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 彰化

彰化乃由日時台中州彰化市及彰化、員林、北斗三郡所構成,轄下分為一市(彰化市)、七鎮(和美、鹿港、員林、溪湖、田中、北斗、二林)、十八鄉(線西、伸港、福興、秀水、花壇、芬園、大村、埔心、埔鹽、永靖、社頭、二水、田尾、埤頭、芳苑、大城、竹塘、溪洲)。

一、彰化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彰化
古時此地原稱為「半線街」,乃是翻譯自佔據此地附近的平埔巴布薩族半線社之社名。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設置北 路營,即《諸羅縣志》中所謂「望寮山下,有北路中軍之旗鼓,則半線之營壘也」之地。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又由當時的諸羅縣分出,設立一彰化縣, 《台灣府志》就當時置縣之情形做了一簡單描述:「半線街,分東西南北四市」。
至於「彰化」此一縣名,福建巡撫王紹蘭所著之《彰化縣城碑記》中曾有相關記載:「實獲眾心,保城、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亦即寓有「顯彰皇化」 之意,利用文雅之字來為此地命名,而「半線街」既已為彰化縣城之所在地,故以「彰化」為其街名。
但當時置縣之初,尚未建設縣城,清雍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開始遍植莿竹於街巷之外,以為城衛,並建立東西南北四門。清乾隆五十一年發生林爽文之亂時,縣城淪 陷,所種莿竹幾乎全被砍伐殆盡。清乾隆六十年爆發陳周全之亂時,縣城再次遭受蹂躪破壞,毀壞程度極為嚴重。清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時,知縣胡應魁再 次依照故址重新栽種大量莿竹,又於東西南北四門增建城樓,但因此地土性鬆粗,又屢次遭逢震災之毀害,故只歷經十餘年之久,城樓至今已大半傾圮倒毀。
清嘉慶十四年,由彰化仕紳林文濬、詹捷能、王松等三十六人義捐,依據舊有基礎進行土城之修築工事,並於八卦山頂設置砲台、建築磚寨,清嘉慶十六年開工,而 於清嘉慶二十年完竣;城之四周圍長約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高約一丈五尺,設有門樓四座,砲台十二座,水洞六,堆房十六,而四座城門東曰「樂耕門」,南曰 「宣平門」,西曰「慶豐門」,北曰「拱辰門」。

