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說的是中國易學關於八卦來源的傳說,最初指天賜的祥瑞。河洛之辭,最早見於《尚書·顧命》,又見於《論語·子罕》。


河圖洛書- 《洒家魯達河圖洛書五行四象璇桓映照圖》


待編輯

 洒家魯達河圖洛書五行四象璇桓映照圖
洒家魯達河圖洛書五行四象璇桓映照圖


【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河圖洛書
《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里程碑。《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


河圖洛書- 釋義

《易.繫辭上》:“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故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像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孔子相信河圖、洛易的存在,並以二者作為聖人作《易》的四條依據之一。 
河圖洛書河圖洛書

4 9 2 ,3 5 7 ,8 1 6 ,九宮對河圖洛書的圖形,文獻一直保存至今。河圖實際是1—10排列而成,5和10構成中宮,奇數 ​​為陽,白色,代表天數(生數);偶數為陰,為黑,代表地數(成數)。洛書實際是九宮,即1—9排列而成,橫,豎,斜三個數相加和都是15。河圖、洛書形式不同,本質相同,都表示曆法和卜筮,四面八方,四時八節,八卦,九宮及五位統一的體系。十月太陽曆與《河圖》有相通之處,原因在於它們有同樣的源頭。
《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孔傳認為河圖即八卦。有文獻說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於河,也有堯,禹受圖的說法。《竹書紀年》軒轅“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沈約注:“龍圖出河,龜書出洛......“風後受圖的說法流傳很廣。有人以為龍馬為東方七宿的龍與天馬四,與《山海經》中的“馬身而龍首”相符,當為上古龍馬圖騰的人在星空中找到的龍馬。從賈湖文化來看,8000多年前有卜卦是事實,產生河圖一類的圖文是可能的。後來相傳,成為“帝王受命之瑞”。
漢代認為洛書即《洪範》九疇。“天興禹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常道。”《漢書.五行誌上》認為《尚書.洪範》中從“初一曰五行”到“長用六極”是《洛書》本文。《易緯.乾鑿度》所說太乙行九宮之法,成為後世術士所用的洛書。太乙即太一,所行九宮為:中央招搖,北宮葉蟄,東北天留,東宮倉門,東南陰洛。南宮上天,西南玄委,西宮倉果,西北新洛。太一移宮的日期為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節。八節又與八風相應。八卦的八個方位加上中央就是九宮。八卦的方位與八節對應,從日運行方位和斗柄指向均可得到證明。以後天八卦為例,震為東,代表春分;巽為東南,代表立夏;離為南,代表夏至;坤為西南,代表立秋;兌為西,代表秋分;乾為西北,代表立冬;坎為北,代表冬至;艮為燕北,代表立春。後天八卦由周文王定,那以前的先天八卦則是:震東立春,離東春分,兌東南立夏,乾南夏至,巽西南立秋,坎西秋分,艮西北立冬,坤北冬至。周代以前八卦和美洲印第安人八卦都是得天獨厚天八卦。我國發現了很多“八角星”圖案。距禽大約6500年的崧澤文化多處遺址及江蘇坯縣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遺址是比較早的。距今4000年的內蒙赤峰敖漢旗小河沿文化仍有類似圖案。安徽含山凌家灘出土的一隻玉鳥上,胸腹部刻有八角星圖案,而夾在玉龜腹甲與背甲之間的長方形玉片上的圖案,即為上古的洛書。玉片邊緣的賀孔數,為四、五、九、五。是表示太一自循行至四,還至中央五,自六循行到九,還至中央五。湖南安鄉湯家崗大溪文化的八角星圖案,與墨西哥阿斯特克太陽曆石有相似的格局。楚繒書的十二月相圖四方書的十二月相圖四方各一棵扶桑樹,與密斯特克(印第安人一支)壇台八卦扶桑圖的扶桑樹相似。密斯特克的扶桑圖作八卦九宮格局。可見,河圖洛書就是八卦九宮,四時四方五位與八節八方九宮只是把一年和方位進行四分與八分的區別,中宮之位無關緊要。 
河圖洛書河圖洛書

