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
拼音:liú
劉姓,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中國大陸第四大姓,人口在6500萬人以上,大約占漢族人口5.38%,。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劉姓是第四大姓。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爲帝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劉(유)姓在韓國亦有分布,在韓國排名第32位,有約22萬人。劉姓是江西第一大姓。另外,根據日本可查檔案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等姓出自中國劉姓,爲劉邦後裔。劉姓作爲兩漢皇族也是西晉東晉時期到達日本的漢族歸化人的主力。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寫作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玄孫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劉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劉姓溯源
一、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堯(伊祁放勳)之後,受封於劉(今河北省唐縣),建立祁姓劉國,後裔因以爲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後,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爲禦龍氏。此爲祁姓之劉。史稱劉氏正宗。
二、出自祁姓士氏,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公元前1021年),周公輔政,唐國國君(劉累後裔)協同殷國武庚一起作亂,被周公誅.把唐國國君改封到杜原(今陝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國,最後一任國君杜伯周宣王時無罪被殺,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晉國, 隰叔子杜蒍在晉國任士師之職,後以官職爲氏,稱士氏。其孫晉國大夫士會因國内動亂出奔到秦國,士會後來又回到國内,但有兒子留在秦國,留在秦國的後裔恢複劉姓。
三、出自姬姓。其源頭有二:一說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於劉邑(今河南偃師西南劉聚,相傳爲劉累故居,因得名),其後裔以邑名爲氏,形成姬姓之劉。另說是:東周時期,周匡王姬班封其小兒子到劉邑建立劉國,號稱劉康公。其後代亦以國爲氏,是爲姬姓劉的又一來源。這兩支姬姓劉氏後代均無顯族。
四、賜姓劉氏,
據史書記載:
(1)出自姒姓婁氏,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後,賜姓劉氏,劉敬後人也繁衍成劉姓一大支脈。
(2)出自羋姓項氏,漢高祖劉邦登基後,爲感謝項伯救命之恩,封其爲射陽侯,賜姓劉;項伯遺族受劉邦封侯的有三人,也皆賜姓劉。其後代繁衍成劉氏一大支脈。
(3)東漢舞陽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
(4)宋真宗繼位後,賜皇后劉娥前夫(一說表兄)龔美姓劉,認其爲弟。
據史書記載:
(1)出自姒姓婁氏,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後,賜姓劉氏,劉敬後人也繁衍成劉姓一大支脈。
(2)出自羋姓項氏,漢高祖劉邦登基後,爲感謝項伯救命之恩,封其爲射陽侯,賜姓劉;項伯遺族受劉邦封侯的有三人,也皆賜姓劉。其後代繁衍成劉氏一大支脈。
(3)東漢舞陽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
(4)宋真宗繼位後,賜皇后劉娥前夫(一說表兄)龔美姓劉,認其爲弟。
五、改姓劉氏:
(1)王朗冒名漢成帝之子劉子輿,自立爲帝。
(2)安定三水人盧方,詐稱武帝曾孫劉文伯,自立爲帝,據平涼等地。
(3)三國蜀將劉封,原姓冠。爲劉備義子,改姓劉。
(4)西晉義陽(今河南新野)人丘沈冒稱漢宗室後裔,改姓劉名尼。被擁立爲帝,建年號爲神鳳。
(5)出自柳姓,爲唐朝文學家柳宗元之後,因柳宗元和當時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親信,其後人恐遭陷害,逃荒到山西的洪桐縣,改姓爲劉。很多年後因當地遭水災,他們紛紛遷移到河南的周口、安徽的亳州(、山東的曹縣一帶代
(6)唐宦官俱文珍,冒姓劉,名貞亮。
(7)北漢君主劉繼恩,原姓薛,因是劉承鈞的養子,改姓劉。劉繼恩之弟劉繼元,本姓何,亦改姓劉,後繼帝位。
(8)元末陳友諒敗亡後其後代有改姓劉的。
(9)明代宦官劉瑾本姓談(音dan),冒姓劉。
(10)留氏改劉氏:後坡劉氏爲永春留氏族裔,於宋末元初的動盪中易姓爲劉;另《清源留氏族譜》載:第三十九世留天祿,泉州路錄事,因軍情嚴重,不仕,複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爲劉,爲本支始祖。
(11)明朝嘉靖年間著名大將軍都督劉顯原姓龔,爲報人知遇之恩,改姓劉。
少數民族劉姓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長期以來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變上,劉姓是頗爲典型的一例。
1.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劉邦采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音mo du墨讀)爲妻,冒頓姓攣 (音luan di鑾低)。匈奴族文化上漢化後,匈奴很多後代有以劉爲姓者。漢朝打敗匈奴後,南匈奴投降漢朝後,與漢族人雜居而作,慢慢文化上同化,由游牧轉入農耕,姓名也改爲漢字,當時說法是“胡人附劉,十胡九劉”。 五胡十六國時期記載有漢國-前趙國建立者匈奴屠各部劉淵、劉曜,夏國建立者匈奴鐵弗部劉屈孑(即赫連勃勃)匈奴鐵弗部劉虎、襄國劉顯等。
2.獨孤部原爲匈奴劉氏的一支,因與鮮卑拓跋部世代相婚,關係很深,是拓跋聯盟的重要成員。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將大部分獨孤氏恢複劉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獨孤姓,如李淵和楊廣的外祖父獨孤信)成爲當時北魏鮮卑貴族最顯赫的八姓之一。
3.稽胡,又稱山胡、步落稽,源於南匈奴。北魏時期稽胡首領劉蠡升、其孫北周時期稽胡首領劉沒鐸等曾先後稱帝,建立割據政權。
4.離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初,離石胡人劉龍兒、劉季真,劉苗王曾建立割據政權。
5.沙陀劉氏。唐德宗時,沙陀人内附,定居於今山西大同一帶,長期與漢族雜居,不少人改漢字姓。沙陀劉氏兩度建立政權:後漢(劉知遠建立)和北漢(劉崇建立)。後雖國亡,但以其帝王之尊,皇族後世散居北方各地,成爲劉姓又一支脈。
6.契丹劉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之後,因爲追慕漢高祖皇帝,便將自己的耶律氏兼稱劉氏,《遼史·後妃傳》“序”:“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遂爲蕭氏。”《金史》記載“移剌曰劉“。(“移剌氏”即契丹國姓“耶律氏”)因此耶律後代有改爲劉姓的。比如遼國於越(官名)耶律屋質之四世孫名劉家奴,曾官至節度使。當代天津市郊區寶坻縣耶律各莊村中劉姓村民較多。當地人說,這個村劉姓村民多爲坐地戶,是當年隨蒙古軍隊來到這里定居的,劉姓是由耶律姓衍轉過來的。
7.魏晉時烏桓部族有劉姓者。
1.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劉邦采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音mo du墨讀)爲妻,冒頓姓攣 (音luan di鑾低)。匈奴族文化上漢化後,匈奴很多後代有以劉爲姓者。漢朝打敗匈奴後,南匈奴投降漢朝後,與漢族人雜居而作,慢慢文化上同化,由游牧轉入農耕,姓名也改爲漢字,當時說法是“胡人附劉,十胡九劉”。 五胡十六國時期記載有漢國-前趙國建立者匈奴屠各部劉淵、劉曜,夏國建立者匈奴鐵弗部劉屈孑(即赫連勃勃)匈奴鐵弗部劉虎、襄國劉顯等。
2.獨孤部原爲匈奴劉氏的一支,因與鮮卑拓跋部世代相婚,關係很深,是拓跋聯盟的重要成員。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將大部分獨孤氏恢複劉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獨孤姓,如李淵和楊廣的外祖父獨孤信)成爲當時北魏鮮卑貴族最顯赫的八姓之一。
3.稽胡,又稱山胡、步落稽,源於南匈奴。北魏時期稽胡首領劉蠡升、其孫北周時期稽胡首領劉沒鐸等曾先後稱帝,建立割據政權。
4.離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初,離石胡人劉龍兒、劉季真,劉苗王曾建立割據政權。
5.沙陀劉氏。唐德宗時,沙陀人内附,定居於今山西大同一帶,長期與漢族雜居,不少人改漢字姓。沙陀劉氏兩度建立政權:後漢(劉知遠建立)和北漢(劉崇建立)。後雖國亡,但以其帝王之尊,皇族後世散居北方各地,成爲劉姓又一支脈。
6.契丹劉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之後,因爲追慕漢高祖皇帝,便將自己的耶律氏兼稱劉氏,《遼史·後妃傳》“序”:“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遂爲蕭氏。”《金史》記載“移剌曰劉“。(“移剌氏”即契丹國姓“耶律氏”)因此耶律後代有改爲劉姓的。比如遼國於越(官名)耶律屋質之四世孫名劉家奴,曾官至節度使。當代天津市郊區寶坻縣耶律各莊村中劉姓村民較多。當地人說,這個村劉姓村民多爲坐地戶,是當年隨蒙古軍隊來到這里定居的,劉姓是由耶律姓衍轉過來的。
7.魏晉時烏桓部族有劉姓者。
8.據《舊唐書·南蠻傳》所載,唐代南蠻有劉姓者。
9.回族劉姓
9.回族劉姓
中國回族形成於宋元之間,初無固定姓氏,入居中原後,回、漢雜居,很多人使用漢字姓。劉姓是從古蘭經經名譯音"遼艾遼艾"(漢語義爲珠寶)轉音而來。明初以後,隨着回漢民族間人文交融,内地回民普遍使用漢字姓,其中劉姓不少。元朝漢族將領劉哈喇不花,子孫後裔也有融入回族的。
10.蒙古族劉姓
(1)元朝蒙古族中劉氏出現在公元1285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來有位蒙族人名呼圖克特穆爾的名士,酷愛漢族書籍和文化,他的母親是漢人,姓劉。有一天,這位名士拜見元仁宗皇帝,談論中,元仁宗對他的漢學水平加以讚賞,並爲他起了個漢人的名字,叫劉漢卿。從此,劉漢卿的後代就形成了一支劉氏家族。
(2)蒙古族鄂爾果諾特氏,滿語爲Ergonote Hala,亦稱鄂柳特氏,本蒙古族姓氏,世居喀爾喀,後多冠漢姓爲劉氏。
(3)蒙古族劉佳氏,亦稱留佳氏,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Lingiya Hala,世居李佳和羅、瓦爾喀、烏喇、輝發、松花江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劉氏、雷氏(蒙古留佳氏世居察哈爾)。
(4)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稱赤穆特氏,世居察哈爾,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Cuijuk Hala,多冠漢姓爲崔氏、劉氏。
11.滿族劉姓
10.蒙古族劉姓
(1)元朝蒙古族中劉氏出現在公元1285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來有位蒙族人名呼圖克特穆爾的名士,酷愛漢族書籍和文化,他的母親是漢人,姓劉。有一天,這位名士拜見元仁宗皇帝,談論中,元仁宗對他的漢學水平加以讚賞,並爲他起了個漢人的名字,叫劉漢卿。從此,劉漢卿的後代就形成了一支劉氏家族。
(2)蒙古族鄂爾果諾特氏,滿語爲Ergonote Hala,亦稱鄂柳特氏,本蒙古族姓氏,世居喀爾喀,後多冠漢姓爲劉氏。
(3)蒙古族劉佳氏,亦稱留佳氏,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Lingiya Hala,世居李佳和羅、瓦爾喀、烏喇、輝發、松花江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劉氏、雷氏(蒙古留佳氏世居察哈爾)。
(4)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稱赤穆特氏,世居察哈爾,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Cuijuk Hala,多冠漢姓爲崔氏、劉氏。
11.滿族劉姓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烏庫理氏,亦稱烏色里氏,滿語爲Ukuri Hala,漢義“細鱗鯪魚”,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烏古倫”,世居黑龍江,後多冠漢姓爲商氏、劉氏、烏氏、李氏、訥氏、桑氏等。
(2)滿族寧古塔氏,滿語爲NinggutaHala,漢義“六”,既清六祖世居地。以地爲氏,所冠漢姓爲寧氏、劉氏,世居寧古塔、綏分、琿春、訥殷和佟吉等地。元朝時女真人烏古倫氏遷居到中原,改姓劉氏,其後裔中有位劉國傑,英勇善戰,成爲湖廣行省的要官,後又升任光祿大夫。還有一支女真人寧古塔氏也遷居到中原,改姓寧和劉,寧爲寧古塔氏的頭一個字;而“寧古塔”按滿語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實就是“六”,“劉”與“六”同音,故姓氏爲劉。
(3)滿族鈕圖氏,亦稱寧武圖氏,滿語爲Niotu Hala,世居哈達。後有錫伯族引爲姓氏者。後多冠漢姓爲鈕氏、劉氏。
(4)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是滿族大姓,滿語爲SitaraHala,漢義“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俄國學者史祿國認爲,它與瓜爾佳氏,滿語爲同屬 “闊雅里滿洲”。另考,《龍飛禦天歌》有哈蘭都達魯花赤姓“奚灘”,乃明時女真望族,曾冠漢姓爲“劉”,有學者認爲喜塔拉即其演變而來。世居尼雅滿山、蜚優城、長白山蓋吉、佛克顺等地,所冠漢姓爲管氏、趙氏、圖氏、祝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5)滿族伊喇氏,亦稱伊拉喇氏,滿語爲Ilan Hala,漢義“三”,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移喇”(即契丹國姓“耶律”),世居三姓,後多冠漢姓爲劉氏、王氏、肖氏、蕭氏、李氏、黄氏、白氏。
(6)滿族紐塔氏,亦稱努他氏,滿語爲Nunta mongu,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多,有四個分支。滿語NINGUTA爲遠祖之意,推想表示其遠祖來自寧古塔,後多冠漢姓爲劉氏。
(7)滿族查佳氏,滿語爲Cagiya Hala,是滿族脱譜姓氏之一,今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滿族同胞中有此氏,後改漢姓爲劉氏。
(8)鈕祜祿氏(多改漢姓爲鈕或郎,改姓劉的不多)
其他還有伊里氏、伊拉齊氏、劉佳氏、以及隸屬各旗本爲漢族的劉氏和朝鮮族劉氏。
12.維吾爾族劉姓
維吾爾族劉姓形成於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爲官的維吾爾族人刺真海牙,曾孫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隨祖母姓劉,名仲琛,隱姓埋名,作爲普通百姓繁衍生息下來。劉姓維吾爾族人現居河南澠池縣尚有5 0 0 餘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13.高山族劉姓
高山族人本無固定姓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賜給高山族七個姓(衛、金、錢、廖、王、潘、黎)。從日本侵占台灣到台灣重回中國期間,高山族人多依托當地漢族人,認其姓爲己姓,據統計共有7 9 個姓,其中有劉姓。
14.傣族、景頗族劉姓
明初屯田戍邊的漢族官兵,其子孫後代與當地民族通婚,逐漸演化爲少數民族,但保留原有的漢姓氏。據近年雲南騰沖劉氏收集到的3 5 1 個族譜中發現,有七支劉姓演變爲傣族、景頗族。
15.朝鮮族劉氏。朝鮮族人口近百萬,居住在吉林省延邊自治州的鮮族人有80萬,其中劉姓人口數量位居30左右。據了解,在韓國有200多個姓氏,其中劉姓人數排在第三十四位。
16.京族劉氏。京族原稱爲越族,人口近兩萬,有31個姓氏,居住在廣西南疆諸島,劉姓人口數量在京族中占20%,是這個少數民族的第一大姓。越南的京族劉姓有三類,一類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劉姓,一類是越南族人使用漢字姓劉氏而形成的劉姓,再一類就是近代以後移民越南的華僑、華人。不過,今天這幾種不同的劉姓已很難區分了。
17.藏族劉氏:吐蕃國是7~9世紀時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權,以"卡隆"作爲家族徽號,“悉勃野”爲首領姓氏:到了吐蕃帝國解體後的元代,卡隆系貴族全統一采用了劉氏爲家族姓氏,其代表家族爲:卡隆家族\喀居丹增家族\索郎宗尕家族\巴登家族\蘭齊默家族\穆尼德吉家族\卓克勒遜家族....
其他采用漢姓劉的家族,如:德格家族、蘭齊默家族、羅隆尼卡家族、穆尼德吉家族、卓克勒遜家族、吉桑切家族、乞木烏格家族、格西措慕家族、巴登絨布家族、曲羝輪珠家族,巴朗結讚家族,仁青格多家族、瓦熱卡巴家族、聶榮克瑪家族、貢那家族、康葛吉瑪家族、勒旺家族、貢勃土司家族等等,當代名人有曾任四川人大副主任的來自於德格家族的薩朗仁波切(劉子壽),著名攝影家卡隆-蘭齊默家族的紮西更登(劉華),世界著名藏族藝人來自勒旺家族的洛桑頓珠(劉多吉)。
18.壯族劉氏:湖南、廣西等地都有壯族劉氏分布,名人有唐代著名的歌仙劉三姐。
19.其他民族的劉姓,如:湘西苗族劉姓,湘南瑤族劉姓,慈利白族劉姓。
(1)滿族烏庫理氏,亦稱烏色里氏,滿語爲Ukuri Hala,漢義“細鱗鯪魚”,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烏古倫”,世居黑龍江,後多冠漢姓爲商氏、劉氏、烏氏、李氏、訥氏、桑氏等。
(2)滿族寧古塔氏,滿語爲NinggutaHala,漢義“六”,既清六祖世居地。以地爲氏,所冠漢姓爲寧氏、劉氏,世居寧古塔、綏分、琿春、訥殷和佟吉等地。元朝時女真人烏古倫氏遷居到中原,改姓劉氏,其後裔中有位劉國傑,英勇善戰,成爲湖廣行省的要官,後又升任光祿大夫。還有一支女真人寧古塔氏也遷居到中原,改姓寧和劉,寧爲寧古塔氏的頭一個字;而“寧古塔”按滿語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實就是“六”,“劉”與“六”同音,故姓氏爲劉。
(3)滿族鈕圖氏,亦稱寧武圖氏,滿語爲Niotu Hala,世居哈達。後有錫伯族引爲姓氏者。後多冠漢姓爲鈕氏、劉氏。
(4)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是滿族大姓,滿語爲SitaraHala,漢義“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俄國學者史祿國認爲,它與瓜爾佳氏,滿語爲同屬 “闊雅里滿洲”。另考,《龍飛禦天歌》有哈蘭都達魯花赤姓“奚灘”,乃明時女真望族,曾冠漢姓爲“劉”,有學者認爲喜塔拉即其演變而來。世居尼雅滿山、蜚優城、長白山蓋吉、佛克顺等地,所冠漢姓爲管氏、趙氏、圖氏、祝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5)滿族伊喇氏,亦稱伊拉喇氏,滿語爲Ilan Hala,漢義“三”,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移喇”(即契丹國姓“耶律”),世居三姓,後多冠漢姓爲劉氏、王氏、肖氏、蕭氏、李氏、黄氏、白氏。
(6)滿族紐塔氏,亦稱努他氏,滿語爲Nunta mongu,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多,有四個分支。滿語NINGUTA爲遠祖之意,推想表示其遠祖來自寧古塔,後多冠漢姓爲劉氏。
(7)滿族查佳氏,滿語爲Cagiya Hala,是滿族脱譜姓氏之一,今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滿族同胞中有此氏,後改漢姓爲劉氏。
(8)鈕祜祿氏(多改漢姓爲鈕或郎,改姓劉的不多)
其他還有伊里氏、伊拉齊氏、劉佳氏、以及隸屬各旗本爲漢族的劉氏和朝鮮族劉氏。
12.維吾爾族劉姓
維吾爾族劉姓形成於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爲官的維吾爾族人刺真海牙,曾孫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隨祖母姓劉,名仲琛,隱姓埋名,作爲普通百姓繁衍生息下來。劉姓維吾爾族人現居河南澠池縣尚有5 0 0 餘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13.高山族劉姓
高山族人本無固定姓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賜給高山族七個姓(衛、金、錢、廖、王、潘、黎)。從日本侵占台灣到台灣重回中國期間,高山族人多依托當地漢族人,認其姓爲己姓,據統計共有7 9 個姓,其中有劉姓。
14.傣族、景頗族劉姓
明初屯田戍邊的漢族官兵,其子孫後代與當地民族通婚,逐漸演化爲少數民族,但保留原有的漢姓氏。據近年雲南騰沖劉氏收集到的3 5 1 個族譜中發現,有七支劉姓演變爲傣族、景頗族。
15.朝鮮族劉氏。朝鮮族人口近百萬,居住在吉林省延邊自治州的鮮族人有80萬,其中劉姓人口數量位居30左右。據了解,在韓國有200多個姓氏,其中劉姓人數排在第三十四位。
16.京族劉氏。京族原稱爲越族,人口近兩萬,有31個姓氏,居住在廣西南疆諸島,劉姓人口數量在京族中占20%,是這個少數民族的第一大姓。越南的京族劉姓有三類,一類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劉姓,一類是越南族人使用漢字姓劉氏而形成的劉姓,再一類就是近代以後移民越南的華僑、華人。不過,今天這幾種不同的劉姓已很難區分了。
17.藏族劉氏:吐蕃國是7~9世紀時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權,以"卡隆"作爲家族徽號,“悉勃野”爲首領姓氏:到了吐蕃帝國解體後的元代,卡隆系貴族全統一采用了劉氏爲家族姓氏,其代表家族爲:卡隆家族\喀居丹增家族\索郎宗尕家族\巴登家族\蘭齊默家族\穆尼德吉家族\卓克勒遜家族....
其他采用漢姓劉的家族,如:德格家族、蘭齊默家族、羅隆尼卡家族、穆尼德吉家族、卓克勒遜家族、吉桑切家族、乞木烏格家族、格西措慕家族、巴登絨布家族、曲羝輪珠家族,巴朗結讚家族,仁青格多家族、瓦熱卡巴家族、聶榮克瑪家族、貢那家族、康葛吉瑪家族、勒旺家族、貢勃土司家族等等,當代名人有曾任四川人大副主任的來自於德格家族的薩朗仁波切(劉子壽),著名攝影家卡隆-蘭齊默家族的紮西更登(劉華),世界著名藏族藝人來自勒旺家族的洛桑頓珠(劉多吉)。
18.壯族劉氏:湖南、廣西等地都有壯族劉氏分布,名人有唐代著名的歌仙劉三姐。
19.其他民族的劉姓,如:湘西苗族劉姓,湘南瑤族劉姓,慈利白族劉姓。
繁衍播遷
劉氏最初發源於今河北省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
祁姓劉氏傳至戰田時,有人在魏國任大夫,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有子劉清,輾轉遷移到今江蘇豐、沛之地。劉清生劉仁,號豐公,劉仁生劉煓,字執嘉。執嘉有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劉邦,即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處皆有劉氏,並已形成了全國第一大姓氏。
兩漢時期,劉氏的遷徙主要是由祖籍豐沛地區經長安和洛陽兩個國都向全國各地輻射,中原的劉氏爲避“董卓之亂”而不斷向四方遷徙,其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靠蜀漢。
魏晉南北朝之時,劉氏大擧南遷,在這同時有許多少數民族劉氏加入到漢族劉氏之中。永嘉之亂後,晉室南渡,北方各族人民紛紛南遷,彭城劉氏宗族成員也大批南遷至京口(今江蘇鎮江),形成東晉南朝時期著名的京口劉氏。
魏晉到隋唐五代,劉氏的遷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動。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劉氏由華北、西北、大漠、關外地區向中原地區遷徙,如匈奴劉氏南遷河南、東陽一帶,鮮卑劉氏和後來的沙陀劉氏也内遷中原。這些内遷的少數民族劉氏長期在中原定居,接受中原漢族的文化和傳統,最後完全漢化。另一方面,因爲中原地區長期戰爭而動盪不安,爲了躲避戰爭的災難,原來居住在中原、華東、江北地區的漢室後裔劉氏,紛紛向東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對安定的地區遷徙。其中,主要是原居豐沛一帶的楚元王後裔彭城劉氏、原居河北的中山劉氏和原居山西的洪洞劉氏向東南江浙閩一帶遷移。 其次在在西漢武帝時期。元封三年(前108),漢武帝滅衛氏朝鮮政權,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樂浪等四郡。大量漢族人民隨之移居四郡,其中有一部分不斷往半島南部遷移,直至跨海到達日本。再次是東漢時期。此時中日之間終於建立了較大規模的官方聯繫。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公元57年,倭奴國來朝,漢光武帝劉秀封倭奴酋首爲國王,並賞“漢倭奴國王”金印一枚。1784年,倭奴國内發現“漢倭奴國王”五字金印一枚,證明了記載的可靠。另據日本史籍也有關於此事的記載。這個時候開始,就有一部分漢朝皇室成員(劉氏)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來到日本。西文首氏(王氏)也有人到達了日本。 第二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到6世紀)。在四世紀末和五世紀初以及五世紀末,中原人民爲躲避五胡亂華戰亂,大規模遷徙日本群島,形成兩次日本史書稱之爲“歸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禍根是五胡亂華,長期極其殘酷的民族仇殺使大陸漢族人尤其是中原的衣冠望族不堪忍受,開始了向四周大規模遷徙的浪潮:主要是南遷江南,其次是由東北逃向朝鮮半島,南北兩路難民都有很多的一部分最後去了日本。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等日本早期史書中,對這段時間大量來自大陸的歸化人到達日本有着非常詳盡的記載。在日本文書中常被提到的漢族“歸化人”的代表,有弓月君(秦氏)、東漢直(劉氏)、西文首(王氏)等人。他們大都是來自朝鮮半島的漢族“歸化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些人常常自稱爲秦始皇或漢高祖的後裔。例如,弓月君及其所率領的秦人,自稱爲秦始皇的後裔;阿知使主及其兒子都加使主率領的漢人,自稱爲漢靈帝的後裔;身狹村主青又自稱爲吳孫權的後裔;再晚些如司馬達止等則自稱爲南朝司馬氏的後裔等等。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應神紀所載, 劉姓作爲兩漢皇族也是此時到達日本的漢族歸化人的主力。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寫作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玄孫。日本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曆傳》稱,阿知王是漢獻帝的玄孫。當年曹氏滅漢建魏,漢獻帝劉協被曹丕貶爲山陽公,建都山陽郡下的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東北)。阿知王在這時也隨東漢皇室遺民便從洛陽徙居濁鹿。後來司馬氏滅魏建立西晉,劉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實際情況開始惡化。太康十年(2***),劉阿知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五月初一召集舊臣商議對策。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多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阿知王到達日本後,被日本天皇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據記載,當年隨阿知王來日本的,還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個姓。阿知來日本後,又奏請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日本。因人多地狹,日本天皇政府又將他們分置各地。日本大化《新撰姓氏錄》記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賀都,後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爲直,子孫因此以直爲姓。他有三個兒子山木直,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次爾波伎直。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墳、檜原宿禰等25個姓氏的共同祖先。爾波伎直則是山口宿禰等8個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後裔後來也衍生出數十個日本姓氏。阿知使主一族在手工業中的業績顯著,其中一些人逐漸成爲倭王政權中的中下級官吏,進而變成“官人豪族”,成爲日本古代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終於成爲擁有氏姓豪族的東漢直氏。
隋唐時期,劉氏支脈遍布大江南北。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劉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宋朝以後,劉氏就已遍布全國各地,從明朝末期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明清時期劉氏一方面繼續保持晉唐以來就開始的由華北向東南的遷徙大勢,同時又在“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開始大規模地由東部地區向西南地區遷徙,並由中國東南沿海開始大規模向南洋地區拓展,從而形成了劉氏的第一次移民海外高潮。
在中國歷史上,劉氏族人可謂占盡風光。歷史上劉氏稱帝者共有六十六人,先後建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後漢、南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
祁姓劉氏傳至戰田時,有人在魏國任大夫,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有子劉清,輾轉遷移到今江蘇豐、沛之地。劉清生劉仁,號豐公,劉仁生劉煓,字執嘉。執嘉有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劉邦,即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處皆有劉氏,並已形成了全國第一大姓氏。
兩漢時期,劉氏的遷徙主要是由祖籍豐沛地區經長安和洛陽兩個國都向全國各地輻射,中原的劉氏爲避“董卓之亂”而不斷向四方遷徙,其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靠蜀漢。
魏晉南北朝之時,劉氏大擧南遷,在這同時有許多少數民族劉氏加入到漢族劉氏之中。永嘉之亂後,晉室南渡,北方各族人民紛紛南遷,彭城劉氏宗族成員也大批南遷至京口(今江蘇鎮江),形成東晉南朝時期著名的京口劉氏。
魏晉到隋唐五代,劉氏的遷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動。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劉氏由華北、西北、大漠、關外地區向中原地區遷徙,如匈奴劉氏南遷河南、東陽一帶,鮮卑劉氏和後來的沙陀劉氏也内遷中原。這些内遷的少數民族劉氏長期在中原定居,接受中原漢族的文化和傳統,最後完全漢化。另一方面,因爲中原地區長期戰爭而動盪不安,爲了躲避戰爭的災難,原來居住在中原、華東、江北地區的漢室後裔劉氏,紛紛向東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對安定的地區遷徙。其中,主要是原居豐沛一帶的楚元王後裔彭城劉氏、原居河北的中山劉氏和原居山西的洪洞劉氏向東南江浙閩一帶遷移。 其次在在西漢武帝時期。元封三年(前108),漢武帝滅衛氏朝鮮政權,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樂浪等四郡。大量漢族人民隨之移居四郡,其中有一部分不斷往半島南部遷移,直至跨海到達日本。再次是東漢時期。此時中日之間終於建立了較大規模的官方聯繫。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公元57年,倭奴國來朝,漢光武帝劉秀封倭奴酋首爲國王,並賞“漢倭奴國王”金印一枚。1784年,倭奴國内發現“漢倭奴國王”五字金印一枚,證明了記載的可靠。另據日本史籍也有關於此事的記載。這個時候開始,就有一部分漢朝皇室成員(劉氏)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來到日本。西文首氏(王氏)也有人到達了日本。 第二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到6世紀)。在四世紀末和五世紀初以及五世紀末,中原人民爲躲避五胡亂華戰亂,大規模遷徙日本群島,形成兩次日本史書稱之爲“歸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禍根是五胡亂華,長期極其殘酷的民族仇殺使大陸漢族人尤其是中原的衣冠望族不堪忍受,開始了向四周大規模遷徙的浪潮:主要是南遷江南,其次是由東北逃向朝鮮半島,南北兩路難民都有很多的一部分最後去了日本。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等日本早期史書中,對這段時間大量來自大陸的歸化人到達日本有着非常詳盡的記載。在日本文書中常被提到的漢族“歸化人”的代表,有弓月君(秦氏)、東漢直(劉氏)、西文首(王氏)等人。他們大都是來自朝鮮半島的漢族“歸化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些人常常自稱爲秦始皇或漢高祖的後裔。例如,弓月君及其所率領的秦人,自稱爲秦始皇的後裔;阿知使主及其兒子都加使主率領的漢人,自稱爲漢靈帝的後裔;身狹村主青又自稱爲吳孫權的後裔;再晚些如司馬達止等則自稱爲南朝司馬氏的後裔等等。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應神紀所載, 劉姓作爲兩漢皇族也是此時到達日本的漢族歸化人的主力。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寫作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玄孫。日本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曆傳》稱,阿知王是漢獻帝的玄孫。當年曹氏滅漢建魏,漢獻帝劉協被曹丕貶爲山陽公,建都山陽郡下的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東北)。阿知王在這時也隨東漢皇室遺民便從洛陽徙居濁鹿。後來司馬氏滅魏建立西晉,劉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實際情況開始惡化。太康十年(2***),劉阿知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五月初一召集舊臣商議對策。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多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阿知王到達日本後,被日本天皇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據記載,當年隨阿知王來日本的,還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個姓。阿知來日本後,又奏請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日本。因人多地狹,日本天皇政府又將他們分置各地。日本大化《新撰姓氏錄》記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賀都,後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爲直,子孫因此以直爲姓。他有三個兒子山木直,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次爾波伎直。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墳、檜原宿禰等25個姓氏的共同祖先。爾波伎直則是山口宿禰等8個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後裔後來也衍生出數十個日本姓氏。阿知使主一族在手工業中的業績顯著,其中一些人逐漸成爲倭王政權中的中下級官吏,進而變成“官人豪族”,成爲日本古代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終於成爲擁有氏姓豪族的東漢直氏。
