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乃由日時高雄州屏東市及屏東、潮州、東港、恆春四郡構成,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是年十二月十一日 由高雄州分出高雄縣市及屏東市,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九月八日時,由原有之屏東市中又獨立分出屏東縣。如今之屏東轄下共分一市(屏東)、三鎮 (潮州、東港、恆春)及二十九鄉(長治、麟洛、九如、里港、鹽埔、高樹、萬巒、內埔、竹田、新埤、枋蔓、枋山、萬丹、新園、崁頂、林邊、南州、佳冬、琉 球、車城、滿洲、三地、霧台、瑪加、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
一、屏東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屏東市
此地原為平埔馬卡道族「阿猴社」(Akauw)之定居所在地。今日所稱之「阿猴社」,原本應稱為「打狗社」或「打鼓社」, 佔居於「打狗港」(今日的高雄)沿海地方;「阿猴社」人於明朝末年時受到海寇林道乾的屠殺侵略,紛紛避居至此地,並改其社名為「阿猴社」 (Takau→Akau)。之後漢人移民又以「阿猴社」之漢語近音譯字再添上「林」字(因此地一帶原本為繁茂之森林),而稱呼此地為「阿猴林」或「雅猴 林」。《台灣府志》引〈陳少崖外記〉而記載道:「海寇林道乾,戰敗,蟻舟打鼓山下,恐復來攻,掠山下土蕃殺之,取其血和灰固舟,乃航于海,餘蕃走阿猴林 社。」
就當時的情形,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的《台灣紀略》亦曾記載道:「阿猴林,大樹蔽天,材木於是乎出。」又諸羅縣知縣季戲光的《台灣雜記》亦記載道:「鴉猴 林,在南路萆木社外,與傀儡蕃相接,深林茂竹,行數日不見日色,路徑錯雜,傀儡蕃常伏於此,截人取頭而去。」
清康熙四十年代,福佬移民於平埔族阿猴社所盤據之地:「阿猴林」的中心地區建立村庄,而以「阿猴」為其庄名。清乾隆初年之時此地已形成街肆,「阿猴街」之 名則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後來漢人又利用同音雅字而將此地之地名寫作「阿侯街」。日本佔領台灣之後,起初對此地仍沿用舊名,直 至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地方制度改正時,因此地位於「半屏山」之東方,故改稱此地為「屏東」。
此地古時屬於港西中里,清領之後漢人移民由鳳山地方越過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進入此地一帶,並驅逐先住的平埔族,積極伐木進行開墾,清康熙四十二年 (西元一七○三年)時,有方、江、李三姓的福佬移民共同為墾首,盛大招佃進行開墾,而終於拓成今日屏東市的「大湖」、「公館」、「阿猴」、「歸來」、「崇 蘭」等庄。
二、潮州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潮州 所謂「潮州」自古以來則隸屬於港東上里的中部,而成為此里的主要發展地區。此里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力力社」之根據所在 地,今日的新園鄉「力社」即為其故址。清康熙中葉時,有廣東潮州府客家移民開始前來開拓此地,當時依原籍貫地名之名稱將此地命名為「潮州庄」;而清乾隆年 間,又有台灣府(即今日之台南)的張姓富商前來此地經營商業貿易,之後,大量福佬移民便逐漸聚集而來,約於清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左右時此地已 形成一繁榮街區,當時並取名為「虎仔街」,但通常仍以「潮州街」為名。街內有一廣澤尊王廟,相傳乃是由張國俊募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 |
|
三、東港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2.東港 明鄭時期入墾台灣的漢人大多為大陸福建省及廣東省之移民,他們由海峽西岸陸續向東方移殖,起初多數抵達台灣屏東北方之海 港,由於此地為位居大陸東方之海港,故被當時的福建籍、廣東籍移民慣稱為「東港」。「東港」當地至今仍保存有著名的「燒王船」祭典,當地居民祭拜昔日於海 上航行不幸遭到溺斃的唐代各姓王爺,並祈求保佑居於東港之海上子民。「東港」一地昔日原本為對中國大陸貿易的南台灣一大重要門戶,其港勢甚至勝過當時的 「打狗港」(今日的高雄港)。 昔日「東港」的主腦市街,約位於東港溪口的西岸「鹽埔仔庄」(即今日新園鄉的一部份)附近,當時於此地居住的人家約共有六、七百戶左右。清康熙年間時, 漳、泉籍移民開始陸續移殖於此地,而此地因夾在「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與「東港溪」二溪之間,每年雨期之時溪水時常氾濫,造成鄰近房舍浸水,耕地 大量流失,移民受災不淺,尤其清同治年間洪水屢次肆虐破壞,造成此地鄰近市街流失過半(約四百餘戶),原居於此地之街民於是決定舉街遷移至溪東的現今位 置。此地一帶原本屬於海埔地,並為邱姓移民受官給墾之地,直至清乾隆十八年(西元一七五三年)時,邱姓移民將濱海部分分售給鄭姓及張姓之移民,東部則賣予 一蔡姓移民,當地街民再由以上三姓讓渡得其土地,並於清同治年間移築市街,於是「鹽埔仔」的舊市街地遂逐漸轉變而為新興之埔地。 《鳳山縣採訪冊》就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時的情形記載道:「東港,兩岸相距三里許,深丈餘,內地商船往來貿易,為舟艘輻輳之區。」後來因東港溪水逐漸變淺,河身遂日益不適於船舶之碇泊。 關於今日屬於東港鎮各部落的開拓情形,約於清乾隆初年,有陳、蘇、洪、李、莊五姓之泉州移民由「茄籐港」(即今日之南屏港)登陸,起初以捕魚為生,同時也 陸續進行開墾「大潭新」、「下廓」、「三西和」等庄。清乾隆中葉時,有陳志等人由「七埤厝」(今日之南州鄉七塊厝)附近進入東港溪東方,開始開拓新街及 「內關帝」一帶地區,而所謂「內關帝」即指往昔移民所慣稱之「關帝港」。 例2.南屏 所謂「南屏」,即是指「茄籐港」而言,昔日靠近東港的南方,有一港名為「茄籐港」,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正式開其 地為島內貿易所,在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便記載道:「無大商船停泊,惟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之後又記載道: 「茄籐港,向係內海,司通舟楫,乾隆十三年經里民修濬,自府港(台江)直達縣治(鳳山)之彌陀港,民甚便之。嗣為港邊姥裏相美二塭奸民,藉端抽稅,互相爭 控,因而禁塞,販運悉由外洋,多有不測。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覺羅四明,檄委台灣知縣夏瑚、鳳山知縣秦其渭,會勘捐俸疏濬,仍通舟楫,並飭二縣,每歲秋季,挑 挖一次,以免壅塞。」而《鳳山縣採訪冊》中亦記載道:「茄籐港,即南平港。」後來此港逐漸被外海沖積而來的土沙所淤塞,並逐漸形成一直線而失去原有港灣的 形質,此地遂轉變為一海埔新興地。 |
