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 台南

台南縣乃是由日時台南州新化、新豐、新營、曾文、北門五郡構成,轄下共分二市(新營、永康)、七鎮(善化、麻豆、白河、新 化、學甲、佳里、鹽水)以及二十二鄉(柳營、後壁、東山、下營、六甲、官田、大內、將軍、西港、七股、北門、新市、安定、山上、玉井、楠西、南化、左鎮、 仁德、歸仁、關廟、龍崎)。

一、台南市 [下一則][回選單]
台南市共分七區(東、南、西、北、中、安平、安南),其中安南區於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分屬於台南州新豐郡之「永寧」、「安順」二庄。

例1.台南
在 台灣本島部分,外來之移民最先開始進行墾殖活動的區域便是今日的台南地方。早在明朝天啟年間(西元一六二一年至一六二七年)此地便已創設建置起移民永久居 住之基礎,在此之前則只有零星的靠岸暫住者棲息。明朝嘉靖四十二年(西元一五六三年)時林道乾於福建沿海一帶為亂,當時有都督俞大猷前往征討,不久林道乾 等人便逃亡至澎湖島附近地區,之後林道乾等人又敗走進入台灣,並佔據台江附近地方(昔日台南海岸之內港),都督俞大猷詳加偵察後,認為此水路頗具危險性, 遂不敢貿然前進圍剿,僅僅於澎湖暫時駐紮偏師,並時而哨於港口之鹿耳門外。但林道乾認為此地終非久居之地,遂設法脫離哨船之監視,由一鯤身、二鯤身兩小島 之中的間隙遁逃逸出,並退逃至占城一帶(即當時交趾支那的廣南)。明朝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當時佔據澎湖島的荷蘭人與明朝正式簽訂條約言明放棄澎 湖,轉而由台江(當時荷蘭人稱之為 't walvis Been)進入台灣本島。
明崇禎三年(西元一六三○年)時,荷蘭人又修築Zeelandia城(當時俗稱為「台灣城」)於台江門戶的島嶼「一鯤身」(即今日之安平),以做為外海之 防備要地。明永曆四年(西元一六○五年),荷蘭人再修築Provintia城(當時俗稱為「赤崁樓」)於台江溪岸之地區(位於今日台南市內),以其做為處 理政務之廳所,而稱此地為「Saccam」,此名乃取自原佔居此地一帶的平埔西拉雅族新港社之社名,其移民則古來即譯稱為「赤崁」。當時,對岸福建籍移民 前來移居台灣者逐漸增多,《台灣府志》(續修)便對當時之情況記載道:「荷蘭紅毛,築台灣城(即Zeelandia城)已復築赤崁樓(即 Provintia城)與相望,設市於城外,而漳泉之商賈集焉。」此即為當時之光景,同時亦為今日台南市街之基礎。
而府縣志又記載當時台南城內外的其他荷蘭人之工程遺跡如下:「磚仔槓,在西定坊,紅毛時用厚磚和蜃灰砌成,其堅如石……。荷蘭井,在鎮北坊赤崁樓東北隅, 距樓可二十餘丈,紅毛所鑿,磚砌精緻……。馬兵營井,在寧南坊,紅毛時鑿,以灌園者……。大井,在西定坊,傳係紅毛所濬,紅毛築赤崁城,恐有火患,鑿此井 以制之。烏鬼井,在鎮北坊,紅毛所鑿,水源甚盛,大旱不竭,南北商船悉於此取水,以供日用。荷蘭陂,在新豐里,紅毛所築。烏鬼橋,在永康里,紅毛時所 築」。
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鄭成功乘荷蘭人不備率領舟師軍隊由鹿耳門處進入台江地區,並設法完全切斷Zeelandia城與Provintia 城二城之間的聯繫往來,與荷蘭人進行交戰八個月之後,於是年十二月時,終於驅逐荷蘭人取而代之;於是鄭氏正式改稱「Zeelandia」城為「安平鎮」、 稱「Provintia」城為「承天府」,創設施治。以後鄭氏又以侍衛二旅之兵戍守承天府以及安平鎮兩大地區,並將其他鎮營之兵卒分駐各地而創立「屯兵 制」。明朝末年流寓者沈光文之〈平台灣序〉中對此段歷史記載道:「鄭成功之攻克台灣也,里有文賢、仁和、永寧、新昌、仁德、依仁、崇德、長治、維新、嘉 祥、仁壽、武定、廣儲、保大、新豐、歸仁、長興、永康、永豐、新化、永定、善化、感化、開化諸里,坊有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又清初台灣府學教授 林謙光之《台灣紀略》中亦記載道:「鄭經自廈門來嗣位,於是興市肆、築廟宇,新街橫街皆其首建也。」
明朝永曆三十七年,即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東征侵台,鄭經之子克塽不敵而請求降順,至此台灣遂又正式歸納於大清版圖。翌年(西元一六三九 年)設「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而擇定舊承天府為台灣府治,此即為今日台南市(原台灣府城)建置之濫觴。
首先承襲鄭時之舊制,設有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且擴大其原有之規模。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年)來台實際察看的郁永河著有《裨海紀遊》, 曾就當時規模描述道:「街市以一析三,中通車行,傍列市肆,彷彿京師大街,但隘陋耳。」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四月發生朱一貴之亂,五月初攻破台 灣府城,不久之後,全台即隨之遭到淪陷。朱一貴之亂平定之後,乃有築城之議興起,至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台灣縣知縣周鍾瑄圍修建木柵以為城,周 圍約有二千六百六十二丈,四個方向共設有七門,倚正東龍山寺者曰「大東門」,又自大東門以北亙右營廳而至東北者曰「小東門」,度正南拱府學文廟前者曰「大 南門」,自大東門抱山川壇而亙東南者曰「小南門」,近正北城守營者曰「大北門」,逼西北烏鬼井者曰「小北門」,獨缺其正面,之後才又補設一大門曰「大西 門」。
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時,自小西門回至南門之前種植有莿竹,數量約有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三株,但西方為海面,故不種植莿竹而修造有二座大型砲台, 一在小北門口,一在小溪門之外。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五年)時始斷石修築七門,建樓於其上,護以女牆,又另建窩舖十五座。清乾隆二十三年(西元一七五八 年)時木柵缺損毀壞,於是又重新修補之。乾隆二十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又再於莿竹之外種植綠珊瑚以環護木柵。乾隆四十年(西元一七七五年),補植竹木, 修理砲台窩舖等,又建小西門余土埕之西,以為八門。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之亂平定之後,依照舊有基礎修築,再新建大西門台於宮後街內,於 是八門皆有樓,而共設置有窩舖多達十六座。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南北匪徒四起為亂,故大舉增築外郭,即於大東門增築一東郭門,多植莿竹,又在大東 門的左右設永康、仁和二門,於小西門城垣南方設一鎮南門,於小北門城垣西方設一城門,以通往來,扼守要隘。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五月發生大地震, 城樓及城垣女牆窩舖等毀損大半,改以磚瓦重新修理,直至同治九年(西元一八七○年)時才完全完工;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又以國帑大興工事整頓 修理之。
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以台灣為一省分,新設府州,即設「台灣」、「台北」、「台南」三府及台東直隸州。中路的一府稱為「台灣府」(府治位於台 中),原「台灣府」改稱為「台南府」,其省治仍置於台南,從此時起始有「台南」之名稱,直至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劉銘傳才又將巡撫衙門移至台 北;如此,台南自荷蘭時代起至清末的三百年間,皆持續為全台首府,其城市之規模自是極為宏觀壯麗,家屋之稠密程度亦首冠全台,實際上亦為南部台灣之貨物集 散大市場。
日本政府領台之後,仍然承襲舊制稱之為「台南」,西元一九二○年時將「台南廳」改制為「台南州」,之下再設「台南市」,並且使當時之街肆外觀面目一新。台灣光復之後,「台南市」亦於民國三十五年一月正式升格為省轄市。
例2.赤崁樓
赤 崁樓位於古時台南城大西門之內,俗稱為「縣口街」,即明朝永曆四年(西元一六五○年)荷蘭人建築「Provintia城」之地(在荷蘭語中, 「Provintia」為「天意」之義),古來中國人多習稱此為「赤崁樓」或「紅毛樓」。所謂「紅毛樓」乃是指其為紅毛人(荷蘭人)所興建之城樓之意;至 於「赤崁樓」之名稱,在《台灣縣志》中有以下記載:「赤崁樓,在鎮北坊,明萬曆末荷蘭所築,北山面海,與安平鎮赤崁城對峙,以糖水糯汁,擣蜃灰,疊磚為 垣,堅埒于石,週方四十五丈三尺,無雉堞,南北兩隅瞭亭挺出,僅容一人站立,灰飾精緻,樓高凡三丈六尺有奇,雕欄凌空,軒豁四達,其下磚砌如巖洞,曲折宏 邃,右後穴窖,左後浚井,前門外左復浚一井,門額有紅毛字四,精鐵鑄成,無能辨,因先是潮水直達樓下,閩人謂,水涯高處為墈訛做嵌,而台地所用磚瓦,皆赤 色,朝曦夕照,若虹吐,若霞蒸,故與安平城俱稱赤崁」。
又清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巡台御史范咸的〈赤瓦歌序〉中亦記載道:「台屋瓦皆赤,下屋牆垣接砌無不紅者,此赤崁城所由名也。」但此記載應是先拘泥於 「赤崁」之漢字字義而牽強附會的解釋,其實「赤崁」之名應是翻譯自原佔據此地方的平埔族之社名,早見於荷蘭人築城之前的中國文獻之中,例如明朝之《會 典》,便曾記載永樂宣德年間三保太監赴西洋水程條云:「赤崁汲水」。後來荷蘭人亦承襲使用此一地名,而稱其為「Saccam」、「Scakam」、 「Zaacam」等等。
根據荷蘭人的紀錄,「Provintia城」位在高地,得以鳥瞰下市街,修築有四所五稜磚廊,以供護城之用。市街的下部面海之所,尚設置有二所五稜廓,有 其他主宰的邸宅倉庫及各種的建築物。此等建築物接連城壁,或特設有牆壁以環繞之。而市街在不過距離城牆的外廓半里之處,其結構十分完整,當時已有中國的富 商及荷蘭人的商賈數人於此地棲息居住。城的前面有港灣,各種船隻可以接近,並時常碇泊有中國船隻。
荷蘭人退出台灣之後,鄭成功以此地為火藥軍器的儲存所。清廷領台之後,台灣道特派手兵看守之。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發生朱一貴之亂,朱黨乃取 門額之鐵字而鑄製兵器。以後,此地又屢次遭到地震之破壞,屋宇傾歪,四壁毀裂,唯有周垣堅固如舊。清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年),台灣知縣魯鼎梅嚴加關 鎖,歲時為灑掃,准觀覽其勝概。清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台灣知縣潘慶辰又就舊址興建文昌閣以及海神廟,並且在文昌閣的右方,購置民屋,修築蓬壺書 院。