隋唐時期,劉氏支脈遍布大江南北。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劉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宋朝以後,劉氏就已遍布全國各地,從明朝末期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明清時期劉氏一方面繼續保持晉唐以來就開始的由華北向東南的遷徙大勢,同時又在“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開始大規模地由東部地區向西南地區遷徙,並由中國東南沿海開始大規模向南洋地區拓展,從而形成了劉氏的第一次移民海外高潮。
在中國歷史上,劉氏族人可謂占盡風光。歷史上劉氏稱帝者共有六十六人,先後建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後漢、南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
劉姓各支始祖
劉 存:宋朝,仕至上柱國、儀同三司、金紫光祿大夫,食邑衢州龍游。生兩子,族譜分别排行廿六、廿七:劉廿六一支從江蘇銅山遷浙江青田高潮。劉廿七即劉萇居龍游。明江武年劉先第十世孫劉欽由下洋居鼎湖峰前。是爲浙江衢州劉氏始祖。
劉 存:行三,號淮叟,字一心,生唐元和癸巳正月十六午時,頭百會處肉角中,中介逾寸長,淮南西路光州固始人,因巢寇亂華,隨兄楚公入閩,景福二年五月抵閩,挾三子:昌齡、昌嗣、昌祚,三侄:貽顯、貽木、貽孫,小居懷安鳳岡。壽一百二十有一,卒後唐,長與癸巳二月初二日葬本里王功墩名側羸穴,行皆詳載墓志。是爲福建懷安劉氏始祖。
劉 遐:仕東晉爲安成太守、詔領彭城内史,仕滿,留居安成城北笪橋,後裔流衍南北諸省。是爲笪橋劉氏始祖。
劉 喬、劉 翼、劉 滔:北宋太平興國間官宦居福州,六世祖滔,子三,滔卒後,子孫散居各地,子冀以忤秦檜避居建寧客坊墨田。是爲福建、福州、建寧劉氏始祖。
劉正十:譜稱南宋大將軍劉光世玄孫,自江左遷來金陵上元縣天印山下之南窯村。是爲南京南窯劉氏始祖。
劉太真、劉太京:譜尊唐朝詩人劉太真爲始祖,太真由宣州移家丹陽,太真孫劉京,因官留居河北景州,京六世孫守節,唐末避亂複由景州歸丹陽,蔔築洋西里。是爲江蘇丹陽劉氏始祖。
劉興甫、劉仕海:五代後唐同光初由洪州鐵柱觀儀門徙長沙大王橋,子仕海再遷巴陵公田茨花塘,是爲巴陵始遷之祖。
劉 唐、劉 受:南宋時自巴陵南沖古柏樹坡遷居邑之公田。是爲巴陵南沖劉氏始祖。
劉宗臣:南宋寧化人劉宗臣爲始祖。是爲福建寧化劉氏始祖。
劉光謙:唐天寶年間避安史之亂,由婺州金華遷至湖南平江上壹。是爲湖南平江劉氏始祖。
劉 純、劉 忠:清康熙年間,巨浪公裔孫純子忠燕等計三房十四支先後由江西遷來湖南平江,立業蛇源、培上及南泉假等地。是爲湖南平江劉氏始祖。
劉禹錫、劉樂隱:唐朝著名文學家,宋室建炎南渡,其裔有自洛陽遷句容者,傳至十九世孫劉樂隱之二子别爲東西兩派。是爲江蘇句容劉氏始祖。
劉佛保、劉福七、劉福八、劉福九:元朝末期避兵亂擕子福七、福八、福九自荆州長陽縣遷來江陰長壽鎮留河橋,以其財雄一方,人稱大戶劉家。是爲江蘇江陰長壽鎮劉氏始祖。
劉道成:明朝末期自背後安徙江陰桃花港西貫莊村。是爲江蘇江陰貫莊劉氏始祖。
劉 謫:江西南康人,仕南唐官至工部尚書,宋下江南,沁臣二姓,遂與子造隱安福縣南穀木塘北。是爲江西安福劉氏始祖。
劉 莊:世居撫州宜黄縣,仕南唐爲大理評事,其子官吉州長史,迎莊就養於吉州邑安福南里前溪。是爲江西安福前溪劉氏始祖。
劉 基:家蘇州,官維颺,以與賈似道不合,遂於端平間挈其四子寓邵伯鎮,景定中再遷如牟。是爲劉氏始祖。
劉文婁、劉麟山:明朝初期自江西永新浯塘遷湖南攸縣黄塘,其子麟山再遷攸邑北城第一峰。是爲湖南攸縣北門劉氏始祖。
劉骨翟:明朝人。是爲四川江沖劉氏始祖。
劉立明:明洪武年間由江西太和縣梅子村圳壙上遷居湖南邵陽縣南路五花坪老屋橋。是爲湖南邵陽五花坪劉氏始祖。
劉大邦:明嘉靖年間自江西安福縣默林屯遷居湖南邵陽尚賢都仁厚里,入大戶籍。是爲湖南邵陽尚賢都大戶劉氏始祖。
劉 崇:南宋初自京兆萬年縣徙大軍征討入閩,遂居建寧麻沙鎮。是爲福建建寧麻沙鎮劉氏始祖。
劉 真:號恪公,先世鳳陽人,元至正十六年隨湯和統兵克常州,紮營城西,駐防十年遂家焉,因此人稱西營劉氏。是爲江蘇常州西營劉氏始祖。
劉 於、劉昌年:譜稱出南漢祖劉隱後,宋建炎南渡自汴梁徙居晉陵,於曾孫昌年無子,以福建崇安五夫劉子羽曾孫廉之子楠爲嗣,楠長子詡,元朝時期再徙陽湖縣永升東鄉大劉村。是爲升東劉氏始遷之祖。
劉秉逢:元朝由麗水竹洲遷邑之隴里,尋再遷松邑三都里莊。是爲天津河西區劉氏始祖。
劉楚渙、劉楚敬、劉楚珍:兄弟,明朝末期清初由江西遷來長沙,楚渙一支居河西八曲河劉家山,楚敬支居河東格塘劉家灣,楚珍支居河東劉四段。是爲湖南長沙河西劉氏始祖。
劉雄綱:明洪武年間自江西吉安徙居長沙新康鎮花山。是爲湖南長沙新康鎮劉氏始祖。
劉吉祖、劉崇明、劉崇博、劉崇厚:明嘉靖末自吉安府安福縣徙居長沙尖山,劉崇明爲吉祖次子,擕子遷壽,偕弟崇博、崇厚複自尖山徙善化河西六都曲江。是爲湖南長沙曲江劉氏始祖。
劉世驊:元朝末期自吉安永豐徙楚,明洪武年間定居長沙新康都之南坪。是爲湖南長沙南坪劉氏始祖。
劉世麟:明洪武年間由江西豐城縣梓溪村金山白茅坪遷至湖南長沙喬江口之田心坪。是爲湖南長沙喬江劉氏田心支三房始祖。
劉基德、劉仕元:宋室建炎南渡,由汴州遷建康,數傳至顺之,仕元爲平江路榷茶批稔得領,遂由建康移籍吳之長洲。是爲江蘇長洲劉氏始祖。
劉 溥:明景泰十才子之一,世居蘇城,自八世起,先後析爲金閶、鳳岡、獅山、東洲四大支。是爲江蘇長洲劉氏始祖。
劉仲二、劉福四:子福四,生三兄弟,明清之際,三兄弟後裔續遷巴陵各處。是爲四川巴陵劉氏始祖。
劉 環:宋末元初自婺州城徙居郡治東四十里地名長庚處。是爲浙江金華婺州長庚劉氏始祖。
劉用行、劉 思、劉元季:南宋時由閩之泉州來寓金壇,居於東門城郭,其孫思和元季避兵難由東河門遷邑西之唐王村。是爲江蘇金壇唐王劉氏始祖。
劉 輝:明嘉靖初自姑蘇長洲徙居常州宜興横塘太子圩。是爲江蘇宜興横塘劉氏始祖。
劉 龐、劉伯輝、劉 享、劉清富:由五夫徙丹徒,龐子伯輝由丹陽析居金壇,伯輝子亨孫由金壇再遷晉陵東安,亨孫曾孫清富,複由東安徙居武進惠化鄉夏坊。是爲江蘇武進昆陵西關劉氏始祖。
劉繼泗:約於元季由江西遷居資江以北之益陽。是爲湖南益陽資陽劉氏始祖。
劉繼類:自江西峽江火田遷湖南益陽十九里斕泥湖,仍名其地爲火田垸以示不記舊。是爲湖南益陽劉氏始祖。
劉俊仕:清康熙年間奉祖妣遷來江西萍鄉縣。是爲江西萍鄉劉氏始祖。
劉日升:清康熙四十二年由廣東遷居萍北瓦屋。是爲江西萍鄉瓦屋劉氏始祖。
劉春八、劉 行:由吉州安福南阪遷萍鄉源溪。劉行爲春八十二世孫,明嘉靖二十一年由源溪入贅邑之遵化鄉石觀前易氏,遂改姓易。是爲石觀前劉氏始祖。
劉彥嗣:南宋嘉泰間自吉州安福南溪徙居袁州萍鄉南路觀化里五圖白竹劉家坊。是爲江西萍鄉白竹劉氏始祖。
劉恢逵:清初由石城安福徙萍西朱家坊高梘。是爲萍鄉高梘劉氏始祖。
劉仁德:明朝自三衢郡城菱角塘徙居定陽白馬山。是爲五里劉氏始祖。
劉伯祥、劉伯輝、劉伯祺、劉 震、劉 亨、劉 金:劉伯輝、劉伯祺,伯祥子震孫,伯輝子亨孫、伯祺子金孫之後,先後遷來常州,分居屬邑之城鄉。是爲江蘇常州劉氏始祖。
劉義通:唐節度使劉巨容四世孫,五代時判宣州,雅愛屬邑涇縣琴溪之美,遂由江西弋陽移家於茲土。行四,任宣州判,居琴溪赤灘及之東街,娶何氏生子沆、擄。葬東山能口塘,娶鳳氏葬同處。是爲江蘇徐州彭城劉氏始祖。
劉通禮:明成化年間自閩之上杭縣珠璣街遷廣西博白縣三瑾堡高堂甲良陂堂。是爲福建上杭劉氏始祖。
劉讓三:南宋時自赤岸遷至丹陽訪仙橋東左莊。是爲雲陽左莊劉氏始祖。
劉子羽、劉 理:劉子羽六世孫劉理,祥興間自淞江遷至無錫縣五牧鎮。是爲江蘇無錫五牧鎮劉氏始祖。
劉 恕:明永樂二十一處自蘇州閶門入贅無錫貝沙橋俞氏,遂世居焉。是爲江蘇無錫貝沙橋劉氏始祖。
劉 浩:明朝初期自江右徙居善化湘江西花林街。是爲湖南善化劉氏始祖。
劉 極:明朝初期自江西吉水徙居長沙府善化縣六合山,未幾再徙邑之泉山。是爲湖南長沙泉山劉氏始祖。
劉 宗:宋靖宗之難自山東升平縣徙居嶽州華容陳家山。是爲羅湘劉氏始祖。
劉包幹、劉開陽:明洪武三年自江西豐城縣梓溪徙居湖南湘潭縣九總街。劉開陽爲世幹曾孫,由九總街再遷湘陰縣喬口柳林江北岸,清乾隆間建祠劉家塘。是爲湖南湘陰劉家塘劉氏始祖。
劉崇穫:明朝自江西南昌縣龍丘遷居湖南湘陰縣東關外八甲。是爲湖南湘陰東關劉氏始祖。
劉肇平:明朝初期由江西豐城梓溪徙居湖南湘潭沙陂嶺。是爲湖南湘陰劉氏始祖。
劉季欽、劉季塘:明正德初年由江西遷湖南,季塘蔔居湘鄉十都潭市東塘坪,分房居十二都石牌子灣,季欽蔔居湘鄉七都蹩板塘。是爲兩湘劉氏始祖。
劉元貴:後裔散居石潭市、石頭埠等處。是爲櫧山劉氏始祖。
劉仁信、劉煥若:明朝來居衡陽,清乾隆十六年再遷湘潭八都三甲鐵梨疤,是爲湖南湘潭八都劉氏始祖。
劉答海:京師河間府興濟縣人,明永樂二年,以軍功奉調長沙衛前,遂家湘潭水竹灣。是爲湖南湘潭水竹灣劉氏始祖。
劉起鳳:明洪武二年由江西吉水縣鵝丘中村遷湖南湘潭縣,蔔居白石港田心。是爲湖南湘潭白石港劉氏始祖。
劉誠祖:明清之際避兵亂由吉安太和縣遷來湘潭三都九甲東塘横具。是爲湖南中湘劉氏始祖。
劉潤德:明洪武年間自江西安福縣下村來居湘潭蟬塘坪。是爲湖南中湘劉氏始祖。
劉德言、劉紫齡:南唐時來居江西安成業桂里。劉紫齡爲德言二十六世孫,明朝初期由饒州先後寄蹟湖廣之茶陵及攸縣柞樹塘,後始蔔居中湘江烏石峰下後。是爲湖南中湘劉氏始祖。
劉鶴雲、劉志學:元朝末期自江西安福縣中鵠鄉策門里遷至湖南寧鄉下樂市,始遷祖:劉志學,鶴雲三世孫,由寧鄉再遷至湘潭下索水口,後裔建祠六久灘/是爲湖南下索劉氏始祖。
劉德孫:元明之際自江西廬陵縣圳上遷湘潭唐興橋,明永樂二年再徙湘潭上十七都三甲岱頭橋。是爲湖南湘潭岱頭劉氏始祖。
劉萬柏、劉萬松:明永樂二年與兄萬松由江西吉水徙居衡陽,萬松落籍於衡,七年,萬伯複徙中湘六都薑畲後陛廷山。是爲湖南中湘陛廷山劉氏始祖。
劉 城、劉必富:明季由江西永豐縣紫溪圳上先遷茶陵,尋與子必富再徙湘潭錦石市,定居於市西南之純塘。是爲湖南湘潭純塘劉氏始祖。
劉元一:明永樂間由吳遷來湘潭戚里鋪排仙橋。是爲湖南中湘戚里鋪劉氏始祖。
劉仲賢:明朝自廬陵泮塘徙居湘潭,環居邑城義井,後散處十五都東霸。是爲湖南中湘江義井劉氏始祖。
劉伯勒:南宋末由山陰雲門遷嵊縣集賢坊,始遷祖:劉文華,伯勤五世孫,入贅邑之鑊國嶺何氏。是爲鑊國劉氏始祖。
劉 獻、劉 興、劉 晏:北宋時自義烏金山遷居青肅,獻子劉晏再遷武義茶塘嶺腳。是爲肅溪劉氏始祖。
劉 榘、劉允迪:溧陽始祖榘,玉山始祖允迪,均爲南宋大臣。
劉應新、劉太傑、劉太秀、劉太科:元至正間由江西太和縣徙湖南湘鄉,三遷而後蔔居邑之亞田迪坑,劉太傑、劉太秀、劉太科爲應新十世孫,明清鼎革之際複由亞田遷寧鄉沉鍾橋煙田衡。是爲湖南上湘亞田劉氏始祖。
劉心傳:元朝末期自江西安福縣遷至寧邑五都十一區劉家沖。是爲寧邑劉氏始祖。
劉廷鑒:明正統間偕弟廷旭由江西豐城輾轉湘潭睥頭市、益陽浮雲鋪,曆十數年,始蔔居寧鄉長嶺大橋騰雲庵。是爲楚南劉氏始祖。
劉世用:明季自福建上杭縣先寓長沙府善化縣螺頭山,後定居寧鄉二都九區平岡。是爲湖南寧鄉劉氏始祖。
劉崇魁:先世江西安福人,清康熙四十二年徙居湖南寧鄉北城。是爲湖南寧鄉北城劉氏始祖。
劉茂寅、劉世麟:仕宋爲龍圖閣直學士。劉世麟爲戊寅十五世孫,元朝末期由江西吉水縣遷湖南長沙縣田心坪,明洪武十三年再遷寧鄉平扶塘。是爲寧鄉平扶塘劉氏始祖。
劉天漢:南宋淳熙間由江西豫章遷寧鄉唐市,三漢六傳至文廣,再遷今之花橋。是爲湖南寧鄉花橋劉氏始祖。
劉時類:明季由江西豫章遷來寧鄉南鄉五都十二區茅田灘。是爲湖南寧鄉南塘劉氏始祖。
劉福一:明洪武年間遷來寧鄉。是爲湖南寧鄉荷塘劉氏始祖。
劉 存:光州固始人,唐末隨王潮兄弟入閩,蔔居今福州市西北鳳岡。是爲福建福州玉阪劉氏始祖。
劉 類:仕宋高宗時爲御史中丞,爵至平國公,諡日義,卒葬諸暨楊家塢。是爲江蘇暨陽浮邱劉氏始祖。
劉 合、劉子羽:建州崇安五夫里人,宋大臣,以其宗諡號代忠字者共有五人,故世稱五忠劉氏,合長子子羽,建炎初出爲鎮壓江安撫使,遂析居京口。是爲潤東顺江洲劉氏始祖。
劉子琪:元朝末期自姑蘇昆山徙居清河北,明朝初期又徙居興化。是爲福建莆田興化劉氏始祖。
劉 通、劉巨容:唐末大臣劉巨容玄孫,五代時由鄱陽清塘源遷來江州德安縣陂溪里。是爲江西德安劉氏始祖。
劉正四:字明道,元至正十四年甲午正月二十日辰時,生壽七十四歲,明宣德二年丁未十月十六日巳時卒,葬黄河尾周溪潭角,幹山巽向。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永縣平安譚,大明洪武乙醜科進士壬申官陵,湖廣安陵府中大夫任九載,以王南篡廟建文不知所筱義州厲泉鄉,永樂開始元配:杜氏,元圭正十六年丙申六月二十八日早時生,壽七十五歲,明宣德五年庚戌酉月十四日醜時卒,葬小嶺芽牯牛山丁向。生子三:長符六郎,次符十二郎,三符十四郎。是爲當福劉氏始祖。
劉天輔:原名府,原籍湖北黄州府麻城縣人,祖居劉家河,明宏治十一年戊午正月初七日子時生,自正德甲戌年南徙沅,隆慶二年戊辰十二月十一日亥時沒,葬棉花嶺甲山庚向。元配:楊氏,本邑育嬡之女,明正德元年丙寅七月十九日卯時生,隆慶六年壬申十月初九日未時沒,葬棉花嶺夫婦合塚。生子一:劉沙洲。是爲湖南沅江劉氏始祖。
劉賢斌:字憲章,號楚南,明洪武八年生,永樂二年甲申與内兄袁國正由吳西吉水來,湖南漢壽沒,葬龍潭沖老屋灣象形嘴,辛山乙向有碑。元配:袁氏,生沒無考,葬益邑浮邱山下,鳳形李壻之山。生子四:劉源鼎,劉源清,劉源明,劉源旦。女一:劉適李。是爲湖南安化、益陽劉氏始祖。
劉德言:字紹聞,由廣平徙江西吉安府廬陵縣江背中洲寓居,安成仕宋爲朝散大夫水部員外郎,江南淮西轉運使,封南昌郡開男事見一統志。唐幹寧元年甲寅二月十五日時生,年八十歲,宋開寶六年癸酉十二月十三日子時沒。元配:歐陽,封南昌郡夫人唐大顺二年辛亥□月□日時生,年八十四歲,宋開寶七年甲戌二月初七日時沒,宋勒賜合葬安福洲欽風鄉四十八都小水廣明寺近村頭。是爲湖南湘鄉賓溪劉氏始祖。
劉源明:一名監明,隋唐之後受封於唐,舊譜載封於劉國卽今河南廣武境誤注見籍古錄中校堪記。妣:風氏。子一:永河。是爲劉氏親睦堂鼻祖。
劉 源: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於明永樂間陵王護國汗馬動勞以功授指揮使,生卒年月無稽,葬地名朱家壩,卽今朱家湖下道八畝洲田中其地系屬潭邑上五都大五甲因世遷年湮基業,易主批載漏失塚,公太餘傅至清同漢十二年是業遷歸童管嗣,孫澤镙等倡合族眾捐資價買童廣照兄弟契載墳右沙坵田内增加壹太墳前八畝坵田内增加八尺以培墳坻周姓田邊爲界,又價買墳左周大謨兄弟田界焚載齊墳中發尺向左一丈四就光緒乙亥年爲墳,後來曆少祖山地名鋪子嶺興產爭興訟童業售周□就山地寢事契載前與右各增加六尺以上買契僕契均詳卷二丁山癸向有碑。元配:趙氏,誥封淑人,生卒未詳,葬地名朱家坳丁山癸向與夫合塚共碑。子一:康保。是爲善邑劉氏始祖。
劉 蒼:長沙定王發之孫,高祖之元孫也,漢元光六年封安成侯,年斃,諡曰禮以侯思長沙改諡曰思。子一:自當。沅江始遷始祖:劉厚嶽,字高山,字一泰山,元元統二年甲戌四月十九未時生,壽九十□,明永樂三年甲辰三月十二卯時沒,葬茶園山卯山酉向石碑記。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桐盧保蘭溪都麗水村隨父膺聘來楚初寓湘陰灣河未經落業。洪武八年始來沅邑花龍村墾立田畝戶名厚嶽複遷大宗頭居焉。元配:湛氏,生沒葬向俱屬江西未詳。繼配:朱氏,生沒闕,葬游野沖。三娶:尹氏,生沒闕葬游野沖。四娶:毛氏,元至正十三年癸巳十一月初四戌時生,年三十四歲,明洪武十九年丙寅二月二十三醜明沒,葬大山嘴幹山巽向碑記。子一:啟性。五娶:蘇氏,元至正十八年茂正月十一酉時生,壽七十四歲,明宣德六年辛亥八月三日酉時沒,葬大山嘴伴張家儀出水之北幹山巽向石碑記。是爲湖南沅江始祖。
劉源明:舊譜一名監萌。唐尭支子虞封於劉地,劉古國名卽,今河南廣武境。妣鳳氏,生子:永河。是爲河南廣武劉氏始祖。
劉(開七三郎):隆公之子公幹元太祖時,官授廣東潮州府總制遂家於粵沒,葬蓓治惠州府興寧縣北廂萬背洞高車頭黄擧逢下坐東向西行山象形。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時重修塚内會存,石碑一十四房。是爲江西興國劉氏始祖。
劉 泰:字春融,號葛庵,原名泰懿,因人考避諱以泰爲名,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十二月十八巳時生,年十四歲游黌序,十八歲登建文二年庚辰科進士第,出黄子澄門下建文三年辛巳官拜衡州太守,曆任一載聞靖難兵入京建文避位,燕王禦極公喟然曰爲臣不能盡忠登往事二主子遂思擇地隱。元配:李氏,茂宣高安縣生員茂瓊瓊公女,名□貞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二月二十三亥時生,明天顯四年庚辰八月十九辰時殁,享壽六十三歲殁葬同夫山。子四:正簡;行簡;珍簡;蓉簡;生女一,名小巧,姑適上高縣貢員葉仲遠第三子,庠生名春芳。繼配:李氏,本邑德先公女,名寶貞,明永樂二十一年癸卯七月初四巳時生,明正統十一年丙寅七月初六子時殁,葬柳林舟子山。子二:貴簡;澄簡。是爲同夫山、柳林劉氏始祖。
劉侍孫:日時公之元孫,靖州正堂致仕,鏇歸吳西,道經寶郡,值王業代與之會,遂家於城東七舍之鴨山。原配,其妻周氏,生殁俱佚夫婦均葬鴨山。是爲鴨山劉氏始祖。
劉誠遜:千戶侯字淳元,號彥忠,明宣德十年乙卯二月初二辰時生,景泰年間從湘潭縣五十八都花石長動落業居焉。弘治十三年庚申十月初一午時沒葬本都長沖子山午向墓步上下左右各方五丈,子四,配鄭氏,明宣德九年甲寅九月十六巳時生,弘治十三年庚申十一月十七未時沒,葬本都長沖與夫合墓向同。生漢潮、漢漣、漢滿。是爲湘潭劉氏始祖。
劉 駒:江西泰和圳上人,葬潼江灣,配王氏、孫氏。
劉重義:行一字,妣氏徐,子旺,與公元季時,家淮西廬州府六安州,會明太祖崛與,率二子渡淮,杖策下複戰江南諸郡,二子皆勞績卓著,克嗣公志雲。是爲梓溪劉氏巽公真系始祖。
劉璧泰:原名璧達,字裔盛,號森峰,行四,登仕郎,明洪武六年癸醜八月十五日子時生,宣德九年甲寅十月十二日辰時沒,壽六十二,葬十一都四甲橋頭灣祠後象形山,壬山丙向。原籍茶陵州石碧口,明永樂間遷湘潭碧泉之村,繼蔔開湘江之傳,故奉公爲遷潭始祖。有碑,傳圖記,子六,配黄氏,明洪武十年丁巳十月十三日寅時生,正統年六年辛酉九月十三日午時沒,壽六十五,葬上十七都,三甲自瓜洲郎魚形洲醜山未向,今有碑、華表、圖記,生勝瓊、琥、珀、玫。墳界同治三年,接劉植心丈尺,契載劉始祖妣黄氏扦定墓口未向,塋心起量後,參丈八二尺,左一丈,尺右一丈伍,尺四園策三砂圍爲界,二派顏氏該填後亦在界内,五派張氏墳,塋心起量各方陵尺,亦策三砂圍爲界,契附後。是爲橋頭劉氏始祖。
劉應彬:汝政之子,字文,明永樂二十二年甲辰六月初八日午時生,壽六十八歲,宏治五年子三月十九日亥時殁,葬野沖,辰形山,坤山良向,配黄氏,三溪德公女,永第二十一年卯正月十五日子時生,壽七十一歲,宏冶七年甲寅正月十二日申時殁,葬楊塘,撰醜山末向,生子五:原、迪、昭、榮、進。
劉袷帝:號德與,世居彭城,仕晉爲太尉,封宋王,受恭帝,在位三年,生二子:義符、義隆。
劉允達:原名劉文達,字道,明景泰年由湘潭七里鋪仙橋徙居連邑橋之李福塘、白石塘等慶,我白石開基祖,爲失紀葬湘邑十四都團,田七溪總白石沖,右邊鱷魚,丁癸兼未醜。
劉 祥:字思望,行仁八,父譯内向,賒祖譯遜,曾祖譯守文。唐景福中同兄禎相繼登進士第,授奉議大夫,吏部員外郎兼太子賓客。自安成下村徙居永新北山,政名中村,生沒未詳,葬縣南雷源溪虎亥山,巳向兼幹巽。配尹封夫人,生沒未詳,葬七十一都慶走山,子山午向,有田三十,獻與墳相近佃人王五耕守墳。生承貴。
劉景銘:字玉華,同男志孔孫時音。明永樂二年甲申自茶陵沖徙居中湘上十七都,六甲下少沖左五屯寨子崙貓公山,克立室家。生未詳,宣德七年壬子八月二十六日辰時沒,葬下沙衡老屋上首出醜山,未向有,傳子一,配劉氏,生沒未詳,葬上十七都,六甲地名白茅辛山,乙向沖。生紋錦。是爲中湘下馬橋劉氏始祖。
劉 義、劉昌隆:雲南陽安府府尹,字德寅,號凌峰,系保信軍節度推官之九民孫,第十四世祖,譯世誠公之仲子也。公世居安府吉永縣北沖金家園,仕元未至正官雲南臨安府府尹,解組歸里,因吳亂未靖舟過醴西石亭,秉舟登西岸,見山川清秀土活里美,遂蔔居十里内地名雅玉堂而家焉,迄今數百年,尚存賓蹟可征。公於元至治二年壬戌七月初七戌時生,明永樂五年丁亥正月二十四日寅時沒,壽八十六,葬趙公崙真武形,甲庚兼卯西向,有圖。傳子二,女一,配曾誥授安人吉水惠瀾公之女,元大定二年乙醜正申時沒,夫歸合葬山向同,有圖。傳生昌隆、昌榮,女適趙嘉言。劉昌隆爲義公長子,字惟嶽,號嵩仲,元至正七年丁亥三月十三日午時生,明永樂二十年壬寅九月初八日酉時沒,葬中耿塘仙鵝形,坤山良向,有圖。傳子四、女一。是爲醴西石亭劉氏始祖。
劉考劉:諱啟生楚,舊傳爲山海關總兵卒,葬未詳,妣唐老孺人,明洪武四年北麻城縣孝感鄉葛藤坡手擕二子奉繳來川,入仁壽創業,縣東七十五瑞安下鄉子地官雨大房之基,卒葬野雞,填林碑記巳失,惟存墳一包今無可改。子二:允、先,偕李氏。廣傳花埧一房:允、中。
劉 式:妣陳氏,字叔度,系籍江西臨江府清江縣穫斜村。仕宋太宗朝官至工部尚書員外郎,掌三司,磨勘十餘年既殁,家無餘,皆惟圖書數行卷,指謂諸曰:此兩父墨莊也。海陵胡安定先生問而賢之,爲記其事其後諸子及孫比三世,皆以文章器業爲時聞人,公戶部尚書生子五: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念八郎、念十郎。
劉 愉:唐末避巢,猶徙居上虞蛾眉。是爲上虞劉氏始祖。
劉 泉:字仲明,號柏齊。子三:金、石,按,祖南遷惟少子隨侍,長次二子仍居汴梁,别爲支系,故此譜二世不旁及金石二公。
劉子翬:公之子,字彥沖,號屏山,諡文靖,生於元豐八年乙醜正月十五日辰時,殁於幹道三年丁亥七月十六日醜時。娶王氏,生於佑,二年丁卯五月十二日午時殁,於熙十三年丙午二月十日午時合葬祖塋。子一。
劉 顺:始由蘇遷颺,舊譜雲顺祖非始祖也,乃自蘇遷颺之始祖也。相傳始祖之先從江右徙居姑蘇,其先世概不可考,元朝末期颺民,誅夷幾盡,明太祖乃徙江南之民以賓之顺,祖始自蘇遷颺之下柯墾黄花嶺之地而務農業焉,應即以顺祖爲颺之始祖。娶高氏,生卒均失考,葬劉家巷南首接大埂方盤,南向正穴昭穴。二位生英雄景升。
劉潔祥:字本源,號龍川,明洪武考選賢良方正,授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令,特轉内台,生於元皇慶二年癸醜,卒於明洪武十六年癸亥,享壽七十一歲。陽郡城縣學後進士啟裕蔣公女,敕封孺人,生於延佑元年甲寅,卒於洪武十五年壬戌,壽六十九歲。子三:文吉、文忠、文恭,女二,長適本邑白家橋孝廉白祖輝,次女適本邑進士陸成美,暨孺人合葬本邑東食後劉盪橋新阡,主穴有碑文墓志。
劉 楚:字白沖,號玉岑,唐光州大都吏都尚書,封沛國公,諡忠簡,家庭忠商,承華胄,敗中外,文德而兼着武功,靖亮采而獨赤,榮膺簡在寵崇封。生於元和十年乙末六月癸亥日寅時,葬於天佑八年辛未二月十七日,享壽九十有七,葬福建建 府浦琥縣延慶寺之後。尚宗三公主,壽九十有四,與公合兆。子六:翱、翅、翊、豐、翔、幽,俱通籍金閨列。華以五季之亂,翅、翊、豐俱遷丹陽;翱、翔、幽皆宦閩。公因長子在閩,遂葉官往依焉。以公爲來閩之鼻祖雲,自是翱公以開,因公致仕處建陽之麻沙翔,擇崇安之五夫幽,蔔建溪之馬鋪,分上游鼎足而居。皆能,公仁作求世德,曾不數傳金紫蟬袍鵲起衣冠文物駿奔祠基之下者殆數百人,世稿閩劉望族。是爲福建泉州劉氏始祖。
劉子單:字彥沖,系漢楚元五四十五世孫,唐金吾上將軍,翔派資政殿學士,諡忠顯。公韓之季子以征,辟除與化軍通判門人朱熹從游,得傳道統之正學,都稿爲屏山先生,贈太師封齊國公,諡文靖。公宋明兩朝崇祀特祠居建州崇安之潭溪。是爲福建崇安潭溪劉氏始祖。
劉 頌:字遵邑,號頌適,家南康,仕南唐,沒葬溪雲二十八都劉家山,癸山子丁向。是爲江西劉氏鼻祖。
劉 衍:金紫光祿大夫,宗正卿。公長子字仲榮,仕晉永蘅,都開封閣内侯。姚問馬氏一品夫人,生子四:居仁、修仁、慮仁、安仁。是爲京兆劉氏始祖。
劉處士:字安佐,配張氏,子三:國輔、國化、國倫。
資料有待補充。
郡望堂號
郡望
彭城郡:彭城郡原爲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黄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複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爲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複爲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複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爲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複爲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叠。因劉邦祖籍豐縣,起家於沛縣,而豐縣和沛縣後來都屬彭城郡,所以天下劉氏莫不以彭城爲自己的祖籍,而稱爲彭城劉氏。彭城也就曆來都被視爲劉氏的正宗郡望,宋朝以後更成爲天下劉氏的統一郡望。西漢初,漢高祖劉邦邦的小弟劉交受封爲楚王,史稱楚元王;後來,漢宣帝劉詢又封皇子劉囂楚王,史稱楚孝王。因此,彭城劉氏也就分爲兩個主要支派:一是楚元王劉交派;一是楚孝王劉囂派。彭城劉氏之稱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彭城劉氏就是漢家劉氏甚至天下的代稱。狹義的“彭城劉氏”僅指則僅指劉交和劉囂的後裔。
沛 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爲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爲吾符郡,東漢改爲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複爲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爲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爲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爲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沛郡劉氏望族多出自西漢皇族楚元王劉交之後。如淮南王劉安,就是沛郡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向,居沛縣。三國魏颺州刺史劉馥、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晉代名將劉毅(齊悼惠王劉肥之後)、丹陽令劉恢等,都出自沛郡。他們的子孫後代在南北朝有多人做官,因而沛郡劉氏在當時成爲江南大族。據《元和姓纂》記載,沛郡相縣劉氏是楚元王劉交小兒子棘陽侯劉調之後。這支家族在晉代有荆州刺史劉翁叔,生子劉弘,任晉光祿卿、丹陽尹。劉弘之子劉琰,字真長。劉琰之孫劉巘,梁朝著名學者,人稱“文範先生”。劉巘五代孫劉顯,生二子:劉輶、劉臻。劉輶玄孫劉濟,唐朝中書舍人。劉濟之孫劉伯華,官任工部郎中,生子劉頌、劉莖、劉袞。劉頌,唐朝左補缺;劉袞,檢校郎中;劉臻,隋朝時任儀同,封鐃陽公。劉臻之子劉翁彥,金部郎中。沛郡劉氏另一有支出自東漢時皇族。劉秀之子劉輔爲沛王,其後代世居沛地成爲大族。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穀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爲右扶風。東漢初期複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爲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複名爲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恒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農郡爲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穀關)。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又複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弘農郡劉氏大族出西漢皇族,是漢高祖的哥哥代王劉喜的後裔。代王後裔到東漢時有劉琦,官任司徒,始遷居弘農。劉琦之子劉寬,漢恒帝時任南陽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鄉侯。其後裔劉隆仕南朝宋爲馮翊守,後避居汝穎。劉隆的後代曆南北朝到隋唐,世代有人爲官,成爲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唐朝時,弘農劉氏有劉元立,任商州刺史。又有劉欽忠,鄧州刺史。他的孫子劉長卿,任工部員外郎。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爲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爲郡,或爲國。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爲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河間郡劉氏同樣也出自漢皇族,又分爲兩支。一支是西景帝之子河間獻王劉德的後裔。另一支則是東漢章帝之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後裔。河間劉氏在歷史上名人輩出,如唐朝著名宰相劉仁軌所在的尉氏劉氏,就是河間劉氏的分支。唐朝時期,河間劉氏還產生了一位著名的詩人劉長卿。此外,如金代著名醫學家劉完素,南宋時偽齊皇帝劉豫等,都是河間人。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一時戰國時期原爲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爲魏所滅,複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醜,公元前296年)爲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二是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爲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爲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國置郡。三是宋朝時期以定州爲中山府,治所爲安喜(今河北定縣)。四是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醜,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爲中山縣,今爲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西漢時期,漢景帝封兒子劉勝爲中山王,史稱中山靖王,蜀漢劉備家族就是中山劉氏之後。今日絕大部分中山劉氏都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另外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封第五子劉中山。但後世中山劉氏中,至今尚未發現有自稱是中山王劉焉後裔的。唐朝時,中山郡劉氏在當地就已經衰落。宋元以後,隨着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的崛起,中山郡也重新在劉氏宗族中颺名起來。
梁 郡:亦稱梁國、梁國郡,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碭郡,治所在淮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範圍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權及安徽碭山、山東曹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爲梁郡,南北朝宋國定爲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碭山)。北魏時期又回故治,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後曾以宋州爲梁郡。唐朝時期爲睢陽郡。梁郡劉氏有兩支:一支出自西漢文帝之子劉武。劉武於文帝二年受封爲梁王(即梁孝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因其地卑濕,徙治睢陽(今河南商丘)。他的後代顯貴者眾多,遂衍爲大族。梁郡劉氏另一支爲東漢明帝次子梁節王劉暢之後。劉暢後裔劉海游,於北魏時任南兗州刺史,其後代至隋唐有多人爲官,十分顯赫。如劉海五代孫劉寂,任興州刺史。
頓丘郡:漢朝初期置頓丘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清豐西南一帶地區。頓丘郡始建於西晉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下領四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清豐、濮陽、内黄、南樂、範縣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曾廢黜。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曾以頓丘爲澶州治所。據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記載,頓丘郡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之後。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醜,公元前272年),爲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以宛爲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内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複置。唐朝初期廢黜,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鄧縣)爲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南陽郡劉氏出自西漢長沙定王劉發,爲長沙劉氏的北派分支。劉發是景帝之子,封長沙王。後裔有很大一部分北遷河南南陽一帶,其中一支更發展爲東漢皇族。
東平郡: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爲東平國。南朝宋改爲郡,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轄七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廢黜。北宋朝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以鄆州爲東平府,治所在須城(今山東東平)。明、清兩朝爲州。民國時期廢州改爲縣。東平郡劉氏出自漢皇族,有很多支派。漢宣帝第四子劉宇受封爲東平王,其後又有成陽共王劉喜之子劉慶封東平侯。後漢皇子劉蒼也被封爲東平王。他們的後代形成東平劉氏各支,爲當地豪強。漢桓帝時,東平寧陽人劉梁聚眾講學,影響很廣。漢末劉楨,爲建安七子之一,系東平劉氏後裔。明朝著名水利家兵部尚書劉大夏家族,也自稱東平劉氏之後。
高平郡:原爲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爲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七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台、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爲平高郡(今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高平郡劉氏出自魯恭王劉餘。劉餘爲漢景帝第五子,立爲淮陽王,後徙封於魯。他的兒子劉驕封鬱桹侯,徙居高平。劉驕九代孫劉表,字景升,漢末任荆州刺史。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齊郡置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領八縣。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爲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廣東省東莞市建制置於唐朝,後世所稱“東莞”皆指廣東沿海的東莞。東莞郡劉氏爲西漢齊悼王劉肥之後。劉肥生城陽景王劉章,傳國九代至劉津,被光武帝劉秀封爲平萊侯,徙居東莞。其後裔有劉穆之,徙居京口,仕南朝宋,累官尚書右僕射。還有劉勰,爲南朝梁著名文學評論家,著有《文心雕龍》傳世。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爲國,或爲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時期曾以德州爲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平原郡劉氏支眾多,都出自漢皇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漢高祖之子淮南厲王劉長生濟北貞王劉勃。劉勃的兒子劉崇,始遷居平原高唐。其後裔至晉代有劉實,字子真,爲劉崇的第十一世孫,官任太常,封循陽侯。南朝齊將領劉懷珍,爲漢景帝之子膠東唐王劉寄後裔。劉寄傳國五代,至後漢有劉暹,居平原,至唐而絕。平原劉氏名人還有南朝梁學者劉峻,在東陽紫岩山講學,從學者無數。另外,後漢和帝長子劉勝曾封平原王(懷王),其後襲封者甚多,如樂安壽王之子劉得、河間孝王之子劉翼等,均封原平王。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内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爲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内,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爲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複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琅琊國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千餘年。琅邪郡劉氏有兩支,一支出自西漢皇族,是漢高祖庶長子齊王劉勝的後裔。劉肥之子劉章,封城陽王。劉章七世孫封臨沂縣慈鄉侯,子孫因家於此,後爲琅邪大族。晉有劉超,是西漢齊王劉肥的後裔。劉超的父親劉和,爲琅邪國上軍將軍。劉超初任琅邪國記室掾,隨晉元帝渡江後封零陵伯,官至左衛將軍,爲蘇峻所害。另一支琅邪劉氏出自東漢皇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琅邪王劉京後裔。漢桓帝時有琅邪人劉猛,官至宗正。
