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 高雄

高雄縣乃由日時高雄州鳳山、岡山、旗山三郡構成,轄下共分一市(鳳山)、三鎮(岡山、旗山、美濃)及二十三鄉(三民、桃源、茂林、六龜、杉林、甲仙、內門、田寮、梓官、彌陀、永安、茄萣、湖內、路竹、阿蓮、燕巢、橋頭、鳥松、大社、大樹、仁武、大寮、林園)。


一、高雄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高雄市
此地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打狗牙社」(Tacoia)之居住地區,明鄭清初時期的漢人多稱其為「打狗社」。日據時期的日本 人將河洛話的「打狗」(Takao)聽成日語中的「高」(Taka)「雄」(o),因此改稱此地為「高雄」,並沿用此「高雄」之名至今。日據時期即民國十 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時正式建立「高雄市」,民國十八年(西元一九二九年)時再升格為院轄市,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之後設此地為省轄 市,民國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時「高雄市」再正式躍升為台灣兩大直轄市之一。

例2.楠梓區
所謂「楠」其實就是「柟」的俗字,而「柟木」是一種高達十餘丈的巨型喬木,主要的盛產區在大陸的雲南省及四川省一帶;柟木 的質地細膩而堅硬,屬於十分名貴之木料,因此也成為名門貴族棺木的指定材料;而「梓木」也是落葉喬木,同樣也屬於高級建材,同時更是以往歷任皇帝的棺木材 料。早期因此地出產「柟木」和「梓木」又是當時的匠人集中地,所謂「梓人」就是「木匠」之意,因此稱此地為「楠梓」。楠梓區內西南部有「半屏山」橫跨楠梓 區與左營區,兩區各擁有「半屏山」的一半山地。

例3.左營區
明 鄭時期此地亦實施屯田政策,有「左營」、「前鋒」等等部隊於此附近地區積極進行開墾,因此至今仍存有「左營」、「前鋒尾」等舊時地名,而今日此地則已成為 我國海軍之大本營,並有著名的海軍陸戰隊兩棲訓練中心;此地區自古至今皆為軍事重鎮所在地,有古今之歷史相互輝映,並有「蓮池潭」及「春秋閣」等風景名 勝,亦吸引不少觀光人潮前來此地。
例4.鼓山區
距今約三百多年前此地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打狗牙」社之活動區域,當時的漢人習慣將此地稱為「打狗社」或「打鼓社」。這裡 因為有一座面臨台灣海峽,海拔約三百多公尺的小山丘兀然突起有如鼓狀,故俗稱此山丘為「鼓山」。台灣光復之後將此座山改稱為「萬壽山」,如今則有萬壽山公 園、動物園、西子灣及中山大學等等。

例5.三民區
此地為高雄醫學院、高雄火車站、高雄中學、高雄工專等重要建築學校機構所在地,台灣光復之後取「三民主義」中的「三民」作為此區之名。

例6.鹽埕區
此區為西界鼓山、東界愛河的三角形地帶,並為高雄市政府所在地,明鄭時期與清領時期此地已有不少漢人將此地開發為曬鹽區,而河洛語中習慣將「廣場」稱之為「埕」,因此稱此地為「鹽埕」。如今此地已經大幅發展為現代行政中心,但依然保持開拓之初期「鹽埕」此一原始地名。
例7.前金區
此區西以愛河與鹽埕區為界,東則以自立路、大同路、中山一、二路與新興區為鄰。昔日此附近地區可能是明鄭時期實施屯田制度 時,「前鋒鎮」與「金武營」的拓墾區域,如今區內還有「東金里」、「北金里」等等,如今此地為高雄市議會、地方法院、市立體育館、東隆宮、前金廟、高雄女 中之所在地。
例8.新興區
此區屬於新興起的精華區,向北則以中山隧道連接三民區的高雄火車站,交通十分便利。著名的六合夜市、大統百貨公司及高雄商職皆位於此區之內。
例9.苓雅區
距今約三百多年前之明鄭萬曆年間,有部分漢人陸續進入此區進行開墾拓殖,在此地發現這裡的松樹根上長有球塊狀的「茯苓 仔」,所謂「茯苓仔」在中藥的分類中乃是屬於芝栭科地中菌藥材,這些漢人於是在此地搭建寮舍從事採集「茯苓仔」之活動,故當時皆習慣稱此地為「苓雅寮」。 日據時期也稱此地為「苓雅寮」,台灣光復之後則改稱為「苓雅區」,如今此地已成為國軍英雄館、國稅局、中正紀念堂市立文化中心、師範學院、陸軍醫院以及凱 旋精神醫院等著名機構單位所在地。
例10.前鎮區
明鄭時代於台灣實施屯田政策,鄭成功之軍隊編制除了二十八星宿不同名稱之外,還包括「前、後、左、右、中」五個鎮,本區即屬於前鎮軍營所開墾之區域,故稱此地為「前鎮區」。
例11.旗津區
本區之地形乃是一長約十一點五公里條形海岸外的隆起地區,高度約有四十八公尺,遠遠望之,有如一支旗子橫在港外;而所謂「津」,便是指過渡陸地或港口必經的地方而言,此地因此而被稱之為「旗津」,「旗津」北端形成「高雄港」,南端則形成「小港」。
早在荷蘭人佔據台灣時期,高雄港便可容納巨型船隻進入,清咸豐五年(西元一八五五年)美國獲准通航台灣,美國商人便在此地區修建燈塔及港口碼頭、倉庫,不 久又將之轉讓給英國。清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為了防止法國軍艦入高雄港,遂於高雄港口投擲大量巨石企圖造成港灣淤積,船隻航 行不便。之後在日據時期才又重新開挖成國際大港,如今旗津區有過港隧道、渡船站、船舶公司、新高雄造船廠、中洲渡船站、閻羅殿、鳳山寺、天后宮、高雄第二 港口的外港等重要建設。
例12.小港區
此區為高雄第二港、小港國際機場及中國鋼鐵公司之所在地。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時稱此地為「鳳山港」,清朝末 年時此港已逐漸淤積,於是自然衰落成為較小型之港灣而改稱為「港仔墘」,來往船隻則大多集中於前鎮鎮區之「大港埔」;日據時期又再把「港仔墘」改稱為「小 港」,如今港口已重新疏通,並建立起高雄第二港,同時已發展成為台灣極負盛名之重工業地區。



二、鳳山市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鳳山
歷史上所說的「鳳山」有兩個市街,一是指興隆內里興隆莊「埤仔頭」(今日之高雄市左營區舊城),另一則是指古時大竹橋里的 「下坡頭」(今日之鳳山市)。此地方於鄭時逐漸創設並建立開墾拓殖之初緒,亦即此地於鄭成功時期已建置有「萬年縣」,鄭經時又改縣為州,並置南路安撫司。 清領初期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時,亦置有一縣於南路,並取名為「鳳山縣」。
「鳳山」屬於珊瑚礁台地,而「鳳山」之地名,原本起自於當時管轄區域的南部海岸,有一名為「鳳山」之丘陵崛起,古來便以其風景勝境而享有盛名;其縣治起初 原本擇定於興隆莊「埤仔頭」,但未曾築城,且藉詞此地土地寥曠,未經開闢,乃為毒惡之地,於是當時之知縣遂僑居於當時之台灣府治(即今日之台南市)內;至 清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七年)時,知縣宋永清開始設置公署而正式移駐。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爆發朱一貴反清之亂之後,署理知縣劉光泗才修 築土城,並設有東西南北四門,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則環繞以濠塹。
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知縣錢侏尊依照上命,將此城周圍環植三重莿竹;清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知縣王英曾增建四座砲台於四方城門之 上。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等人作亂,南路林黨之首莊大田再度蹂躪縣城,於是在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亂平之後,改定大竹橋里 「下埤頭」,又名「埤頭」(今日鳳山市)為新縣治,並於周圍環植莿竹以為城衛後正式遷移;清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知縣吳兆麟首先倡建四門,分為六 座,大東曰「朝陽」,小東曰「同儀」或「東便」,西曰「景華」,南曰「安化」,北曰「平朔」,其外門匾曰「郡南第一關」,至此興隆莊之城乃稱「舊城」。因 此總括而言,在清乾隆五十三年之前所稱之「鳳山」指的其實都是「左營」,而清乾隆五十三年之後所稱的「鳳山」才是指今日的「鳳山市」。
如上述,「鳳山」之地名原本起自於附近「鳳山」之山名,而關於「鳳山」之山名,《鳳山縣志》〈輿地志〉中有以下之記載:「赤山分支,其高起橫列者為鳳山。 旁有二小峰,形如飛鳳展翅,縣治之命名取此。上有鳳鼻山,旁有鳳彈山,皆縣治及學宮之拱案也」。
昔日鳳山城內稱為「中街」,城外則稱為「武洛塘街」,當時既為熱絡之市場交易區,同時也是府城(即今日之台南市)以南的中心市場,並且以西方的「打狗港」 (即今日之高雄港)為其外港,故當地之市勢十分興盛繁振,甚至與當時的府城「台南」並稱為南台灣之兩大著名古都。