上古的河圖洛書正如考古所見,應只是圖形,沒有數字。二千年前傳下來的數字的河圖、洛書,雖然一個是10個數,一個是9個數,本質上卻相同。其論證參看葛志毅先生《明堂月令考論》一文的相關部分(《求是學刊》)2002年第5期)
河圖洛書的意義在於,第一證實了《易》關於卜筮與天地相應的思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具體體現。第二,承認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的八角八芒圖案和美洲太陽曆石為曆法,就應該承認6500年前的相似圖案也是曆法。第三,要用發展的眼光看歷史,早期八卦無文字形式,良渚文化已有用數字記錄的卦文,周原遺址則出土了用一、--表示卦象,但八卦在中華文化的溫長歷史中至少八千年連續傳承,並分佈到環太平洋地區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講史、寫史不應忽視這些事實。
   

河圖洛書- 河圖之理:

河圖旋轉之理:象形北朝南,左東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動,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左旋;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左旋;皆為順時針旋轉,為五行萬物相生之運行。我們知道,銀河係等各星系俯視皆右旋,仰視皆左旋。所以,"生氣上轉,如羊角而升也"。故順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順生逆死,左旋主生也。河圖像形之理: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像,在地成形也。在天為像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河圖五行之理: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圖五行相生,乃萬物相生之理也。土為德為中,故五行運動先天有好生之德也。河圖陰陽之理:土為中為陰,四像在外為陽,此內外陰陽之理;木火相生為陽,金水相生為陰,乃陰陽水火既濟之理;五行中各有陰陽相交,生生不息,乃陰陽互根同源之理;中土為靜,外四象為動,乃陰陽動靜之理。若將河圖方形化為圓形,木火為陽,金水為陰,陰土陽土各為黑白魚眼,就是太極圖了。此時水為太陰,火為太陽,木為少陽,金為少陰,乃太極四像也。故河圖乃陰陽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陰陽三才之顯也。河圖先天之理:什麼叫先天?人以天為天,天以人為天,人被天制之時,人是天之屬,人同一於天,無所謂人,此時之天為先天;人能識天之時,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為後天。先天之理,五行萬物相生相制,以生髮為主。後天之理,五行萬物相剋相制,以滅亡為主。河圖之理,土在中間生合萬物,左旋動而相生,由於土在中間,相對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圖之理為方為靜,故河圖主靜也。河圖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邃無窮。暫且論之。





河圖洛書- 傳說

傳說關於河圖洛書的傳說,散見於各種史籍上。 
河圖洛書河圖洛書

傳說之
相傳在伏羲氏時,伏羲氏教民“結繩為網以漁”,養蓄家畜,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生活條件。因此,祥瑞迭興,天授神物。有一種龍背馬身的神獸,生有雙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龍鱗,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負圖點,由黃河進入圖河(今洛陽市孟津縣,白鶴、送莊鄉境內),游弋於圖河之中。人們稱之為龍馬。這就是後人常說的“龍馬負圖”。伏羲氏見後,依照龍馬背上的圖點,畫出了圖樣。接著,又有神龜負書從洛水出現。伏羲氏得到這種天賜的用符號表示的圖書,遂據以畫成了八卦。這就是《易繫辭上篇》記載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後人在伏羲氏龍馬負圖處修建了負圖寺。以紀念伏羲氏開拓文明的功績。傳說之二:據傳在黃帝時,黃帝體察民情,親自勞動,受到人民的愛戴。同時也感動了天神,於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一天,天神告訴黃帝說,洛水里有龍圖龜書,你如果得到它,將會把天下治理的更好,於是黃帝便帶領眾頭領,巡遊於洛水之上。一日,時值大霧,隱約看見一條大魚被困於河灘上,黃帝非常同情這條大魚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方法,便命人殺五牲、祭天帝,並親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動,連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漲,大魚得以解救。大魚走後,黃帝在洛水岸邊得到了河圖洛書,即《河圖視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記載著人類所需的各種知識。這就是傳說的“洛書魚獻”。據傳,得書的地點在洛陽漢魏故城南,舊伊洛河匯流處。傳說之三:唐堯時,帶領眾酋長東遊於洛水。在太陽偏西時,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見洛水上光芒四起,有靈龜出而復隱。於是,堯便在洛水邊修了一個祭壇,選擇吉日良辰鄭重其事的將璧玉沉入河底。稍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著又飛起一團雲霧,在雲霧中有噴氣吐水之聲。一陣大風過後,雲開霧散,風平浪靜,水上漂過一個大龜殼,廣袤九尺,綠色赤文。殼上平坦處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並記錄著各代帝王興亡之數。此後,易理文字便在人間傳開。這就是傳說的“靈龜”。傳說之四:傳說虞時,舜習堯禮,沉璧於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龜負圖書而出。接著一卷甲黃龍,舒圖書於雲畔,將赤文篆字以授舜。這就是傳說的“黃龍負書”。傳說之五:傳說時,禹治水來到洛河,見神龜負文,列於背,有數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疇。《冊府元龜*帝王部》也說“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所謂雒出書者也”。這是說,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於天下,故萬民稱頌,上天賜瑞。洛河出神龜,龜長1.2尺,龜背上有65個赤文篆字。有的說,此即《尚書》裡的《洪範》篇,是治理國家的九種大法。唐代詩人李矯在《詠洛》詩中有:“神龜方錫瑞,綠字重來臻 ”之句,一歌頌洛龜負書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龜書,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甲骨文”。










