
關於打中午,根據田野調查得知,本鄉打中午可分為保生宮、新豐宮與北埔慈天宮三廟宇之打中午。其中,本鄉目前僅存之打中午為新城新豐宮之正月除疫與遶境祈福。
「打中午」的意思就是中午吃飯,農曆正月14、15 日神明遶境祈福的2天中午,由輪到「打中午」的庄頭之各家各戶自動準備拿手菜出來分享,利用扁擔挑至打中午的場地,提供參與繞境之陣頭人員、鄉親享用,菜色充滿濃濃客家味,
包括客家湯圓、菜包、粽子、米粉、雞酒、福菜肉片湯等,最好是每一道都吃光光,才能符合「食空空、好年冬」的吉祥諺語。
過去寶山鄉內,除新城村外,據現地探訪,發現過去本鄉其他村落也有打中午的習俗,但因籌備工作繁多瑣碎漸漸就不再舉辦,惟新城村新豐宮的祭祀圈範圍仍保有此一習俗沿續至今。
早年先民歷經艱辛,進入本鄉披荊斬棘,拓地開墾,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無可避免的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由於原住民曉勇善戰,神出鬼沒,使墾民飽受威脅,為了抵抗原住民,保護身家財產,只得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寶山鄉對於神明的信
仰相當興盛。
過 去寶山鄉內,除新城村外,據現地探訪,發現過去本鄉其他村落也有打中午的習俗,但因籌備工作繁多瑣碎漸漸就不再舉辦,惟新城村新豐宮的祭祀圈範圍仍保有此 一習俗沿續至今。疫,使各地風調雨順。巡行的行列中,最受矚目的為鼓隊,其用意在於利用鼓聲震動蝗蟲的卵使其難以孵化,減少蟲害。以前的鼓隊都是步行,扛 鼓翻山,十分辛苦。今日則改為機動車隊,其他隨行的人持香跟隊。除了新豐宮主神三山國王,廟中的媽祖、觀音、義民爺、三官大帝以及境內的土地公等大小神 祇,也會在這兩天成新豐宮的神轎共同遶境出巡,共同護衛境內平安,信眾則會在家門前、廟前備妥香案,以牲禮和鮮花素果迎接,遶境隊伍經過時也會稍作停歇, 讓信眾能上香祈福,整體活動莊嚴隆重。由於遶境範大,需經寶斗、南隘等地路途遙遠,中五無法趕回廟裡,因此傳統上由當地信眾準備拿手菜,慰勞陣頭及隨香人 員繞境之辛勞,後來漸漸演變成吸引附近鄉親、外地遊客一同來逗熱鬧、一同享用的活動,老人家稱此為「打中午」。
根據訪談廟祝與相關文宣55得知,繞境以本鄉深井、寶斗、新城三村全村以及三峰村部分區域(阿興炭窯附近之李屋聚落)和新竹市古車路、南隘里境福宮,並以7 庄之爐主輪替主辦6 庄區域輪流做為打中午場地57。
早期信眾以步行前往新竹市的外媽祖廟恭請神明,沿新竹市茄苳里的「古車路」(地名)、再經寶山鄉深井村的崎林、寶斗村、新城村柑仔崎、三峰村等,沿路有拿著旗幟的掌旗手,也有走旱船、舞龍舞獅,及民俗表演隊伍,接續的是
媽祖等神轎,最後面是信眾上百人「隨香」,如此沿著新豐宮祭祀圈內的聚落、伯公廟進行一連兩天的祈福遶境。
今年(民國100 年),打中午輪到崎林(第一天)、十鬮神壇(第二天)做為打中午場地,遶境皆由新豐宮出發,再至其他庄頭,每年路線都配合打中午場地而調整路線。今年第一天路線(農曆正月14 日)為新豐宮→南坑石觀音(寶蓮寺)→南
坑盧屋→陳屋(南坑伯公)→蕭屋(萬菓山腳)→深井球場→深井上伯公→深井下伯公→新竹市南隘廟→崎林周屋→鐘屋→深井活動中心(打中午)→古車路→寶斗伯公→公埤坡徒步回宮。
隔天(農曆正月15 日),上午八點,新豐宮出發,字紙亭→柑仔崎庄→李屋→朱屋→東坑何屋→鐵工廠→榕樹崗→福龍宮→玖龍宮→十鬮神壇(打中午)→聖佛宮→寶山球場→新城糖廠→新豐宮。