例2.鳳山(山名)
此地自古以來即被移民傳說為南路之勝境,清領初期南路的縣治名為「鳳山」,實乃歸因於此。《台灣府志》中曾記載道:「鳳 山,形若飛鳳,旁有二小峰,如翅,故名。」又《鳳山縣採訪冊》中亦記載道:「鳳山,首昂如冠,俗名鳳髻山,最為圓秀,旁列二小峰,形若飛鳳展翅,縣治命名 取此。」此名為「鳳山」之丘陵,原本乃是一長串高約一百五十公尺的珊瑚礁岩地形,若從海岸方向望去,其山之山形便有如飛鳳展翅,故自古便為此山取名為「鳳 山」。而《台灣府志》中又就此山丘描述道:「鳳山,相傳昔年有石,忽自開,內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後閩人居之。」又《鳳山縣採訪冊》中 亦詳細記載如下:「鳳山,有鳳山洞、向天池、金面盆、清水巖、石翁媼、石鴝鵒、石牛燭、石鐘、石鼓、石船、石棋盤、仙人跡、獅子喉十三勝。獅子喉,丘上開 一巨竅,狀如獅子開口,故名。里俗相傳,其喉若吐煙,東港市街必遭回祿。」又以「鳳岫春雨」為鳳山縣治八景之一。另外,清水巖的南麓有一座觀音堂,稱之為 「清水巖寺」,為清道光十四年(西元一八三四年)簡立所募款建成。
例3.大竹橋
昔日,鳳山的前港,即「前鎮」(今日則屬於高雄市)至「鳳山」的道路上,有一條小小溪流,溪上架設有一座竹橋,故早在鄭成 功時就以「竹橋」為當地之地名。此地正是由「打狗」諸港登陸之移民的集中地點,更因鄭時設置有鎮營於前鎮地區,於是由此地逐漸向附近地區擴展開拓之區域, 因此此地至清領初期則已被稱之為「大竹橋庄」,清道光年間則改稱為「大竹橋里」。大竹橋里「下坡頭街」,即是今日鳳山市之前身。
例4.赤山
《台灣府志》中對「赤山」此一地名之由來記載道:「自鳳彈山而聯於東北者,名曰赤山,以土色赤故名」。
例5.鳳鼻山
此山古時亦多慣稱為「鳳山」,又名為「太平頂山」,乃是鳳山縣城之命名所取之者。此為鳳山市東南方的一座丘陵,北端為太平頂,南端則為鳳鼻,此丘陵的最高點通常被慣稱之為「鳳鼻山」。
例6.雙慈亭
「雙慈亭」之前殿奉祀媽祖,後殿則奉祀觀音。《鳳山縣採訪冊》中針對此廟之記載只簡略地描述為「俗稱大廟」,至於清道光八 年(西元一八二八年)所建的「重修雙慈亭碑」則記載道:「『慈』何以名,取慈悲之義而名之也,『雙』何以名,是廟昔奉觀音佛祖,迄乾隆癸酉年(十八年)始 建前進,兼祀天上聖母,故名之曰『雙慈亭』」。
例7.曹公祠
此「曹公祠」奉祀者為鳳山知縣曹瑾(字懷樸,河南河內人)。早期於鳳山縣下之地,原本多為乾旱之田,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 八三七年)正月,曹瑾擔任鳳山知縣,初時蒞臨縣治,立即巡視田野,其次又視察水源,行至「九曲塘」(今日大樹鄉九曲堂)的下淡水溪(今日之高屏溪)邊曾喟 然嘆曰:「是造物者之留以待人力之經營也」。於是招集當地仕紳與相關工匠,興工鑿築,歷經二年而完工;翌年台灣道熊一本亦躬臨其地進行勘查,為紀念曹瑾為 該地興工之功,遂將之取名為「曹公圳」。
清道光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四一年)大旱,當地縣民皆有憂色,於是曹瑾又命貢生鄭蘭生、附生鄭宣治,面諭業主,一任地方協議出資之方法,並准賦課徵收,前後 歷經三年而竣工,於是此圳乃被取名為「曹公新圳」,至於前者則為表區分而改稱為「曹公舊圳」。曹瑾在任五年去官之日,當地居民為之餞行者多達數千人。清咸 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當地士民懷念曹瑾之舊德,於是在鳳山縣城風儀書院頭門內的東側,建祠三楹奉祀之。祠內的曹瑾神位乃書曰「前任鳳山知縣丁卯解元懷 樸曹公諱瑾祿位」,《鳳山縣採訪冊》中亦記載清時當地之慣例為:「每遇誕期,轍召梨園,社酒醴,以遙祀之」。
例8.曹公圳
此為為「九曲堂」(今日大樹鄉內)將下淡水溪(今日之高屏溪)的支流疏鑿之灌溉水路,舊圳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 年)開工,二年之後竣工,圳路共計四十四條,其區域橫亙「小竹上里」、「小竹下里」、「大竹里」、「鳳山上里」、「鳳山下里」共五里,灌溉約四千五百五十 二甲之田地,新圳則於清道光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四一年)開工,三年後竣工,圳路共計四十六條,其區域橫亙「赤山里」、「觀音外里」、「半屏里」、「興隆內 里」、「興隆外里」亦共五里,灌溉約三千一百六十九甲之田地。另外,「曹公圳」又名「五里新圳」、「五里舊圳」,乃是當時台灣規模最大之水圳工程。
例9.半屏山
《鳳山縣採訪冊》中針對「半屏山」之記載為:「半屏山,平地起突,形如列嶂,如畫屏,故名,又如展旂,故亦名旂山,山腰有 竅洞,闢丈許,深不見底,相傳下通海。」此地方於鄭時為鄭將率眾開屯之區域,北部的今日高雄市「後勁」及「右沖」即為當時設有鎮營之地,乃是由當時一郭姓 移民開啟拓殖之端緒,清領初期習慣稱此地為「半屏山莊」,清道光年間則改稱之為「半屏里」。清康熙年間,已陸續拓成今日鳳山市「五塊厝」及仁武鄉「大灣」 一帶地區。清雍正年間,又有泉州移民施士安率領眾人著手開闢此兩地之間的荒埔地區,並進行鑿埤、築屋等活動,同時也不斷招徠移民進行墾殖及定居。
例10.王生明路
此路位於鳳山市內,乃為紀念「王生明」將軍而命名。依據陸軍官校及步校校史之記載,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五月, 國軍撤離大陸舟山時,原本仍在浙江省沿海控制有大陳列島,並交由游擊部隊駐守,必須時時在海上狙擊共軍;民國四十四年元月上旬,當時有共軍企圖以優勢武力 佔領大陳附近的小島「一江山」,當時部隊仍在鳳山步兵學校訓練的六十七軍,乃臨危受命,由團長王生明將軍帶兵前往支援,一月十八日,共軍以飛機、大砲強力 轟炸一江山,守軍司令王生明將軍率眾英勇抵抗,可惜後來後援因故中斷,導致該地之守軍浴血奮戰卻不幸全數犧牲,而一江山也終告淪陷;之後為紀念國軍於一江 山之英勇奮戰事蹟,便將步校前的道路以王生明將軍之名命名為「王生明路」。



三、岡山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岡山
此地原本稱作「阿公店」,日時制度改正(西元一九二○年)時,依該地東方的「大崗山」及「小崗山」而改稱此地為「岡山」。 此地乃於清康熙末年時由福佬移民開始進行開拓活動,由於在未經開拓之前,此地附近一帶大多為竿蓁林,故當時此地亦多被稱之為「竿蓁林」,此地名可見於清康 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出版的《鳳山縣志》,證明此地乃是以「竿蓁林」此一地名做為當地最初之地名。之後傳說因為有一老翁開設一小店,為行經此地之 路人提供食物、草鞋及涼茶等等,由於價錢公道,老翁待人又十分和氣,名聲便很快傳了開來,往來的行人於是慣稱此店鋪為「阿公店」;後來此處逐漸開發而形成 村落,地名便沿用之前「阿公店」之名;「阿公店街」之名則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街內的「壽天宮」奉祀媽祖, 相傳乃是於清嘉慶三年(西元一七九八年)時由黃協記、吳隆興等人所募款興建完成。此「阿公店街」正當台南與鳳山間之中路位置,自古以來便自然成為附近一帶 地區的物資集散市場。

例2.大岡山、小岡山
早期大多將此二山名寫作「大崗山」與「小崗山」。「大崗山」與「小崗山」兩者皆為烏山山脈之分支,昂然聳立於嘉祥內外里之 中界處;大岡山在北方,海拔高約一千零三十二尺,小岡山則位於較南方,海拔約高八百三十尺,兩山原本都不能稱之為高大之山嶽,但因崛起於海岸平原之東端, 故自古以來便為中國大陸航至台灣南部的船舶之指南山岳,例如《台灣府志》中便記載道:「內地之船來台時,過澎湖之東,即見大岡山」可為上說之佐證。
此二山中擁有許多山岩洞窟之奇勝景致,此地更是自明朝末年以來開拓歷史悠久之地區,因此素來便有許多關於此處奇勝之民間傳說。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 四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的《台灣記略》中便記載道:「大岡山,狀如覆舟,天陰埋影,情霽則見,尚有仙人跡,鐵貓兒碇籠耳甕在焉,相傳國有大事,此山必先 鳴。」清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出版的《台灣府志》〈初修〉中亦記載道:「大岡山之頂,蠣房殼甚多,滄海桑田亦不知其何時物也,山上有湖,雨則水滿, 山陰有古石洞,莫測其所底,或以瓦擲之,皆然無聲,相傳其下通於海。」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之叢談則引「古橘岡詩 序」云:「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時,邑中人,六月樵于山,忽望古橘挺然岡頂。向橘行里許,則有巨室一座,由石門入,庭花開落,堵草繁榮,野鳥自呼,廟廊 寂寂,壁間留題詩語及水墨畫蹟,纔存各半。比登堂,一無所見,惟隻犬從內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室皆徑圍橘樹也,雖盛暑,猶垂實 如碗大,摘啗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襲人,有淒涼氣,轍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 焉,再往遂失其室,並不見有橘。」
又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五年)出版的王士楨之《香祖筆記》中也簡略記載道:「鳳山縣有薑,名三保薑,相傳明初三保太監所植,可療百病。」根據此番記 述,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台廈分巡道尹士俍的《台灣志略》附會於此山,並與上述「岡山古橘」之傳說相關連而記載道:「明太監王三保,植薑岡山上, 至今尚有產者,有意覓,終不可得,樵夫偶見,結草為記,次日尋之弗獲,故道有得者可療百病。」其他文獻,如《鳳山縣採訪冊》中亦記載道:「大岡山,樹木蔚 然,為縣治八景之一,岡山樹色,是也。」《台灣府志》中則記載道:「小岡山頂有巨石,圓秀如冠,為紗帽石」。
至於岡山鎮內「前鋒」及「後協」等地即為鄭成功時設置前鋒鎮及前鋒鎮後協營之地,而「前峰子」、「五甲尾」、「挖子」等地亦為鄭氏率眾進行開屯之地區。

例3.超峰寺
此寺在大岡山的山腰處,奉祀觀音菩薩,亦即《台灣府志》中所說的「超峰石觀音亭」是也。起初由僧人紹光興建一亭,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台灣知府蔣允焄再將之修繕為寺。《鳳山縣採訪冊》中對此寺記載道:「寺前活泉兩股,大旱不涸,俗名龍目泉」。