例2.半線
昔日彰化地方一帶總稱為「半線」。鄭成功時漢人移民由鹿港處登陸,積極著手進行開屯,當時以劉國軒為半線地方之鎮將,今日 彰化北門外的柴仔坑有國姓井,相傳為鄭成功時所開鑿。鄭氏滅亡之後,清領之初期,清康熙三十三年置北路營,但文治政化之成就皆不及諸羅(即今日之嘉義)。 清康熙中葉以後,漢人移民的移植計劃才遍及於此地,即泉州福佬人施長齡、楊志甲、吳溶及客家移民張振萬等豪族,或者由鹿港登陸,或者由台灣(今日之台南一 帶)諸羅北進,招徠佃戶著手進行大規模之開墾事業,以線東、線西各堡為根據地,著實向其他諸堡推進。
如此官未治民先拓之情形,往往成為匪賊禍亂之根源發生處;清康熙六十年發生朱一貴之亂後,擔任其善後籌謀工作的藍鼎元,便以開擴疆域為其第一要務,而主倡 分設縣治於台灣北部之地方。直至清雍正元年時,乃新設彰化縣,縣治則擇定於當時已經形成之半線街。至於堡之區劃,清康熙六十年代時立有半線堡,清乾隆年間 則分為貓羅堡、北投堡及大肚堡,同時更進一步將半線堡二分為半線東堡及半線西堡。
昔日此地方山中有野牛棲息,黃叔璥所著之《番俗六考》描述康熙末年此地之情形為:「山有野牛,民間有購者,眾蕃乘馬,追捕售之,價減熟牛一半。」
例3.八卦山
又名「定軍山」或「寮望山」,此山接近彰化縣城東門外,若登臨一望,遠可眺望全邑形勢,近可俯瞰全城之人煙,是以自古即為縣城之要地所在。《台灣府志》中有云:「寮望山,廣漠平沙孤峰秀出」,此山素來即為彰化八景之一,而有「定寨望洋」之稱。
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平埔道卡斯族大甲社於北路一帶倡亂,甚至恣意焚屋殺人,當地漢人移民死傷慘重,翌年六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率兵征討,歷經 四個多月才得以平定。分巡台廈道道倪乃於是於山上建立一亭,名為「鎮番亭」,此山則定名為「定軍山」,以紀其功。直至清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年)三月 發生陳周全之亂時,此亭又再次遭到焚毀,從此再不復見當時景觀。
清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彰化縣城進行改建,翌年又在山上修築磚寨,並設置砲台四座,水洞二,樓門一。至於「八卦山」之名由來,相傳是因為清嘉慶年 間彰化知縣胡應魁建太極亭於縣署後方之時,取易經之「太極生兩儀,四相生八卦」之義而為之命名。
例4.南郭
此地原稱為「南門口」,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南郭」。
例5.大竹
此地原稱為「大竹圍」,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大竹」。
例6.柴仔坑
此地地名翻譯自原本佔居此地之平埔族柴仔坑社之社名。此社族人後來紛紛遷往埔里地方之白葉坑一帶定居。
例7.番社口
此地因位於平埔巴布薩族阿束社之入口處,故得此名。阿束社之故址在大肚溪口附近,清康熙五十七年大肚溪水大漲時,幾乎慘遭淹沒,於是大舉遷往山崗居住,後來又再遷居埔里地方,並建立梅子腳部落。
例8.十八義民塚
根據《彰化縣志》之記載,大甲西社作亂之時,台灣總兵呂瑞麟率兵討伐,累戰不克,於是平埔族益加猖獗,恣意焚殺漢人,附近 村落多慘遭蹂躪破壞,於是縣治實施戒嚴。當時適逢淡水同治張宏章帶領鄉勇進行巡庄,路經阿束社,而平埔族竟突出而包圍之,一時間鎗箭齊發,矢石如雨。張宏 章所帶鄉勇大多潰散,幾乎無法脫身;而當時阿束社附近村落皆為客家人佃耕所居,於是負耒而出,驚聞官長被困,於是呼喊庄內眾人,紛紛前往救援,殺退平埔族 人,張宏章於是脫困。當時因血戰而不幸陣亡者,為數眾多,計有:陳世英、陳世亮、黃仕遠、黃展期、李伯壽、李仕淑、湯仕麟、湯邦運、劉志瑞、吳伴雲、謝仕 德、江運德、廖時尚、盧俊德、張啟寧、周潮德、林東伯等共十八人。鄉人悲憫其犧牲成仁,於是背負其屍體葬於縣城西門之外,其塚即題為「十八義民之墓」。亂 平之後,以大憲其事聞。上深嘉而許賜祭,每人予卹銀五十兩,飭有司,購地建祠,春秋以祭亭慰其忠魂。雖之後此祠已廢,但其塚至今尚存。
例9.汪門雙節
指彰化縣民汪家之姑婦,婦余氏、姑劉氏,平素已有慈孝之名。當發生大甲西社之亂時,焚殺居民甚多,姑劉氏急告婦余氏云: 「義不可辱,當各為計。」語畢姑劉氏即自刎,婦余氏抱姑屍體哭泣。不久平埔族人猝至,婦余氏乃觸垣而死。清乾隆三年,旌表於彰化城之東門處,並建有石碑紀 念。
例10.彰化文廟
此廟位於彰化城東門之內,為原本彰化縣儒學學宮,相傳乃創建於清雍正四年左右。
例11.嶽帝廟
此廟亦位於彰化城東門之內,即俗稱之「天公壇」,乃創建於清乾隆十八年。
例12.觀音亭
位於彰化城內,又名「開元寺」,奉祀觀音菩薩,相傳為清雍正二年所創建,但於清咸豐十年時,此地慘遭祝融肆虐而毀壞,之後又再重建,幸而得以恢復舊觀。清乾隆六十年三月,陳周全作亂,攻陷彰化城之後,即以此亭為其本營所在地。



