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 雲林

雲林由日時台南州斗六、虎尾、北港三郡構成,轄下分一市(斗六)、五鎮(斗南、虎尾、西螺、土庫、北港)、十四鄉(古坑、大埤、莿桐、林內、二崙、崙背、麥寮、東勢、褒忠、台西、元長、四湖、口湖、水林)。

一、斗六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斗六
斗六一地原本為平埔族柴裡社,一名為「斗六社(Talack)」之聚居所在地。清康熙末年時,此地方之移民大略已將該地開 拓墾殖就緒,於是便以平埔族語「Tawrag」的近音字翻譯為漢字,又因此地恰位居於附近山區與平地出入之門口位置而取名為「斗六門」,並以此地作為諸羅 東界之重要鎖鑰地區。清雍正十一年時於此地添設斗六門汛,清乾隆初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則由泉州移民楊仲熹等人開始為此地積極進行建設街肆之基礎,並於清 乾隆十七年時已大略形成市街之雛形;清乾隆二十六年時正式設置巡檢,並於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首次出現「斗六門街」四字,而清光緒年代的各樣 文書之中亦常出現關於「斗六街」之記載。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斗六一地因十分接近東方山界,自古以來即為盜匪慣常出沒之地區,動亂紛擾的治安問題於是成為此地是否得以獲得進一步發展之阻礙。例如清 朝道光年間台灣道同卜年所著《時事論》便就當時之情形描述道:「斗六門,東通內山,西抵他里霧(即指今日之斗南鎮),北臨虎尾溪,與彰化西螺等莊緊緊相毗 連,該處素多匪類,虎尾溪北西螺等莊,匪徒最多,溷濁其中,地方有事,則彼此勾結,謀為不軌,無事則溪南溪北,偶因纖毫小忿而互相械鬥,連年不休。至於聚 其眾,攔途劫搶,尤視為故事,竟至道路不通。洵為一方大害。」可見當時此地盜匪為亂之猖獗嚴重程度。
於是針對上述治安問題,清政府訂立了有效之善後政策,即落實於清道光十五年斗六門巡檢正式改為縣丞,並且利用設清庄聯會以守望相助之法。每年九月至翌年四 月設為防守期,派遣壯丁鄉勇於鄰近四處要道從事晝夜不斷之警戒工作,換言之,斗六街主要是因應防衛上的需要而得以持續發展起來的。
清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雲林縣城由北方的「林杞埔」(今日之竹山鎮),俗稱之「雲林坪」移置至此地,但依然沿用舊名而稱作「雲林城」,於是「雲 林」的名稱乃成為「斗六」之代名詞。直至日本政府領台之後,起初仍沿用「雲林」之舊名,後來才改用原來的地名而正式稱此地為「斗六」。
關於「斗六」此一地名之由來,除由平埔族語的近音字(Tawrag)譯為漢字而來之外,民間另有一傳說:據說當諸羅尚未擇定縣衙所在地之時,當時的斗六與 諸羅二地之居民互不相讓,皆十分積極欲爭取縣衙之設置,使得官府甚為苦惱,於是便命令二地居民分別帶來一斗的土壤秤秤看二地之土壤孰輕孰重,較重者便可成 為縣衙所在地。因當時諸羅地方的居民,認為為了促進諸羅地方之繁榮發展,絕對必須要爭取到此次設置縣衙之機會,於是他們便在一斗之土壤中摻進了鹽巴,果然 重量大大增加,而使得諸羅地方一斗土壤竟與斗六地方一斗六的土壤重量相同,於是諸羅勝出,成功地爭取到設置諸羅縣衙之機會,落選的那方,為記取這次的事件 與教訓,於是將當地地名改為「斗六」。

