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台北基隆

一‧台北市
因 地處「台」灣「北」部而得名,所含括區域大部分原為佔據台北平原一帶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大加蚋堡」社之老家所在。台北市現共分為十二區:中正、大同、中 山、松山、大安、萬華、信義、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文山;其中文山區於日據時代屬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之一部份,松山區屬台北州七星郡松山庄,士林區屬 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北投區屬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庄,而南港及內湖二區則均屬台北州七星郡內湖庄,。
例1‧台北 [下一則][回選單]
清 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台灣實施地方行政區重劃,新設台北府、淡水縣、恆春縣、新竹縣、卑南廳、埔里社廳、基隆廳,並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彼時全台灣 島共分為二府、八縣、四廳。初期是以大稻埕、城內、艋舺(今萬華)三地合稱為台北三街,日據時代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改正台灣地方制度時,嘗試將附 近部落逐漸加以併合,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更大規模擴張而將日據時台北州文山、七星二郡之部分街庄併入,於是今日大台北市版圖及範圍大致底定。
今日大台北市約位於台北盆地中央,原屬於「大加蚋堡」三板橋及圭府聚(今大稻埕)二庄。清乾隆二十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北路淡水營郡司」自八里坌(今 淡水八里一帶)移至艋舺,清乾隆三十二年,巡檢亦自八里坌移駐新庄(今新莊),至此,當時的文武機關皆移至台北盆地中央;而在當時,淡水河流域因相對於淡 水港而被稱之為「內港」,巨輪商船均能直接航行至新庄碼頭,使當時的新庄開始呈現與八里坌淡水港並稱為台北的集中區之繁榮盛況。之後,清乾隆五十三年,更 正式准許八里坌與中國五虎門(今福州)、蚶江(今泉州)往來通商,台北平原之蓬勃發展自此益發快速顯著。
清嘉慶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年),縣丞由新庄移往艋舺,而後更規定淡水同知必須半年留駐竹塹(今新竹)、半年留駐艋舺,此措施明白顯示當時北路之統治中樞 已有意逐漸進駐台北盆地中心。清咸豐年間,因台灣道夏獻綸之提議,開始考慮設一直隸州於台北;之後,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遂分設台北府,決定將首 府設置於台北,於是著手建造台北城,於清光緒十八年時,台北更成為台灣省治之地。
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與日本簽定「中日馬關條約」,確定將台灣割讓予日本,日本政府便於台北設置所謂的「台灣總督府」,台北正式成為全島首府之所在。戰 後,國民黨政權進入台灣,其中央政府亦設置於台北,故自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之後,台北已正式取代昔日的台南,而成為台灣之政治首府所在地。



例2‧大加蚋堡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大加蚋堡亦可寫做「大加臘堡」,係指台北盆地中央以東,乃至基隆、新店二溪流域之間一帶;此地區已包含了現今台北市的絕大 部分範圍,包括內湖及松山一帶。清康熙末年,移民墾首陳賴章開始於此地開墾,而依康熙四十八年(西元一七○九年)七月諸羅縣知縣宋永清所發墾照之標示,其 區域為「東至雷裡、秀朗二社,西至八里坌、干脰,南至興直山腳,北至大龍峒溝」。
所謂的「大加蚋」,或者是由曾居於台北盆地之平埔凱達格蘭族地名「塔加勒」音譯而來,而若依照日本幣原博士之論述,所謂「Ke-tagal-an」中的 「tagal」乃是馬尼拉「tagalog」之簡略語,而「tagal」乃意指平地浸水之處,也就是一般所稱之「沼地」,因此,「Ke-tagal- an」凱達格蘭指的便是「居住於平地之人」。



例3‧雷裡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原為凱達格蘭族之部落,原址在艋舺南方之「加蚋仔庄」(今東園)附近。此加蚋仔庄應與大加蚋有關,雷裡社受到加蚋仔庄移民之侵略,故與距離新店溪南方四公里處的穵仔社(秀朗社)合併,漢人移民於是將雷裡社與秀朗社兩者合稱為「雷朗社」。



例4‧萬華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原稱為「艋舺」,也可寫做「蚊甲」、「莽甲」、「文甲」、「蟒葛」等,日本改正制度時,利用同音日本語而改寫為「萬華」。 此地名乃源自於居住於此地之平埔凱達格蘭族語,即為「獨木舟」之意,而關於凱達格蘭族使用獨木舟作為交通工具,於噶瑪蘭通判姚瑩所著之《台北道里記》中便 有以下記載:「暖暖地,在兩山中,俯臨深淵,有艋舺小舟,土人山中伐木,作薪炭枋料,載往艋舺。」由此可知,昔日凱達格蘭族使用獨木舟承運貨物,常於此地 稍作停泊,故得艋舺之地名。另外,此地有「文甲書院」,應是因覺「艋舺」二字略有不雅,而改以諧音字之「文甲」為之命名。
清乾隆五十七年,淡水河口南岸之八里坌逐漸開拓,當時位於淡水河上游沿岸之艋舺由於河床甚深,海船商舶可經由淡水河口直駛至艋舺地區,逐漸使得艋舺地區急 速發展並躍升為當時台灣三大港口之一,民間更有「一府(台灣府的台江)、二鹿(彰化的鹿港)、三艋舺」之語廣為流傳。
清嘉慶年間之後,由於新庄(今新莊)沿岸逐漸有淤積現象,船行漸趨不便,因此北部船舶遂趨於集中艋舺一帶;約嘉慶十三、十四年時,艋舺一帶市街已大量增 建,俗稱「舊街」、「水仙宮口街」等多於此時建立,《台北道里記》便就當時情形略加描述:「艋舺,民居舖戶約四五千家,外即八里坌口,商船聚集,闤闠最 盛,淡水倉在焉,同知歲中半居此,蓋民富而事繁也。」然清同治末年之後,由於淡水河上游流出之沙土日漸累積,使得沿岸河底漸趨淤淺,對航行船舶之停泊造成 不便,商務往來遂逐漸衰微,並漸漸移往當時位置較為下游沿岸之大稻埕一帶。



