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 台東

今日之台東乃隸屬於日時之台東廳,如今轄下共分一市(台東)、二鎮(成功、關山)及十三鄉(卑南、大武、太麻里、綠島、東河、長濱、池上、鹿野、延平、海端、達仁、金峰、蘭嶼)。

一、台東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台東市
在卑南平原的東方海岸,昔日多慣稱其為「寶桑」,後期才逐漸改稱為「卑南街」,直至日時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一月十 五日,終以此地位於台灣之東部,而正式改稱此地為「台東街」。而所謂「寶桑」之名應是翻譯自當地高砂族語之地名,至於「卑南街」之名則是因台東平原舊時原 本即多慣稱為「卑南」而起。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前山的「水底寮」(屬於今日之屏東縣枋寮鄉)有福佬籍之移民鄭尚,設法橫越中央山脈而遷移 至「巴塱衛」(即今日之大武鄉大武附近),並與當時之卑南覓社族簽訂和約,擇居於「寶桑」一帶,之後更與附近諸族之人進行往來交易,又傳授耕種之法,以後 漢族移民移居此地者陸續接踵而至,此地之後亦成為迴航海路而廣為運輸貨物者。
至清同治末年時,此地已大致形成約有多達五十戶人家定居之市街,此即移民定居山後之濫觴,亦是所謂「卑南街」之前身。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此地再 成為新設「卑南廳」之地,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設置台東直隸州,並於此地漸漸增建新市街,於是開始出現「卑南街」此一名稱。此「卑南街」乃是由 俗稱「馬蘭街」、「卑南街」以及「新街」三街構成;所謂「馬蘭街」乃建於阿眉族「馬蘭社」的故址之上,「卑南街」則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置州之後,至於「新 街」(「卑南新街」之簡稱)則應是創建於清光緒元年置廳之後。
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所說的「Alanger」,即是指「卑南」而言,而西班牙人所說的「Kita Fosofol」即指阿眉族的地名「寶桑」而言。

例2.卑南港
所謂「卑南港」,即今日所說的「台東港」,此處海岸成直線狀,故附近波浪盪激,對於船隻之碇泊作業十分不便,每當天氣平靜穩定之日,亦僅僅只得靠近陸岸寄泊,裝卸貨物仍極為困難,此處之水深滿潮時約六十尺,退潮時則為五十尺,每年十月至三月多吹東北風。

例3.鯉魚山
此山乃因山之形狀望似鯉魚,故稱「鯉魚山」,里俗亦常稱此山為「卑南山」,此「卑南山」之名,乃起自鄰近之「卑南街」。附近馬蘭社族則慣稱此山為「鯉魚山」。

例4.石山
此山原本習稱為「猴子山」,屬於阿眉族聚居的部落,地名之原意是「神的所在地」,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 之時,依其附近「石頭山」之簡稱而改稱此山為「石山」。昔日阿眉族時常與附近的卑南社族發生衝突鬥爭,結果卻遭到卑南族社之武力征服而稱臣為其奴隸,因 此,卑南社族便稱阿眉族為「奴隸」。

例5.上原
此地原稱作「利基利吉」,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依當地之地勢而改稱為其地為「上原」。

例6.加路藍
此「加路蘭」之地名應是由當地之阿眉族語翻譯而來。
例7.馬蘭
所謂「馬蘭」,乃是當時阿眉族之大社之一。相傳此社原本定居於今日台東市內俗稱「馬蘭街」之地區,而於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左右,此社之族民因避免霍亂之傳染侵害而遷居於此地。