|
四、恆春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恆春 「恆 春」一地原本乃是屬於高砂排灣族所佔據之地區,因當地西部海岸之「車城」附近多產一種蘭科植物,當地之排灣族乃以此植物名做為此一帶地區的總地名,之後漢 族移民則將其翻譯成「瑯嶠」(瑯嬌、郎嶠、瑯嶠、郎嬌等等),至荷蘭時期之荷蘭人則將之翻譯作「Longkiauw」、「Lanckjan」、 「Lonckijuo」等等。在日本明治七年,即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出兵征伐此地牡丹社後,同年十二月,當時的船政大臣沈葆楨、台灣知府周懋 琦及總兵曾元福三人聯名上疏請准於此地新設立一縣,並建立縣城於「猴洞」(此地位於今日之恆春鎮內),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開工,翌年竣工。 此地因位於台灣之南端,氣候十分溫和,恆如春季,故以「恆春」為其縣名,以「恆春城」為地名,「恆春街」的名稱亦由此而起。清代出版的《恆春縣志》中記載 道:「『恆』邑四時皆『春』……冬至前後,苟無大風,單裌,可卒歲……命名取義,故曰『恆春』」。 而所謂「猴洞」原本乃是恆春城內的一座小小山丘,此山之中有一座洞窟,以往乃是當地猴子之棲息所在,故名「猴洞」。此外,昔日原本佔居此地方的排灣族「龍 鑾社」,原本是由台東地區南進而來,當時多將族人所砍下的異族頭顱收藏於此地;而所謂「恆春城」所在之地,即為「猴洞」一帶地區,原本為原聚居於今日萬巒 鄉赤山的平埔族馬卡道族「力力社」於清道光初年左右移來開拓之地。相傳當時此「力力社」的原居住地被外來移民侵占,同族中的一部份於是南下逐漸抵達此地, 並與當地的土著高砂排灣族簽定合約,利用若干隻水牛換取土地而定居。當時之移民擁有許多水牛,雖可利用水牛進行墾耕,但缺乏水利之便,農耕收成並不理想, 少數的同族於是分離,陸續進入附近四重溪的谷地,之後又逐漸移居於「射麻裡」的丘地地區;而當恆春建城之時,在其地的同族再被遷移至東門外的山腳庄附近。 例2.墾丁 相傳此地因作為早期前來此地開墾的眾多壯丁居住的部落,故取名為「墾丁」。 例3.虎頭山 此地正當恆春至車城之中路,庄內有一小亭,名為「飲和亭」。此一帶地區大致約為一望無際之埔地,夏季氣候炎熱時,趕路之行 人經過此地時頗感艱辛,故在恆春建城的同時,由城內商民鄭萬達等人捐資建立此亭,以作為行人憩息之所。又「虎頭山」之名,乃取自其山山形,《台灣府志》中 便記載道:「虎頭山,員厚高卓,昂似虎頭,故名。」 例4.貓子坑 此地原本為從台東遷移來的排灣族「貓子社」之根據地,清乾隆初年時由漳、泉二籍移民拓成之後,再成立「虎頭山庄」。 例5.沙馬磯 此地之地名也可以寫作「沙馬崎」或「沙馬機」,昔日此地乃以台灣的極南端而聞名,又可稱之為「沙馬磯頭」。清乾隆二十九年 (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記載道:「台灣府,南抵沙馬磯頭四百六十里,是曰南路。」而其所附之台灣府圖,則將此地名記在相當於今日 西南岬即「貓鼻頭」的位置上。《台灣府志》(續修)中亦針對此山記載道:「沙馬磯頭山,龍從磅薄,直抵海中,呂宋往來船,皆以此山為指南。」書中所說之 「沙馬磯頭山」便是指南灣背後的山崗而言。又《赤崁筆談》〈形勢〉中亦記載道:「南路界盡沙馬磯頭,相傳地脈直接呂宋,凡船走呂宋,必由之,東方大洋有 澳,名龜那禿,北風時大船可泊。」總之,古時之「沙馬磯」即為今日恆春的西南岬,亦即指「貓鼻頭」而言;而所謂「龜那禿」(即「龜仔角」,亦即西洋人所說 之「Kualut」)則應是翻譯自此地之高砂族社名,乃是指「南灣」附近而言。今日恆春鎮大樹房內有一地俗稱為「沙尾堀」,乃是由此地總名稱「沙馬磯」經 過轉訛而遺留下來的地名。 例6.南灣 此地即西洋人所說的「Kwaling Bay」,此地位於台灣的南端,以南岬(即今日之鵝鸞鼻)與西南岬(即今日之貓鼻頭)形成直角而彎入,幾乎在其中央而命名為「大板埒港」(或者也可寫作 「大板轆港」)。「大板埒」之名乃翻譯自當地高砂族之語,此地可說是恆春地方之樞要吞吐港,除每年七、八、九三個月間的強烈南風之外,即使冬季北東吹起強 風時,船隻之碇泊亦十分安全。此外,在南岬的西北西方有一小港,名為「馬頭港」,此港僅允許小型舟船進入。 例7.大樹房 此地之地名於古時候也多寫作「大繡房」或「大琇房」,此地原本屬於高砂排灣族「龜仔兒社」,即「龜仔角」之佔據區域,清領初期之康熙年間,鄭氏之屯兵仍逗留在此地附近一帶,直至清乾隆初年時才有福佬移民陸續移入此區,並進行開墾之活動。 例8.鵝鸞鼻 即「南岬」,此地乃位於南灣的東角,此地之地名則翻譯自排灣族之地名:「鵝鑾」,並添加可以表示「岬角」之意的「鼻」字, 而合稱為「鵝鸞鼻」。而其附近的部落名為「鵝鸞鼻」亦由此而起。此地原本屬於排灣族龜仔兒社的區域,清光緒年間經移民之開墾而逐漸開拓就緒,首先建立的部 落是位於大尖石麓的「墾丁」附近。此地西岸近海之中,有一岩礁屹立,其形狀有如船舶張帆,故取名為「船帆石」,而鄰近海岸的部落亦因此而命名為「船帆 庄」。 例9.鵝鸞鼻燈塔 此燈塔位於鵝鸞鼻的北方約五百五十碼的位置。台灣南部的外海素為東洋航道必經之地,但此處海中多有暗礁,可稱天險,因此有 必要建設燈塔於此地點。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美國籍船隻「Rover」號遇風,不幸於七星岩附近觸礁沉沒,美國於是要求當時的清朝政府於此地建 設燈塔,但未能實現。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發生牡丹社事件之後,日本與美國聯合強迫清朝政府於此地建設燈塔,於是清朝政府乃於清光緒元年(西元 一八七五年)正式開工興建燈塔,附帶條件則是由清國政府派兵勇駐守,而各國船隻之往來必須先獲准通行。當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於日本之 際,清朝兵勇遂將此燈塔完全加以破壞,明治三十年(西元一九八七年)六月時,再由台灣總督府對此燈塔加以修復並重新點火照明。 例10.七星岩 若自「鵝鸞鼻燈塔」向大海遠望,則朦朧可見一群狀小島,西洋人稱之為「Vele Rete Rocks」(其義為「裂岩島」)。《日本海路誌》中曾記載該群小島為在鵝鸞鼻至南西九浬處間之孤立岩的一團,佔地長約一浬,或露出,或隱沒。其中最高的 二岩,於北微西與南微東相對峙,其高十五呎乃至二十五呎,此簇岩附近水深十七尋乃至五十尋,但僅其南東面半浬處為十九尋。此簇岩與台灣南端間之水道雖安 全,但時而全面發生強烈的激湍,其狀恰似淺灘上的破浪。而所謂「七星岩」之名,乃取自其形狀近似北斗七星之散佈於海上,故名。此「七星岩」島,於日時乃為 日本領土之最南端。 |