例5‧艋舺歡慈市街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或稱為「歡慈仔街」,相傳艋舺一地原本是所謂「紗帽廚」社或「沙麻廚」社的居住地。清雍正時期,漢人移居至此,初期只簡單 搭建了數間茅屋以供居住,之後逐漸形成一小小部落,因為只以販賣種植的蕃薯為生,故稱之為「蕃薯市」。後來市街漸漸發展,以「蕃薯」略嫌不雅,而另以諧音 的雅字「歡慈」取代之,故稱為「歡慈市街」。



例6‧龍山寺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萬華艋舺市街,為泉州安海之分派之一,相傳龍山寺乃於清乾隆三年時創建,為全台北市街中最為古老之寺廟,至今香火仍十分鼎盛。



例7‧祖師廟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亦位於萬華艋舺市街,為泉州安溪清水巖之分派,相傳亦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例8‧大稻埕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大稻埕舊稱為「牛埔仔街」,為舊台北市三大市街之一,位於淡水河東岸,並與昔日台北城之東門街巷相連接。相傳此地原本是所 謂平埔族「奇武卒」社所在地,在今日的城隍廟街尚有相當遺址留存;至於「奇武卒」社之名,根據《台灣府志》記載,於清乾隆初年時,大稻埕一帶已普遍被稱為 「奇武卒庄」,之後才以近音雅字取代,改稱為「圭府聚庄」。漢人移居此地初期(約為清康熙末年),大多致力於開拓水田,當中多會設置一「大埕」(廣場), 用以曝曬收割之後的大量稻穀,因此一般便慣稱為「大稻埕」。
清咸豐三年八月(西元一八五三年),台北淡水廳發生頂下郊拼,漳泉兩派移民發生分類械鬥,當時艋舺市街外有八甲街市場,商業交易頻繁昌盛,而當地的福建泉 籍同安縣人聯合漳人,欲將艋舺當地泉籍安溪、晉江、南安、惠安四縣人驅逐出當地,遂發動大規模之攻擊行動;而安溪、晉江、南安、惠安四縣人不從,並合力反 擊,導致八甲市街毀壞殆盡。此次大舉械鬥結果導致同安縣人潰敗逃逸而避居至當時的大稻埕一帶,同年十月,同安縣人始於大稻埕新建一部落,並命名為「大稻埕 街」,但當時規模尚小。咸豐六年及九年,新庄地區再度發生數次漳泉移民分類械鬥,避難者陸續遷居大稻埕街,因此至咸豐末年為止,此地已漸具繁盛之市街規 模,俗稱之「南街」、「中街」、「中北街」、「杜厝街」及城隍廟皆於此時期陸續建立。
清同治年間,北部茶葉發展日漸興盛,大稻埕一地因作為茶葉再製及輸出貿易之市場所在地而更顯繁榮;加上同治末年之後,艋舺沿岸河底逐漸出現嚴重淤積現象, 不利航運發展,許多大型船舶紛紛移至大稻埕一帶,而此時來台或原居留於艋舺之外國人士亦多隨之移居於大稻埕。清光緒十三年,當時的台灣巡撫劉銘傳更明確擇 定大稻埕為商業中心地,有計畫地大規模興建新式市街,並首次於其淡水河沿岸修築堤防,大興土木;自此之後,外國人之洋行、公司逐漸聚集於大稻埕,當地迅速 發展繁榮。


例9‧大龍峒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 地昔日曾為平埔凱達格蘭族部落活動區域。大約清康熙末年時,漢人移民已逐漸開墾至此區邊界,但墾殖速度較為緩慢,因此直至雍正末年,此地仍維持為林葉繁茂 的森林生態;清嘉慶七年(西元一八○二年),此地逐漸形成初步街肆,並將原平埔族地名以近音漢字取代,而命名為「大降同」;依《淡水廳志》記載,到了同治 年間更已進一步併用「大龍洞」為此地地名。《淡水廳志》亦有另一關於此地地名來源傳說之記載:「龍洞山,即大隆同,平地突起,如龍北臨大溪,溪底石磴與劍 潭山後石壁相接,有洞側身入,以火燭之,僅通人行約數百步。」



例10‧牛磨車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為大龍峒之俗名,所謂「牛磨」者,是指由牛所碾的碾臼,具有此種構造者便稱之為牛磨車。



例11‧圓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昔日基隆河畔大加蚋堡之山仔腳庄,因形勢孤立且山頂之形狀呈圓形而被命名為「圓山」,閩人稱之為「圓山仔」;又因其地 理位置靠近大龍峒,而有「龍洞山」之稱。圓山開發初期有當地富豪陳維英於此地建造大型別墅,並命名為「太古巢」,其境佔地十分遼闊,所植樹木茂盛繁多,並 有奇岩怪石起伏其間,若登之遠望,景致奇美。日本政府佔據台灣之後,將當地改設為公園,之後台北市立動物園亦於此地設立。此外,於圓山之丘陵附近已發現有 古石器時代之遺跡,並有數處貝塚露出,陸續有許多石器、骨器、土器被挖掘發現,現已成為十分珍貴之考古寶地。



例12‧劍潭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劍潭位於台北基隆河沿大直山麓之曲流處,昔日應為古芝蘭一堡大直庄所在。《淡水廳志》:「劍潭,深數十丈,澄澈可鑑,潮長 則南畔東流而北畔西,退則南畔西流而北畔東。」因此處水深成潭狀,故有「劍潭」之名,而鄰近的大直山亦被稱為「劍潭山」,大直山麓上更有一寺廟名為「劍潭 寺」,相傳於清乾隆初年已然創建。
「劍潭」一地,素來被視為名勝古蹟,至於其地名的起因由來,在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台廈分巡道伊士良的《台灣志略》中已有相關記載:「劍潭,有樹 名茄苳,高聳障天,大可數抱,峙於潭岸。相傳荷蘭人插劍於樹,生皮合,劍在其內,因以為名。」這傳說在不久之後產生變化,插劍之處由潭岸大樹轉變為水底, 在俚俗傳說口碑中變為「鄭時,逐迫荷蘭人至此地,荷蘭人乃投劍潭中而走,因以名」。
時日既久,世人常根據上述傳說屢加潤飾,因此《淡水廳志》中有如下記載:「每黑夜或風雨時,輒有紅光燭天,相傳底有荷蘭古劍,故氣上騰也。」此特殊景致更為昔日淡水八景之一,而有「劍潭夜光」之稱。