蘭陵郡:蘭陵郡始建於西晉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五縣,其時轄地包括今山東棗莊、滕縣一帶地區。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黜。蘭陵郡又稱濟寧、氶縣、棗莊。夏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莊地區西北部爲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爲蔇國,南部爲偪陽。西周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偪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屬鄫國、南屬偪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爲蘭陵、南部爲傅陽,西爲齊之舒州,北部爲齊之滕國。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棗莊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爲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爲傅陽縣,西部爲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爲滕縣。西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爲楚國。東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大寶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後,今棗莊境内隻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時期,今棗莊境内北爲蕃縣,後改爲滕縣,南爲蘭陵縣,後改爲氶縣。唐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爲氶縣。宋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爲滕縣,南部爲氶縣。金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爲滕縣,南部置嶧州。到了元朝,今棗莊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 置嶧州。明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爲嶧縣。清朝時期,今棗莊境内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民國時期,沿襲清朝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莊地區仍爲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庚子,嶧縣改爲縣級棗莊市。1961年辛醜棗莊升格爲山東省省轄市。蘭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之孫、廣陵孝王之子蘭陵侯劉宜的後裔。劉宜在漢宣帝時受封爲蘭陵王,至於莽時絕封,其後裔爲蘭陵劉氏主脈。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一是治所以郯(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爲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爲“東夷”之地,太嗥氏爲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爲黄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爲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爲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二是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複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複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三是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爲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東海郡劉氏出自東漢皇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長子東海恭王劉強的後裔。劉強是劉秀長子,郭皇后所生,本立爲皇太子。郭後被廢後,劉強貶封爲東海王。其後裔嗣王封侯者甚眾,遂衍大族。漢朝末年,有東海郯人劉虞,出任幽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封容丘侯。後與公孫瓚不和,爲其所害。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於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醜,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一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台、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隋、唐兩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時或廢州存郡則爲宣城郡,或廢郡存州則爲宣州。宣城郡劉氏淵源失考。宋朝有劉琦,字公玉,博學強覽,立志峻潔。曆任都官員外郎、歙州通判、侍御史。清代有劉南英,字宇千,詩人。尤精琴理,著有《琴學集成》。
南 郡:始建於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癸未,公元前278年),漢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下轄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門、華容、遠安、當陽、第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帶地區。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被廢黜。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南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兒子代王劉參曾孫代王劉義的後裔。南朝宋時有劉凝之,其父劉期公官衡陽太守,家於枝江爲大族。劉凝之慕老萊子、嚴子陵爲人,性好山水,擕妻子泛游江湖,隱居衡山,終身不仕。
高陽郡:戰國時期爲高陽邑,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北魏時期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高陽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淮陽憲王之子高陽侯劉並的後裔。劉並在漢平帝時受封爲高陽侯,王莽篡漢時免爵。其後裔散居高陽各處,爲大族。
高密郡:又稱高密國,西漢漢宣帝時改膠西郡置高密國,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轄境包括今山東膠州和濰坊一帶。東漢時期改郡爲縣,隸屬北海郡。南北朝後宋改爲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高密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城陽共王劉章的後裔。劉章“傳國八代,後分城陽置高密,遂爲郡人。”
竟陵郡:竟陵郡始建於西晉朝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是由江夏郡分置的,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鍾祥),其時轄地在今鍾祥、天門、京山、潛山、沔陽等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齊國以後,其轄境漸小,治所屢更,北魏時期改名爲石城。竟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魯恭王劉餘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魯恭王餘裔孫章帝封爲竟陵侯,因家焉。”後漢有劉焉,爲魯恭王後裔,世居竟陵(今潛江)。其子劉璋,漢末爲益州牧,後降劉備。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爲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黄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爲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複爲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爲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爲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爲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爲河南省。河南郡劉氏主支出自匈奴族。東漢匈奴左賢王去卑裔孫劉庫仁,字沒根,後魏時任南部大人、凌江將軍。其弟劉眷,生羅辰,任定州刺史。其後又居遼東襄平,隨魏孝文帝徙洛陽。羅辰後裔有劉崇望,唐昭宗時任宰相。其後至宋朝有劉溫叟,官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有清操。
尉氏縣:春秋時期鄭國設尉氏邑,秦朝時期置縣,沿用至今。地在今河南省尉氏縣。此支劉氏開基始祖爲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爲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複置廣平郡,轄境擴大。隋朝開皇初年廢黜。廣平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子趙王劉彭祖之後。彭祖之子劉蒼封廣平陰城侯。劉蒼死,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廣平肥鄉。劉蒼後代到唐朝出了三位宰相,即劉祥道及其子劉景先,爲高宗祖;劉從一爲德宗相。其族還有多人在朝中做官,貴盛一時。
範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範陽郡,其治所在薊(今河北薊縣),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區、房山區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帶。西晉時期改爲範陽國,北魏時期複改回範陽郡。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唐朝時期的幽州範陽郡,本是幽州涿郡,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又名爲方鎮。唐朝寶應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並兼盧龍。唐朝大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範陽縣爲治所。範陽郡劉氏來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據《元和姓纂》記載,長沙定王劉發傳國七世後,有支庶遷居範陽郡。東漢時,有司徒劉壽。
東萊郡:東萊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治所在掖縣(今山東萊州)。東漢時期移治黄縣(今山東龍口)。晉朝時期改爲東萊國。南北朝時期分爲東萊、長廣兩郡。隋朝時期改爲萊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掖縣。唐朝時期亦爲萊州。東萊郡劉氏來自西漢皇族,是城陽景王劉章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城陽景王劉章第十(原誤作七)代孫文王劉悝庶子别封爲掖侯,他的後裔因居於東萊,後發展爲該郡大族。唐朝吏部侍朗劉彤,就自稱爲其後裔。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爲汴州陳留郡。1957年並入河南省開封縣。陳留郡劉氏失考。史籍《元和姓纂》列其爲劉氏二十六個舊郡望之一。
濟陰郡: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說漢武帝建元三年)改爲濟陰郡,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菏澤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區。濟陰郡劉氏興起於唐朝,淵源失考。在唐朝有劉晏,官任左僕射,封彭城郡公。劉晏的兒子二子:劉執經,吏部郎中;次子劉宗經,國子祭酒。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爲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爲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爲秦公,以京兆郡爲秦國,黄初三年又改名爲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爲秦王,改京兆國爲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爲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内。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醜,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爲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爲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複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顺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劉氏興起於隋、唐時期,其淵源一說來自蜀漢劉氏,一說來自楚元王劉交之後。待考。隋代有劉猛,官任通州刺史。劉猛之孫劉弘基,唐初開國功臣之一,任右驍衛大將軍、太僕卿,封夔國公。其子孫在唐朝多人做大官,家族盛極一時。
廬陵郡:廬陵郡始建於東漢朝興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一說在江西吉安)。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到了唐朝時期,又改名爲吉州。廬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長沙王劉發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長沙定王之子劉倉,封安成侯,世居今江西吉安。劉倉後裔非常興旺發達,蔚爲廬陵望族。梁朝時有安成内史劉元偃,世代居信吉州,自稱爲劉倉後裔。唐朝有行昌,左司員外郎。他的孫子劉淑,任殿中御史。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疊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爲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爲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陳後廢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爲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朝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爲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爲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一帶,唐朝時期並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隻是個縣級建制,位於江蘇溧陽旁邊,緊靠長江。丹陽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孫、江都王劉非之子丹陽侯劉敢的後裔。丹陽劉氏在唐朝有劉鄴,字漢藩,任唐懿宗、唐僖宗朝宰相。他的父親劉三複,官刑部侍郎,世居句容。
南康郡:亦稱南野縣、南埜縣。南康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南康多處發掘的恐龍蛋化石證明:南康在人類誕生前就充滿生命的活力。隆木、坪市等鄉分别發現的石鏃、石矛,說明史前南康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龍回等鄉鎮的漢唐墓葬群,展示了南康古代燦爛的文化。南康在秦朝時期時屬南埜(南野)縣地。三國孫吳嘉禾五年(丙辰,公元236年)析南野立南安縣。晉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名南康縣。東晉後曆代的中原漢人由於戰亂等原因,擧家南遷至南康落戶,形成了南康客家人群,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晉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屬南康郡, 治所在雩都縣(今江西於都)。東晉時期移治到贛縣,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地。南朝宋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屬南康國。齊、梁、陳、隋屬南康郡。唐朝時期又改爲虔州,在唐開元四年(丙辰,公元716年),開鑿了梅嶺驛道,溝通嶺南與中原。古驛道上的重鎮南康,經濟文化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成爲了古驛道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爲“衣冠文物之名區、財賦舟車之都會”。五代十國屬百勝軍。南康屬昭信軍。宋屬南安軍。元屬南安路。唐宋以來,詩人賈島、蘇東坡等墨客騷人在南康題詠唱和,留下了不少名句佳話。明、清屬南安府。民國時期先後屬贛南道和第十一、第四行政區。1949年8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康,屬贛州分區(後爲贛西南行政區直屬縣),1951年6月屬贛州專區,1954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1年屬贛州地區。1995年3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康縣,設立南康市(縣級)。1999年贛州地區撤地改市後屬贛州市。南康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楚元王劉交的後裔。據《元和姓纂》記載,楚元王劉交第六世孫劉延壽的裔孫劉璠始居南康。劉璠的第六世孫劉惠騫,南朝蕭梁時任同州刺史。劉惠騫的孫子劉悔陵,唐朝時任少府監。宋元以後,南康劉氏更加興盛。
廣陵郡:即江都郡。原爲戰國時楚國廣陵邑。秦朝時期置廣陵縣,在今江蘇颺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颺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颺州、儀征、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爲江陽,治所在今颺州。南唐時期又恢複爲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並入江都。廣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兒廣陵厲王劉胥的後裔。劉胥在漢宣帝時受封爲廣陵王,劉胥的四個兒子均封侯。後劉胥圖謀不軌,賜死,諸子廢爲庶人。元帝時又立胥子劉霸爲廣陵王(孝王),傳國至王莽時絕。劉胥的子孫世居廣陵,形成大族。東漢時有劉胥第六世孫劉貺,官任司徒。又有劉辯,任清河太守。劉辯之子劉瑜,桓帝時官拜議郎。桓帝死時,他與大將軍竇武謀誅殺宦官,失敗身死。晉代劉頌,官至廷尉、吏部尚書,其家世居廣陵,爲名族。當時同郡有四大姓:雷、蔣、彀、魯,均在劉氏之下,時人爲之語雲:“雷、蔣、彀、魯,劉最爲祖。”
長沙郡:周朝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滅楚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等地。西漢改郡爲長沙國,東漢仍改回爲郡。長沙郡劉氏出自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劉發後裔封王侯者甚眾,分居湘鄂各處,形成大族。
臨淮郡:臨淮郡始建於漢武帝時,治所在徐縣(今江蘇泗洪),領二十九縣,轄境包括屬於今江蘇和安徽的睢寧、嘉山、盱眙、六合、天長、洪澤、淮安、阜寧、建湖、鹽城、興化、東台、海安、泰縣及泰州、靖江等地。臨淮郡劉氏出自東漢光武帝之子廣陵思王劉荆。劉荆的兒子劉平封俞鄉侯。平子劉彪襲爵,彪孫劉熙,仕魏爲尚書郎。熙子劉述,任東平太守。述子劉建,晉代任永城令,世居臨淮。劉建的兒子劉會,官琅邪内史,跟隨晉元帝渡江,居丹陽。其子孫仕宋,至梁末又徙居晉陵(今江蘇常州)。唐朝著名的晉陵劉氏,就是臨淮劉氏分支。其代表人物,劉子翼,著作佐郎,他的兒子劉禕之,事武則天爲宰相。
東 郡: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一帶地區。西漢時期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南部僕陽縣及山東省東西部一帶地區。東漢初其平中嚐治武陽,臧洪爲太守,又治東武陽。西晉朝時期廢黜,東晉朝複置,在今河南滑縣東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縣),隋朝初期廢黜,後曾以兗州爲東郡,此兗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縣)改名而成,並非今山東省之兗州。南朝宋國再置東郡,在河南陳州府境。劉羅辰第七世孫劉政會的兒子劉奇,唐時任吏部侍郎。劉奇的兒子劉超,任河南少尹;劉微,任吳郡太守、江南采訪;劉循,金吾將軍。劉政會次子劉元象,主客郎;劉元育,易州刺史。東郡劉氏在唐朝多人做官,蔚爲大族。
沛 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爲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爲吾符郡,東漢改爲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複爲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爲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爲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爲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沛郡劉氏望族多出自西漢皇族楚元王劉交之後。如淮南王劉安,就是沛郡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向,居沛縣。三國魏颺州刺史劉馥、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晉代名將劉毅(齊悼惠王劉肥之後)、丹陽令劉恢等,都出自沛郡。他們的子孫後代在南北朝有多人做官,因而沛郡劉氏在當時成爲江南大族。據《元和姓纂》記載,沛郡相縣劉氏是楚元王劉交小兒子棘陽侯劉調之後。這支家族在晉代有荆州刺史劉翁叔,生子劉弘,任晉光祿卿、丹陽尹。劉弘之子劉琰,字真長。劉琰之孫劉巘,梁朝著名學者,人稱“文範先生”。劉巘五代孫劉顯,生二子:劉輶、劉臻。劉輶玄孫劉濟,唐朝中書舍人。劉濟之孫劉伯華,官任工部郎中,生子劉頌、劉莖、劉袞。劉頌,唐朝左補缺;劉袞,檢校郎中;劉臻,隋朝時任儀同,封鐃陽公。劉臻之子劉翁彥,金部郎中。沛郡劉氏另一有支出自東漢時皇族。劉秀之子劉輔爲沛王,其後代世居沛地成爲大族。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穀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爲右扶風。東漢初期複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爲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複名爲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恒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農郡爲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穀關)。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又複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弘農郡劉氏大族出西漢皇族,是漢高祖的哥哥代王劉喜的後裔。代王後裔到東漢時有劉琦,官任司徒,始遷居弘農。劉琦之子劉寬,漢恒帝時任南陽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鄉侯。其後裔劉隆仕南朝宋爲馮翊守,後避居汝穎。劉隆的後代曆南北朝到隋唐,世代有人爲官,成爲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唐朝時,弘農劉氏有劉元立,任商州刺史。又有劉欽忠,鄧州刺史。他的孫子劉長卿,任工部員外郎。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爲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爲郡,或爲國。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爲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河間郡劉氏同樣也出自漢皇族,又分爲兩支。一支是西景帝之子河間獻王劉德的後裔。另一支則是東漢章帝之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後裔。河間劉氏在歷史上名人輩出,如唐朝著名宰相劉仁軌所在的尉氏劉氏,就是河間劉氏的分支。唐朝時期,河間劉氏還產生了一位著名的詩人劉長卿。此外,如金代著名醫學家劉完素,南宋時偽齊皇帝劉豫等,都是河間人。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一時戰國時期原爲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爲魏所滅,複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醜,公元前296年)爲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二是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爲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爲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國置郡。三是宋朝時期以定州爲中山府,治所爲安喜(今河北定縣)。四是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醜,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爲中山縣,今爲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西漢時期,漢景帝封兒子劉勝爲中山王,史稱中山靖王,蜀漢劉備家族就是中山劉氏之後。今日絕大部分中山劉氏都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另外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封第五子劉中山。但後世中山劉氏中,至今尚未發現有自稱是中山王劉焉後裔的。唐朝時,中山郡劉氏在當地就已經衰落。宋元以後,隨着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的崛起,中山郡也重新在劉氏宗族中颺名起來。
梁 郡:亦稱梁國、梁國郡,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碭郡,治所在淮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範圍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權及安徽碭山、山東曹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爲梁郡,南北朝宋國定爲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碭山)。北魏時期又回故治,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後曾以宋州爲梁郡。唐朝時期爲睢陽郡。梁郡劉氏有兩支:一支出自西漢文帝之子劉武。劉武於文帝二年受封爲梁王(即梁孝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因其地卑濕,徙治睢陽(今河南商丘)。他的後代顯貴者眾多,遂衍爲大族。梁郡劉氏另一支爲東漢明帝次子梁節王劉暢之後。劉暢後裔劉海游,於北魏時任南兗州刺史,其後代至隋唐有多人爲官,十分顯赫。如劉海五代孫劉寂,任興州刺史。
頓丘郡:漢朝初期置頓丘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清豐西南一帶地區。頓丘郡始建於西晉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下領四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清豐、濮陽、内黄、南樂、範縣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曾廢黜。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曾以頓丘爲澶州治所。據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記載,頓丘郡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之後。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醜,公元前272年),爲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以宛爲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内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複置。唐朝初期廢黜,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鄧縣)爲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南陽郡劉氏出自西漢長沙定王劉發,爲長沙劉氏的北派分支。劉發是景帝之子,封長沙王。後裔有很大一部分北遷河南南陽一帶,其中一支更發展爲東漢皇族。
東平郡: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爲東平國。南朝宋改爲郡,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轄七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廢黜。北宋朝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以鄆州爲東平府,治所在須城(今山東東平)。明、清兩朝爲州。民國時期廢州改爲縣。東平郡劉氏出自漢皇族,有很多支派。漢宣帝第四子劉宇受封爲東平王,其後又有成陽共王劉喜之子劉慶封東平侯。後漢皇子劉蒼也被封爲東平王。他們的後代形成東平劉氏各支,爲當地豪強。漢桓帝時,東平寧陽人劉梁聚眾講學,影響很廣。漢末劉楨,爲建安七子之一,系東平劉氏後裔。明朝著名水利家兵部尚書劉大夏家族,也自稱東平劉氏之後。
高平郡:原爲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爲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七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台、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爲平高郡(今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高平郡劉氏出自魯恭王劉餘。劉餘爲漢景帝第五子,立爲淮陽王,後徙封於魯。他的兒子劉驕封鬱桹侯,徙居高平。劉驕九代孫劉表,字景升,漢末任荆州刺史。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齊郡置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領八縣。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爲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廣東省東莞市建制置於唐朝,後世所稱“東莞”皆指廣東沿海的東莞。東莞郡劉氏爲西漢齊悼王劉肥之後。劉肥生城陽景王劉章,傳國九代至劉津,被光武帝劉秀封爲平萊侯,徙居東莞。其後裔有劉穆之,徙居京口,仕南朝宋,累官尚書右僕射。還有劉勰,爲南朝梁著名文學評論家,著有《文心雕龍》傳世。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爲國,或爲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時期曾以德州爲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平原郡劉氏支眾多,都出自漢皇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漢高祖之子淮南厲王劉長生濟北貞王劉勃。劉勃的兒子劉崇,始遷居平原高唐。其後裔至晉代有劉實,字子真,爲劉崇的第十一世孫,官任太常,封循陽侯。南朝齊將領劉懷珍,爲漢景帝之子膠東唐王劉寄後裔。劉寄傳國五代,至後漢有劉暹,居平原,至唐而絕。平原劉氏名人還有南朝梁學者劉峻,在東陽紫岩山講學,從學者無數。另外,後漢和帝長子劉勝曾封平原王(懷王),其後襲封者甚多,如樂安壽王之子劉得、河間孝王之子劉翼等,均封原平王。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内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爲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内,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爲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複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琅琊國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千餘年。琅邪郡劉氏有兩支,一支出自西漢皇族,是漢高祖庶長子齊王劉勝的後裔。劉肥之子劉章,封城陽王。劉章七世孫封臨沂縣慈鄉侯,子孫因家於此,後爲琅邪大族。晉有劉超,是西漢齊王劉肥的後裔。劉超的父親劉和,爲琅邪國上軍將軍。劉超初任琅邪國記室掾,隨晉元帝渡江後封零陵伯,官至左衛將軍,爲蘇峻所害。另一支琅邪劉氏出自東漢皇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琅邪王劉京後裔。漢桓帝時有琅邪人劉猛,官至宗正。