例2.雲林
歷史上所謂的雲林係指二市街,一是指「林杞埔街」(今日之竹山鎮),另一個則是指「斗六街」(今日之斗六市)。清光緒十二 年新設雲林縣,翌年又擇定俗稱「雲林坪」的「林杞埔」為縣城所在地(因此地方之東界一帶概為連綿不斷之山峰,入夜後之樹林每有濃密之雲霧深鎖繚繞,故取名 為「雲林」);當時的知縣陳世烈則鼓勵該處地方居民籌募義捐,積極修築土垣,並廣為種植莿竹,終於築成周圍約一千三百丈高達六尺之城;城樓建成之後,再於 城外建一旌義亭用以表揚當地仕紳居民之義行,亭內立有石標:「前山第一城」,因位於雲林坪之上,故稱之為「雲林城」,而「雲林」乃成為「林杞埔」的代名 詞。
然而美中不足者為:此地每年夏季橫亙縣城南北的濁水溪與清水溪二者時常氾濫成災,使得該地每有交通斷絕之虞,故清光緒十九年知縣李佺乃將縣城遷移至較南方 的斗六,並且於斗六修築周圍約一千六百丈,高約五尺,厚達八尺之城牆,外圍亦密密種植莿竹,並設置東南西北四門,城外更挖掘了深七尺、寬八尺的護城河重重 防衛;但仍沿用舊時名稱「雲林城」,自此之後,「雲林」便成為「斗六」的代名詞。
例3.柴裡社
原柴裡社民起初居於今日斗六市之南方一帶,之後才逐漸向北方遷移而進入今日斗六市溝仔珼柴裡一帶。黃淑璥的《台海使槎錄》 記載清康熙年間的情形為:「斗六門舊社,在去柴裏十餘里大山之麓,被野蕃侵殺,乃移出今舊社(即柴裏)。竹圍甚茂,因以為利,逐年士官派撥老蕃數人,更番 輪守」。
此「柴裏社」之名,原本是因其四周竹圍甚為茂密而得名。據傳清康熙二十八年時(西元一六八九年)因故址被其他移民佔略,於是遷移至現址定居,後來又與移民 講和而雜居。《雲林縣採訪冊》記載清光緒年間當地的情況為:「柴裡社蕃在東門內,現與居民(即移民)雜處,舊俗革除殆盡。至於分住城外及尖山坑者,男女多 販柴為活。」又清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出版的《諸羅縣志》則記載道:「斗六門,舊有蕃長,能占休咎,善射日,率諸蕃,出捕鹿,諸蕃苦焉,共謀殺之, 血滴草,草為之赤,社草皆赤,諸蕃悉以疫死,無譙類,今斗六門之蕃,皆他社來居者」。
例4.九老爺
此地位於斗六,因昔日有九位老爺於此地居住,故名。
例5.溝子埧
此地位於斗六,此地名乃是「乾涸之溝渠」之意;廣東移民習稱之「埧」約等同於福建移民所說之「溪埔」。



二、斗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斗南
此地原稱為「他里霧街」,此「他里霧街」之名應是由原佔居此地的平埔族他里霧社(Tarubu)之社名以近音漢字翻譯而得;至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因此地位於斗六之西南方,故改稱為「斗南」。
此地在清領之初為「諸羅十七莊」之一,清康熙末年以後,此地逐漸出現移民之足跡,並且漢人移民多與土著平埔族講和而訂約雜居;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 三年)台防同知孫元衡經過此地時,敘述其情景云:「翠竹陰陰散犬羊,蠻兒結屋小如箱,年來不用愁兵馬,海外青天盡大唐(即支那大陸),舊有唐人三兩家,家 家竹徑自迴斜,小堂蓋瓦窣明紙,門外檳榔新作花。」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移民亦開始進入平埔族社的北方,逐漸建立起市街,同時於街內建立朝天宮以 奉祀媽祖。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噶瑪蘭通判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中也有對此地簡略之記載:「他里霧,大莊也」。
此地附近一帶早在鄭成功時代便已成為積極開屯區域,今日斗南鎮內的「林子」、「南勢」、「石龜溪」三庄,即為當時鄭將蔡、黃二姓所開墾拓殖之地。

例2.阿丹
「阿丹」一地亦屬明朝末年鄭氏時期開屯之區域,相傳此地是由名為「阿陳」之人所開拓之地,庄內現仍存有「阿陳墓」。因在閩南語音中「阿陳」與「阿丹」十分相似,故原地名「阿陳」後來便漸漸轉訛而被稱為「阿丹」。



三、虎尾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虎尾
此地當初有五戶人家,共有五棟房屋,故當地地名原本為「五間厝」,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因此地位於虎尾溪之北岸而改稱為「虎尾」。

例2.惠來厝
因此地原為潮洲府惠來縣客家移民拓成之地,故名。
例3.平和厝
因此地原為漳州府平和縣福佬移民拓成之地,故名。「平和厝」與「惠來厝」都是以原籍地作為移居地之地名。
例4.埒內
所謂「埒」,乃是「灌木叢」之意。因昔日當地有灌木叢,或者周圍有灌木叢環繞而為該地取名為「埒內」,乃是「竹林內」、「樹林內」之意。
例5.湳仔
「湳仔」位於虎尾,因當地為河流發生氾濫之時總會浸水氾濫成災之地,故命名為「湳仔」。