五、長治鄉.六、麟洛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長治」與「麟洛」於日時皆隸屬於「屏東郡」之「長興庄」,直至戰後才分立為二鄉。此二鄉之居民約以客家籍移民佔絕大多數,亦即一般所謂之「客家庄」,相傳約開拓於清康熙年間。 例1.長治 長治鄉西邊鄰接屏東市,原本屬於平埔西拉雅族之居住地區之一,因之後有漢人軍民大批進入此地定居,為祈求長治久安之故而取名為「長治」。 例2.麟洛 在屏東市東鄰的水鄉村,早期仍屬於平埔西拉雅族之生活區域,之後有漢人進入此地開墾並陸續建立「田心」、「下柳」、「西勢」及「麟洛」各村,可能因當時此地有平埔族「麟洛社」於此地居住,在台灣光復之後,漢人便以「麟洛」代稱此鄉之名。 |
七、九如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九如 所謂「九如」,古時則多稱之為「九塊厝」,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九塊」而成立一庄,取名為「九塊庄」,直至戰後才又改稱為「九如鄉」。 例2.下冷坑 昔日介在「武洛」及「番仔寮」二溪之間的一帶大致約為溪埔之地,當時習慣稱此地為「永寧洲」,或者也稱為「永定洲」。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左右,由陳夢元率領眾人開始對此地進行開拓,不久即成立一庄,取名為「冷水坑庄」。 |
八、里港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里港 此地原本稱作「阿里港」,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里港」。清康熙五十年代時由福佬移民開始積極開拓此 地,至清乾隆初年時,此地已然形成「阿里港街」,此「阿里港街」之名,首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清乾隆二十六 年(西元一七六一年),當地縣丞由「萬丹街」遷移設於此地,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二年)由莊鄉生倡建「雙慈宮」於街內奉祀媽祖,同年立於此廟頭門樓 東壁之縣丞的〈禁開賭強乞剪綹〉碑中則記載道:「阿里港街、媽祖宮前、市仔頭、營盤口、仁和街、國王廟前、永安街、北勢街等處柵內各街,正商民往來輻輳貿 易交關之所。」由此記載可知當時「阿里港街」已成為此地方之重要貨物集散市場。 例2.搭樓 此地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搭樓社」之根據地,而「搭樓」之庄名則由此「搭樓社」之社名翻譯而來。 例3.武洛 此地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武洛社」(即「大澤機社」)之所在地,此部族在清康熙年間被客家籍移民侵占其故土「武洛」,於是 大舉移居至東方高砂族界附近的今日高樹鄉「加蚋埔」附近,後來此地又有福佬籍移民陸續移入雜居,當初亦曾屢次與當地高砂「奢連族」發生衝突,但終以武力征 服,逐漸拓地而定居。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的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記載:「武洛社,性鷙悍,逼近傀儡山,先是傀儡生蕃,欺其社 小人微,欲滅之,士官糾集社蕃,往鬥大敗生蕃,戮其眾無算,由是傀儡攝服,不敢窺境,其子孫作歌以頌祖功,冬春捕鹿採薪,群歌相和,音極亢烈,生蕃聞之, 知為武洛社蕃,無敢出以攖其鋒者。」 |
九、鹽埔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鹽埔 此「鹽埔」一地相傳乃於清康熙年間,由方、江、李三姓移民開拓就緒。因隘寮溪上游之支流數十條在此地附近形成網狀支流之網埔地,早期有開墾之移民在此地進行墾耕,發現此地的土壤富含有鹽分,故稱呼此地為「鹹埔」,日據時期才又將此地地名由「鹹埔」改稱為「鹽埔」。 |
十、高樹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高樹 此地原本稱作「高樹下」,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高樹」。此地屬於高屏溪上游地帶,漢人進入此地開墾之 初期,選擇在高位河階之處建立聚落居住,又因此地屬於河川網路縱橫交錯地區,水量十分豐沛,處處長滿高大之樹林,故慣稱之為「高樹下」。此地原本亦為高砂 排灣族拉瓦爾群之居住棲息地,清代客家籍移民亦在當地樹林處建立村落,當時則取名為「大樹村」、「大埔村」。 例2.加蚋埔 相傳「加蚋埔」一地乃是平埔馬卡道族「武洛社」於清康熙年間因遭到客家移民之驅逐而新遷居之地。 |
十一、萬巒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萬巒 此地位於東港溪上游以東,境內有「萬巒村」,尤其自「萬安村」至「萬金村」以東地區,乃僅僅鄰接萬山重疊之泰武鄉,因該處山巒起伏,故移民將此地稱為「萬巒」。 例2.赤山(地名) 原居於今日新園鄉力社的平埔馬卡道族「力力社」,因遭受到福佬籍移民不斷的逼迫侵占,遂於清康熙五十年代時退居至此地定 居,當時此地附近一帶仍為繁茂之森林,於是移民乃構居於林中,並逐漸進行開拓而從事農耕。清乾隆末年之時福佬人又進入此地雜居,於是漸漸形成一村莊,取名 為「赤山庄」,俗稱則為「大林庄」。 例3.赤山(山名) 所謂「赤山」,原本是孤立於「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東岸平原之一座山丘,有南北二丘相鄰連,「滾水山」在北方, 「鯉魚山」則在南方,因二丘相連之故,遂又取名為「兩魚山」。