例3.赤崁社
所謂「赤崁社」,即荷蘭人所說的「Saccam」、「Chaccam」,早期此社之社民大多佔居於台南附近地區,以及隸屬 於西南鯤身的「喜樹港」(此港於日時屬於永寧庄,今日則屬於台南市安南區的灣裡)附近一帶。當時荷蘭人曾與此社之居民訂立契約購置土地,並於明朝永曆四年 (西元一六五○年)在今日之台南市修築「Provintia城」(即今日之赤崁樓),又在城外積極建設市街,而在東北數里之處的古新化西里新市街附近(今 日新市鄉社內、番子寮)劃定一特定區域,做為此社之新遷居地區,區域內並設立教會堂及學校,用以教化此社之社民。後來移民依照「赤崁」之相近發音,兼採 「新遷居之社」及「在港墘附近」之含意,而稱呼此社為「新港社」,荷蘭人則將之翻譯為「Shinkan」或「Zincan」等等。於是,原本出自同一語源 之「赤崁」及「新港」二地名終於完全分離,其一被視為純漢字地名,另一則被視作源自平埔族之社名,遂使得「赤崁」之名的由來總被後人牽強附會地加以解釋。
例4.大井
此地位於古時台南城大西門內大井頭街。《台灣府志》中記載:「來台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頭。」又就此井之由來描述道: 「開鑿莫知年代,相傳明宣德間太監王三保到台,曾於此井取水。又傳係紅毛所濬,紅毛築赤崁城,恐有火患,鑿此井制之。」據傳明朝太監王三保於永樂三年、六 年、十年、十四年、十九年、二十二年及宣德五年前後共計七次,為遍歷西洋諸國之目的而試行遠航,其中宣德年間航海遇風而到台灣碇泊一事,則見於《台灣府 志》中之記載,而當時碇泊之地便為今日之台南,亦即赤崁城內的內港(台江),根據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所記載:「明會典,太監王三保赴西洋水程,有赤崁 汲水一語。」可為有力之證明。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當時的台灣,除高砂族(平埔族)之外尚無移民,究竟當時有無進行鑿井工程,未免存有可疑之處;或許是依 「汲水」一事而附會此井?因此,另一說由荷蘭人開鑿此井應為較可信之說法。
又《台灣府志》〈地志〉中亦記載道:「紅毛及偽鄭時古渡,由大井頭登舟,今填海為陸,市肆喧闐,渡移于鎮度。」所謂之「鎮度」,便位於在今日台南城大西門之外的鎮路頭。

例5.安平港
昔時之安平港實為台灣南部的第一良港,荷蘭時的安平港更是唯一的碇泊港,因船舶出入安平港時頗為平穩安全,故名。後來因附 近地盤的隆起及泥沙的持續堆積,導致填埋港道,遂使港勢變遷衰頹,例如《台灣縣志》便就清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時之情形簡單描述道:「安平鎮港,紅 毛時巨舟悉由此入泊,自鄭成功由鹿耳門入台後,遂淤淺,今惟往來南路貿易之船經此而已,巨舟不得入。」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 光的《台灣紀略》中亦記載道:「自台灣至安平鎮,相去僅五里許,順風時則時刻可到,風逆則半日難登,灣之津頭水淺,用牛車載人下船,鎮之澳頭淺處則易小舟 登岸,其餘各港可沿溪而入。」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也有相關之記載:「鹿耳門內,浩瀚之勢不異大海,其下實皆淺沙,若 深水可行舟處,不過一線,而又左右盤曲,非素熟水道者不敢輕入。」之後又針對登岸時的情形描繪道:「近岸水益淺,小舟復不進,易牛車,從淺水中牽挽達 岸。」
不過至清乾隆二十年代,此港仍大致存有港灣形勢,《台灣府志》中記載道:「鹿耳門港,自廈至台,大商船及台屬小商船,往諸彰化、淡水貿易,俱由此出入,大 港、台屬小商港,船往鳳山貿易,由此出入。」及至清乾隆末年,因港內全然淤塞,甚至島嶼與內陸接續難分,昔日的形跡僅僅留存於自安平往台南的「狹運渠」 (及一般所習稱之「台南運河」)而已。