依據上述路線,可以發現,過去依照墾戶而組成的小聚落,本身幾乎都擁伯公廟,因此遶境路線圖,除了是聚落的串連,也是寺廟、伯公廟之連結。新竹市南隘里境福宮也包含於打中午遶境的路線,讓原本純粹恭迎媽祖的客庄遶境活
動,融入了不同的族群。
此外,並會請周邊之伯公至新豐宮看戲,據溫廟祝說,哪些伯公會至新豐宮__看戲,是由各伯公之爐主和轄區信眾來決定(不過溫廟祝似乎也說不太清楚),所以應有一個傳統是某些固定區域的伯公會來新豐宮關係較深。柑仔崎和十鬮神
壇兩地的伯公廟,元宵節時會另辦祈福活動,不至新豐宮。顯然其為獨立的兩庄頭。
有到新豐宮看戲的伯公
本宮伯公(新豐宮)、新城大伯公、崎林大伯公、寶斗大伯公、寶斗伯公、新城上庄伯公、李家伯公、崎林水尾伯公、深井上崎林伯公、深井上庄伯公、深井下庄伯公、橋頭伯公、王爺山伯公(姜家)、南坑口田頭伯公、虎頭山伯公
未到新豐宮看戲的伯公柑仔崎大伯公、義門坑水口伯公、廬山伯公、十鬮伯公、李坑伯公、寶新伯公、南坑伯公、萬菓山伯公、盧屋伯公、石頭伯公、田頭伯公、其他伯公
3.大崎保生宮打中午
在1996 年(民國85 年)以前,大崎村的保生宮也存有遶境打中午的傳統,保生宮打中午的時間是在農曆3 月15 日保生大帝生日,保生大帝和媽祖一起繞境出巡,並沿途請祭祀圈內的各伯公一起出來遶境。當時在農曆12 月即將北港媽祖迎來過年,直到3月中打完中午才送回去,但後來打中午停辦以後,過完元宵就將媽祖送回。
據保生宮理事鄭金海先生回憶,民國50 年代時,打中午的遶境範圍較小,上午從保生宮出發,沿大崎路、大雅路至雙龍路出三峰路後,再到三峰村橄欖合作社的三元宮、水尾溝,再沿三峰路到雙溪村的雙豐宮,最後回到保生宮,需時
半天多到一天的時間,多半過午後回到保生宮打中午。但到了民國70 年 代左右,因寶山元聖宮相邀,遶境路線則擴大納入了寶山村的元聖宮,早上由保生宮出發後,經寶山路、水仙路繞到山湖柯湖壢,再沿新湖路下到寶山村的元聖宮 (打中午用餐)後,再沿新湖路行經油田社區活動中心(集會所)、轉至三峰路的三元宮、雙溪的雙峰宮,再回到保生宮,同樣也是一天的行程,其遶境路線會隨每 年廬主、委員之決定而略有更動。
當時的打中午同樣也請有客家獅陣、電子琴花車來表演,且每一鄰都有大鼓車隊或八音班(一隊約7-8 人),可輪流表演支援,但後來因辦理事務繁雜且隆重(傳統上保生宮打中午一辦就需連辦三年),已停辦約14-15 年之久。
(1)金廣福墾佃入墾奠定寶山客家聚落雛形
寶山鄉客家聚落之形成時點,可溯及至清領時期,漢人大批入墾寶山主要發生在清代金廣福墾號入墾前後(道光15年至道光25年,1835-1845),在此之前,寶山鄉所在區域為平埔族社蕃出沒之地,山多林茂之地形與社蕃民風強悍加上出
草之習,漢人多不敢越雷池一步,直至康熙60年(1721年)福建巡撫楊景素在寶斗仁庄(寶山鄉寶斗村)附近立石定番界,才顯示當時漢人的活動足跡已延伸至此。在金廣福入墾拓以前(道光15年)雖陸續有客籍移民於本區外圍墾拓,如鹽水港溪上游的寶斗仁、新城(寶山新城村)及隙仔溪上游的雙溪、大崎等地,但由於土著時常出擾,耕地往往因而隨墾隨棄,開墾狀況並不穩定。當時閩粵移民拓墾以竹塹城為主要區域,官方於今寶山鄉北側設隘防「蕃」,史載嘉慶20年間(1815年)有墾戶郭勃、陳環、蘇春合資設立雙溪、大崎、金山面三隘8拓墾葫蘆肚;又約道光6年於石碎崙(今雙溪村西方)設隘,西與南隘、茄苳湖,東與員山仔、三重埔等隘連成隘線,是金廣福墾號成立前竹塹城與大隘寶山地區之隘勇防線。