二、成功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成功
此 地原稱「麻老漏」(Madaudau,其意為「枯草原」),日時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地方制度改正時,因此地為一新開闢之港口而改稱為「新港」,並 將支廳(之後改「郡」)自「成廣澳」(日時稱之為「小湊」)移來此地,而稱為「新港支廳」(郡),直至戰後,才又取「光復成功」之意而改稱此地為「成 功」。
此地昔日為東部沿岸船舶之碇泊所,其沿岸一帶之地早已形成高台,並且成為「都歷社」(今日則稱之為「信義」)族人耕種田園之所在地,但相傳約在百餘年之 前,此地曾遭受海嘯之嚴重摧殘,附近草木盡皆枯死,因此,當此社遠自今日花蓮縣「叮仔荖」社分出而遷來此地建立聚落之時,仍以「麻老漏」為其社名,意指此 地為一「枯地」之意。而此地方的高砂族皆為阿眉族,在成功以北者屬於秀姑巒阿眉族,在鹽濱以南者則為卑南阿眉族。
*小湊: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成廣澳」,在阿眉族語中原是指「多白石灰之地」,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改稱為「小湊」(小港),此地於清同 治年間始有移民之足跡,至清同治末年才陸續建立有五、六家的住戶,但因地區狹小,此地遲遲未見有顯著之發展。此地南方的外角有一岩石島嶼,高度約達七十八 尺左右,稱之為「三仙台」,《日本水路誌》中記載:「此嶼與成廣澳之間,成沙濱的淺灣,南西信風期中稍遮屏風浪」。而「成廣澳」與「卑南」的中間,阿眉族 「都歷社」附近的「郎仔郎溪」口可供船隻之停泊,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記載道:「自卑南而北,農仔農(即「郎仔郎」)赴社水路僅容杉板船,懸崖石壁無可 泊處,農仔農社有深溝一道,船至土蕃群立岸上,船稍拋索,土蕃接索挽進,即泊溝內,若無接挽,溝外無可泊處。」

例2.信義
此地原稱為「都歷」,乃是翻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戰後才改稱為「信義」。此社原本之故址是在「知本社」之南方,相傳因有「都歷」等二人一同遷居於此地,其子孫於是以祖先之名為其社名。

例3.小馬武窟
此地於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簡稱為「小馬」,戰後才又回復原名為「小馬武窟」。此名原本是高砂族語之社名,其意乃是指「滴答作響之聲」,因此地有泉水湧出,周圍又有繁茂之雜草叢生,早晨露水從草葉滴下泉水面,滴滴答答作響,故取名為「小馬武窟」。

例4.叭翁翁
此一「叭翁翁」之地名,乃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同時也是一山岳之名,此山由卡納多龍溪及智汪溪所環抱。
例5.鹽濱
此地原稱「加只來」,乃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時(西元一九三七年)由「加只來」改稱為「鹽濱」。蓋此社的南方有「加只來溪」,其上游有鹹泉,社名起自日語之音譯。

例6.跋便
此「跋便」之地名亦是譯自於高砂族語之社名,起自曾於此地被布農族馘首者之名。清末「加只來」社人遷居此地時,稱其附近之溪流為「跋便溪」,故名。
例7.施龜彌映
此「施龜彌映」之地名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此社的南邊有一條溪流,若將散在其上游的石頭打碎置入此溪之中,則不數日後即可恢復原狀;高砂族語中稱「縫合」為「Chikmei」,故將此社社名稱之為「施龜彌映」。

例8.芝路古映
此「芝路古映」之地名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此社的南端有一小溪,昔日多有小龜於此溪中棲息,社名便由此而起。昔日此社屬於「麻荖漏」社之分社。

例9.白守蓮
此「白守蓮」之地名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當時之移民在此地附近飼養羊隻,「大俱來」社人遷居至此地時,取「羊」之高砂族語(Shiri,山羊)而稱此地為「Pechiarin」,故名。

例10.三仙台
所謂「三仙台」,即古時之釣魚台,在白守蓮的東方海上,突起三個約二十餘公尺的岩嶼,故名。

例11.微沙鹿
此「微沙鹿」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此「微沙鹿」社來自花蓮縣萬榮鄉的「加納納社」及「烏漏社」,而為附近諸社中歷史最為古老。但另有一說認為此社乃是來自花蓮縣光復鄉之「大巴塱社」。

例12.石雨傘
此「石雨傘」乃是漢族地名,此部落內有一岩礁,因伸長突起於附近海上,而其根部附近又有狀似雨傘之石頭屹立,故取名為「石雨傘」。

例13.阿那龜眉
此「阿那龜眉」之地名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此社乃是於清朝末年時由花蓮縣萬榮鄉「加納納社」遷移而來。