例6.安平街
此街位於安平港頭,為荷蘭時修築Zeelandia城,鄭成功時設安平鎮,清領初期亦襲用「安平鎮」之名,而駐紮副將之 地,故其起始之開闢時間甚早,並素來作為安平港之主腦地區,商業活動極為昌盛。此地原本稱為「市仔街」,因是安平鎮之所在地,故稱為「安平鎮街」。清乾隆 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曾記載道:「市仔街,在效忠里,即安平鎮街」。
從古時台南城大西門外而至安平街之間的道路,實際上是由浮復之地所造成,以前十分迂曲低濕而不穩定,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台灣道夏獻綸認為有修路的必要性,於是發用官貲施工,先在道路兩側開鑿魚塭,再利用堆積餘土作為主要行路。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台灣道劉璥更開修大路,終於造成可提供車輛行駛之完整道路。而此兩地間的通路則以沙堆連接,故一遇風雨侵襲,則屢屢使人車貨 物難以行走通過,於是由當地富商紛紛捐資,於半途一側修建一亭,取名為「半路亭」以做為人車避雨棲息之所在地。又所謂的「台南運河」,漲潮時則可賴以搬運 貨物。
昔日台南地方一帶的海岸線,彎入東方約長達一里,市街則面向海洋而成一內港,「安平街」的所在地實際上便是內港之外的一島嶼,亦即荷蘭人所習慣稱呼的 「Ta-uan」,乃修築「Zeelandia城」之地。自「一鯤身」起,至南方二層行溪的河口之間,如聯珠般散佈著七個小島嶼,依次而命名為「二鯤 身」、「三鯤身」、「四鯤身」、「五鯤身」、「六鯤身」、「七鯤身」,正因其形狀恰巧如同浮出海面的鯤身一般,故名。而所謂「鯤身」,即一般所說的鯨魚、 大魚。至於安平鎮則位於「一鯤身」與「二鯤身」之間的縫隙處,《台灣府志》中記載道:「一鯤身,與安平鎮接壤,自七鯤身至此,山勢相聯如貫珠,不疏不密, 雖在海中,泉甘勝于他處,多居民。距里許,為二鯤身,有居民。再里許,為三鯤身。又里許,為四鯤身。又里許,為五鯤身。又里許,為六鯤身。又里許,為七鯤 身。七峰宛若堆阜,風濤鼓盪,不崩不蝕,多生荊棘,望之鬱然蒼翠,外為大海,內為大港,採捕之人多居之」。
例7.台江
即荷蘭人所說的「t' Walvis Been」,為荷蘭對南中國的通商港。當時由一鯤身向北方北門嶼(即今日之北門鄉)的方向,有幾個小島沙洲斷斷續續地延伸,其中與一鯤身相隔一水道者為 「北線尾」,即荷蘭人所稱之「Baxembay」,鹿耳門的沙洲則連接於北方,靠近「加老灣」(位於今日七股鄉內),隙仔的沙洲介在鹿耳門與加老灣的中 間,海翁線的沙洲則橫亙在其北邊。《台灣府志》中記載道:「鹿耳門,水中浮沙突起,若隱若現,形如鹿耳,鎮鎖水口。」又說:「北線尾,與鹿耳門接壤,其南 即安平鎮,中一港名大港,紅毛時,水深夾板可入。」此諸多沙洲島嶼所共同擁抱的內港便是「台江」,根據荷蘭人傳教士所製作的地圖記載,當時已將此「內港」 記做「t' Walvis Been」,而將七鯤身所在之地記做「VissersEyl」。
今日台南市街在此內港的碼頭,《台灣府志》中就其位置敘述為:「台江在縣治西門外。」又《台灣縣志》中就其港勢記載道:「台江,江洋浩瀚,可泊千艘。」即 當時台江實為台灣三大港口之一,而有「一府」(即台江)、「二鹿」(指彰化的鹿港)、「三艋舺」(淡水內港的艋舺,今日之萬華一帶)之稱。明朝永曆四年 (西元一六五○年)荷蘭人據以修築「Provintia城」(即今日之赤崁樓,在台南城大西門內),實於此海岸,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環植莿竹 而為城之時,西方為海面,不植竹,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修築為土城,而以東南北三方為弧,西方為弦,以模擬「半月沈江」之狀。
《台灣府志》中就清乾隆二十年代大西門內大井頭街之情形描述道:「來台之人,在此登岸,填海為宅,市肆紛錯。」可知直至清乾隆五十年代左右,當仍留存有瀕 海之形勢。另一方面,台江的航路原有南北二口,南口為一鯤身與北線尾之間,安平鎮港(台江的支港)即位於此處,北口則為鹿耳門與加老灣之間,水底沙線布 列,因港道極為狹窄,故不便於巨船出入。《台灣縣志》中記載道:「水底沙線若鐵板,縱橫布列,舟誤犯之,則立碎,港路窄狹,僅容二艘,其淺處若戶限,然潮 漲時水可丈四五尺,潮退不能一丈,進港須懸後舵以防抵觸,其迂折處必探視深淺,磐辟而行,最陰者曰南北二礁,插竹立標,南白北黑,名為盪纓。」其他,則有 加老灣港及隙仔港開於此處,《台灣府志》中記載:「加老灣港,鹿耳門之北,沙線一條,灣曲不堪泊巨舟,其西南為大洋。」又說:「隙仔港,鹿耳門外之北,北 風時可泊巨舟百餘艘,南風不可泊,外為大洋。」又就海翁線內描述道:「洋船多泊此候潮」。
後來,地盤的隆起及泥沙的不斷堆積影響港勢的變遷,直至清康熙初年左右,安平鎮大港的南口漸漸淤淺嚴重,直至清乾隆二十年代時,尚存有港形,但在乾隆末年 至嘉慶初年時,以上諸多沙洲島嶼與本島的海岸幾乎已全然接續而成為陸地,並形成現今的海岸線。尹寵周的《台灣地輿圖說》中便有以下記載:「安平,前阻汪 洋,非船莫渡,今已積沙成地,建造輿梁,昔之隙仔港即今之洲仔尾,在鹿耳門北,前可泊巨舟百餘艘,今復淤為陸地,所謂滄海桑田者非歟。」譬如原為台江一部 份之今日台南市安南區海尾寮、溪心寮、和順寮、媽祖宮、安順等庄,至清嘉慶末年之時,尚且為海水充浸之地,後來才漸漸浮現,清道光初年之時此地附近開始進 行開墾經營,而今日安平至上下鯤身之地,乃是古時候一鯤身至七鯤身之後身;又今日七股鄉之「國聖港」,古時乃屬於加老灣港之一部份。
例8.安順
原稱為「安順寮」,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安順」,當時為一庄,屬於新豐郡,名為「安順庄」,戰後才又 改隸屬於台南市安南區。庄內的海尾寮、溪心寮、媽祖宮的全部,以及和順寮的一部份、安順寮的一部份,昔日乃為台江北岸的海灣,在清乾隆末年至清嘉慶初年之 間漸漸浮出,但仍然含有大量的鹽分,並不適於農業耕種之用,直至清道光初年左右,土地中內含之鹽分漸漸消退,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由黃本源、林 洪等人為墾首,此地於是終於開拓完成。
例9.四草湖
此為古時鹿耳門港,因四處遍有草池,故名為「四草湖」。
例10.鄭子寮
關於此地,《台灣縣志》中有以下記載:「鄭成功墓,在武定里洲仔尾,男經祔焉,後奉旨還葬內地南安縣(泉州府南安縣石 井)。」所謂「洲仔尾」,古時屬於外武定里鄭子寮庄,但今日其遺址已不詳。據傳,所謂「鄭子寮」原為鄭經建有別墅之地,故名。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 四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所著之《台灣紀略》中有以下記載:「辛酉(康熙二十年、明永曆三十五年)鄭經預立其庶子鄭欽為監國,退間於洲仔尾,策游觀之地, 峻宇雕牆,茂林嘉卉,極島中之華麗,不理政務,嘻遊為樂」。
例11.鹽埕
此地原本俗稱為「瀨口」,為鄭時永曆十九年(西元一七六五年)鄭氏創設鹽田之地,亦即後來的「瀨北場」,此地亦為台灣日曬 製鹽之起源地。清領之後,製鹽業更加持續發展,起初製售皆放任民營,政府只收取鹽埕稅用以充實兵餉;直至清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才改為收歸官辦,由 台灣府統籌管理之。當時,只限於洲南、洲北、瀨南、瀨北四所鹽埕,其餘地方則一律禁止製售。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台廈分巡道尹士俍的《台灣志略》 中有相關記載:「鹽場分設四處,洲南洲北二場,坐落台邑武定里,瀨南一場坐落鳳邑大竹橋庄,瀨北一場坐落台邑新昌里。」
清乾隆二十一年(西元一七五六年),更增設瀨東瀨西二場,其坐落在仁壽上里的鹽埕庄及鹽田庄(彌陀港附近)。後來因為土地的不斷變遷而海陸形勢巨大變移, 而有不能保持其原有形貌者,於是洲南場改移至布袋嘴(今日之布袋鎮),洲北場改移至北門嶼(今日之北門鄉),瀨東場改移至竹仔港(今日之七股鄉),之後再 移往井仔腳,至於瀨西場則終究歸於荒廢消失。
例12.永寧
此地位於鹽埕的南方至二層行溪的北岸海岸一帶,早在鄭時便已大略拓殖就緒,並且成立一里,取名為「永寧里」,清領之後亦襲 用此地名,直至日時制度改正之時(西元一九二○年),依照此里名而設立「永寧庄」,戰後則改隸屬於台南市安南區。昔日二層行溪的河口稱為「喜樹港」,後來 河口才移往較南方之「灣裡」附近一帶。
例13.烏鬼番遺址
台灣南部各地方有許多關於「烏鬼番遺址」的傳說,自古以來多被認為與荷蘭時代有關。《台灣縣志》中記載曾道:「烏鬼蕃為國 名,紅毛奴也。其遍體純黑,入水不沈,走海面如平地。」又《鳳山縣採訪冊》亦記載道:「烏鬼蕃,頷下生鰓,如魚鰓然,能伏海中數日。」根據中國人所著之地 誌記載,大致上皆把非洲黑人或屬於黑人系統之種族所居住的地方,總稱為「烏鬼國」。因荷蘭人佔據台灣的時代,正當歐美各國的商賈,尤其葡萄牙人、西班牙 人、荷蘭人買賣非洲黑人以為奴隸的旺盛時期,而荷蘭人似乎也帶來不少非洲黑人,到台灣從事各種勞力工作。荷蘭人所著的《台灣島史》便曾就鄭成功攻台時之軍 備描述道:「國姓爺銃卒內有黑奴二人,是以前久為荷蘭所傭,習得用銃者。」又黃叔琳的《赤崁筆談》就鄭經的諸弟共謀欲殺鄭經之長子監國克臧之狀亦描述道: 「經的諸弟,又遣烏鬼,往縊之,烏鬼畏而不敢前」。
荷蘭人自台灣撤出之後,來台的許多黑奴於是被解放,並且逐漸退居於山陬或海島地方。又據傳有其中一部份進入所謂「傀儡族(屬於排灣族之一部份)社」之內,而有以下之遺跡:
  • 烏鬼井:此井在今日之台南市內(古鎮北坊打銃街),《台灣縣志》中記載道:「水源極盛,雖旱不涸,先是紅毛命烏鬼鑿井,砌以林投,舟入需水,咸取汲焉」。
  • 烏鬼橋:此橋在今日之台南市三分子(古時屬於永康下里),《台灣縣志》中記載道:「紅毛時,烏鬼所築,後圮」。
  • 烏鬼埔山:此山在今日之高雄縣仁武鄉蜈蜞潭,《鳳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相傳紅毛時,烏鬼聚居於此,今遺址尚存,樵採者常掘地得瑪瑙奇石珠寶,蓋荷蘭時所埋也。」又烏鬼埔山麓有一古井,相傳亦為烏鬼所開鑿。
  • 小琉球嶼天台澳石洞:在今日屏東縣琉球鄉境內,《鳳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相傳,舊時烏鬼蕃聚族而居,後泉州人乘夜放火,盡燔斃之。」日時,根據東港人洪占春之實查結果,自此遺跡曾經掘得古土器及白螺錢等物。
例14.古寺廟
台南市內外之古寺廟數量眾多,當地人亦習慣以其寺廟之名稱其地址,以下遂就其主要者略述之:
  • 開元寺:此寺位於舊台南城大北門外永康下里,相傳創建於鄭時,起初原為鄭成功夫人董氏之別墅,取名為「北園別館」。 清康熙二十九年(西元一六九○年)台廈分巡道王效宗、台灣鎮總王化行等人將之改建為寺廟,並命名為「海會寺」,後改稱為「開元寺」,又名為「榴環寺」。 《台灣府志》中對此寺描述道:「佛像莊嚴,寺宇寬敞。」清乾隆二十六年(西元一七六一年)巡視台灣欲史黃叔璥的《赤崁筆談》中亦記載道:「鄭氏花園,去郡 治五六里,從海視之則直北矣,故名北園,無邱壑亭台曲折峻峻之致,丙寅(清康熙二十五年)台廈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結亭築室為之記,且繪而圖之, 季戲光(諸羅知縣)顏曰致徹,有秋夜遊北園記,昌於道署後,築小園,名寓望,蓋取左史疆有寓望之言,麒光亦有記」。
  • 彌陀寺:此寺在舊台南城大東門內,相傳亦創建於鄭時,清領之後已逐漸傾圮。至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時,有僧人一峰從福建武夷來台,曾募化重建之。
  • 竹溪寺:此寺在舊台南城大南門外仁和里,俗稱為「敖厘頭」,相傳乃由台灣知府蔣毓英在其清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八年的任期內創建之。《台灣府志》中便對此寺描述道:「徑曲林幽,清溪環拱,竹木花果頗稱勝概,顏其山門曰小西天寺」。
  • 法華寺:此寺在舊台南城大南門外仁和里,原為明末流寓者李茂春構建茅屋亭台,而稱為「夢蝶處」之所。清康熙二十三年 (西元一六八四年)又有僧人集資改建此法華寺。清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年)鳳山知縣宋永清修建前殿一座,奉祀火神,又建置鐘鼓二樓,前後空地遍植花 果樹木,於鼓樓之後方興建茅亭,顏曰息機,退食之暇時,憩息於此。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台灣知府蔣允焄又再重建之,以後亦時常大興土木修繕 之。《台灣府志》中亦記載此寺之風貌為:「殿宇巍峨,林山幽邃,備極勝概」。
  • 台南文廟:台南文廟,俗稱為「孔子廟」,位於台南城大南門內,俗稱為「菜市埔」之地,此乃是舊台南府(原台灣府)儒 學學宮。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由台廈分巡道周昌、知府蔣毓英共同謀畫,興工增建鄭氏學堂舊址,創建台南文廟。此廟中央為大成殿,分設東西兩 廡,南為戟門及櫺星門,北為啟聖祠。清康熙三十九年(西元一七○○年)巡道王之麟、台灣鎮張玉麒、知府靳治揚、鳳山知縣劉國輔、諸羅知縣毛鳳綸等人聯合捐 俸,並集合一府三縣四學之文武生員共一百六十人之捐資,再次重修大成殿,翌年再新設明倫堂於大成殿之東方。清康熙五十一年(西元一七一二年)再增建名宦 祠、鄉賢祠、學廨、各齋舍於明倫堂之左,文昌祠於廟門之左,設土地祠於右,分東西二門,一曰「義路」,一曰「禮門」。至年冬,再建朱子祠於明倫堂之東,文 昌閣於其祠後。
    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一七一五年),穿泮池於戟門外;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一八年),移泮池於櫺星門外,翌年再改建大成殿。清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 年)重修大成殿,十四年時改築大成殿,中央正廟的左右為兩廡,前為大成門,右為櫺星門泮池,殿後則為崇聖祠,由左右兩廊達廡。祠的左右為禮樂庫、典籍庫, 門的左右為名宦祠、鄉賢祠,門外之左為禮門,右為義路,又修廟左的明倫堂、堂左的朱子祠、祠後的文昌閣,以堂後為教授署,閣後為訓導署。乾隆五十六年(西 元一七九一年),復重修大成殿。
    清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因不幸遭逢大地震,殿宇遭到嚴重破壞,於是將土地祠移至官廳之右方,清道光十三年(西元一八三三年)重修大成殿及祭器所,至 十五年六月完工。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再遭大地震肆虐,殿宇亦再次遭到破壞,官民遂又捐資修建之。日本領台之際,因兵亂而荒廢。後來又修復舊觀, 其規模之宏大,冠絕全台。
  • 關帝廟:此廟位於台南城內關帝廟街,相對於孔子廟之稱「文廟」,此關帝廟則多俗稱為「武廟」,奉祀者為壽亭侯關公, 創建於鄭時。清康熙二十九年(西元一六九○年)分巡台廈道王效宗,修後殿為三代祠,奉祀壽亭侯三代之祖。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一六年)重修此廟,康熙 五十六年時又在原址上重建。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時發生林爽文之亂,根據傳說乃依神明保佑維護而得以平靖亂事,當時的台灣知府楊廷理於是提倡 重新修建此廟,並建碑以紀念其事。
  • 延平郡王祠:此祠位於台南城內油行尾街,相傳亦創建於鄭時,當時習慣稱之為「開山王廟」,奉祀鄭成功,清領之後一度 絕祀;清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七年)之《台灣縣志》〈續修〉中記載道:「開山王廟,今圮。」直至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船政大臣沈葆楨特奏 准,賜諡鄭成功,建祠,列入國家祀典之一。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於舊址再擴大其規模建造,並改稱其為「明延平郡王祠」。祠共三進,合九楹,有前後 兩殿及東西兩廡,並儀仗所、祭器庫、廨舍等等。前殿祭祀鄭成功,鄭將甘輝及張萬禮配之,神位曰「予諡忠節明賜姓延平郡王神位」,後殿的中央為太妃祠,祭祀 鄭成功之生母(日本人田川氏,即中國名翁氏),神位曰「翁太妃之神位」,右方為寧靖郡王祠,奉祀明朝寧靖王及從死之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 姐),神位曰「明寧靖郡王諱術桂神位」及「明寧靖郡王五妃之神位」,左方則為監國祠,奉祀監國鄭克臧及其夫人陳氏,神位曰「監國王孫諱克臧神位」及「監國 夫人陳氏之神位」,又東西兩廡奉祀明朝末年海疆殉難諸臣各五十七名,共計一百十四名。日本領台之後,明治三十年(西元一八九七年)時改稱此地為「開山神 社」,戰後又回復原名,而定名為「延平郡王祠」。
  • 五妃墓:此墓位於舊台南城大南門外新昌里魁斗山,當中埋葬明朝寧靖郡王從死之五位妃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 姐之墓,故名為五妃墓。墓前立有石碑題曰「寧靖王從死五妃墓」。清乾隆十一年(西元一七四六年)巡視台灣滿御史六十七及漢御史范咸命海防同知方邦基又將此 五妃墓加以重新整修,並立碑於大南門外城壁,而稱其為「五妃墓道」。
  • 天后宮:所謂「天后宮」即一般俗稱之「媽祖廟」,位於舊台南城內天后街內。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來 台討伐鄭氏時,因得順風平波,遂先入澎湖,此行被視為專在媽祖之神祐的靈異,翌年水師提督施琅乃就明朝流寓者寧靖王之故居,建立宮廟以崇祀媽祖。清康熙六 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正當朱一貴之亂清軍挺進鹿耳門時,海水恰巧高漲數尺,因而清軍之舟師人員得以平安進入,歷經七日而得以平靖攻復朱一貴之亂,此亦 被視為專在媽祖神祐之故;清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巡視台灣御史禪濟布於是獲得奏准,在清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得御賜「神昭海表」之匾額。凡台 灣各地的媽祖廟之內,絕大多數皆掛有此「神昭海表」四字之匾額,此乃因媽祖素來被視為海神之故。
  • 真武廟:此廟位於舊台南城內草花街,又常被稱為「元帝廟」,奉祀北極佑聖真君,相傳亦創建於鄭時。《台灣縣志》中記 載道:「鄭氏踞台多建真武廟,以為此邦之鎮廟,有寧靖王書扁,曰威靈赫奕。」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台灣知府蔣毓英又重修真武廟。當時「真武 廟」高聳之壯麗風貌冠於他廟,其他在大北門內者則俗稱為「小上帝廟」,亦同樣創建於鄭時。《台灣府志》中並記載道:「總鎮張玉麟渡台時遭風,夢神披髮跣足 自檣降,風恬抵岸。因而重新之,廟後為知府蔣毓英之祠」。
  • 嶽帝廟:此嶽帝廟位於舊台南城內嶽帝廟街,又名「東嶽廟」,奉祀東嶽泰山之神,創建於鄭時。
  • 吳真人廟:此吳真人廟位於舊台南城大西門內,原本俗稱為「新街頭」,奉祀保生大帝,又名「吳真人廟」,相傳亦創建於 鄭時。清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年)當地居民又重修吳真人廟,並稱其為「開山宮」。《台灣縣志》中便記載道:「真人之廟宇,漳泉之間所在多有,自荷蘭踞 台,與漳泉人貿易時,既建廟於廣儲東里。嗣是,鄭氏及諸將士皆漳泉人之故,廟祀真人甚盛。」又《台灣府志》中更詳細地記載道:「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 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景祐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台多漳泉人,以其神醫,建廟獨 盛」。
  • 水仙宮:此水仙宮位於舊台南城大西門之外,奉祀夏王大禹,《台灣府志》中對此宮之描述為:「開闢後,商旅同建,壯麗異常」。
  • 三山國王廟:此三山國王廟位於舊台南城內大銃街。清雍正七年(西元一七二九年),台灣知縣楊允璽及左營游擊林夢熊率 領客家移民共同創建之,《台南縣志》中有相關之記載:「三山,為巾山明山獨山之神,在揚陽縣界(廣東潮洲府),原廟在巾山麓,賜額明貺,凡潮人來台者皆奉 祀之,其在潮洲者尤盛。」在台灣,許多客家人聚居的街庄內大致上都普遍建置有此三山國王廟