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出版的《鳳山縣採訪冊》中針對此二山而記載道:「兩魚山,在 港西里淡水溪邊,平地起突,二山相連,勢如雙鯉,故名。」此處山丘乃屬於一種泥火山,古來以「赤山噴火」之傳說記載於文獻之中,因而慣稱其為「赤山」。 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出版的《鳳山縣志》中曾記載道:「港西里赤山之頂,不時山裂,湧泥如火焰,隨之有火無煙,取薪芻置其上,則煙起,名曰赤 山。」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亦記載道:「赤山,在鳳山縣志東里,由鳳山過淡水溪,陂地平衍,時有火出其上。」又 曰:「湯泉,在下淡水社,源出赤山,水流如湯,亦無定處。」上述的《鳳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滾水山,不甚高,頂湧溫泉,先是瀵湧出泉,水多泥淤,至乾 隆十二年,始湧溫泉,近地不生草。」 而就其破裂,《台灣府志》中亦記載道:「康熙六十一年夏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湧出黑泥,至次日夜間,出火光,高丈餘。」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 中則引南路參將陳倫炯的報告為:「康熙壬寅(六十一年)七月十一日,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湧出黑泥,至次日夜間,出火光高丈餘,熱氣炙人,亦多 不敢近,有疑出磺者。參將陳倫炯報稱,赤山上一崙頗平,東南百餘步臨冷水坑,縱橫百三十步,土人稱,自紅毛偽鄭及入版圖後,遞年出火,或連兩晝夜,或竟日 夜而止,今自申至丑,較昔年稍低。查炯硫穴,則黃黑不一。佳者質重有光芒,風至則硫氣甚惡,半里草木不生。今近火處草色蔚青,遍山,土蕃稍植,土色亦無光 芒。濕氣有如黑沙,及乾色白,輕鬆不異土。雖按法煎煉,全無磺味。」又云:「雍正癸卯(元年)六月二十六日,赤山邊,酉戌二時,紅光燭天地,二孔衝開,黑 泥流出,四圍草木皆為煨燼。」日領之後第一次破裂,是在明治三十四年(西元一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時土塊噴騰三丈餘,繼而並發湧出大量瓦斯及滾燙 熱水。 |
十二、內埔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內埔 此地位居於隘寮溪上游之東岸,東港溪上游支流之西岸,早期移民由潮州鎮及竹田鄉往上游的內側荒埔陸續進行開墾活動,並逐漸形成定居之村庄;因昔日此地附近一帶原為荒埔,又建庄於埔內,故取名為「內埔」。 例2.隘寮 清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七年)左右,有來自泉州之移民由當時的「阿猴林」(即今日的屏東)地方東向進入隘寮溪的上游高 砂族界,起初於「西瓜園庄」附近開始著手進行開墾,但因該地缺乏水利之便,遂於同年之時又再度遷移至較南方的此地,並且與當地先住的平埔族雜居,一方面與 附近的高砂族講和,一方面又設隘以防備高砂族之侵害而漸漸拓殖就緒,而「隘寮」之地名便由此而起。後來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時,因隘寮溪的洪水 氾濫,造成附近田園大量流失,於是又新建立一新庄地而遷居,並俗稱其為「新隘寮」,今日所謂之「舊隘寮」則是其遺跡所在。 例3.番子厝 所謂「番子厝」乃位於「隘寮」南方的高砂族界下浮圳,原本為被移民驅逐的平埔族遷來與高砂族連族講和、通婚、交換物品而拓墾之地,故取名為「番子厝」。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時,有福佬籍移民前來此地雜居,並開鑿埤圳以增加水利之便,積極開拓附近田園。 例4.老東勢 所謂「老東勢」乃是界於「隘寮溪」與「東溪」之間而亙「下淡水溪」(今日之高屏溪)東岸的一區,原本此地屬於平埔馬卡道族 「下淡水社」、「上淡水社」二社;清康熙年間時有客家籍移民遷移進此地定居,並由何、陳、王三姓之移民逐漸拓殖完成,並因作為客家人六堆部落的中心地帶而 得以持續不斷的發展。清康熙末年之時,當地移民之經營已遠及東方的高砂族界,直至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時,以客家人殺死高砂奢連族人為起端,此族 數百人暗伏於當時的「東勢庄」(即今日的「老東勢」)對客家人進行殺戮,因此附近的客家人亦大舉宣示兵威,積極勒緝兇手,此族社中遣送豬、布、籃等物品而 乞求歸附者多達七百餘口。而此時,此地移民的拓殖已經遠及山地之高砂族界,直至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又新設縣丞於「萬丹街」(但至清乾隆二十六年 時移於「阿里港」)。 |
十三、竹田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竹田 此地原本稱為「頓物」,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改稱為「竹田」。此地為廣東省客家籍移民之聚集地區,此地之客 家移民約佔九成以上;此地有一水潭,不但供給下游約一百多畝良田之灌溉用水,也成為附近居民丟棄廢物及清洗污穢的地方,客家語稱此潭為「頓物潭」,該村庄 也就被慣稱為「頓物庄」,而客家語中所謂之「頓」,便是一般漢人所說的「丟」或「擲」之意。 由於該村庄田園之四周盛產竹林,故附近有村庄取名為「竹田村」與「竹南村」,日本領台時期,因日本不懂當地原地名「頓物」之意義,而直接改稱此地為「竹田」。 例2.西勢 此地古時隸屬於「港溪下里」,庄內建有「忠義亭」。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發生朱一貴之亂時,下淡水溪(今日之 高屏溪)岸的客家庄民相誓倡義,大事效力疆場。朱一貴之亂平定之後,清帝聖祖為賞其功,旌其里曰「懷忠」,並敕賜匾額。於是閩浙總督覺羅滿保為之建亭,命 名為「忠義亭」,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巡視台灣御史覺羅伯修及高山,再加以重新整修而擴大其規模。原亭內奉祀清帝的牌位,以後該地若發生重大情 事,則成為當地客家族人舉行會議之商議場所。 |
