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臺灣最早不叫「臺灣」,而是以臺南安平附近的一個聚落「大員」稱之

臺灣的地名由來
   臺灣最早不叫「臺灣」,而是以臺南安平附近的一個聚落「大員」稱之。以閩南話來說,「大員」和「臺灣」的發音是相當類似的。而「大員」這一詞是出現於明 朝期間,由於當時許多福建漁民都會到台南安平作業,而附近有個平埔族聚落,叫做「臺窩灣」(Talowan)。而「臺窩灣」和「大員」音近,久而久之,漁 民們便習慣以「大員」這個名字來稱呼這個地方,而當時的明朝皇帝便把這個島國叫做「大員」。
  到了明末清初滿清入關後,鄭成功父子來到了臺灣,並且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從此,許多不甘淪為滿清異族統治人士紛紛渡海來臺,其中不乏資深的文化工作者,而他們覺得「大員」一詞不夠文雅,於是利用音近,改稱為「臺灣」。
臺灣的歷史
   臺灣在史料上開始留下足跡,大概可以追溯至三國時期,當時稱臺灣為「夷洲」。之後,西漢時期的臺灣叫做「東鯷」,隋朝時被稱為「澎湖」,元朝時期被稱為「小琉球」。翻開『前漢書』、『三國志』、『隋書』及『元史』等史籍,你都可以發現對於臺灣的一些詳細的記載。
  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臺灣南部;兩年後,西班牙也佔領臺灣的三貂島、社寮島 (今基隆的和平島)和雞籠。1628年西班牙人更佔領淡水,並把這裡叫做「聖多明各」。一直到西元1642年,荷蘭人攻佔雞籠,將西班牙人的勢力趕出北臺 灣。在鄭成功來臺前,臺灣一直是由荷蘭人統治的。
  西元1661年鄭成功將臺灣立為「東都」,以赤崁為「承天府」。隔年,荷蘭人投降退出臺灣。鄭成功不僅為臺灣設置郡縣,還積極開發臺灣,制定屯田制度,鼓勵人民從事生產,讓居民可以安居樂業。
  鄭成功逝世後,他的兒子鄭經繼續經營臺灣,加上陳永華的輔佐,臺灣的各項制度一天比 一天進步,他除了延續父親鄭成功的政策外,還加強對教育政策的推展,設立文官考試制度,本地人也開始接受教育。西元1681年,鄭經逝世,其子克臧繼位, 克臧英明有為,深受人民愛戴,可惜英年早逝。弟弟克塽繼位後,政績日益敗壞,清廷便派施琅攻打臺灣。鄭軍在澎湖守前線的主將失敗逃回臺灣後,鄭克塽便投 降,臺灣自此歸入清朝版圖。
  清廷康熙廿三年,詔令臺灣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一府為臺灣府,三縣是臺 灣、鳳山、諸羅,而行政區域大體沿襲明鄭時代的舊制。清廷治臺採「恩威並施」政策,既施以恩澤,卻也高壓統治,但是在實際的建設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為。一直 到同治年間,才開始有較具規模的建設出現。之後,便派遣沈葆禎、丁日昌以及劉銘傳等人擔任巡撫,建設臺灣。
   其中,以劉銘傳對於臺灣的現代化推展最有貢獻,在交通設施、制定貨幣、農業發展等方面,推動許多重大建設,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是許多人都以為臺灣的交 通鐵路化,是在日本統治臺灣所建立起來的,其實真正功臣應該算是劉銘傳。他在台灣交通建設的草創時期,就在困難重重的環境下,舖設大稻埕(現在的台北迪化 街附近)到基隆間的鐵道。通車後,還積極舖設大稻埕到新竹路段,但就在該路段完工之時,劉銘傳已經離職了。
  清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敗後,臺灣、澎湖根據清廷與日本簽署的「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從此開始長達半世紀之久的殖民統治。這期間,臺灣的抗爭、獨立運動不斷發生,但是多以失敗收場。一直到民國34年,日本戰敗投降後,臺灣光復,結束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生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