蘭陵郡:蘭陵郡始建於西晉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五縣,其時轄地包括今山東棗莊、滕縣一帶地區。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黜。蘭陵郡又稱濟寧、氶縣、棗莊。夏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莊地區西北部爲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爲蔇國,南部爲偪陽。西周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偪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屬鄫國、南屬偪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爲蘭陵、南部爲傅陽,西爲齊之舒州,北部爲齊之滕國。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棗莊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爲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爲傅陽縣,西部爲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爲滕縣。西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爲楚國。東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大寶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後,今棗莊境内隻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時期,今棗莊境内北爲蕃縣,後改爲滕縣,南爲蘭陵縣,後改爲氶縣。唐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爲氶縣。宋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爲滕縣,南部爲氶縣。金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爲滕縣,南部置嶧州。到了元朝,今棗莊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 置嶧州。明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爲嶧縣。清朝時期,今棗莊境内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民國時期,沿襲清朝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莊地區仍爲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庚子,嶧縣改爲縣級棗莊市。1961年辛醜棗莊升格爲山東省省轄市。蘭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之孫、廣陵孝王之子蘭陵侯劉宜的後裔。劉宜在漢宣帝時受封爲蘭陵王,至於莽時絕封,其後裔爲蘭陵劉氏主脈。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一是治所以郯(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爲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爲“東夷”之地,太嗥氏爲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爲黄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爲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爲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二是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複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複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三是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爲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東海郡劉氏出自東漢皇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長子東海恭王劉強的後裔。劉強是劉秀長子,郭皇后所生,本立爲皇太子。郭後被廢後,劉強貶封爲東海王。其後裔嗣王封侯者甚眾,遂衍大族。漢朝末年,有東海郯人劉虞,出任幽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封容丘侯。後與公孫瓚不和,爲其所害。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於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醜,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一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台、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隋、唐兩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時或廢州存郡則爲宣城郡,或廢郡存州則爲宣州。宣城郡劉氏淵源失考。宋朝有劉琦,字公玉,博學強覽,立志峻潔。曆任都官員外郎、歙州通判、侍御史。清代有劉南英,字宇千,詩人。尤精琴理,著有《琴學集成》。
南 郡:始建於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癸未,公元前278年),漢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下轄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門、華容、遠安、當陽、第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帶地區。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被廢黜。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南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兒子代王劉參曾孫代王劉義的後裔。南朝宋時有劉凝之,其父劉期公官衡陽太守,家於枝江爲大族。劉凝之慕老萊子、嚴子陵爲人,性好山水,擕妻子泛游江湖,隱居衡山,終身不仕。
高陽郡:戰國時期爲高陽邑,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北魏時期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高陽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淮陽憲王之子高陽侯劉並的後裔。劉並在漢平帝時受封爲高陽侯,王莽篡漢時免爵。其後裔散居高陽各處,爲大族。
高密郡:又稱高密國,西漢漢宣帝時改膠西郡置高密國,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轄境包括今山東膠州和濰坊一帶。東漢時期改郡爲縣,隸屬北海郡。南北朝後宋改爲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高密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城陽共王劉章的後裔。劉章“傳國八代,後分城陽置高密,遂爲郡人。”
竟陵郡:竟陵郡始建於西晉朝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是由江夏郡分置的,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鍾祥),其時轄地在今鍾祥、天門、京山、潛山、沔陽等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齊國以後,其轄境漸小,治所屢更,北魏時期改名爲石城。竟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魯恭王劉餘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魯恭王餘裔孫章帝封爲竟陵侯,因家焉。”後漢有劉焉,爲魯恭王後裔,世居竟陵(今潛江)。其子劉璋,漢末爲益州牧,後降劉備。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爲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黄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爲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複爲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爲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爲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爲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爲河南省。河南郡劉氏主支出自匈奴族。東漢匈奴左賢王去卑裔孫劉庫仁,字沒根,後魏時任南部大人、凌江將軍。其弟劉眷,生羅辰,任定州刺史。其後又居遼東襄平,隨魏孝文帝徙洛陽。羅辰後裔有劉崇望,唐昭宗時任宰相。其後至宋朝有劉溫叟,官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有清操。
尉氏縣:春秋時期鄭國設尉氏邑,秦朝時期置縣,沿用至今。地在今河南省尉氏縣。此支劉氏開基始祖爲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爲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複置廣平郡,轄境擴大。隋朝開皇初年廢黜。廣平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子趙王劉彭祖之後。彭祖之子劉蒼封廣平陰城侯。劉蒼死,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廣平肥鄉。劉蒼後代到唐朝出了三位宰相,即劉祥道及其子劉景先,爲高宗祖;劉從一爲德宗相。其族還有多人在朝中做官,貴盛一時。
範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範陽郡,其治所在薊(今河北薊縣),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區、房山區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帶。西晉時期改爲範陽國,北魏時期複改回範陽郡。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唐朝時期的幽州範陽郡,本是幽州涿郡,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又名爲方鎮。唐朝寶應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並兼盧龍。唐朝大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範陽縣爲治所。範陽郡劉氏來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據《元和姓纂》記載,長沙定王劉發傳國七世後,有支庶遷居範陽郡。東漢時,有司徒劉壽。
東萊郡:東萊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治所在掖縣(今山東萊州)。東漢時期移治黄縣(今山東龍口)。晉朝時期改爲東萊國。南北朝時期分爲東萊、長廣兩郡。隋朝時期改爲萊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掖縣。唐朝時期亦爲萊州。東萊郡劉氏來自西漢皇族,是城陽景王劉章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城陽景王劉章第十(原誤作七)代孫文王劉悝庶子别封爲掖侯,他的後裔因居於東萊,後發展爲該郡大族。唐朝吏部侍朗劉彤,就自稱爲其後裔。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爲汴州陳留郡。1957年並入河南省開封縣。陳留郡劉氏失考。史籍《元和姓纂》列其爲劉氏二十六個舊郡望之一。
濟陰郡: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說漢武帝建元三年)改爲濟陰郡,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菏澤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區。濟陰郡劉氏興起於唐朝,淵源失考。在唐朝有劉晏,官任左僕射,封彭城郡公。劉晏的兒子二子:劉執經,吏部郎中;次子劉宗經,國子祭酒。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爲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爲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爲秦公,以京兆郡爲秦國,黄初三年又改名爲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爲秦王,改京兆國爲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爲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内。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醜,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爲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爲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複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顺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劉氏興起於隋、唐時期,其淵源一說來自蜀漢劉氏,一說來自楚元王劉交之後。待考。隋代有劉猛,官任通州刺史。劉猛之孫劉弘基,唐初開國功臣之一,任右驍衛大將軍、太僕卿,封夔國公。其子孫在唐朝多人做大官,家族盛極一時。
廬陵郡:廬陵郡始建於東漢朝興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一說在江西吉安)。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到了唐朝時期,又改名爲吉州。廬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長沙王劉發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長沙定王之子劉倉,封安成侯,世居今江西吉安。劉倉後裔非常興旺發達,蔚爲廬陵望族。梁朝時有安成内史劉元偃,世代居信吉州,自稱爲劉倉後裔。唐朝有行昌,左司員外郎。他的孫子劉淑,任殿中御史。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疊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爲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爲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陳後廢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爲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朝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爲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爲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一帶,唐朝時期並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隻是個縣級建制,位於江蘇溧陽旁邊,緊靠長江。丹陽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孫、江都王劉非之子丹陽侯劉敢的後裔。丹陽劉氏在唐朝有劉鄴,字漢藩,任唐懿宗、唐僖宗朝宰相。他的父親劉三複,官刑部侍郎,世居句容。
南康郡:亦稱南野縣、南埜縣。南康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南康多處發掘的恐龍蛋化石證明:南康在人類誕生前就充滿生命的活力。隆木、坪市等鄉分别發現的石鏃、石矛,說明史前南康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龍回等鄉鎮的漢唐墓葬群,展示了南康古代燦爛的文化。南康在秦朝時期時屬南埜(南野)縣地。三國孫吳嘉禾五年(丙辰,公元236年)析南野立南安縣。晉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名南康縣。東晉後曆代的中原漢人由於戰亂等原因,擧家南遷至南康落戶,形成了南康客家人群,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晉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屬南康郡, 治所在雩都縣(今江西於都)。東晉時期移治到贛縣,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地。南朝宋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屬南康國。齊、梁、陳、隋屬南康郡。唐朝時期又改爲虔州,在唐開元四年(丙辰,公元716年),開鑿了梅嶺驛道,溝通嶺南與中原。古驛道上的重鎮南康,經濟文化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成爲了古驛道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爲“衣冠文物之名區、財賦舟車之都會”。五代十國屬百勝軍。南康屬昭信軍。宋屬南安軍。元屬南安路。唐宋以來,詩人賈島、蘇東坡等墨客騷人在南康題詠唱和,留下了不少名句佳話。明、清屬南安府。民國時期先後屬贛南道和第十一、第四行政區。1949年8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康,屬贛州分區(後爲贛西南行政區直屬縣),1951年6月屬贛州專區,1954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1年屬贛州地區。1995年3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康縣,設立南康市(縣級)。1999年贛州地區撤地改市後屬贛州市。南康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楚元王劉交的後裔。據《元和姓纂》記載,楚元王劉交第六世孫劉延壽的裔孫劉璠始居南康。劉璠的第六世孫劉惠騫,南朝蕭梁時任同州刺史。劉惠騫的孫子劉悔陵,唐朝時任少府監。宋元以後,南康劉氏更加興盛。
廣陵郡:即江都郡。原爲戰國時楚國廣陵邑。秦朝時期置廣陵縣,在今江蘇颺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颺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颺州、儀征、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爲江陽,治所在今颺州。南唐時期又恢複爲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並入江都。廣陵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兒廣陵厲王劉胥的後裔。劉胥在漢宣帝時受封爲廣陵王,劉胥的四個兒子均封侯。後劉胥圖謀不軌,賜死,諸子廢爲庶人。元帝時又立胥子劉霸爲廣陵王(孝王),傳國至王莽時絕。劉胥的子孫世居廣陵,形成大族。東漢時有劉胥第六世孫劉貺,官任司徒。又有劉辯,任清河太守。劉辯之子劉瑜,桓帝時官拜議郎。桓帝死時,他與大將軍竇武謀誅殺宦官,失敗身死。晉代劉頌,官至廷尉、吏部尚書,其家世居廣陵,爲名族。當時同郡有四大姓:雷、蔣、彀、魯,均在劉氏之下,時人爲之語雲:“雷、蔣、彀、魯,劉最爲祖。”
長沙郡:周朝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滅楚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等地。西漢改郡爲長沙國,東漢仍改回爲郡。長沙郡劉氏出自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劉發後裔封王侯者甚眾,分居湘鄂各處,形成大族。
臨淮郡:臨淮郡始建於漢武帝時,治所在徐縣(今江蘇泗洪),領二十九縣,轄境包括屬於今江蘇和安徽的睢寧、嘉山、盱眙、六合、天長、洪澤、淮安、阜寧、建湖、鹽城、興化、東台、海安、泰縣及泰州、靖江等地。臨淮郡劉氏出自東漢光武帝之子廣陵思王劉荆。劉荆的兒子劉平封俞鄉侯。平子劉彪襲爵,彪孫劉熙,仕魏爲尚書郎。熙子劉述,任東平太守。述子劉建,晉代任永城令,世居臨淮。劉建的兒子劉會,官琅邪内史,跟隨晉元帝渡江,居丹陽。其子孫仕宋,至梁末又徙居晉陵(今江蘇常州)。唐朝著名的晉陵劉氏,就是臨淮劉氏分支。其代表人物,劉子翼,著作佐郎,他的兒子劉禕之,事武則天爲宰相。
東 郡: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一帶地區。西漢時期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南部僕陽縣及山東省東西部一帶地區。東漢初其平中嚐治武陽,臧洪爲太守,又治東武陽。西晉朝時期廢黜,東晉朝複置,在今河南滑縣東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縣),隋朝初期廢黜,後曾以兗州爲東郡,此兗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縣)改名而成,並非今山東省之兗州。南朝宋國再置東郡,在河南陳州府境。劉羅辰第七世孫劉政會的兒子劉奇,唐時任吏部侍郎。劉奇的兒子劉超,任河南少尹;劉微,任吳郡太守、江南采訪;劉循,金吾將軍。劉政會次子劉元象,主客郎;劉元育,易州刺史。東郡劉氏在唐朝多人做官,蔚爲大族。
堂號
彭城堂:在劉氏家族的眾多堂號中,最爲著名的莫過於彭城堂。這是因爲彭城是劉氏的共同郡望,也是漢家劉氏的發源地。因此,許多劉氏宗族都將自己的祠堂稱爲“彭城堂”,以標明自己爲彭城劉氏,是正宗的漢家後裔。甚至出自他源的劉氏,如匈奴劉氏、沙陀劉氏等,因年代久遠,譜系失考,上代失叙,也對外自稱爲彭城劉氏,往往以“彭城堂”作爲本族堂號。現今以“彭城堂”爲堂號的劉氏,在中國南北各地和海外華人中都有發現。
藜照堂: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劉氏宗族中,另一個用得最多的、最爲著名的堂號,就是藜照堂了。藜照堂的得名,來自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爲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彭城人,西漢著名文學家和經學家。西漢成帝時,更名“劉向”,任光祿大夫,奉命在當時皇家圖書館--天祿閣校閱各種經典,後寫成我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别錄》,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傳說有一天,劉向在天祿閣校書至深夜,當燭盡燈滅之後,仍不肯就寢,就是暗室中背誦經書。忽有一位黄衣老人,手柱青藜杖叩門進來,接着將手中青藜杖頂端一吹,藜杖竟然燃燒起來,發出光芒,照亮了暗室。劉向見狀,對老人肅然起敬,因施禮相迎,並詢問老人尊姓大名。老人答道:“我乃太乙之精,聞知卯金氏之子好學,特來視察。現贈你《洪範五行》之文。”老人說完,果從懷中取出一卷簡牘,傳授給劉向。此後,劉向果然成爲一代著名學者宗師,在中國文化史上建立起不朽偉業。劉氏後人爲了紀念這一燃藜夜讀的神奇傳說,鼓勵族人發奮讀書,就以“藜照堂”作爲堂號。緣出這一典故的劉氏堂號,藜照堂及與此相近的堂號,不隻在劉向後裔彭城劉氏宗派中,在中國南北各地各宗派劉氏後裔中都被廣泛使用,該堂號已成爲了劉氏的標志之一。
中山堂:中山堂是劉氏中又一個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號。中山是劉氏的著名郡望,也是劉氏的發源地之一。中山劉氏在劉氏各宗派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丁極爲興旺,族裔眾多。當年開派始祖中山靖王就有一百多個兒子,是劉氏各派開基祖和當時各劉氏親王中最多的一個;此後,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劉開七、劉廣傳一宗,有十四個兒子、八十一個孫子,三百六十個曾孫,後裔子孫更是千枝萬葉,構成世界劉氏的主體之一。這個堂號隻實用於中山劉氏一派,但由於中山劉氏族人眾多,因而“中山堂”也就成爲劉氏最著名的堂號之一。
蒲編堂:“蒲編堂”是一個典故堂號,源出三國時劉備與母親編蒲販鞋的故事。史書上說,劉備早年家居河北涿縣,因幼年喪父,家境貧苦,常與寡母編蒲席、販草鞋謀生。劉邦稱帝後,常思昔日母親打鞋織席之苦,茶飯無味。劉氏後人爲了紀念此事,就以“蒲編”作堂號,以告示族人勿忘創業艱辛,平生應以勤勞爲本。“蒲編堂”主要在部分劉備後人中使用,遠沒有彭城堂、中山堂、藜照堂等著名。
五忠堂:五忠堂是以祖先名號爲堂號。宋朝時期,福建建州、建陽劉氏一門忠烈,有五人死後被朝廷賜諡爲“忠”,世人號稱“劉氏五忠”:建陽五夫里的忠顯公劉韐、忠定公劉子羽、忠肅公劉珙,建州麻沙里的忠簡公劉頜、忠烈公劉純。後人爲了紀念劉氏祖先這一光榮的歷史,鼓勵族人精忠報國,就以“五忠堂”爲堂號。“五忠堂”的堂號,主要在福建劉氏及其分遷到各地的劉氏支派後裔中使用。
墨莊堂:墨莊堂是一個典故堂號。它源於這樣一個故事:江西新喻人劉式,本爲南唐進士,宋初官任刑部員外郎,爲人酷好讀書,藏書豐富。劉式死後,夫人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爲官清廉,死後沒有爲你們留下什麼田莊產業,隻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可稱之爲墨莊,希望你們在墨莊里辛勤耕耘,好好繼承這份珍貴的祖業。”此後,劉式的兒子們遵從母訓,刻苦攻讀,最後都學有所成,成了名人。此事在當地民間和士大夫之間傳爲美談,陳夫人教子有方,被人們尊稱爲“墨莊夫人”,一代偉人朱熹還曾爲此寫了一篇《墨莊記》以紀其美。劉式的後代因此以“墨莊堂”爲堂號,以紀念祖先恩德,激勵族人發奮讀書。“墨莊堂”的堂號,主要有江西劉式後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遷他省的劉式後裔仍沿用這一堂號。
漢里堂:“漢里堂”是一個地名堂號。所謂“漢里”,就是“漢之故里”的簡稱。今江蘇省徐州市轄下的豐縣趙莊金劉砦,就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古沛郡豐縣中陽里。舊時豐縣縣衙大門兩旁,都書寫有“漢高故里;古宋遺風”的對聯。這里的劉氏家族,更以自己是漢朝皇族後裔而自豪,爲了對世人表明他們是漢高祖的家鄉人,他們就以“漢里堂”作爲家族的堂號。“漢里堂”,顧名思義,就隻能由漢高祖故鄉的劉氏使用,因此,在豐縣以外地區的劉氏宗族,就沒有人會用這個堂號。
豢龍堂:“禦龍堂”是一個取自祖先名號的堂號。據史書記載,當年劉氏的大顯祖劉累自小跟當時的豢龍氏學習馴養成龍的技術,所被夏王孔甲派去馴養龍。劉累因馴龍技術高超,深得夏王孔甲的賞識,被孔甲賜姓爲禦龍氏。劉氏族人爲了紀念劉累,就以他的名號作宗族的堂號,對外稱“禦龍堂”。禦龍堂的堂號,在今山西、江蘇豐縣、江西於都甚至馬來西亞的華人劉氏宗族中都有發現。
七業堂:“七業堂”也是一個歷史典故堂號,起源於晉人劉殷之子好學的故事。據《晉書·劉殷傳》記載,西晉人劉殷,字長盛,爲人至孝,後發憤記憶,博通經史,官至侍中、太保、錄尚書事。劉殷自己博學多才,對兒子們也是要求嚴格。他有七個兒子,在他的教誨下,都專心治學,研究經史。其中,五個兒子分别學習《詩經》、《尚書》、《易經》、《周禮》、《春秋》“五經”,一人專攻一經,另有一個兒子攻讀《史記》、一個兒子攻讀《漢書》。他的兒子們後來都學有所成,成爲當時著名的學者。當時北方的學術,以劉殷一家最爲興盛。史稱劉氏“一門之内,七業俱興”。劉殷後人爲了紀念這一盛事,鼓勵族人勤奮學習、刻苦攻讀,就將本族堂號取名爲“七業堂”。與這一典故有關的還有“傳經堂”。
傳經堂:同七業堂。
鐵漢堂:“鐵漢堂”是一個典故堂號,源於劉安世爲人正直不阿的故事。劉安世是宋朝的著名諫官。他爲人剛正不阿,敢於直諫,甚至多次當面觸怒皇帝。許多朝廷大臣對他又敬又怕,而奸臣蔡京則一意陷害。後劉安世被貶到梅州,蔡京曾派使者脅迫其自殺,但沒有成功。蔡京又指使一轉運判官前往殺安世,安世得知消息後毫無懼意,一邊繼續與朋友飲酒聊天,一邊爲自己安排後事,並對人說:“死並不難。”後判官途中暴死,劉安世才幸免於難。當時另一位被貶到嶺南的大學者蘇東坡聽到此事,對劉安世大加讚颺,稱他他是“真鐵漢”!劉安世的後人爲了宏颺祖先的這一高尚品德,培養族人剛正不阿的素質,就將本族堂號取名叫“鐵漢堂”。“鐵漢堂”的堂號,自然爲劉安世的後裔們所專有,其他劉氏宗族,極少有使用。
清愛堂:“清愛堂”是一個由皇帝禦賜的堂號,源自清康熙爲劉墉家族題堂匾的典故。清代山東諸城劉氏是一整個清代劉氏家族中最著名也是最顯赫的家族,這個家族因出了劉棨、劉統勳、劉墉三個大臣而聞名天下。據說當年任朝廷大臣的劉棨家中祠堂落成,特請清康熙皇帝禦賜堂匾,清康熙因書“清愛堂“三字,並對劉棨說:“朕希望你們劉家父子在朝爲官,都能做到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後來清乾隆皇帝又再次爲劉氏家族禦題了“清愛堂”的匾額。自此以後,山東諸城劉氏家族就以“清愛堂”爲本族堂號,至今不變。因爲堂號是皇帝禦賜,所以世人又稱之爲“禦賜清愛堂”。“清愛堂”是山東省諸城劉氏家族及其分支的專有堂號,其他各地的劉氏宗族,則不會使用這一堂號。
磐宗堂:“磐宗堂”也是一個典故堂號。“磐宗”二字,典出《史記·孝文帝紀》。該書有如下記載:“高帝封王子弟,地域犬牙相制,此所謂磐石宗宗也。”後來劉氏族人因用“磐宗”作堂名,喻意劉氏宗族江山永固,堅如磐石。此堂名在湖南省華容劉氏宗族中也有發現。
劉氏堂號眾多,大體也可分爲地名堂號、典故堂號、教化堂號和其他堂號,現羅列於下,供讀者參考:
⑴地名類堂號:
彭城堂、沛國堂、漢里堂、沛豐堂、弘農堂、河間堂、中山堂、梁郡堂、頓丘堂、南陽堂、東平堂、東莞堂、平原堂、廣平堂、廣陵堂、臨淮堂、琅邪堂、蘭陵堂、東海堂、丹陽堂、宣城堂、南郡堂、高陽堂、高密堂、竟陵堂、長沙堂、河南堂、穎川堂、太原堂、東萊堂、任城堂、高平堂、高堂堂、中山堂、西蜀堂、沙甸堂、安成堂、尉氏堂、南華堂、前溪堂、梓溪堂、燕翼堂等。
⑵典故類堂號:
禦龍堂、邦聲堂、漢室堂、敬勝堂、道勝堂、蒲編堂、屏山堂、五忠堂、八賢堂、鐵漢堂、墨莊堂、清愛堂、藜照堂、黎煦堂、黎照堂、藜閣堂、藜光堂、青藜堂、燃藜堂、然藜堂、光藜堂、興藜堂、尚藜堂、寶藜堂、天祿堂、祿閣堂、校書堂、太乙堂、泰乙堂、然乙堂、表照堂、七業堂、傳經堂、明經堂、授經堂、崇經堂、儒林堂、存著堂、惇典堂、郡馬堂、青雲堂、金蓮堂、花藪堂、冰鑒堂、二粟堂等。
⑶教化類堂號:
尚德堂、馨德堂、厚德堂、崇德堂、儉德堂、樹德堂、恒德堂、一德堂、德新堂、德聲堂、德馨堂、正倫堂、序倫堂、叙倫堂、敦倫堂、聚倫堂、彝倫堂、清倫堂、義倫堂、五倫堂、尚義堂、旌義堂、集義堂、立義堂、崇禮堂、崇讓堂、恭讓堂、強恕堂、忠定堂、忠賢堂、忠樂堂、武忠堂、懷賢堂、仁視堂、仁粟堂、仁本堂、立本堂、敦本堂、篤本堂、隆本堂、務本堂、宗本堂、報本堂、元本堂、本源堂、敦睦堂、敦厚堂、敬睦堂、磐宗堂、九睦堂、思成堂、思孝堂、再思堂、永思堂、靜思堂、念祖堂、奉先堂、親親堂、怡怡堂、慶元堂、直介堂、佩三堂、守三堂、遠慶堂、崇慶堂、繼先堂、文明堂、孝友堂、忠孝堂、孝享堂、漫德堂、餘慶堂、衍慶堂、延慶堂、善慶堂、具慶堂、集樂堂、誠意堂、誠敬堂、世榮堂、嘉善堂、繼志堂、源仁堂、聚奎堂、崇高堂、永古堂、複古堂、崇古堂、存古堂、集本堂、明祿堂、嘉會堂、思遠堂、悠久堂、永言堂、敬愛堂、上升堂、文英堂、譜壽堂、八字堂、見複堂、振藻堂、如在堂、世錦堂、集英堂、兩全堂、繩武堂、華先堂、謹厚堂、德馨堂、肅紀堂、道勝堂、貽遠堂、暎武堂、餘蔭堂、聚芝堂等。
⑷其它類堂號:
泰來堂、曙光堂、永昌堂、永常堂、永泰堂、永複堂、永忠堂、永正堂、仲宣堂……等等。
藜照堂: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劉氏宗族中,另一個用得最多的、最爲著名的堂號,就是藜照堂了。藜照堂的得名,來自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爲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彭城人,西漢著名文學家和經學家。西漢成帝時,更名“劉向”,任光祿大夫,奉命在當時皇家圖書館--天祿閣校閱各種經典,後寫成我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别錄》,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傳說有一天,劉向在天祿閣校書至深夜,當燭盡燈滅之後,仍不肯就寢,就是暗室中背誦經書。忽有一位黄衣老人,手柱青藜杖叩門進來,接着將手中青藜杖頂端一吹,藜杖竟然燃燒起來,發出光芒,照亮了暗室。劉向見狀,對老人肅然起敬,因施禮相迎,並詢問老人尊姓大名。老人答道:“我乃太乙之精,聞知卯金氏之子好學,特來視察。現贈你《洪範五行》之文。”老人說完,果從懷中取出一卷簡牘,傳授給劉向。此後,劉向果然成爲一代著名學者宗師,在中國文化史上建立起不朽偉業。劉氏後人爲了紀念這一燃藜夜讀的神奇傳說,鼓勵族人發奮讀書,就以“藜照堂”作爲堂號。緣出這一典故的劉氏堂號,藜照堂及與此相近的堂號,不隻在劉向後裔彭城劉氏宗派中,在中國南北各地各宗派劉氏後裔中都被廣泛使用,該堂號已成爲了劉氏的標志之一。
中山堂:中山堂是劉氏中又一個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號。中山是劉氏的著名郡望,也是劉氏的發源地之一。中山劉氏在劉氏各宗派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丁極爲興旺,族裔眾多。當年開派始祖中山靖王就有一百多個兒子,是劉氏各派開基祖和當時各劉氏親王中最多的一個;此後,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劉開七、劉廣傳一宗,有十四個兒子、八十一個孫子,三百六十個曾孫,後裔子孫更是千枝萬葉,構成世界劉氏的主體之一。這個堂號隻實用於中山劉氏一派,但由於中山劉氏族人眾多,因而“中山堂”也就成爲劉氏最著名的堂號之一。
蒲編堂:“蒲編堂”是一個典故堂號,源出三國時劉備與母親編蒲販鞋的故事。史書上說,劉備早年家居河北涿縣,因幼年喪父,家境貧苦,常與寡母編蒲席、販草鞋謀生。劉邦稱帝後,常思昔日母親打鞋織席之苦,茶飯無味。劉氏後人爲了紀念此事,就以“蒲編”作堂號,以告示族人勿忘創業艱辛,平生應以勤勞爲本。“蒲編堂”主要在部分劉備後人中使用,遠沒有彭城堂、中山堂、藜照堂等著名。
五忠堂:五忠堂是以祖先名號爲堂號。宋朝時期,福建建州、建陽劉氏一門忠烈,有五人死後被朝廷賜諡爲“忠”,世人號稱“劉氏五忠”:建陽五夫里的忠顯公劉韐、忠定公劉子羽、忠肅公劉珙,建州麻沙里的忠簡公劉頜、忠烈公劉純。後人爲了紀念劉氏祖先這一光榮的歷史,鼓勵族人精忠報國,就以“五忠堂”爲堂號。“五忠堂”的堂號,主要在福建劉氏及其分遷到各地的劉氏支派後裔中使用。
墨莊堂:墨莊堂是一個典故堂號。它源於這樣一個故事:江西新喻人劉式,本爲南唐進士,宋初官任刑部員外郎,爲人酷好讀書,藏書豐富。劉式死後,夫人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爲官清廉,死後沒有爲你們留下什麼田莊產業,隻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可稱之爲墨莊,希望你們在墨莊里辛勤耕耘,好好繼承這份珍貴的祖業。”此後,劉式的兒子們遵從母訓,刻苦攻讀,最後都學有所成,成了名人。此事在當地民間和士大夫之間傳爲美談,陳夫人教子有方,被人們尊稱爲“墨莊夫人”,一代偉人朱熹還曾爲此寫了一篇《墨莊記》以紀其美。劉式的後代因此以“墨莊堂”爲堂號,以紀念祖先恩德,激勵族人發奮讀書。“墨莊堂”的堂號,主要有江西劉式後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遷他省的劉式後裔仍沿用這一堂號。
漢里堂:“漢里堂”是一個地名堂號。所謂“漢里”,就是“漢之故里”的簡稱。今江蘇省徐州市轄下的豐縣趙莊金劉砦,就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古沛郡豐縣中陽里。舊時豐縣縣衙大門兩旁,都書寫有“漢高故里;古宋遺風”的對聯。這里的劉氏家族,更以自己是漢朝皇族後裔而自豪,爲了對世人表明他們是漢高祖的家鄉人,他們就以“漢里堂”作爲家族的堂號。“漢里堂”,顧名思義,就隻能由漢高祖故鄉的劉氏使用,因此,在豐縣以外地區的劉氏宗族,就沒有人會用這個堂號。
豢龍堂:“禦龍堂”是一個取自祖先名號的堂號。據史書記載,當年劉氏的大顯祖劉累自小跟當時的豢龍氏學習馴養成龍的技術,所被夏王孔甲派去馴養龍。劉累因馴龍技術高超,深得夏王孔甲的賞識,被孔甲賜姓爲禦龍氏。劉氏族人爲了紀念劉累,就以他的名號作宗族的堂號,對外稱“禦龍堂”。禦龍堂的堂號,在今山西、江蘇豐縣、江西於都甚至馬來西亞的華人劉氏宗族中都有發現。