二、新營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營
新營屬於古時候太子宮堡的東界,昔日乃正當通往鹽水港街的要路。明朝鄭成功早期的屯田區原位於鹽水鎮一帶,稱作「舊營」,後來因拓殖所需而不斷擴大其屯田區域,而此類新近設置的軍營所興建的屯田地區之聚落便命名為「新營」。其他如今日市內的「後鎮」亦因此類原因而命名。

例2.秀才
因昔日此地曾有一陳姓居民考中秀才,為表紀念,故名。
例3.太子宮
此為鄭成功時鄭將何替仔分撥給漳州移民著手開墾之地,清雍正六年(西元一七二八年)十月,福佬移民許志遠募捐千兩資金,計畫創建太子宮,以奉祀哪吒太子,「太子宮」之庄名因之而起。至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以太子宮庄為中心地再建立一堡,取名為「太子宮堡」。
例4.鐵線橋
此亦為鄭成功時鄭將何替仔分撥給漳州移民著手開墾之地,至清時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以「鐵線橋庄」為其中心地 亦成立一堡,取名為「鐵線橋堡」。鐵線橋庄昔日乃依照急水溪之形勢而自然形成一港口,因溪上架設有鐵線橋(鐵線吊橋),故名。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 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記載:「倒風港分三叉,北為鐵線橋港。」又說:「鐵線橋,舊時冬春編竹為橋,上覆以土,夏秋水漲,飄盪無存,設渡濟 人。康熙五十五年,諸羅知縣周鍾瑄建木橋,監生陳仕俊捐銀五十兩助之,然水潦衝決,時壞時修,乾隆二十七年貢生翁雲寬等倡建,廣大堅固」。



三、永康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永康
「永康」一地位於台南城的東北方,原本因此地早期隨處長滿埔姜草而稱作「埔姜頭」,鄭成功統治時期此地則原屬於永康里,至 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再依照古時「永康里」之里名而改稱此地為「永康」。今日鄉內的「鳶松庄」昔日乃為北路之要肆,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 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則記載道:「鳶松街,係北路。」而所謂「王田」,乃是因該地為荷蘭時所開墾田地之遺址所在地,故名。至於「大灣」 則早在荷蘭佔台之時,便已隸屬於當時移民拓殖之區域,至鄭成功時已大致拓殖就緒,於是設立一里,而取名為「長興里」。