十四、新埤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埤 此地原本稱為「新埤頭」,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簡稱為「新埤」。林邊溪北岸海拔約只十三公尺,清代客家籍移 民在此地修建人工蓄水池,以利當地農田之開墾與耕作,因客家移民習慣將人工池稱做「陂」或「埤」,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所以便為該地取名為「新埤 頭」。鄉內南岸附近則隸屬於古時之東岸社。 |
十五、枋寮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枋寮 此地於早期俗稱「枋仔樹」,此乃因此地附近一帶原本為繁茂蓊鬱之森林,並出產高貴之檀木,於是約於清康熙年間時遂有福佬移 民為伐木之目的而陸續遷移進入此地,修築「枋寮」(即今日所說之「窩棚」)而居住,所謂「枋寮」之地名即因此而起,例如清代出版的《鳳山縣志》中便記載 道:「枋寮街購料造船木匠屯聚之所也」。 當時所採伐的木材,多於此地附近之海岸裝船而運輸至對岸,清康熙末年左右,此地之市況逐漸興盛,直至清乾隆初年,又有福佬籍移民七人集資合股,自為墾首, 招徠大量佃戶進行開墾,清乾隆二十一、二年(西元一七五六、一七五七年)左右此地已形成一街肆,取名為「枋寮口街」,此街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 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 至清道光六年(西元一八二六年)左右,此地已經聚集有約七百多戶人家,於是成為台灣南端的重要貨物集散之地。清道光十年(西元一八三○年)時又有林光輝等 人於此街內倡建「德興宮」,奉祀媽祖。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此地方附近的「頂苦溪」、「下苦溪」二條溪流發生氾濫,附近的房屋大多流失。清 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興隆內里」(即今日高雄市之「左營」一帶)的巡檢移駐於此地。清同治九年(西元一八七○年)因發生大地震,此地之街肆大半破 損,且屢次遭受水災肆虐破壞,於是原居於此地之居民大多遷移至今日鄉內「水底寮」及「林邊鄉」地方定居,此地於是日漸衰頹。 「枋寮」附近的海岸,幾乎為一直線,並不具有港灣之優良形勢,而「枋寮」亦缺乏任何遮蔽物可用以防備外海侵襲之波浪,因此十分不便於船舶之碇泊。明治二十 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十月十一日,日本軍第二師團便由此地之海岸登陸,途經鳳山而直接逼迫台南。 |
十六、枋山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枋山 此地位於「枋山溪」(舊稱「莿桐腳溪」)北岸,「率芒溪」以南,「四重溪」以北,為一極端狹長的沿海長條形地帶,亦即位於 「枋寮」之南鄰,東邊緊接山脈地區,故亦盛產各種木材,因此聚落乃位於山腳之下,故稱之為「枋山」。清領後之清康熙年間,原居於「下淡水溪」(即今日之 「高屏溪」)地方的福佬移民企圖前來移殖於此地方,一方面由陸路進入「莿桐腳溪」北方的「枋山」及溪口的「莿桐腳」,另一方面則經由海路登陸「楓港溪」口 的「楓港」,創立開墾移殖之端緒。 例2.楓港 此地原本屬於排灣族「射武力社」的活動區域,清康熙年間時,福佬籍移民與當地高砂族講和訂約,於是開創拓殖此地的端緒,至清乾隆三十至四十年代左右,又有泉州籍移民陳玉代率領同族之人大規模進行拓殖,並且逐漸拓墾成立一庄。 例3.加祿堂 此地之地名原本也寫作「嘉祿堂」或「加六堂」,自古即是進入「瑯嶠」(即今日之「恆春」)的隘門(關門)所在。清道光八年 (西元一八二八年)左右,泉州籍移民林枝全率領眾人前來開拓此地,但附近高砂族之侵擾不絕,不得已開墾活動遂為之停止。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左 右,又有人計劃開墾此地區,然亦因附近高砂族仍侵擾破壞,而導致已經開墾之地最終仍全歸於荒廢;直至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三年)左右,泉州籍移民陳 三傑由林枝全居間與鄰近高砂族簽訂和約,終於得以安全進行開墾。 |
十七、萬丹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萬丹 「萬丹」位於古時港溪下里的西部,今日高屏溪下游東岸一帶,北邊緊鄰屏東市,東邊鄰接竹田鄉,南方則界鄰新園鄉與崁頂鄉, 早期此地屬於平埔西拉雅族之居住地,至今仍留有「社上村」、「社皮村」、「香社村」及「萬丹」等地名,後來便以「萬丹」作為全鄉之統稱。清雍正九年(西元 一七三一年)新設縣丞於此地,可知此地在當時早已形成一街肆。此街正當前往鳳山之要路所在,昔日即為港西上里之重要貨物集散市場。街內有一「萬泉寺」,奉 祀觀音菩薩,為清乾隆三十九年(西元一七七四年)左右由李振利等人集資募建而成;又「將軍廟」則為清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年)時由吳善心等人集資募建 而成。關於這「將軍廟」,《鳳山縣採訪冊》中有簡略之記載:「祀陳將軍,乾隆五十一年莊大田之亂時,將軍曾引兵禦賊,陣亡於此。」 例2.社皮 所謂「社皮」乃是平埔族馬卡道族「麻崙社」,即「下淡水社」(下澹水社)之故址所在地;「社皮庄」內的「上社皮」,則為平埔族「大木蓮社」即「上淡水社」之故址,此社亦即為當時荷蘭人所稱的「Takareing」。「社皮」約建庄於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年)左右。 例3.頂林子 此地原本也稱作「舊檳榔林莊」。 例4.鯉魚山 此山在萬丹鄉「後庄子」附近,為一泥火山,其西麓小溪之中有無數小孔,不斷發散出小量的灰白色泥水以及微弱之氣泡,每年亦大爆發一次;而其噴出口雖有時持續七、八年固定不變,但通常會呈現東向西之移動。 |
十八、新園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園 「新園」一地為新開墾的旱田區,因漢人經常將水田稱之為「田」,而將旱田稱之為「園」,而此地早期並無水圳,屬於旱田區, 故取名為「新園」。此地為介於「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以及「東港溪」二溪之間的海岸地帶,當時以「新園」為中心地之附近地區,原本皆為一洲埔地 形。清康熙年間時,當時「東港」的主腦市街建立在東港溪之西岸,也就是今日新園鄉內「鹽埔」的一部份(清同治年間移至現今之位置)。清乾隆年間來自漳、泉 二地之移民開始陸續進入此地進行開拓,「新園街」之名則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之中。 例2.仙公廟 此庄內有所謂「仙隆宮」,奉祀仙公,亦即指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故取名為「仙公廟」。而此「仙公廟」相傳乃是由監生高肇輝創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一七八○年)左右。 |
