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大禹發布世界最早禁酒令: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大禹發布世界最早禁酒令: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2
013年02月06日08:14 來源:北京日報參與互動(0)
《酒誥》堪稱中國最早的禁酒令。
金文銘文拓本《大盂鼎》,銘文大致意思說,殷亡周興的原因之一是殷的文武百官肆意飲酒。
唐代每逢災異之年禁酒便屢見不鮮。
▲聯邦特工人員把威士忌倒入陰溝。
非法蒸餾私酒的團體。




年終歲尾,受中央“禁酒令”影響,今年很多政府部門採購酒水較之往年更為“低調”,數量及價位都比往年下降。其實,“禁酒令”進入歷史舞台時間久矣,是最古老的法令之一。雖然全世界不存在完全禁酒的國家,但是有些國家關於禁酒的法律制度還是比較嚴厲的。
世界上最早的酒起源於何時何地,現在已無法考證。一種傳說是:酒的最早發明人是杜康,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寫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在漢代已經將“杜康”作為酒的代名詞,這種稱謂一直流傳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酒是一個叫“儀狄”的女子發明的。據《戰國策》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對此,在《太平御覽》中也有同樣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從《戰國策》的角度看,是“帝女”命令儀狄做的酒,按照現在知識產權法的說法,“帝女”才是酒的權利人,儀狄造酒行為實際是一種“職務行為”,所以,在我國上古時期,掌管釀酒的官員也多被統稱為“儀狄”。
不管怎麼講,中國都是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發明酒的國家。
《酒誥》:中國最早的“禁酒令”
伴隨著酒的產生,禁酒令也成為最古老的法令之一進入了歷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禁酒令出現在我國,幾乎是伴隨著酒的產生而同時出現的。據《戰國策》記載,“帝女”,即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將儀狄釀的酒進獻給禹,大禹品嚐後覺得很好喝,並說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於是下了一道手諭,詔令儀狄不要再釀酒了。
大禹作為我國第一個王朝夏的高祖,他發布的禁酒令對後世並沒有起到任何警示作用。據記載,夏桀“做瑤台,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夏桀最終因貪杯而丟了天下。然而,繼任統治的殷商,也沒有擺脫縱酒亡國的命運,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最多一次竟然連喝了七天七夜。
商亡於紂後,周武王為了爭取前朝遺老的支持,將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在朝歌封了國,同時為了防止他復闢,在旁邊又加封了邶、鄘、衛三國以加強監督,被稱為“三監”。武王旋即死去,剛滿13歲的成王即位,這使得比他年長的很多諸侯心懷不滿。原本是用來監督武庚的“三監”,此時竟然扶植武庚召集殷商遺老叛亂。叛亂被周公鎮壓後,引起了周王室的思索,為什麼原本忠義雙全的“三監”會叛亂呢?除了權力之爭以外,一定是過分的飲酒使他們昏了頭。周公和成王認為禁酒令勢在必行,於是歷史上第一個禁酒令的成文法——《酒誥》形成了。因為衛國是原商朝統治核心區域,此地民俗民風大多以酒為樂,所以這篇禁酒的法令是針對新封在衛國的“康叔”所做,告誡他切不可放縱飲酒誤國誤己。