河圖洛書- 河圖

河圖和中華古術五行思想相互印證,含生剋乘侮變化次序,方位。
古術五行以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陰陽,謂之“氣”與“音”,類似於現在科學所謂“波粒二象”或者“質能二元”。
五行之氣可謂耳熟能詳,五行之音則在甲子納音的闡述中有所涉及。
“尾氣始於東方而左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

x7(西)x
3(南)59(北)
x1(東)x
 * 一三五七九對應五行之“氣”,自一而始。方位,並五行相生次序:東方一木生南方三火生中央五土生西方七金生北方九水復生木;
x2(西)x
8(北)104(南)
x6(東)x
 * 二四六八十對應五行之“音”,因河圖之數分天地,以觀察者為中心,如果大地是上西下東右北左南,則天空是上西下東左北右南。於是便有了五行之音始於西方二金,傳南方四火傳東方六木傳北方八水傳中央十土复傳金。

河圖附會

後世有以河圖成左西右東上北下南的所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並以此形成流派,都以五行指事,以河圖之數建模卻並不能自圓其說,有附會之嫌。
 由於上古中古與近古出現的歷史斷代,所謂的大洪水時期(西方諾亞方舟,東方大禹治水),很有可能是地球磁極自東西轉南北的巨大改變,而在這之前的河圖洛書體現的是東西磁極的情況。

河圖洛書- 洛書

如果說河圖描述質能模型,那麼洛書則描繪了一個可能的四維時空的最小穩定模型——九宮。
以“吾(五)”為中心,縱橫對角皆穩定平衡,正是時空四維(模型此處不論)。“先天八卦”由此而生。

洛書演先天八卦


一坤九乾,三坎七離為陽數,對應長寬兩維。 
二艮八兌,四巽六震為陰數,對應高三維及時四維。 
以先天八卦逆推未來,故置換時間軸向量(二八對調)。 
以人測天,故需南北對調。東坤一東北艮二北坎三西北巽四西乾九西南兌八南離七東南震六。取河洛之“數”而新其“象”。
八兌九乾(西)四巽
七離(南)x三坎(北)
六震一坤(東)二艮

後天八卦的改進

後天八卦在先天八卦基礎上推演而出,加入“人之得失”概念。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陽東昇西落,故陽進於東,陰進於西。人在中央,為“吾(5/10)”。
陽進數始於“1”;陰進數始於“2”。

後天順推始於先天東+ 吾= 1 + 5 = 6,六震
六震佔(6)+1(陽進數)=7,七離,陽進數進1 = 2
七離佔(7)+2(陽進數)=9,九乾,陽進數進1 = 3
九乾佔(9)+3(陽進數)=12,九宮十進​​制,12除10餘2,二艮,陽進數進1 = 3
類推,二艮佔六震位,陽進數=4

同理,
後天逆推始於先天西+陽進數= 9 + 4 = 13,九宮十進制,13除10餘3,三坎
中宮不取,不進則退,三坎佔(3)-2(陰進數)=1,一坤,陰進數進1 = 3 
一坤佔(1)+3(陰進數)=4,四巽,陰進數進1 = 4 
四巽佔(4)+4(陰進數)=8,八兌 
類推,八兌佔三坎位
四巽七離(南)一坤
六震(東)x八兌(西)
二艮三坎(北)九乾
上古中古與近古發生的地軸變化,後天八卦“恰好”回歸了左東右西上南下北,所以後天八卦的五行指代和河洛已有差別。
河圖洛書的主要作用便是在太極兩儀的陰陽學說基礎上,將五行八卦聯繫起來。

河圖洛書- 進一步推演

進一步的,結合先後天八卦和河圖洛書,推演出周易卦序

相關鏈接易繫辭黃帝詠洛  洪範河圖視萌篇周易卦序數鏈接來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0252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