直到道光14年(1834年)冬,淡水同知李嗣鄴積極展開大隘地區的開墾工作,拔擢當時九芎林庄的粵籍墾首姜秀鑾籌組墾隘事業。由官方出面受意並出資贊助,姜秀鑾遂力邀閩、粵人士集資24股,又遇閩籍墾首周邦正加入,遂以姜周為
墾首,成立「金廣福」墾號。據文獻記載,其名「金」表官方(另說表吉祥),「廣」表粵籍股份,「福」表閩籍股份之意。姜秀鑾受命防番進入北埔之前,即先選定寶斗仁和三角城(竹東鎮三重里西南隅)兩地進行開墾,於隔年(道光15年,1835年)才由三角城循牛路(生蕃出草廳城近郊掠漢民大批耕牛帶入番地的牛行蹄跡)經草山順興庄、中大壢等地區(今寶山鄉)率眾至北埔,以北埔為根據地,往北
向草山(今寶山鄉)、往西向峨眉進行拓展,陸續建立墾隘36處,共計配置隘丁(1)金廣福墾佃入墾奠定寶山客家聚落雛形寶山鄉客家聚落之形成時點,可溯及至清領時期,漢人大批入墾寶山主要發生在清代金廣福墾號入墾前後(道光15年至道光25年,1835-1845),在此之前,寶山鄉所在區域為平埔族社蕃出沒之地,山多林茂之地形與社蕃民風強悍加上出草之習,漢人多不敢越雷池一步,直至康熙60年(1721年)福建巡撫楊景素在寶斗仁庄(寶山鄉寶斗村)附近立石定番界,才顯示當時漢人的活動足跡已延伸至此。在金廣福入墾以前(道光15年)雖陸續有客籍移民於本區外圍墾拓,如鹽水港溪上游的寶斗仁、新城(寶山新城村)及隙仔溪上游的雙溪、大崎等地,但由於土著時常出擾,耕地往往因而隨墾隨棄,開墾狀況並不穩定。當時閩粵移民拓墾以竹塹城為主要區域,官方於今寶山鄉北側設隘防「蕃」,史載嘉慶20年間(1815年)有墾戶郭勃、陳環、蘇春合資設立雙溪、大崎、金山面三隘8拓墾葫蘆肚;又約道光6年於石碎崙(今雙溪村西方)設隘,西與南隘、茄苳湖,東與員山仔、
三重埔等隘連成隘線,是金廣福墾號成立前竹塹城與大隘寶山地區之隘勇防線。
(2)「隘設墾隨」的進墾方式與散村聚落之形成
拓 墾過程中,因防禦之需,一般農戶多圍居成一小集村,由隘丁在外圍防守,這些初期建立之聚落亦成為開墾的中繼站。墾民與隘丁以敲竹桶或木魚之聲能相呼應之遠 近為距離設置隘點,架設槍櫃以守禦原住民之來襲。據載這些分佈在小型集村外圍之眾多隘寮、腦寮,初期皆為零散分佈的簡陋草寮。梁宇元(2000) 引述富田芳郎在其〈台灣鄉鎮之研究〉中對初墾階段生活形態之描述:「當人們對那蒼鬱原始林著手開墾的時候,一時是無法散居的。那時他們在那開墾地內選定一 個最適當的場所,構搭臨時的房舍,大家集居在一起,以此為根據,共同從事採伐或測量;即在地區分配了以後,一時也還只是日出夜歸到各人所擔任的地區裡去工 作,直到開墾出略完成以後,為了耕作上的便利和其他原因,才在各地區或墾首或由佃農自己建造佃寮,而產生了散居制。」其餘在對北埔、大隘地區發展的研究文 獻中亦皆認為,移墾先民初時搭建暫時性房舍以供棲身,配合隘丁防線以「隘設墾隨」方式在白日結伴興闢墾地,夜晚則回到聚落內。而隨著墾務開拓,生蕃的威脅 消除之後,墾民才陸續將家族婦孺遷入本區定居,在草寮附近的平地建築永久性家屋,逐漸形成「孤屋、小村(三家村)...彼此人煙相望、雞犬相聞,甚或守候相助,共同築圳鑿埤灌溉田園」的散村聚落11。
(3)晚清客家聚落
本鄉客家聚落的形成,最早從清代在寶斗、新城、寶山、雙溪這幾個具歷史意義的客家入墾聚落開始,而漸漸發展成目前十個村落。其平原與山區丘陵地的交匯位置與特殊地形形塑了本區長期以來的歷史角色。寶斗村的寶斗仁,是最初
