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疫苗”起源於中國 東晉就能防治狂犬病

疫苗”最早起源於中國 東晉能防治狂犬病


原標題:“疫苗”起源於中國 東晉就能防治狂犬病

痘疹專著《種痘新書》刊于1741年
痘疹專著《種痘新書》刊于1741年
古代“痘衣法”,給健康兒童穿上患兒的衣服
古代“痘衣法”,給健康兒童穿上患兒的衣服
母冰
疫苗最早起源於中國
回顧人類走過的歷程,我們發現面對疾病中最駭人聽聞的瘟疫——急性傳染病的時候,人類曾經是 那樣的無助和無知。被感染上瘟疫的人,在死亡的威脅面前,只有等待命運的安排。在古代,發燒或者拉肚子就是死亡的第一徵兆,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疾病、隨處 可見的死亡,無計可施的人們開始把自己鎖在家裏,或棄城而走。在歐洲,面對黑死病也就是鼠疫的威脅,成千上萬的民眾逃離城市,甚至於整個歐洲禁浴200 年。
古代的統治者、政客和巫師往往會利用人們對瘟疫的恐懼加強和鞏固他們的統治。但是隨著科技的 進步和發展,人類終於找到了能夠遏制住瘟疫的武器——疫苗。疫苗給人類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通過疫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滅了一種疾病,就是天花。疫苗給 我們的第二個價值就是降低醫療開支。美國的一項成本收益分析顯示,在疫苗上每投資1美元可節約2美元至27美元的醫療支出。
疫苗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人民在與疾病鬥爭的長期過程中,觀察到有些患過傳染病而康復的 人,一般不再患同樣的疾病。於是他們用物理方法(如搗碎、研磨)處理發病個體的組織臟器製成最原始的疫苗,這種疫苗雖然可能發生全身性副作用,存在散毒和 造成新疫源的危險,但是在治療和預防傳染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公元4世紀初,我國東晉葛洪所著《肘後方》中,就有關於防治狂犬病的記載,其中“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有雲:“仍殺所咬犬,取腦傅之,後不復發。”殺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腦漿敷于被咬處,體現了“以毒攻毒”的思維方式。
天花因“種痘”被滅絕
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指導下,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人痘接種術來對抗天花病毒的侵襲。據傳,11世紀 中國就有接種人痘獲得成功的例子,17世紀逐漸普及。1727年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解》中寫到,“聞種痘法起于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年), 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家之傳,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近日溧陽人竊而為之者亦不少。當日異傳之家,今日尚留苗種,必須三 金,方得一丹苗,買苗後一家因以獲利。”
早期人痘接種,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發出的天花的痂,人們把它叫“時苗”。由於“時苗”的毒 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被接種者的生命安全,“苗順者十無一死,苗兇者十隻八存”。因此,後來人又發明了“熟苗”接種之法。所謂“熟苗”指的是通過接種 發出來的痘作為種苗,經過“養苗”、“選煉”,要連續種七代過後,這個種苗就非常精純,火毒就汰盡了,用經過七代接種的種苗來給健康人種就非常安全了。 《種痘新書》記載:“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法國哲學家伏爾泰這樣高度讚揚人痘接種:“我聽説100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樣的習慣;這是 被認為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
18世紀初,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法被引入歐洲。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注意到,鄉村裏的牛患了 與天花相似的病,那些擠奶女工在接觸到牛身上的皰疹時受到感染,身上也會長出小一些的皰疹,這就是牛痘。而感染過牛痘的人都不曾被傳染上天花。詹納發現, 牛痘的病情症狀比天花輕得多,它從不令牛死亡,更不會令人死亡,況且人在感染牛痘痊癒後不會留下任何疤痕。
1796年5月14日,詹納找來了一位患牛痘的擠奶女工,從她手指的皰疹中提取出一些液體, 然後將一位8歲男孩的手臂用手術刀劃破,把牛痘皰疹液滴在了上面。48天后,詹納將從天花患者膿皰中提取的液體再一次滴在了這個男孩被手術刀劃破的手臂 上,男孩的免疫系統抵抗住了天花病毒的侵害。由於牛痘比人痘更安全、簡便,牛痘接種術逐漸取代了人痘接種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牛痘疫苗的製造技術不斷 改進,甚至在世界範圍內廣泛開展了免疫接種。1980年,天花在地球上滅絕,這是人類唯一消滅的傳染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