四、西螺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西螺
此地位於西螺溪南方,即荷蘭人所說之「Soeran」。此地原是平埔Lloa族西螺社(Sairei)的所在地, 「Soeran」及「西螺」之名皆翻譯自平埔族之語。清雍正初年之後由福建籍移民開始著手進行開墾,以王玉成為墾首,首先成立西螺店街(此即為西螺街之前 身),至清乾隆初年時已逐漸形成街肆初步形貌,而「西螺店街」之名首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街內奉祀媽祖之廣 福宮則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之時。

例2.吳厝
清乾隆年間有福建籍吳姓移民自為墾首,計畫於此地進行開拓事業,但可惜未能成功,之後再轉由張姓移民承繼而終得開拓完成。因此地最初是由吳姓移民開始開闢之地,為表紀念故取名為「吳厝」。
例3.新宅
因當時該地有新房屋建成,故名。
例4.埤頭埧
「埤頭埧」與「埤頭埔」同義,皆是指水池上方之荒地而言。
例5.埔心
所謂「埔心」,乃是指尚未開墾地區之中心地區。



五、土庫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土庫
此地昔日多坵田,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正式成立一堡,取名為「大坵田堡」。同年,陸續有漢人移民逐漸遷移至此 堡定居,直至清乾隆二十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左右,有福建籍郭、林二姓之移民自為墾首,大規模招徠佃農進行開墾事業,並以「土庫」附近地區做為墾殖之中 心地帶,此後開墾活動便逐漸遍及全堡區域,並持續將該地區開拓完成。而「土庫」則於清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左右時才正式建立街肆。作為此地地名之 「土庫」,便是指以泥土搭建而成的穀倉,同時也含有「土城」之意。

例2.過港
所謂「過港」,是指「河對岸」之意。
例3.馬公厝
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二五年)時,「埔姜崙」、「馬崗厝」、「龍巖厝」、「潮洋厝」附近一帶乃是由福建移民薄昇燦最初著手開墾之地。原地名「馬崗厝」之後才以近音字改稱為「馬公厝」。
例4.龍巖厝
因此地昔日為來自福建龍巖之移民所著手開墾完成之地區,故以其原籍地為此地命名。



六、北港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北港
因此地為臨近北港溪(烏溪)北岸之市街,故昔日多稱作「莽港」或「笨港」,也就是荷蘭人所說的「Ponkan」,早自明朝 末年以來便為中國船隻之停泊地之一,船隻出入十分頻繁,而有所謂「小台灣」之美稱。清政府領台之後,起初由陳立勳等人進行開拓,並慣稱為「笨港街」,同年 又由福建漳州籍之移民逐漸建立街肆。當時的北港溪水較深,在交通上有船舶溯抵此地之便利性。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時,將「笨港」開闢為台灣島內貿 易之所,並且新設縣丞以稽查地方,兼查船隻。起初將此街及溪南方的「舊南港庄」(即今日之嘉義縣新港鄉)合稱為「笨港街」,而當時之富豪巨商亦多聚居於其 南部地區。
然而清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年)時,北港溪之流向因發生洪水而有所改變,造成市街中斷並產生新河道,稱為「南笨港」及「北笨港」,於是開始產生了所謂 「北港街」之新名稱。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便有此相關之記載:「笨港街,南屬打貓堡,北屬大檳榔堡,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 曰北街,舟車輻奏,百貨駢闐,俗稱小台灣。」
清乾隆四十七年時爆發漳泉二派分類械鬥,在北港街的漳州人紛紛避難至較東方之處,並建立起「新港街」。清嘉慶八年(西元一八○三年)時又遭逢洪水之災,南 北兩街皆受到大舉破壞,當地大多數之富豪大戶紛紛遷居避難,於是又在較北方之處重新建立新市街居住,此時,所謂之「南笨港」已可說是全然衰微,以後亦僅僅 存有「舊南港庄」之地名而已。
清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時又爆發再一次的漳泉分類械鬥,居住於北港街的漳州人又紛紛遷往新港街,導致居住於新港街的泉州人又遷往北港街,同時又再 增建店肆;但清咸豐七年(西元一八五七年)發生的水災使新街崩潰,於是新街的泉州人全部移來此街,遂使市況一新。
北港溪水原即不深,泥沙堆積又逐年增加,於是笨港之碇泊所乃逐漸遷移至北港溪下游北岸的「下湖口」,也就是今日之口湖鄉之下湖口一帶,清光緒五年(西元一 八七九年)出版的《台灣地輿圖說》中便記載:「笨港,即下湖口」。而各種輸入之貨物於下湖口處改以竹筏載運,之後才又溯溪而上至北港街,之後再逐次分配至 各地;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出版的《雲林縣採訪冊》有如下記載:「下湖港,為外海杈港,南北商船由此出入,交易貨物則歸北港街行棧」。