七業堂:“七業堂”也是一個歷史典故堂號,起源於晉人劉殷之子好學的故事。據《晉書·劉殷傳》記載,西晉人劉殷,字長盛,爲人至孝,後發憤記憶,博通經史,官至侍中、太保、錄尚書事。劉殷自己博學多才,對兒子們也是要求嚴格。他有七個兒子,在他的教誨下,都專心治學,研究經史。其中,五個兒子分别學習《詩經》、《尚書》、《易經》、《周禮》、《春秋》“五經”,一人專攻一經,另有一個兒子攻讀《史記》、一個兒子攻讀《漢書》。他的兒子們後來都學有所成,成爲當時著名的學者。當時北方的學術,以劉殷一家最爲興盛。史稱劉氏“一門之内,七業俱興”。劉殷後人爲了紀念這一盛事,鼓勵族人勤奮學習、刻苦攻讀,就將本族堂號取名爲“七業堂”。與這一典故有關的還有“傳經堂”。
傳經堂:同七業堂。
鐵漢堂:“鐵漢堂”是一個典故堂號,源於劉安世爲人正直不阿的故事。劉安世是宋朝的著名諫官。他爲人剛正不阿,敢於直諫,甚至多次當面觸怒皇帝。許多朝廷大臣對他又敬又怕,而奸臣蔡京則一意陷害。後劉安世被貶到梅州,蔡京曾派使者脅迫其自殺,但沒有成功。蔡京又指使一轉運判官前往殺安世,安世得知消息後毫無懼意,一邊繼續與朋友飲酒聊天,一邊爲自己安排後事,並對人說:“死並不難。”後判官途中暴死,劉安世才幸免於難。當時另一位被貶到嶺南的大學者蘇東坡聽到此事,對劉安世大加讚颺,稱他他是“真鐵漢”!劉安世的後人爲了宏颺祖先的這一高尚品德,培養族人剛正不阿的素質,就將本族堂號取名叫“鐵漢堂”。“鐵漢堂”的堂號,自然爲劉安世的後裔們所專有,其他劉氏宗族,極少有使用。
清愛堂:“清愛堂”是一個由皇帝禦賜的堂號,源自清康熙爲劉墉家族題堂匾的典故。清代山東諸城劉氏是一整個清代劉氏家族中最著名也是最顯赫的家族,這個家族因出了劉棨、劉統勳、劉墉三個大臣而聞名天下。據說當年任朝廷大臣的劉棨家中祠堂落成,特請清康熙皇帝禦賜堂匾,清康熙因書“清愛堂“三字,並對劉棨說:“朕希望你們劉家父子在朝爲官,都能做到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後來清乾隆皇帝又再次爲劉氏家族禦題了“清愛堂”的匾額。自此以後,山東諸城劉氏家族就以“清愛堂”爲本族堂號,至今不變。因爲堂號是皇帝禦賜,所以世人又稱之爲“禦賜清愛堂”。“清愛堂”是山東省諸城劉氏家族及其分支的專有堂號,其他各地的劉氏宗族,則不會使用這一堂號。
磐宗堂:“磐宗堂”也是一個典故堂號。“磐宗”二字,典出《史記·孝文帝紀》。該書有如下記載:“高帝封王子弟,地域犬牙相制,此所謂磐石宗宗也。”後來劉氏族人因用“磐宗”作堂名,喻意劉氏宗族江山永固,堅如磐石。此堂名在湖南省華容劉氏宗族中也有發現。
劉氏堂號眾多,大體也可分爲地名堂號、典故堂號、教化堂號和其他堂號,現羅列於下,供讀者參考:
⑴地名類堂號:
彭城堂、沛國堂、漢里堂、沛豐堂、弘農堂、河間堂、中山堂、梁郡堂、頓丘堂、南陽堂、東平堂、東莞堂、平原堂、廣平堂、廣陵堂、臨淮堂、琅邪堂、蘭陵堂、東海堂、丹陽堂、宣城堂、南郡堂、高陽堂、高密堂、竟陵堂、長沙堂、河南堂、穎川堂、太原堂、東萊堂、任城堂、高平堂、高堂堂、中山堂、西蜀堂、沙甸堂、安成堂、尉氏堂、南華堂、前溪堂、梓溪堂、燕翼堂等。
⑵典故類堂號:
禦龍堂、邦聲堂、漢室堂、敬勝堂、道勝堂、蒲編堂、屏山堂、五忠堂、八賢堂、鐵漢堂、墨莊堂、清愛堂、藜照堂、黎煦堂、黎照堂、藜閣堂、藜光堂、青藜堂、燃藜堂、然藜堂、光藜堂、興藜堂、尚藜堂、寶藜堂、天祿堂、祿閣堂、校書堂、太乙堂、泰乙堂、然乙堂、表照堂、七業堂、傳經堂、明經堂、授經堂、崇經堂、儒林堂、存著堂、惇典堂、郡馬堂、青雲堂、金蓮堂、花藪堂、冰鑒堂、二粟堂等。
⑶教化類堂號:
尚德堂、馨德堂、厚德堂、崇德堂、儉德堂、樹德堂、恒德堂、一德堂、德新堂、德聲堂、德馨堂、正倫堂、序倫堂、叙倫堂、敦倫堂、聚倫堂、彝倫堂、清倫堂、義倫堂、五倫堂、尚義堂、旌義堂、集義堂、立義堂、崇禮堂、崇讓堂、恭讓堂、強恕堂、忠定堂、忠賢堂、忠樂堂、武忠堂、懷賢堂、仁視堂、仁粟堂、仁本堂、立本堂、敦本堂、篤本堂、隆本堂、務本堂、宗本堂、報本堂、元本堂、本源堂、敦睦堂、敦厚堂、敬睦堂、磐宗堂、九睦堂、思成堂、思孝堂、再思堂、永思堂、靜思堂、念祖堂、奉先堂、親親堂、怡怡堂、慶元堂、直介堂、佩三堂、守三堂、遠慶堂、崇慶堂、繼先堂、文明堂、孝友堂、忠孝堂、孝享堂、漫德堂、餘慶堂、衍慶堂、延慶堂、善慶堂、具慶堂、集樂堂、誠意堂、誠敬堂、世榮堂、嘉善堂、繼志堂、源仁堂、聚奎堂、崇高堂、永古堂、複古堂、崇古堂、存古堂、集本堂、明祿堂、嘉會堂、思遠堂、悠久堂、永言堂、敬愛堂、上升堂、文英堂、譜壽堂、八字堂、見複堂、振藻堂、如在堂、世錦堂、集英堂、兩全堂、繩武堂、華先堂、謹厚堂、德馨堂、肅紀堂、道勝堂、貽遠堂、暎武堂、餘蔭堂、聚芝堂等。
⑷其它類堂號:
泰來堂、曙光堂、永昌堂、永常堂、永泰堂、永複堂、永忠堂、永正堂、仲宣堂……等等。
頁面所限,另見》》劉姓家譜文獻
頁面所限,另見》》劉姓字輩排行
頁面所限,另見》》劉姓楹聯典故
中國曆代劉氏皇帝簡介
七十五世祖:西漢太祖高皇帝一一劉邦(西漢王朝的創立者)
公元前三世紀末,在人類歷史舞台上,誕生了這樣一位超偉大級的聖明賢君:他出身農民,憑着其非凡才智和超人的膽略,手提三尺寶劍,逐鹿華夏,問鼎中原,終於推翻暴秦,一統中華天下;登上皇帝寶座之後,又采取對内休養生息,對外睦鄰友好的進步政策,使備受戰爭蹂蹣變得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終於得到了盼望己久的安定和平。正是在他和他的繼任者們的英明治理之下,中華民族迅速得到了空前的蓬勃發展,中華文明也因此再次煥發出其絢麗奪目的光輝,東方世界文明的典範 ——漢唐盛世也因此奠基,他,就是劉姓最傑出的祖先,漢帝國(西漢王朝)的創立者一一劉邦。
劉邦曾祖父劉清(曾改名叫金流、金燃)、祖父劉榮(字仁浩,號豐公)、父親劉煓(名昂,字執嘉,號顯初)。劉煓生四子:長子劉伯、次子劉仲、三子劉邦、四子劉交。
劉邦字季,生於秦昭襄五十一年(周郝王五十九年)乙巳(公元前256年),一代人傑劉邦誕生在當時的泗水郡沛縣豐邑中陽里金劉莊(今江蘇省豐縣金劉砦)。
劉邦是一代明君偉人,“大丈夫當若此”,有一年,劉邦被抽派到秦都鹹陽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出巡的壯觀場面。這位鄉村農民首次見到如此大場面時,發出的竟然是這樣的感慨:“嗟呼.大丈夫當若此也!”其抱負之大,由此可見。
不甘心隻做個臉朝黄土背朝天的農民,三十歲左右的劉邦帶着他的滿懷壯志,在秦朝後期第一次參加了秦國基層地方小吏的考試。顺利通過考試後,劉邦當上了沛縣城東泗水亭的亭長(一種相當於今天村長一級的地方基層小官吏),開始了他改變自己命運的嚐試。
時勢造英雄。當劉邦抱着“大丈夫當若此”的鴻志混蹟於豐沛小邑市井時,秦王朝的統治,也正在急速走向崩潰。專制獨裁、殘暴無道的統治,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天下騷動。
公元前212年,劉邦在豐西澤中.釋放了一批被迫參加修築秦始皇陵的“刑徒”。其中有十多名壯士.大慨是出於感激和敬佩,堅決要求追隨劉邦,劉邦接受了他們。……繼有“揮劍斬大蛇”的壯擧。
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反秦,劉邦知道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時機已到,率眾響應。在沛縣少年豪傑和官吏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的支持下,殺了秦朝的沛縣縣令,攻占縣城。正式宣布反秦起義。劉邦的義擧得到了豐沛一帶江湖豪傑、地方官吏和父老鄉紳的擁護,當地少年子弟紛紛參加義軍,隊伍迅速發展到二、三千人.劉邦在沛縣一帶素有人緣影響,因此被公推爲這支義軍的統帥,號稱“沛公”,從此走上了霸王之路。
公元前208年七月,劉邦義軍立六國貴族後裔熊心爲楚懷王,建都盱台,後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公元前207年,楚懷王將義軍兵分二路:一路由項羽(此時項梁已死)率領北伐秦軍主力,以解趙國巨鹿之圍;一路由劉邦統帥西征秦都鹹陽,然後各路義軍都進攻關中。楚懷王還與眾將約定:誰先攻入關中,推翻秦朝,誰就可以稱王。
公元前206年十一月,劉邦率領十萬大軍攻克秦朝首部鹹陽,接受秦王子嬰投降,向全國宣告秦朝的滅亡。接着,劉邦退出成陽,還師灞上,等候各路義軍入關,並與關中父老鄉親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見自己稱霸的時機還不成熟,忍辱負重,委曲求全,親赴項羽的“鴻門宴”。鴻門宴後.項羽血洗鹹陽,火燒阿房宮,殘殺秦王子嬰。又以功臣自居,違背當初楚懷王與各義軍將領訂下的“先入關者王”的盟約,自稱“西楚霸王”;把楚懷王遠遷到湖南郴州之後再加暗殺。項羽又以諸侯霸主的身份,分封十八路諸侯。劉邦受封爲漢王,管轄偏僻的巴蜀、漢中地區。
漢王劉邦來到漢中後,以南鄭(今陝西南鄭縣)爲王都,以巴蜀爲根據地,很快建立起自已的政權——漢,這便是漢家王朝的前身(漢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
楚,漢相持期間,楚軍因主帥項羽驕横不仁、暴虐無道,造成内部將相矛盾不和,外部民眾怨聲載道:相反,漢政權則因劉邦仁義愛民,又善於重用人才、團結部下,故而内得蕭何、韓信、張良等良材輔助,外得百姓擁護愛戴。這樣.經過長達四、五年之久的相持對峙和苦戰,漢政權終於由弱轉強,反敗爲勝。
漢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親率漢軍主力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南沱河北岸)與項羽的楚軍展開最後大決戰。結果,劉邦的漢軍大勝,楚軍全軍覆滅,楚霸王項羽也在四面楚歌聲中自刎於烏江(今安徽省和縣東北)。到此,曆時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勝利而宣告結束。
漢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二月初三日,漢軍在山東省定陶汜水北岸(山東曹縣北)擧行新的登基大典,漢王劉邦正式宣告登基稱皇帝,國號“漢”,定都洛陽。至此,由劉姓創立的大漢帝國正式宣告成立。劉邦也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布衣而登上寶座的皇帝。高祖七年辛醜(公元前200年)遷都長安,高祖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遷都洛陽。
建立漢朝後,劉邦實行了一系列英明的政策,使漢朝初年的社會經濟迅速得到了恢曼和發展,從而爲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白馬盟誓:爲了確保漢朝萬世江山都是劉姓一家天下,劉邦特意宰殺白馬,與群臣歃血爲盟:“從今以後,非劉姓者不能爲王,誰若違背此約,天下可共起而擊之!王命諭曰:蓋在高祖,其興有五:一曰帝堯之苗裔;二曰禮貌多奇;三曰神武有征應;四曰寬民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誠信好謀,明遠聽受,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用已,從諫如從流,時趨如通赴,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拔足揮洗,從酈生之說,竊戌卒之言,斷懷王之清,明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擧韓信於行陣,拔陳平於亡命,英雄陳力,群策畢擧,此漢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
史官有詩讚曰:
沛郡生神異,規模迫不同,條章明刺法.師紀戒兵穹,
納諫如國轉,知人是鑒空,殷湯武周後,開創建奇功。
又有詩曰:赤幟高懸映日紅,山東旺氣正龍蔥;始皇編曆空勞想,項藉經營枉自穹。
天命默符真命在,人心響應棄心通;長安百二山河壯,四百年來漢業隆。
劉邦登基後,大封兄弟族人,總計所封的劉姓諸侯王,前後多達十二個:
代 王:劉 仲,劉邦的二哥;
楚元王:劉 交,劉邦的弟弟;
齊 王:劉 肥,劉邦的庶長子,他過繼給劉邦的大哥劉伯,奉守長房的香火;
趙 王:劉如意,劉邦的三子;
淮陽王:劉 友,劉邦的四子;
代 王:劉 恒,劉邦的五子,(後繼位稱帝,即漢文帝);
粱 王:劉 恢,劉邦的六子;
燕 王:劉 建,劉邦的七子;
淮南王:劉 長,劉邦的八子;
荆 王:劉 賈,劉邦的堂弟。
燕 王:劉 澤,劉邦共曾祖父的再從兄弟:
吳 王:劉 濞,劉邦的侄兒(代王劉仲的兒子)。
高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秋天,劉邦親自率兵征討淮南王英布,在戰鬥中不幸被亂箭射中胸部,傷勢嚴重。因此,在擊敗英布主力之後,劉邦沒有乘勝親自追斬逃走的英布,而是立即起駕回京長安。
劉邦在沛縣逗留了十天。在這里,身爲皇帝的劉邦擺下酒席,將家鄉的父老鄉親、親戚朋友和昔日豐邑、沛城里的哥們兄弟全部請來.天天叙懷舊事、一同歡宴、極盡人間歡樂。他還下令從家鄉子弟中挑選了120個靈巧的少年兒重,教他們歡歌燕舞。酒宴上,劉邦感慨萬千,一時豪性大發,隨口作詩歌一首:“大風歌”一—一大風起兮雲飛颺,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吟罷,叫當地少年們和習此歌,自己也情不自禁地離席參加進去,慷慨起舞,邊舞邊歌。感懷到極處時,竟不自覺地流下淚來。後因箭傷發作,劉邦隻好起程回京。
回京後,劉邦箭傷日益加重。劉邦自知不行了,便開始爲自己安排身後事。他先是召集群臣,立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白馬盟誓,想以此確保大漢天下萬世都姓劉。接着,他又和皇后呂雉密商國家六事,對未來輔佐劉家天下的人選一一作了安排。
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甲辰,劉邦在首都長安長樂宮去世。
高帝劉邦自乙未(公元前206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在位一十二年,壽六十二歲。五月葬於長陵(今陝西鹹陽市西北,—說葬於長安鹹陽東陵之北)。尊諡高皇帝,廟號太祖,史書上稱之爲漢高祖。
漢高祖皇帝劉邦原配夫人皇后:呂雉,此外還有夫人戚氏、薄氏等眾多的妃嬪。劉邦與她們共生育了八兒子:庶長子劉肥(封齊王)、二子劉盈(即孝惠帝)、三子劉如意(封趙王)、四子劉友(封淮陽王)、五子劉恒(初封代王.後繼位,即孝文帝)、六子劉恢(封粱王)、七子劉建(封燕王)、八子劉長(封淮南王)。
豐沛劉氏發展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姓氏之一——人口達七、八千的中華劉姓。
七十六世祖:西漢孝惠皇帝——劉盈(太祖高皇帝之次子)
劉盈,生於秦始皇三十六年庚寅(公元前211年)正月乙卯日,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後,他的長嫡子(次子)年僅十七歲的劉盈繼承了帝位一一漢惠帝。
惠帝生性仁弱無能,大權由母親皇太後呂雉執掌,中國歷史從此開始進入呂後時代。惠帝當了七年的傀儡皇帝,於惠帝七年癸醜(公元前188年)八月戊寅日,病逝於長安未央宮。
惠帝劉盈自丙午(公元前195)——癸醜(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壽二十四歲,葬於安陵(今陝西鹹陽市北三十五里),尊諡孝惠皇帝。
皇后張氏無生育.後宮嬪妃們卻爲他生了共計六個兒子.除太子劉恭外,還有:劉強(後被封爲爲淮陽王)、劉弘,原名劉義,(常山王)、劉山(襄城侯)、劉朝(軹侯)、劉武(壺關侯)。(有譜載生七子,除上面六子外,增加:劉泰,或作劉太,平昌侯。)
七十七世祖:西漢前少帝——劉恭(惠帝之太子或呂氏家族之子)
劉恭,出生年月未詳。呂後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九月,劉恭被呂太後擁立爲皇帝(西漢前少帝)。
惠帝娶外甥女張氏(劉盈親姐魯元公主與張敖所生)爲皇后。不知是否因近親結婚的緣故,張皇后沒有爲劉盈生下一男半女,爲了保住其地位.張氏與呂太後合謀。抱養一名宮中美女所生男嬰。冒充爲張皇后所生,將嬰兒取名劉恭,並將其親母殺害。劉恭在惠帝生前被立爲太子。關於劉恭生父身份,有說是惠帝,也有說是呂氏家族的。
呂後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呂太後借故殺掉了劉邦的兩個兒子(趙王劉友、梁王劉恢)。
呂後四年丁巳(公元前184年)八月,當了四年傀儡皇帝的少帝劉恭得知自己並非張皇后的兒子和親生母親已被太後殺害的消息,非常悲憤,曾發誓說長大後一定要爲生母報仇。此話不知怎麼傳到了呂太後那里,呂太後害怕日後生變,便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將劉恭囚禁起來,不久便將他殺害。
劉恭自甲寅(公元前187年)——丁巳(公元前184年),在位四年。稱爲西漢前少帝。
七十七世祖:西漢後少帝——劉弘(原名劉義、孝惠皇帝之子)
劉弘,出生年月不詳,呂後四年丁巳(公元前184年),呂太後殺了劉恭後,另立惠帝的兒子常山王劉弘(原名劉義)爲帝,此即歷史上西漢的又一位少帝(西漢後少帝)。這樣,漢王朝的一切大權,仍牢牢掌握在呂太後手中。呂太後執掌朝政長達十六年,至呂後。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呂太後才去世。
呂太後死前,她任命侄子呂產爲相國,統領北軍;呂祿爲上將軍,統領南軍;立呂祿之女爲皇后,一心想維持呂家天下。然而,劉氏的勢力仍很強大,而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也暗中與劉氏聯合,待機而動。因此,呂太後一去世,陳平、周勃便與劉氏各王合力,擧兵討伐呂氏,誅殺呂產、呂祿及呂太後所立少帝劉弘與惠帝各子,一擧將呂太後家族勢力全部消滅,並迎立劉恒爲帝,恢複了劉氏家族的統治。呂太後時代至此結束。
劉弘自丁巳(公元前184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在位五年。稱爲西漢後少帝。
七十六世祖:西漢孝文皇帝——劉恒(太祖高皇帝之五子)
劉恒,字常,又字戀溪,生於高帝五年已亥(公元前202年)正月丁卯日。
呂後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閏九月己酉日,周勃、陳平等西漢大臣迎立劉邦之子劉恒爲帝,翌年(文帝元年壬戊,即公元前179年)。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個空前盛世——“文景時代”。
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五個兒子,母親爲薄夫人。高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陳豨叛亂後,封劉恒爲代王.以中部(今山西平遙縣西北)爲都,鎮守西北。史稱劉恒爲代王時,即以“賢聖仁孝聞於天下”,呂氏家族被消滅後,他又是還健在的劉邦兒子們中年紀最長的一位,因此便被擁立爲皇帝。
史稱文帝劉恒在位時,兩次把田租減爲三十税一,甚至十二年免收全國田賦。他興修水利,獎勵農耕,加速農業發展。他減輕刑罰,取消了連坐法和割鼻、砍腳、剌字等肉刑;在遷百姓到邊境、駐軍北方以增強北部防禦力量的同時,繼續“和親”睦鄰政策。文帝之世,漢王朝逐步趨向安定、富強。
劉恒於後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六月已亥日去世。
文帝劉恒自辛酉(公元前180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終年四十六歲,葬於霸陵(今陝西西安市東三十五里處),廟號太宗,尊諡孝文皇帝。
文帝劉恒以竇氏爲皇后,另有妃慎氏、尹氏等,前後共生七個兒子:長子劉啟,立爲太子;次子劉武,初封代王,後改封淮陽王,後又改封梁王;三子劉參,初封太原王,後改封爲代王;四子劉揖,封梁王,不久去世;五子劉彧,妣易氏;六子劉載,妣文氏;七子劉戩,妣馬氏。五、六、七三子俱徙居四川。
七十七世祖:西漢孝景皇帝——劉啟(孝文皇帝之長子)
劉啟,字佩,又字開.生於惠帝七年癸醜(公元前188年)二月丙申日。
文帝後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六月,漢文帝去世後,太子劉啟繼位,此即歷史上的漢景帝。
景帝即位後,繼續采取文帝時的政策,他把三十税一的田税定爲國定的長期田租制度,又進一步減輕刑罰,獎勵農桑,勤儉治國。他在位期間,三次與匈奴和親,甚至將真公主下嫁匈奴單於,使得北部邊境基本上安定和平。
由於文、景二帝的英明治理,西漢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並出現了土地開辟,人口增加,財富充裕,社會安定、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史書上甚至記載說:到了景帝後期,漢王朝國庫里的錢多得堆積如山,串錢的繩子都爛斷了;糧倉滿了,糧食多得堆在露天,以至腐爛不能吃了。
歷史上把漢文帝和景帝父子執政時期的這種繁榮昌盛的形勢,譽稱爲“文景之治”。除了開創“文景之治”,景帝劉啟執政時期的另一大不朽功績,便是平定“七國之亂”。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當漢景帝采納晁錯削落之策,着手削除吳、楚、趙等國的部分封地時,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等七個劉姓諸侯王,以“清君側.誅晁錯”爲名.公開擧行反叛——這便是歷史上的“七國之亂”。
由於吳、楚七國的叛亂不得民心,所以漢軍在周亞夫等的指揮下,下到三個月便一擧擊敗劉濞,平定了叛亂。漢軍斬吳王於東越,其餘各叛王均先後兵敗自殺。至此,中華帝國避免了一次大分裂,劉氏王朝消除了來自皇族内部的一場大劫難。
景帝後元三年庚子(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日,漢景帝劉啟去世。
景帝劉啟自甲申(公元前157年)——庚子(公元前141年),在位十七年,終年四十八歲,葬於陽陵(今陝西高陵縣西南三十里處,一說葬於長安東北四十五里)。尊諡孝景皇帝,
景帝皇后薄氏無子,但妃嬪栗氏、王氏等替他共生了十四個兒子:長子劉德,封河間王;次子劉閼,封臨江王;三子劉餘,封魯王;四子劉非,封江都王;五子劉彭祖,封趙王;六子劉發,封長沙王;七子劉端,封膠西王;八子劉勝,封中山王;九子劉榮,初立爲太子,於景帝前元七年辛卯(公元前150年)十—月廢爲臨江王;十子劉徹,初封膠東王,後改立爲太子;十一子劉越,封廣川王;十二子劉寄,封膠東王;十三子劉乘,封清河王;十四子劉舜,封常山王。
七十八世祖:西漢孝武皇帝——劉徹(孝景皇帝之十子)
劉徹,字通,又字遠,生於文帝後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正月癸巳日。
景帝後元三年庚子(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景帝劉啟去世後,太子劉徹繼位爲皇帝,(時年僅十六歲,這便是歷史上的漢武帝),漢家天下從此進入鼎盛階段。
漢武帝劉徹是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王美人生)。
建元元年辛醜(公元前140年),也即劉徹繼位的第二年,漢武帝定年號爲“建元”,這是中國歷史上用年號紀元(此前各朝各代都隻用帝號紀元,稱某帝某王幾年)的開始。武帝在位長達五十五年。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劉徹是一個富有雄才大略、能夠銳意進取的傑出皇帝。
武帝聰慧過人,熟通儒學經典和詩詞歌賦,又精習騎射,文武全才。即位後.他首先改革用人制度,下令郡國每年向朝廷推薦人才,把“擧孝廉”作爲招攬人才的一種制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武帝時湧觀了大批優秀人才,如名將衛青、霍去病,通西域的外交家張騫,一代儒學大師董仲舒,大史學家司馬遷.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大農學家趙過等。正是班固所說:“漢之得人,於茲爲盛。”而武帝正是有了這些英才,才得以“興造功業,制度遺文,後世莫及。”
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漢武帝以各諸侯王和列侯們所獻給朝廷用以助祭漢家祖宗的酌金成邑和分量不足爲借口,一次就將106個侯爵廢爲平民,並規定凡無後或自殺都要除國削爵。這樣,漢初因功封侯的140多人,到武帝太始年間隻剩下了五人,
武帝之世,中國封建社會無論在經濟軍事和文化上都穫得空前發展,強大的中華帝國如旭日東升,輝映世界。劉氏族姓的發展至此也達到鼎盛和巔峰狀態。
武帝後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二月(一說正月)丁卯日,一代天驕劉徹病逝於扶風(今陝西興平縣)五柞宮。
武帝劉徹自庚子(公元前141年)——甲午(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五年,終年七十一歲,葬於茂陵(今陝西興平縣東北)。廟號世宗,尊諡孝武皇帝。
武帝劉徹與皇后衛氏、妃嬪趙氏、王氏、李氏、李氏等共生六個兒子:長子劉據,初立爲太子,後被江充誣陷,在“巫蠱”事件中被殺;次子劉閎,封齊王;三子劉旦,封燕王;四子劉胥,封廣陵王;五子劉髆,封昌邑王;六子劉弗陵,即漢昭帝。
七十九世祖:西漢孝昭皇帝——劉弗陵(孝武皇帝之六子)
漢昭帝劉弗陵,字不,又字宏,小號鉤弋子,是武帝最小的兒子,生於太始三年丁亥(公元前94年)二月丁丑日。母親趙婕妤,又稱鉤弋夫人。
史稱劉弗陵自幼聰明多知,又長得身高體壯,很受武帝寵愛。原太子劉據被殺,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武帝想立劉弗陵爲太子,爲免呂氏之亂重演,便於武帝後元元年癸巳(公元前88年)將其母趙婕妤賜死。第二年,漢武帝臨死之前下詔立劉弗陵爲太子,任霍光爲大司馬大將軍輔政。
武帝後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武帝死後第三天,劉弗陵繼位稱帝(即位時年僅八歲)。
元鳳元年辛醜(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結燕王劉旦,誣陷輔政大臣霍光,結果被十四歲的昭帝識破陰謀。不久,劉旦等陰謀政變,昭帝在霍光輔助下,誅殺了桑弘羊、上官桀,逼劉旦自殺,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政變。史稱“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後世稱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霍光輔佐下,漢昭帝繼承武帝末年的富民政策,對内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外則與匈奴和親。因此,昭帝之世,“百姓充實,四夷賓服”。若天假其年,漢昭帝將大有一番作爲。可惜,昭帝還沒來得及盡展其雄才大略,於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日病逝於長安,年僅二十一歲。
劉弗陵自甲午(公元前87年)——丁未(公元前74年),在位十四年,葬於平陵(今陝西鹹陽市西北十三里處),尊諡孝昭皇帝。
八十世祖:西漢廿七天皇帝——劉賀(孝武皇帝之孫、昌邑王)
昭帝沒有兒子。他死後,霍光等大臣遂於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六月立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爲帝。
劉賀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他即位後整天飲酒作樂、淫戲無度,即位27天内竟幹了1127件荒唐事。霍光見劉賀不堪重任,便與皇太後一起將他廢黜,降爲山陽郡侯,而改立武帝嫡長曾孫劉詢爲帝。
八十一世祖:西漢孝宣皇帝——劉詢(孝武皇帝曾孫、劉進之子)
劉詢,又名劉病已,字次卿,又字謀、頌,爲武帝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之子,(劉詢之父劉進)。生於武帝太始元年乙酉(公元前96年)三月乙卯日。
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七月,十八歲的劉詢才因丙吉的推薦而繼位稱帝(漢宣帝)。史稱劉詢爲人聰明剛毅,高才好學,爲政勵精圖治。他廣開言路,任用賢能,平獄緩刑,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又設置西域都護,使西域正式歸屬漢帝國版圖。
宣帝劉詢於黄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十二月甲戌日去世
宣帝自丁未(公元前74年)——壬申(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六年,終年四十八歲,葬於杜陵(今陝西西安市北十五里處),廟號中宗,尊諡孝宣皇帝。
宣帝元配皇后許平君,後續娶霍光之女霍成君爲皇后,共生了五個兒子:長子劉奭,立爲太子;次子劉欽,封淮陽王;三子劉宇,封東平王;四子劉囂,封楚王;五子劉竟,封中山王。
八十二世祖:西漢孝元皇帝——劉奭(孝宣皇帝之長子)
劉奭,官盛,又字慶,生於昭帝元鳳六年丙午(公元前75年)七月丙午日。
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初,宣帝太子劉大奭繼位稱帝,改年號爲“初元”,是爲元帝。從此,漢家王朝開始走向衰亡。
漢元帝自幼生長宮中,飽讀詩書,精通儒學經典,又精於音樂律呂,是一個頗有才華的人。然而,這位年輕皇帝的性格氣質卻過於溫文爾雅,仁厚善良有餘,而剛毅果敢不足,又無雄才大略。如果讓他做個學者文人,可能會名颺萬世,但讓他做個皇帝,則顯得非常柔弱無能.漢宣帝在生時曾預言:“今後亂我劉家天下者,太子也”。
漢元帝執政期間,任用儒生,重用宦官,受奸臣利用,導致朝政腐敗、奸侫當道,賢能忠臣遭受迫害。可以說,漢元帝開了西漢末年宦官專政的惡例。總之,元帝之世,西漢王朝中央集權被削弱,豪強兼並之風盛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西漢王朝從此開始沒落。
元帝劉奭於竟寧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五月壬辰日去世。自癸酉(公元前48年)———戊子(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終年四十三歲,葬於滑陵(今陝西鹹陽市東北十二里處),一說葬於渭陵(在長安北五十六里),廟號高宗,尊諡孝元皇帝。
元帝與王皇后、薄昭儀等共生三子:長子劉驁,立爲太子,即成帝;次子劉康,封定陶王;三子劉興,封中山王。
八十三世祖:西漢孝成皇帝——劉驁(孝元皇帝之長子)
劉驁,字太孫,號駿,生於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六月己末日。
元帝去世一個月後,太子劉驁於竟寧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六月己末日繼位稱帝,翌年改年號爲“建始元年”,此即一代昏君漢成帝。
漢成帝劉驁.是元帝與王政君所生嫡長子,早年被立爲皇太子。史稱劉驁自幼受祖父漢宣帝的溺愛,養成吃喝玩樂的劣性,即位後,惡習不改,終日沉湎於女色之中,荒怠朝政,淫樂無度。劉氏皇朝至此根基已動,漢家天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綏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三月丙戌日,縱欲過度的漢成帝終因在和趙昭儀淫樂時精元喪盡而亡,趙氏姐妹也自知罪孽太深,雙雙自殺。
劉驁自戊子(公元前33年)——甲寅(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七年,終年四十六歲。葬於義陵(在扶風去長安四十六里),廟號統宗,尊諡孝成皇帝。
漢成帝生前無子,收撫其弟定陶王劉康之子劉欣爲養子,並立爲太子。
八十四世祖:西漢孝哀皇帝——劉欣(孝成皇帝之養子、劉康之子)
劉欣,字和,生於成帝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三月壬辰日。
成帝死後,十九歲的劉欣於綏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四月繼位稱帝,翌年改年號爲“建平”,此即歷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漢哀帝。史稱漢哀帝少年時原本不好聲色,是個熟讀經書、文辭博敏的有才之君。即位初期,面對漢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爲。他爲此曾躬行節儉,省滅諸用,勤於政事,又啟用龔勝、鮑寅、孫寶等有識之士,頒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試圖抑制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然而哀帝生不逢時,當時漢家王朝根基已動,無論何人也無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貴族官僚的反對而失敗,而長於權術的祖母傅太後的幹政,使哀帝辦起事來力不從心,結果導致權力外移,朝風日壞。面對失敗和挫摺,年輕的漢哀帝很快便氣餒了。即位之初的銳氣很快盪然無存,代之而來的是在聲色犬馬之中求刺激。這樣,即位不久的漢哀帝便由一個頗有朝氣的年輕有爲之君,徹底堕落爲一個比成帝還要荒淫腐敗的昏君。
元壽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六月戊午日,在位僅七年的漢哀帝因貪色縱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年僅二十五歲。劉欣自甲寅(公元前7年)——庚申(公元前1年),在位七年,葬於義陵(今陝西鹹陽市西八里處),(一說葬在扶風,去長安四十六里),諡爲孝哀皇帝。
八十四世祖:西漢孝平皇帝——劉衎(孝元皇帝嗣孫、劉興之子)
劉衎,諱箕子,生於成帝元延四年壬子(公元前9年)二月壬辰日。
元壽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六月,漢哀帝死後無子,皇位便由漢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劉衎繼承,此即漢平帝。漢平帝繼位時年僅九歲,隻是個傀儡,一切朝政大權均由外戚大司馬王莽控制。西漢王朝己名存實亡。
元始五年乙醜(公元5年),平帝已經十四歲了。這位少年天子看穿了王莽偽君子的真面目,又知道了衛氏家族受害的實情,故而對王莽心生怨恨。王莽擔心平帝成人後難以應付,便於元始五年乙醜(公元5年)十二月丙午日,將平帝劉衎毒死。
劉衎自庚申(公元前1年)——乙醜(公元5年),在位六年,終年僅十四歲,葬於康陵(今陝西鹹陽市西北),(一說葬在長安北六十里),廟號元宗,尊諡孝平皇帝。
八十五世祖:西漢孺子皇帝——劉嬰(孝宣皇帝玄孫、劉顯之子)
劉嬰(孺子嬰),生於平帝元始四年甲子(公元4年)八月庚子日。
王莽毒殺平帝後,見篡位時機尚未成熟,又於居攝元年丙寅(公元6年)春擁立年僅二歲的劉嬰爲皇帝,此即西漢最後一個皇帝——孺子帝。
孺子嬰是漢宣帝的玄孫,楚王劉囂的曾孫,劉熏之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他繼位時,由王莽攝政,改年號爲“居攝”。不久,王莽自稱“假皇帝”,即代理皇帝的意思。兩年之後,也即初始元年戊辰(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撕下最後的偽裝,公然篡漢稱帝,改國號爲“新”,廢孺子帝劉嬰爲安定公。
劉嬰於更始二年甲申(公元24年)五月癸末日去世,終年二十一歲,自丙寅(公元6年)——戊辰(公元8年),在位三年,尊諡孺子皇帝。
歷史上的西漢王朝至此滅亡,由劉邦開創的劉氏漢家天下至此也告一段落。
漢家皇朝自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劉邦建漢稱漢王開始,至初始元年戊辰(公元8年)孺子帝劉嬰被王莽所廢,共曆十一代,十四位皇帝,二百一十四年,史稱西漢,又稱前漢。
更 始 皇 帝 與 建 世 皇 帝
自王莽篡漢自立“新”朝開始,廣大劉姓皇室成員就無不以複興劉氏漢家天下爲己任,暗中積極進行活動,期間在反新義軍中被推捧爲皇帝的二位劉氏宗室成員劉玄和劉盆子,即更始皇帝與建世皇帝,簡介如下。
八十三世祖:更始皇帝——劉玄(長沙定王劉發六世孫、劉子張之子)
劉玄,字聖公,生年未詳。
早在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之前,就有一位也是長沙王族的劉玄,曾公開稱帝建漢,與王莽分庭抗禮。劉玄是長沙定王劉發六世孫。劉發生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舂陵戴侯劉雄渠,劉雄渠生蒼梧太守劉利,劉利生劉子張,劉子張娶平林人何氏,生劉玄。
劉玄本是劉氏皇室中一個平庸的成員,毫無雄才大略和帝王資質,隻因是西漢皇族,才被當時的歷史潮流卷入到反“新”起義的隊伍中來。據說劉玄年輕時也有些俠義好友的習氣。新朝末年,王莽暴政導致天鳳元年甲戍(公元14年)由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起義。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陳牧率千餘人起義,響應綠林軍,號稱平林兵。正在這里避難的劉玄參加平林兵,擔任安集椽的職務,從此走上反新複漢的道路。因爲他是皇族成員,而平林起義軍在反王莽鬥爭中需要借助劉氏宗族的號召力,便於地皇四年癸未(公元23年)正月擁立劉玄爲“更始將軍”。隨後平林軍與綠林軍合並,並於這年的二月初一在淯水(今河南白河)上沙中將更始將軍劉玄推上皇帝寶座,即爲更始皇帝。傳說劉玄登基即位之時,竟羞愧流汗,雙手發抖,緊張得說不出一句話來。許多義軍將領目睹此狀,都心存不服。
劉玄即位後,改年號爲“更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二月,劉玄令劉縯進攻南陽,派王鳳、劉秀等北攻昆陽(今河南葉縣)。三月,起義軍在昆陽大戰中一擧擊敗王莽新朝主力軍隊。接着,起義軍乘勝直搗長安,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十月,綠林軍攻克長安,斬殺王莽,新朝滅亡。同月,劉玄定都洛陽。更始二年甲申(公元24年)二月,劉玄遷都長安,完全恢複劉氏漢家天下。
劉玄入都長安之後,以爲天下已定,可高枕無憂了,生活上很快就腐敗起來。史載劉玄在長安不理朝政,沉湎女色,終日與眾多婦人在後宮中奢宴淫樂。他常喝得爛醉如泥,不能上朝,便讓侍中冒充自己坐在帷帳内與文武大臣議事。將士大臣聽出非劉玄聲音,對劉玄更加不滿。劉玄又殘殺賢良,不納忠言直諫,還濫授官爵,所用非人。結果,勝利後的綠林軍很快便上下離心,四方怨叛.劉玄在長安又縱容綠林軍燒殺掄劫,很快便大失民心。
當劉玄更始政權危機四伏之際,另一支起自山東的農民起義大軍——赤眉軍又潮水般地向西湧來,並很快摧毁了更始政權。赤眉軍本是山東的貧苦農民,他們於綠林軍在新市起義的第二年(天鳳五年戊寅,公元18年)在莒縣起義。起義軍以樊崇爲首領,於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在成昌(今山東東平東)大敗前來鎮壓的新朝大軍。不久,赤眉軍轉戰河南,隊伍日益壯大至幾十萬人。