例14.重安
此地原本稱為「都威」,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此社的北端有一座瀑布,此「都威」之社名即轉自「瀑布」之音。

例15.沙汝灣
此地之地名亦可寫作「沙里灣」,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曾依其地勢而改稱「大濱」,戰後又回復原名「沙里灣」。此社位於沙汝灣溪上游處,乃是於清朝末年時來自花蓮縣豐濱鄉新社。



三、關山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關山
此地原稱「里壟」,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改稱「關山」。此地昔日有許多野生的蕁麻, 而此種野生的蕁麻於高砂族語中稱之為「Terateran」,但當時初來此地的移民商人誤將「Terateran」聽為「Riran」,於是翻譯作「里 壟」。因台東新武呂溪上游河谷進入沖積河谷平原一帶時有如「出關」之狀,而此地恰恰界於山區與平原河谷之間的出關點,因此稱呼此地為「關山」。

例2.德高
此地原稱「德高班」,乃是譯自阿眉族語之社名。昔日之移民商人初來此地之時,問及此地之社名,因語言不通,社丁要商人去問頭目,而該移民商人誤以為就是社名,後來才又轉訛而譯作「德高班」。

例3.日出
此地屬於「雷公火」(今日之「電光」)的一部份,乃是當時日本人因顧及對稱,相對於對岸的「月野」而命名者。



四、卑南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卑南
此原為排灣族「Puyuma」大社。「Puyuma」指「卑南社」(此社名取自始祖之名),即荷蘭人所說之 「Pimala」;而「Puyuma」族指卑南社大頭目所直接管轄的八大社族。此八大社族是指「卑南」、「檳榔樹格」、「呂家」、「射馬干」、「知本」、 「斑鳩」、「阿里擺」、「北絲鬮」等社。所謂「Puma」即為「尊稱」之意,往昔卑南社有優秀的大頭目統御附近的諸蕃社,當時他們多以粟米、肉類、貝類進 貢,因自詡為當時地位最高的蕃人,因此使用「卑南」之尊稱。
因當時「Puyuma」族的頭目勢力大振而成為附近排灣族的大頭目,之後又征服該地附近的阿眉族,統管台東一帶的大小七十二社。此頭目為人俊傑且聰明無比,故不僅為「Puyuma」族,亦為附近諸族所敬重景仰,甚至被公推為「卑南王」。
「Puyuma」族的根據地在「卑南街」(即今日之台東市)附近的「卑南社」,之後此地又簡稱為「卑南」。「卑南」之後被慣用作台東高砂族地之總括名稱, 但有時只指稱其南半部。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便記載道:「卑南係蕃社總名,在傀儡山後。」

例2.檳榔
此地原稱為「檳榔樹格」,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近音改稱作「日奈敷」,戰後又回復舊時名稱而簡稱為「檳榔」。

例3.大巴六九
此「大巴六九」之地名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此社亦屬於排灣族(傀儡部族)。

例4.利家
此地原稱為「呂家」,古時則寫作「力踞社」,此地名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同音而改稱作「利家」。

例5.射馬干
此「射馬干」之地名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

例6.知本
此地之地名「知本」於古時原本寫作「治本」,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Tepole)。相傳在「知本」、「太麻里」之間的道路上靠山之處,原本即為阿眉族「卑南社」及「太麻里」族之發祥地。

例7.初鹿
此地原稱為「北絲鬮」,乃是譯自高砂族之語:「竹」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改稱為「初鹿」。

例8.稻葉
關於此「稻葉」之地名至今仍有數種說法,一說認為其原為一日本名,另一說亦認為「稻葉」之地名乃是由當時之高砂族語 「Enaba」音譯而來,至於此地名之解釋亦有兩種說法,一說認為是高砂族語中所謂的「Mubaran」,意味著「橫死」或「客死」之意,其二則是認為 「稻葉」應是高砂族語「Mubar-ran」之古語,其意指「分離」,而所謂「Enaba」便是由此轉訛而來之地名。