例2.北港朝天宮
此廟乃於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時創建,廟內奉祀媽祖,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時重修,並於咸豐十一年(西元 一八六一年)時再度擴充整修。此北港朝天宮自創建以來香火便十分鼎盛,每年春季,自台灣全島各地前來參拜之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雲林縣採訪冊》便明白記載 道:「廟貌香火之盛,冠全台。」又說:「神亦屢著靈異,前後蒙領御書匾額,現今鉤摹敬謹懸掛,他如捍災禦患水旱疾疫,求擣立應,官紳匾聯,多不勝書,宮內 住持僧人供奉香火,亦皆恪守清規」。
例3.旌義亭
此亭位於在北港街。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六七年)發生林爽文之亂時曾騷擾此地,但當地仕紳及居民協力結壘固守,屢挫其 鋒。同年五月十三日,林爽文之黨遂設下埋伏,導致當地居民遇害者多達一百零八人。事後,清高宗皇帝乃御書「旌義」二字,賜與該地之紳民,並為紀念此事而鉤 摹刻石立於北港街內,同時亦建造一亭,名為「旌義亭」,以為感恩之紀念。後來當地又增建有「義民祠」,奉祀當時不幸犧牲之眾人,並從祀同治元年戴萬生之亂 時之殉難者。
例4.彌陀寺
此寺位於在北港街,奉祀阿彌陀佛。《雲林縣採訪冊》對此寺之由來有以下記載:「相傳,因前有溺死溪者,其鬼每於白晝現形, 曳人落水。街民恐懼,視為畏途。嘉慶三年,王福基者經過此,為鬼所困,幾瀕危,朗誦阿彌陀佛之名號數聲,鬼遂隱,乃告街眾立石。後五年居民,黃昏時見所立 之石現火光,遂鳩資建寺,頗著靈應」。



七、古坑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古坑
原稱為「庵古坑」,相傳此地於開墾初期時有漢人在北區溪流河床沙丘谷地處種植各種瓜類植物,因此俗稱該地為「瓜坑」 (Kue Keng),之後又因語音相近而由「瓜坑」音轉而變為「庵古坑」,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日本政府又將該地簡稱為「古坑」。此地以及鄉內麻園 乃是於清康熙二十九年(西元一六九○年)左右,由劉、陳、吳三姓之漳州移民開拓而成。
例2.水碓
所謂「碓」是指民間一種用以舂米之器具。因當地有利用水力的石碓,故以之命名。
例3.苦苓腳
所謂「苦苓」,乃是一植物名稱,亦稱為「苦楝子」或「黃楝樹」;當地之所以取名為「苦苓腳」,應是指其為苦楝樹側之部落,故名。
例4.棋盤厝
所謂「棋盤」,是指象棋盤而言。



八、大埤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埤
此地原稱為「大埤頭」,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大埤」。之所以取名為「大埤頭」,乃因此地位於「巨大 池塘之上方」,即虎尾溪與孔山溪出山處所建之大型水池埤。鄉內「埤頭庄」乃是屬於鄭成功時期所開墾屯殖之區域,而由鄭將蔡、黃二姓開拓而成。直至清雍正年 間,「茄苳腳庄」由福州移民蔡媽生等人拓成,「佃仔林庄」(即今日之田子林)則由福佬移民林仔芳拓成,而「埔羌崙庄」則直至清乾隆初年亦由福州移民沈紹宏 拓殖而成。
例2.埔羌崙
「埔羌崙」可能是由「埔姜崙」訛誤而來,而所謂「埔姜崙」則是指長有埔姜之山丘。