十九、崁頂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崁頂 此地於古時乃隸屬於東港郡「新園庄」(即今日之「新園鄉」),直至戰後才獨立分立成一「崁頂鄉」。早期漢人在潮州街西南四 公里之處的一個小山崖上建立村落,並取名為「崁頂」,而這附近一帶原本亦為平埔西拉雅族「力力社」之故居。「崁頂街」,昔日屬港東上里的南部,而成為此里 之中最先開始發展的街肆,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設立巡檢以利地方之稽查工作,並兼以檢查東港之船隻;至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原本之巡 檢遷移至今日高雄市左營區之舊城。崁頂街內有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十一月有關保護墓塚的禁碑記載:「港東之里,有街曰崁頂,人煙輻輳,四民雲 集,巍然一巨鎮也,東望傀儡,蜿蜒磅薄趨街首,而闢康衢,西北有埔,形城陟起,寬且厚,實為本街藩屏,各庄門戶焉。」可知當時此地已經成為一中心市場,後 來隨著附近「潮州庄」的不斷快速發展,此地之商勢遂逐漸轉移至「潮州庄」。 例2.力社 此地於日時隸屬於「新園庄」,直至戰後才改隸於「崁頂鄉」。此地原本是平埔馬卡道族「力力社」之根據地,清康熙中葉時,有 泉州籍移民施文標等人開始進入此區進行開墾,並購得平埔族之地自為墾首而開啟拓殖之端緒。至於原居於此地之平埔族則約於清康熙五十年代時,遷移至較東界之 今日萬巒鄉「赤山」附近定居。 |
二十、林邊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林邊 此地原本稱為「林仔邊」,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簡稱為「林邊」。此地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阿加社」,又名「放 索社」之根據地,因此地一帶的樹林繁茂,而當時的移民選在林區之邊緣建立起聚落,故為當地取名為「林邊」。原本「林仔邊溪」下游的西岸,早在鄭時便為被逐 出北方平原的平埔馬卡道族「放索社」之退居根據地。當時鄭將泉州人蔡、蔣二姓,由當時的「茄籐港」(即今日之「南屏港」)登陸而進行開拓平埔族之地,並建 立一庄,取名為「西勢庄」(位於今日林邊鄉殛子口的一部份)。清領之後之康熙年間,漳、泉之福佬移民及潮州客家移民多有向此地移殖者,持續以耕作或侵占等 方式逐漸進入此地較內部之區域,首先建立今日林邊鄉內的「田墘厝」以及「林仔邊」二庄,繼而才有「竹仔腳」等庄之陸續建立。 例2.放索 此地屬於「田墘厝」,為「放索社」之故址。此「放索社」之原址在今日高雄縣大社鄉「大社」附近,因「放索社」人於鄭時被漢族移民驅逐,而退居於此地。 |
二十一、南州鄉林邊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南州 此地於日時稱之為「溪洲」,而隸屬於東港郡「林邊庄」(即今日之「林邊鄉」),直至戰後才改稱為「南州」,並獨立成為一 鄉。此地因位於屏東溪洲溪南岸之地帶,原本稱為「溪洲」,由於此「溪洲」之地名與其他地區重複,當地又屬於「溪洲溪」與「後寮溪」氾濫地區之洲埔地帶,故 於日據時期正式改名為「南洲」。而所謂「溪洲庄」,相傳乃是於清嘉慶年間由泉州籍移民余、許二姓之族人開始建庄而開拓就緒。 例2.車路墘 此地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奢連社」,又名「茄籐社」之根據地,又可稱作「番厝庄」。清乾隆初年泉州蔡姓移民率先進入此地,並與當地的平埔族雜居營生,之後又有同籍之陳、鄭、李、林、孫等各姓之移民陸續移來,並獲得平埔族之土地。 例3.七塊厝 此地初時原本稱作「萬興庄」,里俗則多稱之為「番子厝」,起初有七間住屋,因此取名為「七塊厝庄」,後來「七塊厝」之名遂成為普遍使用的地名。清乾隆初年客家籍移民葉吉開始開拓此庄的一部份地區,之後再由泉州蔡、傅、李、湯四姓之移民開拓其餘埔地。 例4.巷子內 清乾隆末年之時,開始有泉州籍之移民陳光建遷入此地,之後同籍之移民紀愛華與同伴約五、六人亦遷至此地,直至清嘉慶年間,又有林姓漳州移民及劉姓客家移民相繼前來開墾。 例5.崙子頂 此地為「溪洲庄」的一部份,清嘉慶年間由泉州籍移民林文龍、林笞、林荷兄弟聯手開拓完成。 例6.牛埔、濫頭 此「牛埔」及「濫頭」附近地區,相傳乃是於清乾隆末年之時由林、陳、劉三姓之泉州籍移民拓殖完成。 |
二十二、佳冬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佳冬 此地海拔僅約六公尺,原本多慣稱為「茄苳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時才以同音雅字而簡稱為「佳冬」。此地方 原本為平埔馬卡道族「茄藤社」,又名「茄籐社」之故址,所謂「茄苳」(或「茄籐」)即譯自其發音。上述之「茄籐港」(即指「南平港」,今日之東港鎮「南 屏」),昔日為漢族移民之登陸地,起初稱為「茄苳腳庄」。此「茄苳腳」地方,於清朝雍正年間由嘉應州客家移民著手進行開墾,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 年)林爽文的同黨莊大田作亂之時,因遭受其餘孽的擾亂,附近庄民遂逃避至今日「內埔鄉」以及「萬巒鄉」等地,「茄苳腳」遂一度歸於荒蕪。清朝道光咸豐年 間,林、張、朱、吳四姓為墾首,逐漸將此地開墾完成。 例2.大武丁、武丁潭 即古時所說的地名「武丁」,而所謂的「大武丁」根據傳說乃是一部份高砂排灣族的發祥地。 |