五、大武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武
此地原稱為「巴塱衛」,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時由「巴塱衛」改稱為「大武」。此地南部因有中央山脈大武山之餘脈,又是大武溪之出海處,故取名為「大武」。

例2.加奈美
此地原稱為「甘那壁」,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甘那壁」改稱為「加奈美」。

例3.大竹
此地原稱為「大竹高」,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由「大竹高」簡稱為「大竹」。

例4.加津林
此地原稱為「鴿子籠」,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鴿子籠」改稱為「加津林」。

例5.大鳥
此地原稱為「大鳥萬」,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由「大鳥萬」而簡稱為「大鳥」。

例6.初屯
此地原稱為「拔子洞」,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拔子洞」改稱為「初屯」;此社因位於「獅子獅」與「大鳥萬」二社之中間地區,故名。

例7.彩泉
此地原稱為「獅子獅」,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獅子獅」改稱為「彩泉」。



六、太麻里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太麻里
此地於古時候原本多寫作「朝貓籬」,乃是譯自古時高砂族語之地名;「太麻里」鄉位於太麻里溪出海口沖積成三角洲肥沃的平原 處,所謂「太麻里」,便是指「太陽照耀肥沃之處」,此地之地勢平坦但面積略嫌狹小,故取名為「太麻里」。此地北邊有著名之「知本溫泉」,南邊則有金崙溪 「金崙溫泉」。

例2.北太麻里
此地原稱為「羅打結」,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依此地位於「太麻里」之北方而改稱此地為「北太麻里」。

例3.西太麻里
此地原稱為「鴨子蘭」,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依此地位於「太麻里」之西方而改稱此地為「西太麻里」。

例4.南太麻里
此地原稱為「大武窟」,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依此地位於「太麻里」之南方而改稱此地為「南太麻里」。

例5.森川
此地原稱為「文里格」,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文里格」而改稱為「森川」。

例6.香蘭
此地原稱為「猴子蘭」,譯自阿眉族社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猴子蘭」改稱為「香蘭」。

例7.金崙
此地於古時候原本寫作「加仔難」,或者也稱為「虷子崙」,亦是翻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因當時此地有許多「雞母珠」,而高砂族將「雞母珠」稱之為「anadon」,故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虷子崙」改稱為「金崙」。

例8.多良
此地原稱為「打腊打蘭」,亦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打腊打蘭」改稱為「多多良」;戰後才又將「多多良」再簡稱為「多良」。

例9.瀧
此地原稱為「察腊密」,亦譯自於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因此地有一瀑布而改稱此地為「瀧」(意同「瀑布」)。

例10.大溪
此地原稱為「大得吉」,亦譯自於高砂族語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由「大得吉」改稱為「大溪」。