例13‧山仔腳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指在劍潭山西麓之一小村庄所在之地,後因此「山仔腳」地名略嫌不雅,而另以近音雅字代替,稱作「山也佳」。據說昔日當地有 一座「乳井」,頗為著名,在《淡水廳志》中有相關之描述記載:「乳井,在劍潭山也佳庄,寺圍巨石,有泉竅鑿之深,僅數尺,水色如乳,甘可瀹茗。」可惜此井 今已荒壞,再不復見泉水如乳之奇景。



例14‧劍潭寺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相傳此寺為鄭成功領台時,率兵開墾此地之部族用以祀奉觀音菩薩之所。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有關於此寺之簡略 記載:「觀音寺,在八芝蘭劍潭。」而《淡水廳志》中則有較詳細說明:「劍潭寺,乾隆三十八年,吳廷誥等捐建,寺有碑記述,僧華榮至此,有紅蛇當路,以茭卜 之,得建塔地,大士復示夢,有八舟自滬之籠可募金,果驗,寺遂成,道光二十四年泉郊紳商重修。」



例15‧大直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此地地形寬廣而平坦,呈筆直之形狀,是故以「大直」為之命名。



例16‧大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昔日「大安圳」完工時特以吉祥之名「大安」為該圳祈福,故該地亦沿用「大安」為此地地名。



例17‧中崙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當地部落中央有一隆起較高之山丘,故以「中崙」為當地地名。



例18‧松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松山一地在西元一九二○年日本政府對台灣實施地方制度改革之前,一直被稱作「錫口街」,之後才改稱為「松山」,屬於七星郡松山庄,戰後方併入大台北市。
松山一地屬大加蚋堡,原本為平埔凱達格蘭族麻里錫口社之所在地。因開拓此堡地之福建移民陸續進入此地墾殖,對於原居住於此地之平埔族人持續加以驅逐,並逐 漸建立起漢人部落,取名為「貓里錫口街」。此「貓里錫口街」之名在《台灣府志》已有發現,顯示出當時此地已形成市街,頗具繁榮景象。
關於「松山」此一地名,雖然《台灣府志》稱之為「貓里錫口街」,但其他文獻中亦有其他異名,如《裨海紀遊》稱當地為「麻里哲口」、《台海使槎錄》與《繁族六考》則稱松山為「麻里即吼」。顯然三者應皆為「Vari Syekkau」之近音譯字。
到了清嘉慶二十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於路經此地所做之詩註中有云:「由艋舺錫口,至蛤仔難」,可知當時「貓里」兩字已被普遍省略,而只簡稱松山當地為「錫口街」。



例19‧南港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亦原屬大加蚋堡,《台灣府志》稱此地為「南港仔庄」,日本政府對台實施地方制度改正之後,便簡稱作「南港」,屬於七星 郡內湖庄。由於此地係位於古時大加蚋堡中,但開拓之時間則略晚於錫口街,且又位居當時往返文山堡一帶地方之交通要津,且加上附近盛產煤炭,故逐漸開發繁 榮。



例20‧汐止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昔日為平埔族人所居,位於基隆河南岸,原名為「峰仔峙社」,《台灣府志》中已記載此「峰仔峙社」之名,而此地於清乾隆三十 年時已初具街肆形貌。到了西元一九一九年,日本政府遂將當時慣稱的「水返腳街」改稱為同義的「汐止街」。清道光年間完成的噶瑪蘭通判姚瑩《台北道里記》解 釋「水返腳」是一村市,而「水返腳」此名稱的由來乃是因為當時台境北路至此而盡,山海折轉而東出台灣山後,故名曰「水返腳」。《淡水廳志》亦記載:「水返 腳,謂潮漲至此也」說明此「汐止」之名乃是因為淡水河之潮汐若滿潮,恰好漲到此地為止,剛好可乘小船出海,故名曰「汐止」。



例21‧姜子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汐止附近,「姜子寮」可能是羌仔寮之變音轉訛,而羌仔寮就是指當時飼養山羌類動物的窩棚。



例22‧士林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古時屬於芝蘭一堡,日本佔據台灣時則改稱為「士林庄」,隸屬於七星郡,在大戰後併入大台北市範圍之內。
相傳此地於清康熙末年時,已陸續有原芝蘭二堡、唭哩岸之漳州、泉州漢人移民移入,並自原居於此之平埔族麻少翁社取得此地,開始積極開墾附近之荒埔地,並取 名為「八芝蘭林」。此地名之所以命名為「八芝蘭林」,原本應是譯自平埔族語,因當時平埔族人稱此地北方(約頂北投或北投一帶)山地溫泉為 「Pattsiran」,漢人直接音譯為「八芝蘭」,而後漢人再加上表示林野的「林」字,因此便合稱為「八芝蘭林」(Pattsiran-na)。之後, 「八芝蘭林」逐漸簡化成「八芝林」或「芝蘭」,甚至因為近音轉訛而被寫為「霞林」或「下樹林」,最後,基於此地文人眾多成林之意而定名為今日之「士林」。
至於「士林」一地之發展,早在清康熙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此地已有竹籬環圍,並建有十餘間小店鋪,名為「店仔街」;雍正五年,業戶吳廷誥、曹朝昭、賴 玉蒼等人倡建店屋,又因位於八芝蘭林市場附近,故稱之為「八芝蘭林街」;乾隆六年十月,吳廷誥、曹朝昭、李應連、黃振文、張國瑞等人捐建神農宮於街界之 後,此時當地地名已普遍被簡稱為「八芝林」,至乾隆末年時,又再次改稱為「芝蘭街」。清咸豐元年,發生漳泉人分類械鬥事件,此地街市亦慘遭泉人焚燬殆盡, 故於咸豐九年十月,重新在較南方之基隆河岸船仔頭庄,建立起一新市街,名為「芝蘭新街」,至於舊市街則習慣稱之為「舊街」或「士林街」。