二十三、琉球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琉球嶼 此地俗稱為「小琉球」,或者也稱為「剖腹山嶼」,西洋人則習慣稱此地為「Lambay」島,十七世紀佔據台灣的荷蘭人則稱 此地為「t'Goude leeunis Eyland」(在荷蘭語中乃是「金獅島」之意)。此島在距離東港西南約十一海里處,島形約為不完整之橢圓形,島的中央有一座丘陵,稱為「剖腹山」,「剖 腹山嶼」之名應是由此山而起。頂上雖然平坦,但四方支出起伏,幾乎無平地之存在,至於附近海岸則有珊瑚礁排列。此間有四灣可作為碇繫小舟之所,而移民的部 落皆位於澳岸,在北方者稱之為「白沙尾澳」,在東方者稱為「大寮澳」,在南方者稱為「天台澳」,在西方者則稱之為「杉板路澳」。 至於「小琉球」之名則似乎始於明朝末年鄭成功之時,並見於當時流寓者沈光文〈平台灣序〉之中。此島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之根據地,西洋島名「Lambay」 應即是轉訛自此族所取之島名。根據傳說,在年代不明的往昔,此族已遷居於台灣南部西海岸二層行溪下游的「喜樹港」(亦即今日之台南市「灣裡」),黃叔璥的 《番俗六考》中根據此段傳說記載道:「新港、蕭壟、麻豆各蕃(皆屬西拉雅族)昔住小琉球,後遷此。」俗稱為「烏鬼番」聚居遺址的石洞,在南方的「天台 澳」,《鳳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後有泉州人,往彼開墾,蕃不能容,泉人遂乘夜,縱火盡燔斃。」 原本移民定居於此島,在清領之後,東港的泉州人搭乘小船往來,搭建草寮於北方的「白沙尾澳」而定居,僧侶陳明山於是於此地創建「王爺廟」。黃叔璥的《台海 使槎錄》中根據清康熙末年的情形記載道:「小琉球社,對東港,地廣約二十餘里,久無蕃社餉,同瑯嶠卑南,皆邑令代輸。山多林木,採薪者乘小艇登岸,水深難 以維繫,將舟牽拽岸上,結寮而居,近因偵緝餘孽,所司絕其往來。」而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發生朱一貴之亂之後,清政府為憂慮其餘黨潛竄為亂而 明令禁止移民往來。 至清乾隆初年左右,移民之足跡似乎暫時斷絕,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便記載道:「小琉球山,大海中,突起伊峰,蒼 鬱蔥翠,周圍三十餘里,中無人居,多產竹木椰子,下多巉巖巨石,船碇泊甚難,為鳳山水口。」但至清乾隆中葉,又有移民偷渡前來定居,在各澳形成部落。在東 方大寮澳的觀音寺,乃是由當地居民於清乾隆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九四年)時創建。當時此地屬於化外之地,直至清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才開始由當時 的台灣府安平鎮官陳現瀾實地巡視,調查戶口田園,並且加以課稅,而設置寮長統治之。及至清光緒三年(西元一八七七年)時,為防止宵小的藏匿,於是分駐水師 汛於當時的「白沙尾澳」。 而「天台澳」之石洞乃屬於石灰洞穴,洞中有若干鐘乳石及石筍。島的西北岸附近,有一被稱之為「花瓶石」的岩礁,針對「花瓶石」此一岩礁,《鳳山縣採訪冊》中即記載道:「花瓶石,峙海上,高二丈許,其上小松數株,類花枝插瓶然,故名」。 |
二十四、車城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車城 此地位於恆春半島西海岸,於明鄭時期原為鄭軍之登陸地之一,清康熙末年之後為漳州、泉州移民拓殖之重要根據地,而作為此地 方最古老的村街,其繁華的程度僅次於當時的恆春。當福佬籍移民形成部落之初,每每遭受高砂族之襲擊,於是環植木柵於四周圍以作為防禦之用,因此此地便被當 時之移民慣稱為「木材城」、「柴城」(Tash Siang),後來此以河洛語發音之地名又被轉訛而成為「車城」(Chiah Siang)。直至清乾隆末年,逐漸發展而形成一街肆繁盛景況。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等人作亂,南路的林黨之首莊大田兵敗勢衰,翌年十月率領其餘黨逃竄進入北方的尖山一帶。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 八八年)二月,將軍福康安水陸並進,兵分六隊,採取四面包抄之圍攻策略,於是月五日於尖山的石洞之中擒獲莊大田本人;而其水師的登陸地點便是當時的「車 城」,之後為紀念捷軍,便稱「車城」為「福安庄」,並於庄內的「福德祠」樹立石碑以稱頌其功。至清朝末年恆春修築縣城之前,「車城」皆為此地方之政治中 心,於清光緒六年(西元一八八○年)設「大營盤」,有許多士兵與馬車補給軍糧,以作為防禦高砂族的本部所在地。 例2.車城灣 此地又稱「瑯嶠灣」,乃是開於北方的「鼻仔頭」(又名「車城角」)與南方的龜山之間的一灣,昔日稱「魚房港」,亦即西洋人所稱的「Expedition Bay」。所謂「車城庄」在其灣岸的四重溪口,而「射寮庄」在其保力溪口。清乾隆初年,福佬移民開拓「射寮庄」一帶地區,而逐漸及於南部地方。 例3.龜山 此山位於後灣仔海岸,為一丘陵,山頂平坦,遠遠望之,猶如龜之浮游一般,故取名為「龜山」。至於排灣族對此山之命名則為「鍋底」之意。日本明治七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時,日本征台軍便由「龜山」附近登陸,並於此地設置軍事本營。 例4.四重溪 因此地為恆春北部四重溪上游之谷地,故依其溪名而為該地取名為「四重溪」。而「四重溪」此一溪名,原乃依其成四個彎曲的流狀而起。此地於清咸豐初年由客家籍移民拓成,庄內四重溪中游的西岸有碳酸質溫泉,日本佔台時期已開拓成為遊浴之地。 例5.石門 此地位於「車城溪」之上游,距離四重溪溫泉場約三公里之處。因位於恆春的北界、中央山脈的盡頭、西方的虱母山與東方的五重 溪山相逼近而屹立,其間四重溪流的隘峽所開之處,恰如一關門之狀,「石門」之名遂因此而起,此地名在排灣族語中則原為「相逢地」之意。日本明治七年(西元 一八七四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時,日本軍隊曾於此地遭遇當地排灣族的激烈抵抗而死傷慘重。 例6.統埔 此地原本稱為「統領埔」,隸屬於鄭時鄭軍開拓之地。當初鄭氏之軍隊自「車城灣」登陸,逐漸推展其開屯之區域,當時之林姓統 領建立營盤於東方的「康榔埔」,而「統領埔」之名亦因此而起。當時庄內有五十四名日本琉球藩民之墓,此乃因日本明治四年(西元一八七一年)時有琉球藩民漂 流抵達恆春東海岸的「八瑤灣」,不幸被當地的排灣族人殺害,當時該墓位於石門內高砂族之地,至明治七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發生牡丹社事件之後才移修於此 地,墓石高五尺,表面刻有「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十二字。 |