例2.鯉魚潭
此潭在今日永康鄉之境內,湖中盛產鯽魚(鯉魚),故名。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所著之《台灣 紀略》中便有相關之記載:「離台灣縣八里,曰鯽魚潭,採捕之利,足供軍需。」當時,此潭的看守官置董事,每年自漁業者徵收三百五十元的餉銀,後來潭地的一 部份漸漸浮起,於是新招來佃人從事開墾,每年亦徵收租銀三百元,充當該知縣所管轄的蓬壺書院之學費。直至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之後,因當地屢次 遭受洪水之災害肆虐破壞,潭水幾乎全為溪沙所填塞,加上當時又正遭逢地方的擾亂不安,佃人於是紛紛四散流離,不久,此潭一帶地區逐漸變為荒埔。清道光末年 時,鯽魚潭董事陳組聲又獲准招徠大量佃人重新開墾附近之荒埔地,並重新徵收官租,稱為「鯽魚潭租」。至此,雖仍保存有潭名,但潭水的形勢已經消失。今日永 康鄉內的「永康」、「網寮」、「大灣」、「蜈蜞潭」等庄,都是當時開墾潭址附近之荒埔地而逐漸形成的部落。



四、鹽水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鹽水
此地在八掌溪南岸,原本稱作「鹽水港街」,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又簡稱為「鹽水」。昔日船舶必須經由八掌溪 支流注入的河口:「冬港」(即為今日嘉義縣布袋鎮前東港、後東港)出入此鹽水港街附近,因此《台灣府志》便記載道:「鹽水港由冬港東入。」又敘述道:「鹽 水港,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此街的北鄰有所謂之「井水港」,便是《台灣府志》所描述的「井水港、鹽水港分支於北,為是港。」原來因潮水的不斷進入,使得 港內有鹽水,故名為「鹽水港」,而至北鄰的「井水港」,始為淡水,故名為「井水港」。又因為繞著舊街而為港,其地形略成彎曲之狀,故亦曾被稱為「月港」或 「月津」。
鄭時永曆十六年,即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鄭將泉州人士何積善及范文章等人,以鹽水港附近為其根據地,大舉從事招墾事業,首先建立鹽水港街的部落 而定居,街內的天后宮則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一六年)。其次再拓成較北部的井水港,井水港屬於清初「諸羅十七莊」之一。及至清雍正初年(西元一 七二三年)時,由陳德昌、陳有慶等人開拓附近尚未開墾之地,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鹽水港開闢為島內貿易所,翌年巡檢自佳里興(即今日之佳里鎮佳里 興)移駐至鹽水港,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再以鹽水港為其主腦地建立一堡,稱之為「鹽水港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 志》〈續修〉中記載道:「鹽水港、井水港俱為街市」。
以後因地勢逐漸變遷,港口日漸淤積,使得此街附近全然失去港灣形勢,尹寵周之《台灣地輿圖說》中便描述道:「鹽水港,大潮水深三四丈,潮退則見底。」此地古來則因作為南部台灣的特產砂糖之集散市場而得以持續發展。

例2.舊營
此位於鹽水港的南方,為早期鄭時設置鎮營之地,故名。



五、白河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白河
在急水溪支流白水溪上游的北岸,清代時原本稱此地為「店仔口街」,隸屬於下茄苳堡,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依 照其所在位置而改稱為「白河」。另一說則認為此地因有豐富的石灰岩層,造成流經之河水顏色白濁,故稱之為「白河」。清嘉慶初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店仔 口街」開始發展並逐漸取代北方位於同屬下茄苳堡的今日鎮內「大排竹」,成為此地的小集散市場。所謂「大排竹」之街名已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 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之記載。

例2.關子嶺
此關子嶺位於枕頭山(即玉案山)的北麓,急水溪的支流白水溪注入滾水溪的左岸。庄內有硫磺質溫泉,且為山中麗境,氣候舒 適,風景秀麗,故早在日本治台時期便已開拓為游浴觀光之地,並且也開闢有一條自後壁火車站經白河而地達此地的新修道路。溫泉所在地附近多有燃質瓦斯發散 地,隨處表土皆轉變為赭色,在在顯示出燃燒的痕跡。古來此地與枕頭山南方的火山皆是以所謂的火山地形著稱。
例3.火山
位於枕頭山(即玉案山)的西麓的六重溪庄內,為燃質瓦斯之發散地,因此古來便慣稱此地為「火山」。此地至關子嶺一帶原本便 以火山地形著稱,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出版的藍鼎元《東征集》〈紀火山〉中便對當地之景致記載道:「在邑治以南左臂玉案山之後,小山屹然,下有石 扈,流水滾滾,亂石間,火出水中,無煙而有焰,焰騰高三四尺,晝夜皆然,試以草木投其中,則煙頓起,焰益烈,頃刻之間,所投皆為灰燼矣,奇石黝然堅不可 破,石旁土俱燃焦,其堅亦類石,信宇宙之奇觀也。」
清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出版的《台灣府志》〈初修〉中亦有相關之記載:「玉案山後山之麓有小山,其下水石相錯,石隙泉湧,火出水中,有焰無煙,焰發 高三四尺,晝夜不絕,置草木其上,則煙生焰烈,皆化為燼。」至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則繼續記載道:「火山,在 諸羅縣治東南二十五里,山多石,石隙泉湧,火出水中。」又說:「康熙五十五年夏,諸羅十八重溪出火數日乃熄,溪內石洞三孔,水泉圍繞,忽火出其上,高二三 尺,後至寅歲(六十一年)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爝然,水石相激而火生焉。」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諸羅知縣季戲光的《台灣雜 記》便就古來流傳之迷信傳說描述道:「火山,在北路野蕃中,晝則見煙,夜則見火,有大鳥,自火中往來,蕃人見之多死。」
枕頭山的南面中腹,建有一莊嚴宏觀之廟宇,名為「火山巖碧雲寺」,又名「大仙巖」(原本多寫作「大山巖」),《台灣府志》中曾就此巖描述記載道:「大山 巖,創建不知何年,巖極峻聳,頂圓平,廣可數畝,僧舍在焉,寒花古木,遍列階前,煙景溪山,俱來目下。」故此庄亦因此而稱之為「岩前庄」。
例4.急水溪
急水溪之上游稱作「白水溪」,發源自白河鎮的東方山地,由白河鎮流至新營市附近,與來自東南的龜仔重溪匯合,再經過新營市 的南方而西流,最後自北門鄉蚵寮入海。昔日此河之河身既深且大,流域多有分支,自今日新營市鐵線橋及下營鄉茅港尾至麻豆鎮之間形成一港,名為「倒風港」。 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便曾記載道:「倒風港分三支,北為鐵線橋港,南為茅港尾港,西南為麻豆港。麻豆之南曰灣裡溪(即曾文溪)。」 後來河水日漸淤淺、土地隆起,使當地地形發生顯著之變遷,並導致港灣形勢改變。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出版的噶瑪蘭通判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中所記 載之「汲水溪」,便是「急水溪」之近音異字。又當時荷蘭人稱「急水溪」為「Mattamia River」。



六、麻豆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麻豆
此地地名「麻豆」應是翻譯自平埔族西拉雅族麻豆社(Mattau)之社名。所謂「麻豆社」原本之根據地即為今日麻豆鎮之所 在處,此亦為西元一六○○年代時荷蘭人為教化平埔族而建設教會堂及學校之所在地,當時荷蘭人多稱此地為「Mattau」。鄭氏來台從事墾拓活動之後,漢族 移民之足跡逐漸遍及此地附近一帶地區,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正式以「麻豆」為主要地區建立一堡,取名為「麻荳堡」。而所謂「麻豆街」之名, 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之記載:「倒風港分三支,西南為麻豆港。」可知昔日麻豆乃原依急水溪而形成一港,而沿 著曾文溪流域的古麻荳堡之內,今日麻豆鎮內的「磚子井」、「溝子墘」、「寮子廓」、「安業」、「謝厝寮」等諸庄一帶原本皆為溪埔荒廢地區,清乾隆四十三年 (西元一七七八年)才開始由台灣道八房吏員出資招佃進行開拓墾殖,故清時此地方所繳的官租,多習慣稱之為「道八房租」。
此地古來即為柚類水果之特產地,並素以「麻豆文旦」著名。關於「麻豆文旦」之起源,根據日時明治三十四年(西元一九○一年)台南縣所進行的調查,清康熙四 十一年(西元一七○二年)時有安定里西堡鄭拐庄人文旦,自大陸輸入柚苗,並從事栽植,後歷經數年,麻荳堡人郭藥因故分得數株,試種於自己的庭園,其結出之 果實有甘酸適當之美味,甚得當時世人之讚賞與喜愛,於是漸漸移殖於附近各地,並以「文旦」之果名著稱於世。



七、佳里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佳里
此地原本稱為「蕭壟庄」,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佳里」。所謂「蕭壟」之名乃是翻譯自原本佔據此地方的 平埔西拉雅族「蕭壟社」之社名。「蕭壟社」,一名「漚汪社」,其根據地原本位於蕭壟(今日之佳里)與漚汪(今日則屬於將軍鄉)二庄中間的「番子寮」(今日 屬於佳里鎮),後來移民逐漸形成一部落時,取同一平埔族之社名,分別將一邊取名為「蕭壟庄」,另一邊則取名為「漚汪庄」。
「蕭壟庄」,乃是西元一六○○年代時,荷蘭人著手教化平埔族而設置有教會堂之地,當時荷蘭人慣稱其為「Soulang」。荷蘭人不僅致力於精神上的教化, 同時亦從事實質上的農業技術介紹,即由東印度會社自巴達維亞購買來一百二十一隻牛,交由當地之平埔族社民飼養,故自古以來,此地之農耕稼穡發展十分可觀。 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出版的郁永河《裨海紀遊》便記載道:「歐王即蕭壟,近海,雖不當孔道,尤富庶也。」清康熙之後,漢人移民之移殖足跡逐漸 及於此地,並陸續購得平埔族之土地進行開墾,至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正式成立一堡,取名為「蕭壟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 的《台灣府志》〈續修〉亦簡略記載道:「蕭壟街濱海,民蕃貿易」。