官 方立界石之地,用以防止漢人入墾侵及原住民。道光年間因金廣福的開墾,漢人分別沿著鹽港溪和客雅溪進入山區,並在溪流河谷地勢較低之地,建立了寶斗仁(今 寶斗村)、草山庄(今寶山村)、「豎林莊」(今深井村下崎林)三個最先聚集的漢人入墾村落。至清代晚期,漢人(客家人)再往內推進,沿鹽港溪再推進到新城 (今新城村),沿客雅溪再聚集於草山(今寶山村),沿客雅溪分支頭坑溪再進入雞油凸(今油田村),形成了此時較大的聚落12。
行政區域上,本區於光緒元年至光緒14 年隸屬新竹縣竹北一堡,光緒15年改為竹塹堡,分屬月眉街(管轄今雙溪大崎三峰村)、草山順興庄(管轄今寶山山湖油田村)、新城庄(管轄今新城寶斗深井村)管轄。此三大街庄之劃分同時也反映了本地生活圈與信仰祭祀的輪廓。
由日治初期繪製的台灣堡圖中,可看出今日寶山鄉之聚落型態與分佈已初具雛形。整體而言,聚落房舍零星散布在各山區丘陵地間,雙溪庄、新城庄、寶斗仁庄等開發時間較早、地形較平緩之區域屋舍分布較本鄉其他區域更為密集,且
多沿山地勢而耕,並依著河谷沿線興築,可看出水源取得對於客家族群在此區開墾與安家落戶仍具有一定重要性。也因墾拓時期佃定的基礎與相對區位,使得這幾個聚落在生活圈與宗教信仰上各自形成不同的生活祭祀圈。
五、
宗教信仰與節慶活動早年先民歷經艱辛,進入本鄉披荊斬棘,拓地開墾,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無可避免的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由於原住民曉勇善戰,神出鬼沒,使墾民飽受威脅,
為了抵抗原住民,保護身家財產,只得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寶山鄉對於神明的信仰相當興盛。
關於本鄉各村之信仰中心、寺廟,以簡表介紹,詳見下表。更詳細資料,可參照第五章相關節慶、寺廟之調查。
1.保生宮
位於大崎村大雅一街88 號,地處大崎村中心位置。主祀保生大帝,即受敕封之福建同安人吳飛冀之神位,為閩南屬性的神祇。清朝本區拓墾時期,大崎一帶常有生蕃為害(據說當時原住民多聚居於保生宮東南面之皇帝殿),漢人為求平安,遂從南寮槺榔請來保生大帝金身來此奉祀。後由當時
郭、陳、蘇三姓墾首及隘丁捐獻大崎庄基地,於1829 年(清道光9 年)10月建廟。祭祀圈包括了大崎村一部分、雙溪一部分、二坪、鹿仔坑、葫蘆肚、大崎頭等地。本廟歷經四次翻修,據保生宮理事鄭金海先生表示,最初廟宇為六根
柱子搭成的茅草屋,後來柱子毀壞改用木板,又因下雨時容易漏雨且棟宇傾頹,因此在1933 年(昭和八年)時,由彭萊新發起,鄭河傳、江榮玉、江茶圳、許阿泉、傅阿樟、謝阿剛、謝阿信等地方仕紳共同參與,以紅磚建廟,昭和10 年冬完工。第四次則民國58 年由彭紹光擔任建廟主任委員,
60 年完工遂成今廟貌。
保生宮除保生大帝外,另奉祀有媽祖與本地之大伯公。此伯公原位於廟前龍眼樹下,為石頭砌成,風吹雨淋居無定所,經地方人士研議,才於1863 年(清同治2 年)將土地公金身請進保生大帝廟共同奉祀,共同管理。
保生宮每年有幾個重大慶典:農曆12 月迎請北港媽祖、1/15 元宵節(現以元宵晚會方式辦理)、3/15 保生大帝生日遶境打中午(已停辦約15 年)以及8/25 平安戲(過去會請庄內各個伯公出來看戲,但現已簡化僅在廟中拜拜,並請布袋戲表演)。保生宮 (大崎村,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誕辰)
2.新豐宮