例23‧麻少翁社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麻少翁社之舊址在今日士林區社子一帶,因清乾隆十一年(西元一七四六年)此地發生大地震而陷落,當地居民遂紛紛遷往三角埔。《裨海紀遊》有相關記載:「麻少翁等三社,緣溪而居,甲戌四月地動不止,蕃人怖恐,相率涉去,俄陷為巨浸。」



例24‧三角埔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名乃為「三角形的原野」之意;而當地上方有「磺溪」此一地名,應是指其為硫磺溪之意。



例25‧芝蘭堡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指台北盆地的淡水河下流流域一帶,根據《淡水廳志》記載:「芝蘭堡,東北接噶瑪蘭界,西北臨海」,原應包括三貂、基隆、金 包里三堡;至清光緒元年開始劃定區域,光緒十四年時正式分立一、二、三堡。「芝蘭堡」之名應是起源自當時的「芝蘭街」。至於漢人移民在此地最早建立的部 落,相傳是鄭成功時鄭氏家族所定居的大直庄劍潭(當時屬於芝蘭一堡)。
清領之後,於康熙末年有福州人林永躍、王錫祺率大批移民來台,並與原居此地之平埔族人達成協議,以關渡、唭哩岸(屬於芝蘭二堡)為基地,大規模開拓墾殖,因此《淡水廳志》記載曰:「淡水開墾,自唭哩岸始」。



例26‧芝山巖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屬古時芝蘭一堡之湳雅庄,俗稱為「圓山仔」,乃是孤立於平原上之一丘陵。芝山巖頂建有「惠濟宮」,乃是清乾隆五十三年由芝 蘭街仕紳吳慶三等人首倡捐建而成,奉祀漳州土神「開漳聖王」。芝山巖當地居民絕大多數皆隸屬漳籍,故取彰州名勝「芝山」,為當地命名為「芝山巖」,有石階 磴數十級,小石門頂題曰「芝山岩」,磴道右側更有自然石刻「洞天福地」四大字。
日本佔台之後,台灣總督府為普及教育,於此地首開學堂,並於此處派駐學務部官員從事日本語教育,為台灣日化教育發祥地。但明治二十九年(西元一八九六年) 匪徒橫行,當地六名學務官皆遭難身死,亂平之後,日本政府為表彰其功,建有一碑,表面題「學務官僚遭難碑」七字,背面則記其事略:「台灣全島,歸我版圖, 革故鼎新,聲教為先,正五位揖取道明等六人,帶學務,派八芝蘭士林街,專從其事,會土匪蜂起,道明等死之,時明治二十九年一月一日也。」另,芝山巖東側有 一洞窟,名為「蝙蝠洞」,相傳洞內常有大量蝙蝠聚集。



例27‧陽明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此山多茅草,故原稱為「草山」,戰後才改名為「陽明山」。《台灣府志》:「以多茅草,故名」。



例28‧蘭雅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古時稱為「湳仔」,日時以近音雅字改稱為「湳雅」,戰後又再次改名,稱為「蘭雅」。所謂「湳仔」乃浸水處之意。



例29‧北投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古時屬於芝蘭二堡,日本佔據台灣時於當地新設一庄,名為「北投庄」,隸屬於七星郡,在大戰後併入大台北市範圍之內。此 地原本是平埔族北投內社所在地,「北投」之名亦譯自平埔族語。北投社原本分為內、外二社,內社在今日的北投附近,而外社則在今日的淡水鎮北投子。「北投」 在平埔族語中即是「女巫」之意,不禁讓人懷疑是否當時曾真有女巫在此地居住,因此而使平埔族人以女巫為此地命名?
北投及附近陽明山、竹子湖一帶,皆屬於硫磺之盛產地,早在西班牙人佔領北部時代即已有清楚之紀錄表示因當時北投社生產硫磺,吸引中國漢人到此地,並與土人 做交易。清康熙二十三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所著之《台灣記略》亦有相關記載:「磺產於上淡水,土人取之易鹽米菸布。」又《淡水廳志》亦云:「淡北大屯山 邊,出磺之土,謂之竹筍云云」;到了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至此地探查,於今日士林附近設鑊,開始從事製煉事業,因此《裨海紀遊》就此事加以記載曰:「當 時先與土著平埔族訂約,給與燒酒、糖丸飲食,又以布交換平埔族的硫土,大約以布七尺易土一筐,如此可得二百七、八十斤云云。」
除硫磺外,北投又有溫泉,可分為兩種,一為「泉池」,屬於單純泉,無色無臭,透明澄澈,浴飲皆可;一為「泉流」,屬於氧化鹽類泉,雖亦為透明無色,味道卻 十分酸烈。與北部其他地方相較之下,北投一地顯然開發較為遲緩,早期幾為無人之地,直至日本政府佔據台灣時期,始為積極發展開拓,廣為興建浴室、開設溫泉 旅社,一時竟成為北台灣頗負盛名之著名遊浴之所。



例30‧石牌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石牌之地名乃是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時,當時淡水同知曾日瑛於此地設立一石牌,用以劃定當地漢人移民與平埔族 之間地域。此地界石牌上刻有:「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田園歸蕃管業界」等字。淡水同知曾日瑛原是期望藉由此豎立於漢蕃交界處之石牌,能就此斷絕漢人與蕃 人之間因爭地而起之衝突紛擾,但可惜此舉始終未曾奏效,漢人移民在石牌設立之後仍持續不斷地侵略平埔族地。