九、莿桐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莿桐
此地原稱為「莿桐巷」,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簡稱為「莿桐」。因濁水溪上游南岸的沖積平原之上,昔日長滿了莿桐樹,當初移民於該地進行墾拓之時,曾在長有莿桐樹的林蔭巷內建立聚落,於是便為該地取名為「莿桐巷」。
例2.大埔尾
因昔日此地位於尚未開墾地區之下方,故取名為「大埔尾」。



十、林內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林內
此地於日本統治時期屬於「斗六街」,即今日之斗六市,直至戰後才分出獨立成立一鄉。「林內」一地原是位於九芎林庄內底的新 興聚落,正當由斗六至林杞埔(即今日之竹山地區)之中間位置,此地在明朝末年之時,便已成為鄭成功所屬軍隊積極開屯之區域,更是鄭氏所屬部將鄭萃興所佔據 之區域,庄內至今仍保存有祭祀鄭成功之小祠。

例2.九芎林
此地位於林內鄉內,因昔日當地種植有九芎樹林,故以此植物名為該地命名為「九芎林」;此地乃是由清雍正年間楊仲熹等人經由咬狗一地北進而逐漸開拓墾殖完成,九芎林在位置上乃是當時斗六門之咽喉要地,並且佔據有當時諸羅東界之關鍵鎖鑰位置。
例3.咬狗
所謂「咬狗」,即一般所稱之「咬人狗」,是一種會刺人的植物。



十一、二崙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二崙
因昔日此地之聚落乃建立於一處大型沙丘之兩側地帶,形成了所謂「崙東村」與「崙西村」,故原本此地稱為「二崙仔」,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二崙」。


例2.竹圍
此地亦有稱為「新庄仔」者,清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有泉州移民張方高於此地設置公館,並招募大量佃戶進行開拓附近之荒埔地帶。因當時該公館四週設置有竹圍以作為防衛之用,故取名為「竹圍庄」。
例3.油車
所謂「油車」,是指一種用以榨油之工具;因此地昔日有榨油房,故名。



十二、崙背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崙背
所謂「崙」,指的便是「風成沙丘」而言(「崙」為閩南慣用語),因該地為位於風成沙丘後方之聚落,故取名為「崙背」。清康 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時,曾於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一堡,並取名為「布嶼稟堡」。此地附近一帶原本屬於平埔Lloa族貓兒干社,即習稱 「南社」之所在地,而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至清乾隆年間,才又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一般所說之「布嶼大庄」乃是指今日崙背鄉之 舊庄,此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
例2.貓兒干、南社
於清乾隆九年(西元一七四四年)巡視台灣御史六十七的《台灣蕃社采鳳圖考》中記載道:「南社、貓兒干二社,其祖興化人,渡 海遭颶風,船破漂流到台,娶蕃婦為妻。今其子孫婚配皆由其父母主婚,與別蕃不同。」而《彰化縣志》中亦有相關記載:「按貓兒干蕃有說興化話者,想興化人入 庄所傳。」今日麥寮鄉內之「興化厝」即為其永居之地。
貓兒干原屬於平埔Lloa族,故址則在「布嶼堡」之內,原分有南北二大部落,因此嚴格地說,不應稱為「南社、貓兒干二社」,而應說是「貓兒干的南社」。又 此地方的平埔族,以往多慣於海濱地帶採收天然形成的乾固鹽巴,清康熙六十年時(西元一七二一年)巡視台灣之御史黃叔璥所著之《赤崁筆談》中便有相關記載: 「南社,冬日海岸水浸浮沙凝而為鹽,蕃婦取食之,不需煎曬,所產不多,漬物易壞」。