七、綠島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綠島
綠 島鄉於日本統治時期原稱為「火燒島庄」,「綠島」則原本稱之為「火燒島」,又名「雞心嶼」,西洋人則稱此島為「Samasana」島,位於距離台東之東方 約十八海里、「紅頭嶼」(即今日之「蘭嶼」)的北西方約三十五海里之處,島形北闊南狹,其西側近北端處稍成灣形之處則稱之為「南寮灣」,北側近西端稍成灣 形之處則稱之為「中寮灣」,可供小型船隻之碇泊。
島上有二座丘陵,在較北方者稱「阿眉山」,在較南方者則稱為「火燒山」,居民部落則位於海岸四方,但除了「南寮灣」、「中寮灣」之外,大多為懸崖地形,主 要的部落因此多位於此二灣沿岸之處。靠近北東端附近有一空洞的尖岩,其形狀近似一高大之空形門,故取名為「樓門岩」。
至於「火燒島」之名,則取自於島內之「火燒山」;「火燒山」之名則因為曾有島民搭乘一小舟出海捕魚,若有遭遇風雨的危險時,常在「火燒山」之山頂焚火作為 標識,故為此山取名為「火燒山」。而「雞心嶼」之名,則取自此島之形狀稍似雞心。「雞心嶼」乃為此島之舊名,見於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 灣御史黃叔璥之《番俗六考》中之記載;又荷蘭人傳教士所製作之地圖將此島記錄作「Meeuwen Eyl」,此島之原佔居部族則概為來自台東地區的阿眉族及Puyuma二族。
「綠島」原本為高砂族人所聚居,相傳昔日福州人陳品先曾經統領其部屬進攻,驅逐當地土著高砂族而佔居墾地,但因其地地味不佳,於日後放棄而移居他處。此傳 說或許屬實,蓋島上的「阿眉山」應與「阿眉族」有所關連,而且阿眉族之中亦有傳說記載阿眉族原居於綠島,但被支那中國人所侵略,於是搭乘獨木舟離開該島, 之後才登陸台東的猴子山,之後又逐漸進入內地,形成數個聚居部落。自此之後,除了有少數的雅美族人來往之外,當時之火燒島幾乎成為一座無人居住之無人島。
清嘉慶十八年(西元一八一三年)時,小琉球(即今日之屏東縣琉球鄉)居民曾勝開及其同志約三十人在近海處捕魚,遇風漂流至火燒島,在阿眉山麓的海濱搭蓋一 棟共居之房屋,取名為「公館」(今日之「公館」部落則為其遺址所在),暫時居住並計畫開墾,其中六人因失望而返家,其餘之二十四人則自家鄉招來家眷及其同 志,大肆進行耕種並兼行捕魚,起初於「中寮灣」沿岸建立起中寮部落,之後因為從小琉球處遷移而來者逐漸增多,於日又在「南寮灣」沿岸建立起南寮部落。在此 之前,早已有所謂之「雅美族」人三家約三十餘人居住於此島之上,但因不堪新進移民之壓迫,於是逐漸逃往「紅頭嶼」(即今日之「蘭嶼」)。當時此地尚屬於所 謂「化外之地」,清政府的行政權未能到達此地,直至清光緒初年之時此地才首度編入恆春縣的管轄之中,當時出版的《台灣地輿圖說》中便記載道:「居民五百 餘,間有商民避風而到其地者。」當開設「卑南廳」之時(約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運輸船員中有小琉球人,親自勘查的結果,認為此地可用以遷 居,返家之後,與同志三人共乘一舟,遷來此島專事耕種,兼營漁業,以後小琉球人於是競相遷居於此島定居。



八、東河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都蘭
「東河鄉」於日本統治時期稱之為「都蘭庄」。「都蘭」一地之地名原本寫作「都鑾」,為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疊石」之 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以其日本語之近同音而由「都鑾」改稱為「都蘭」;因昔日此地石頭遍布,移民從事耕作之前必須先撿拾石頭於田園 邊,故取名為「都鑾」。

例2.東河
此地原稱為「大馬武窟」,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投網」之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改而簡稱為「大 馬」;大戰之後才又改稱為「東河」。此社於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則寫作「貓武骨社」,或者也寫作「武 突社」。又北溪與南溪匯流成「馬武溪」,有先住民卑南族「大馬武窟」及「都鑾」社,之後的漢人移民見到馬武大溪向東奔流,水勢滾滾如大河,而「都鑾」之 「都」字發音與「東」字十分相近,故將此地之地名改稱為「東河」。

例3.八里
此地原稱為「八里芒」,乃是譯自阿眉族社之社名(「椰子林」之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由「八里芒」 簡稱為「八里」。西元一六二八年西班牙船「Carbajar號」自呂宋島預定航行至台灣途中,不幸遭遇暴風而漂流至「八里芒」,船上除一男五女之外,其餘 之船員十名皆遭到高砂族人之殺害,原本僥倖生存的二名女子因眼見當時之慘狀,亦自縊而亡,殘存的一男三女則被帶入深山之中,以後便全無消息。

例4.佳里
此地原稱為「加里猛狎」,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原是「因流汗而身體污穢」之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十月時,以「加里」之同音而簡稱為「佳里」。

例5.夏嘮吧灣
此地亦為譯自高砂族語之社名(為「迷路之所」之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又依照此地之地勢而改稱此地為「高原」;大戰之後又再回復舊時之地名而正式定名。



