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
尋常性痤瘡 / Acne vulgaris | |
---|---|
一位14歲的青春期男孩的痤瘡
|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皮膚病學 |
ICD-10 | L70.0 |
ICD-9 | 706.1 |
DiseasesDB | 10765 |
MedlinePlus | 000873 |
EMedicine | derm/2 |
Patient UK | 粉刺 |
尋常性痤瘡(拉丁語:acne vulgaris)或簡稱痤瘡(拉丁語:acne),又稱暗瘡。這是個皮膚長期發生黑頭、白頭粉刺(白色或乳白色碎米樣粉汁的刺狀丘疹)、青春痘、皮膚泛油、又或留疤的狀況[1][2]。患者因為外貌的改變,可能感到焦慮、自尊心降低、在極端的個案裡甚至有憂鬱現象或自殺念頭[3][4]。
痤瘡的成因中,大約80%和遺傳有關[2]。皮膚的乾淨程度、是否曝曬在太陽下則和痤瘡的形成無關[2],而飲食習慣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楚[2]比較確定的是,抽菸會增加得到痤瘡的機率、也會惡化其嚴重程度[5]。痤瘡大多發生於油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如臉、胸部上半段和背部[5]。青春期時,痤瘡的發生多半是因為雄激素(如睪酮)的增加,造成皮脂腺分泌過多皮脂[6][7]。除此之外,毛囊開口角化異常,導致阻塞而形成「粉刺」[7]、毛囊附近的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過度滋生,造成毛囊局部感染[8]、以及皮膚產生發炎反應,也是痤瘡的主要病因[8]。 痤瘡還有一種亞型,好發於成年女性。症狀是臉部時常油脂分泌過多而感到油膩、月經來潮前症狀會特別明顯、病灶集中於下巴、脖子等處。此類病患的鑑別診斷需要考慮是否為多囊卵巢綜合症[8]。
痤瘡可能會造成皮膚凹陷、攣縮性疤痕,也會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傷害,如讓人喪失自信。因此,提前預防和治療痤瘡,不僅能減少疤痕,更能避免疾病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影響。有許多治療方式有助於改善外觀,其中包含生活型態的調整以及藥物治療。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糖類)不利於消耗體內多餘的油脂[9]。外敷過氧化苯甲醯、水楊酸,和杜鵑花酸則為常見的藥物治療方式[10] 。口服和局部地使用抗生素和維生素A類衍生物亦能夠治療痤瘡[10]。然而,因為痤瘡與痤瘡丙酸桿菌相關,所以有可能產生對於抗生素的抗藥性[11]。對少部分的婦女來說,服用避孕藥也有治療效果[10]。由於口服異維生素A酸會有較大的副作用,因此只建議嚴重的痤瘡患者使用[10]。盡早積極地治療能夠減輕痤瘡對患者的長遠影響[4]。
痤瘡最常發生於青少年時期,估計約有80-90%西方世界的青少年受到感染[12][13][14],而在鄉村罹患痤瘡的比例則較低。[14][15]2010年,全世界罹患痤瘡的人數可能達到6.5億人,使之成為世界上第八大常見疾病。[16]成人罹患痤瘡的機率相對較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17]。近半數的人直至20歲或30歲都還持續發生痤瘡[2] ;有4%的人甚至到40歲都還為此感到困擾[2]。
形成原因[編輯]
一般痤瘡的形成,有以下幾個因素,但最終原因都是皮脂分泌過多和堵塞引起的
- 毛囊角質化(Follicular hyperkeratinization):毛囊角質化導致皮脂腺的分泌物無法排出,進而導致毛囊破裂,發炎細胞浸潤(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on)
- 皮脂腺過度分泌:過多的雄性或䧳性激素(Androgen)導致皮脂腺分泌過分旺盛。此與個人先天體質、後天環境有關。
- 痤瘡丙酸桿菌孳生(Propionibacterium acnes proliferation and colonization):痤瘡丙酸桿菌將皮脂固化,促進發炎反應
- 發炎物質(inflammatory mediators)的釋出:痤瘡丙酸桿菌分解皮脂腺分泌的三酸甘油脂成脂肪酸,促進了發炎反應
症狀[編輯]
表現[編輯]
後遺症[編輯]
- 疤痕:凹陷,溝痕,水痘樣
- 色素沉澱
治療方法[編輯]
粉刺和遺留症狀只要堅持保存良好的習慣一段時間(一至兩個月)可以自然消退
- 堅持鍛鍊將多餘的脂肪消耗掉
- 避免食用高熱量特別是含有較多油脂的食物
- 每天至少一至兩次的溫水洗臉,將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淨
治療藥物[編輯]
禁用化妝品和含有油脂的藥膏
- 水楊酸、杜鵑花酸:主要用於去角質。
- 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苯甲醯):屬於氧化劑,殺菌力強,且無抗藥性問題。
- Topical t-Retinotin(俗稱A酸):促使皮脂腺萎縮、殺菌、抗發炎效果三合一。效果最強,屬最後一線療法,非不得已不輕易使用。
- Topical antibiotics(抗生素療法)
- 賀爾蒙療法
抗生素療法[編輯]
以抗生素來殺死皮脂腺中的痤瘡丙酸桿菌,使其無法分解三酸甘油脂成脂肪酸,進而減少發炎反應。第一線通常使用四環黴素類抗生素,如產生抗藥性則使用第二線克林黴素(Clindamycin)類,再有抗藥性則使用第三線磺胺(Baktar)類藥物。
激素療法[編輯]
isotretinoin(A酸)[編輯]
Intralesional Glucocorticoids(俗稱「痘痘針」)[編輯]
在病灶處直接注射triamcinolone acetate suspension(類固醇類藥物),可以快速緩解患處的發炎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