《酒誥》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只有祭祀的時候才可以飲酒。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說的就是飲酒誤國的原因是酒後“喪德”,這已經被前代和本朝所驗證。第二,飲酒之時需要用道德約束自己不要喝醉,做到“德將無醉”——有德行的人是不會放任自己喝醉的。第三,要減少釀酒,愛護糧食。 “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愛”,這裡說的“土物”就是指莊稼,糧食用來釀酒是一種浪費。最後,《酒誥》還對商朝遺老和百姓做了告誡,讓他們愛護糧食不要飲酒,對於隨便聚眾飲酒者,一旦抓到就要殺掉。
從《酒誥》可以看出,這個禁酒令立法目的有兩個:一是防止誤國,二是保護糧食。懲罰措施也很嚴厲——極刑。 《酒誥》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成為以後歷代禁酒令所遵循的典範。
  三國時期劉備曹操皆禁酒
西周以後,中國歷朝歷代出於各種目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禁酒令。漢初,丞相蕭何曾頒布法令“禁群飲”,“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民間私鬥,節省釀酒糧食。到了三國時期,各路勢力的禁酒令一時間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出現了很多趣事。
劉備剛入蜀之時,為了籌措軍糧,頒布了嚴厲的禁酒令,禁止民間釀酒。 《三國志·簡雍傳》記載,劉備和簡雍在路上溜達的時候,偶然看到一農戶家存有釀酒工具,劉備大怒,準備將這家人治罪。為勸諫劉備這過於嚴苛的做法,簡雍手指路邊行走的一對男女,說他們欲將成姦,主公何不治罪?劉備不解。簡雍答道,此男女身藏成姦之器,這與因藏有釀酒之器而被治罪是一個道理。劉備大笑,於是將私藏釀酒工具的農戶放了。
呂布偷襲劉備得了下邳城,卻被曹操軍隊團團包圍。為防止諸將飲酒誤事,呂布特別頒布了禁酒令,軍中任何人不得飲酒。他手下大將侯成等人因找到了走失的馬匹,私自釀酒並進獻呂布,以示慶祝。不料呂布翻臉不認人,將釀酒的諸將統統責打一頓。侯成等將軍因此心懷怨念,趁呂布睡覺之時將其捆綁,然後獻城投降。呂布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因為禁酒令得罪了諸將,淪為階下囚。
同時代的曹操也因為糧食問題和整頓民風,下決心頒布禁酒令。結果禁酒令剛下,少府孔融就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孔融是孔子後裔,本是一路諸侯,投靠曹操後一直桀驁不馴。他雖然才高八斗卻是個酒徒,曾寫下:“歸家酒債多,門客粲幾行。高談驚四座,一夕傾千觴”的豪放詩句。
孔融對禁酒令的反對,不僅表現在朝堂之上大吵大嚷,而且還專門寫了一篇浩浩蕩蕩的文章《論酒禁書》,公開發表以取笑曹操,他以列舉的方式反對禁酒令:天上有叫“酒旗”的星斗,地上有叫“酒泉”的郡城,禁酒難道要將天上的星斗和地上的酒泉郡都改名麼?樊噲借酒勁救沛公,沛公借酒勁斬白蛇,景帝和袁盎也都好喝酒,屈原倒是不喝酒,結果在楚國遭到厄運。所以,孔融得出結論:“由是觀之,酒何負于政哉!”
此文一出,曹操也立即發表文章回擊,以列舉歷朝歷代亡國之君嗜酒亂政作為反駁。孔融又寫了一篇更加犀利的文章予以回應:歷史上曾有君主因為過於仁愛和謙讓導致亡國的,是不是也要禁止仁愛和謙讓呢?當年魯國因為過於崇尚文學而滅亡,是不是就要禁止人們寫字呢?夏朝和商朝都是因為寵愛女人而滅亡,是不是就要禁止結婚呢?對此,曹操無言以對。雖然,對禁酒令的爭論使得孔融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這幾篇禁酒和反禁酒的錦繡文章卻流傳千古,成為禁酒史上的花絮。
  榷酒制和稅酒制之爭