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九月,赤眉軍在王匡軍的配合下,一擧攻陷長安。十月,劉玄向劉盆子投降,更始政權至此滅亡。赤眉取代更始之後,廢除更始帝劉玄,貶封爲畏威侯,後又改封爲長沙王。而投降赤眉的原更始將領張卬對劉玄仍不放心,便於同年十二月將劉玄勒死。
劉玄自癸未(公元23年)——乙酉(公元25年),在位三年。光武帝劉秀即位後,將劉玄改葬於霸陵(今陝西長安縣東),諡爲更始皇帝。
八十五世祖:建世皇帝——劉盆子(太祖高皇帝長子劉肥後裔、劉萌之子)
劉盆子,生於王莽始建國二年庚午(公元10年)。
赤眉軍所立皇帝劉盆子,是漢高祖庶長子劉肥之子城陽景王劉章的後裔。劉章生城陽共王劉喜,劉喜生城陽頃王劉延,劉延生城陽敬王劉義,劉義生城陽惠王劉武,劉武生城陽荒王劉顺,劉顺次子劉憲,被封爲式侯,遂分居式縣(今山東泰安附近)。劉憲次子劉萌,西漢末年繼兄劉霸爲式侯,後被王莽廢除。劉萌生子三人:1劉恭、2劉茂、3劉盆子。當赤眉軍經過式縣時,劉盆子三兄弟均參加了赤眉軍.當時加入赤眉軍的城陽王宗室成員有七十多人,而以劉盆子兄弟的血緣與皇室最親,赤眉軍便以抓閹的辦法在其中挑選皇帝。結果,在赤眉軍中放牛的十五歲小牧童劉盆子抓中了鬮,赤眉軍爲了與更始朝廷正式分庭抗禮,在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六月另立漢皇族後裔劉盆子爲帝,把劉盆子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並改年號爲“建世元年”。
建世皇帝劉盆子,雖心地善良仁厚,但隻是赤眉軍的一個傀儡,對赤眉軍沒有任何實際控制權力。而赤眉軍取代更始政權之後,卻不知如何治理天下。他們和綠林軍一樣,很快便紀律敗壞,在京城三輔地區燒殺掄掠,把昔日繁華的長安城變成了一片廢墟。建武二年丙戊(公元26年)正月初一,劉盆子曾正式提出辭職退位,但沒有退成。不久,赤眉軍火燒長安,然後離開京師,在陝西、甘肅、寧夏一帶到處掄劫。最後,赤眉軍又摺回長安,竟然幹起掘墓勾當,把西漢帝王陵寢挖了個幹幹淨淨。
赤眉軍的暴行很快使其喪盡民心。而東面的劉秀軍隊此時與更始帝劉玄殘部李寶等聯合起來,合力攻打赤眉軍。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十二月,樊崇、劉盆子等人被迫率眾向東撤退,准備返回山東老家。途中,赤眉軍受到劉秀大軍的堵擊。建武三年丁亥(公元27年)正月,疲憊不堪的赤眉軍在宜陽(今河南西部洛河中游)陷入劉秀大軍的包圍之中。劉盆子和樊崇被迫率眾向光武帝投降,赤眉政權至此瓦解。
劉盆子投降後,還得到劉秀的妥善安撫,曾被任命爲劉秀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後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税來作爲劉盆子的終身奉養。此後,劉盆子便下落不明。
劉盆子自乙酉(公元25年)——丁亥(公元27年),在位三年。後人稱之爲建世皇帝。
東 漢 劉 氏 帝 王 簡 介
以劉秀爲代表的長沙王後裔一支,在反新莽起義中異軍突起,最後推翻“新”政,平定群雄,光複漢室。
八十三世祖:東漢光武皇帝一一劉秀(長沙定王劉發後裔,劉欽之三子)
劉秀,字文權,生於哀帝建平元年乙卯(公元前6年)十二月甲子日子時。
東漢的創建者劉秀,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與更始帝劉玄是同宗,均爲長沙定王劉發之子舂陵侯劉買的後裔。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巨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劉欽生三子三女:長子劉縯、次子劉仲、三子劉秀、長女劉黄、次女劉元、三女劉伯姬。
劉秀自幼好讀書,有志向,又能刻苦耐勞。他年輕時多曆磨難,八歲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劉秀十三歲時,西漢被王莽篡奪。二十歲時,他到長安入太學。太學畢業後回到南陽,不久因受牽連逃到新野(今河南新野),曾一度被捕入獄,出獄後仍回南陽故鄉,繼續過耕田種地讀書交友的生活。
劉秀的長兄劉縯也是一位爲人剛毅有大志的優秀皇族後裔。王莽篡漢後,他不惜傾家盪產,廣交天下英雄豪傑,收養俠義之士,暗中積蓄力量,決心恢複漢家天下。劉秀年輕時深受哥哥的影響。
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十月,當農民起義在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綠林軍進逼南陽時,劉秀和長兄劉縯在舂陵老家組織起一支以舂陵劉氏宗室子弟爲骨幹的“舂陵兵”,公開揭竿起義,響應綠林軍。不久,劉縯、劉秀率部加入綠林軍,與綠林軍一起多次擊敗王莽軍隊,成爲綠林軍中一支很重要的力量。
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二月,綠林軍擁立漢室後裔劉玄爲帝,劉縯被任命爲大司徒,劉秀則任太常偏將軍。劉玄稱帝後,令劉縯攻打南陽,又派王鳳、劉秀等率軍北攻昆陽。在昆陽一役中,劉秀以非凡的軍事才能,一擧消滅了王莽軍隊主力,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優秀戰爭範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昆陽大捷”。昆陽之戰,成爲兩漢歷史的轉摺點,爲王莽新朝的滅亡奠定了基礎。劉秀也從此聲威大震。昆陽之戰後,劉縯、劉秀兄弟與更始政權的矛盾開始激化。更始帝劉玄擔心劉縯兄弟會與自己爭奪帝位,便借故把劉縯殺害。劉秀聞訊後,自知力量不足,還敵不過劉玄,便主動向劉玄請罪。劉玄找不到除掉劉秀的借口,又被劉秀忍辱負重的行爲所感動,便改封劉秀爲武信侯,升任破虜大將軍。
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十月,新朝滅亡,更始帝劉玄遷都洛陽,派劉秀以河北監軍,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的名義,代表更始政權鎮撫河北。劉秀到達河北後,積極擴展自己的勢力。他在河北廢除王莽苛政,釋放犯人,以恢複漢家制度爲號召。在當地官僚和地主的支持下,劉秀消滅了假冒漢成帝兒子劉子輿和在邯鄲割據稱帝的王郎勢力,又鎮壓和收編了銅馬等一百多萬農民起義軍,勢力迅速壯大。劉秀見時機已成熟,便決定脱離更始政權,與劉玄決裂。
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六月己未,劉秀在鎬(今河北省柏鄉縣)正式即位稱帝,國號“漢”,改年號爲“建武”,定都洛陽。至此,中國歷史又恢複了劉姓漢家天下,進入東漢時期,也稱後漢時期。
劉秀複漢稱帝之時,西有更始政權,東有赤眉軍,此外,還有劉永割據豫東、皖北,隗囂割據西北甘、陝、内蒙一帶,公孫述割據巴蜀、漢中,以及其他大小割據勢力。劉秀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先後鎮壓了赤眉起義軍,削平了劉永、隗囂、公孫述等各地的割據勢力,於建武十二年丙申(公元36年)統一全國,劉氏宗族複興漢家天下的計劃,至此宣告完成。
劉秀是一位了解民間疾苦、體察下情、寬宏大量、厲行節約、聽從諫言、勤於政事的聖明賢君。複漢稱帝和統一全國後,面對殘破不堪、民不聊生的社會局面,光武帝劉秀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策,以圖在新莽廢墟上重建劉漢盛世。在位期間,劉秀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先後六次發布命令釋放奴隸和禁止殘害奴婢,還多次下詔釋放罪犯爲庶民。他堅持實行輕徭薄賦、獎勵農耕、興修水利的政策,將田租什一税恢複到西漢初的三十税一,下詔賑濟老人和鰥寡孤獨窮人。劉秀還實行精兵簡政,大量裁減軍隊,讓士兵回歸土地耕種。他廢除王莽嚴刑苛政法,實行比較寬松的法制;又整頓吏治,精簡冗員,廣選人才,任用賢能。在政治體制上,劉秀加重尚書職權,削弱三公權利,加強中央集權。劉秀還提倡勤儉節約,臨終遺詔:“朕無益百姓,葬禮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以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
由於劉秀的勵精圖治,建武之世,受西漢末年戰亂破壞的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了恢複,社會矛盾得到緩和,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劉氏漢家天下得以完全恢複、發展和中興,社會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史稱“建武之治”。劉秀的“建武之治”,爲後來的“明章之治”以及將近兩百年的東漢劉氏王朝的統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建武中元二年丁巳(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劉秀在洛陽病逝,劉秀自乙酉(公元25年)——丁巳(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享年六十三歲。葬於原陵(今河南孟律縣謝村),廟號世租,尊諡光武皇帝。
劉秀原配皇后陰麗華,後又娶郭聖通皇后和許美人等眾多妃嬪,共生十一子五女:長子劉強,初立爲太子,後被廢,改封東海王;次子劉輔,封沛王;三子劉英,封平王;四子劉莊,初封東海王,後立爲皇太子,並繼承皇位,即漢明帝;五子劉康,封濟南王;六子劉蒼,封東平王;七子劉延,封阜陵王;八子劉荆,封廣陵王;九子劉衡,封臨淮王;十子劉焉,封中山王;十一子劉京,封琅琊王。
八十四世祖:東漢孝明皇帝——劉莊(光武皇帝之四子)
劉莊,諱陽,號嚴,生於光武皇帝建武四年戊子(公元28年)三月己酉日。
中元二年丁巳(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光武帝太子劉莊繼位稱帝。改年號爲“永平”,是爲漢明帝。明帝劉莊自幼聰慧異常,勤學好讀書,天賦很高。他十歲就能讀懂《春秋》,後又精通《尚書》等儒家經典。光武帝劉秀十分寵愛這位頗富才華的兒子,並改立他爲皇太子,讓他繼承了皇位。
漢明帝沒有辜負乃父的期望,他即位後,繼承並發颺了劉秀的中興大業。明帝繼續執行與民休息的開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國,法令分明,整肅吏治,嚴懲不法官吏,並堅持後妃外戚不准參政的政策。社會經濟方面,則減輕賦税,鼓勵農桑,興修水利。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69年)派水利專家王景治理黄河,從此使黄河九百多年未發生重大改道。對外方面,漢明帝執行民族團結政策,很少用兵。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73年)他派班超出使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從而進一步加強了西域與中原的聯繫。在思想文化方面,漢明帝提倡儒學,曾親臨辟雍給太學生們講授經義。明帝還重視佛教,在永平十一年戊辰(公元68年)派人拜求佛經、佛法.並於第二年在洛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佛寺—一白馬寺。明帝聘天竺高僧在此譯經、傳教,從而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史書上說,明帝劉莊時期,“吏得其人,民樂其業,遠近畏服,戶口增強”,“天下安定”,“百姓殷富”,出現了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漢明帝劉莊是劉秀的第四子,他繼承光武帝事業,中興劉漢,傳說他曾命人畫雲台二十八將像,獨不畫伏波將軍馬援,因其女爲明帝皇后。
明帝劉莊於平十八年乙亥(公元75年)八月壬子日去世,自丁已(公元57年)一一乙亥(公元75年).在位十九年,壽四十八歲.葬於顯節陵西北(今河南洛陽市東南三十七里),廟號顯宗,尊諡孝明皇帝。
明帝皇后馬氏無子,妃嬪賈氏等共生九子:第五子劉十炟,繼位爲帝,即漢章帝;劉建,封千乘王;劉羨,初封廣平王,後改封陳王;劉恭,封彭城王;劉泰(一作劉黨),封樂城王;劉衍,封下邳王;劉暢,封梁王;劉炳,封淮陽王;劉長,封濟陽王。
八十五世祖:東漢孝章皇帝——劉炟(孝明皇帝之五子)
劉炟,字著,生於武帝中元二年丁巳(公元57年)二月丁巳日。
漢章帝劉炟爲人仁厚寬容,好儒學,年輕時頗受乃父明帝器重,即位後.勵精圖治.能光大祖業。劉炟在位期間,重視農業生產,提出“王者八政,以食爲本”,並親耕農田以示鼓勵;又平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鼓勵墾荒,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内政方面,他一改東漢前期“苛切”政治,刪簡殘酷刑律五十餘條,實行“仁政”、“寬政”。在思想文化方面,漢章帝於建初四年己卯(公元79年),在白虎觀召集諸儒討論五經異同,並親臨主持,曆時旬月。又令班固將討論結果記錄整理,編成《白虎通義》一書,將儒學推向系統化、神學化,對此後中國曆代王朝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識、倫理道德,都產生丁很大的影響。
章帝不但精通經學,又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書法家。他尤其善草書,後世流行的“章草”,據說就是由於漢章帝的愛好而形成的一種書體。
章帝時期,東漢的社會經濟、思想文化,都在光武帝和明帝盛世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東漢王朝的發展至此達到頂峰階段,歷史上將明帝和章帝時期合稱“明章之治”。
然而,章帝末年犯了一個最大的也是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對外戚過於寬容。他一改光武帝和明帝嚴格禁止外戚和宦官參預朝政的政策.寵愛皇后竇氏,重用竇後之兄竇憲,又優待宦官,使外戚和宦官這兩股腐朽勢力從此登上東漢王朝的政治舞台,引起了宮廷内部的鬥爭。東漢王朝的開明政治從此結束,轉而進入腐敗和黑暗,漢家天下也從此由盛世走向衰退。
漢章帝劉炟於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正月壬辰日去世,自乙亥(公元75年)——戊子(公元88年),在位十四年,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敬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三十九里),廟號肅宗.尊諡孝章皇帝。
章帝皇后竇氏無子,妃嬪宋貴人、梁貴人、申貴人等共生八子:長子劉伉,封千乘王;次子劉全,封平春王;三子劉慶,初立爲太子,後被廢,貶爲清間王;四子劉肇,繼皇位,即漢和帝;五子劉壽.封濟北工;六子劉開,封河間王;七子劉淑,封城陽王;八子劉萬歲,封廣宗王。
八十六世祖:東漢孝和皇帝——劉肇(孝章皇帝之四子)
劉肇,字始。生於建初四年己卯(公元79年)二月癸亥日。
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正月章帝去世後,劉肇繼位爲皇帝,這就是漢和帝.改年號爲“永元”。
東漢王朝自章帝之後,就—直處在外戚與宦官兩大集團的長期傾軋和互相廝殺之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終於因此導致滅亡。
和帝早年生了十多個兒子,都相繼夭摺,他懷疑皇子們是被人謀害,後來便將所生兒子藏匿於民間撫養,以防兒子們被宦官、外戚和權臣謀害。
和帝劉肇於元興元年乙巳(公元105年)十二月辛未日去世,自戊子(公元88年)—一一乙已(公元105年),在位十八年,終年二十七歲.葬於慎陵(在洛陽東北三十里),尊諡孝和皇帝。
漢和帝去世後,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月,鄧太後便將和帝僅有的兩個兒子從民間接回宮中。和帝長子劉勝,因當時身患疾病,所以鄧太後改封劉勝爲平原王,另立出生才一百多天的劉隆爲帝(漢殤帝)。
八十七世祖:東漢孝殤皇帝——劉隆(孝和皇帝之次子)
劉隆,字盛,生於元興元年乙巳(公元105年)八月癸卯日。
和帝去世後,鄧太後便將和帝的出生才一百多天的次子劉隆立爲皇帝,改年號爲“延平”,這就是漢殤帝。殤帝即此後,由鄧太後臨朝聽政,鄧太後的哥哥鄧騭任車騎將軍,執掌軍政大權。從此,劉氏東漢王朝又開始由外戚鄧氏家族把持。
殤帝劉隆在位僅八個月.便於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八月辛亥日天摺,年僅二歲,成爲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壽命最短的皇帝。葬於康陵(在慎陵瑩中庚地),諡爲孝殤皇帝。
八十七世祖:東漢孝安皇帝——劉祜(孝章皇帝之孫、劉慶之子)
劉祜,字福,生於永元六年甲午(公元94年)七月庚子日。
殤帝劉隆死後,鄧太後立另—位年僅十三歲的皇族後裔劉祜爲帝,自己則繼續臨朝聽政,鄧騭仍爲輔政大臣。這樣,劉氏王朝雖換了一個皇帝,而朝政卻仍由外戚鄧氏把持。
劉祜原是被廢太子清河王劉慶的兒子、漢章帝的孫子、漢和帝的侄兒。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即位,翌年改元“永初”,這就是漢安帝。漢安帝早年隻是一個傀儡,直到建光元年辛酉(公元121年)鄧太後去世,他才親理朝政。劉祜親政後,聯合部分宦官和新的外戚,排斥、殺逐鄧氏家族。鄧騭等七人被殺,鄧氏家族外戚擅權幹政的局面至此結束。
鄧氏專政時期雖已過去,但安帝大量啟用宦官和新外戚,結果安帝後朝政局並未有所改現,仍然是政移私門,權落臣妾,隻不過由外戚鄧氏專政變成宦官與新外戚專政罷了。安帝寵信乳母王聖之女伯榮,伯榮驕淫極甚,威重於帝。當此之時,朝政腐敗,社會黑暗,奸臣當道,賢良遭難。史稱安帝之世,全國多地震,水旱蝗災頻繁不斷,外有羌族等少數民族入侵邊境,内有杜琦等領導的長達十年的農民起義,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劉氏東漢王朝更進—步衰落。
延光四年乙醜(公元125年)三月丁卯日,親政才四年的漢安帝劉祜病逝於河南葉縣南巡途中。
安帝劉祜自丙午(公元106年)一—一乙醜(公元125年),在位二十年,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今洛陽市東北二十七里),廟號恭宗,尊諡孝安皇帝。
漢安帝娶閻姬爲皇后,又娶李氏等爲貴人妃嬪。閻皇后無子。隻有李貴人爲安帝生了獨子劉保。
八十七世祖:東漢前少帝——劉懿(孝章皇帝之孫、劉壽之子)
劉懿,生於安帝元初二年乙卯(公元115年)。
漢安帝死後,閻姬與哥哥閻顯害怕京師大臣們擁立在京的劉保,便祕不發喪,隻說皇帝病重。四天後,閻後才扶安帝之屍回宮發喪,自己以太後身份臨朝聽政,任命哥哥閻顯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掌握軍政大權。閻太後爲了閻氏家族長期把持朝政,便決定擁立一個年幼不懂事的皇族成員爲帝,最後選中了漢章帝之孫濟北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爲帝,史稱少帝。
少帝繼位時年幼無知,外戚閻氏執掌朝政,殺逐安帝親信宦官,獨攬大權。這樣,東漢劉氏王朝便由宦官專政改爲外戚閻氏擅權。少帝劉懿在位僅七個月。便於延光四年乙醜,公元125年)十月辛亥日病死。稱爲東漢前少帝。
八十八世祖:東漢孝顺皇帝——劉保(孝安皇帝之獨子)
劉保,字守,生於元初二年乙卯(公元115年)十一月甲午日。
安帝皇后閻姬是一個心狠手辣、野心很大的女人,她做了皇后時竟也一心想着幹政掌權。閻皇后自己無子,李貴人生了太子劉保之後,閻氏怕李氏會取代她的地份,竟將李氏毒死。後來,閻氏又恐太子將來繼位後爲母報仇,便於延光三年甲子(公元124年)誣告年僅十歲的太子謀反,逼迫安帝將太子劉保廢爲濟陽王。
少帝死後,中常侍孫程等十九個宦官在宮中政變,一擧消滅了閻氏勢力,逼太後交出傳國玉璽,迎立濟陽王劉保。這樣,劉保便於延光四年乙醜(公元125年)十一月丁巳日繼位稱帝。翌年改元“永建”,這就是歷史上的漢顺帝。
十一歲的漢顺帝劉保是由宦官扶立上台的,爲了報答大恩,他登基後將孫程等十九個宦官封侯,這使得漢王朝的宦官勢力空前膨脹。他們兼做朝官,操縱朝政,而且又可將爵位傳給養子,還取得了擧孝廉的權力。這樣,東漢劉氏政權又由外戚閻氏專政變爲宦官擅權。一時之間.朝政更加腐敗,社會更加黑暗。時有“擧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的民謠,即譏剌時弊之作。
康元年甲申(公元144年)八月庚午日,漢顺帝劉保病逝。自乙醜(公元125年)——甲申(公元144年),在位二十年,終年三十歲。葬於憲陵(今洛陽市西十五里),廟號敬宗.尊諡孝顺皇帝;
漢顺帝劉保在位二十年,毫無建樹,唯任宦官與外戚專權,東漢劉氏王朝在宦官與外戚的廝殺中加速衰落,漢顺帝皇后梁氏無子,獨虞貴人生一子名叫劉炳。
八十九世祖:東漢孝沖皇帝——劉炳(孝顺皇帝之獨子)
劉炳,字明,生於漢安二年癸未(公元143年)九日丁亥日。
漢沖帝劉炳即位時年僅二歲,由梁太後臨朝聽政,太後兄梁冀掌管朝政。
沖帝劉炳於永嘉元年乙酉(公元145年)正月戊戌日,在位隻五個月便夭摺,年僅三歲,葬於懷陵(在洛陽西北十五里),諡爲孝沖皇帝。
八十九世祖:東漢孝質皇帝——劉纘(孝章皇帝玄孫、劉鴻之子)
劉纘,字繼,生於永和三年戊寅(公元138年)正月甲子日。
質帝劉纘是漢章帝的玄孫、千乘王劉伉曾孫,樂安王劉寵之孫、勃海王劉鴻之子。沖帝死後,梁太後爲了長期掌權,又將另一個年僅八歲的皇族成員劉纘迎入宮中,於永嘉元年乙酉(公元145年)正月丁巳日立爲皇帝,翌年改元“本初”,此即漢質帝。
質帝即位後,朝政仍舊由梁氏家族把持。梁冀專横跋扈,胡作非爲,殘害百姓,甚至公開貪污、勒索。東漢政治從此開始進入最黑暗時代。
漢質帝劉纘即位時雖不懂事,但這位少年皇帝卻天性聰明伶俐,對梁冀的專横跋扈極爲不滿。某日上朝時,小皇帝竟當着滿朝文武大臣,指着梁冀說:“此跋扈將軍也。”梁冀大爲惱怒,擔心質帝成年後難以控制,就於本初元年丙戍(公元146年)閏六月甲申日,將漢質帝劉纘毒死。
質帝劉纘自乙酉(公元145年)——丙戌(公元146年),在位才一年多,年僅九歲。葬於靜陵(洛陽東南三十里),諡爲孝質皇帝。
八十八世祖:東漢孝桓皇帝———劉志(孝章皇帝玄孫、劉翼之子)
劉志,字意,生於陽嘉元年壬申(公元132年)八月庚子日。
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梁冀毒死漢質帝後,擁立另一個少年皇族劉志做皇帝,翌年改元“建和”,此即漢桓帝。
桓帝繼位時年僅十五歲,梁太後繼續臨朝聽政,大將軍梁冀仍舊掌握朝政大權。和平元年庚寅(公元150年),梁太後病死。漢桓帝正式親政,但實際大權仍掌握在梁冀手中。甚至四方貢獻,乃先冀後帝;百官升遷,也要先到梁冀謝恩。這樣,桓帝劉志與梁氏家族的矛盾日益加深。
延熹二年己亥(公元159年)八月,忍無可忍的桓帝劉志與宦官單超等五人合謀,發動禦林軍一千多人包圍梁府,一擧消滅了梁氏集團。誅殺數十人,罷免三百餘人,梁冀夫婦被逼自殺,梁家被抄,家產被沒收多達三十多億。外戚梁氏數十年的專政從此結束。
桓帝依靠宦官消滅梁氏,爲了報恩,上台後封單超等五個宦官爲侯,史稱“宦官五侯”。東漢政權又從外戚手中轉到宦官手中。漢桓帝劉志政治上平庸無能,又不聽忠良之言:結果受制於宦官,毫無建樹作爲。
史稱當時“中官近習,竊持國柄,手握王爵,口含天憲”,他們比外戚更加貪縱,竟相奢侈,虐遍天下,搞得民不堪命,怨聲載道。而當此之時,以司隸校尉李膺爲首的正直官僚,與一班有才識的太學生聯合起來,以拯治天下,造福百姓爲己任,猛烈抨擊宦官的黑暗統治。
延熹九年丙午(公元166年),宦官誣陷李膺與太學生勾結誹謗朝廷,昏庸的漢桓帝竟下詔將李膺等兩百多人逮捕下獄。第二年將李膺赦歸田里,禁錮終身,這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黨錮之禍’’。
桓帝劉志於永康元年丁未(公元167年)十二月丁丑日去世,自丙戌(公元146年)——丁未(公元167年),在位二十二年,終年三十六歲,葬於宣陵(在洛陽東南三十里).尊諡孝桓皇帝。
桓帝皇后竇氏和其他眾多妃嬪,都沒有爲他生下一個兒子,桓帝無嗣。
八十九世祖:東漢孝靈皇帝——劉宏(孝章皇帝玄孫、劉萇之子)
劉宏,字大,生於永壽二年丙申(公元156年)八月庚午日。
漢靈帝劉宏是漢章帝玄孫、河間孝王劉開曾孫、解瀆亭侯劉淑之孫、劉萇之子。
漢桓帝劉志皇后竇氏和其他眾多妃嬪都沒有爲他生下一個兒子。因此,當桓帝死後,便由皇后竇氏以太後身份臨朝理政。竇太後與父親竇武派人迎接年僅十三歲的另一位皇族成員劉宏入宮,並於建寧元年戊申(公元168年)正月庚子日,擁立劉宏爲帝,改元“建寧”,此即漢靈帝。東漢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靈帝亂世。
靈帝即位時,東漢王朝己百孔千瘡,危機四伏,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當時竇太後臨朝聽政,欲振興劉氏天下,挽大廈於將傾,遂任太傅陳蕃主持朝政,重新征用李膺等天下名賢參與政事,並准備消滅宦官腐朽勢力。—時之間,天下賢士莫不翹首期望太平。不料宦官先發制人,於建寧二年己酉(公元169年)劫持漢靈帝和竇太後,奪取璽綬,誅殺陳蕃和外戚竇武。接着,宦官迫靈帝劉宏下詔大興黨獄,捕殺李膺、杜密等一百多人,禁錮六七百人,太學生被捕一千多人。這便是歷史上第二次“黨錮之禍”。至此,賢能忠義進步勢力遭到徹底打擊,宦官更加得勢,宦官專權達到了頂峰。
由於皇帝昏庸無恥,宦官横行無道,奸佞小人得志,政府横征暴斂,豪強欺壓百姓,導致國家府庫空虛,民窮財盡,民怨沸騰,社會矛盾激化,終於引發了中平元年甲子(公元184年)開始的黄巾軍大起義。劉氏王朝危在旦夕,
中平六年己巳(公元189年)四月丙辰日,昏庸的漢靈帝終於抛下被他攪得破爛不堪的劉氏漢家王朝,病死於洛陽宮中。靈帝劉宏自戊申(公元168年)——(公元189年),在位二十二年,終年三十四歲,葬於文陵(今河南洛陽市西北三十里),尊諡孝靈皇帝。
靈帝劉宏皇后何氏、妃嬪王氏等,本生有多個兒子,但大多夭摺,僅留有二子:長子劉辯、次子劉協。
九十世祖:東漢後少帝——劉辯(孝靈皇帝之長子)
劉辯,字審,生於熹平二年癸醜(公元173年)。
中平六年己巳(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死後,何皇后於同月戊午日立她年僅十四歲的親生兒子劉辯爲帝,同年改元“光熹”,此爲東漢後少帝。
少帝劉辯繼位時,由他的生母何太後臨朝聽政,舅父大將軍何進執掌朝政大權。當此之時,天下已經大亂,群雄競起,而朝廷内部的流血鬥爭又一次爆發。光熹元年已巳(公元189年)八月,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刺殺。何進部將中軍校尉袁紹和虎賁中郎將袁術起兵攻入宮中,大殺宦官兩千多人。東漢歷史上的宦官專權至此以慘劇結束。
光熹元年已已(公元189年)九月,董阜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爲帝,貶封少帝劉辯爲弘農王。翌年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正月,董卓派李儒將少帝毒死。少帝劉辯在位六個月,壽僅十八歲,葬於洛陽城外。稱爲東漢後少帝。
九十世祖:東漢孝獻皇帝——劉協(孝靈皇帝之次子)
劉協,宇伯和,又字台,生於光和四年辛酉(公元181年)六月戊子日。
東漢少帝劉辯是一位毫無才能而又輕佻無威儀的紈絝少年,而他的弟弟劉協相比之下卻顯得精明能幹得多。董卓本是個極有野心的人,據說當時董卓與少帝和劉協相遇時,問及禍亂由起,小皇帝劉辯回答不清,而劉協卻答得有條有理。於是,董卓便於光熹元年已巳(公元189年)九月在京師洛陽廢黜少帝劉辯,貶封爲弘農王,改立劉辯之弟劉協爲帝。改元“永漢”,這就是漢獻帝。
漢獻帝劉協即位時年僅九歲,朝政由董卓把持。董卓進入洛陽後,殺死少帝生母何太後,又免了司空劉弘,自任司空,執掌軍政大權。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横行天下。
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正月,董卓將已被廢爲弘農王的少帝劉辯毒死。二月,董卓逼漢獻帝自洛陽遷都長安,走前對京師洛陽進行一次大洗劫;他宣布沒收富家財產爲已有;又放火盡燒宮廟、官府、房舍,使洛陽二百里内房屋盪盡、雞犬不留;更爲可恥的是,他竟使其部將呂布搗毁漢室帝王陵墓和公卿以上墳墓,收取墓中珍寶。董卓的殘酷暴行,激起全國不滿,英雄豪傑紛紛起兵討伐。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誅殺董卓,天下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然而,董卓雖誅,漢家天下卻己大亂。黄巾起義軍在各地暴動,各地豪強地主爲了鎮壓農民起義和討伐董卓,紛紛起兵,結果形成各地軍閥割據混戰的天下大亂的局面。
這時,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曹操已占據兗州,自成一支獨立勢力。建安元年丙子(公元196年)八月,鎮東將軍曹操到洛陽。這位野心很大的一代奸雄看中了劉協這個傀儡皇帝,想將他控制在自己手中,便勸得獻帝離開破爛的洛陽,遷都至曹操自己的地盤許都(今河南許昌市東)。這樣,獻帝便又成爲曹操的傀儡。曹操將獻帝迎至許昌後,他自任司空兼車騎將軍,操縱朝政。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曹操又罷去三公,改設丞相、御史大夫,並自立爲丞相。
漢獻帝劉協自小有才志,他不甘心做曹操的傀儡,曾多次試圖誅殺曹操,擺脱受人操縱的局面,無奈劉協自幼受制於人,沒有實權,加上才智遠不及曹操,因而終其一生也沒能擺脱曹氏,拯救即將傾覆的劉氏王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相繼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勢力,征服烏桓貴族,將中國北方統一於他的勢力範圍。
建安十八年癸巳(公元213年),曹操逼漢獻帝封自己爲魏公,不久又封爲魏王。曹操又把自己的女兒立爲漢獻帝的皇后。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爲魏王。同年十月乙卯日,魏王曹丕自立爲帝,廢漢獻帝爲山陽公。
魏青龍二年甲寅(公元234年)三月庚寅日,亡國之君劉協病死,獻帝劉協自己巳(公元189年)——庚子(公元220年),在位三十一年,終年五十四歲,葬於禪陵(今河南修武縣北),(一說葬於濁鹿城西北十里) ,尊諡孝獻皇帝。
東漢王朝自光武帝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獻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曆傳十四位皇帝,共計一百九十六年,東漢至此滅亡。
世界歷史上顯赫輝煌的劉漢帝國至此隕落,中國歷史上由劉氏一姓做君主統一全國——而非割據稱雄的時代結束了。中華帝國從此進入分裂爭雄、割據爭霸的戰亂時代。
蜀 漢 劉 氏 帝 王 簡 介
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繼曹丕之後,劉備、孫權也相繼稱帝於巴蜀、江東,中國歷史進入三國鼎立時代,三國之中,身爲漢朝皇族的蜀主劉備,又慨然以漢朝的繼承者自居,以複興漢家天下爲己任。
八十九世祖: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後裔,蜀漢建立者)
劉備,字玄德,生於漢桓帝延熹五年壬寅(公元162年)五月十九日。
劉備幼有大志,東漢末年,與河東關羽公、涿縣張飛公結爲兄弟,募兵參加鎮壓黄巾。先後任安喜尉、高唐令、豫州牧等,後爲徐州牧。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孔明)輔助,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因取荆州,並得益州和漢中地區。
建安二十四年已亥(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爲漢中王,與魏、吳成鼎足之勢。
獻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劉備乃於魏黄初二年辛醜(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擔稱帝,定都四川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年號“章武”。
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劉備駕崩於白帝城永安宮,自辛醜(公元221年)——癸卯(公元223年),在位三年,終年六十二歲,葬於惠陵(即成都華陽縣西南),(—說葬於成都府官衙門萬花亭)。尊諡昭烈皇帝。
昭烈皇帝皇后甘氏,章武二年壬寅(公元222年)追諡皇思夫人。後主劉禪即位後,尊諡昭烈皇后。去世後葬於惠陵;吳後,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自立爲漢中王後,章武元年辛醜(公元221年)五月冊封爲皇后,吳後即將軍吳懿之妹也,後主延熙八年乙醜(公元245年)去世,葬於惠陵;糜夫人,早卒;孫夫人初隨先主入益州,後吳國詐稱吳國太病重,遣使接孫夫人回,孫夫人遂歸吳。
劉備與糜夫人、甘後、吳後等共生三子:1劉禪,字公嗣,號阿鬥,即後主.糜夫人生;2劉永,字公壽,吳後生,初封爲魯王,後改封爲甘陵王;3劉理,字奉孝,先封梁王,後改封安平王,甘後生。
九十世祖:蜀漢孝懷皇帝——一劉禪(昭烈皇帝之長子,蜀漢後主)
劉禪,小名阿鬥,字公嗣,生於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207年)正月十七日,是—位才智平庸、無所作爲的皇帝。
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五月,十七歲的蜀漢皇太子劉禪,宣布繼承父親劉備的皇位,改元“建興”。這位蜀漢的新統治者,就是歷史上的蜀漢後主。
炎興元年癸未(公元263年)冬,魏國大擧進攻蜀國,魏將鄧艾抄小路攻入蜀中,進逼成都,蜀國告急。當時,薑維率領的蜀軍主力還駐守在劍閣,並且毫無損失,但昏庸的後主劉禪一聽魏軍壓境,卻早就嚇破了膽,竟然反縛自己的雙手,出城向鄧艾投降,並下令蜀軍停止抵抗,全部投降。蜀國就此滅亡。
蜀漢後主劉禪自癸卯(公元223年)——癸未(公元263年),在位四十一年。直至晉武帝泰始八年壬辰(公元272年)十二月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葬於四川成都鵝眉山下、風吹羅帶形。列國.漢國高祖劉淵追尊諡爲孝懷皇帝。
劉禪與張後、鄭氏,共生七子:1 劉璇,立爲太子,後被亂兵所殺;2 劉瑤,封安定王;3 劉琮,封西河王;4 劉瓚,封新平王;5 劉諶,封北地王,後見後主劉禪降晉,奉印綬拜哭於昭烈帝廟,先殺妻子後自殺;6 劉詢,封新興王;7 劉璩(一說劉虔),封上黨王,俱皆内徙避晉代永嘉之亂,子孫己亡。
農民出身的劉邦,憑着他非凡的才智和超人的膽略,逐鹿華夏,問鼎中原,滅秦誅項,成就一統中華霸業;傳西漢——蜀漢,曆三十二帝,計四百五十馀年。開創輝煌的“大漢帝國”,使劉姓成爲—國之姓,以至中華民族以“漢”字爲尊稱,如:漢民族、漢人、漢文化、漢字、漢語等,這一切都與漢朝漢帝國分不開的。
匈 奴 劉 氏 帝 王 簡 介
東 晉 列 國 漢 劉 淵 建 立 的 政 權
匈奴劉氏形成後不久,東漢劉氏王朝就於獻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滅亡;四十三年之後,也即蜀漢炎興元年癸未(公元263年),三國蜀漢政權也被魏國滅亡;二年後司馬氏滅曹氏,魏晉鼎革,西晉興起。當劉氏在中原失鹿亡國,淪爲庶民的時候,匈奴劉氏卻以漢家子孫自居,仍雄居山西。控制着整個南匈奴部族。而隨着匈奴族的進一步漢化,匈奴劉氏更有南下中原、問鼎天下之意,並以複興漢家天下爲己任。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造就了劉淵這樣— 個傑出人物。
九十世祖:東晉列國。漢國高祖——劉淵 (劉豹之子)
公元三世紀中葉.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妻呼延氏夢服太陽之精而生下神奇的嬰兒,嬰兒左手心有一個“淵”字,因而取名叫劉淵。
劉淵.字元海,(公元? 年——310年)。劉淵兒時便英慧異常,聰明好學,曾隨上黨著名學者崔游學習漢族經典《毛詩》、《京房易》、《馬氏尚書》等,尤其好讀《左傳》和《孫子兵法》、對《史記》、《漢書》和諸子百家,也無不博覽。經過多年的學習,劉淵終於成爲一個博學多才、熟知漢族文化的匈奴貴族子弟。後又學習武事,不久就成爲一個精於騎射戰陣、文武雙全的傑出青年,深爲匈奴貴族和當地漢族名士、豪強所敬重,後來,左賢王劉豹去世,劉淵襲父職任匈奴左部帥。
西晉太庚末年(公元280年——289年),劉淵被晉武帝任命爲匈奴北部都尉。晉惠帝時又升爲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並封爲漢光鄉侯,成爲晉朝的北方守將和被晉朝承認的南匈奴最高統帥。西晉永安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晉王朝發生内訌——“八王之亂”,司馬氏互相殘殺,中國北方地區陷入長年的兵災戰亂之中。當此之時,北方各族人民紛紛起義。以左賢王劉淵爲首的匈奴貴族,自認爲匈奴劉氏爲漢朝子孫,應乘機推翻晉朝.恢複劉氏漢家天下。而成都王司馬頤欲借匈奴部眾爲援,便任命劉淵爲冠軍將軍,封盧奴伯,不久又任劉淵爲北單於、參丞相軍事,派他回匈奴。
晉惠帝永安元年甲子(公元304年),劉淵回到左國城,被匈奴部眾擁立爲大單於,建都離石(今山西離石縣東北),公開起兵反晉。不久,劉淵在左國城設壇祭天地,即位稱“漢王”,年號“元熙”,追尊三國蜀後主劉禪爲孝懷皇帝,並祭祀漢家列祖列宗。接着,漢王劉淵率兵南下,問鼎中原。匈奴鐵騎出擊並州各地,多次打敗前來鎮壓的晉軍,趕走了晉並州剌史司馬騰,並收服、合並了在東方起義失敗的王彌和石勒等部。
元熙五年戊辰(公元308年),劉淵在蒲子(今山西隉縣)正式即位稱皇帝,國號“漢”,改年號爲“永鳳”元年,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並大封匈奴劉氏子弟爲王爲侯。當此之時,匈奴劉氏如日中天,盛極天下。劉淵稱帝後,派兒子劉聰等統率匈奴數萬精銳騎兵,多次進攻晉都洛陽。因戰事失利,後撤兵北歸。漢國河瑞二年庚午(公元310年),漢國皇帝劉淵尚未來得及取代晉朝,一統天下,便在平陽去世。在位七年,諡爲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劉淵娶匈奴貴族呼延氏爲皇后。他的兒子見於記載的有五人:嫡長子劉和,封皇太子;次子劉裕封齊王;三子劉隆,封魯王;四子劉聰,封右賢王、鹿蠡王;五子劉乂,封北海王。
九十一世祖:東晉列國。漢國烈宗——劉聰 (劉淵之四子)