例31‧唭哩岸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昔日的「唭哩岸」部落應是存在於今日石牌國小一帶,而唭哩岸相傳為台灣北部最早開拓之地,如《淡水廳志》便說:「鄭時淡水 開墾,始自奇里岸」。「唭哩岸」此特殊地名之由來,通說是因為昔日的淡水河(當時西班牙人稱淡水河為Kimazon)經過不斷地擴展,至此逐漸形成了一個 大湖,而西班牙人可能是因為當地地形之相似性,而直接將菲律賓群島中的「北西灣」(Bahia-Irigan)之名移用,之後再將「Irigan」加上平 埔凱達格蘭族常用以表示地名的接頭詞「Ki」,組合成為「Kirigan」,此或者即為今日「唭哩岸」地名之由來。



例32‧關渡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自淡水河口往上溯及四公里,即為「關渡」之所在,平埔族人則稱此地為「干豆」。關渡當地,有大屯及觀音兩座山之支脈分岐而 形成一峽門,向北分開淡水河之中游及下游,因此稱之為「關渡」,或者稱之為「關渡門」。《諸羅縣志》及《台灣府志》稱此地為「關渡門」,而黃叔璥所著《台 海使槎錄》則將「關渡門」寫作「肩脰門」或「干豆門」,至於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卻將「關渡門」寫作「甘答門」,並約略記載了當地景致:「入甘答門,忽廣 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里許,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關渡之村落多座落於淡水河北岸,相傳早在清康熙中葉已陸續有移民移入,故此地為芝 蘭堡中移民最先移植之地。



例33‧竹子湖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此地中央有水田,周圍有茂盛之竹林圍繞,形狀彷若湖泊,故取名為「竹子湖」,即指當地乃是一有竹子之凹地也。



例34‧竹圍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台灣鄉村地方之民房附近多有為防風而設立種植的竹垣,此地之所以以「竹圍」命名,即是指此為了防風而種植的竹垣而言;此類以竹垣命名的地名,在今日淡水一帶為數不少,如大竹圍、竹圍仔等等皆是。



例35‧淡水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淡水昔日稱作「滬尾」,位置約在淡水河口稍上游之北岸。黃叔璥所著《台海使槎錄》將「淡水」寫作「虎尾」,而《台灣府志》 則稱此地為「滬尾」,似乎都是「雨尾」之近音譯字。至於「滬」字,《台灣府志》做了以下說明:「用碎石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若依 《台灣府志》之說明,則「滬尾」應該是指設有「滬」的尾端處,「滬」是一種捕魚用的器具。但亦有認為「滬尾」應是譯自平埔族語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滬尾與八里坌皆是《台灣府志》中所謂的淡水港所在地,但兩地分處南北岸而相互對望,四周山岳圍繞,淡水港便在其中;滬尾位於淡水河北 岸,八里坌則在南岸,原本淡水港南岸水深甚深,故商船可直接停泊於八里坌,但之後港南淤淺,商船便逐漸移往滬尾。
至於所謂的「淡水內港」,《台灣府志》相關記載為:「關渡門內有大澳,分為二港,西南至擺接社(今板橋市)止,東北至峰紫峙(今汐止鎮)止。番民往來俱用 蟒甲。澳內可泊大舟數百,內地商船間亦到此。」而當時所謂的「南港」是指大科崁、新店二溪支流,「北港」則是指基隆河支流。由於當時南港沿岸水深頗深,便 於商船進出停泊,造成新莊及艋舺二地蓬勃發展;然自清嘉慶年間開始,新莊沿岸河底開始淤積嚴重,其地商勢日趨衰微,艋舺因而大盛,因此嘉慶十四年,縣丞正 式由新莊移往艋舺。清咸豐十年,艋舺開始普遍有外國人居留,但同治末年之後,艋舺沿岸河底亦逐漸淤積,不便船舶往來,其商勢便快速移往更下游之大稻埕一 帶。



例36‧淡水河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所謂的淡水河乃是由台北盆地中基隆、新店、大科崁三溪會合而成,淡水河大致上朝向西北流去,而總下注於淡水港口。直至台北盆地之西北交界,有大屯、觀音二山支脈相近,而形成一窄隘之峽口,即所謂的「關渡門」,自此並分開成中游與下游。
淡水河原本呈現出河幅寬闊之大河形貌,直到清康熙末年,由於上游不斷沖下大量滾滾沙土,至此逐漸堆積,成為沙洲,甚至時日既久而成為陸地。昔日西班牙人慣 稱淡水河為「Kimazon」,後來為與台灣南部的下淡水溪有所區隔,特別稱此地為「上淡水」。因此地多雨,故稱此地為「淡水」,此「淡水」即為「雨水」 之意。



例37‧大屯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大屯山高約海拔一千零八十九公尺,位於台北盆地北方。相傳此山西麓原有平埔族之大屯社部落居民,因此便稱此山為「大屯山」,也有人稱此山為「大遯山」,或者也稱為「奇獨龜崙山」,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則將「大屯山」寫做「大洞山」。



例38‧七星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七星山位於大屯山東側,山高約海拔一千一百二十公尺,七星山山腹與大屯山相同,皆有火山口之遺跡存在,有多達十餘個的噴氣孔。《台灣府志》對於七星山之名稱由來有如下記載:「七星山,七峰錯落,圓秀如星,故名。」



例39‧觀音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觀 音山山高約只有海拔六百一十二公尺,主要是由火山質構成,可說是八里坌地方的主山。觀音山舊名「新直山」,又有稱為「八里坌山」者;對於此「八里坌山」名 稱之由來,《淡水廳志》中有簡略之記述:「八里坌山,山凡八面,故名」。《台灣府志》對觀音山之形貌則有較為詳細之描述:「觀音山,起伏盤曲,中一峰屹 立,如菩薩端坐,眾小峰峙於側,分支環抱,其美景不可名狀。」若遠遠眺望觀音山,似有十八座小山峰圍繞主要之中山峰,而主峰屹立之形宛若觀音靜坐,因此取 名為「觀音山」。