四、旗山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旗山
此地在古時羅漢門外門里的中部、楠梓仙溪的西岸,原本稱作「蕃薯寮」,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依「旗尾山」 之名而改稱為「旗山」。此地方起初為平埔馬卡道族大傑顛社(Taburian)自內門遷移至此開拓者,其區域自「溪洲庄」至「蕃薯寮」附近(皆屬於今日之 旗山鎮),當時稱之為「施里」。清康熙末年,有部分漳州移民自鳳山地方越過南界的嶺口而進入此地,並與當地之平埔族簽約購地,搭建草寮而著手進行開拓工 作,在田園未成熟之時則僅栽種蕃薯維生,故此地俗稱為「蕃薯寮」。以後移民的移殖活動持續不斷,而逐漸形成一村莊,即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中所云之「外 門民居施里莊」是也。
至於地名「蕃薯寮」之由來,民間也流傳著另一種說法:據傳當時在原本「施里」的道路旁,有位老太婆搭蓋了一間茅草寮舍,販賣「蕃薯糊」以供應來往旅客充 飢,並提供歇腳休息的場所,久而久之,這間販賣「蕃薯糊」的簡陋寮舍,便成為往來人們談話閒聊的好處所,因此「蕃薯寮」的稱呼便取代了原有的「施里」,而 成為該地新興的地名。
此地於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時開始設置縣丞,此後隨著外來移民的陸續增加,當地之平埔族便逐漸退居至較北方的隘口附近,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 二年)出版的《台灣縣志》〈重修〉中便記載道:「大傑顛社,今蕃民移在隘口,近蕃薯寮。」清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台灣知縣所發劃定移民與平埔族的 境界告示中,已可發現「蕃薯寮庄」之名,可知當時便習慣以「蕃薯寮」做為此地之地名。清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台灣知縣所發租目改定之諭示中,將 「蕃薯寮」之地記做「太平庄」,然而當時之庄民仍然大多以「蕃薯寮」為當地地名。日本領台之後,起初亦襲用「蕃薯寮」之名,直至民國九年(日本大正九年) 地方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於當地改正設置「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同年十月又成立「旗山郡役所」,廢止區長役場,全併溪洲全部(包含碡坑、嶺 口)及旗尾、圓潭地區,借保甲事務所成立「旗山街役場」,直至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之後,才又正式改稱此地為高雄縣「旗山鎮」。

例2.旗尾山
「旗尾山」位於今日旗山鎮旗尾,而因為「旗山」之形狀恰似清時常見的蛟龍旗,故以之命名。登上旗山展望附近景致,其眼界之廣闊勝過鼓山,因此《台灣府志》則以「旗尾秋蒐」列為「台陽八景」之一。
例3.鼓山
「鼓山」為日時的旗山街公園(即今日之中山公園)所在地,因此山之山容近似大鼓之形,又彷彿廈門之勝地鼓山,故名。
例4.羅漢門
東以楠梓仙溪劃界,西以烏山山脈為屏障的一帶地區,昔日被稱之為「羅漢門」,此地於清領初期實為台灣府治(台南)東界之重 要關門所在,當時駐防台灣府的千總及把總,亦遞年輪防之。此地方原本是由平埔族民首創開拓活動之緒端,直至清康熙中葉以後才逐漸由漢人移民陸續拓殖完成。 而此地地名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之語,後來則以漢字近音翻譯為「羅漢」,之後又再加上「門」字,藉以表示當地本為「關門」之意。
原本佔居今日路竹鄉大社、下社附近的平埔馬卡道族大傑顛社(此社曾受到荷蘭人之教化影響),於鄭時遭到強力之驅逐,於是不得已只好退居於東方大小岡山之山 後地區,後來又再受到遷移進此地方的福佬移民不斷侵佔,於是再遷居至羅漢內門里(今日內門鄉附近),這是其最初之根據地。清康熙中葉,新港社(即今日之新 市鄉)及關帝廟街(即今日之關廟鄉)舊社附近的平埔西拉雅族新港社,受不了漢人移民的不斷侵略,而翻越過烏山而西南進入羅漢門,奪取先住的大傑顛社之地, 大傑顛社則再退卻至東南方的羅漢外門里(今日之旗山鎮附近)。當時,隔「大崎」一嶺分為「內門」與「外門」二大區域,內門的區域以今日內門鄉的「內埔」、 「中埔」、「外埔」等地為中心地,外門的區域則以「北勢」(屬於今日之旗山鎮)、「施里」(今旗山)等地為中心地,其餘皆屬尚未開拓之荒蕪地帶,當時移民 人數約僅僅少數二百戶而已。然而此地域佔有天然之地利,《台灣縣志》中記載道:「其地四壁皆山,中開平疇,以形家之說較之,則邑之庫藏也。」因此移民之移 殖逐漸增加,直至清康熙末年以「羅漢門莊」為當地之總名稱,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貴等人倡亂時,實以內門之一隅(今日之內門鄉內埔)為策亂 中心地,而終使全台淪陷。然而此地亦經常成為附近無賴遊民潛跡窩逃之區域,其橫肆之擾亂往往及於附近之平埔族。
清乾隆二十五年五月(西元一七六○年)台灣知縣劃定移民及平埔族之境界,在內門的區域,以今日內門鄉內埔以北,在外門的區域,以今日旗山鎮以北,定為隸屬 於平埔族之埔地,不准漢人移民私購越墾。然而直至日本治台之時,此地仍為匪徒肆虐之巢穴地。清乾隆三十年十月(西元一七六五年),台灣知縣特別為保護平埔 族而發不知示禁中便記載道:「社差不法,招引白役數十人及廳差民壯,日夜居住在寮,覬覦蕃婦,並設賭擾社蕃。」又清道光中葉,台灣道同卜年的〈時事論〉中 亦記載道:「羅漢門介居台鳳二區之間,該處有內門外門二處。歷來南北之匪徒勾結滋事,即由此門往來,實居中扼要之區。而二邑交界之處所,又犬牙相錯,鳳山 所轄之旗尾、月眉、瀰濃等莊,逼近內山,匪徒之眾。」後來立里,稱為「羅漢內門里」及「羅漢外門里」。

例5.楠梓仙此地為旗山之內地,當地之地名原本寫作「楠仔仙」,應是由曹族阿里山社之地名翻譯而來。



五、大寮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寮
鄭成功叛將施琅,率領清軍攻打台灣,最終導致鄭氏王朝之滅亡,為表揚其功勳,於是清皇帝便將今日台南縣「將軍鄉」及高雄縣 「大寮鄉」等地區賞賜給施琅所有。之後施琅仍返回大陸定居,於是施琅的後代子孫便把台灣這些封地出租給台灣的墾民從事耕作,因墾民人數眾多,必須在此地搭 建大型寮舍以供居住棲息之用,故此地有所謂「大寮村」及「上寮村」等等,之後才合併而稱為「大寮」。另一說則認為此地於清朝時代因溪埔土質肥沃,居民紛紛 前往此地進行墾殖,並建立寮舍居住於四處,即「溪埔」、「潮洲」、「頂大寮」及「下大寮」,之後四寮合而為一,故更名為「大寮」。

例2.義和
此地原稱為「磚仔窯」,因昔日該地區以製磚工廠眾多而聞名,戰後則改稱為「義和」。
例3.後庄
此地位於古時鳳山里的北部地區,原本隸屬於「竹仔腳庄」(今日則屬於鳳山市),此地附近之村莊,古來便以米及木炭之盛產地而聞名。
例4.新厝
此地原稱為「林內仔」,因此地古時有茂密之竹林叢生,故名。
例5.中庄
此地舊稱為「打鐵店」,因昔日此地之居民多以打鐵為生,打鐵聲終年不絕於耳,故名。
例6.溪寮
此地舊名為「溪埔寮」,因昔日在該地搭建有許多養鴨之寮舍而得名。
例7.會社
此地舊稱為「苦力寮」或「牛頭樓」,因此地於日據時期設置有新興之製糖會社,於是吸引許多勞工前來此地靠勞力維生,因有大量勞工時常聚集於工寮之內,故當地居民慣稱此地為「苦力寮」;又因當時製糖會社的辦公大樓頂上曾懸掛著一隻牛頭,因此便稱此樓為「牛頭樓」。

例8.過溪
此地原稱為「過溪仔」,意指涉溪水而過之意,因當時該地居民大多以務農為生,清晨時分必須涉水經過溪才水能到達耕作的地點,日落之時再涉水回居住之山區,如此一來一往都要涉水過溪,因此便稱該地為「過溪仔」。



六、大樹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樹
此地原本稱作「大樹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大樹」。此地方於昔日屬於小竹上里,鄉內「大樹腳」及 「小坪頂」在此里之東北界。根據傳說鄭成功時有鄭將吳燕山驅逐先住於此地的平埔族,並著手進行開拓墾殖,由於當時此地有大樹生長茂密,而當時遷入的移民大 多選擇在大樹林區附近建立村落故取名為「大樹腳」。此地其餘大部分則為清時施侯之租地,並於清康熙年間由施家之佃農開拓就緒。
例2.井腳
此地地名原為「井仔腳」,當地居民以福建籍居多,其中尤其以黃姓移民為最大多數,王、梁二姓移民則居次。
例3.龍目
此地之舊名為「龍目井」,直至台灣光復之後才簡稱為「龍目」,此地位於「小坪頂」之北方,《台灣府志》中記載道:「龍目 井,並相連狀如龍目,故名,相傳沈痾者,飲其水即癒。」《鳳山縣志》亦記載道:「小竹橋、觀音山二莊交界,有兩井相連,狀如龍目。」這兩座井中,位於東面 的俗稱為「大井」,位於西面的則俗稱為「圓仔桃窟」,至今皆泉湧不絕。龍目雙井的所在地,其山脈之型態猶如龍頭,背後綿延的山巒便如龍身一般,而這兩座清 澈的天然井正恰好形同龍之雙目。《東征集》中記載:「阿猴林山徑四達,大木叢茂,寬長三、四里,抽藤、鋸板、燒炭、砍柴、耕種之人甚多。」至今龍目鄰近山 區依然炭窯煙囪不絕,而林木則大致已砍伐殆盡。但對於傳說為「龍身」的山脈,附近村民卻不敢任意砍伐林木,因當地傳說若不慎觸犯此禁忌規矩,將導致不可知 的莫名災難發生。

例4.九曲堂
此地原本稱作「九腳桶」,不久改稱為「九曲桶」,之後又改成「九曲塘」,最後則稱為「九曲堂」。此地位於古時「小竹上里」 的中央,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的西岸,此地亦恰巧正當鳳山、屏東兩市之中路地區,昔日與東港之間亦有舟運之便,日本據台以來更為台灣鐵路鳳山線之終 點站。至於此地地名原本為何命名為「九腳桶」,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據傳在清朝時代,台灣民間英雄莊大田曾起兵攻打鳳山縣城,當時的「九曲堂」有十名武藝 高強的反清義士響應。莊大田起兵失敗之後,鳳山縣城的守備陳名聲,為了要報復縣令吳兆麟在下淡水溪被殺的冤仇,著手對溪岸各庄社進行「清庄」活動;而「九 曲堂」這十名義士僅僅有一人脫險,其他九人全部遭到清朝政府捕捉到案。陳名聲雖然在不久之後便將這九名義士在庄內處斬,但內心仍然欽佩他們的民族氣節,於 是準備九個大水桶,在每一位義士的面前各放置一個,這樣遭到斬首的頭顱便不至於沾染地上的泥土,藉此來表達對這些義士的尊敬之意,從此之後,附近的居民便 習慣稱這個村莊為「九腳桶」。