匈奴漢國創建者劉淵去世後,傳位給他的嫡長子劉和。劉和也是一個既熟習漢族儒家經典,又精通騎射的文武雙全的皇帝。但爲人卻生性多疑,好猜忌,對下屬冷酷無情,因此不爲匈奴部眾信服。劉和即位後不久,竟然向自己的四個弟弟開刀,掀起了匈奴劉氏殘酷内爭。在這場漢國統治者的互相廝殺混戰中,大司徒齊王劉裕和魯王劉隆被劉和所殺,而劉淵第四子劉聰,則攻克漢都平陽,將繼皇帝位不久的劉和殺死,並取而代之,匈奴漢國河瑞二年庚午(公元310年),劉聰成爲漢國第三任皇帝,改國號爲“光興”元年。
繼起的這位匈奴劉氏皇帝劉聰,卻頗有乃父之風,是一位傑出的匈奴首領。他十四歲時便精通漢族儒家經典,對經史百家,也非常熟習,特别精通《孫子兵法》。他還工於書法,又寫得一手好文章,詩詞歌賦.無一不通。十五歲時開始學習兵事武藝,不久他的騎射武藝就“冠絕一時”。二十歲時游京師洛陽,廣泛結交京城名流,深爲匈奴和北方漢族權貴器重。劉聰不但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善於駕馭部下。因此,他殺兄自立爲皇帝後,很快便得到匈奴部眾的擁護。
劉聰即位後,大封子弟,大赦境内。接着,劉聰派出所遣劉曜、呼延等幾路匈奴大軍出擊洛陽。匈奴大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於光興二年辛未(公元311年)—擧攻破晉都洛陽,將晉懷帝司馬熾俘至漢都平陽,貶封爲平阿公。匈奴攻入洛陽後,因其野蠻性未盡,所以到處燒殺擄掠,將繁華的晉朝京城變成滿目瘡痍的廢墟。當時晉都王公大臣以下被匈奴殺害的就多達三萬餘人。
漢國麟嘉元年(西晉愍帝建興四年)丙子(公元316年),匈奴大將劉曜攻陷長安,西晉愍帝司馬鄴出降,西晉滅亡。匈奴劉氏至此控制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
匈奴劉氏雖稱雄一時,但其統治根基尚淺.很不穩定、牢固,劉聰采取胡、漢分治的辦法,設左、右司隸統治漢人,又設單於左、右輔統治以匈奴爲主的胡人。他自己總統胡、漢,但實際上往往以胡壓漢。
劉聰晚年爲政昏庸暴虐,漢國上下離心,匈奴劉氏也分崩離析。麟嘉三年戊寅(公元318年),漢皇帝劉聰病逝,在位九年,諡爲昭武皇帝,廟號烈宗。
劉聰後妃眾多,他的兒子見於記載的有六人:嫡長子劉粲,初封河内王,後繼帝位;次子劉易,封河間王;三子劉翼,封彭城王;四子劉悝,封高平王;五子劉約;六子劉衷,封會稽王。
九十二世祖:東晉列國。漢國少主——劉粲 (劉聰之長子)
麟嘉三年戊寅(公元318年),劉聰死後,由太子劉粲繼位爲漢皇帝,史稱少主。改年號爲“漢昌”元年,他雖然也才兼文武,但卻是一個暴虐成性、荒淫無恥的昏君。劉粲繼位稱帝後,寵信外戚靳准,殘殺漢國大臣,打擊匈奴劉氏勢力。結果,匈奴劉氏進一步被削弱,朝中大權逐漸落到靳准之手,匈奴漢國開始瓦解。
漢昌元年戊寅(公元318年)劉粲即位不久,外戚大司空靳准在平陽發動政變,捕殺漢帝劉粲,並將匈奴皇族“劉氏男女無論少長皆斬於東市”。劉粲太子劉元公等均被殺害,劉氏宗廟被焚毁,甚至劉淵、劉聰的陵墓也被挖掘毁壞。由劉淵開創的匈奴漢國至此衰亡,匈奴劉氏遭此慘劫,元氣大傷。
九十一世祖:東晉列國。前趙趙王—一劉曜 (劉淵之族侄)
漢昌元年戊寅(公元318年),靳准在漢都平陽政變後,當時鎮守在長安的漢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劉曜,自立爲漢皇帝,改年號爲“光初”,統兵自長安趕赴平陽援救。不久,劉曜消滅靳准,收複原漢國的地區。同年,劉曜改國號爲“趙”,史稱前趙。遷都長安。這樣,由劉曜建立的趙國便取代了同是匈奴劉氏所建的漢國。
匈奴趙國的創建者劉曜,是劉淵的族侄,同屬於冒頓單於之後的匈奴劉氏。劉曜高祖劉亮,曾祖父劉廣,祖父劉防,父親劉某早逝,史不載名。劉曜年幼喪父,被劉淵收養。劉曜建趙稱帝後,把被征服的西北各少數民族部落數十萬人遷徙至趙都長安。在位期間,實行漢胡分治政策,但同時又積極采取民族融合和文化同化政策。劉曜還在趙國積極推行儒學,在長安設立太學和小學,聘請著名學者傳授儒家文化,當時學生多達一千五百多人。他又建立租賦制度,實行封建制度。這樣,劉曜的趙國比起漢國,顯示了更大的漢化傾向。
當劉曜稱帝時,羯人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台)稱趙王,史稱後趙王朝。兩趙之間,長期攻戰不息。前趙光初十二年已醜(公元329年),兩趙在洛陽大戰,劉曜因酗酒輕敵,結果前趙全軍覆沒,劉曜自己也被石勒俘虜.最後被殺。劉曜創建的匈奴劉氏前趙政權至此滅亡。
劉曜生有九個兒子,長子劉熙封爲太子,其除八子名未詳,均被封爲王侯。
東 晉 列 國 夏 劉 屈 孑 建 立 的 政 權
當匈奴劉氏的劉淵和劉曜相繼建立漢國與前趙的時候.匈奴劉氏的另一部落,則在他們的首領——同屬於匈奴劉氏的劉虎和劉衛辰、劉屈孑幾代祖孫的領導下,在中國北部地區各族混戰的惡劣環境中頑強地生存下來.並於東晉安帝義熙三年(公元407年),也就是匈奴劉氏在前趙滅亡八十年之後,再次在中國歷史上建國稱帝,國號“夏”,譜寫了劉姓歷史上又一輝煌篇章。
據史書記載,南北朝時期匈奴族大夏國的皇族劉氏,與北漢、前趙皇室屬於同—宗族,同出於東漢末年匈奴羌渠單於一支。羌渠單於生子扶羅單於,扶羅單於生二個兒子:長子左賢王劉豹,就是漢國開國者劉淵的父親;次子右賢王劉去卑,就是夏國的遠祖。
九十四世祖:東晉列國。夏世祖一一劉屈孑 (劉衛辰之子)
南北朝時期的夏國,是繼西漢、東漢、蜀漢、漢國、前趙之後中國歷史上第六個由劉姓建立的王朝。他的開創者是漢國、前趙的同一宗族——匈奴劉氏中的劉屈孑。
劉屈孑本名勃勃,“屈孑”這個名字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改,意思是卑賤。劉屈孑稱帝後,恢複本名勃勃,並改姓赫連氏,號稱赫連勃勃。北魏登國六年辛卯(公元391年),劉屈孑所在的匈奴部落被北魏消滅後,劉屈孑死里逃生,投奔當時薛幹部落首領太悉伏。但太悉伏不敢得罪北魏,差點將他送給北魏。後幸虧得到太悉伏的侄兒的幫助,劉屈孑才幸免於難,另投奔到後秦大將高平公破多羅沒弈於。劉屈孑投奔沒弈於後,受到沒弈於的禮待,並娶沒弈於的女兒爲妻,不久,劉屈孑晉見後秦皇帝姚興,又受到姚興的賞識,被姚興任命爲安北將軍、五原公,統領兩萬多鮮卑部隊鎮守朔方。此後,劉屈孑在朔方一呆就是十四年,勢力日益壯大。
北魏道武帝天賜四年丁未(公元407年),地位已經牢固、羽翼已經豐滿的劉屈孑突然發動政變,率部襲擊嶽父沒弈幹,將沒弈於殺死,並吞並了他的部落和地盤,然後自立爲大夏天王、大單子,並建立制度,設置百官,改元爲“龍升”,大赦境内。至此,由匈奴劉氏建立的大夏國宣告成立。
劉屈孑建立夏國後,大封匈奴劉氏宗族,封他的大哥右地代爲丞相、代公,二哥力俟提爲大將軍,魏公,弟弟阿利羅引爲征南將軍、司隸校尉。
劉屈孑稱王後,對外多次向鮮卑和後秦發動戰爭,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和地盤。龍升三年己酉(公元409年),劉屈孑擊敗姚興的後秦大軍,降服後秦大將王買德,以爲自己的謀士。
夏國龍升七年癸醜(公元413年),劉屈孑改年號爲“鳳翔”元年,並調動十萬民工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建都城,取名“統萬”(統萬城故址在今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意思是一統天下,君臨萬邦。同年,劉屈孑還下詔對匈奴姓氏進行重大改革,將自己的劉姓改爲赫連氏,意思是自己“徽赫實與天連”;將非嫡系的宗室支族都改姓爲鐵伐氏,意思是夏國宗族子孫“剛銳如鐵,皆堪伐人”。同時,劉屈孑還封自己的妻子梁氏爲王後,兒子劉璝爲太子,其餘各子均封爲公。
夏國鳳翔五年丁巳(公元417年),劉屈孑(赫連勃勃)乘劉裕的東晉大軍剛滅亡姚泓的後秦之後實力減弱之機,大擧進攻晉軍,擊敗晉軍守將劉義真的部隊,攻占了長安城,控制了整個關中地區。十一月,大穫全勝的劉屈孑在長安附近的灞上設壇祭天,召告天下,正式登基,稱爲大夏皇帝,並下詔大赦境内,改年號爲“昌武”,定都統萬。翌年,劉屈孑回到統萬城,又改年號爲“真興”;另在長安設置南台,以太子劉璝爲大將軍、雍州牧、錄南台尚書事,負責鎮守長安和關中。
劉屈孑晚年懷疑太子劉璝不忠,准備廢除他的太子稱號。劉璝聞信在長安起兵反叛,攻打父皇,但被他的三弟劉昌打敗和殺死。劉璝死後,劉屈孑另立劉昌爲新太子。劉屈孑爲人凶殘成性,在位時期對外窮兵竇武,狂妄自恣,對内暴虐無道,視民如草芥。史稱劉屈孑(赫連勃勃)嗜殺成性,經常濫殺無辜。據說他常置弓箭在側,如懷疑某人,就親手殺之;群臣有忤視者毁其目,有笑者割其唇,有進諫者先截其舌,然後殺之。劉屈孑在奪取長安後,用晉軍人頭在長安堆築成京觀,時人稱爲“骷髏台”。劉屈孑在位的十九年間,是中國關中地區歷史上最黑暗時期。
真興七年乙醜(公元425年),一代暴君劉屈孑在統萬城永安殿病逝,葬於嘉平陵,廟號夏世祖。
劉屈孑的兒子見於記載的有七個:長子劉璝,初封爲太子;次子劉延,封陽平公;三子劉昌.封太原公,後繼位稱帝;四子劉倫,封酒泉公;五子劉定,封平原公;六子劉滿,封河南公;七子劉安,封中山公。
九十五世祖:東晉列國。夏秦王——劉昌 (劉屈孑之三子)
真興七年乙刀(公元425年),夏世祖劉屈孑死後,他的第三子劉昌繼位稱帝,改年號爲“承光”,成爲夏國第二任皇帝,史稱夏秦王。
夏秦王劉昌(赫連昌),字還國,又名劉摺。史稱劉昌繼位後.其他劉屈孑的兒子都不服氣,於是兄弟相互廝殺,夏國國内大亂。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聽說夏國大亂,乘機多次進攻夏國。承光三年丁卯(公元427年)冬天,拓跋燾再次率頂三萬騎兵進攻夏國,一擧攻克夏國都城統萬城。劉昌大敗,逃亡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第二年在上邽被魏將俘虜,送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劉昌被俘後,最初還受到拓跋燾的優待,被封爲假常忠將軍、會稽公、秦王,拓跋燾還將女兒賜給他爲妻,劉昌在北魏呆了六年,直到北魏延和三年甲戌(公元434年),在叛魏西逃時被北魏政權處死。他的家屬也大都受牽連而死。
九十五世祖:東晉列國。夏平康——劉定 (劉屈孑之五子)
夏承光四年戊辰(公元428年),當劉昌被俘失國的時候,他的五弟劉定在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稱帝,改年號爲“滕光”,成爲匈奴劉氏夏國的第三任皇帝,劉定(赫連定),字直獖,是劉屈孑的第五個兒子。史稱劉定爲人和他父親劉屈孑一樣凶殘成性,爲政暴虐無道,不得民心。他稱帝之時,夏國勢力己遠不比從前。他雖發誓要收複夏國故土,但卻也無力回天。爲了對付北魏的進攻,他與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簽訂條約:遙分山河,自恒山以東屬宋,恒山以西屬夏。此後,劉定幾次率部主動向北魏進攻,但被北魏打敗。夏滕光四年辛未(公元431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率大軍討伐夏國,一擧攻克平涼,奪取整個關中地區。劉定大敗之後,退保於上邽。同年,劉定滅掉西秦,殺死西秦後主乞伏暮末,兼並西秦部眾十多萬。爲了避開北魏的追擊,劉定在滅西秦後隨即率部西遷,想渡過黄河襲擊北涼而兼並其地,但在途中遭到吐穀渾首領的截擊。結果夏軍全軍覆滅,劉定也被俘虜,後被轉送給北魏,北魏將他在平城斬首。後被諡爲夏平康王。
至此,由劉屈孑(勃勃)開創的大夏政權,在經歷了二代三帝共二十五年的短暫歷史之後,宣告滅亡。作爲夏國皇族的匈奴劉氏宗室,到此也急劇走向衰落。
南 朝 劉 宋 帝 王 簡 介
漢 楚 元 王 劉 交 彭 城 劉 氏 之 後 裔——劉 裕 家 族
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源出漢楚元王彭城劉氏之後的劉裕,又滅掉東晉,建宋稱帝。司馬氏的南方半壁江山,又落到劉氏之手。中國歷史進入南北分裂的劉宋時期。
歷史無奇不有,當年西晉的滅亡者是漢朝外孫系也即公主的後裔匈奴劉氏,如今滅東晉者又是漢宗室的正宗後裔彭城劉氏。史稱,劉宋皇族爲帝王裔胄,源出漢朝開創者劉邦的小弟弟楚元王劉交。
九十六世祖:南朝。劉宋武帝——劉裕(劉宋王朝創建者)
南朝劉宋的開國者劉裕(公元356年——422年),彭城人,原名劉道成,字德輿,小字寄奴。劉裕雖出身帝王之後,官宦世家,但父親早逝,家境貧苦,幼年靠賣草鞋爲生。他少有大志,想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帶着如此雄心壯志,劉裕年輕時從軍,成爲東晉北府軍的下級軍官。時勢造英雄。東晉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孫恩、盧循在會稽起義,晉朝廷派前將軍劉牢之東來鎮壓,劉牢之請劉裕爲參府軍事。劉裕爲人機智有謀,勇敢善戰,多次克敵致勝,屢立戰功。因功升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劉裕從此起家,成爲東晉一員虎將。不久,東晉將領桓玄起兵反晉,攻破晉都建康。於東晉元興元年癸卯(公元403年)篡晉稱帝,改國號爲“楚”。元興二年甲辰(公元404年)二月初一日,劉裕在家鄉京口起兵討伐,衛晉抗楚。東晉義熙元年乙巳(公元405年),劉裕擊敗篡晉的楚帝桓玄,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任劉裕爲侍中、車騎將軍、中外諸軍事、徐青二州剌史、兗州剌史、錄尚書事,並晉升爲晉公。劉裕從此控制了東晉朝政,成爲權傾天下的顯赫人物。劉裕執政晉室後,於東晉義熙五年已酉(公元409年)率軍滅掉廣固(今山東省益都縣)的南燕政權,又回師擊敗盧循。義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劉裕又西攻盤踞四川的譙縱,收服巴蜀。義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劉裕兩次北伐,滅南燕;繼而攻克長安,滅後秦,受封爲宋王。
東晉元熙二年庚申(公元420年)六月丁卯日,劉裕終於取代東晉稱帝。國號“宋”.改年號爲“永初”,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劉宋,
劉宋初期,劉裕又收複北方的青、兗二州,西至關中,大致擁有黄問以南的廣大地區,成爲東晉南朝時期疆域最大的一個王朝,與北方崛起的北魏,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劉裕即位前後,吸取了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横的教訓,抑制豪強兼並。他殺了京口大地主刁逵,把刁氏成萬頃土地和大量財產分給貧民;後又殺了隱匿人口的餘姚大族虞亮。劉裕還實行“土斷”,清理僑人戶籍,使僑富人口編入所在郡縣。他還廢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振百姓,並禁止豪強封錮山澤。在生活上他也崇節儉,不愛珍寶,不喜豪華,宮中嬪妃也少。寧州地方官曾經奉獻琥珀枕,是無價之寶,他不稀罕。在出怔後秦時,有人說琥珀能夠治療傷口,他就命人將琥珀枕砸碎,分給將領作爲治傷藥。平定關中後,他得到了美女姚氏,十分寵愛。臣下謝晦勸諫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廢政務,他當晚就將姚氏送回宮去。得了病,群臣勸他求神拜佛,他阻止,隻命醫官診治,自己靜心調養。因此.劉裕是個比較明智的帝王.堪稱一代有爲之君。
劉裕在位僅三年,於永初三年壬戊(公元422年)在建康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葬於寧陵(今江蘇省江寧縣東北蔣山),諡爲宋武帝,廟號高租。
劉裕後妃有張氏、孫氏、胡氏、王氏、袁氏、孫氏、呂氏,她們各生一子,共生七子:1劉義符、2劉義真、3劉義隆、4劉義康、5劉義恭、6劉義宣、7劉義季。
九十七世祖:南朝。劉宋少帝——劉義符(劉裕之長子)
劉裕死後,皇太子劉義符繼位,改元“景平”。劉義符是個昏庸腐敗之君,即位後不問政事,一味游玩享樂。群臣多次勸諫,他一概不聽。甚至在宮中開設酒店,自充酒保.以爲游戲。
景平二年甲子(公元424年).群臣發動政變,將劉義符廢黜,當年去世,終年一十九歲,在位二年。諡爲少帝。後裔未詳。
九十七世祖:南朝。劉宋文帝——劉義隆(劉裕之三子)
景平二年甲子(公元424年),劉義符被廢黜後,另立劉裕第三子荆州剌史、宣都王劉義隆爲帝,改年號爲“元嘉”元年,史稱劉宋文帝。
劉義隆繼位後,剷除了專權大臣徐羲之、傅亮、謝晦等勢力,堅持宋武帝的集權政策。他在位期間,壓抑豪強兼並,清理戶籍,減免税賦,勸課農桑,獎掖儒學。當此之時,劉宋國内“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餘糧棲廟,戶不夜局”,境内政治、經濟、文化均得到較大的發展,史稱“元嘉之治”。後來,北魏多次進攻,元嘉二十七年庚寅(公元450年),魏太武帝率大軍到達瓜步(今江蘇六合),颺言進攻宋都建康,劉義隆隻好全面防禦備戰。雖然阻止了北魏入侵,但劉宋經此大規模備戰,也耗竭了國力民力,結果導致邑里蕭條,版籍大壞,國勢衰落,“元嘉之治”從此結束。
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453年)二月,劉義隆被兒子劉劬殺死。終年四十七歲,在位三十年。諡爲劉宋文帝。
劉義隆共生十九子:1劉劬、2劉浚、3劉駿、4劉鑠朔、5劉紹、6劉誕、7劉宏、8劉禕、9劉昶、10劉渾、11劉彧、12劉休仁、13劉休祐、14劉休茂、15名未詳、16名未詳、17名未詳、18劉休範、19劉休若。
九十八世祖:南朝。劉宋三個月昏君—一劉劬(劉義隆之子)
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453年)二月,劉劬弑父篡位後,引起宗室和大臣們的反抗。四月,武陵王劉駿被部下推擧自立爲帝,號召討逆,迅速得到各地將領、宗室、官員的響應。五月,劉駿統率討逆大軍,從尋陽出發,一路殺奔建康而來。劉劬弑父奪位,臣下和部將本來不服,此時或躲避,或出降。劉劬自知大勢己去,決定輕騎逃生。但不等他動身,劉駿的人馬已經殺入城中,攻進皇宮。劉劬命人挖通西牆,逃入武庫的井中,又被劉駿部將高禽蒐穫,押着來見劉駿。半路上,被他殘殺的大臣親屬擋住了去路,大家列數他的罪狀,都說該殺。南平王劉鑠朔(一說爲江夏王劉義恭)便抽刀將他斬殺,並懸首示眾.暴屍於市曹。
劉劬在位僅三個月。後裔未詳。
九十八世祖:南朝。劉宋孝武帝——劉駿(劉義隆之三子)
劉駿奪取帝位後,翌年改元“孝建”,史稱孝武帝。劉宋王朝從此走向衰落。按史書記載,這位繼位的宋孝武帝劉駿,也是一個荒淫腐敗的昏君。在位期間,劉駿擔心各兄弟藩王會對自己不利,便不惜骨肉相殘,先後將宗室南郡王劉義宣,南平王劉鑠朔、竟陵王劉誕、武昌王劉渾、海陵王劉休茂等殺害。劉氏宗室慘遭此大劫,劉宋勢力更加削弱。大明六年壬寅(公元462年)四月,劉駿寵幸的堂妹殷淑儀病死。他哀傷過度而起病,自此少理政事,於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閏五月病死。壽六十二歲,在位一十一年。諡爲孝武帝。
孝武帝劉駿廣娶後妃,子女成眾,僅兒子就多達二十八個。太子劉子業,始平王劉子鸞,南海王劉子師等。
九十九世祖:南朝。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劉駿之長子)
劉駿死後,他的太子劉子業繼承王位,改元“永光”,此即前廢帝。前廢帝劉子業也是一個昏君。他繼位之後,不思治理,卻大肆淫亂,把劉宋王朝搞得烏煙瘴氣。劉子業又生性殘暴,動輒殺人,他的叔祖江夏王劉義恭,弟弟始平王劉子鸞、南海王劉子師均被他殺戮,大臣名將沈慶之、柳元景、孔錄符也被他誅殺。宮中妃妾奴婢宦官被殺的人數更多。劉子業的殘殺政策弄得百官臣民人人自危,個個怨恨。劉宋王朝上下離心,國勢更加衰敗。
景和元年乙巳(公元465年),前廢帝劉子業被殺,終年一十七歲,在位僅一年。後裔未詳。
九十八世祖:南朝。劉宋明帝——劉彧(劉義隆之十一子)
景和元年乙已(公元465年)十二月,劉子業死後,他的叔父劉彧即皇帝位(劉宋明帝)。明帝即位後内訌不止,泰豫元年壬子(公元472年)明帝在建康病死,終年三十四歲,在位八年,諡爲明帝。
明帝共生十二個兒子:劉昱,劉准,劉讚,其馀九個名未詳。
九十九世租:南朝。劉宋後廢帝——劉昱(劉彧之長子)
宋明帝劉彧死後,他的兒子劉昱即位,即後廢帝。後廢帝生性殘忍,一天不殺人就不自在。有一年夏天,劉昱暗暗闖入將軍府。這時,將軍蕭道成(後爲齊朝高帝)正袒胸露腹地躺在床上熟睡。劉昱見他的臍孔很大,竟說:“好一個箭靶子!”便硬把蕭道成喚醒,要他直立着,用他的肚腹當箭靶,臍孔當靶心,讓他練習箭法。蕭道成護住腹部連叫“老臣無罪!”多虧衛護隊長王天恩在一旁勸說道:“蕭將軍腹部碩大,實在是一個好靶子,但是,今天一箭將他射死,日後就沒有這麼好的靶子了。不如用假箭練習,免得損傷靶子。”劉昱這才改用假箭射了蕭道成一番。蕭道成從此憂心忡忡,擔心不知何時會遭枉死。
元徽五年丁巳(公元477年),蕭道成發動政變,將十五歲的劉昱剌死,劉昱在位五年。後裔未詳。
九十九世祖:南朝。劉宋顺帝——劉准(劉彧之三子)
後廢帝元徽五年丁已(公元477年),蕭道成發動政變,將十五歲的劉昱剌死,另擁立劉昱的弟弟安成王劉准爲帝,改元“升明”,這便是劉宋最後一個皇帝宋顺帝。
劉准繼位時年僅十歲,由蕭道成專權。蕭道成經多年謀劃,定於升明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四月辛卯日逼劉准退位。這一天,蕭道成要劉准到殿堂擧行禪位儀式。劉准害怕遇害,就躲到佛蓋下面不去。蕭道成死黨王敬則帶兵抬着輿進殿,左尋右找才找到他,硬把他抬走。蕭道成封他爲汝陰王,遷居丹陽,派兵監管。齊高帝蕭道成建元元年己未(公元479年)五月己末日,監視劉准的兵士忽聽得門外馬蹄聲雜亂,以爲發生了變亂,就一刀將劉准砍死。事後又謊報說劉准是病死的。終年一十三歲,在位三年。諡爲顺帝。
由劉裕開創的劉宋王朝,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立國,共經歷四代九個皇帝六十年,至此滅亡。
五 代 十 國 時 期 劉 氏 帝 王 簡 介
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 (後漢王朝的創建者)
劉知遠(公元895年——948年),稱帝後曾改名爲“劉暠”,後又改名“劉皓”。他面呈紫色,目多白睛,小時候體弱多病,不喜歡舞刀弄鎗,常常沉默寡言。五代後梁末年,劉知遠和石敬瑭一同在沙陀李嗣源手下任職。劉、石二人關係非常深厚,劉知遠成爲石氏的心腹。後唐清泰三年丙申(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晉,劉知遠被任命爲陝州節度使。後改爲許州節度使。第二年,石敬瑭任命劉知遠與另一將領杜重威一同爲同平章事。此後,劉知遠出任鄴都留守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侍中中書令等職。
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丁未(公元947年)二月,契丹滅掉後晉。當遼軍南下之時,劉知遠爲了保存自己實力,多次坐視後晉軍隊不管,拒不派兵增援,相反卻招兵屯糧,並大量收編潰散的後晉軍隊,爲自己日後問鼎中原作准備。
當晉國滅亡的消息傳到太原後,劉知遠在晉陽守將的擁護下,於遼天祿元年丁未(公元947年)二月十五日,在太原正式即位稱帝,仍用晉國號,改晉開運四年爲天福十二年(天福是晉高沮石敬瑭的年號)。同年五月,劉知遠乘遼帝北返之機,率大軍自太原南下,消滅了遼國的留守部隊,攻下洛陽,奪回晉都汴梁。六月十五日,劉知遠在汴梁宣布大赦天下,正式改國號爲“漢”。至此,歷史上又一個由劉姓創造的劉漢王朝宣告成立。同年閏七月,劉知遠在汴梁下詔昭告天下,追尊六位先祖廟號:以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爲“太祖高皇帝”;以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爲“世祖光武皇帝”,列爲廟中永世不祧之祖;追贈高祖劉煓爲“文祖明元皇帝”;曾祖劉昂爲“德祖恭僖皇帝”;祖父劉僎爲“翼祖昭獻皇帝”;父親劉琠爲“顯祖章聖皇帝”。同時爲高祖母、曾祖母、祖母、母親都追加了諡號。
劉知遠改國號爲“漢”和追尊劉邦、劉秀的這兩項重大擧措,旨在昭示天下:自已是漢家皇室的後裔,是漢高祖劉邦與光武帝劉秀的嫡傳子孫;自己稱帝建國,也隻是恢複昔日劉氏漢家天下!
劉知遠來自相對野蠻的沙陀部落,長期生活在軍旅之中,既無禮義仁愛之心,更無治國安邦之能,因此,他統治時期中原地區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兵災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雖然他的國號仍叫“漢”,但卻沒有一點當年漢家天下的盛世雄風和文明景象。
劉知遠在位不足一年,於乾佑元年戊申(公元948年)正月二十七日在汴京萬歲殿病逝,終年五十四歲,葬在睿陵(今河南省登封縣東)。諡爲後漢高祖。
劉知遠皇后李氏,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劉承訓(曾任開封尹、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等職,早去世父親一個月)、次子劉承祐、三子劉承勳。
五代。後漢隱帝——劉承祐(劉知遠之次子)
劉承祐(公元931年——950年),劉知遠去世後,他以周王身份繼位爲後漢第二任皇帝,史稱“漢隱帝”。他統治期間國内外局勢更加混亂不堪,外有契丹的侵略進攻,内有大臣、部將的叛變,君臣離心,人心思亂。起初,隱帝還能依靠大將郭威平定各將領的叛亂,穩定國内局勢。但隱帝生性多疑,對忠臣大加殺戮,最後還祕密派人去殺鄴都留守郭威。
乾佑三年庚戌(公元950年)十一月,郭威得到隱帝派人來殺自己的消息,憤然公開起兵反叛,並以“清君側之惡,共安天下”爲口號,率部自鄴都南下,向後漢首都汴梁進攻。由於隱帝早失軍心、民心,因此當郭威大軍南下時,沿途各支部隊都不聽隱帝號召,拒不出兵抵抗,反而紛紛開城門迎降。隱帝在汴梁失陷、眾叛親離之後,和親信郭允明、蘇逢吉等狼狽逃到開封城郊西北的趙村,在這里被郭允明所殺。郭允明殺隱帝後也自殺。這年,隱帝才二十歲。在位三年,諡爲後漢隱帝。(後裔未詳)。
五代。北漢世祖——劉旻(劉知遠之弟)
劉旻(公元896年——955年),原名劉崇,稱帝之後才改名劉旻,廣顺元年辛亥(公元951年)正月戊寅日,也就是後漢滅國,郭威建立後周稱帝之後的第十二天,劉旻在太原自立爲帝,定都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國號仍稱“漢”,史稱“北漢”。
史書記載:北漢世祖劉旻,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早年隨哥哥劉知遠當兵,後晉時在劉知遠手下任馬步軍都指揮使。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時,他以皇弟的身份被任命爲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要職,負責鎮守太原重鎮,屏藩首都汴梁。隱帝時期,劉旻與朝廷顧命大臣郭威關係不好,長期以皇叔自居,拒不服從中央調遣,反而招兵買馬,擴充自己實力。但當郭威假意擁立劉旻的兒子劉贇爲帝時,劉旻卻信以爲真,直到郭威公然貶劉贇爲汀陰公並建周稱帝,劉旻這才在太原稱帝,與後周對抗。
劉旻所建立的政權雖然也稱爲“漢”,但所統轄的僅有十二州,版圖隻相當於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是當時面積較小的一個國家,也是五代十國中唯一的一個純北方國家。由於地域狹小,土地貧瘠,北漢自成立之初就財賦困難,劉旻政府企圖通過提高税賦來解決財政危機,而對百姓的横征暴斂又使得民不聊生,百姓紛紛逃亡,北漢政權的統治極不穩定。劉旻稱帝之後,以報仇複國爲己任,不斷派兵南下進攻後周。劉旻自知實力弱小的北漢本身是難以打敗後周的,爲了達到報仇的目的,他不惜卑躬屈膝地向契丹稱臣進貢,向契丹皇帝自稱侄兒,勾結契丹遼國的軍隊,經常進攻後周,騷擾邊境,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乾佑四年甲寅(公元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劉旻認爲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再次向遼國借得六萬大軍,並親率自己的三萬騎兵與遼國會合,然後揮師南下,向後周發起猛烈進攻。劉旻的進攻遭到以新繼位的周世宗柴榮爲首的後周官兵的頑強抵抗,雖然最初北漢軍隊取得了—些小的勝利,但最後卻被周世宗柴榮的部隊大敗於高平。北漢損兵摺將,元氣大傷.漢世租劉旻隻帶了隨身的一百多騎兵逃回太原。接着,後周大軍乘勝追擊,反擊北漢,包圍北漢首都太原長達三個月之久。雖然久攻太原不下,再加上遼國再度出兵,後周不得不撤退回國,所得州縣又全部被北漢收複,但北漢世祖劉旻卻在受到高平之敗和太原被圍的巨大打擊之後憂憤成疾,最後一病不起,於同年十一月在太原去世,終年六十歲,在位四年,葬於交城北山。諡爲北漢世祖。
劉旻有二個兒子:長子劉贇,次子劉承鈞,又名劉鈞。
五代。北漢睿宗——劉承鈞(劉旻之次子)
劉承鈞(公元926年——968年),乾佑四年甲寅(公元954年)十一月,二十九歲的劉承鈞在父親劉旻死後繼位爲北漢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稱北漢“睿宗孝和帝”。北漢睿宗孝和帝劉承鈞,是沙陀劉氏家族中相對優秀的一位皇帝。
史稱劉承鈞自幼聰慧異常,爲人孝友知禮,喜愛讀書,擅長書法,是沙陀劉氏中文化素質最高的成員。他繼位初期仍襲用劉知遠和劉旻所用的“乾佑”年號,以示繼承先輩事業,直到三年後才改元爲“天會”。
劉承鈞統治之初.鑒於北漢國力太弱.無力與後周對抗,隻好暫時繼承劉旻聯合契丹遼國對抗後周的政策,向契丹稱臣納貢,自稱“兒皇帝”,凡軍國大事都向遼國通報。後來,劉承鈞改變國策,不再完全依賴契月,也不再向後周以及後繼的北宋出兵,轉而罷兵致力於國内事務,實行整治吏治、重用人才、與民休息、勸課農桑、鼓勵工商、發展經濟的進步政策。特别是後期起用博學多才的郭無爲任宰相,重用足智多謀、善於理財的繼颙爲鴻臚卿和中書令,使得北漢國内政治形勢出現明顯的好轉,財政困境得到改善,國家實力大爲增強。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宋太祖趙匡胤才不敢輕易向北漢進攻,北漢王朝在北宋初年能暫苟安於西北一隅。
天會十二年戊辰(公元968年)七月,劉承釣在首都太原病逝,終年四十三歲,在位十五年。諡爲北雙睿宗孝和帝。
劉承鈞的皇后郭氏,生二子:長子劉繼文、次子劉繼欽。睿宗奉父親劉旻之命,將薛繼恩、何繼元二人收爲養子,改姓名爲劉繼恩、劉繼元。
五代。北漢少主——劉繼恩(劉承鈞之養子)
劉繼恩(公元935年——968年),本姓薛,他的父親薛釗,母親是北漢世祖劉旻的女兒。薛釗夫妻關係不和,後來薛釗剌傷妻子劉氏,畏罪自殺。劉氏改嫁何氏,再生一子,名叫何繼元。不久劉氏與其夫何氏雙雙病故,二人從此均改姓劉氏。劉繼恩在睿宗時期己任太原尹。
少主劉繼恩爲人平庸無能,劉承鈞生前就曾對宰相郭無爲說:“繼恩非濟世之才,恐不能了我家事。”郭無爲也不喜歡他,但劉承釣臨死前還是遺詔立劉繼恩繼位爲帝。劉繼恩上台後,埋怨郭無爲不支持自己,就將他升爲司空,名義上升,實際上則將他架空。劉郭二人的矛盾和分裂更趨激化。而此時,北宋王朝正派遣三路大軍進攻北漢,直逼太原。
天會十二年戊辰(公元968年)九月,繼位才三個月的少帝劉繼恩被郭威所派的猛士刺殺,時三十四歲,諡爲北漢少主。北漢皇位由少帝劉繼恩的同母異父弟弟劉繼元繼承。
五代。北漢英武帝——劉繼元(劉承鈞之養子)
劉繼元(公元 ? 年—一991年),本姓何,父親何氏,母親是劉旻的女兒,後父母雙雙病故被劉承恩收爲養子。北漢英武帝劉繼元早年任檢校司空、歸義府都督,後又加太保、右金吾衛大將軍、大内都點檢等職,少帝繼位時晉升爲太師、太原尹。他繼位後仍舊使用繼父劉承鈞的年號,稱“天會十二年”。
劉繼元繼位時,契月遼國大軍南下救援北漢,北宋大軍被迫南撤,北漢王朝在遼國的保護下再一次得到苟延殘喘的機會。但是,劉繼元是一個昏庸無道、殘忍成性的暴君。他不但派人將主張投降北宋的宰相郭無爲誅殺,又先後將自己的舅舅的兒子劉鎬、劉鍇、劉錡、劉錫,弟弟大内部檢點劉繼欽等十人殺戮,還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養母,即劉承鈞之妻郭氏。史稱作爲後漢和北漢皇族的沙陀劉氏,在經過劉繼元的這一次大屠殺之後死亡殆盡,“於是劉氏子孫無遺類矣”!
當北漢王朝内部分崩離析的時候,北宋政權先後統一了南北各省,最後再次將矛頭直指北漢。廣運六年已卯(公元979年),北宋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發兵大擧北伐北漢,並親自督眾。宋軍這次—路長驅直入,連克北漢大鎮,大敗北漢和前來增援的遼國軍隊,北漢各地將領紛紛望風而降。五月,在北宋的威脅和勸誘下,劉繼元開城迎接宋軍,正式宣布向宋朝投降。由沙陀劉氏創建的北漢王朝,在傳遞了四帝二十九年之後,宣告滅亡。
劉繼元降宋後,被宋朝任命爲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受封爲彭城郡公。但劉繼元從此失去自由,受到宋朝廷的監視。不久,劉繼元與北漢劉氏親屬一百多人由太原遷到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居住,由朝廷賞賜豪宅一棟。劉繼元在太平六年辛已(公元981年)還被加封爲開府儀同三司、保康軍節度使,直到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病逝。在位十二年。諡爲北漢英武帝。
劉繼元死後留下一個六歲的幼子,名叫劉三豬,後由宋太宗賜名爲劉守節。劉守節在宋朝官任西京作坊副使,後升任右驍衛將軍。
五代。南漢高祖——劉䶮(劉謙之三子、劉隱之弟)
劉䶮(公元889年——942年),原名劉岩,又名劉陟,白龍二年丙戊(公元926年)始改名爲劉䶮,是封州剌史劉謙的第三個兒子,南海王劉隱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䶮身高七尺,手臂特長,擅長騎馬射擊。早年隨哥哥劉隱任薛王府咨議參軍、清海軍節度副使等職。六年前劉隱去世,他以弟弟的身份接任清海軍節度使,接替哥哥繼續統治嶺南地區。此後,劉䶮一方面繼承劉隱的治國方略,繼續奉中原的朱氏後粱王朝爲正統,向後梁王朝稱臣納貢,接受後梁所封授的官職和爵位,先後任清海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同平章事、撿校太傅、中書令等職。
乾化三年癸酉(公元913年)劉䶮正式襲封爲第二代南海王。另一方面,劉䶮繼續擴張自己的實力,消滅了高州剌史劉昌魯等嶺南地區的割據勢力,攻占了韶州、高州、容州、潮州,平定了江東道的七十多個寨,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了劉氏在嶺南的統治。
後梁貞明元年乙亥(公元915年)十一月,劉䶮派使者前往後梁,請求後梁加封他爲南越王並加都統,但被後梁拒絕。劉氏從此不再向後梁進貢,
後梁貞明三年丁丑(公元917年),在廣州宣布稱帝,建國號爲“大越”,改年號爲“乾亨”,定都番禺(廣州)。第二年,劉䶮認爲自己是漢朝皇室的後裔,爲了表示自己建國是恢複昔日的漢家天下,於是又改國號爲“漢”,史稱南漢。這就是由劉姓在嶺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由劉姓創建的最後一個王朝。他統治期間,重視教育,設立學校,恢複科擧考試制度,使嶺南地區在五代分裂時期仍能保持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劉䶮也能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特别是爲了安定中原籍人才,劉䶮更是想盡了辦法,爲此還留下許多佳話。劉䶮實行保境安民和重視發展生產及貿易的政策,他招撫流亡,鼓勵農業生產,又大量招徠海外和全國各地的商賈前來經商貿易,充分發揮廣州沿海港口和對外貿易窗口的作用。正是在劉䶮的開明治理下,五代時期當中原大地兵荒馬亂,人民水深火熱的時期,南漢王朝統治下的嶺南地區.卻出現了少有的安定和繁榮景象。
劉䶮晚年性格大變,爲政也殘暴荒淫,奢侈無度。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廣聚珍寶,蒐括民財,百姓不堪重負,紛起反抗。劉䶮又喜歡酷刑,以殺人爲樂,不但創設湯釜、鐵床等刑具。更設立刀鋸、肢解、割舌、灌鼻、刳剔,炮炙、烹蒸等刑法,被當地人民視爲毒蛇猛獸。
劉䶮還曾派兵攻打交州(今越南北部地區),但受到當地割據勢力吳權的抵抗,無功而還。
南漢大有十五年壬寅(公元942年)三月,劉䶮在南漢首都廣州病逝,在位二十六年,終年五十四歲,葬於康陵(今廣州興王府城東二千里漫山),諡爲南漢高祖。
劉䶮與割據湖南的楚國王室馬氏聯姻,娶馬殷的女兒爲妻,後立爲皇后。劉䶮與馬氏等共生有十九個兒子,大有五年壬辰(公元932年),十九個兒子均被封爲王:長子劉耀樞,封邕王;次子劉龜圖.封康王;三子劉洪度,封秦王;四子劉洪熙,封晉王;五子劉洪昌,封越王;六子劉洪弼,封齊王;七子劉洪雅.封韶王;八子劉洪澤,封鎮王;九子劉洪操,封萬王;十子劉洪杲,封循王;十一子劉洪暐,封息王;十二子劉洪邈,封高王;十三子劉洪簡,封同王;十四子劉洪建,封益王;十五子劉洪濟,封辨王;十六子劉洪道,封貴王;十七於劉洪昭,封宣王;十八子劉洪政,封通王;十九子劉洪益,封定王。(劉氏兄弟名字中的“洪”字,也有的書中作“弘”字)。其中長子劉耀樞,次子劉龜圖早死,九子劉洪操也在攻打交州時陣亡。
五代。南漢殤帝——劉玢(劉䶮之三子)
劉玢 (公元920年——943年),原名劉洪度,大有十五年壬寅(公元942年)三月,劉䶮去世後,繼承了皇位,成爲南漢皇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稱南漢殤帝。殤帝即位後,改名劉玢,改年號爲“光天”,以四弟劉洪熙輔政。劉玢果然是一個不肖之徒。他上台之後,整天不問朝政,隻知道尋歡作樂,荒淫無度。如有人勸諫,劉玢立即下令將上諫者處死。劉氏皇族開始陷入家族内訌和混戰之中,南漢王朝也因此日益走向衰落。
光天二年癸卯(公元943年)三月,在位不足一年的劉玢被弟弟劉洪熙等所派刺客殺死,年僅二十四歲,諡爲南漢殤帝。
五代。南漢中宗——劉晟(劉䶮之四子)
劉晟 (公元920年——958年),原名劉洪熙,光天二年癸卯(公元943年)三月,繼位爲南漢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史稱南漢中宗。南漢王室内部的互相殘殺從此開始。劉洪熙上台後改名爲劉晟,改年號爲“應乾”,第二年又改年號爲“乾和”。
中宗劉晟也是一個無德無能之輩,而他的昏庸無道和暴虐殘忍,比殤帝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繼任不但是南漢王朝的災難.更是劉氏皇族的最大不幸。劉晟因爲自己是弑兄篡位,擔心眾人不服,就使用更加殘酷的刑法來威懾王室成員、文武大臣和百姓。而他最擔心的就是他的弟弟們。於是,劉晟上台不久,就向自己的同胞親兄弟揮起屠刀。第一個被殺的是副元帥十弟劉洪杲,接着是劉氏王室中最優秀的五弟——元帥、知政事劉洪昌和八弟劉洪澤,再就是七弟劉洪雅。乾和五年丁未(公元947年)九月,劉晟在一天之内將劉洪弼等八個弟弟全部殺害。乾和十二年甲寅(公元954年)和乾和十三年乙卯(公元955年),劉晟又將最後剩下的二個弟弟劉洪邈和劉洪政也分别殺害。到此,劉晟的十三個兄弟,都被他全部屠殺,“於是劉䶮之諸子盡矣”!
劉晟的殘殺同胞,給南漢皇族劉氏以巨大的打擊,這種殘忍的打擊,甚至到了令劉氏族人傷心絕望的地步!面對這種慘絕人寰的悲劇,有的王室成員竟然發出了這樣的哀歎:“後世當生民家,免遭屠害!”
乾和十六年戊午(公元958年),在位十六年的中宗劉晟,因荒淫過度染病不起,於八月病死,終年三十九歲,葬於昭陵。諡爲南漢中宗。這位昏君生前面對中原後周政權不斷強大、將要兼並天下,南漢形勢堪憂的時局,竟然說:“隻要我自已有生之年能夠幸免於滅亡之禍就行了,還管什麼後世子孫呢?”