二、鹿港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鹿港(街)
起初稱為「鹿仔港街」,乃是鹿港地方之主要地帶,與「開港」同時建街。至清乾隆年間,因此港適合巨船大舶之碇繫,故自然成 為為台灣的三大港口而蓬勃發展。此地早在明朝末年鄭成功時候便已被漢人移民當作船舶停泊及靠岸登陸之地,而與半線(今日之彰化)地方有交通往來。起初市街 形成於俗稱「北橋頭」之邊,名為「鹿仔港街」,但市街的規模不大。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開港為島內貿易所,同時並新設巡檢以稽查地方,兼查出入之 船隻,結果市區逐漸趨於擴大,清雍正十二年由馬芝遴堡分出,建立鹿仔港堡半堡。《彰化縣志》中記載道:「鹿仔港堡,係馬芝遴堡屬,因設街市駐海防營汛,人 眾事雜,別分為半堡」。
清乾隆初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左右,又以米市街為中心,增建街肆,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曾記載道:「鹿仔港街,水陸輻奏,米穀眾處」;清乾 隆四十九年開港與泉州通商,因而遷來的商賈逐漸增多,船舶出入亦更加頻繁,乾隆五十年鹿港海防同知移駐此地,且水師游擊左營亦由安平移來此地。鹿仔港街之 全盛時期,就在此時代之後的道光年間,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之《彰化縣志》有相關記載:「街衢縱橫,皆有大街,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奏,百 貨充盈,殆自郡城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港中街名甚多,總以鹿港概之。」又云:「煙火萬家,舟車輻奏,為北路一大市鎮。西望重洋,風帆爭飛,萬幅 在目,波瀾壯闊,接天無際,真巨觀也」,街名簡稱為「鹿港」,似於此時開始。又在此全盛時代,相傳人口總數已約有十萬人之多,然而以後隨著港灣形勢之轉 變,漸漸趨於衰頹。

例2.鹿港(港)
此港位於鹿港溪(即今日之大武郡溪)及濁水溪之其中一支流所形成的河口,以塗葛堀港為頂點,與彰化市略成一等邊三角形,港 口開向西西南方,以數座閂洲壅塞,而幾已失去港灣之優勢。船舶之碇泊位置在距離鹿港市街西方約一里的地點,滿潮時水深約為三十八尺,退潮時則有六尺,故就 其水深而言,十分不利於大型船舶之出入。但因此港正當南北台灣之中路,又靠近本島第一之米產地,在經濟上佔居中部台灣之咽喉地位,且至少直至乾隆年間,港 底仍不至於淤淺,巨大的中國船隻仍可出入自如,因此在當時可算是台灣三大港口之一,而有「一府(指今日之安平)二鹿(即指鹿港)三艋舺(指今日台北之萬華 一帶)」之美稱。後來因鹿港溪的漲溢以及濁水溪的氾濫問題日益嚴重,其流沙的沖積在清咸豐年間已頗為嚴重,然而此港之價值並未立刻消失,仍保持佔居今日彰 化一帶地區集散市場之重要地位。
此港原本稱為「鹿仔港」,清道光十二年出版之《彰化縣志》將此港名寫作「鹿仔港」,街名則寫作「鹿港」,後來港名街名便都用「鹿港」此名稱。此港口於鄭成 功時候已經成為移民之登陸地,而與半線(今日之彰化)地方有所交通,清領之後,清雍正九年開為島內貿易港,清乾隆四十九年更開為與泉州之通商港。《台灣府 志》就清乾隆二十年之情形描述道:「港口有水柵,可容六、七十人,各自摘取烏魚,商船到此,載芝麻栗豆。」而《彰化縣志》就道光十年左右之情形描述道: 「港口今設正口,配運官粟,大小商船皆泊於此」。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一年)清法戰爭時,法國封鎖台灣本島及澎湖島,當時清國則依賴此港維持台灣與大陸 之間之聯繫。日領後,明治三十年(西元一八九七年),更指定此港為特別輸出港。
例3.楊公橋
此橋在鹿港街之外,橫架於鹿港溪之上。《彰化縣志》描述道:「楊公橋,嘉慶十七年邑令楊桂森兼署分府篆,捐俸倡造兩旁之築堤。由是鹿港永無水患,里人名曰楊公橋」。
例4.天后宮
此宮位於鹿港街之內。清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作亂,翌年十月,將軍福康安奉聖旨統率巴圖魯侍衛及楚蜀粵黔之大兵渡海來台,由 鹿港登陸進兵,歷時三月而掃平動亂。乾隆五十五年,福康安以為當時海波靜穩,兵勇錙重均得以保全無虞,應是因為海神媽祖之庇護十分靈驗顯著,於是上奏請旨 建立廟宇於登陸地鹿港之海墘之處。
例5.馬芝堡
此堡為西連「線東堡」之一區,以鹿港街為主腦地。此地方原本為平埔巴布薩族馬芝遴社之佔居地區,「馬芝遴」之名即翻譯自其 社名。清康熙六十年代成立馬芝遴堡,清雍正十二年左右,則將鹿港附近一區域分出以為半堡,稱為「鹿仔港堡」。清乾隆年間將「馬芝遴」省略去「遴」字,而簡 稱為「馬芝堡」,並分作上下二堡;清光緒元年時又合為一堡,並將「鹿仔港堡」合併。鹿港早在鄭成功時代已作為漢人移民之靠港登陸地,清雍正年間,自中部的 頂厝起,直至北部的海埔厝一帶,大多為漳州移民許祐德率眾所開墾而成,故取名為「許厝埔」。清乾隆初年,建立北界之草港及東界之馬明山(即為今日秀水鄉之 馬鳴山)。《彰化縣志》中云:「草港、海叉在鹿仔港北」。後來此港因泥沙逐漸堆積而終於喪失港灣之利用價值。
例6.和美
原稱作「和美線」,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和美」。此地建街於清嘉慶初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左右,東與彰化,南與鹿港有往來交通之便,而成為物貨集散地。