二十五、滿洲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滿洲 此地原本稱為「蚊蟀」,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才改稱為「滿州」。此地原本屬於高砂排灣族「蚊蟀山頂社」之所在 地,所謂「蚊蟀」(Mangtsut)即翻譯自其社名之漢語地名。清雍正年間,「保力庄」(屬於今日之「車城鄉」)的客家移民王那的足跡首次及於此地,之 後又有邱、烏、曾諸姓客家移民接踵遷移進入此地,當時移民慣稱此地為「蚊蟀埔」。清光緒三十年(西元一九○四年)之日據時期時,正式解除此地「蚊蟀山頂 社」之「蕃郡」而編入平地平埔族社,並雅化其地名為近音之「滿州」(台語發音為Manchiu)。 例2.射麻里 所謂「射麻里」,即今日之「永靖」,此地原本屬於自台東南下而來的高砂排灣族「射麻里社」的所在地;清嘉慶初年左右,有客家籍移民陸續移入此地進行擴展拓殖,並與當地的高砂族人雜居而逐漸開墾完成。此「射麻里社」於日時亦被編為平埔族社。 例3.豬勞束、港口 「豬勞束」及「港口」二庄乃是以「豬勞束」為中心的一區,原屬於高砂族「豬勞束社」之區域,清嘉慶初年客家移民於附近之港 口、溪口處建立起一庄,稱之為「港口庄」。「豬勞束社」的馴化程度頗高,財力狀況亦能與移民相比,於日本領台之後便傾心歸附,早在明治二十九年(西元一八 九六年)時即為高砂族的兒童教育,創設「國語」(日語)傳習所。明治三十四年左右(西元一九○一年),頭目潘文杰將同族數十人遷移至牡丹灣附近。明治三十 五年(西元一九○二年)時,又設置熱帶植物殖育場於「港口庄」附近。此「豬勞束社」於明治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年)亦被編為平埔族社。 例4.龜仔角 此「龜仔角」地名,乃是高砂族之語,為一位於恆春東南海岸墾丁附近的山上一小部落,日領後明治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年) 時才被編入行政區域之內,當時此地仍保存有若干之高砂族之色彩。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三月九日,美國船隻「Rover號」遇風觸礁,沈沒於七星岩 海上,船長Hunt夫婦及若干名船員搭乘小艇漂流至「龜仔角社」的海岸附近,不幸遭到當地社人之襲擊,盡數遭到殺戮。 例5.九個厝 此地原本屬於高砂排灣族「四林格社」之根據地。清同治末年時,漢族移民之足跡逐漸及於此地,並與當地之「阿眉族」雜居而聯合建立九個厝庄,故為該地取名為「九個厝」。 例6.萬里得 「四林格社」的「阿眉族」約於距今二百餘年之前移居於此地,而鳳山縣的移民亦於一百餘年之前移至此地定居。 例7.老佛 此「老佛」之地名乃為高砂族之語,為遷居恆春之「阿眉族」之故址所在地。 例8.巴龜兒 此地亦原為「阿眉族」之部落所在地。 例9.八瑤灣 此「八瑤灣」之名,亦為高砂族之語,「八瑤灣」為恆春東海岸「港仔鼻」與「南仁鼻」之間的一小小海灣。日本明治四年(即清 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十一月六日,琉球藩宮古島民共六十九人漂流至「八瑤灣」,其中三人溺死,其餘六十六人因迷路而進入附近深山之中,不幸被當地高 砂排灣族牡丹社人拉去,其中的五十四人慘遭殺害,只有十二人倖免而得以歸國,因此事件,日本政府遂出兵征伐牡丹社。 |
二十六、三地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三地 此地乃位於中央山脈南段西側、「隘寮南溪」至「尾寮山」之間,為高砂排灣族「三地門」(Santimon)等各社族人居住 之地。日據時期此地屬於屏東郡蕃地,直至台灣光復之後才獨立成為一鄉,並取名為「三地門」,直至民國七十九年(西元一九九○年)才又因應地方之要求而改稱 為「三地鄉」。 |
二十七、霧台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霧台 此地原本為魯凱族「傀儡」群「霧台社」(Butai)之聚集地區,魯凱族語中之「霧台」乃是指許多小社聚集而成的大社族,相當於漢族各姓氏中所謂的「大宗」。此地於日據時期屬於屏東郡蕃地,台灣光復之後才獨立成為一鄉,並正式定名為「霧台鄉」。 |
二十八、瑪加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瑪加 此地為西排灣族「瑪加雜牙雜牙」(Makazayazaya)社之居住地,在「隘寮溪」南岸海拔七百五十公尺的山坡地,排 灣語中「瑪加雜牙雜牙」便是指傾斜的山坡地。此地於日據時期亦屬於潮洲郡蕃地,直至台灣光復之後才獨立成為一鄉,並正式定名為「瑪加鄉」,如今此鄉內設有 全台第一大的「台灣山地文化園區」,保留有台灣先住民各部族之建築與各式文物。 |
二十九、泰武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泰武 此地位於「東港溪」上游以及「瓦魯斯溪」之間、中央山脈西側一帶,原有西排灣族「托窟文」(Tokubun)等三大社居住 在三千公尺的北大武山及二千八百公尺的南大武山之間的谷地,由於鄰近之台東縣已有「大武鄉」之地名,故此地在台灣光復之後不僅獨立成為一鄉,並且正式定名 為「泰武鄉」以與「大武鄉」有所區別。 |
三十、來義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來義 此地位於南大武山至力力溪之間的中央山脈地區,於日據時期屬於潮洲郡蕃地,台灣光復之後才以當地西排灣族「來義」 (Raii)大社之社名以作為此鄉之鄉名。清代則以近似音之台語發音而稱呼此地為「內社」,現今此地之鄉公所乃位於「窟那那巫」(Kunanau),排灣 語之意即指此地為「涼快的大樹下」。 |
三十一、春日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春日 昔日中央山脈西側之山區乃為排灣族之大本營根據地,本區有「喀蘇柏幹」(Kasuvongan)大社,日據時期由於日語將「春日」讀為「Kasuga」,於是將其簡化而改為「春日」鄉。 |
三十二、獅子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獅子 此地原本為排灣族支族「腳歐伯伯」(Chaobo obol)之聚集地區,當地之先住民傳說於「內獅村」中有一巨大岩石,其形狀酷似一隻獅子,故為當地命名為「獅子」。此地於日據時期屬於恆春郡蕃地,台灣光復之後才獨立成為一鄉,並正式定名為「獅子鄉」。 |
三十三、牡丹鄉[上一則][回選單] 例1.牡丹 北從太平洋海拔八百零三公尺的「女仍山」,南至五百九十二公尺的「四林格山」之間的中央山脈,素來即是高砂排灣族「蘇夸羅夸雷」(Suqaroqare)支族「趴立拉立克」(Parilalic)「牡丹社」之分佈地區,之後遂將該地簡稱為「牡丹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