我國歷史上還廣泛存在一種禁酒令,不單為了節省糧食,而且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最早對酒課以重稅的人當屬商鞅,他沒有明文禁止釀酒和賣酒,但提出政府要對酒加收十倍成本的賦稅。所以,酒對於秦國的老百姓來說,有點太過奢侈了。到了漢武帝天漢三年之時,為了解決日益增長的軍費開支,漢武帝宣布施行變相的禁酒令——“榷酒”制度,即酒要政府專賣,禁止民間釀酒和賣酒。漢武帝依靠“賣酒”換來的軍費南征北戰,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榷酒制度發展到後來,又演變成“稅酒”制度。榷酒指的是官府全部買辦,而稅酒則由民間商家經營,政府只負責收稅。縱觀中國歷朝歷代的禁酒令都是在禁酒、榷酒和稅酒三個制度之間徘徊。漢武帝首創的榷酒制度施行了17年,後來因為無法控制民間走私而改成稅酒制度,到王莽篡漢時,又將稅酒改回到榷酒,劉秀打敗王莽後,再次恢復了稅酒制度。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兩種制度交替並存。
隋朝統一後,國力大增,政府已經不需要從酒中與民爭利了,於是在開皇三年,文帝廢除了酒類專賣制度,甚至連政府釀酒的“酒坊”都廢棄了,將釀酒和喝酒的權利還給了百姓。唐朝也是一樣,強大的國力給百姓提供了很高的生活標準,就是這個時代出現了“昔日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的酒仙——李白。安史之亂摧毀了盛唐的強大,唐德宗為籌措軍費於782年重開了榷酒制度,直至唐朝滅亡。
從此以後,榷酒制度成為常態,在宋代甚至出現了專門主管賣酒的“官監酒務”一職。在宋代,能賣酒的有兩種酒戶,一是政府本身,即國營酒莊,二是持有執照的民間酒戶。這就出現了很多官商勾結的酒莊,比如《水滸傳》中蔣門神強搶施恩的“快活林”就應屬此類,施恩父子本是公務人員,卻私自開設酒莊,生意好的原因就是擁有酒類專營的權利,不僅自己可以釀,可以賣,而且還可以將酒轉賣給別的酒家。從《水滸傳》中看,宋代酒家並不少,甚至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是,真正有權利自己釀酒的卻沒有多少,那些酒家也只能算是“二道販子”,將酒從有執照的酒店買來,再販賣而已。
  朱元璋為禁酒不許種糯米
元代的禁酒令很有意思,因為成吉思汗最討厭飲酒誤事,所以,元代前期對民間的禁酒令非常嚴苛。元世祖在1283年宣布嚴禁私人釀酒、賣酒,“有私造者,財產子女入官,犯人配役”,在1290年又將處罰變更為“犯者死”。但是,元後期以後禁酒令開始放開,於是各類酒館又開始繁盛起來。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以“民間造酒糜費,故行禁酒令”,頒布詔書令國民“無得種糯,以塞造酒之源”,連釀酒的糯米都不許種植。朱元璋執行禁酒令非常嚴苛,大將胡大海之子因觸犯了禁酒令,朱元璋不顧胡大海正領大軍出征在外,親自手刃犯人。自此以後,無人敢再犯。但隨著朱元璋的離世,他和他的禁酒令很快就被後人遺忘,釀酒、賣酒、喝酒一切照舊了。
清代最著名的禁酒令和對禁酒的爭論發生在乾隆年間。乾隆元年,內閣學士方苞向年輕的乾隆提出針對西北五省(直隸、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的禁酒令,理由有兩點:一是這五省本來就窮,每年還浪費“數百萬石糧食”釀酒是不對的;二是這五省百姓酒後犯罪率太高了,“載在秋審之冊,十常二三”,也就是說百分之二三十的重大案件都和喝酒有關係。
乾隆考慮了大半年後,冒失地出台了一個聖旨,令這五省“永禁造酒”,並將如何處置私釀酒的人和違法官員的辦法,交給大臣們商量。這個聖旨一下,朝野沸騰,反對聲不絕於耳。當時的刑部尚書孫嘉淦首先表示將抗旨不遵,他的理由是,燒酒用的是粗糧,黃酒用的是細糧,一旦禁酒,那些粗糧無法儲備,而且可能衍生腐敗和走私。乾隆旋即昭告五省總督進行討論,結果是五個總督都反對“一概禁止”的做法。乾隆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改變了在先的詔令,變更為禁止大規模的釀酒活動,受災之年之地減少釀酒等措施。這些措施逐漸被編入了清朝法令之中,演變成通行全國的法律制度。