例7.蕃雅溝
所謂「蕃雅溝」,乃是「蕃仔溝」之諧音字。



三、員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員林
此地位於古燕霧下堡之南端,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成立一庄,清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左右,逐漸形成街肆, 並取名為「員林仔街」,後來又省略去「仔」字,而改稱為「員林街」。「員林仔街」之名,首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所出版之《台灣府志》;而「員林街」之名,則 見於清道光十二年(西元醫八三二年)所出版之《彰化縣志》。又清道光元年姚瑩所著之《台北道里記》所記載之「下林仔」亦是指此地而言,只不過其名為「員林 仔」之轉訛罷了。員林鎮內之三山國王廟乃是由客家移民於清雍正十二年左右建立。員林鎮附近一帶地方,因素來富有水利之便,很早便已經開闢為水田,並以生產 所謂「員林米」而著名,尤其鎮內三塊厝附近地方之產量及品質,皆大大勝過其他地方。

例2.柴頭井
此部落之內有一井,稱為「柴頭井」,因此井遠近聞名,故此地便以此井之名命名。此井水質極清,可用以製造紅麴(即所謂之酵母)。



四、溪湖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突
古時此地屬於二林上堡,原為平埔巴布薩族之所在地之一部份。清雍正年間閩南福佬移民之足跡早已踏遍此地,起初福佬移民多自當地平埔族人處獲得土地而開始積極進行開墾活動,不久便成立一大庄,並取名為「大突新庄」,此庄名亦翻譯自平埔族之語。

例2.阿媽厝
所謂「阿媽」,在閩南語中,乃是用以稱呼「老婆婆」之詞;因此地當時有老婆婆之住屋,故得此名。



五、田中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田中
此地原本是一片水田地,故原稱為「田中央」,日時進行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田中」;此地在古時武東堡之南 端,正當通往北斗鎮(古時稱東螺西堡)之要路。清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沙仔崙(屬古時東螺東堡,今日埤頭鄉三塊)的街肆,因濁水溪發生嚴重氾濫 而流失大半,於是擇定此地,將水田改變為店肆林立之地,「田中央」之地名便是因此而起。