劉晟共有五個兒子,除長子劉繼興繼承皇位外,其餘各子也封爲王:次子劉璇興封桂王;三子劉慶興,封荆王;四子劉保興,封祥王;五子劉崇興,封梅王。
五代。南漢後主——劉鋹(劉晟之長子)
劉鋹(公元943年——980年),原名劉繼興,劉晟死後,十六歲的劉繼興繼承皇位,改名爲劉鋹,改年號爲“大寶”,成爲南漢王朝的第四位皇帝,歷史上稱他爲南漢後主,後主劉鋹又是一位昏庸無道之君,不但荒淫無恥。而且還極爲愚昧無知。他上台後,也是終日驕奢淫逸,縱欲無度,不理朝政,將國家政事全部交給宮女和太監,他還沒立燒煮剝剔、刀山劍樹等酷刑,大興殺戮,朝中大臣和皇族成員再一次被誅殺殆盡。南漢王朝進入朝政最腐敗、社會最黑暗的時期。
而當南漢王朝在王室内訌、政治腐敗和人民的反叛中日益走向衰落的時候,北方由後周演變而來的趙氏北宋王朝,卻正在積極准備南征,目的是消滅南漢,統一嶺南。
大寶七年甲子(公元964年),北宋大軍揮師南下,開始南怔南漢。
大寶十四年辛未(公元971年)正月,北宋大軍攻占嶺南,包圍南漢首都廣州。後主劉鋹無力抵擋,隻好擧手向宋軍投降。由劉隱、劉䶮兄弟開創的劉氏南漢王朝,在傳遞四個皇帝、五十五年之後,至此宣告滅亡。
劉鋹在南漢滅亡後,劉氏宗室和文武官員九十七人被宋軍一同從廣州押送到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在這里,劉鋹以南漢亡國之君的身份,被趙匡胤貶封爲恩赦侯。受任檢校太保、左千牛衛大將軍。後又封爲彭城郡公,再加封爲衛國公。劉鋹從此閑居開封,直到北宋大平興國五年庚辰(公元980年)去世,終年三十九歲,在位一十四年,歸葬於南海韶州越王山。諡爲南漢後主。
據《宋史》記載,劉鋹生有四個兒子,也都從廣州遷居開封:長子劉守節、次子劉守正,都在北宋政府任崇儀副使;三子劉守素,鹹平年間(公元998年——1003年)在北宋任侍禁,後升至内殿崇班,天禧年間(公元1017年——1021年)又升任閣門祗候;四子劉守通,也任供奉官。
南漢劉氏家族自劉隱起,統治嶺南地區長達六十多年。雖然作爲南漢君主,劉氏的皇帝們一代不如一代,但總體來說,與中原地區相比.在劉氏的統治下,嶺南地區在五代時期還基本上是一個社會環境比較安定、經濟和文化都還在繼續發展的—方“樂土”。應該承認,劉氏家族爲五代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的持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南宋。金。齊帝——劉豫(父祖未詳)
劉豫(公元1074年——1143年),字彥游,宋景州阜城人。宋哲宗元符間(公元1098年——1100年)進士,官任殿中侍御史、河北提刑等職。宋高宗建炎二年戊申(公元1128年),金兵南下,時劉豫任濟南知府,縋城降金,金任爲京東西路、淮南路安撫使。
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劉豫受金人冊封爲皇帝,稱號大齊,都大名府。劉豫多次配合金兵攻宋,都失利,紹興七年丁巳(公元1137年)被金廢黜,紹興十三年癸亥(公元1143年)卒。在帝位八年,壽七十歲,葬未詳。
劉氏自西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年登王位(公元前201年登皇帝位),至南宋。金。齊帝劉豫公元1137年退位止,期間一千三百四十三年中,劉氏共有五十九位皇帝,在帝位共計六百七十六年。占這期間年份的50%(一半強)。其中西漢——東漢共四百二十六年。
劉 世 高 2004年纂輯, 2006年6月重新整理輯錄
劉姓名人
西漢 劉邦
劉盈
劉恭
劉弘
劉恒
劉啟
劉徹
劉弗陵
劉賀
劉詢
劉奭
劉驁
劉欣
劉嬰
東漢 劉秀
劉莊
劉炟
劉肇
劉隆
劉祜
劉保
劉炳
劉纘
劉志
劉宏
劉辯
劉協
蜀漢
劉備
劉禪
漢趙/前趙 劉淵
劉和
劉聰
劉粲
劉曜
劉熙
南朝 ● 宋
劉裕
劉義符
劉義隆
劉劭
劉駿
劉子業
劉彧
劉昱
劉准
燕 劉守光
南漢 劉䶮
劉玢
劉晟
劉鋹
後漢
劉知遠
劉承祐
北漢
劉崇
劉鈞
劉繼恩
劉繼元
偽楚
* 劉豫:劉豫(1073年-1146年),宋朝人,曾經被金朝冊封爲“齊皇帝”。字彥游,景州阜城人(今屬河北)。
其它
* 赫連勃勃(381年-425年):字屈孑,匈奴鐵弗部人,原名劉勃勃,十六國時期胡夏國建立者。後秦弘始九年(407年),劉勃勃殺沒弈幹,並吞其部眾,自立爲天王,大單於,國號夏,改年號龍升,定都統萬城(今内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鳳翔元年(413年),改姓赫連。鳳翔六年(418年),乘東晉將領劉裕滅後秦急於南歸之機,攻取長安,在灞上(今陝西藍田縣)稱帝。不久回師,因統萬宮殿完工而刻石於城南,歌功頌德。真興七年(425年)死於帝位,諡號武烈皇帝,廟號世祖。
* 耶律阿保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是契丹的第一位皇帝。阿保機漢名姓劉名億,長子耶律突欲漢名劉倍。
劉盈
劉恭
劉弘
劉恒
劉啟
劉徹
劉弗陵
劉賀
劉詢
劉奭
劉驁
劉欣
劉嬰
東漢 劉秀
劉莊
劉炟
劉肇
劉隆
劉祜
劉保
劉炳
劉纘
劉志
劉宏
劉辯
劉協
蜀漢
劉備
劉禪
漢趙/前趙 劉淵
劉和
劉聰
劉粲
劉曜
劉熙
南朝 ● 宋
劉裕
劉義符
劉義隆
劉劭
劉駿
劉子業
劉彧
劉昱
劉准
燕 劉守光
南漢 劉䶮
劉玢
劉晟
劉鋹
後漢
劉知遠
劉承祐
北漢
劉崇
劉鈞
劉繼恩
劉繼元
偽楚
* 劉豫:劉豫(1073年-1146年),宋朝人,曾經被金朝冊封爲“齊皇帝”。字彥游,景州阜城人(今屬河北)。
其它
* 赫連勃勃(381年-425年):字屈孑,匈奴鐵弗部人,原名劉勃勃,十六國時期胡夏國建立者。後秦弘始九年(407年),劉勃勃殺沒弈幹,並吞其部眾,自立爲天王,大單於,國號夏,改年號龍升,定都統萬城(今内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鳳翔元年(413年),改姓赫連。鳳翔六年(418年),乘東晉將領劉裕滅後秦急於南歸之機,攻取長安,在灞上(今陝西藍田縣)稱帝。不久回師,因統萬宮殿完工而刻石於城南,歌功頌德。真興七年(425年)死於帝位,諡號武烈皇帝,廟號世祖。
* 耶律阿保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是契丹的第一位皇帝。阿保機漢名姓劉名億,長子耶律突欲漢名劉倍。
劉姓歷史名人
*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浙江青田(今文成縣)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
* 劉統勳(1700年-1773年),字延清,號爾鈍,山東青州諸城(今屬於高密)逄戈莊村人。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乾隆年間累官至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内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爲官清廉,頗能進諫,參與《四庫全書》編輯,並擔任《四庫全書四》正生總裁。
* 劉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漢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漢元帝時爲中壘校尉,後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漢成帝時,改名爲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别錄》一書,爲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等書。
* 劉統勳(1700年-1773年),字延清,號爾鈍,山東青州諸城(今屬於高密)逄戈莊村人。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乾隆年間累官至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内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爲官清廉,頗能進諫,參與《四庫全書》編輯,並擔任《四庫全書四》正生總裁。
* 劉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漢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漢元帝時爲中壘校尉,後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漢成帝時,改名爲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别錄》一書,爲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等書。
* 劉徽: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
* 劉歆,(約前50年-後23年),字子駿,西漢末年人,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五世孫,宗正劉向之子,後改名劉秀。[注 1]
劉歆在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劉歆跟隨其父劉向整理祕書,他將左丘明的《左傳》(即《左氏春秋》)拿去解釋孔子的《春秋》,清代學者劉逢祿乃懷疑《左傳》遭到竄亂,引起論戰。康有爲認爲東漢以來經學,多出劉歆偽造,是新莽一朝之學,非孔子之經。而章太炎、梁啟超等人都把劉氏父子看作是孔子的後繼者。劉歆還是天文學家,他編制的《三統曆譜》被認爲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中國人,並定該重要常數爲3.1547,隻略爲偏差了0.0131。
* 劉伶:沛郡人,西晉時號稱“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建威將軍。
* 劉勰:字彥和。原籍東莞莒縣(今屬山東日照市莒縣),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人。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幼喪父,篤志好學,因家貧,住在佛寺。十多年後,他精通佛教經論,並鑽研了儒家經典。30多歲時,寫成3萬7千字的《文心雕龍》,引論古今文體及其作法,又和唐朝劉知幾的《史通》、清朝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並稱中國文史批評三大名著。
* 劉勰:字彥和。原籍東莞莒縣(今屬山東日照市莒縣),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人。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幼喪父,篤志好學,因家貧,住在佛寺。十多年後,他精通佛教經論,並鑽研了儒家經典。30多歲時,寫成3萬7千字的《文心雕龍》,引論古今文體及其作法,又和唐朝劉知幾的《史通》、清朝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並稱中國文史批評三大名著。
* 劉焯:(544-610),字士元,隋朝經學家、天文學家。劉焯精通天文學,他發現隋朝的曆法多存謬誤,多次建議修改。公元600年,他創《皇極曆》,首次考慮到太陽視運動的不均性,創立“等間距二次内插法公式”來計算日、月、五星的運行速度。推日行盈縮,黄道月道損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現的地點和時間,這都比以前諸曆精密。“定朔法”、“定氣法”也是他的創見。
* 劉義慶: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學家。劉宋宗室,武帝劉裕的侄兒,長沙王劉道憐之子,但過繼給劉裕另一弟弟劉道規,襲封臨川王贈任荆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
* 劉知幾:字子玄,唐代史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朝永隆年間(680年)以弱冠擧進士,官至左散騎常侍。他曆任著作佐郎、中書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國史二十餘年。期間因深感宰相大臣監修,多所幹預,不能秉筆直書其言。有《史通》二十卷傳世,對中國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評,是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
*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稱他爲詩豪。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祕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祕書劉尚書”。
* 劉長卿:字文房,唐代詩人。宣城(今屬安徽)人,生於洛陽(今屬河南),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其詩大多抒發政治失意的感情,有些反映了當世離亂的情況。因爲擅長五言而著稱,有《劉隨州集》。
* 劉克莊: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城廂(今屬福建)人。南宋愛國詩詞家。詩學晚唐,刻琢精麗,爲江湖詩派中的領軍人物。創作大量的愛國詩詞,著作有《後村别調》和《後村先生大全集》,有詩5000多首,詞200多首。
* 劉義慶: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學家。劉宋宗室,武帝劉裕的侄兒,長沙王劉道憐之子,但過繼給劉裕另一弟弟劉道規,襲封臨川王贈任荆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
* 劉知幾:字子玄,唐代史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朝永隆年間(680年)以弱冠擧進士,官至左散騎常侍。他曆任著作佐郎、中書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國史二十餘年。期間因深感宰相大臣監修,多所幹預,不能秉筆直書其言。有《史通》二十卷傳世,對中國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評,是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
*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稱他爲詩豪。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祕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祕書劉尚書”。
* 劉長卿:字文房,唐代詩人。宣城(今屬安徽)人,生於洛陽(今屬河南),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其詩大多抒發政治失意的感情,有些反映了當世離亂的情況。因爲擅長五言而著稱,有《劉隨州集》。
* 劉克莊: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城廂(今屬福建)人。南宋愛國詩詞家。詩學晚唐,刻琢精麗,爲江湖詩派中的領軍人物。創作大量的愛國詩詞,著作有《後村别調》和《後村先生大全集》,有詩5000多首,詞200多首。
* 劉松年:南宋錢塘人,畫家,善於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
* 劉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
* 劉過: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南宋詞人,與辛棄疾同時,詞風亦相近,多有唱和之作。
*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中國清代作家。劉鶚著名的文學作品爲《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劉鶚的《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後來甲骨文研究的基礎。劉鶚在數學、水利方面亦有著作傳世,如《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曆代黄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人命安和集》、《鐵雲藏陶》、《鐵雲泥封》等。
* 劉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
* 劉過: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南宋詞人,與辛棄疾同時,詞風亦相近,多有唱和之作。
*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中國清代作家。劉鶚著名的文學作品爲《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劉鶚的《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後來甲骨文研究的基礎。劉鶚在數學、水利方面亦有著作傳世,如《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曆代黄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人命安和集》、《鐵雲藏陶》、《鐵雲泥封》等。
* 劉放:字子棄,涿郡人,三國時代魏國權臣,是漢廣陽顺王之子西鄉侯劉宏的後代。
* 劉純:明太醫,有多本中醫著述
* 劉永福: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 中國清朝時的軍事人物,清勇將領。1865年,率三百人被迫進入越南保勝地區,開山設寨辟田屯兵。成立黑旗軍,以黑底北鬥七星爲旗號。曆廿年,增至數千人。在甲午戰爭開始後,1894年又被清廷派往台灣協防,擔任台灣鎮總兵,並重組黑旗軍。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台灣士紳爲抵抗日本統治而成立台灣民主國,劉永福任大將軍一職。5月29日,日軍在澳底登陸,爆發乙未戰爭。6月4日,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嵩逃往廈門之後,民眾擁護當時駐防台南的劉永福接任總統,但劉永福並未接受,對外仍稱幫辦。辛亥革命後,七十二高齡被推爲廣東民團總長、後告老回家。
* 劉牢之:(?-402年),字道堅,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東晉北府兵將領。。淝水之戰時,他統精兵五千,直趨洛澗,摧敗前秦軍前鋒。功升龍驤將軍。後隨謝玄北伐。
* 劉錡:字信叔,宋朝名將。德顺軍(今寧夏隆德)人,滬川軍節度使劉仲武第九子,外表出眾。通曉兵法與風水五行之術,擅長射箭,聲音響亮如洪鍾。死後被尊爲神。在浙江湖州市德清縣,有劉王爺廟,奉祀劉錡。
* 劉永福: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 中國清朝時的軍事人物,清勇將領。1865年,率三百人被迫進入越南保勝地區,開山設寨辟田屯兵。成立黑旗軍,以黑底北鬥七星爲旗號。曆廿年,增至數千人。在甲午戰爭開始後,1894年又被清廷派往台灣協防,擔任台灣鎮總兵,並重組黑旗軍。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台灣士紳爲抵抗日本統治而成立台灣民主國,劉永福任大將軍一職。5月29日,日軍在澳底登陸,爆發乙未戰爭。6月4日,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嵩逃往廈門之後,民眾擁護當時駐防台南的劉永福接任總統,但劉永福並未接受,對外仍稱幫辦。辛亥革命後,七十二高齡被推爲廣東民團總長、後告老回家。
* 劉牢之:(?-402年),字道堅,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東晉北府兵將領。。淝水之戰時,他統精兵五千,直趨洛澗,摧敗前秦軍前鋒。功升龍驤將軍。後隨謝玄北伐。
* 劉錡:字信叔,宋朝名將。德顺軍(今寧夏隆德)人,滬川軍節度使劉仲武第九子,外表出眾。通曉兵法與風水五行之術,擅長射箭,聲音響亮如洪鍾。死後被尊爲神。在浙江湖州市德清縣,有劉王爺廟,奉祀劉錡。
劉福通:潁州(今安徽阜陽)人,元末紅巾軍首領。
科學、教育、文化
* 劉道玉: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曾任武漢大學校長
* 劉道玉: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曾任武漢大學校長
* 劉克峰:著名數學家,現任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兼數學系主任、光彪講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教授。
* 劉半農: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成爲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在擔任《新青年》雜志編輯時,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小說精神之革新》等震驚文壇的進步論著,成爲新文化運動中一位“鬥士”和“闖將”。他開創了我國新詩流派“白話詩”,影響甚廣。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學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穫“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穫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 劉天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從民間推向世界,建立了一個新型的學派。
* 劉半茂:我國現代著名的民族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劉天華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
* 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漢大學校長
* 劉半農: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成爲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在擔任《新青年》雜志編輯時,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小說精神之革新》等震驚文壇的進步論著,成爲新文化運動中一位“鬥士”和“闖將”。他開創了我國新詩流派“白話詩”,影響甚廣。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學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穫“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穫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 劉天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從民間推向世界,建立了一個新型的學派。
* 劉半茂:我國現代著名的民族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劉天華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
* 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漢大學校長
* 劉澤武:博士,律師,重慶北部新區管理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著有《社區新論》,《中華現代漢語詞典》、《中華成語詞典》副主編。
* 劉墉:(1949年2月-),原名劉鏞,號夢然。籍貫北平市,生於台北,爲台灣作家及畫家。
* 劉伯明:中國宇航員,執行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航天任務
政治軍事
劉少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共政治家和理論家。曾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等職位。
劉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1903年10月4日光緒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生於陝西保安縣(今志丹縣)金鼎鎮蘆子溝。1943年,在陝北紅軍和蘇區主要創建人之一、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
劉亞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任司令員。
劉震: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學院院長、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書記(後爲第二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劉亞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任司令員。
劉震: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學院院長、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書記(後爲第二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劉華清:生於湖北黄安,湖北大悟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曾任海軍司令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
劉世昌:河北省安國縣人。回族。一九三八年參加革命。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空軍學院政治委員。
劉家語:又名穀牧,前任副總理、國務委員。
劉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
劉雲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
劉雲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
劉延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
劉兆玄:“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長"
劉盛良:“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
劉盛良:“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
劉文雄:“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
劉俊雄:“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
劉秀成:香港立法會議員
劉江華: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
劉慧卿: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民主黨副主席
劉皇發: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屯門區議會主席,新界鄉議局主席
劉千石: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劉瑞榮:台灣台中市黑道大哥,幕後操縱“友聯保全公司”,錯號“大頭榮”
劉江華: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
劉慧卿: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民主黨副主席
劉皇發: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屯門區議會主席,新界鄉議局主席
劉千石: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劉瑞榮:台灣台中市黑道大哥,幕後操縱“友聯保全公司”,錯號“大頭榮”
劉煥榮:台灣“竹聯幫”成員,曾犯下多起鎗擊殺人案件,在臨刑前高喊“中華民國萬歲!”的冷面殺手
劉邦友:“中華民國”前桃園縣長-第11、12任﹝已故﹞
原國軍劉姓將領
劉湘:(1889~1938),譜名劉元勳,字甫澄。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據喬誠、楊繼雲《劉湘》一書的統計,隨劉湘而發蹟的四川大邑劉氏子弟有:
劉文淵,民國四川省谘議局議員、四川省審判廳廳長。
劉文輝,民國四川省政府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長。
劉文成,四川省禁煙總局會辦、四川機械修理廠(兵工廠)廠長。
劉文彩,川南税捐總辦兼川南清鄉司令。
劉元瑭,民國時曆任旅長、師長、軍長。
劉元瑄,民國時曆任旅長、師長、軍長。
劉元璋,民國時曆任雷、馬、屏、峨屯殖司令及寧屬屯殖司令。
劉元琮,民國時曆任旅長、師長。
劉樹成,民國時曆任師長、司令。
據喬誠、楊繼雲《劉湘》一書的統計,隨劉湘而發蹟的四川大邑劉氏子弟有:
劉文淵,民國四川省谘議局議員、四川省審判廳廳長。
劉文輝,民國四川省政府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長。
劉文成,四川省禁煙總局會辦、四川機械修理廠(兵工廠)廠長。
劉文彩,川南税捐總辦兼川南清鄉司令。
劉元瑭,民國時曆任旅長、師長、軍長。
劉元瑄,民國時曆任旅長、師長、軍長。
劉元璋,民國時曆任雷、馬、屏、峨屯殖司令及寧屬屯殖司令。
劉元琮,民國時曆任旅長、師長。
劉樹成,民國時曆任師長、司令。
劉玉章:(1903~1981),字麟生,陝西興平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黄埔軍校四期步兵科學員,與林彪是同學。美國參謀大學特别訓練班畢業。
劉安祺:(1904~1995),字壽如,山西崞縣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陸軍總司令,三軍聯合大學校長,國防研究院副院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61年8月爲陸軍二級上將,1970年6月25日晉升爲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黄埔軍校三期步兵科、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一期。他原屬胡宗南的部下,抗戰期間,曾任第八軍第六十一師副師長、第一軍第七十五師師長、第五十七軍軍長。
劉和謙:(1926~),安徽合肥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一級上將。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海軍副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參謀總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參謀總長(1991年11月~1995年7月)。1992年1月1日晉升。
劉峙:(1892~1971),字經扶;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中華民國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河南省保安司令,第二集團軍總司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重慶衛戍總司令兼防空司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總統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35年4月3日授予。保定軍校第二期步兵科。素有北伐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戰中的長腿將軍和解放戰爭中的敗將之稱。是蔣中正的“八大金剛”之一。
劉鎮華:(1883~1956),字雪亞,河南鞏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中華民國安徽省政府主席兼安徽省保安司令。1935年4月3日授予。
劉戡:(1906~1947),字麟書,號三壽;湖南桃源桃花源鎮膏田村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1948年3月1日在陝北與人民解放軍對陣中兵敗自殺。1948年5月17日追晉爲陸軍上將,1953年再次追晉爲陸軍二級上將。
劉士毅:(1886~1982),江西南昌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台灣省”總統府”參軍長,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委員。1950年3月晉升。曾任國民革命軍江西獨立第七師師長、第五師第十五旅旅長,第三十一軍軍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是桂系外省籍的重要高級將領。他膽識過人,曾任國民革命軍江西獨立第七師師長、第五師第十五旅旅長,第三十一軍參謀長、軍長。
劉國運:(1907~1967),湖南衡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二級上將。台灣省“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63年1月晉升。黄埔軍校第六期畢業,留校任教。在中央航空學校、南京陸軍大學畢業。
劉廣凱:(公元1915~今),遼寧海城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二級上將。台灣省海軍總司令,副參謀總長,聯合勤務總司令(1967年月~1972年),台灣省“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台灣省“國防部”政治作戰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委員。1965年2月晉升。
劉興:(公元1886~1963年),原名鐵夫;湖南祁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司令部總司令,江防軍總司令。1937年10月22日授予。
劉文輝:(公元1928~今),字自乾,字病虞;四川大邑安仁鎮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第五軍團軍團長,中華民國西康省政府主席,川康綏靖公署副主任,西康軍管區司令。1937年9月18日授予。
劉建緒:(公元1892~1978年),湖南醴陵清安鋪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滇黔剿匪總司令部前敵總指揮兼第四路軍總指揮,閩浙贛皖邊區綏靖主任,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二十三軍團軍團長,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十集團軍總司令,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建省保安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36年9月26日授予。
劉茂恩:(公元1898~1983年),字書霖;河南鞏縣神堤村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五軍軍長,第十三軍團軍團長、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中華民國河南省主席兼豫西警備總司令。
劉曙晞:(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二級上將。台灣省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台灣省”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89年10月晉升。
劉貴立:(公元1943~今),遼寧沈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二級上將。黄埔軍校第十四期。先後畢業於空軍幼校第七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四十六期、三軍大學空軍指揮參謀學院中隊班第五十二期。台灣省三軍副參謀總長。2002年2月1日晉升。
劉安祺:(1904~1995),字壽如,山西崞縣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陸軍總司令,三軍聯合大學校長,國防研究院副院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61年8月爲陸軍二級上將,1970年6月25日晉升爲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黄埔軍校三期步兵科、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一期。他原屬胡宗南的部下,抗戰期間,曾任第八軍第六十一師副師長、第一軍第七十五師師長、第五十七軍軍長。
劉和謙:(1926~),安徽合肥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一級上將。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海軍副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參謀總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參謀總長(1991年11月~1995年7月)。1992年1月1日晉升。
劉峙:(1892~1971),字經扶;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中華民國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河南省保安司令,第二集團軍總司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重慶衛戍總司令兼防空司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總統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35年4月3日授予。保定軍校第二期步兵科。素有北伐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戰中的長腿將軍和解放戰爭中的敗將之稱。是蔣中正的“八大金剛”之一。
劉鎮華:(1883~1956),字雪亞,河南鞏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中華民國安徽省政府主席兼安徽省保安司令。1935年4月3日授予。
劉戡:(1906~1947),字麟書,號三壽;湖南桃源桃花源鎮膏田村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1948年3月1日在陝北與人民解放軍對陣中兵敗自殺。1948年5月17日追晉爲陸軍上將,1953年再次追晉爲陸軍二級上將。
劉士毅:(1886~1982),江西南昌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台灣省”總統府”參軍長,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委員。1950年3月晉升。曾任國民革命軍江西獨立第七師師長、第五師第十五旅旅長,第三十一軍軍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是桂系外省籍的重要高級將領。他膽識過人,曾任國民革命軍江西獨立第七師師長、第五師第十五旅旅長,第三十一軍參謀長、軍長。
劉國運:(1907~1967),湖南衡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二級上將。台灣省“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63年1月晉升。黄埔軍校第六期畢業,留校任教。在中央航空學校、南京陸軍大學畢業。
劉廣凱:(公元1915~今),遼寧海城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二級上將。台灣省海軍總司令,副參謀總長,聯合勤務總司令(1967年月~1972年),台灣省“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台灣省“國防部”政治作戰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委員。1965年2月晉升。
劉興:(公元1886~1963年),原名鐵夫;湖南祁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司令部總司令,江防軍總司令。1937年10月22日授予。
劉文輝:(公元1928~今),字自乾,字病虞;四川大邑安仁鎮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第五軍團軍團長,中華民國西康省政府主席,川康綏靖公署副主任,西康軍管區司令。1937年9月18日授予。
劉建緒:(公元1892~1978年),湖南醴陵清安鋪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滇黔剿匪總司令部前敵總指揮兼第四路軍總指揮,閩浙贛皖邊區綏靖主任,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二十三軍團軍團長,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十集團軍總司令,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建省保安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36年9月26日授予。
劉茂恩:(公元1898~1983年),字書霖;河南鞏縣神堤村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五軍軍長,第十三軍團軍團長、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中華民國河南省主席兼豫西警備總司令。
劉曙晞:(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二級上將。台灣省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台灣省”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89年10月晉升。
劉貴立:(公元1943~今),遼寧沈陽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二級上將。黄埔軍校第十四期。先後畢業於空軍幼校第七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四十六期、三軍大學空軍指揮參謀學院中隊班第五十二期。台灣省三軍副參謀總長。2002年2月1日晉升。
劉文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台灣省“國防部”最高委員會委員。
劉多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
劉鎮湘:(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六十四軍軍長。
劉 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民國國防部參謀次長。
劉汝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兼第八兵團司令。
劉和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八綏靖區副總司令。
劉效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四十九軍軍長。
劉 進:(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一兵團副司令官。
劉伯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八十九軍軍長。
劉 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十五軍軍長。
劉耀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昆明行營參謀長。
劉忠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五十一軍副軍長。
劉嘉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十七兵團司令官。
劉膺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國民黨武漢行轅參謀長。
劉瀚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軍訓部炮兵總監。
劉昌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兼第五十一軍軍長。
劉采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洪江芷師管區司令。
劉家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九軍五十四師師長。
劉震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五戰區高參兼第二路游擊司令。
劉桂五:(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騎兵第六師師長。
劉克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河北民軍總指揮部總參議。
劉聲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軍四十四師師長。
劉潤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五十三軍一一六師師長。
劉 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三軍三十二師師長。
劉振世:(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二十九軍參謀長。
劉德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四十九軍副軍長。
劉顺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一五軍副軍長。
劉化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一軍二七二師師長。
劉月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七軍一七二師師長。
劉昆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七軍二二四師師長。
劉忍波:(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十七兵團參謀長。
劉庸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軍參謀長。
劉孟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二十七軍軍長。
劉子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三十六師一二三旅旅長。
劉莊如:(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湖北綏靖總司令部二處處長。
劉佩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太原綏靖公署處長。
劉耀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暫編第六軍第十六師師長。
劉劍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三十七軍參謀長。
劉獻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十五軍軍長。
劉林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十九集團軍專員。
劉 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二綏靖區保安司令。
劉伯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山東特務第二十旅旅長。
劉廣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六十八師一一九旅旅長。
劉立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七十三軍十五師政治部主任。
劉新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七二師三十四旅參謀長。
劉士玲:(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十二軍副軍長。
劉書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十二師一一一旅旅長。
劉焦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軍政部視察官。
劉希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豫西綏靖區司令。
劉玉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一軍一師一旅一團團長。
劉先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民國國防部部員。
劉味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民國國防部高參。
劉梓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兵團司令部高參。
劉鎮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貴州第二綏靖區副主任。
劉 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南京憲兵司令部訓導處處長。
劉觀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四九師師長。
劉 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汪偽政權警衛旅旅長。
劉子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江西保安副司令。
劉眉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八十五師二五三旅第五一○團團長。
劉世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暫編第八師十五團團長。
劉多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
劉鎮湘:(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六十四軍軍長。
劉 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民國國防部參謀次長。
劉汝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兼第八兵團司令。
劉和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八綏靖區副總司令。
劉效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四十九軍軍長。
劉 進:(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一兵團副司令官。
劉伯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八十九軍軍長。
劉 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十五軍軍長。
劉耀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昆明行營參謀長。
劉忠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五十一軍副軍長。
劉嘉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十七兵團司令官。
劉膺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國民黨武漢行轅參謀長。
劉瀚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軍訓部炮兵總監。
劉昌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兼第五十一軍軍長。
劉采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洪江芷師管區司令。
劉家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九軍五十四師師長。
劉震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五戰區高參兼第二路游擊司令。
劉桂五:(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騎兵第六師師長。
劉克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河北民軍總指揮部總參議。
劉聲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軍四十四師師長。
劉潤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五十三軍一一六師師長。
劉 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三軍三十二師師長。
劉振世:(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二十九軍參謀長。
劉德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四十九軍副軍長。
劉顺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一五軍副軍長。
劉化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一軍二七二師師長。
劉月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七軍一七二師師長。
劉昆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七軍二二四師師長。
劉忍波:(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十七兵團參謀長。
劉庸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軍參謀長。
劉孟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二十七軍軍長。
劉子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三十六師一二三旅旅長。
劉莊如:(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湖北綏靖總司令部二處處長。
劉佩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太原綏靖公署處長。
劉耀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暫編第六軍第十六師師長。
劉劍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三十七軍參謀長。
劉獻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十五軍軍長。
劉林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十九集團軍專員。
劉 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二綏靖區保安司令。
劉伯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山東特務第二十旅旅長。
劉廣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六十八師一一九旅旅長。
劉立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七十三軍十五師政治部主任。
劉新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七二師三十四旅參謀長。
劉士玲:(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十二軍副軍長。
劉書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十二師一一一旅旅長。
劉焦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軍政部視察官。
劉希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豫西綏靖區司令。
劉玉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第一軍一師一旅一團團長。
劉先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民國國防部部員。
劉味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民國國防部高參。
劉梓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一兵團司令部高參。
劉鎮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貴州第二綏靖區副主任。
劉 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南京憲兵司令部訓導處處長。
劉觀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四九師師長。
劉 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汪偽政權警衛旅旅長。
劉子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江西保安副司令。
劉眉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八十五師二五三旅第五一○團團長。
劉世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暫編第八師十五團團長。
體育、娛樂
* 劉長春:中國二三十年代百米飛人
* 劉翔:中國田徑運動員,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
* 劉翔:中國田徑運動員,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
* 劉德華:香港歌手
* 劉小慧:香港影星
* 劉家傑:香港著名英語教師
* 劉姵穎:香港配音演員
* 劉棣芬:中國大陸著名殉道天主教主教
* 劉銘欣:香港now寬帶電視新聞高級主播,前爲無線收費電視無線新聞台首席主播
* 劉芷欣:香港無線收費電視無線新聞台高級主播
* 劉顯輝:香港無線新聞體育組記者兼主播
* 劉秀盈:香港電台節目主持人
* 劉盈秀:東森新聞台記者兼主播
* 劉尚謙:台灣知名演員
* 劉至翰:台灣演員,父親爲知名演員劉尚謙
* 劉歡:大陸歌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與莎拉·布萊曼合唱了主題曲《我和你》
* 劉浩龍:香港歌手
* 劉美君:香港歌手,85至87年加入新力音樂娛樂有限公司。
* 劉玉翠:香港藝人
* 劉志榮:前區議員及亞視藝員
* 劉家業:市區重建局首席助理傳訊總經理
* 劉松仁:香港藝人
* 劉兆銘:香港藝人
* 劉錫明:香港藝人
* 劉青雲:香港藝人
* 劉克宣:香港粵劇藝員
* 劉亦菲:美國國籍,中國大陸藝人
* 劉倩婷:香港小姐冠軍
* 劉曉慶:中國内地演員
* 劉培基:香港時裝設計師
* 劉諺明:台灣搖滾樂團五月天的成員
* 劉品言:現爲台灣女子團體sweety的成員
* 劉若英:台灣女歌手
* 劉國寶:馬來西亞IT界專家
* 劉昕核:新加坡,馬來西亞,杭州金牌司儀 (Wallace Lau)
* 劉德凱:台灣男演員
* 劉耕宏:台灣男演員
* 劉榮華:台灣棒球選手,中華職棒前興農牛隊總教練
* 劉義傳:台灣棒球選手,興農牛隊教練
* 劉志升:台灣棒球選手,興農牛隊教練
* 劉謙:著名魔術師。
* 劉小慧:香港影星
* 劉家傑:香港著名英語教師
* 劉姵穎:香港配音演員
* 劉棣芬:中國大陸著名殉道天主教主教
* 劉銘欣:香港now寬帶電視新聞高級主播,前爲無線收費電視無線新聞台首席主播
* 劉芷欣:香港無線收費電視無線新聞台高級主播
* 劉顯輝:香港無線新聞體育組記者兼主播
* 劉秀盈:香港電台節目主持人
* 劉盈秀:東森新聞台記者兼主播
* 劉尚謙:台灣知名演員
* 劉至翰:台灣演員,父親爲知名演員劉尚謙
* 劉歡:大陸歌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與莎拉·布萊曼合唱了主題曲《我和你》
* 劉浩龍:香港歌手
* 劉美君:香港歌手,85至87年加入新力音樂娛樂有限公司。
* 劉玉翠:香港藝人
* 劉志榮:前區議員及亞視藝員
* 劉家業:市區重建局首席助理傳訊總經理
* 劉松仁:香港藝人
* 劉兆銘:香港藝人
* 劉錫明:香港藝人
* 劉青雲:香港藝人
* 劉克宣:香港粵劇藝員
* 劉亦菲:美國國籍,中國大陸藝人
* 劉倩婷:香港小姐冠軍
* 劉曉慶:中國内地演員
* 劉培基:香港時裝設計師
* 劉諺明:台灣搖滾樂團五月天的成員
* 劉品言:現爲台灣女子團體sweety的成員
* 劉若英:台灣女歌手
* 劉國寶:馬來西亞IT界專家
* 劉昕核:新加坡,馬來西亞,杭州金牌司儀 (Wallace Lau)
* 劉德凱:台灣男演員
* 劉耕宏:台灣男演員
* 劉榮華:台灣棒球選手,中華職棒前興農牛隊總教練
* 劉義傳:台灣棒球選手,興農牛隊教練
* 劉志升:台灣棒球選手,興農牛隊教練
* 劉謙:著名魔術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