十三、麥寮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麥寮
此地位於古時海豐堡中央地帶、新虎尾溪之北岸。原本此地為一沖積平原,附近之區域盛產大麥與小麥,早期漢人進入此地區從事開墾時大多於此地搭蓋草寮居住,故得「麥寮」之地名。日本佔台期間此地則隸屬於崙背庄(即今日之崙背鄉),直至戰後才獨立分為一鄉。
昔日之麥寮,僅僅為一小小村落,清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年)時新虎尾溪開流,當時位於西北方的海豐港恰巧遭到沖毀,故原地之商勢遂逐漸轉移至麥寮地 區,於是麥寮便漸漸形成熱鬧街肆景觀,至清道光年間麥寮之貿易往來景況已極為昌盛,但仍受到北港街之壓制,《雲林縣採訪冊》便對此情況記載道:「交易則赴 北港,以麥寮無大郊行故也」。
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福佬移民張、陳、吳三姓合資為墾首,開始著手大舉開墾海豐堡地區。清乾隆三十九年(西元一七七四年)海豐堡地區拓成之後,由 吳姓分管北部的「施厝寮」、「雷厝」(於今日麥寮鄉內)附近,而由陳姓分管南部的「東勢厝庄」(即今日東勢鄉)附近,張姓移民則分管中部的「麥寮庄」附 近。清乾隆末年,又有泉州移民陸續拓成此地近海濱一帶之「沙崙後」、「許厝」、「橋頭」等庄,此三庄亦位於今日麥寮鄉之境內。
例2.興化厝
此地在今日崙背鄉貓兒干(平埔族舊社址)之西南方,為早期興化人遭遇颶風漂流來台之定居地,故依其原籍而取名為「興化厝」。
例3.海豐堡
所謂「海豐堡」,即指西連布嶼堡,今日麥寮、台西二鄉之海岸一帶地區。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成立一堡,稱為「海豐港堡」,此乃因海豐港為此堡之主腦地,故以之命名。直至清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才又省略「港」字,而簡稱為「海豐堡」。
「海豐港」,在《台灣府志》中寫作「海防港」;此港於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二年)時開闢為島內貿易之所,當時此港水深,行經此地之商船多進港避風碇泊, 於是此地於甚早時便已經形成繁榮之街肆景象。直至清乾隆末年時,因新虎尾溪新開河口,此地亦遭到沖毀,街肆亦已荒廢,原有之商勢遂全轉移至較西北方之麥寮 一地。



十四、東勢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東勢
因該地早期之移民皆居住於海口東側地面較高之勢面所形成之聚落,故為該地取名為「東勢」。此地古時隸屬於海豐堡,於清乾隆 三十九年(西元一七七四年)由福佬移民張、陳、吳三姓聯合拓成之後,協議交由陳姓移民分管。日本政府佔台之時此地則屬於虎尾郡海口庄,戰後海口庄則又分裂 為「東勢」與「台西」二鄉。



十五、台西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台西
因此地之鄉公所設在濱海處,位居台灣西端,故取名為「台西」。此地古時與東勢同屬於海豐堡,於清乾隆三十九年(西元一七七四年)由福佬移民張、陳、吳三姓拓成之後,交由陳姓移民分管。日本政府佔台之時此地則屬於虎尾郡海口庄,戰後海口庄則分裂為「東勢」與「台西」二鄉。


例2.五條港
所謂的「五條港」,位於古時海豐堡的南方海岸,但在《台灣府志》中尚未出現此名,直至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 的《彰化縣志》才初次出現此一「五條港」之名。此港於昔日似乎與對岸有所往來交通,但附近一帶皆為砂質海濱,因冬季有北風吹沙及潮流的運沙作用,故逐年堆 積埋塞港底,導致此港灣的形質變化,逐漸不便於碇泊,是以此港景況自然趨於衰頹。且因此港之位置為一小河之入海口,自港口至碇泊所只約一里長度,又不得上 溯彎曲水路,加上港口波浪巨高,可謂十分不利於碇泊。
另外,台南附近亦有所謂之「五條港」,係指由安平海口通往南方的運河支流,在台南的西方處分成五條者,即「新港」、「北勢港」、「南河港」、「佛頭港」、「松仔腳港」等。
例3.蚊港
所謂「蚊港」,即明代時所稱之「魍港」,位於牛稠溪口,原址約即今日嘉義縣東石鄉塭港,自古多為中國船隻慣常出入之港灣,但因昔日自蚊港注海之八掌溪流域發生改變,而導致「蚊港」此一地名隨之轉移至今日此地。



十六、褒忠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褒忠
此地於古時原本稱為「埔姜崙庄」,隸屬於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爆發林爽文之亂時,布嶼堡內各庄遭到侵 擾,庄民中有秀才張源懃等人招集鄉勇壯丁約千人之多固守此堡長達數月,並屢挫林黨之鋒。乾隆三十年時更跟從福康安將軍之指揮,率領鄉勇致力於討剿事業,及 至亂平之後,受賜「褒忠」二字為其庄名,而正式改稱為「褒忠庄」,之後又改稱為「褒忠街」,此地建街於清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左右。
褒忠鄉於日時統治時隸屬於虎尾郡土庫庄(即為今日之土庫鎮),直至戰後才分立為一獨立鄉。區內之「潮洋厝」、「龍巖厝」、「馬公厝」等各庄,乃是於清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由福州移民薄昇燦開拓完成之地。