六、北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北斗
此北斗街位於在東螺溪分合游所圍繞的大河洲中部,其前身是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左右創建於東螺溪南岸的舊社羨仔庄 (屬於今日之溪洲鄉舊眉)附近的東螺街,此「東螺街」之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而「東螺」之名則是翻譯自昔日曾佔居此地之平埔巴布薩 族東螺社之社名。清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六年)發生漳泉兩族人大規模械鬥之時,全街幾乎全遭到嚴重破壞,之後又蒙受附近東螺溪之水災肆虐,市街多被沖 毀,於是在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選擇在北方河洲內的寶斗庄創建一新興市街,並於清道光二年完成,又取當地「寶斗」之近音雅字而為之命名為「北斗 街」。
之後又曾因此街為東螺街之移建,所以也稱作「東螺北斗街」,此名亦見於《彰化縣志》。街內立有「建北斗街記」之石碑,乃是同年二月彰化知縣吳性誠所撰者, 茲節錄於下:「故東螺之有街,由來久矣,先在舊社內,丙寅歲始遭兵弊焚毀,繼被洪水衝崩,士女失棲依之所,商賈無鬻販之區,建街首事陳聯登、楊啟元、陳宣 捷、高培洪、吳士功、謝寥等爰相聚而議曰,是不可以不謀徙建,因於距街里許,得一地焉,名曰寶斗,街成之日,更名北斗,則取酌量元氣,權衡爵祿之義焉。」 《彰化縣志》中亦記載道:「故東螺街,被水沖壞,舉人楊啟元、林煥章、武舉陳聯登、監生陳宣捷、總理高培洪等,議移建於此,街分東西南北,中為大街,縱橫 整齊。」根據清同治五年(西元一八八六年)林豪之《東瀛紀事》則仍慣用舊地名,而稱之為「寶斗街」或「寶斗仔街」。



七、二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二林
此地原本是平埔巴布薩族二林社之所在地,位於古時二林下堡之南隅,清乾隆末年以後街肆逐漸形成且陸續發展,並控制同一堡內 三林港(屬於今日芳苑鄉溝子墘)之商業發展。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一年)三林港衰微,西北方番挖港(及今日之芳苑)開港而為此地方之物貨吞吐口以後,二 林街仍為此地方之集散市場,但清同治初年(西元一八六二年)以後此地屢次受到匪亂及水災之影響,導致部分居民陸續遷往彰化或鹿港等地,遂使此地市況明顯趨 於衰頹。
例2.犁頭厝
所謂「犁頭」,是指鋤頭而言;此地之所以取名為「犁頭厝」,乃是因為此地當時多有製造、販賣鋤頭的屋子,故得此名。



八、線西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線西
原本稱之為「下見口庄」,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因此地位於半線(即今日之彰化)之西方,故將此地改名為「線西」。
例2.線西堡
所謂「線西堡」,乃是「半線西堡」之簡稱,此堡之北方、東方乃是以大肚溪與大肚下溪為分界,南方則鄰接線東堡馬芝堡,西方 濱海,原本為半線堡之一部分,清乾隆年間分立一堡而稱之為「半線西表」,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改稱為「線西堡」。清康熙中葉,泉州移民施長齡、楊 志中、吳溶等以此為根據地而著手開墾,至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左右,建立起所謂之「德熙新埔十八庄」,包括:汴頭庄、東竹圍庄、湖仔內庄、埤仔墘 庄、三塊厝庄、溪底庄、草埔仔庄、七頭家庄、十八張犁庄、崙仔頂庄、後湖庄、水尾庄、草湖庄、六塊寮庄、海尾庄、泉州厝庄、溪口厝庄、新港庄。
日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所編《台灣土地慣行一斑》根據故老的記述,就當時各庄名之起因由來,約略地做了一番說明:「新埔,初名德熙新埔。至乾隆三年,生民漸 眾,於是分居,別立庄號。福馬圳開一汴門,汴頭建立一庄,故名汴頭庄。下築一埤,埤墘建立一庄,故名埤仔墘庄。其東有竹圍,故名東竹圍庄。其田之湖內建立 一庄,故名湖子內。其有三個厝之處建立一庄,故名三塊厝庄。大肚溪漸移北,其舊處建立一庄,故名溪底庄。其西有草埔之處建立一庄,故名草埔庄。有十八張犁 之處建立一庄,故名十八張犁庄。七個墾戶所住之處建立一庄,故名七頭家庄。有丘崙之處建立一庄,故名崙仔頂庄。其後有一湖水之處建立一庄,故名後湖庄。馬 福圳水尾建立一庄,故名水尾庄。其地有六個草寮之處建立一庄,故名六塊寮庄。其田有一湖之處建立一庄,故名草湖庄。海尾建立一庄,故名海尾庄。周姓者由泉 州遷來建立一庄,故名泉州厝庄。大肚溪口建立一庄,故名溪口庄。新開港,故名新港庄。」