九、長濱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長濱
此地原稱為或「闢加加造灣」(Pikak Sauwan),乃是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原為「看守所」或「瞭望處」之意),漢人則將之簡稱為「加走灣」(Katsauwan);
清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清軍征討東台灣當時的「奇密社」時,由於此處面朝太平洋突出於海岸線,是觀望海陸戰況最佳地點,於是當地之阿眉族便在此地 設立瞭望台以抵禦清兵之攻擊及應戰。直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日本政府依照此地南端有一長條形沙灘海濱之地勢而改稱此地為「長濱」。

例2.膽曼
此「膽曼」之地名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原是「暗」之意);因昔日此社的南端有一溝渠,溝底茅草生長十分繁茂,即使是白晝仍暗不見底,故名;相傳此社之族人原本來自花蓮縣「叮仔荖社」。

例3.寧埔
早期之移民原本多將此地稱之為「石連埔」,之後才又以近音之故而改稱此地為「石寧埔」;直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正式將此地之地名由「石寧埔」簡稱為「寧埔」。

例4.僅那鹿角
此地之地名「僅那鹿角」,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原是指「土地上密生青苔」之意);相傳此社之族人原本乃來自於花蓮縣之「加納納社」。

例5.八桑安
此地之地名「八桑安」,亦是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相傳此社乃自所謂「烏石鼻社」分出。

例6.城山
此地之地名原本為「彭仔存」,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以「彭仔存的城址」之意而由「彭仔存」改稱為「城 山」。昔日此部落的海岸時常停泊有一小型帆船,船主姓彭,當時常有人遠自今日之花蓮縣玉里鎮附近前來此船購物,若問欲購物者要前往何處,購物者便習慣答稱 要往「彭仔」之船處,又因閩南語中「存」與「船」發音幾乎相同,因此「彭仔存」便成為當地之地名。

例7.小竹湖
此地原本屬於高砂族社之一,係與「大掃別社」一同自花蓮縣「叮仔荖社」分出;起初建社於此地之稍北方處,之後因有惡疾之流行而遷居於今日之地。此地之四周昔日有茂盛之竹木生長,其形狀如湖泊一般,故遷居於此處之移民便慣稱此地為「竹湖」。

例8.大竹湖
此地原本屬於高砂族社之一,亦自花蓮縣「叮仔荖社」所分出,而所謂「大竹湖」此一地名之來源則同「小竹湖」。

例9.中濱
此地原稱為「大掃別」,屬於高砂族社之一;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由「大掃別」改稱為「中濱」。此社位於高台 上,與附近海岸之間鋪滿圓石,附近溪流之溪底亦多小石,故起初便以小圓石作為社名,之後才遭到轉訛而稱為「大掃別」。昔日此社曾遭到木瓜族的迫害,於是由 當時的花蓮縣逃亡至此地避居。

例10.石坑
此地原本多岩石,並由岩穴湧出泉水,故名。

例11.真柄
此地原稱為「馬稼海」,乃是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原本為「雨衣」之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以其日本語 之近音而由改稱為「真柄」;至於繞此社南端而東流之溪,則稱之為「馬稼海溪」及「石坑溪」。此處一旦降雨數小時,則溪水渾濁滔滔高漲,雨停則又回復至原來 的涸溪形貌,此情形恰似人穿雨衣避雨,故取名為「馬稼海」。

例12.大俱來
此地之地名「大俱來」,亦為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此地名原本之意即為「平坦的高台」),因此社位於平坦的高台之上,故名;而所謂「大俱來」此一地名或者是由後來之移民所命名者。

例13.樟原
此地原稱為「姑仔律」,亦為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姑仔律」改 稱為「樟原」。清光緒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左右,開始由今日之花蓮縣光復鄉「加禮宛」社人四戶及「拔仔庄」(今日之瑞穗鄉白川)人四戶遷來此地建立一小 社,之後清政府將此地翻譯作「姑仔律」。清光緒八年(西元一八八二年)冬天發生大地震,當時的「大俱來社」舊址發生山崩,該處之社人四處離散,其中有五戶 則遷居至此「姑仔律」附近。隔年頭目與社人爭權,遂又使該社漸趨衰微,直至日時明治三十九年(西元一九○六年)時左右此地才逐漸復原。