例5.無水寮
「無水寮」為水安村與水寮村之舊地名;相傳日據時期此地因缺水嚴重,當地居民必須長途跋涉至遠方挑水使用,因此當地便被取 名為「無水寮」。台灣光復之後,因政府大力改善當地供水問題,如今已無缺水之虞。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時由於當地人口眾多,「無水寮」改分設為 「水寮」與「水安」兩村,隸屬於大樹鄉。

例6.竹寮
相傳自福建省渡海來台之移民,曾至大樹鄉一處竹林遍布的地方築寮進行荒地的開墾,並為當地取名為「竹仔寮」。台灣光復之 後,當地更名為「竹寮」,當地之村民並且將全區細分為「公館」、「上寮」、「中寮」及「下寮」四區,但外鄉之人甚少知道這些區名,而只知道「竹仔寮」此一 地名。「竹仔寮」之早期居民大多由福建泉州移入,起初定居於「上寮」一帶,如今則以吳、黃二姓居民居多。「公館」則多屬於姓「謝」之移民,乃是之後自龍目 村先後遷移而來,此地之居民以務農為主要活動,民風十分純樸。

例7.鐘鈴
今日之鐘鈴村原名本為「統嶺坑」,相傳於清道光年間,漢人移民由福建省陸續遷入,起初因此地地形有眾多山嶺環峙,導致許多 山水匯合而流向東方的高屏溪附近,故因此地地形之特殊而取名為「統嶺坑」。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此村與「興田村」分村,並改稱為「統嶺村」;之 後直至民國五十三年(西元一九六四年)時,有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將軍蒞臨此地進行巡視,認為「統嶺坑」字義不妥,而應加以更名,於是於翌年元月一日由省政 府頒令正式改名為「鐘鈴村」。

例8.興山
興山村舊名為「興化寮」,台灣光復之後與「山豬窟」(和山)合併而成為今日之「興山村」。民國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五三年)又與「和山」分村,但仍沿用「興山村」之舊村名。

例9.興田
興田村舊名為「田寮仔」,相傳早期移民來台開墾初期,為了方便開墾附近荒地之故,紛紛於此地興建茅草屋寮,故為當地取名為 「田寮仔」;之後因此地盛產麻竹筍,栽植麻竹筍之麻竹園隨處可見,因此也有不少人習慣稱呼此地為「麻竹園寮」。台灣光復之後,此地與統嶺分村,於是正式改 名為「興田村」。

例10.和山
和山村舊名為「山豬窟」,立庄至今已逾百年。相傳拓殖初期之居民數量並不多,而僅有數戶人家定居於此,由於當地人煙稀少, 因此經常有成群山豬出沒其間,附近山豬聚集之處有一大型洞穴,故稱此地為「山豬窟」。台灣光復之後「興山」與「山豬窟」(和山)合併而成為今日之「興山 村」,但民國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五三年)時又與「興山」分村,而改名為「和山村」,此名即沿用至今。此地山產以鳳梨、荔枝、龍眼與芒果為最大宗。

例11.姑婆寮
所謂的「姑婆寮」,由早期的清朝時代直至日據時代,大多皆指今日大樹鄉內的「姑山村」、「三和村」及「大坑村」附近一帶地 區,可說是上述三村之統稱舊地名;在當時只要提及「姑婆寮庄」或「姑婆寮」便人人知曉。相反地,如今若問當地人「姑山村」、「三和村」或「大坑村」三村莊 位於何處,反倒知道的人不多,因為當地人至今仍大多以「姑婆寮」此一舊稱來稱呼當地。
相傳於清咸豐年間,當地之村民大多在高屏溪中之高地建屋居住;日據時期,曾將「里港」至「東港」間的高屏溪整治為運河,沿岸並建造堤防,不料卻引發溪水暴 漲,而將附近村民房舍及地基沖失,當地村民為了安全上的顧慮,於是全部移居於「姑婆寮」高地。台灣光復之後,將「姑婆寮」分成三村,即「姑山村」、「三和 村」與「大坑村」。



七、美濃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美濃
此地地名於清代時原本多寫作「彌濃」,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以近音之雅字而改稱為「美濃」。此地為曹族「美 壟社」(Biran)原居地,後來平埔族「彌」社遷居至此地,又因位於荖濃溪附近,之後又有漢人及客家人陸續進入開墾此地,因客家語「美壟」發音為 「Mui Lungn」,清代則稱此地為「彌濃」。今日鎮內竹頭角九芎林,為古時羅漢門之九荊林,又吉祥的溪埔寮,在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墘,古稱「澹水溪 墘」(澹水=淡水)。以當時「彌濃」為中心的各庄,於清乾隆年間時已漸漸拓殖就緒。
例2.廣林
此地於早期移民進行開墾活動之前原是一大片的九芎林,故此地原名即為「九芎林」。清朝乾隆年間才逐漸有移民進入此地進行開 墾,居民則以溫姓、馮姓、傅姓三姓族民為主,相傳明朝鄭成功曾在九芎林、雙溪一帶建築有所謂的「清風院」及「明月樓」,並在此地操練兵馬,甚至有傳說鄭成 功之母即葬於雙溪山下,刻有墓碑,但今日已不復見。
例3.竹頭角
此地於日據時代乃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蒼翠的竹葉隨風搖曳,十分涼爽清幽,因此當地居民便約定俗成地稱呼此地為「竹頭角」。 「竹頭角」位於美濃鎮「興隆」與「廣德」兩里之交會處,同時也是兩里的簡稱,早期居住於此地的居民,便已習慣使用「竹頭角」來稱呼當時所居住的地方。「竹 頭角」位於美濃東北之山麓地帶,與「六龜」、「杉林」相鄰,由於地處山腳之下,此地之土質乾燥堅硬,不易種植水稻,於是竹林、甘蔗及蕃薯便成為此地之特 產,其中尤其以竹林最具特色,並成為美濃地區早期房屋之上好建材;但之後隨著「竹子門發電廠」的興建,加上「大碑頭潭」攔水工程使得附近地區水源充沛,當 地之居民紛紛轉而種植較具經濟價值之水稻及煙草,而竹子的建築用途亦逐漸被其他建材所取代,因此,原本「竹頭角」四周繁茂的竹林便漸漸遭到砍伐,如今已不 復見往日繁茂景況。

例4.中壇
相傳「中壇」當地的開基祖先為「劉順芳」,他首先在「五甲寮」附近進行開墾,而時日既久,劉順芳的子孫也越來越多,由於當 地有叢生之竹林,因此取名為「上竹園」,之後子孫逐漸向外發展,而為了區分前後,因此有所謂「上竹園」與「下竹園」之分;由於在「金瓜寮」與「中壇」一帶 有半數以上皆為劉姓之子孫後代,因此當地亦有「劉半庄」之稱。

例5.手巾寮
在明朝鄭成功時代之移民來到台灣各地進行開墾之時,大都會在田地旁或山腳下搭建茅屋居住,以前便稱這些供休憩居住的小茅屋 為「寮」,在美濃地區,以「寮」為地名的現象十分普遍,例如「溪埔寮」、「金瓜寮」、「三降寮」、「上九寮」、「下九寮」、「內六寮」、「外六寮」、「手 巾寮」……等等。
至於「手巾寮」此一地名之由來,相傳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開墾「南隆」地區的「三五農場」,號召許多人投入開墾的行列,當時有一些外地來的苦力,在手巾 寮附近從事挖掘溝渠、灌溉農田等活動,而在該地搭寮工作的勞工,為了方便擦汗,人人手腕上或脖子上都會配戴一條毛巾,並且在那裡搭寮屯居,而寮的內外也常 常散落著許多手巾,久而久之,此地便被稱之為「手巾寮」。
由於「手巾寮」的不斷開發,外來的人口亦不斷的遷入,原本以客家籍移民為主的手巾寮漸漸被來自「旗山」、「田寮」與「里港」的河洛人同化;因此,「手巾 寮」可說是所有美濃村莊中最早被河洛人同化的地區。此地於台灣光復之後也就正式劃歸入「旗山」。

例6.龍肚
所謂「龍闕口肚」位於「龍肚」的西南方,是「龍肚」、「六龜」地區往「美濃」或「旗山」的交通要道,此地在早期時原本為一 片連亙的山峰,車輛不能通行。據說早期所謂「龍肚」原有的地形十分特殊令人畏懼,約於中國元朝之時,曾有國師看出未來台灣地區將產生一位皇帝,於是朝廷便 派人前來此地進行查訪,來人果然發現美濃的「龍肚」地區地形十分特殊,日後將有皇帝於此地出生,當時的皇帝便派遣四大將親自出馬,來到「龍肚」挖掘龍穴, 但挖了幾次卻都無功而返;後來看守人被托夢告知這條龍無懼天地,唯獨只有「射牙狗」(即「長鋸子」)能將之制服,於是來人便將雙人用的長形鋸子埋在龍穴之 內,不久之後,穴內竟然流出大量的黃金血水,並且向附近的水溝圳流了幾天幾夜,因為有這一段神奇的傳說,於是該地便被稱之為「龍闕口」。

例7.十穴
在日據時期之明治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一一年),日本人在美濃地區開設「獅子頭圳」,由荖濃溪引水灌溉美濃鎮內的大片農田, 從竹仔門往西修築大型水圳引水入鎮,並在大水圳設立許多分支水圳,以方便灌溉附近各地之農田;沿著大水圳主幹並設有多處水閘,以便控制水的流向,在今日 「十穴」地區則亦設有一大水閘,水閘的閘門共有十個,遠遠望去,就像是十個洞穴一般,因此當地的居民便把該地區稱為「十穴」。

例8.九穴
此地之地名乃是由「十穴」延伸而來,在沿著「十穴」的大灌溉水圳而下約三公里的地方,又設有一個大型水閘,而這個水閘共有九個閘門,遠遠望去,也就像是九個洞穴一般,因此當地的居民便把該地區稱為「九穴」。

例9.中正湖
居住於此地附近之客籍移民早期將此「中正湖」稱之為「大陂頭」,之後因先總統 蔣公蒞臨此地,見此湖水清澈,四周景色宜人,為表紀念故更名為「中正湖」。早期之移民為了蓄水以灌溉農田,盛行在秋冬雨水較少之時,在溪流或低地沼澤之類 的地方用泥土包做為擋土牆的方式,客家人將此稱之為「打陂頭」;然而到了夏季時節,雨量豐沛,氾濫的溪水經常會將這些「陂頭」沖毀,因此每年都需要再一次 地「打陂頭」以達到蓄水,種植農作物之目的;而中正湖由於面積廣大,需耗費較多的時間及人力,因此當地之居民便習慣將此地稱之為「大陂頭」。

