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朝鮮 (稱謂)一詞是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

朝鮮 (稱謂)

朝鮮半島位置圖
朝鮮一詞在中文中有多重意思。它既是中國大陸官方和民間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在涉及歷史、地理、語言學、人類學等方面專有名詞時,又是包括北韓南韓在內的整個朝鮮半島的稱呼。
而在台灣,「韓國」一詞既可以表示居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也可以表示包括「兩方」在內的整個「朝鮮半島」。故台灣常稱大韓民國為「南韓」,以避免歧義。
「朝鮮」一詞是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如果北海為今天的渤海的話,有學者認為箕子朝鮮初期位今中國河北、遼寧和內蒙古東南部。前200年成書的《尚書大傳》中周武王箕子於朝鮮之地。
尚書大傳》中的「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史記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1]
「朝鮮」一詞在朝鮮的史書《三國遺事》被用來稱呼「古朝鮮」(王儉朝鮮)、「魏滿朝鮮」。「古朝鮮」與「衛滿朝鮮」並立而言,所以今天在朝鮮和韓國單稱古朝鮮,多指王儉朝鮮(即檀君朝鮮)。從周朝漢朝的中國史書,「朝鮮」只是指朝鮮半島北部的地區,朝鮮半島南部則被稱為三韓(即辰韓馬韓弁韓[2])。[3]
前194年燕人衛滿推翻古朝鮮准王,國號仍稱「朝鮮」,史稱衛滿朝鮮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東征朝鮮,設立四郡,「朝鮮」一詞消失在中國典籍中。
此後朝鮮半島歷經三國時期、統一新羅時代後三國時期和高麗時期,國名均與「朝鮮」無關,中國史書中也以朝鮮半島各國之名相稱,並未將其統稱為朝鮮。反倒是源自「三韓」的「韓」稱呼一直在國號頻變的半島民間延續,成了「朝鮮半島」的簡稱,這一簡稱一直延續到近代。例如:日本國內主張以武力迫使朝鮮半島開國的「征韓論」,以及甲午戰爭時期宣戰詔書中的「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但在康熙字典中,對「韓」字的解釋有春秋時期的韓國、韓姓三韓,卻並沒有查到朝鮮半島之意。
到了高麗時期,編纂史書,尊箕子朝鮮為祖先,同時檀君朝鮮也作為開國神話寫入史書,「朝鮮」一詞再次出現於文字史料中。
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麗,自立為王。最初李成桂原想繼續使用高麗的國號。但由於高麗王室在高麗末期對朝鮮半島統治的合法性遭到質疑,李成桂決定改國號,以朝鮮(為紀念古朝鮮)、和寧(李成桂父親李子春就仕之地)兩號請明太祖朱元璋決定,明太祖選擇了「朝鮮」, 但不肯冊封。[4] 直到1401年,明惠帝才正式冊封朝鮮太宗為朝鮮王。此後「朝鮮」一詞成為國家、民族和語言的名稱。
李氏朝鮮時 期,朝鮮人自稱多為「東國」、「大東」、「海東」、「東邦」,此外朝鮮文人在一些著作中還以「震域」、「槿域」、「青丘」、「雞林」、「八道」、「三韓」 來指代朝鮮。由於高麗是朝鮮半島上第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朝鮮民族的形成和朝鮮文化形成的也開始於這一朝代,因此在朝鮮王朝建立之後,中國和西方國家仍然 繼續以「高麗」作為朝鮮的別名。
1896年,朝鮮高宗宣布朝鮮「獨立」,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此處的「韓」既來自朝鮮半島南部古稱「三韓」,同時「韓」字在韓語中更有「偉大」或「第一」的意思。
1910年日韓合併後,日本恢復朝鮮的名稱,並設立朝鮮總督府。而在上海成立的朝鮮民族「流亡政府」則自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大韓民國」的國號來源於「大韓帝國」。
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之後,1948年成立的南方資本主義政權沿用了臨時政府時期的國名,即大韓民國。北方的共產黨政權則沿用了日治時期的名稱——朝鮮,定國號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此後政治意義上的「朝鮮」僅指朝鮮半島北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際控制的大陸地區,在確定朝鮮族、朝鮮語、朝鮮半島等名詞時曾全部沿用北方的稱法。在與大韓民國建交之前,一般稱其為「南朝鮮」,在建交以後,對其簡稱更為「韓國」。而在香港以及台灣北韓為「北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