例40‧八里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又稱作「大八里」,位於近淡水河口之南岸,相傳昔日此地為平埔族八里坌社所在地,因此以「八里」命名。此地遠在清康熙年 間,便已出現漢人移民痕跡,清雍正二年時,村莊形貌已逐漸形成,到了清雍正十年,八里此地已儼然成為當時淡水港之主要中心地區而盛極一時;清乾隆初年更形 成一城堡圍繞、形式完整之市街,而《台灣府志》所稱的「八里坌街」便是指此地。
之後,由於淡水河逐漸淤積,淡水的主要地帶便漸漸遷移至北岸的滬尾(淡水),因此到了清同治九年時,八里已呈現為一沒落之寂寥村莊景致。



例41‧下罟子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八里,「罟」指的是「曳網」,罟子指的便是捕魚之漁網。



例42‧海墘厝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八里,「海墘」就是「海邊」,所謂「海墘厝」便是指在海邊的房子之意。



例43‧小基隆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今日的三芝,由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小基隆社之原居住地,即位於今日富貴角一帶的打賓海濱附近;而如今的「小基隆」則是凱達格蘭族的小基隆社原址的一部份再加上石門庄老梅。所謂的「小基隆」(原本寫作小雞籠),乃是相對於「大雞籠」(今日的基隆)而命名之稱呼。



例44‧土地公埔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今日的三芝,所謂「埔地」是指未經開墾的土地,因此「土地公埔」便是指有土地公的廣場。



例45‧石門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今日的石門,因為當地有一道十分特殊因海蝕而形成的石門而命名。



例46‧富貴角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台灣極北端的「富貴角」,亦屬於今日石門境內。「富貴角」原本俗名為「打賓」,相傳為平埔族小雞籠社之一部份部落原居 地,故一般認為「打賓」此一地名應為平埔族語之近音音譯。西元一七二六年,荷蘭傳教士華倫泰著有《新舊印度誌》中有所謂「台灣記事」,並附有一張台灣地 圖,此地圖上的台灣北端被寫作「De Hoek Van Camatiao」,因此可見「富貴角」之名應是採取荷蘭人命名中的「Hoek」,而後再加以音譯,故有「富貴角」之名產生。



例47‧文山堡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當地堡內有一山原就稱為「拳山」,故此地原本稱作「拳山堡」,但在日本佔據台灣之後,便改稱此地為「文山堡」。文山堡早年便以茶樹的栽植聞名四方,其盛況於《淡水廳志》略有記載:「淡北石碇拳山二堡,居民多以植茶為業,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
文山堡位於大加蚋堡東南方,當初文山堡的拓殖亦是由接近大加蚋堡方向開始進入,而昔日橫亙於大加蚋堡南邊的墓頭山以南之地區,原本為一片茂密蓊鬱之森林地 帶,直到清康熙末年,才開始在這森林之南端建立一林口庄;清雍正七年,客家移民墾首廖簡岳乃由淡水港進入,沿著新店溪溯溪北上而來到此處,開始展開拓殖活 動,並不時與原居此處之平埔族秀朗社發生衝突,前後約被殺害有百餘人之多;之後因有講和協議進行,遂能逐漸順利墾拓附近荒地、建築水圳,開闢水田,因此而 有後來景美街東方霧裡薛圳之開設。
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泉州府安溪福佬移民大量來台,並由大加蚋堡進入文山堡地區,依恃其人數眾多,強行與早已居存於當地之客家移民爭奪墾地,甚 至將客家移民驅逐而擁有其墾地;之後更大規模從事開墾,而於新店溪畔為開墾戶建造房舍公館,逐漸形成後來之「公館街」。此時,又有郭錫等人導引新店溪溪 水,建設了一座埤圳,即著名之「塯公圳」,並橫跨景尾溪架設了一座大型水俔,俔頭、俔尾之地名便因之而起。在清乾隆中葉之後,林姓一族更進駐新店溪北岸, 幾乎在同時期,東邊的三張犁地區亦開拓有成;清乾隆四十六年,更與秀朗社人相約,以張冶金、吳伯洪、高培吉等為較大墾戶,積極開墾萬順寮庄;其中高姓一族 更開始開拓深坑仔庄。直至清嘉慶初年,一方面俔尾已逐漸形成一街肆,名為俔尾街(之後改名為景尾街),一方面深坑街正式成立。清咸豐年間,屈尺地區亦已漸 趨開拓完成。



例48‧新店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據說此地名之由來是因為在當時屈尺的入口處出現了一家新店鋪,因此便為此地命名為「新店」;而新店街是在清道光年間正式興建完成的。



例49‧烏來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烏來」是泰雅族語「溫泉」之意。相傳曾有一原住民因打獵偶然經過烏來此地,看見溪岸邊有煙霧迷霧繚繞,心生好奇,遂走近 一探究竟,卻看見水由岸上縫隙不斷冒出,於是伸出手試試,卻沒想到那不斷湧冒出之水竟是滾燙熱水,驚嚇間大叫了一聲:「烏來哥伊路」,也就是「熱水」之 意。回到村裡之後,原住民將此處竟有熱水從溪地旁冒出之事告知其他村民,而此地漸漸有移民搬入居住,也就慣稱此地為「烏來」了。



例50‧屈尺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今日新店地區,所謂「屈尺」便是「曲尺」之意;因此處的溪水有如彎曲的尺一般,形成特殊的直角屈曲,因此便命名為「屈尺」。



例51‧深坑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所謂「坑」,是指匯集山間的自然泉水,導引使之流下的小溝,同時也意味著「山谷」之意,指短小的溪溝之地:照一般說法,此之所以取名「深坑」,應是取其「山谷」之意為是。



例52‧公館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昔日屬於文山堡,日本佔領台灣期間則屬文山郡深坑庄萬盛。清乾隆元年,閩南泉州府安溪福佬率領大批移民來台,由大加蚋堡進 入文山堡地區,恃其人數眾多,強行與原居此地之客家移民爭奪墾地,之後更仗勢將客家移民驅逐而取得耕地;從事更大規模之開墾活動,並於新店溪畔為開墾戶建 造房舍公館,逐此即為今日「公館街」之由來。



