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踩高蹺

 
踩高蹺
拼音:Cǎi Gāoqiāo (Cao Gaoqiao)
 踩高蹺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紮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節日在廣場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别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多在秧歌旱船、竹馬兒表演後出現,還配有一些醜角,扮相醜陋怪涎,表演滑稽幽默,以嬉笑逗樂,插科打諢表現角色性格,制造節日歡樂氣氛。

  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羅漢、劈叉等動作。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高蹺的起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爲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爲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着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爲,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着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着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高蹺歷史


  高蹺歷史悠久,許多典籍都有所記載:
京族踩高蹺捕魚
京族踩高蹺捕魚

  戰國時代列禦寇寫的《列子·說符》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疊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

  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亦有提及“踏蹺”。

  清·徐珂《清稗類鈔·戲劇類》:高蹺,雙木續足之戲也。此戲之起頗古,《列子》雲宋有蘭子,以技幹宋元君,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者是也。後或謂之長趫,或謂之長,或謂之高撬,或謂之踏蹺,今稱高蹺,蓋以足系木竿上,跳舞作八仙狀也。

  清·讓廉《京都風俗志》: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腳秧歌。

  清人恩竹樵《詠秧歌》詩中對當時春節期間的踩高蹺游樂活動描述說“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

  隨着時間的推移,不但它的表演藝術後來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藝術結構也臻完善,成了廟會佳節中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高蹺不拘形式,花樣繁多。從創始於清朝同治年(公元1862年至1874年)張掖農村各村、寨、堡秧歌來看,在表演隊形上有大小籬笆,巡回插花,蒜瓣子等。在表演技巧上,集體技巧有“堆山子”、“拉駱駝”“叠羅漢”,個人技巧上有背劍“張翁背張婆”“蠍子爬” 等。  

名稱變化


  踩高蹺的名稱多種多樣,因時代而異。踩高蹺春秋時代已有,漢魏六朝百紅中稱爲“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叫“高腳高蹺”,自清代以來都稱爲“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制成,上有木托。

  名稱變化也因地域而異。北京稱爲“高蹺會”。黄河流域則稱“紮高腳”。  

由來傳說


  關於踩高蹺的由來,民間有一種傳說,把踩高蹺與同貪官污吏作鬥爭聯繫在一起。
化妝踩高蹺
   化妝踩高蹺

  古時候,中原地帶某縣城過元宵節時,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每年都要合夥辦社火鬧元宵。

   這一年,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早就准備上了,計劃走街串巷大鬧一番。不料新上任的縣太爺是個蒐刮民財的壞家夥,他想趁辦社火時大撈一把,就想了個鬼主意。 他以 “聯辦社火有礙盛世之安寧,魚目混珠,會引贼進城”爲借口,下令關閉東、西、北三道城門,隻留南門放人出入。又在南城門的弔橋上設卡收取過橋費,否則不能 通過弔橋。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老百姓都很氣憤,便聚集在一起商量,最後決定城里人辦城里人的,城外人辦城外人的,不聯辦了。

  城外 東關有一賣雜割的小買賣人,聰明伶俐,甚事也能無師自通,人稱“賽孔明”。他覺得縣里的狗官太壞了,假如不聯辦紅火,就會疏遠城里、城外老百姓的感情,破 壞傳統的民間習俗;可要辦,就得給那狗官交過橋費……他一夜沒合眼,思謀着想辦法懲治縣官不可。就在快天明的時候,他突然從牆上所掛《松樹仙鶴圖》得到啟 示,如果鄉親們能像仙鶴一樣有兩條長腿,那過河就不用走弔橋了,也就不用給狗官交錢了。於是他找了兩根柳木棍,又鋸又砍,安裝上腳踏,捆綁在兩條腿上,拄着竹竿試着過了幾回護城河。然後把自己的主意告訴鄉親們,又教會大夥兒制作假鶴腿,最後又和城里的百姓通了氣。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城外的老鄉們腿上都綁着長棍子,敲鑼打鼓地進縣城鬧紅火。由於他們過城壕時不走弔橋,卡上的軍士幹瞪眼沒辦法,跑去報告縣官老爺。 縣官想到撈錢的美夢要破滅,自然十分着急,連忙跑上城牆看個究竟。當他從城牆垛口往下探望時,後面擁來許多觀看熱鬧的老百姓,竟把縣官擠下城牆,掉進護城河淹死了。

  從此以後,正月十五元宵節鬧紅火,就又多了個“踩高蹺”的新内容。  

踩高蹺分類  

按表演分類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爲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小孩也踩高蹺
   小孩也踩高蹺

按地域分類

山東高蹺常叠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叠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按民族分類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着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制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爲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着木蹺,身着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踩高蹺的角色

踩高蹺中的醜角
踩高蹺中的醜角

  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角色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醜皆有。

   高蹺中的醜角,雖是秧歌集體舞隊的附屬部分,但卻表現着有趣的民間傳說,摺射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和民眾的思想情趣。譬如常見的醜角蠻婆蠻漢和張公 背張婆、大頭和尚稀妮翠,就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造福大眾,驅疫逐邪者的讚美及對通情達理,與人爲善者的謳歌。在秧歌表演中,蠻婆戴黑水沙網子,示其豪俠不 凡;兩耳掛孔辣椒,示其雙喜臨門;她穿寬袖白布衫,貌似大肚女人,示其有兒有女,她左手握面杖,表示鎮邪氣;右手拿羽扇,表示驅臭氣,幹幹淨淨過春節。蠻 婆的整體裝扮,含有福祿壽喜的寓意。醜角的表演大多不受秧歌節奏制約,自由穿插於秧歌隊列的前後即興作戲,調情逗趣,引入發笑。使秧歌表演氣氛更加熱烈。 歡歡喜喜迎新春。

  扮演的人不但身着戲裝,濃妝豔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 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爲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腳高達4尺,小沙彌2.5尺,魚兵蝦將因要翻滾起撲打, 所以木腳隻高1.5尺。  

自發組織的高蹺會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自發組織的高蹺會
 自發組織的高蹺會


  以前,每到農曆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撥兒高蹺人數不定,一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肖恩、白蛇、唐僧、醜婆、薑子牙等藝術形象。由於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時有樂哏,一向爲北京的人們所喜愛。

  高蹺的隊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采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采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爲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鏇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閑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京城各處游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踩高蹺祕訣


  第一點:踩上高蹺站起來後,雙腳不能原地不動,必須要不停地踏步,才能保證不摔倒。

  第二點:走路時必須挺胸抬頭、甩臂,這樣才能保持平衡。

  第三點:行走時,邁右腳,右肩下沉;邁左腳,左肩下沉,這樣才能增加平衡能力,使雙腳和高蹺融爲一體。

  第四點:邁步時,雙腳一定要硬,不能軟,如果一軟,雙腳就容易跪在地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