例14.加錄
此地地名「加錄」,亦為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此地四周被山丘所圍繞,只有中央處較為平坦,此種形狀於「加禮宛」語中稱之為「加錄」,故為此地命名為「加錄」。清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左右,有「加禮宛」社族人由「姑仔律」遷來此地居住。

例15.大峰峰
此地地名「大峰峰」,亦為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此社之南方原本有一深溪,長約十公尺,寬約三公尺,遠遠望之,黑暗不得見,只得聽聞其水聲,高砂族對此種情狀稱之為「大峰峰」,於是便以「大峰峰」為該社社名。此社原本多自「姑仔律」及「新社」處遷來此地居住。

例16.大尖石
此地又稱為「蔡扇埔」,因昔日此地有尖形之巨大石塊,當地之高砂族於是以「尖石」作為該地地名。



十、池上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池上
此地因位於大坡的水池上方,故取名為「池上」。

例2.大坡
此地因有位於台東中央縱谷之內,台東平原中的一個大湖,周圍約四公里,故名。此地方的阿眉族部落稱為「池社」,之後的移民便依大坡之所在而稱此地為「大坡社」。



十一、鹿野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鹿野
日本人移植至此地居住之時,多楓樹及其他野生景觀,故取「鹿寮社」(Bakuriau)之「鹿」字而稱此地為「鹿野村」。

例2.鹿寮
此地為古時之務祿台,日本人則將此地翻譯作「鹿寮」。

例3.擺子擺
此地也稱為「邦也邊」,屬於阿眉族的部落之一,此「擺子擺」之地名乃是翻譯自其社名而來。

例4.雷光火
昔日此地多於黑夜出現怪火(應是指因沼氣或煤氣發火者),而在當時則驚動居住於「里壟」(即今日之「關山鎮」)之居民,以為其為雷火,而「雷」字於閩南語中多習稱之為「雷公」,故為該地命名為「雷公火」。



十二、延平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延平
所謂「延平鄉」乃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時則隸屬於「關山郡」管轄。「延平鄉」於日據時期屬於關山郡之蕃地, 在中央山脈南段東側山區屬於布農族之勢力範圍。台灣光復之後,取「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收復台灣之「延平」以作為此鄉之鄉名,鄉公所設在「桃源村」, 也同時改稱為「延平村」。西南邊有著名的「紅葉村」,每年四月三十日皆學行布農族「過年」--「打耳祭」以慶祝豐收並且為當地婦女舉行除病避邪大典。



十三、海端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海端
所謂「海端鄉」亦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時則隸屬於「關山郡」管轄。「海端鄉」於日據時期亦屬於關山郡之蕃 地,在中央山脈南段東側山區屬於布農族之勢力範圍及生活圈,「海多端王」(Haitotowan)社分佈於此地,故譯音將之簡化為「海端」,而海拔約一千 公尺之處則有所謂之「海端村」。



十四、達仁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達仁
所謂「達仁鄉」,乃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時則隸屬於「台東郡」管轄。排灣族清代「巴塱衛」社聚集之地,其中 以「安朔村」(Aziogetsu)最大,排灣語中就是「最多人之社」之意。如今仍有「安朔」之地名存在,但海拔約三百餘公尺之「巴塱衛山」卻劃入北邊鄰 近的大武鄉內,其他山區則屬於「達仁鄉」,此「達仁鄉」之鄉名取自安朔溪出海口的平原區「達仁村」。



十五、金峰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金峰
所謂「金峰鄉」亦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時則隸屬於「台東郡」管轄。「金峰鄉」屬於內陸鄉,中央山脈南段東側 排灣族之勢力圈,日據時期為台東郡之蕃地,民國三十五年四月獨立為一鄉。此鄉之鄉公所所在地為「嘉蘭村」(Karowan)社,因此取閩南語之近音而稱此 處為「金崙鄉」,原來的「喜蘭村」則改稱為「金峰村」,位於太麻里溪之北岸。