例10.榕樹窩
所謂「窩」在客家話中是指四周較高而中間凹下去的地形,「榕樹窩」位於今日「廣興庄」的南方,恰巧位於一個山凹之下,而此地在民國三十年(西元一九四一年)之前,由於此地區逐漸開墾而使得當地原有的榕樹被砍伐殆盡,因此便被稱之為「榕樹窩」。

例11.十二間屋
所謂「十二間屋」,約位於今日美濃鎮公所之右斜前方,在民國三十年代時,此地曾經建造了十二間磚造瓦頂房屋,並且經營著布行、書局等生意,往來人潮眾多,為當時美濃商業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故當時居民便習慣稱呼此地區為「十二間屋」。

例12.中圳
所謂「中圳」,原本是一個作為灌溉之用的集水湖泊,約形成於清道光八年(西元一八二八年),是一個因豪雨沖刷低窪地區而自然形成的湖泊,當地之居民因此而取名為「中圳」。後來因先總統 蔣公在民國四十年代時曾蒞臨此湖泊,盛讚此地湖光山色之美,地方上為了紀念蔣公之蒞臨,特別將原地名「中圳」也改稱為「中正湖」,但美濃地區居民至今仍大多沿用「中圳」之原地名。

例13.醮廠下
所謂「建醮」,美濃人則習慣稱之為「打醮」,乃是美濃地區的一項重要的宗教活動,原則上,建醮需連續舉辦三年,再連續停辦 三年,由美濃各村庄輪流主辦,而輪到主辦的村庄要選出所謂的「大統領」與「副大統領」;在當地的東門樓外之「十份埔旱地」為建醮之場所,於該年冬至之日, 邀請美濃各地寺廟供奉之神明及土地公一起至此受祀,並召集僧團與道士誦經膜拜,祈禱超渡孤魂野鬼,同時也祈求來年能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泰民安。另外, 所謂「打醮」也有「豐年祭」之意,藉此慶祝當年之豐收,而打醮期間約長達一週左右,全美濃庄禁屠、齋戒,而最後一日則有諸神出巡遊境,環繞美濃各村庄一 圈,最後再回到醮場,演戲酬神,因此當地之居民便習慣將此地稱之為「醮廠下」。

例14.花樹下
清朝初年興建「伯公壇」時,此地之旁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當地居民經常聚集於此地乘涼休憩,於是居民便引用這棵桂花樹作為地名,而稱此地為「花樹下」。
例15.人字石下
在美濃月光山脈終端的南向面,有一片草木不生的突出大山壁,而此山壁的形狀猶如一「人」字形,於是當地居民慣稱此石為「人字石」;而當時在五、六里之外仍能清楚地以肉眼看見該山壁之下存在有一小小村庄,因此當時便以「人字石下」做為該村庄之名。

例16.牛埔
所謂「牛埔」乃是今日「福安」地區之舊稱,由於此地在開發之前有一大片的雜草叢生,於是吸引了許多的美濃居民驅趕牛隻到此地放牧,漸漸地,此地便成為一個作為放牛吃草之所在地,因此取名為「牛埔」。
例17.竹頭背
現今的美濃「廣興」一帶,於早期則被當地居民稱之為「竹頭背」,由於廣興地區在開墾之初期,曾經在庄外廣植莿竹以作為防禦之屏障,而「竹子」在客家語中稱為「竹頭」,客家語稱「後面」為「背」,此地本為竹林後面的村庄,因此便被稱之為「竹頭背」。



八、林園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林園
此地昔日屬於「小竹里」,位於嘉南平原南端高屏溪出海口西岸,為高雄縣之最南端,東隔下淡水溪,南臨太平洋,西接高雄市小 港區,並有駱駝山連橫為界,東邊則鄰接屏東縣新園鄉及東港鎮,南與屏東縣琉球相對望。在距今約三百多年前仍為林木茂密的園區,故漢人移民多習慣稱此地為 「林園」。又此里的大部分為所謂的「施侯租地」,於清康熙年間由施家佃人開拓就緒,分林園鄉內的「中芸」,即古時之「中港」,其名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 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



九、仁武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仁武
此地為鄭時設置「仁武鎮」之地,故為此地命名為「仁武」,並且由仁武鎮軍開墾獅龍溪一帶區域,並形成「仁武村」及「文武 村」,之後才合併為今日的「仁武鄉」。此鄉大部分地區皆為鄭時開屯拓殖之地,而「考潭」(因此潭潭水時常乾涸,故原名為「涸潭」,後又遭到轉訛而稱之為 「考潭」)乃由屯辦張阿春拓成,「灣子內」及「新庄」二地則由屯辦吳天來拓成,至於「竹子門」及「後庄子」二地由錢姓屯辦拓成,「赤山子」由林、吳二姓屯 辦聯合拓成。「大灣」亦為鄭氏的開屯區域,與台南附近的「大灣」(即今日之永康市大灣)皆為昔日移民聚落之地,而「大灣」之名則應譯自平埔族語。
例2.八卦村
相傳約於百年之前,由屏東縣高樹鄉舊寮的葉姓農民率領其家眷前來此地拓荒墾殖,在屏東恭請玄天上帝鎮宅,並建蓋草寮,因玄 天上帝顯靈,當地村民於是在廟前梧桐樹上安奉八卦圖像以驅逐惡煞,祈求村民得以平安。在台灣光復之前又有一批從北部而來的客家籍移民陸續加入開墾之行列, 並創下客閩合住之先例;然而初期客家籍與當地居民難免因語言之不同而有所衝突。在日據時期,雙方皆共同信仰上帝公,但日軍不准村民膜拜神像並嚴加取締,於 是客閩雙方信徒遂合力將神像藏匿於當地之防空洞內;台灣光復之後,所信奉的上帝公終於得以重見光明,並藉著神威化解許多客閩之間的糾葛紛亂。因梧桐樹上的 八卦圖始終庇護村民,於是當地村民仕紳在經過研討商議之後,正式決定以「八卦」為該村村名。



十、大社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社
此地於日時乃隸屬於「仁武庄」(即今之仁武鄉),直至戰後才分出成立一鄉。此地原本是平埔馬卡道族「阿加(Aka)社」之 所在地,該社早期抵抗荷蘭入侵失敗後,於西元一六三八年左右開始接受荷蘭人之教化,但在鄭時卻又被鄭氏之屯田兵驅逐,南下遷移於今日屏東縣林邊鄉田墘厝 「放索」(Paugsoya,古時稱作「新打港」)附近。

例2.神農
在距離觀音山南方約一公里之處,有一座廟宇供奉著「神農大帝」,相傳這尊神像乃是於清康熙年間由一位名為「黃發」之人由大 陸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內埔鄉之黃家莊隨身侍奉渡海而來,而來台之時,是由台南的安平登陸,步行至觀音山下,見此地四方平野,山明水秀,風土人情皆十分宜 人,於是決定於此地定居。黃姓一族於此地定居之後,開始種植五穀作物,之後始終衣食無虞,由於感念該地得以五穀豐收乃是祭拜神農大帝之故,全村居民及仕紳 於是集資建廟祭祀,並為該廟取名為「紫雲宮」。由於神農大帝庇佑當地居民,收成亦年年增多,當地居民感恩之心倍增,於是信徒日漸增加,其廟宇亦兩次購地拓 建;直至台灣光復之後,當地之仕紳為感念神農大帝之庇佑,於是特別將此地命名為「神農村」。



十一、鳥松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鳥松
此地原稱為「鳥松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鳥松」。所謂「鳥松」即為「鳥榕」,《台灣府志》中記 載:「榕,鳥啄其實,墜地後生,名曰鳥榕。」據傳於高雄市澄清湖東側,以往有許多紅棕色巨大樹幹的「赤榕」(大葉榕樹),終年有白頭翁、綠繡眼等鳥類於啄 食赤榕的果實種子之後,鳥糞掉落此地再生出赤榕樹,因此稱之為「鳥榕」;因河洛語中「榕」的發音為「Ching A」,後人誤為「鳥松」而沿用至今。此鄉古時隸屬於「赤山里」,清康熙中葉以後移民的足跡已踏及鄉內「山子腳」、「夢裡」、「鳥松」、「本館」、「灣子 內」等地,清康熙末年由泉州安溪移民吳天來拓成十九灣,清雍正初年再由泉州府同安移民陳元吉開拓崎子腳、大腳腿、田草埔等地。

例2.夢裡
「夢裡」此一地名之由來,自古以來流傳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軍隊推進至台灣澄清湖東北方時, 天色已晚,於是派人先行深入察看,而派出的探子在探勘之後回報該村庄之內竹木叢生如林,於是日軍便將該地命名為「夢裡」,因「夢裡」一詞於日語中即是「樹 林」之意。
另一說則是當地樹林繁茂,外人到訪此地,便往往有如進入迷陣之中,分不清東南西北,久而久之,外人遂將此處命名為「夢裡」。



十二、橋頭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橋頭
此地位於岡山、楠梓兩地的中間,日時稱之為「橋子頭」,隸屬於鳳山郡楠梓庄,戰後才又分立為一鄉,稱為「橋頭鄉」。原本此 地因在橋邊有二、三間小店,供應來往客商之需而稱作「小店仔街」,其名首見於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出版的《鳳山縣志》,即當時已形成一小型街 肆。之後又為了引中崎溪之水以灌溉仕隆一帶的水田,便在今日橋頭村與橋南村之交界處開鑿一條大圳,並且建造一座橋,取名為「橋仔頭」,例如清乾隆二十九年 (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便有以下記載:「小店仔橋,在小店仔街,木樑長二丈許,輿馬可通,俗呼橋仔頭。」亦即「橋仔頭」之地名源 自此俗稱。橋頭鄉位於後溪與典寶溪之間,原本屬於岡山街,由於當時必須經過二丈長的小橋才能到達店鋪,故舊稱此地為「小店仔橋」,清初康熙年間形成「小店 仔街」,俗稱為「橋仔頭」。鄉內「鳳橋宮」,奉祀媽祖,創建於清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年)。此地方依製糖業之勃興而逐漸趨於殷賑。

例2.筆秀
此地古名「畢宿」,乃是鄭成功登台之後所管轄的二十八星宿之一。所謂「筆秀」一地,實則包括「內庄」、「林仔頭」兩大部 落,此地位處中崎溪北側,而中崎溪在明朝末年之時已然航運鼎盛,鄭成功成功驅逐荷蘭人,並設立二十八星宿,由於該村庄地位居中,為了防止荷蘭人再次入侵, 該村庄於是成為鄭成功所轄二十八星宿中的軍事行營單位之一,名為「畢宿」營,此即該村之原名。
鄭成功入主台灣之後,設有一府二縣,即東都「承天府」,北為「天興縣」,南為「萬年縣」,實行屯田制度,而「畢宿」營為屯墾南路,之後,行營名遂轉變為村 名。而該村村民大多數乃為當時屯民之後裔,由於之後村民認為「畢宿」之名略嫌不雅,遂改稱此地為「必秀」。
此地於清朝初年隸屬於鳳山市壽下里「林仔頭庄」,日據時代則改而隸屬於台南廳,並將村名改為「內庄」,民國九年(西元一九二○年)時實施地方保甲制度,合 併「內庄」與「林仔頭」而改隸屬於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民國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光復後「橋頭鄉」正式成立,此地亦隨之改名為「筆秀」。