九、伸港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伸港
此地於日本統治時屬於線西庄,直至戰後才分立設鄉,伸港鄉內主要部落有伸港、新港、溪底、海尾、草湖、六塊寮、十五張犁、竹子圍等等。



十、福興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福興
早期此地原為福佬移民振興事業之處,故取名為「福興」。
例2.鎮平
早期此地原為廣東嘉應州鎮平之客家移民移居之處,故取名為「鎮平」。



十一、秀水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秀水
此地原本因排水系統不良而稱之為「臭水」,但之後則以較文雅之字取代而改稱為「秀水」。另有一說認為因「秀」與「臭」兩字之日本發音相同,故改稱為「秀水」。



十二、花壇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花壇
此地原稱為「茄苳腳庄」,因位於茄苳林庄(即今日之大村鄉茄苳林)之下方,故取名為「茄苳角庄」,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改稱為「花壇」。此地原屬於清乾隆初年開拓的燕霧內庄(位於今日之大村鄉一帶地區)。
例2.虎山巖
虎山巖位於鄉內白沙坑地區,乃是清乾隆十二年由里民賴光高募款所興建之寺廟。《彰化縣志》中有以下之生動記載:「巖,左右依山環抱,茂林脩竹,翠嶽丹崖,遊覽之勝也。每當春夏之交,禽聲上下,竹影參差,清風徐來,綠蔭滿地,置身其間,彷彿神仙境界」。



十三、芬園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芬園
芬園屬於古貓羅堡之一部分,原本為平埔族貓羅社之所在地,「貓羅」之名稱亦翻譯自其社名。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左 右,泉州移民開始由台灣彰化地方進入此地進行開墾活動,首先建立「大好庄」,此庄後來改稱為「同安厝庄」,也就是今日的「同安蘆」。而鄉內的「社口」、 「舊社」的地名皆源自「貓羅社」。



十四、大村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村
此地原稱為「大庄」,日時進行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因日本語中「庄」與「村」同義,故改稱為「大村」。此地古時 屬於建立清康熙六十年代而於乾隆年間分上下二堡之「燕霧下堡」,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左右,由泉州移民施長齡為最大墾首,廣為招徠福州、客家二族 之佃人加入拓墾活動,故起初即稱為「燕霧內庄」。



十五、埔鹽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埔鹽
一說此地名乃是由「蒲鹽青」三字轉訛而來。



十六、埔心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埔心
此地乃由清康熙末年以後,以廣東客家移民為主著手進行開墾,並於清乾隆中葉左右大致開拓完成,起初取名為「埔心」,指此地乃為為開發地之中心;後來又曾改稱為「大埔心」,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又改稱為「坡心」,直至戰後才又回復舊名為「埔心」。
例2.瓦窯厝
所謂「瓦窯」是指燒瓦之窯,一說是因此地多燒瓦人家,故得此名。



十七、永靖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永靖
此地地名原本為「關帝廟」,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永靖」。此地古時屬於武西堡,於清嘉慶年間由客家移 民徐鳴崗等人首先倡導設立新街肆,並分六大股共同出資,積極收購水田用以建屋,至清道光年間便已初步形成一小規模市場。以此地為中心而至員林鎮一帶,乃以 「員林柑」之特產而聞名全台。據說所謂「員林柑」之栽種乃開始於清道光年間之吳姓農人,起初由西螺地方移植椪柑,但後來西螺地方椪柑之栽種卻趨於萎靡不 振,甚至反而要自此地移入良種。原來中部台灣生產柑橘類水果,聞名已久,例如明朝末年沈光文所著之《文開雜記》便有相關之記載:「蕃橘,出半線,與中國橘 異,大如金橘,肉酸皮苦」。
例2.湳港舊
古時候稱此地為「湳港」,或許當時此地有一下雨便會淹水之情形,故為此地取名為「湳港」。此地原屬於武西堡的一部分,此堡 自清康熙末年開始,主要是由客家移民所著手進行開墾,直至清乾隆中葉之時,全堡地區幾乎已開拓完成;而最先建庄者為「大埔心」(即今日之埔心鄉)以及「湳 港」(即今日之湳港舊)一帶。