座落於新城村一鄰八號,主祀「三山國王」,祂們原為隋開國三大將軍,相傳退隱分鎮三山(巾山、明山、獨山),原為廣東原鄉客家地區神祇。於清道光初年迎駕來台至宜蘭,道光14 年開山墾民魏超福等奉「三山護國王神」旗號為墾山先鋒,(由神祇屬性可見開發本地先民為客家人)數次於現址附近易地輾轉易地建寮奉祀,於咸豐7 年於現址興建正廟,咸豐7 年落成,命名「新豐宮」。祭祀圈為新城、寶斗、深井三村,但十鬮、柑仔崎除外。
新豐宮 (新城村,三山國王,1 月繞境鹽水港流域三四村-打中午, 7月普渡,8 月平安戲)
早年先民歷經艱辛,進入本鄉披荊斬棘,拓地開墾,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無可避免的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由於原住民曉勇善戰,神出鬼沒,使墾民飽受威脅,為了抵抗原住民,保護身家財產,只得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寶山鄉對於神明的信
仰相當興盛。
關於打中午,根據田野調查得知,本鄉打中午可分為保生宮、新豐宮與北埔慈天宮三廟宇之打中午。其中,本鄉目前僅存之打中午為新城新豐宮之正月除疫與遶境祈福。
「打中午」的意思就是中午吃飯,農曆正月14、15 日神明遶境祈福的2天中午,由輪到「打中午」的庄頭之各家各戶自動準備拿手菜出來分享,利用扁擔挑至打中午的場地,提供參與繞境之陣頭人員、鄉親享用,菜色充滿濃濃客家味,
包括客家湯圓、菜包、粽子、米粉、雞酒、福菜肉片湯等,最好是每一道都吃光光,才能符合「食空空、好年冬」的吉祥諺語。
過去寶山鄉內,除新城村外,據現地探訪,發現過去本鄉其他村落也有打中午的習俗,但因籌備工作繁多瑣碎漸漸就不再舉辦,惟新城村新豐宮的祭祀圈範圍仍保有此一習俗沿續至今。
早年先民歷經艱辛,進入本鄉披荊斬棘,拓地開墾,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無可避免的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由於原住民曉勇善戰,神出鬼沒,使墾民飽受威脅,為了抵抗原住民,保護身家財產,只得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寶山鄉對於神明的信
仰相當興盛。
過 去寶山鄉內,除新城村外,據現地探訪,發現過去本鄉其他村落也有打中午的習俗,但因籌備工作繁多瑣碎漸漸就不再舉辦,惟新城村新豐宮的祭祀圈範圍仍保有此 一習俗沿續至今。疫,使各地風調雨順。巡行的行列中,最受矚目的為鼓隊,其用意在於利用鼓聲震動蝗蟲的卵使其難以孵化,減少蟲害。以前的鼓隊都是步行,扛 鼓翻山,十分辛苦。今日則改為機動車隊,其他隨行的人持香跟隊。除了新豐宮主神三山國王,廟中的媽祖、觀音、義民爺、三官大帝以及境內的土地公等大小神 祇,也會在這兩天成新豐宮的神轎共同遶境出巡,共同護衛境內平安,信眾則會在家門前、廟前備妥香案,以牲禮和鮮花素果迎接,遶境隊伍經過時也會稍作停歇, 讓信眾能上香祈福,整體活動莊嚴隆重。由於遶境範大,需經寶斗、南隘等地路途遙遠,中五無法趕回廟裡,因此傳統上由當地信眾準備拿手菜,慰勞陣頭及隨香人 員繞境之辛勞,後來漸漸演變成吸引附近鄉親、外地遊客一同來逗熱鬧、一同享用的活動,老人家稱此為「打中午」。
根據訪談廟祝與相關文宣55得知,繞境以本鄉深井、寶斗、新城三村全村以及三峰村部分區域(阿興炭窯附近之李屋聚落)和新竹市古車路、南隘里境福宮,並以7 庄之爐主輪替主辦6 庄區域輪流做為打中午場地57。