十三、茄萣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茄萣(崎漏)
此地於日時隸屬於岡山郡「湖內庄」(即今日之湖內鄉),戰後分出成立一鄉,取名為「茄萣鄉」。此處長滿茄萣樹林,樹皮可作為染色之原料,早期有「頂茄萣」村以及「下茄萣」村,原本乃隸屬於湖內鄉之轄區,戰後才獨立為一「茄萣鄉」。
另一說則認為所謂「茄萣」乃是源自於中國大陸漳州長泰山重村的一個地名,據傳高雄縣茄萣鄉的開基始祖名為「薛玉進」,由於清順治十一年時長泰山重村發生大 旱,薛玉進與一名同伴至雙頭壩引水灌溉農田,但遭到林姓一族多人阻撓,並爆發爭水之糾紛,林姓一族自恃人數眾多,動手將薛玉進之同伴圍毆致死,薛玉進於氣 憤之下亦與林姓一族鬥毆,並發生命案,林姓族人隨即具狀告至縣府衙門,由於當時縣衙之內有一名為「王系」之人乃是薛玉進之結拜兄弟,故為薛玉進辯解,並以 林姓族人先行動手傷人致死為由,多方為薛玉進洗脫罪名,該案遂延宕拖延一段期間,但林姓一族不服,設法疏通關係並告至漳州府衙,當時之知府隨即下令緝捕薛 玉進與王系二人到案,經開堂審訊後,雙雙被判以重刑。
至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時,當時的知府將薛玉進與王系二人押赴刑場處決,車行之中途,薛玉進與王系見負責押解的清兵疏忽,乘機掙脫鐐 銬而逃逸,衙門遂立即派兵至山重村捕抓薛玉進,其族人聞訊皆紛紛走避,薛玉進之妻子林壹娘與其子於是匆匆逃入山中避難,而當時清政府甚至揚言若不能將薛玉 進緝捕到案,將絕其後代,於是薛玉進之族人便謊報薛玉進並無後代,因此薛玉進之長子取名為「藏家」。
事件發生三、四個月之後,風聲漸鬆,薛玉進才得以潛回山重村處理一些家中事務,再從廈門曾厝垵搭乘帆船來到台灣,並在台南安平附近平安登陸。直至鄭成功光 復台灣之後,薛玉進再度潛回山重村攜帶妻子來台共同居住,但薛玉進因勞累過渡,不久後便不幸在台南安平病逝。後來其子「卻來」出生之時,剛好安平附近海岸 發生颱風海漲,薛玉進之妻帶二子趴在茅草屋頂上,至海水退去之後,薛妻才收拾衣物,身背幼子「卻來」,手牽長子「藏家」,沿著安平海岸求乞南下,最後住進 媽祖婆山下,覓地定居捕魚,開墾海埔種植蕃薯維生,並將此地命名為「茄萣」。又根據考據,林壹娘當時為該地命名為「茄萣」之時,為了怕累及後世子孫,乃將 丈夫「薛王晉」之名改寫成「薛玉進」,並以其在長泰山重村之祖業田「茄埕」改稱為「茄萣」(因讀音相同),藉以懷念薛王晉開基之功勞並提醒後代子孫不忘祖 先。



十四、永安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永安
此鄉於日時隸屬於岡山郡「彌陀庄」(即今日之彌陀鄉),戰後才分出成立「永安」鄉。阿公店溪出海口的海埔新生地,原本稱為「竹仔港」,清代夏獻綸監製的「台灣前後山圖」中記載海岸有「漯底山」,內陸有「永安庄」,之後此地便因祈求永遠平安而將「竹仔港」改稱為「永安鄉」。



十五、彌陀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彌陀
此地原稱為「彌陀港」,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時才簡稱為「彌陀」。此地方昔日乃隸屬於「仁壽上里」,而此里的 海岸自西南的「漯底邱阜灣」入,而成為「彌陀港」。《台灣府志》中記載道:「漯底山,平原曠野中,浮一邱,頂寬平,有小竅出水,若霖雨,泥沼其深無底。」 又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則記載道:「彌陀港,水逐大海出入。」清乾隆二十一年(西元一七五六年)新設「瀨東」、 「瀨西」二鹽場於港之左右,相連於「鹽埕」、「鹽田」二庄。而彌陀港與竹仔港相接連的一帶地方原本為一內海,後來逐漸浮出而成為埔坪新生地。在清嘉慶末年 至清道光年間,漢人移民之足跡已遍及海岸的舊港口與海尾地方,除從事漁業之外,還種植米穀、蕃薯等等,並且建立村落,結果則導致鹽場不能保持其原有形貌。



十六、梓官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梓官
此地於日時原本隸屬於「彌陀庄」(即今日之彌陀鄉),戰後才分立一鄉。「梓官」原本屬於彌陀鄉之轄區,所謂「梓」指的便是 「木匠」,因此地之造船業自古以來便十分發達,而當時造船的木匠師傅常被尊稱為「官」,本區既為造船師傅及木匠集中地,故稱該地為「梓官」。關於「梓官」 此一地名之起源,亦有人認為是因明朝鄭成功渡台之時有漳州人王梓在此地頗有聲望,故為當地取名為「梓官」



十七、燕巢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燕巢
此地於明朝永曆年間乃隸屬於「萬年縣」,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台灣歸於清朝之後,此地則改屬於鳳山縣之「觀音 上里」,並為鄭時鄭氏開屯之區域。鄉內「援剿中」、「援剿」、「角宿」三地,分別為鄭時設置「援剿中鎮」、「援剿右鎮」、「角宿鎮」之地。清代時「援剿」 已被訛傳為「燕巢」,並歷經日據時期而沿用至今。

例2.滾水坪
此地位於橋頭火車站的東方,俗稱為「滾水山」,庄內有大小二丘崗的泥火山,東西相互對峙,「滾水山」之地名因此而起。《鳳 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大滾水山,不甚高,上有大湯泉,瀵湧而出,水帶濁泥,味鹹,或湧出椗索,相傳其下通海,近山之地,草木不生,煙氣逼人。小滾水 山,上有小竅,徑二尺許,深不見底,湧出濁泥,晝夜不息,投以火則燃,亦奇景也。」又《台灣府志》中亦記載道:「溫泉,在大滾水山,山不甚高,其上瀵湧出 泉而溫,故名。」

例3.千秋寮
此地俗稱為「滾水湖」,同時亦為島內唯一的天然質瓦斯發散地,「滾水湖」之地名因此而起。

例4.龍角寺
此寺位於「角宿」北方,屬七星山之山麓,奉祀媽祖,相傳乃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年(西元一七六五年)。關於「七星山」,《鳳山縣採訪冊》中曾簡略記載道:「七星山,即角宿山,山峰聯結,圓秀如星,故名。」



十八、阿蓮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阿蓮
古時將此地地名寫作「阿嗹」,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正式改寫作「阿蓮」。此地為平埔西拉雅族「阿蓮社」之原 居地,清初記載當地漢人開墾有「阿蓮中路」在二仁溪之南方。此地之東面有一座池塘,當地居民俗稱之為「廟後埤」,池中長滿蓮花,據說每當蓮花盛開之時,路 人途經該處若能發現莫不大聲驚嘆「啊!蓮花」,因此此地便被取名為「阿蓮」。
例2.岡山營
此地乃位於大岡山之西北方,於清朝時期原本為兵營之所在地,故名。此地正當台南府城及鳳山縣城的中央地帶,為軍事上的重要地點,自古即長駐有重兵,而當時若南路發生叛亂,叛旗飄揚於大崗山,而若岡山營淪陷,則時常危及台南府城。



十九、路竹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路竹
古時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半路竹」,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正式簡稱為「路竹」。此地位於「大湖」(今日則屬 於湖內鄉)及「岡山」二地之中路地帶,昔日有竹林叢生密佈,故名為「半路竹」,此地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 中之記載。

例2.營後
此地於昔日原為鄭時設置鎮營之地,故名。

例3.大社、下社
此地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大傑顛社」之所在地。此社為曾受到荷蘭人教化影響的平埔族社之一,即荷蘭人所說的 「Tapuliang」。西元一六三九年由巴達維亞的東印度會社來台實況視察者的報告中指出:「Tapuliang社有教會堂,駐有教師。」及至鄭時,軍 民不斷開墾屯殖的結果,此社遂被驅逐至較東方的大小岡山山後地區。今日路竹鄉內的「大社」、「下社」二地,即為當時之遺址。清康熙初年以後,此社社民又遭 到福佬移民之侵略而退居於今日內門鄉觀音亭番子寮附近;至清康熙中葉,再被原居於台南縣山腳地帶的平埔西拉雅族新港社侵略驅逐,而逐漸遷移至今日旗山鎮北 勢一帶定居。



二十、湖內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大湖
昔日此附近地方至西鄰的「湖內」一帶皆為茫茫之沼澤地帶,河洛語則稱之為「湖」,又因移民聚落位於沼澤區內側陸地,故稱之 為「湖內」。此地為鄭時開墾就緒的「竹滬莊」的一部份,清乾隆初年時已逐漸形成街肆;至於「大湖街」之名則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 《台灣府志》〈續修〉中之記載。街內之「長壽宮」奉祀保生大帝,相傳乃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年(西元一七七五年)。此街正當台南與岡山二地間之中路,台灣鐵路 縱貫線的大湖站即位於此街東南方的「營後庄」(隸屬於路竹鄉)。

例2.竹滬
此地為明朝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寧靖王術桂渡台創始開墾的地方,《台灣府志》〈寧靖王傳〉中記載道: 「就竹滬,墾田數十甲,以瞻朝哺。」西南方的「月眉池」,俗稱「下甲陂仔」,《鳳山縣志》中記載:「明寧靖王術桂所鑿,植蓮其中,景致幽淡,頗堪玩適。」 昔日自「竹滬庄」至東北的「大湖」與「湖內」二庄一帶,一般習慣將之總稱為「竹滬莊」。