十八、社頭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社頭
古時候此地屬於武東堡的一部分。原本在清康熙六十年代,武東堡及武西堡為一堡,而合稱為「大武郡堡」,清雍正十二年分為二 堡,而稱為「大武郡東堡」及「大武郡西堡」,至清乾隆年間則又簡稱為「武東堡」以及「武西堡」。此地方原本為平埔族大武郡社之佔居地,「大武郡」之名則是 翻譯自其社名。堡內一部分早在清康熙年間由泉州移民施長齡作為最大墾首,招徠眾多佃戶著手開墾事業,終於在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一七○九年)大致開墾完 成,其餘部分則於清乾隆初年(西元一七三六年)由蕭姓泉州移民自任墾首而開拓完成。
當時曾建立了枋橋頭(位於今日社頭鄉內)、紅毛社(即今日田中鎮大紅毛社)、篤奶潭(即今日之田中鎮卓乃鎮)等庄。至於「社頭庄」一地則是於清嘉慶年間蓬 勃發展而成為一市場,因「社頭庄」乃是建立於大武郡社之社頭處,故得此名。又所謂「鄉內舊社」則是因為此地原為大武郡社之故址所在,故名。
例2.崙雅
所謂「崙雅」,應是由「崙仔」之諧音字變化而成,表示此地應為一山丘地形。
例3.湳雅
所謂「湳雅」,應是由「湳仔」諧音變化而來,表示此地為一浸水之地。
例4.清水巖
清水巖位於社頭鄉許厝寮的大武郡山麓一帶,相傳建立於清乾隆初年左右。《彰化縣志》中有記載:「岩,左右青嶂環繞,樹木陰翳,邱壑之勝,恍如畫圖。春和景明,野花發濃,士女到巖遊覽,儼如入香國中」。



十九、二水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二水
此地原稱為「二八水」,乃是因此地有二溪流域集匯成八字形,故名。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二水」。此 地於古時,屬於東螺東堡,而「二水」此一庄名則轉自在堡內南部濁水溪之渡頭名,此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清道光十二年出版之《彰化縣 志》中也說:「二八水渡,一名香椽渡,與沙連往來通津」。當時即是以此地為起點,上溯濁水溪,通往東方沙連的高砂族界之舟路已經開通;日時開始進行巒大山 的伐木活動,亦循著濁水溪而自此地移出。
關於「二八水」之由來,在民間盛行一有趣之傳說:相傳昔日之濁水溪在夏季來臨之時,時常氾濫成災,造成附近居民極大困擾,因此附近居住之農人便計畫將濁水 溪之溪水分流,並試著在濁水溪中游處挖掘一條小河用以排水疏通,但工程只進行至中途,便因中有巨石無法搬移而不得已中止其工程,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時,突 有一白髮老翁出現,隨即於河道上畫出兩條八字形之線,指示眾人只要依照二線挖掘,工程必定能順利完成,於是眾人依老翁之言進行挖掘,果然工程十分順利,當 地自此不再發生水災氾濫問題,之後當地眾人為紀念此事,故為當地取名為「二八水」。

例2.過圳
所謂「過圳」,乃是指其為位於水圳對岸之部落之意。



二十、田尾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饒平厝
此地乃是由廣東潮洲府饒平縣之客家移民所建立之「客庄」,故以其原籍地之地名作為當地新建立之庄名。
例2.海豐崙
此地亦是由廣東惠州府海豐縣之客家移民所建立之「客庄」;取名為「海豐崙」,表示此地是由原籍海豐之移民所移住開拓之山丘地。



二十一、埤頭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埤頭
所謂「埤頭」,是指其為一位於水池上方之部落之意。
例2.番子埔
此地自古以來即為平埔巴布薩族東螺社之佔居地區;此社族人後來多遷往埔里地方,並形成「林子城」部落。昔日佔居濁水溪流域 之平埔巴布薩族人,似乎以愛好飼養野馬聞名遠近,清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中便有相關之記載:「東西螺以北之蕃,好飼馬,不鞍馳 驟。要狡獸,截輕禽。豐草長林,屈曲如意。擇牝之良者,倍價易之,以圖孳息」。