十六、蘭嶼鄉 [上一則][回選單] 例1.蘭嶼
所謂「蘭嶼鄉」乃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時則隸屬於「台東郡」管轄。「蘭嶼」一地,原稱為「紅頭嶼」,於日本 統治時期屬於台東郡高砂族地,其位置在距離台東市東南方約四十九海里處,距離台灣南部的南岬東微北方約四十海里處。而距離此「蘭嶼」島南微東約七海里處, 有一露出之岩石,取名為「小紅頭嶼」,其周圍險礁甚多,尤其自其南端向南南東方向處,礁脈擴延甚廣。
「紅頭嶼」的存在,早為外界所周知,例如西元一七二六年荷蘭籍傳教士所製作之地圖上便將其記作「t' Eyl Groot Tabaco」,並且也將「小紅頭嶼」記作「Little Botel-Tobago」。我國亦甚早即聽聞此一地名,宋代出版的《諸番志》便將此島與「毘舍耶」並列,而稱之為「談馬顏」,應是翻譯自 「Tabaco」。此島上之先住民大多屬雅美族。此島上北方有紅頭山,南方有廣大森林聳立,中央部分地勢較低,若遠遠望之,其形狀恰如牛之睪丸,故名。
「紅頭嶼」此一名稱,亦見於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所著之《番俗六考》之中。而就此地名之由來,一說認為因此島位於台灣鵝鑾 鼻的東方,陽光正好照射在其頂上,呈現出美麗的紅色光澤,故為此島命名為「紅頭嶼」;但亦有另一說認為是因其山頂近山腹之處顯露出赭土層,故取名為「紅頭 嶼」。
黃叔璥所著之《番俗六考》乃是關於「蘭嶼」此島之最古老中國文獻,其中曾記載道:「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由沙馬機(西南岬)放洋東行二更至雞心嶼(即火 燒島,指今日之綠島),又二更至紅頭嶼,小山孤立海中,山內四圍平曠,傍岸皆礁,大船不能泊,每用小艇以度。無草木,蕃以石為室,卑隘不堪起立。產金,蕃 無鐵,以金標槍舌,昔年台人利其金,私與貿易,因言語不諳,台人殺蕃奪金,後復邀瑯嶠蕃(Paiwan族)同往,紅頭嶼蕃盡殺之,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 以上之記述與事實頗有出入,蓋島上草木繁盛,先住民雅美族並非居住於石室,又根據地質上之調查,已證實此島並不產金,至於所云「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一 節,應是當時中國移民之誇大其詞,實際上在清康熙末年之前,曾有在台移民航行至此島者,並試圖與此島之土著雅美族進行交易,只因惹起利害衝突而導致之後中 斷其來往。
又黃叔璥所著之《赤崁筆談》中又記載道:「紅頭嶼,皆生蕃聚處,不入版圖地。」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出版,陳倫炯的《海國見聞錄》中卻認為「紅頭 嶼」為所謂「呂宋群島」之一;至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則僅在「瑯嶠蕃」條下附記而已。至清光緒三年(西元一八 七七年)時,清國政府為防護洋務之需要,開始任命恆春知縣周有基及船政藝生游學詩、汪喬年等人,率領二十餘人勘查「紅頭嶼」,其當時報告之概要記載於《台 灣地輿圖說》之中:「紅頭嶼,在恆春縣東八十里,孤懸荒島,蕃族穴居,不諳耕稼,以蒔雜糧捕魚牧養為生,樹多耶實,有雞羊豕,無他畜,形狀無異台蕃,性最 馴良,牧羊於山,翦耳為誌,無爭奪詐虞之習,民人貿易,至其地者,攜火槍,知其能傷人也,輒望然去之,語言有與太西洋相似者,實莫測其所由,地勢周圍六十 餘里,山有高至五六十丈者,社居凡七,散列四偶,男女大小不及千丁。」於是始將「紅頭嶼」列歸於恆春縣之管轄,但單在地圖上記載其名稱、位置而已,實際上 仍置於政化之外,直至日本領台之後才開始施行較為有效之管轄活動。
此島之島內大多皆為山地地形,至於平原等平坦地形則僅見於海岸處,兩者之比率幾乎為九比一。島上居民高砂雅美族約共有七社,皆分佈於海岸附近地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