例3.寧靖王墓
此地在今日湖內鄉湖內,古時則隸屬於「竹滬莊」。明朝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寧靖王自縊,於其元 妃羅氏之墓合葬,即今日之「寧靖王墓」。「寧靖王廟」則位於今日湖內鄉竹滬,安置著寧靖王的塑像及神位。《鳳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寧靖王廟,屋五間, 創建莫考,按舊志云,王忠義炳蔚,竹滬是其墾田地,鄉人立廟祀之,光緒十七年莊當募修,廟租四十石。」



二十一、田寮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田寮
此地為阿公店水庫與二仁溪之間的區域,也是明鄭時期「援剿」右鎮的屯墾地區,早期移民屯田時期,由於沒有完善的住屋,大多在從事耕作的田地中間搭建簡單的寮房以供居住憩息之用,故稱此地為「田寮」。

例2.古亭坑
清乾隆末年「狗氳氤」開拓完成之後,陸續有其他移民移殖至此地居住,建庄之初,西南方俗稱「南勢」之地有二字「古亭」,故以之為當地地名。

例3.大滾水
在「古亭坑」,為一大鹽水盆地,池中有大小無數的氣泡,大者在池中形成約六○公分高的泥火山,每二三分鐘大鳴一次而噴出。因有此池,此地乃俗稱為「大滾水」。

例4.狗氳氤
即「古勻崑」,迄至清康熙末年,此地因作為羅漢門外的外鎮而僅分駐汛兵三十餘人而已。清乾隆末年開始此地由吳姓移民著手進 行開墾,當時招佃八人,地分八份而耕作,故原稱「八掛」(所謂「一掛」,乃指三隻牛可耕作之面積大小,約三甲左右);至於「狗氳氤」之地名則起自其當地地 形猶如狗蹲伏之狀,故名。

例5.崇爻山
大滾水附近有一地俗稱為「番仔鹽」,便是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赤崁筆談》中所說的「崇爻 山鹹水泉」,同書又記載道:「崇爻山,有鹹水泉,蕃編竹為鑊,內外塗以泥,取其水煎之成鹽。」此地方原本屬於平埔族之地界,漢人移民進入此地之後便以近音 漢字翻譯而稱此地一帶的山地為「崇爻山」,但「崇爻山」的名稱實係指此族群所佔居山地的概括性名稱,而並非固定指一山之名,故《台灣府志》中云:「不知道 里遠近。」又另一說認為,自台南地方退移於旗山附近的馬卡道族大傑顛社,將佔居其交界山地的高砂族名翻譯為「崇爻」,並將「崇爻」指稱其地一帶的內山。



二十二、內門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內門
此地於古時稱作「羅漢門」,或者也稱為「羅漢內門」,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內門」。關於「羅漢門」或 「羅漢內門」之由來,素來便有兩種不同之說法:一說認為「羅漢門」一地為平埔馬卡道支族「大傑顛社」移民區域,當時他們習慣將烏山山脈以東至楠梓仙溪之間 的地區稱作「羅漢」(Rohan),尤其早期該地最主要的河流:二行溪上游河道流至馬頭山附近的瑞山村和內東村交界處出口轉入田寮鄉,兩岸山地高聳險峻地 勢巍峨重疊,有如羅漢把守在門口兩側,而內盆地位於其後有如世外桃源的廳堂,於是早期移民便將平埔族音的「Rohan」,附會為「羅漢門」。
第二種說法則是認為「羅漢」乃是印度語,在佛學中「羅漢」之地位居於高僧和尚之上,乃是僅次於菩薩的稱呼,是指自覺身有修養得道之人,而羅漢群居之所則稱 之為「羅漢門」。早期傳說中,「內門」是「雕題黑齒之社,蠻荒之村」,尚無固定地名之稱呼。因為明朝末年大學士太漢寺卿沈光文先生,不滿鄭經嗣王之後,頻 換其父之臣為政,乃作賦諷刺之,幾至不測,而變服為僧,逃至「羅漢門」,結茅寮教授生徒,漸漸地,當地便成為人文薈萃之文化發祥地。當時追隨沈光文避難之 仕紳,多屬鴻儒之士,於此地橫經講學,誦法先生,於是後人便將此「橫經講學鴻博之士」所避居之地,取名為「羅漢門」。
此地於明朝之時隸屬於「承天府」所管轄,後來之所以有「羅漢內門里」之稱呼出現,乃是因為清朝時隸屬於鳳山縣所管轄的「羅漢內門里」。清政府並將此地做為 台灣府出入府治之東界,並設「內門里」及「外門里」。清康熙末年左右,「羅漢內門里」以今日內門鄉內的「內埔」(古時稱為「黃殿莊」)、「中埔」、「外 埔」等地做為其中心地,其餘則屬於未開拓之荒埔地;「本柵」則是設隘、建柵以堵禦高砂族侵害之地。又「溝坪」原本寫為「猴坪」(因台灣語音中「猴」與 「溝」同音),於清乾隆末年拓殖完成。
此地於日據時代前期(約為一八九五年~一九○五年左右)屬於「蕃薯廳」所管轄,並分為「觀亭」、「內門」、「木柵」、「溝坪」四庄,中期(約為一九○五 年~一九二○年左右)則屬於「阿猴廳」管轄,再將其區分為「羅漢內門里」(包括觀亭、內門、木柵)及「羅漢外門里」(指「溝坪」)。後期(約為一九二○ 年~一九四五年左右)則再改屬於高雄州旗山郡所管轄的「內門庄」,台灣光復之後則正式改隸於高雄縣內門鄉。

例2.觀音亭
此地亦稱為「觀亭」,此地恰巧位居於「羅漢門」中路之要衝,「七星洋」之南方。相傳距今約三百餘年之前有一郭姓先民渡海來 台時,自大陸攜奉觀音菩薩神像來台,祈求保佑一家平安,而觀音菩薩不僅庇佑郭姓宗族,也保佑鄰近居民,因而香火大盛,於是約於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 年)時由台灣縣羅漢門丞葉文炳倡建一宇祠廟,又在茂密的綠樹蔭處設立叢祠,以作為此地之鎮護,並兼做行旅憩息之場所,「觀音亭」之地名便因此而起,民國三 十九年時(西元一九五○年)才又正式改稱為「觀亭」。
例3.七星洋
所謂「七星洋」,也可稱作「七星落地」,此地位於「觀亭」之北方,東隔二層行溪與東埔村的「長林」相對;西隔台三公路而與 「中埔頭」相鄰,北隔烏山坑河與「菜公坑」相對。「七星洋」原是一大片翠綠草原,平原之上有七堆土墩散佈其上,猶如天上的七星排列,因此,明朝時候之居民 便將此地命名為「七星洋」,「七星洋」因之得名。而這七堆土墩於日據時代,因日人倡種甘蔗而曾經動用人力開耕,但卻都使開墾者自鋤腳部,導致受傷流血不 止,日本社長甚至使用火犁欲將此地耕平,但每每犁至土墩之處便自動斷犁,於是此地終能得以保存;台灣光復之後,附近之觀音菩薩信徒便在這七堆土墩之處建立 了七座燈塔以紀念之。

例4.番仔路
此「番仔路」位於「觀亭」的中南隅,同時也是「觀亭」一帶通往「埔尾」地區的必經之路。在明朝時有居住於馬頭山下「番仔埔」的番人(馬來人)經常闖入「觀亭」、「中埔」一帶搶劫,而這些匪徒每次搶劫必經此路,因此當時的居民便習慣將這條路稱之為「番仔路」。

例5.番仔鹽
「番仔鹽」位於內東村的正中央,在明末鄭成功來台之前,就有荷蘭人在此地經商做販鹽的生意,當時的先民見荷蘭人長有一頭紅髮,便稱荷蘭人為「紅毛番」,或者也稱其為「番仔」,由番仔販賣的鹽也就被稱之為「番仔鹽」,而「番仔鹽」亦因而得名。

例6.柿子園
「柿子園」位於內東村中心地帶,與「番仔鹽」中隔一小溝而相對。在明朝先民來台之時,此地滿滿一大片皆為柿子林,因此此地 便被稱為「柿子園」。清道光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五年)居住於此地之黃姓居民考取貢生,在其住屋前高豎旗幟於高空飄揚,遠在幾里之外就可瞻仰其旗,於是此地 便被稱之為「旗官厝」或「旗官腳」,又因黃姓貢生住所之府第十分雄偉華麗,故被稱之為「黃厝」,至此此地便擁有數個地名:「柿子園」、「旗官厝」、「旗官 腳」、「黃厝」。

例7.金交椅
所謂「金交椅」位於內南村東北方,北邊隔龍潭溝與東埔村相鄰,南隔石溝與更稠崙相對。此地之地形兩側為山嶺,中央則為凹 地,就像是一把椅子,其突出之山嶺便似椅子的靠手,凹下的則像是坐墊;因此清朝時候的先民便以此地之特殊地形而為該地取名為「金校椅」,但之後卻被轉訛為 「金交椅」,一般文儒甚至有將此地稱之為「金交獨坐」者。
例8.馬頭山
所謂「馬頭山」位於內南村的南方,「燕子墓」的西南方,是內門鄉位置最南方的山嶺。此山之山形猶如馬狀,雄偉矗立,馬頭面 向西方,馬尾則在東方,而在馬尾之處更有一泉水終年不斷,但這泉水常帶有馬尿之味,故有人便戲稱此泉為為「馬尿」。在清朝時候,當地居民亦曾稱呼此山為 「銀錠山」,但後人見此山形狀似馬,仍多稱此山為「馬頭山」,至於「銀錠山」之名則逐漸被淡忘。至於「馬頭山」與「將軍山」之由來亦有年長者傳說為「將軍 追馬」,此應是因北方有將軍山,其南則是馬頭山的原因所致。只要登上馬頭山之「馬背」,向北可俯瞰全內門盆地景貌,向東或東南則可瞭望旗山鎮,向南或西南 亦可望見田寮及岡山一帶。

例9.墩子腳
「墩子腳」位於內門村的東方,此地於清朝時期原為馬來人墩族居住之處,故命名為「墩子」,之後才又改稱為「墩子腳」。

例10.三崁店
「三崁店」位於內門村的北端,此地於清朝時期原本稱為「祈興店」,之後有三個人在此處先後開設店鋪經商,因此才被改稱為「三崁店」。
例11.學仔李
「學仔李」位於內門村的中心地帶,「三崁店」的南方,因此地於日據時期有先民於該地開設私塾教授漢文,使得當地不致全盤日化,因此當地便被稱之為「學仔李」。

例12.頂厝李
「頂厝李」位於內門村的西方,因此地地勢由平地階梯高升,成為內門村中地勢最高之處。在清朝時期此地居民尚少,而在此高處 卻有先民築屋居住,由平地向上看去,便覺得此屋十分高大,因此慣稱其為「頂厝」。而居住於「頂厝」者皆為李姓移民,因此該地也被稱之為「頂厝李」。「頂厝 李」與「學仔李」、「瓦寮李」恰為三角鼎立,因此在內門多被稱之為「三角頭李」,而其居民之祖先同源。

