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上官婉兒唐朝時期女詩人、政治家,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

上官婉兒


才女上官婉兒才女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又稱上官昭容,唐朝女官、詩人。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唐中宗的妃嬪,上官儀孫女。上官儀被殺後尚在襁褓的婉兒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奴,十四歲時被武則天重用。唐中宗即位後封為昭容,以皇妃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

百科幫你漲姿勢
又稱上官昭容又稱上官昭容
因聰慧善文得到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製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全唐詩》收遺詩三十二首
墓葬在西安被發現墓內沒有發現棺槨可能曾遭遇某種“官方毀墓”
中文名:上官婉兒英文名:Shangguan Wan'er
別名:上官昭容籍貫: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
出生地:長安(今陝西西安)性別:
民族:漢族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公元664年星座:獅子座
去世年月:公元710年7月21日職業:文學詩人政治宮廷女官妃嬪
代表作品:《彩書怨》等
祖父:上官儀丈夫:唐中宗(李顯)
情人:崔湜、武三思諡號:惠文


上官婉兒- 生平

武則天時期
畫像畫像
上官婉兒是唐朝時期女詩人、政治家,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祖上是一個大家族,有著較為顯赫的家世,可追溯至楚國時期上官大夫子蘭,漢代時因其家族的龐大而遷徙到隴西,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
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家族籍沒。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她十四歲的時候,出落得妖冶艷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下筆千言。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聖曆元年(698)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神龍元年(705年),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張柬之等)發動了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而作為跟隨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貼身女官,上官婉兒未受到打擊,李顯即位後還得到重用,故有人猜測她在這場政變中暗地支持李唐宗室。

唐中宗時期

神龍政變後,唐中宗復位,上官婉兒成為李顯的婕妤,官秩三品,不久又進拜為九嬪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詔命。她與韋後、安樂公主亦多往來,並把自己的情夫武三思引薦給韋後,在韋後和上官婉兒的支持下,武三思成為司空,位列三公,武氏家族再次專權於朝堂。婉兒還向中宗、韋後進言,修改服役制度,減短服役時間,為“出母”服孝三年等,此後又給中宗加尊號為“應天”,給韋氏加尊號為“順天”,帝后同朝理政。
隨著韋、武勢力的坐大,太子李重俊的處境非常不利。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聯合魏元忠、李多祚等發動兵變,殺死武三思父子,並要攻入宮中索拿婉兒等人。中宗、韋後等人皆驚慌不已,婉兒十分鎮定,她對中宗言“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並請求中宗登上玄武門,佔據有利地形閉門自守,等待援兵,李重俊終兵敗被殺。上官婉兒親近武氏、韋後,這讓她的表弟王昱十分擔憂,他向婉兒母親鄭氏進言,這樣下去必將給上官家帶來災禍。起初婉兒並不在意,但在李重俊兵變未遂後,她開始遠離韋後,加強同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的關係。
上官婉兒深得中宗、韋後信任,她專秉內政,祖父上官儀一案也被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母親鄭氏則被封為沛國夫人。她建議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母親鄭氏去世後追謚為“節義夫人”,婉兒上表將自己的品級降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後恢復。她還在宮外置辦府邸,穿池築岩,修建庭院,窮極雕飾。亭臺閣宇、園榭廊廡,風雅盛極一時,常引大臣宴樂其中,並與美男子崔湜淫亂,為其謀取官職。

婉兒之死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中宗突然駕崩,韋後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後為皇太后攝政,以此平衡各方勢力,然而韋後已有效武則天成帝之心,強行更改了詔書。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帶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後、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後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深惡上官婉兒往日做派,執意殺之。死時年僅四十六歲。唐睿宗景雲年間,复封為昭容,諡號“惠文”。
開元初年,唐玄宗念其文才廣徵上官婉兒的作品,編成文集二十卷,張說作序。《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上官婉兒- 文學貢獻

上官婉兒在詩歌方面繼承和發展了祖父上官儀的文風,重視詩的形式技巧,對聲辭之美較為看重,擅長體現事物圖貌的細膩、精巧。中宗年間,因其政治地位的影響,“綺錯婉媚”的詩風逐漸影響了宮廷詩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創作方向,“上官體”也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創作主流。王夢鷗在《初唐詩學著述考》中記載“尤以中宗復位以後,迭次賜宴賦詩,皆以婉兒為詞宗,品第群臣所賦,要以採麗與否為取捨之權衡,於是朝廷益靡然成風” 。
上官婉兒設立修文館,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婉兒在這期間主持風雅,與學士爭務華藻,寫詩賽詩,對文人提拔獎掖。近代文藝理論家謝無量稱“婉兒承其祖,與諸學士爭務華藻,沈、宋應制之作多經婉兒評定,當時以此相慕,遂成風俗,故律詩之成,上官祖孫功尤多也” 。
此外,上官婉兒還在開拓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多有貢獻,如《遊長寧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寫景狀物的宮廷詩歌形式,寓情於景,卻更具有自然山水味。清代文人陸昶在《歷朝名媛詩詞》中稱讚道“昭容才思鮮豔,筆氣舒爽,有名士之風”。