  全球采風
  美國:曾實施最徹底禁酒令
在世界範圍內,最徹底的禁酒令當屬美國於1920年1月17日生效的憲法第18修正案——禁酒令。該法案規定,禁止在合眾國及其管轄下的一切領土內釀造、出售或運送作為飲料的致醉酒類;禁止此類酒類輸入或輸出合眾國及其管轄下的一切領土。
美國在1905年有三個州舉起了禁酒大旗,1912年增加到九個州,到了1916年已有26個州加入。於是,在1919年通過憲法第18修正案已是大勢所趨了。
事與願違的是,美國為這次禁酒令的實施付出了巨大代價,至今仍未完全恢復。首先,這項法案被認為是嚴重侵害了公民的自由;然後,禁酒令使得美國黑幫興起,走私氾濫,美國黑幫至此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再次,導致民間私自釀酒質量低下,很多人因此健康受損,甚至喪命;最後,美國政府因此損失了每年超過5億美元的稅收。
這項法案在批評聲和美國大蕭條到來之際,被羅斯福總統中止。 1933年美國憲法第21修正案出台,廢止了第18修正案。這一時期的禁酒令對美國影響深遠,那時因勢而起的美國黑幫開始轉做毒品生意,至今仍無法消除。重新開張的美國酒廠再也無法與歐洲競爭,淪為劣等品。
  日本:因缺米被迫實施禁酒令
日本造酒史最早可追尋到公元前300年,從中國傳來稻米種植以後,日本釀酒才成為可能。據日本地方史料記載,清酒首次出現是在公元400年左右,從中國傳來的造酒技術經過改良而成。
隨著日本遣唐使的往返,隋唐文化深入到日本文化之中。那個時候的日本將釀酒作為政府的專利,只有宮廷、廟宇和神社才有資格釀酒。隨著幕府上台,禁酒令隨即頒布。一直到江戶時代(17世紀),禁酒令才全面放開,日本釀酒在民間全面發展起來,據幕府統計,在1698年日本民間酒戶多達27251戶。
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將釀酒權利又收回國有,以增加國家收入。在二戰期間,日本國內一直處於缺米狀態,但是,代表日本精神的清酒卻必須要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政府為了用更少的米釀出更多的酒,將清酒中加入酒精,導致清酒品質下降。到1945年戰敗前後,連加入酒精的清酒也因為缺米造不出來了,於是全面禁酒令開始實施,一直到1949年才恢復正常。
  俄羅斯:禁止國外酒類廣告
俄羅斯這個國家一直與酒為伍,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經常會出台一些禁酒令。俄國彼得大帝時期明令禁酒,違者處以監禁或是高額罰款,但收效甚微。前蘇聯戈爾巴喬夫時期,曾下決心禁酒,其結果和1920年美國禁酒的失敗如出一轍,戈爾巴喬夫也因此盡失民心。 1995年,俄羅斯政府再次下決心禁酒,要求在公共場所禁止銷售伏特加等烈性酒,並不准在電視上做廣告,其結果竟然使得啤酒銷量大增。
目前,俄羅斯禁止國外酒類的廣告,並將戒酒的公益性宣傳廣泛傳播,尤其是總統普京不飲酒的形象,為俄羅斯禁酒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普京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多生孩子少喝酒”。
  你知道嗎
  歐洲禁酒令大多與足球有關
現階段,歐洲各國的禁酒令大多與足球有關。在2012年歐洲杯中,波蘭總統就曾特別簽署了新的集體活動安全法,同意在人群聚集場合銷售酒精含量不超過3.5%的飲料,使得球迷們可以在觀看球賽之時有啤酒喝。但是,俄羅斯在自己球隊預選賽之時,卻在莫斯科下達了一項特別的禁酒令——禁售瓶裝酒,擔心球迷會因為“傷心”或“高興”導致飲酒失控,防止酒瓶傷人
與此相同,2008年在羅馬舉辦的歐冠賽中,東道主羅馬隊對陣遠道而來的英國曼聯隊。意大利和英國足球流氓早已臭名昭著,為防患未然,羅馬當局宣布比賽當天全城禁酒,所有的商店同餐館被禁止以任何的方式銷售酒精飲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