例13.腳白寮
「腳白寮」位於內門村之北方,隔著二層行溪與觀亭村的埔尾相鄰。「腳白寮」同時也位於二層行溪的南岸,為一條狹窄長形的丘 陵台地小平原,北邊為陡峭的河壁,南邊則為一谷地。在明朝時先民因此地之形狀猶如古時纏腳之長布帛,而稱此地為「腳帛寮」,之後經過轉訛才稱此地為「腳白 寮」。

例14.豬肚埔仔
「豬肚埔仔」位於內豐村北端,隔著大埤與內門村相鄰。在清朝時因當時此地是一片茂密的林投樹林,因此吸引了一些不務正業者 於此地聚賭,故此地被稱為「餃寮阿」(此為閩南語發音)。日據時期修築道路途經餃寮阿溝,於是將溝填入大量土石,遂轉變成大埤(池塘),因為有方便的水源 可供使用,當時居民便設置屠宰場於此岸,故此地也曾被稱作「豬肚埔仔」,民國五十六年時(西元一九六七年)因內門發生政治分裂,而影響宗教分裂,內門地區 居民亦在此地興建觀音菩薩廟,並命名為「南海紫竹寺」。
例15.臭聾湖
「臭聾湖」位於石坑村中部之西方,「苦苓埔」的西方。由於此地四面環山,山外的聲音很難傳入此地,而在日據時期,此地之村 民過著農業社會生活,有工作時鄰居常會前來幫忙換工生活,每日清晨四、五點鐘時,換工的工頭都會吹響號角召喚村民起床、煮飯以及上、下工,但是居住於「臭 聾湖」之居民卻始終沒能聽見號角聲,時常導致上工遲到,因此此地便被外人戲稱之為「臭聾湖」。
例16.五層崎
「五層崎」位於光興村東北,隔著三崁店溪與「茅埔」相鄰。清朝及日據時期茅埔為出入內門地區之交通要衝,其道路在三崁店溪 陡立的河壁曲折盤桓而上,猶如「玄」字之形,因此被稱之為「五層崎」。在西元一八九五年時,內門反日份子曾在此地與日軍血戰三日三夜,日軍在此地傷亡慘 重,最後義民因彈盡援絕而不得已撤走,日軍才得以攻佔內門地區。
例17.客寮
「客寮」位於光興村西方,「鴨母寮」西方。清朝時朱一貴在鴨母寮養鴨反清復明,若有其結交的反清份子來訪,皆帶其到此地宴客款待,因此該地便被稱為「客寮」。

例18.菜公坑
「菜公坑」位於光興村的東南方,「石車」的東南方,「凹仔底」的西方。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辰現葉文炳為縣丞,並設縣丞署於此地,葉文炳人稱「葉公」,之後又因「葉」轉訛為「菜」,故此地之地名遂成為今日之「菜公坑」。

例19.查封田
「查封田」位於光興村的東南方,「鴨母寮」的東南方,「菜公坑」的東北方。日據時期時此地原本是反日之先民所開墾之地區,因其反日故不久之後皆被日軍逮捕處死,並將其田地查封拍賣,故當時所耕耘開墾之田地便被稱之為「查封田」。

例20.溝坪
「溝坪」位於溝坪村的中央偏南之處,溝坪溪則環繞於其西側及南側。明朝時有先民來到此地開墾,當時仍是人猴共處的環境。此 地自古以來便有許多猴子出沒,經常會偷竊當地居民的食物及衣物,故明朝時居民稱此地為「猴坪」;在閩南語中「坪」是「山坡地」之意,所謂「猴坪」便是指猴 子居住的山坡地而言。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收復台灣之時,清吏詢問當地居民此地之地名,卻將正確之地名「猴坪」誤錄為「溝坪」(因在閩南語 中,「猴」與「溝」發音十分近似)而當時之清吏亦曾觀察當地地形,當地兩側有高山與丘陵,中間則為谷地盆地,盆地被溝坪溪橫繞直穿而過,平地便在溪的兩 岸,「溪」又與「溝」幾乎同義,故確認此地地名為「溝坪」。



二十三、甲仙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甲仙
曹族大武壟社在明鄭時期,因平埔西拉雅族被漢族移民排擠進東側,曹族不得不再往東方遷移而進入此地,漢人將之稱為「傀儡 蕃」;又因其地位居於楠梓仙溪附近之埔地,故舊稱該地為「傀儡楠梓仙埔」,因台語中「傀儡」的發音為「Ka Le」,「傀」字與「甲」字的發音都是「Ka」,故日據時期簡化為「甲仙」。關於「甲仙」此一地名之起源,除上述之外,亦有其他說法:據傳清乾隆末年時, 有位名為「甲仙」之人來到此地進行開墾,因他為遷居該處之第一人,故為該地取名為「甲仙埔」,又名為「阿里關莊」,民國九年(西元一九二○年)時又再改稱 為「甲仙庄」,隸屬於高雄州旗山鎮,在台灣光復之後才又改制為「甲仙鄉」。

例2.阿里廟
此地原稱作「東阿里關」,本是指此地為通往「阿里的關門」之意。原本平埔族稱山地高砂族為「Kari」,為「傀儡」之意, 而平埔族語中的「Ka」音常會轉訛成「a」的音,亦即原本的「Kari」(傀儡),被發音作「Ari」(阿里)。又此鄉的「阿里關」以及「大邱園」(原本 被稱作「東大邱園」),係相對於今日台南縣南化鄉的「西阿里關」以及「西大邱園」而被命名者。

例3.四社寮
昔日今日旗山內山的曹族四社部族佔居此地方一帶,故名。

例4.傀儡山
古來平埔馬卡道族稱佔居台灣南部山地的高砂排灣族為「Kari」,為「傀儡」之意,並且成為排灣族所佔居的內山一帶的總名 稱。《台灣府志》中便記載道:「重霄聳出,常帶雲霧,上為野蕃所居,人跡罕至。」又《一肚皮集》中的〈記諸山形勝〉亦記載道:「按台山名傀儡者,土俗稱生 蕃為傀儡。此山即為生蕃之巢穴,故名。」



二十四、杉林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杉林
此地原本因有滿山遍谷的杉木林而稱作「山杉林」,其中竹柏木色如象牙,風景十分優美,山川壯麗,本為曹族霄里社移住之地, 如今成為佛寺道廟之聖地所在。此地於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杉林」。此地之居民大多由福建省移入,為捍衛鄉土曾屢次與廣東籍移民糾鬥, 尤以清朝年間此類紛爭十分慘烈,干戈頻傳,當時全村曾設立防衛編組,區分為「營頭」、「一股」、「二股」、「三股」、「四股」及「尾股」,藉以防守要鎮, 並利用竹竿、銃做為武器應戰,廣東移民因而難以逾越雷池一步。雖福建籍移民最終贏得勝利並得以捍衛鄉土,但先後仍有不少英勇先民喪失性命,故將其遺骸皆供 奉於杉林村「萬聖公祠」,至今仍香火鼎盛。
例2.集來
此地於日本治台時期稱之為「十張犁」。



二十五、六龜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六龜
此地原為六龜里社(Lakuri)之移居地,地名稱之為「六龜里」,應是翻譯自當地高砂族六龜里社(Lakuri)之語, 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六龜」。另有一說認為地名「六龜里」之由來乃是因為此地三面環山,而荖濃溪畔有三塊大岩石與六塊山岩相併對立, 卻都擁有似龜之形而得名。早年甚至傳說此六座突出於河壁之巨大岩石,每逢雨季,溪水常在大雨之後暴漲,滾滾濁流淹沒兩岸樹木岩石,但無論山洪漲得多高,這 六座岩石卻總是像浮在水面之上,任由一波波濁浪不斷衝激,始終穩穩屹立水中,遠遠望去,很像是在水中載浮載沈的六隻大海龜,「六龜」之地名即由此而來。
例2.荖濃
此地地名乃是翻譯自曹族四社部族之地名,亦即古時移民所稱之「內優」或「內幽」。



二十六、茂林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茂林
二十八、三民鄉
此地概為茂密的森林,自古以來即為山地之鄉,本為魯凱族「蚊子社」(Maga)居住地,或者也稱為「托魯魯卡」(Toruluka),一說此地原名「多納 鄉」,為日據時期「頓子」之譯音,而「頓子」之名乃由「頓子役」而來,據說「頓子役」是日本人入治該鄉時,當時的山胞不堪日本人的暴力壓迫,遂聯合各社群 起反抗,並殺死數名日警,之後日本政府採取圍堵政策,於附近地區遍布鐵絲網,封鎖該地對外之交通,企圖使該區山胞因糧食不繼而降服,因而得名。民國四十六 年(西元一九五七年)時為追念清光緒六年(西元一八八○年)統領陶茂林理蕃工作之顯著績效才由台灣光復之後的「多納鄉」改稱為「茂林鄉」。





二十七、桃源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桃源
為布農族之居住地,有「卡魯布卡」等社於此地區居住,布農族人稱此地地名為「加拉猛」(譯音),而日據時代則更名為「雅 爾」,曾因當地族人遭到誤殺而與日本人有過激烈爭鬥,之後被日本人以強時武力控制降服,台灣光復之後,此地原被稱作「雅爾鄉」,但之後因該地位於荖濃溪上 源中央山脈與玉山山脈一帶,景色壯觀猶如世外桃源,故再次更名為「桃源鄉」。



二十八、三民鄉[上一則][回選單] 例1.三民
楠梓仙溪(旗山溪)上源兩岸阿里山山脈與玉山山脈一帶原本為布農族之大本營,有三大聚落「蚊咬春」(Magatsun)、「八里散」(Barisan)、「塔卡哪哇」(takanawa),台灣光復之後改為「民權」、「民族」、「民生」三村,故合稱為「三民鄉」。
此「茂林」、「桃源」、「三民」三鄉為戰後新設立的高砂族鄉,當地之族社如下:
  • 下三社族:原佔居荖濃溪的支流濁口溪之流域,並無自己的部族名,今日所謂「下三社族」之名乃是日時的官稱,乃是因其位於四社族之下方,故名。而所謂的「三社」是指「芒仔社」、「墩仔社」及「萬斗籠社」而言。
  • 四社族:隸屬於曹族。所謂「四社族」此名乃是日時日本人所命名者,而中國名則為「內優」,由「排剪」、「雁爾」、「美壟」及「塔蠟佮」四社構成。
  • 簡仔霧族:隸屬於曹族。此族似乎與平埔族「大武壟」同族。
  • 三石際族:「三石際社」之名乃取自附近之山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