早期信眾以步行前往新竹市的外媽祖廟恭請神明,沿新竹市茄苳里的「古車路」(地名)、再經寶山鄉深井村的崎林、寶斗村、新城村柑仔崎、三峰村等,沿路有拿著旗幟的掌旗手,也有走旱船、舞龍舞獅,及民俗表演隊伍,接續的是
媽祖等神轎,最後面是信眾上百人「隨香」,如此沿著新豐宮祭祀圈內的聚落、伯公廟進行一連兩天的祈福遶境。
今年(民國100 年),打中午輪到崎林(第一天)、十鬮神壇(第二天)做為打中午場地,遶境皆由新豐宮出發,再至其他庄頭,每年路線都配合打中午場地而調整路線。今年第一天路線(農曆正月14 日)為新豐宮→南坑石觀音(寶蓮寺)→南
坑盧屋→陳屋(南坑伯公)→蕭屋(萬菓山腳)→深井球場→深井上伯公→深井下伯公→新竹市南隘廟→崎林周屋→鐘屋→深井活動中心(打中午)→古車路→寶斗伯公→公埤坡徒步回宮。
隔天(農曆正月15 日),上午八點,新豐宮出發,字紙亭→柑仔崎庄→李屋→朱屋→東坑何屋→鐵工廠→榕樹崗→福龍宮→玖龍宮→十鬮神壇(打中午)→聖佛宮→寶山球場→新城糖廠→新豐宮。
依據上述路線,可以發現,過去依照墾戶而組成的小聚落,本身幾乎都擁伯公廟,因此遶境路線圖,除了是聚落的串連,也是寺廟、伯公廟之連結。新竹市南隘里境福宮也包含於打中午遶境的路線,讓原本純粹恭迎媽祖的客庄遶境活
動,融入了不同的族群。
此外,並會請周邊之伯公至新豐宮看戲,據溫廟祝說,哪些伯公會至新豐宮__看戲,是由各伯公之爐主和轄區信眾來決定(不過溫廟祝似乎也說不太清楚),所以應有一個傳統是某些固定區域的伯公會來新豐宮關係較深。柑仔崎和十鬮神
壇兩地的伯公廟,元宵節時會另辦祈福活動,不至新豐宮。顯然其為獨立的兩庄頭。
有到新豐宮看戲的伯公
本宮伯公(新豐宮)、新城大伯公、崎林大伯公、寶斗大伯公、寶斗伯公、新城上庄伯公、李家伯公、崎林水尾伯公、深井上崎林伯公、深井上庄伯公、深井下庄伯公、橋頭伯公、王爺山伯公(姜家)、南坑口田頭伯公、虎頭山伯公
未到新豐宮看戲的伯公柑仔崎大伯公、義門坑水口伯公、廬山伯公、十鬮伯公、李坑伯公、寶新伯公、南坑伯公、萬菓山伯公、盧屋伯公、石頭伯公、田頭伯公、其他伯公
3.大崎保生宮打中午
在1996 年(民國85 年)以前,大崎村的保生宮也存有遶境打中午的傳統,保生宮打中午的時間是在農曆3 月15 日保生大帝生日,保生大帝和媽祖一起繞境出巡,並沿途請祭祀圈內的各伯公一起出來遶境。當時在農曆12 月即將北港媽祖迎來過年,直到3月中打完中午才送回去,但後來打中午停辦以後,過完元宵就將媽祖送回。
據保生宮理事鄭金海先生回憶,民國50 年代時,打中午的遶境範圍較小,上午從保生宮出發,沿大崎路、大雅路至雙龍路出三峰路後,再到三峰村橄欖合作社的三元宮、水尾溝,再沿三峰路到雙溪村的雙豐宮,最後回到保生宮,需時
半天多到一天的時間,多半過午後回到保生宮打中午。但到了民國70 年 代左右,因寶山元聖宮相邀,遶境路線則擴大納入了寶山村的元聖宮,早上由保生宮出發後,經寶山路、水仙路繞到山湖柯湖壢,再沿新湖路下到寶山村的元聖宮 (打中午用餐)後,再沿新湖路行經油田社區活動中心(集會所)、轉至三峰路的三元宮、雙溪的雙峰宮,再回到保生宮,同樣也是一天的行程,其遶境路線會隨每 年廬主、委員之決定而略有更動。
當時的打中午同樣也請有客家獅陣、電子琴花車來表演,且每一鄰都有大鼓車隊或八音班(一隊約7-8 人),可輪流表演支援,但後來因辦理事務繁雜且隆重(傳統上保生宮打中午一辦就需連辦三年),已停辦約14-15 年之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