例2.下營
此地因是鄭成功時「右武衛」軍團屯墾設有鎮營之地區,由於位於「頂營」及「中營」的下方紮營屯墾,故稱為「下營」。
例3.佳里興
此地早在鄭成功時代,便以其做為積極開墾屯殖之地,隸屬於開化里而為天興縣治,至清康熙六十年代時又再成立一堡,取名為 「佳里興堡」。在此之前,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原本選擇此地為諸羅縣治,同時亦設有巡檢,後來才又因為此地濱近海洋,並非城池之適當位置之理 由,而改以「諸羅山莊」(即今日之嘉義市)為新縣治,而巡檢亦於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移駐於「鹽水港」。郁永河《裨海紀遊》便記載道:「由麻豆至 佳里興,間孰為宿處,則營中也。」可知當時此地實為北路之要道。



八、學甲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學甲
《台灣府志》中有記載:「鹽水之西,學甲社。」可知「學甲」此一地名乃是源自於此地方的平埔族一小社之社名。起初於清康熙 三十二年(西元一六九三年)時,有福佬移民張茂自為墾首,開始計畫開拓此附近地區,後來又轉讓給李雲龍及林登山二人,而林登山又再販售給數姓佃戶。當時此 地之土質到處堅硬貧瘠,並不適合耕種,加上當地風土不佳,使得當地之移民罹患瘴癘者十分眾多,於是眾人建議建置吳真人廟,奉祀福建人最崇敬信仰、治療疾疫 每有奇效之保生大帝,清乾隆年間稱之為「慈濟宮」,以做為當地之守護神,於是才逐漸加強穩固建庄定居之基礎,至清道光年間,又建立一堡,名為「學甲堡」。 此地的拓殖與該神廟有密切的關係,故亦置廟產田園,徵收廟租,以充當香油之資。



九、新化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化
此地原本稱為「大目降」,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時,依照鄭時設立的堡名:「新化里」而改稱為「新化」。所謂 「大目降」,也可寫作「大穆降」,又名「木岡」。此地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大目降社(Tavocan)之佔居地,荷蘭時代亦為荷蘭人著手進行教化平埔族之 地,當時荷蘭人習慣稱此地為「Tavokang」,於鄭成功統治時期亦為鄭氏積極開拓屯殖之地區,並設有「新化里」,意味此地乃為新開化的地區,清初則稱 此地為「大目降庄」,所謂「大目降」則應是翻譯自平埔族之社名。以後因為此地移居之漢人移民逐漸增多,於是又再分為上下二堡,其中農民多居於上堡,商人則 大多居於下堡,「大目降」則屬於下堡,其街肆於清乾隆末年時已發展為大目降里之主要地區。街內「真武廟」及「吳真人廟」皆創建於鄭時。

例2.拔馬
在今日鎮內礁坑子,原本「拔馬」附近地區乃為平埔西拉雅族卓猴社之所在地。至於礁坑子地方的山地則大約於清乾隆年間由福佬移民開拓完成。



十、善化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善化
「善化」一地原本稱作「灣裡街」,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時,依照鄭時之「善化里」之名而改稱此地為「善 化」。此地原為平埔西拉雅族大武壟社之棲息所在地,早在荷蘭時代便已受到荷蘭人的教化影響,當時多習慣稱此地地名為「Tevoran」。至鄭氏治台時期, 此地亦為鄭氏積極開屯區域之一,在拓殖就緒之時亦已成立一里,並取名為「善化里」,應是表示希望改善並開化當地居民之意。當地之平埔族人則因為持續受到漢 族移民之侵略而不斷向東方遷徙移動,以後漢族移民便至此逐漸形成一庄。

例2.曾文
據傳此地乃是由一名為「曾文」之人所率領眾人進行開拓事業之地,為表紀念,故以此人名為當地命名。
例3.曾文溪
曾文溪源自阿里山區,南下出後大埔(今日大埔鄉)之窪地,稱為「後大埔溪」,匯合大小諸流而過今日之玉井西北方,再匯合自 楠梓仙溪西方山中的後掘仔溪,於灣裡(今日之善化鎮)北方彎曲,稱為「灣裡溪」,西流而於西港鄉的西部分出支流,幹流自媽祖宮(位於今日台南市安南區)處 入海,支流則稱為「三股仔溪」,西而自國盛港(位於七股鄉內)入海。昔日此溪的河口在北方,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明白記載道:「灣 裡溪,出歐汪溪而入海。」所謂「歐汪溪」(漚汪溪),即為將軍溪之一另名,至清乾隆二十年代時,與此溪匯合西流,而自沙馬溝(位於今日將軍鄉內)入海。
例4.茄拔
此地原為曹族四社族茄拔社之所在地,所謂「茄拔」之名即是翻譯自其原有社名;此社早期亦受到漢族移民壓迫的平埔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所驅逐。關於「茄拔」之地名由來另有一說,因當時婦人的長方形纏腳布條俗稱為「茄拔」,而此地之地形又十分近似「茄拔」,故以之為該地命名。
例5.小新營
此地為鄭時設有營盤駐屯之所在地,故名。



十一、柳營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柳營
此地亦為鄭時設置營盤之所在地,古時屬於鐵線橋堡中部,原名為「查畝營」,明鄭時代軍隊編制包括有二十八星宿軍,其中有所 謂之「柳營」星,因此而有「柳營鎮」軍團,而由「柳營鎮」軍團所屯墾形成的聚落便稱之為「柳宿營」,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此地才又改稱為 「柳營」。此堡東北方之「五軍營」亦為鄭時設置營盤之所在地。

例2.果毅後
此地亦為鄭時設有營盤之所在地,清雍正十二年時(西元一七三四年)設立一堡,並取「果毅後庄」之名而稱此堡為「果毅後 堡」。此堡之開墾於清領初期逐漸就緒,今日柳營鄉內,即為古堡內西部的新厝,相傳乃是由漳州府詔安移民段福率領眾人聯合開墾完成,至於北部的「大腳腿」則 是由漳州移民藍鳳、李月、林百材等人聯合墾成,「小腳腿」則由泉州移民鄭昌、周必得等人聯合墾成,而東部的「山子腳」亦是由泉州移民黃捷高招徠同籍移民數 人聯合開墾完成。



十二、後壁鄉崙背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後壁
「後壁」一地乃為位居「頂茄苳」與「下茄苳」之間的聚落,由於該地正巧位於頂茄苳後方之地區,若以河洛語(閩南語)稱呼此 地即為「後壁」(即「後面」之意),故此地於古時便被漢族移民習稱為「後壁寮」,屬於下茄苳北堡,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改稱為「後 壁」。此地正當通往「店仔口街」(即今日之白河鎮)之要路,日時台灣鐵路縱貫線亦於此地設置火車站,故得以持續發展。

例2.下茄苳
古時原將此地地名寫作「下加冬」,因其為鄭時鄭氏開拓屯殖之區域而拓成一部份,並為所謂「諸羅十七莊」之一。清康熙六十年 (西元一七二一年)正式以「下茄苳」為主要地區而成立一堡,稱作「下茄苳堡」,清雍正十二年時(西元一七三四年)再細分為南、北二堡。今日之後壁鄉內原屬 於南堡的「本協」,即為鄭時設置鎮營之地,故名。清雍正初年,又有漳州籍范姓移民開始開拓北堡西部的「新港東」、「竹圍後」、「長短樹」等地,之後又有李 姓、趙姓移民前後為墾首,招徠漳州、泉州兩籍之佃戶,陸續開拓完成全堡各地的田園。至於「下茄苳」之街名,則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 《台灣府志》〈續修〉。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噶瑪蘭通判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中則簡單記載為:「下茄苳,大村市」。



十三、東山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東山(番社)
今日之「東山鄉」於日時稱作「番社庄」,屬於新營郡所轄治。此地原本為平埔Lloa族哆囉嘓社(Dorcko)之棲息所在 地,清康熙年代以後有漢族移民逐漸遷入此地,並購得原屬於平埔族之土地加以開拓,逐漸建立起一村庄,並取名為「哆囉嘓莊」(或者也可寫作「倒咯嘓」)。 「哆囉嘓」一名乃是翻譯自原平埔族之社名。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成立一堡,仍稱作「哆囉嘓堡」,後來依照山地與平原之區別,又再分為東、西二 堡,而「哆囉嘓街」(即今日之東山鄉番社)之地名亦可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又「哆囉嘓莊」亦為清初所謂 「諸羅十七莊」之一;至日據時期因此地東側有大凍山,故改稱此地為「東山」。

例2.崎子頭
此地於古時亦多慣稱作「老古崎」。
例3.前大埔
此地位於番社的東南方,屬於「哆囉嘓東堡」的一部份,清康熙年間客家移民之足跡已遍及此一窪地地區,當時有諸羅武舉人李貞 鎬與當地平埔族人因訂約而得地,並招徠客家移民加以開墾,逐漸聚居形成一部落,稱作「大埔庄」;後來因今日嘉義縣大埔鄉開拓完成,於是將此地稱之為「前大 埔」,而將嘉義縣大埔鄉稱之為「後大埔」以資區別。但當時此地險僻偏遠,每每成為盜匪亂賊窩逃之淵藪,尤其以清康熙六十年時(西元一七二一年)發生朱一貴 之亂時為甚。藍鼎元的《東征集》〈紀十八重溪〉中便有以下之詳細記載:「自諸羅邑治,出郭南行二十五里,至楓子林,皆坦道,稍過則為山蹊,十里至番子嶺, 嶺下為一重溪,仄逕迂迴,連涉十五重溪,則至大埔庄,四面大山環繞,人跡至此止矣。東南有一小路,行二十五里,至南寮,可通大武壟,高嶺陡絕,由大山峭壁 而上,壁間鑿小洞,可容足,如登梯然,行者以手攀樹藤,足踏洞窩,其險,北路山寇捕急,每從此道,大武壟通羅漢門阿猴林,而為南中二路之患。」於是,下茄 苳之守備李郡乃堵塞山蹊,掘去足窩,斷藤伐樹,使此道中阻無法通行。但於清乾隆初年時又准許移民再次進入進行拓殖,直至清嘉慶初年之時,此地才大致開拓完 成。