上官婉兒- 典故

紅梅妝和劉海

唐代小說家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製以掩黥跡”,說的是上官婉兒違背了武則天的旨意因而被罰在額頭上刻字以示懲戒,後她為掩飾這傷疤在額頭處刺了一朵紅色梅花,誰料更顯嬌媚,宮人紛紛效仿,名曰“ 紅梅妝 ”;也有說法是武則天在婉兒額頭上刻的就是梅花,婉兒從額頂梳下一些頭髮遮住印記,稱為“ 劉海 ”,也被很多女子效仿而流傳開來。關於上官婉兒為何受黥刑則有多種說法,唐人段公路在《北戶錄》中有記載“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在野史中則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緣故,一說是與男寵張昌宗偷情調謔被武則天發現因而受罰;二說上官婉兒因厭惡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對自己的調戲而關閉甬道不讓其進入,致使武則天心愛的明堂因報復被毀,故武則天責罰於她。

稱量天下士

婉兒將生時,其母鄭氏夢見一巨人,交予她一秤,並稱“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聞之想所懷必為一男孩,等其成年後必可稱量天下人才,豈知生下來是一女兒,鄭氏故而不樂。但這女嬰清新秀麗勝過其母,及滿月時,鄭氏把婉兒抱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麼?”這襁褓之兒竟能呀呀地相應。待唐中宗年間,婉兒專秉內政,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果然“稱量天下士”。

上官婉兒- 墓葬

2013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陽機場附近發現了一座唐墓。雖然墓葬破壞嚴重,出土隨葬品不多,但根據一方墓誌,考古工作者判斷墓的主人當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兒。目前現場已被封閉,考古工作者正對墓葬進行緊張的清理和發掘。[1]
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與清理,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女宰相”上官婉兒的墓內竟然沒有發現棺槨,尤其是部分天井和甬道被大規模破壞的情況表明,其埋骨之地可能曾遭遇某種“官方毀墓”。[2]

墓誌銘

7日,上官婉兒墓誌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與文物》期刊發表,披露或者顛覆了很多史書記載的內容。
上官婉兒墓誌,青石質,正方形。出土於甬道正中,出土時志蓋覆於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長寬均為74厘米,厚15.5厘米。劃細線棋格,陰刻正書32行,總共有982字。主要記載了上官婉兒年十三為才人,神龍元年(705年)42歲冊為昭容,之後請求皇帝貶自己為婕妤,唐隆政變 (710年)被殺,死時47歲。
多位專家卻從中解讀出諸多歷史顛覆,關於其祖籍,先後嫁父子兩皇帝經歷堪比武則天。
(具體內容請參考:上官婉兒墓

上官婉兒- 評價

上官婉兒是中國古代著名才女,她八面玲瓏,足智多謀,在武則天、唐中宗時期對朝政都有著重要影響,且能文擅詩,才華橫溢,大力提倡發展文化。可見於《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正史中,但負面評價居多,認為她奉承權貴、淫亂宮闈,並操縱政治,控制朝綱。而在當時的文人筆記中,卻不乏對她文才和政治才能的讚譽之詞,張說在《上官昭容文集》中作序稱其“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景龍文館記》中亦稱讚她“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肯定了她在朝政上的積極作用。後世文人則多推崇其文才,晚唐詩人呂溫“工詩能賦千載同”、“不服丈夫勝婦人”,宋人阮閱“計之必一英奇女子也”,清代詩人袁枚 “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至今頭白衡文者,若個聰明似女兒?”

疑點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正史為後人編撰,對上官婉兒評價較低,多指責她與武三思、崔湜通姦(最早見於《舊唐書》),但在當時唐人的記載中,如《景龍文館記》、《昭容文集序》卻幾乎都為褒揚稱頌之詞,並無此方面的任何記載。此外上官婉兒死後被謚為“惠文”,若其淫亂宮闈恐難得到如此評價。《景龍文館記》中“而晚年頗外通朋黨,輕弄權勢,朝廷畏之矣。”這個“通”字可以是私通,但結合相關史料,更合理的解釋是朋黨之間的交接往來,故有理由懷疑《舊唐書》把一種可能存在的事當成了言之鑿鑿的史實。但由於缺乏詳細的史料記載,上官婉兒到底淫亂與否也只能是一個疑點,主流看法依然是以正史而論。另外對於上官婉兒在後代史書中評價變低的緣故,可能在於唐朝以後,尤其是宋朝士大夫的正統理念對女性干政的否定。

上官婉兒- 主要作品

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彩花應制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帝里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盃。
塔類承天湧,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駕幸三會寺應制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台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鸞旗掣曳拂空回,羽騎驂驔躡景來。
隱隱驪山雲外聳,迢迢禦帳日邊開。
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魯館,陟秦台。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風日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枝條鬱鬱,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清波洶湧,碧樹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鬥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暫爾遊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雲飛。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放曠出煙雲,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几避囂氛。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馀蘭桂熏。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水中看樹影,風裡聽松聲。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泉石多仙趣,巖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巖壑恣登臨,瑩目复怡心。風篁類長笛,流水噹鳴琴。懶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幽岩仙桂滿,今日恣情攀。暫遊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複訪蓬瀛。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傍池聊試筆,倚石旋題詩。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鐘期。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馀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