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楊氏節孝坊

楊氏節孝坊

[編輯]
楊氏節孝坊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新竹楊氏節孝坊.JPG
其他名稱楊林氏節孝坊
等級市定古蹟
類別牌坊
建成年代清道光四年(1824年)[1]
材質泉州白花崗石、青斗石[2]
位置新竹市北區石坊里石坊街4號旁
開放時間全天
楊氏節孝坊位於新竹市北區,是為了旌表林熾之妻楊居娘而立,而這座石坊也是北臺灣第一座石坊[3],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古蹟[1]
沿革[編輯]鄭用錫鄭用鑑等所撰的《淡水廳志稿》記載,楊居娘在17歲時嫁給林熾為妻,而7年後林熾去世,扶養兒子林德修長大成人。林德修成年後成為太學生,並以協助捉拿匪犯黃斗乃、黃武二的軍功加六品頂戴,而楊氏之孫林元會亦當上淡水廳庠生。楊氏在45歲時去世,之後其事蹟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題准建坊,並入祀節孝祠,而這座牌坊則於五年後建成。[2]建築特色[編輯]楊氏節孝坊為四柱三間三層的牌坊,是臺灣第一個三層的牌坊。構造上為仿木結構,坊柱之間以榫頭相接[2]



點簡介
楊氏節孝坊是旌表竹塹林熾妻楊氏,楊居娘的節孝事蹟而立的牌坊,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獲閩浙總督董教增、福建巡撫史致光、福建提督學政吳樁、福建布政使司明山、臺灣府知府鄭佐廷、彰化知縣吳性誠、彰化縣教諭朱開垣、彰化縣訓導張夢麟等上報簽准建坊,完成於道光四年(1824年),是目前新竹歷史最悠久的節孝坊。
楊居娘介紹
楊氏名楊居娘,十七歲嫁給竹塹人林熾為妻,二十四歲林熾去世,因殉夫未果,便身兼父職,獨立扶養幼兒長大,堅貞守節、以母兼師、撫孤孝親,且多次殉夫的節孝事蹟,感人肺俯,楊居娘於四十五歲去世,守節二十一年。
其子林德修捐得監生,道光六年(1826年)參與淡水廳築城,以軍功加六品頂戴,道光十六年(1836年)代表塹城閩籍商人,參與金廣福大隘的籌設事宜,後因故退出;孫元會入縣學為庠生。
建築特色
楊氏節孝坊為一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牌坊,高2丈,寬約1.6丈,厚1.1尺,是新竹市現存牌坊年代最久的一座,建材為泉州的白花崗石及青斗石所建造,上層為雙龍環拱的聖旨,中間石匾雕有天旌節孝四字,代表這是由皇帝核准表揚的貞節事蹟,石坊有柱聯,對聯為:「苦雨淒風未悔當年九死,黃章紫誥共欽此節千秋」,是由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郭成金撰,而次對聯為:「問視樁堂婦能代子,栽培桂樹母可兼師」,乃林光斗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