十四、下營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下營
「下營」一地於古時候乃隸屬於「茅港尾堡」,為鄭時設置有鎮營駐紮之地,故名為「下營」。
例2.茅港尾
昔日此地乃依急水溪之形勢而逐漸形成一港灣,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記載道:「倒 風港分三支,南為茅港尾港。」此地於鄭時亦為鄭氏開屯之地區,至清領之後,又由福佬移民繼續開拓附近尚未加以開墾之荒埔地區,清雍正十二年時(西元一七三 四年)成立一堡,稱之為「茅港尾堡」後來又再分為東、西二堡。至於「茅港尾街」之名則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 之中記載。又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噶瑪蘭通判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中則簡略記載道:「茅港尾,民居街市頗盛」。



十五、六甲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六甲
「六甲」此一地名乃起自拓殖之初開墾完成的土地面積計算單位,鄉內另有所謂「二甲」、「七甲」亦基於同樣原因而命名。台灣自古以來計算土地面積便大多習慣以「甲」作為單位,例如於《諸羅縣雜識》中便記載道:「自紅夷(指荷蘭人)至台,以十畝之地名為一甲」。
例2.林鳳營
「林鳳營」一地乃為古時赤山堡內最先進行開拓墾殖之區域,同時也是鄭時鄭將林鳳設置有鎮營駐紮之地,故取名為「林鳳營」。此林鳳營原本雖只是一座小型村落,但卻為成為附近地方物資集散之重要據點。當時縱貫鐵路林鳳營站即位於庄東之港仔頭一帶。
例3.赤山巖
「赤山巖」原隸屬於七甲庄,為位於赤山山麓之古寺,奉祀觀音菩薩,相傳為鄭時參軍陳永華率領眾人所興建。鄰近古赤山巖寺的 赤山山麓地區,有一水池稱作「巖埤」,池中種植有數量不少之蓮花,自古以來便為此附近地方饒負盛名之風景勝地。所謂「巖埤」昔日亦多慣稱為「龍湖」,故此 地又可稱作「龍湖巖」。《台灣府志》〈續修〉中便對此處風致描繪道:「環邃幽邃,前有潭,名龍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樹,桃柳青梅蒼檜,遠山浮空,宛入圖 畫」。
例4.赤山堡
今日之「官田」、「六甲」二鄉,昔日皆隸屬於「赤山堡」,而赤山堡於鄭時則歸屬於開化里的一部份,清康熙六十年代(西元一 七二一年左右)成立一堡,因當地東方有赤山一孤峰聳立,故為該地命名為「赤山堡」。此地於明鄭時期便已大致拓殖就緒;明朝永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西元一 六六六年)之時,鄭將林鳳於「林鳳營庄」設置鎮營以為基地,並於周圍的「龜子港」、「港子頭」、「菁埔」、「中社」一帶(以上皆屬於今日之六甲鄉)開屯, 並於「二鎮」、「中協」二庄(此二庄則屬於今日之官田鄉)設置鎮營,至於「官佃」庄(即今日之官田)則為其官田之所。
至清領初期時,又有泉州籍移民黃捷高擔任林鳳所開屯的地域之墾首,並大舉招徠佃農而終於將該地開拓完成。大約同時期之時又有漳州移民蔡玉崑、蔡五常等人陸 續拓成「水漆林」、「二甲」以及「七甲」附近(此三地皆屬於今日之六甲鄉)。清雍正至乾隆年間,陸續又有徐任拓成「角秀」、胡允拓成「烏山頭」、莊長福拓 成「三結義」(此三地皆屬於今日之官田鄉),蕭明亮則率領眾人拓成「六甲庄」。同年末,移民並逐漸向東方持續挺進而接近鄰界之山麓邊,最終則由泉州籍移民 陳、胡二姓拓成「九重橋」(亦屬於今日之六甲鄉)一帶;上述此地方昔日總稱為「赤山莊」。



十六、官田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官田
「官田」一地原名為「官佃」,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改稱為「官田」。此地於荷蘭佔台之時為其王田,至鄭時 又因實施屯田政策,文武官員分別招募佃農開墾,逐漸形成不少漢人的村落區,此種漢人村落區原本多習慣稱之為「官佃」,至日據時期又再改稱其為「官田」,據 傳此地乃由一陳姓家族承租而開拓完成。
例2.二鎮
此地為鄭時設有戎旗之地,所謂「中協」即為設有左先鋒鎮中協之地,至於「角秀」則為其營盤地。
例3.隆田
此地古時稱做「番仔田」,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寫為「番子田」,戰後又改稱為「隆田」。此地於古時候乃隸 屬於赤山堡之西部,清乾隆末年左右,原本佔居於今日麻豆地方的平埔西拉雅族麻豆社陸續遷至此地居住,並開拓鄰近之荒埔為田園,逐漸形成一聚居之部落,取名 為「番仔田」。此族早在荷蘭佔台時代便已深深受到荷蘭人之教化影響,已學會利用羅馬字拼出平埔族之語言,並且將之應用至文件契約之上。據傳此庄外曾豎立有 一石碑,刻著清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九月禁止佔墾平埔族地之官方告示,並記載有當時頭目、通事用羅馬字拼音的副署,但今日此石碑早已傾圮不復存 在。此地正當通往麻豆之要路,日時便已設置有火車站,交通堪稱便利。



十七、大內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內
原「大內」附近一帶原本是高砂曹族四部族社的棲息所在地。相傳於鄭時清領之初,此社為被漢族移民壓迫不得已而由善化地區遷居來的平埔西拉雅族大武壟社(Tevorangh)所侵佔。至於古時習稱為「大武壟」的南仔仙溪墘,便位於今日大內鄉之頭社附近。



十八、將軍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將軍
此附近地區於古時候乃隸屬於「漚汪堡」,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將領水師提督施琅,因有討伐鄭氏平靖台灣之功勳,受清廷賞賜此一埔地作為其世襲之產業,於是施琅乃使來自漳州與泉州之移民分別進行墾殖,並陸續開拓完成,而「將軍庄」之名因此而起。
昔日所云附帶施侯租大租的土地,除了「漚汪堡」及「學甲」、「打貓西」、「牛稠溪」三堡之外,在「觀音中」、「半屏」、「大竹」、「興隆內」、「興隆 外」、「小竹上」、「仁壽上」、「仁壽下」、「觀音下」、「九里」內亦皆可見。原來清廷賞賜給施琅的土地,幾乎全都是尚未加以開墾而新招佃拓墾完成的新埔 地,但鄭時已墾成的田園,亦有不少因為被濫用權力而強行徵收大租者。起初設置施侯租館十所,規定由管事掌管收租之相關事項;直至清道光年間,施琅的後代子 孫(當時皆居住於北京)出售六所,只留下四所。日本領台之後,因施家子孫皆不具有日本國籍,所謂「施侯租」於是被全數編入台灣總督府之官租內。
例2.漚汪
此地為昔日平埔西拉雅族蕭壟社(又名「漚汪社」)之棲息所在地,所謂「漚汪」此一地名則翻譯自「漚汪社」之社名。清道光年 間,以「漚汪庄」為其主要地區,自蕭壟堡獨立分出,成立一堡,並取名為「漚汪堡」,今日將軍鄉內各部落,昔日皆隸屬於此堡之境內。堡內最先於清康熙年間拓 成者,乃是所謂的「將軍庄」,其次,在清雍正乾隆年間,再由前後渡台的移民陸續拓殖完成全堡各地,亦即今日之將軍鄉內「漚汪」、「巷口」、「口寮」、「角 帶圍」、「苓子寮」、「山子腳」等各部落。
例3.口寮
此地原本稱作「青鯤身」,因為此地於昔日為最靠近海口的漁寮,故又名「口寮」。《台灣府志》中便記載道:「青鯤身,西鄰大海」並在所附的諸羅縣地圖中描畫出一島嶼形狀。



十九、西港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西港
此地原本稱作「西港仔庄」,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西港」。此地於鄭時屬於「永定里」,清初則稱為 「安定里」,清康熙六十年代分立一堡,取名為「安定里西堡」,後來又改稱為「西港仔堡」。昔日此堡的大部分皆屬於海埔新生地,而所謂「西港仔庄」實際上乃 是一濱海的港灣,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之中便記載當地之情形為:「西港仔街,濱海民蕃貿易」。
今日之西港鄉內,在西港東北的後營,原為鄭時鄭氏設置鎮營駐紮之地。以此為中心,其東北部於早期即為移民之積極拓殖區域,但其餘地區則遲至清乾隆嘉慶年間此地方一帶逐漸浮復之後才陸續拓殖完成。



二十、七股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七股
早期七股附近地區乃屬於台江內海區,之後因曾文溪、鹽水溪不斷氾濫沖積成所謂的「浮覆地」,清政府遂放租給附近人民進行墾 耕活動,原本亦多稱此地為「七股寮」,因此地相傳乃是由七大股東搭建寮舍著手進行開墾之地,故名。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將「七股寮」簡稱 為「七股」。
例2.國聖港
此國聖港於古時隸屬於加老灣港的一部份,又可寫作「國使港」(如《台灣地輿圖說》)或「各西港」(如《日本水路誌》)。國聖港口不遠處有一大沙洲,形狀恰如一小島,將此港略分為內灣及外海二部分。每年雨季之時,曾文溪支流不免氾濫,而國聖港底則難免因此而產生變遷。