例53‧景美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昔日與公館同屬於文山堡,日本佔領台灣期間亦屬於文山郡深坑庄之萬盛。景美原本稱做「俔尾」,「俔」是指輸水灌溉的木槽管道;之後以同音字改稱為「景尾」,在戰後遂正式改名為「景美」。



例54‧古亭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古亭」一地在昔日乃屬於漢人移民與生蕃之交界處,直至西元一九一九年,仍稱作「古亭村」。此地之所以取名為「古亭」,相 傳是因為此地歷來為漢人與生蕃之重要交界處,為了預防生蕃不時的侵犯與危害,當地漢人村民提議與交界處興建一座小亭,亭內放置一座大鼓,倘若有生蕃來襲, 便能即時擊鼓示警,並能快速集合村民加以防守,因此便為當地取名為「鼓亭村」,但之後發生語音的轉訛,遂逐漸被改稱為「古亭村」。



例55‧木柵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日本佔領台灣時,此地屬於文山郡深坑庄之內湖。因此地當時建築有木柵欄,用以防備生蕃,故以「木柵」命名。



例56‧土庫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深坑地區,所謂「土庫」是指當時放置米糧的土造倉庫。



例57‧石碇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石碇」位於景美溪上游,相傳清道光年間,有福建人林先傳大肆招募墾戶,由當時的水返腳(今日的汐止一帶)開始積極墾拓; 之後,又有許梨等人開拓四份子附近地區,並以石碇為中心逐漸形成街肆。因石碇當地水土豐厚,溪水中到處都是岩石,小船進出時,常利用溪中岩石繫繩停泊,稱 之為「碇置」,故以「石碇」為當地地名。



例58‧坪林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原稱「坪林尾」,本意是指當地聚落乃是位於河邊林地傾斜處底部;西元一九二○年,正式將當地地名改稱為「坪林」。平坦的河階面稱作「坪」,又在林區建立聚落,因此取名為「坪林」。



例59‧平溪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基隆河上游支流大多是彎彎曲曲的湍急水流,只有一條比較平穩的溪,故鄰近此溪之地便被稱為「平溪」。



例60‧海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清乾隆四十年時,稱鶯歌石(今日的鶯歌)、三角湧(今日的三峽)一帶為「海山庄」,因此當地之後有所謂「海山堡」之聚落存在。此地之所以會以「海山」為名,據說乃是因為當地居民有絕大多數來自福州府海山島,故得此名。



例61‧板橋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西元一九二○年之前,此地原稱為「枋橋街」。清乾隆中葉,於今日板橋外西方,即俗名「崁仔腳」之處有移民陸續建立了兩、三 家茅草店,並且在鄰近的西門公館溝上架設木板做為便橋,以利往來行人行走,是故當地人便習慣稱呼此處為「枋橋」(枋與板同義)。直至清道光二十六年之後, 由漳州遷居此處之移民日益眾多,故在當時「崁仔腳」附近又建造了數十間房屋瓦舍居住,而為與舊有之「枋橋」有清楚之區隔,此新建區域一般便稱之為「枋橋新 興街」,此即為今日「板橋」之前身。
清咸豐三年八月,台北發生了漳州、泉州移民大舉械鬥事件,當時居住在新莊一帶的林家一族人,舉家避難到「大科崁」(今日的大溪),待局勢平靜之後,林家遂 移居於板橋,於是附近的漳州人迅速集結,並於短短四年之內,完成了今日福德街、大東街肆之建設,此後,附近街市陸續增加,繁盛至今。
「板橋」此一地名,又有一說是因為此地昔日有平埔族「襬接社」部落存在,而由「襬接」之名逐漸轉訛成為今日之「板橋」。



例62‧蕃子園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板橋地區,因昔日此地有蕃人的菜園,故名。



例63‧江仔翠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亦位於板橋,原稱作「港仔嘴」,根據其地形狀似河嘴,故以「港仔嘴」為其地地名;之後利用較文雅之諧音字「江仔翠」取代「港仔嘴」。



例64‧中和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原為「中和庄」所在地。之所以會以「中和」為此庄庄名,乃是由同庄內之「中坑」及「漳和」二庄之名各取一字加以組合合併而成。



例65‧永和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清代此地區曾發生漳泉大規模械鬥衝突,雙方死傷十分嚴重;台灣光復後,政府希望此區永久和平,為祈福而為此地命名為「永和」。



例66‧秀朗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中和地區,昔日平埔凱達格蘭族之秀朗社原址便在此地附近,亦有學者認為秀朗社原址或許便在今日秀朗地區,或者在其南方的「犯仔」一帶。亦有漢人將當地之「雷裡」與「秀朗」各取一字合併而取名為「雷朗」。



例67‧潭墘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中和地區,所謂「潭墘」,便是「潭岸」之意。



例68‧鶯歌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鶯歌一地在西元一九二○年之前一般都被稱作「鶯歌石」。之所以會以「鶯歌石」做為當地地名,乃是由於鶯歌境內有一座鶯歌山,這座鶯歌山的山腹有一巨石,其形狀十分酷似鶯歌鳥收翅之狀,因此被稱作「鶯歌石」,之後這座山也就被慣稱為「鶯歌山」了。
關於「鶯歌」另有一段頗著名之神奇傳說:相傳鶯歌原為一小小村落,某天,忽然狂風大作,村民頗為驚惶失措,頃刻,狂風止息,村民卻發現村子兩旁多出兩塊十 分巨大之岩石,其中一塊像是一隻活生生的鸚鵡,另一塊則是像極了一隻即將展翅高飛的鳶鳥;當天夜晚,這兩塊巨石居然開始吐出煙霧,而煙霧越吐越多,村民爭 先恐後地尖叫避逃,而那些沒來得及躲過煙霧的村民竟然全都死去,從此,此地再無人跡存在。
之後,鄭成功軍隊路過此地區,兩塊巨石卻又開始吐出煙霧,並使大量士兵死亡,鄭成功得知巨石弒人之事,十分重視,便命令士兵以大砲砲轟巨石,頓時間,鸚鵡 石與鳶鳥之嘴皆被炸毀,巨石再也無法作怪利用噴出煙霧害人,於是此地又恢復原本之平靜,並逐漸繁榮興盛,而這兩塊巨石之遺跡便是今日的鶯歌山與三峽鳶山。