二十二、芳苑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芳苑
此地於古時多習稱為「番仔挖」,清光緒初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則簡稱為「番挖」,而「番挖街」及「番挖港」之名稱亦見於清 光緒五年出版之《台灣地輿圖說》,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方依其地勢改稱為「沙山」,而以「沙山庄」為其庄名,直至戰後才正式改稱為「芳 苑」。
例2.王功
即古時之「王功港」(或者也稱為「王宮港」,所謂「王宮」即王爺廟,因有王爺廟靠近此港,故取名為王宮港),位於三林港北方。清道光初年幾乎與「番挖港」同時作為停泊船隻之港街而持續發展,而成為當時盛極一時之商港,可惜之後來卻因沙石不斷堆積而漸漸失去港灣之利用價值。
例3.番挖港
此港位於濁水溪之支流東螺、西螺二溪所形成的大三角洲的底線中央,此附近一帶退潮時為平淺灘,百石上下的中國型船隻及竹筏 亦須等待滿潮之時方能駛近陸地停泊,巨大之中國型船則遠離海岸碇泊,稱為「新盤港」,其沿岸商船往來的繁榮盛況,實不遜於鹿港。雖然港底無岩石便於下錨, 但前方一帶沙堆擴延,在冬季北風強勁之時,風浪的運沙作用使得港灣之形勢有所變遷,碇泊位置遂逐漸偏移於南方,且平淺的程度日益增加。此港最終乃於清道光 初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取代三林港而發展,《彰化縣志》中云:「三林港汛,現在番仔挖港,商船輻奏」。「番挖」的街市在港頭。
例4.三林港
此地於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正式開闢為島內貿易之港口,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記 載:「三林港、海汛港口有網寮捕魚,商船到此載芝麻粟豆,港水入至二林止」。又云:「三林港,台屬小船往來貿易……三林港街,在三林街」,可知在清乾隆二 十年代,三林港已取代二林街而發展為集散市場。後來此港因土沙嚴重堆積而完全失喪港灣之利用價值,至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一年)時,商業重心已全然移往 較南方之「番挖港」。



二十三、大城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城
此地之地名原為「大城厝」,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大城」。此地古時屬於深耕堡,而「深更堡」於清雍正 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自二林堡分出成立一堡,因此地沙山庄之荒埔一帶,總稱為「深坑仔」,故名「深坑仔堡」,後來轉訛而稱「深耕仔堡」。清乾隆二十九 年出版的《台灣府志》或寫成「深耕仔堡」或寫成「深坑仔堡」,而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之《彰化縣志》才確定寫為「深耕堡」。



二十四、竹塘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竹塘
此地原稱為「內蘆竹塘庄」,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將其簡化而命名為「竹塘」。
例2.鹿寮
位於竹塘地區,因此地當時曾經設有供獵鹿的獵人休息之茅草寮屋,故得此名。



二十五、溪洲鄉 [上一則][回選單] 例1.溪洲
此地恰巧位於西螺溪、虎尾溪二者所形成的大三角洲頂點,又有新虎尾溪自中央貫流而過,故以此特殊地勢命名為「溪洲」。此地 方約於清乾隆年間開墾就緒,起初乃是由黃、張、王三姓之閩南福佬移民為其墾首。昔日此地繳納墾業主的大租稱為「麻租」,即以胡麻繳租,後來改用銀兩,但單 據上仍併記麻石數。
例2.舊眉
此地原是平埔巴布薩族眉裏社之故址所在。此地古時屬於東螺西堡,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一七一五年)以廣東客家移民黃利英為 大墾首,招徠同族佃戶著手開拓,但清雍正以後至乾隆年間,又陸續有很多漳泉福佬移民遷來,其勢力竟逐漸壓倒客家移民,因此當地之客家移民或者陸續離開,或 者被福佬富有人家收買,及至清嘉慶初年(西元一七九六年)時,此地之客家移民幾已絕跡。而最先墾成的是此堡北部的東螺溪南一區,包括「舊社羨仔庄」、「新 社眉裏新庄」等等。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由福建福州移民建立起一新興街肆,取名為「東螺街」。
例3.水尾
因此地位於馬福圳之水尾處,故得此名。
例4.過溪仔
所謂「過溪仔」,是指溪流對岸之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