二十一、北門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北門
此地原本稱作「北門嶼」,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簡稱為「北門」。此地在古時學甲堡之西海岸地區,原本為一 孤島,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所附之諸羅縣圖;又因為是台灣府北方的島嶼,原是進出「古台灣府」(台南)北側 最大的海上門戶,故當地習稱之為「北門」,而原本港口凹入內地,島嶼林列,所以為其取名為「北門嶼」。但清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七年)出版的《台灣縣 志》〈續修〉中所附之地圖,卻已將其畫成陸地的一部份,故其形勢之變遷應該發生於清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之期間。
「北門嶼」亦為當時州北場的鹽埕所在地,《台灣府志》便就清乾隆二十年代之情況描述道:「安平水師千總一員,兼轄外海的北門嶼、馬沙溝(屬於今日之將軍 鄉)、青鯤身(今日之將軍鄉口寮一帶)等汛。」後來北門嶼附近的海岸一帶成為魚塭及鹽田,其間開一小港口,口外有一大沙洲擴延而屏界外海,成為一天然的防 浪屏障,並形成內灣,其側邊又開闢有所謂「王爺港水道」以方便船舶進出,同時也自內灣深入陸地開渠,以便利小型中國船隻之出入交通。日本治台時期隨著製鹽 業的不斷發展,至此地靠岸碇泊的船舶數量亦日漸增多。



二十二、新市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市
「新市」於古時隸屬於新化西里,原本稱作「新港庄」,乃是原本佔居「喜樹」(即今日之台南市安南區灣裡)至台南一帶的平埔 西拉雅族赤崁社遷來改稱「新港社」之地。此社社民約於西元一六二六年以後受到荷蘭人之教化影響,並於西元一六五○年荷蘭人修築Provintia城時於台 南時遷來此地居住,而由荷蘭人修建教會堂學校。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記載道:「新港、嘉溜灣、歐王、麻豆,於偽鄭時為四大社。」及至清康熙中葉,移民逐 漸進入此地進行拓殖與建庄,逐漸成為漢人新興之市區,而以「新港社」之名稱呼「新港庄」。
大多數新港社平埔族則再從事第二次的移動,逐漸退居至更東方的「隙仔口」(今日之新化鎮附近)、東南方的「崗仔林」(今日之左鎮鄉岡子林附近),以及距離 更遠更東南方的「舊新木柵」(今日之高雄縣內門鄉)以及更東方的「柑仔林」(今日之高雄縣旗山鎮附近),今日新市鄉內「番子寮」及「社內」大抵便是此族社 的遺址所在。此地正當「善化」、「新化」二地之中路,隨著當時製糖業的蓬勃發展,此地之交通亦極為頻繁便利,新市火車站在鄉南的新店一帶。



二十三、安定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安定
「安定」一地原本於古時稱作「直加弄」,當地居民在荷蘭據台時期已經大致上接受荷蘭之教化,居民較為安定,鄭時亦因祈求統 治之安定安寧,故為當地取名為「永定里」,清初則稱為「安定里」,清康熙六十年代分立一堡,取名為「安定里西堡」,後來又改稱為「西港仔堡」;至日時制度 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仍依古堡之名而改稱為「安定」。根據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之中的記載,「直加弄庄」當時 也稱為「直加弄港」,而與當時的「西港仔」並立,皆形成一港。今日安定鄉內有所謂「港子尾」及「港口」之地名,亦皆源自於此。
此地方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之棲息所在地,而為荷蘭人著手教化平埔族之地,當時慣稱其為「Bacloan」。清康熙年間,此地方有一部份已逐漸拓 殖就緒,唯「港子尾」、「港口」以及「六塊寮」一帶仍為塭埔地而尚未經人工開墾。清嘉慶十年(西元一八○五年)左右,又有陳姓移民著手開墾,但因屢次遭到 溪流氾濫破壞,並導致沖崩沙壓,直至清道光七年(西元一八二七年)以後才由道永昌公號將附近地區逐漸拓墾完成。



二十四、山上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山上
此地原本稱作「山仔頂」,因此地乃位於新化台地西麓,曾文溪掘鑿河階上的聚落區,以及菜寮溪口東岸,有牛稠埔五十公尺左右 的段丘地形,自低地向上仰望村落,便好像坐落於一座小山之上,故此地原本稱作「山仔頂」,直至於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改稱為「山上」,因 「山上」本與「山仔頂」同義。此山上鄉於昔日皆屬於新化里,今日鄉內「山上」、「北勢洲」、「大社」皆為鄭時鄭氏進行開墾屯殖之地區。至於「大社」則因原 為平埔西拉雅族芋匏社的所在地,故名。此地之甘蔗栽培最為繁盛著名,並以「大社」及「新市」(今日之新市鄉)附近為其中心地區持續發展。



二十五、玉井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玉井
此地為曾文溪上游東岸的山間村市,原本稱為「焦吧年」(Daubali),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以日語 之近音字(Tamai)而改稱為「玉井」。原來鄭時以今日之新化鎮那拔林地方為根據地的平埔西拉雅族焦吧年社,遭受漢族移民的侵佔而退居至更東北方,並驅 逐原佔居曾文溪岸的口霄里(屬於今日之玉井鄉)地方及玉井地方的曹族四社部族而佔據其地。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移民再購得此地方並建立起一庄,並 翻譯自平埔族的社名,而稱作「焦吧年」。荷蘭時荷蘭人的紀錄則稱其為「Dobale」或「Daubale」,並記載描述此群平埔族性情十分兇惡,嗜好殺 人。隨著附近一帶地區逐漸拓殖就緒,玉井一帶則逐漸形成一集散市場,至於「焦吧年街」之名則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之中。

例2.沙子田:俗稱「坑內」的糖仔恩山的西南坑內溪流沿岸,有數處滲出石油,因此地接近「焦吧年」,早年曾以「焦吧年油 田」而聞名。當地所滲出之石油自古以來常被稱之為「神油」,但移民是否曾經加以開掘則未有可信之記載證明。至日時明治三十九年(西元一九○六年),田邊又 五郎才於附近各處正式鑿井,積極著手試掘,其所滲出的石油成分略顯濃厚而帶有褐色,至於比重則為○‧八五七左右。
例3.芒子芒
相傳「芒子芒」附近一帶原為曹族四社部族芒子芒社之棲息所在地,此部族於鄭時被漢族移民所驅逐,至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移民才又進入此地開墾闢地,並建村居住。
例4.口霄裡
曹族四社部族霄裡社之所在地原本為「焦吧年」地方,後來此部族被遭到移民壓迫的平埔西拉雅族逼退而輾轉退來佔據今日「口霄裡」附近地方。



二十六、楠西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楠西
「楠西」一地原本於古時乃隸屬於楠梓仙溪西里,並多被慣稱為「茄拔山後」,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再依原里名 而簡稱為「楠西」。此地方為曾文溪上游沿岸的東岸一區,清康熙年間時原本為一荒埔地帶,在清康熙末年時有漳州、泉州之移民開拓較西部的二重溪庄(屬於今日 之大內鄉)地方,遂成為此附近地方開拓之始端。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之後,又有移民進入此地開拓附近一帶區域,並逐漸拓殖完成今日楠西鄉內的「密 枝」、「灣坵」、「茄拔」、「龜丹」、「鹿陶洋」等庄。



二十七、南化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南化
「南化」一地於古時原本屬於內新化南里,並習稱為「南庄」,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又擇取「南庄」街及「新化」南里之名而併稱為「南化」。



二十八、左鎮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左鎮
「左鎮」一地於古時原本隸屬於外新化南里,為鄭氏王朝王家軍隊「左鎮」軍團設置鎮營進行屯墾之地區,故名。今日左鎮鄉內的「草山」即為鄭時所開屯墾殖之地,至於「內庄子」附近則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一七一三年)時由歐節牛等人拓殖完成。
例2.草山
因此「草山」庄內有一鹹水泉,故亦俗稱此地為「鹽水坑」,自鹽水噴出處亦流出泥土,河床也有噴出鹽水及瓦斯之處。



二十九、仁德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仁德
「仁德」一地於古時原本稱作「塗庫庄」,於鄭時則隸屬於萬年州仁德里,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取古時「仁德里」之里名而改稱為「仁德庄」。此里早在鄭時即已拓殖就緒。

例2.太子廟:「太子廟」此一地名乃因此庄內有一著名之太子廟,故名。此庄內又有玉昌子宮,據傳乃創建於鄭時。
例3.中洲
因當地本為依二層行溪而逐漸形成的洲埔新生地,故取名為「中洲」。



三十、歸仁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歸仁
此「歸仁」之地名乃取自鄭時所設立的里名:萬年州「歸仁里」,日據時期則改稱此地為「歸仁北庄」,台灣光復之後才又將此地改稱為「歸仁鄉」。此地附近早於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時便已大致開拓就緒。



三十一、龍崎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龍崎
此「龍崎」之地名乃是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澤取庄內「龍船」村及「崎頂」村二地名之首字而併稱為「龍崎庄」,即今日之龍崎鄉。



三十二、關廟鄉[上一則][回選單] 例1.關廟
此地原稱為「關帝廟街」,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關廟」。起初在清康熙年間,由福佬移民在此街之西方 一公里之處形成一部落,直至清乾隆二十年代又成立一市街,取名為「舊社街」;此乃因此地原本為自台南地方遷居而來的平埔西拉雅族即新港社之所在地,故名。 此社後來則退居至今日之龍崎鄉番社附近。清嘉慶年間,舊社街爆發漳州與泉州移民之分類械鬥,漳州移民於是分離,另外創建一街,因其地有一座關帝廟(據傳此 廟創建於鄭時),故慣稱此街為「關帝廟街」。以後再隨著此街之不斷發展,舊社街則相對地全然衰頹,此「關帝廟街」遂終於成為此地之中心市場。此「關帝廟 街」幾乎正當「台南」、「旗山」之間的中路位置,交通堪稱便利。
例2.龜洞
古時候原稱此地為「猴洞」或「猴洞山」,隸屬於鄭時設立的「崇德里」。至清康熙末年,仍然僅僅做為羅漢門之外鎮,分駐汛兵而已,直自清乾隆末年左右,始由吳姓移民開始積極著手進行開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