例69‧山子腳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鶯歌地區龜崙山之東麓,「山子腳」即為「山下」之意。



例70‧潭底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至清乾隆初年為止,由於大科崁溪連連氾濫,造成由樹林至三峽一帶匯成一大深潭,潭邊地區樹木繁盛茂密,並時常有大么族人出 沒,「潭底」此地名即由此得來。直到清乾隆二十年至四十年期間,潭水漸漸趨於乾涸,此地變成陸地之後,來自「潭底」的福建人張必榮、吳夢花等人大規模採伐 樹木,陸續開闢了樹林、鶯歌及三峽等地方。



例71‧樹林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樹林」一地為昔日大科崁溪經常氾濫的沼澤區,昔日有樹林成叢,故稱此地為「樹林」。



例72‧尖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鶯歌地區,所謂「尖山」,是指孤峰突起者,此地有一山名為「尖山」,故亦稱此地為「尖山」。《台灣府志》有如下記載:「尖山,孤峰秀兀,勢若玉筍,故名」。



例73‧斗門頭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亦位於鶯歌地區,「斗門」即「陟門」,乃是閘門、戽門、擋門之意。亦指「水門」;而「斗門頭」之「頭」字,指的是「上方」之意。



例74‧三峽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由大漢溪、橫溪、三角湧溪三條溪,共同湧成三角形沖積扇,形成一三角形平原,而當時的溪水十分波濤洶湧,故稱「三角湧」;早期之三峽居民便在此平原上拓墾建村,日據時期因「三角湧」與日語「三峽」音頗相近,故將此地地名改稱為「三峽」。



例75‧土城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清代此區種族亦十分複雜,不斷爆發流血衝突,因此漢人曾用土石建築區段性城牆,用以預防蕃族侵害,「土城」一地即為昔日設隘之遺址所在地。



例76‧埤塘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土城地區,「埤塘」即「貯水池」。



例77‧新莊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因為新近形成的中港街庄而命名為「新莊」。



例78‧營盤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新莊地區,相傳此地昔日曾是鄭成功屯兵之地。鄭時武營曾大量徵收漢民及熟蕃所擁有已開墾的埔地以設置兵營,以防禦生蕃 之侵害。之後,由於生蕃退居山地之中,武營也就逐漸將守營之兵勇撤防,並將其地作為田園租給人民繼續耕種,而所得租金便可充作兵營所需之費用,此即所謂之 「營盤田」。



例79‧義學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新莊地區,因此地曾設有「義學」而得名。所謂「義學」,約有官設或私塾兩種,是指不收任何束脩,完全免費提供教育之學校。



例80‧崎子腳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新莊地區。所謂「崎子」,是「坡道」之意,此地之所以命名為「崎子腳」,乃是因為此地位於坡道底部。



例81‧三重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即「三重埔」。所謂「三重埔」,是「第三段埔地」之意,此地位於淡水河中游荒埔地,清政府把漢人已開墾的埔地分為二重埔與三重埔。



例82‧二重埔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是「第二段埔地」之意,此地位於蘆洲地區。



例83‧蘆洲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又稱為「和尚洲」或「河上洲」。所謂「和尚洲」,本是指淡水河中的沙洲及其因氾濫而形成之平原,因為此沙洲平原上蘆葦叢 生,故又名「蘆洲」。此地在清雍正十年時,已有了漢人移民之足跡,當時陸續開墾了「水湳」、「溪墘」、「中洲埔」等地,而這些地名多半是因為其地形之故而 命名。
相傳於清雍正十年左右,原居於八里坌之漢人率領其佃農,經由觀音山而遷徙至新莊地區,此時的蘆洲一帶便被視為中途站而加以開墾,並基於有淡水河環拱之特殊 地形而被稱之為「河上洲」。至清乾隆年間,有新竹城隍廟的僧人梅福,向當時官府奏請以蘆洲此地的產業做為關渡媽祖廟之香油錢被獲准,於是每年都到水湳地區 徵收租穀,於是當地人就稱僧人所居之處為「和尚厝」。此地原為白鷺之洲,因又有蘆葦叢生,於是在台灣光復後,正式改稱為「蘆洲」。



例84‧樓仔厝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蘆洲地區,因此地曾為舊河頭,故原俗名為「舊港嘴」。清嘉慶二十年間,樓仔厝一地開始有漢人移民開始墾殖,並開始建庄,而此庄因靠近水邊,於是當時居民普遍慣居於樓屋式建築以防止浸水,此類樓屋便稱為「樓仔厝」,以後「樓仔厝」便成為此地地名。



例85‧陟門頭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蘆洲地區,「陟門」即「閘門」,乃是斗門、戽門、擋門之意,台北地方之漢人習慣稱木質的堰為「閘」。而「陟門頭」,指的是「水門之上方」。



例86‧五股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為清朝時代五個漢人合股首先開墾的地方。昔日農業經營常分為幾股或幾份以共同開墾



例87‧水碓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於五股地區,因當地有水碓,故以「水碓」為當地地名。所謂「水碓」是指利用水力之舂米具。



例88‧林口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位在樹林鎮地區出入口的聚落。



例89‧瑞芳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舊稱「咁仔賴」,瑞芳昔日為基隆往宜蘭之交通要道,相傳此地曾有陳登、賴世二人合作經營咁仔店(雜貨店),十分著名,故此地便俗稱為「咁仔賴」。



例90‧金山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此地為昔日平埔族金包里社原居住地,日本政府佔據台灣時,因此地地形特殊三面環山,才改稱為「金山」。



例91‧萬里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十七世紀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時,把當地之漢人聚落稱為「巴里昂」,漢人以近音漢字譯成「萬里」。



例92‧貢寮 [上一則][回選單] 因當地平埔族將捕山豬所設的陷阱稱做「貢那」,而附近又有草寮,故合稱為「貢寮」,並做為當地地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