十七、元長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元長
此鄉附近一帶地方古時習稱為「白沙墩堡」,成立於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之所以取名為「白沙墩堡」,乃是因為此 堡之天然地形即為一白沙墩,又有高高堆起之白沙,故得此名。此堡大部分區域乃是於清乾隆年間以吳大有等人為墾首而陸續開墾完成。而清嘉慶年間(西元一七九 六年至一八一六年)漢人率領墾民開發此地之墾首名為「傅元掌」,故稱「元掌」,後遭世人誤傳而變為「元長」而沿用至今。

例2.客子厝
之所以取名為「客子厝」乃是指此地為客家人聚居之聚落之意。



十八、四湖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四湖
由湖西村至四湖村之間,昔日曾有四個湖沼,當地村民則大多沿湖而居,故慣稱該地為「四湖」。四湖鄉於古時隸屬於尖山堡,而 「四湖庄」則在其東部地區,約於清嘉慶初年由漳州移民開拓完成。直至清乾隆五十年代,四湖鄉內的「內湖」、「溪底」二庄亦逐漸由漳州移民陸續拓成,至於 「飛沙」、「三條崙」、及「溪尾」三庄則由泉州移民拓殖完成;清嘉慶初年時,「林厝寮」、「箔子寮」二庄再由漳州移民陸續開墾完成。



十九、口湖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口湖
昔日「口湖」一地為全縣之出海口,故稱為「口湖」。之後因海岸上升,海口逐漸淤積變淺,內側海湖遂逐漸變成陸地,從此此地 便日漸衰退成為一小小漁港。口湖鄉古時亦隸屬於尖山堡,而「口湖庄」則在其中部地區,於清乾隆五十年代時由漳州移民拓成。清乾隆三十年代,口湖鄉內的「謝 厝寮」、「蚵寮」、「牛尿港」、「下崙」、「萓梧」等庄皆陸續由漳州移民開拓完成;至清乾隆五十年代時,「外埔」、「水井」、「下湖口」等庄亦再由漳州移 民陸續開墾完成。

例2.蚵寮
蚵寮附近之海岸一帶皆為沙泥淺平之海灘,自古以來養蚵活動即十分盛行,而所謂「蚵寮」乃是指養蚵者所居住搭蓋之茅舍。
例3.下湖口
所謂「下湖口」,係指靠近北港溪口北岸之一小型村落。清咸豐年間,「笨港」(即今日之北港)之碇泊所遷移至此地。《雲林縣採訪冊》對此地有以下記載:「下湖港,為外海汊港,南北小商船由此出入,交易貨物則歸北港行棧。」
此地昔日入港口半里處為外國貿易船之碇泊所,再入內海半里處則為沿海航船之碇泊所。直至日本領台後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指定此港為特別輸出入 港,但之後卻因年年港汊甚為埋沒,於是於明治三十四年將海關支署遷移至北港溪口北岸俗稱「鵝尾墩」之地。明治四十年七月,撤銷此港特別輸出入港之指定地 位。以後與此港有密切關係之集散市場,則全歸「東石港」(即今日嘉義縣東石鄉)之勢力範圍。



二十、水林鄉[上一則][回選單] 例1.水林
此地原稱為「水燦林」,因當地北港溪下游沿海土壤含有豐富之海泥,故成為「水燦林」(咬人狗)等植物叢生之處,於是此地於 清時被慣稱為「水燦林」,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方簡稱為「水林」。水林鄉於古時隸屬於尖山堡,清乾隆三十年代(約西元一七六五年左右) 時,鄉內的「大溝」、「尖山」、「牛挑灣」、「萬興」等庄皆陸續由漳州移民拓殖完成。

例2.尖山堡
所謂「尖山堡」乃指連接大糠榔東頂堡西方之海岸一帶地區,也就是今日之四湖、口湖、水林三鄉之區域,於清雍正十二年(西元 一七三四年)時成立一堡,因堡內東南方有一丘陵名為「尖山」,故以「尖山」為此堡之名。清康熙末年時,以福建籍陳姓移民為最大墾首,大舉招徠漳泉佃戶對當 地積極著手開墾,並大約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拓殖完成此堡大部分區域之土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