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 花蓮

今日之花蓮乃隸屬於日時之花蓮港廳,如今轄下共分一市(花蓮)、二鎮(鳳林、玉里)及十鄉(新城、吉安、壽豐、光復、豐濱、瑞穗、富里、秀林、萬榮、卓溪)。

一、花蓮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花蓮市
昔日之花蓮舊街區原位於花蓮溪口一帶,後來因發生海水倒灌而造成氾濫成災,使得附近土地嚴重潮溼,原居於此地之移民聚落遂 逐漸往較北邊之美崙溪兩岸即今日之花蓮地區移動;由於此地之外海港灣有著名之「黑潮」暖流由南方向北方流動,至此則接觸到突出之海岸地形,使得此處之水流 自然形成所謂的「洄瀾狀」,而當時居於此地之漢人見到此番特殊景象,便將該處海港命名為「洄瀾港」(Huelankang),而由於河洛語中之「洄瀾」與 「花蓮」之發音十分相近,於是於清代時便將此處地名由較淺俗之「洄瀾港」雅化為「花蓮港」,直至日據時期時,才又由「花蓮港」簡稱為「花蓮」。
例2.花蓮縣
此縣於清代時屬於後山番區,清同治年間船政大臣沈葆楨的奏疏中已經記載有「花蓮港」三字,早期阿眉族把「花蓮港」叫做 「Tarawarai no pateyamai」(約略之讀音若以漢語翻譯約為「他拉我來諾八貼牙買」),此名在阿眉族語中即是「街肆鬧區」之意,可見此地以往便是當時各社族往來交 易的場所,之後根據台灣省民政廳之記載,此地於日據時期民國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七月一日時改稱為「花蓮港灣」,之後並於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 年)十二月十一日時正式設立「花蓮縣」。

例3.花蓮港
花蓮港為一外開之港灣,形成於奇萊平原台東海岸山脈北端與美崙山背後陡直之海岸間,至於花蓮溪口則開於港內之南岸,此花蓮 港於夏季之時,波浪較為平靜穩定,而冬季因有固定東北信風之吹拂,因此於冬季期間,港內之波浪升高,船舶的碇泊則有顯著之難度。此花蓮港於昔日時亦被稱之 為「洄瀾港」,此港名乃是起自此港之海岸的波浪水流每多呈現成洄瀾狀,而大約至遲於清康熙末年或雍正乾隆年間之時,便已利用以近音之雅字而將此港由「洄瀾 港」改稱為「花蓮港」。 此外,所謂「花蓮港」的主腦地約有二處,其一是靠近花蓮溪口的「花蓮港街」,清同治年間有大量移民移往奇萊平原從事交易活動,促使此地漸漸發展,至清同治 末年時已形成一條約有四十餘戶之街肆。另一處則是位於美崙山下(昔日又名為「里浪港」)的「新港街」,相傳此街約創建於清光緒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日 本統治時則專擇於此地積極發展。日本政府領台之後,起初此地乃隸屬於台南縣台東支廳,明治三十年(西元一八九七年)創設「台東廳」之時,設置「奇萊辦務 署」,同年六月改稱「台東廳花蓮港出張所」。當時花蓮港的市街位於花蓮溪口,直接面臨當地之海岸,故頗有受風浪侵害之危險,且此地亦為濕地,時常發生瘧疾 之流行,於是在明治三十三年(西元一九○○年)六月時,決定遷移「台東廳花蓮港出張所」至今日之花蓮市區,而正式奠定日後之街肆發展基礎。明治三十四年 (西元一九○一年)十一月時,又廢「台東廳花蓮港出張所」而改設「花蓮港支廳」,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九年)十月進行地方制度改正時,再次創設「花蓮 港廳」;戰後又改廳為縣,於是原「花蓮港廳」遂成為今日之「花蓮縣」。至於所謂「花蓮港」之市街,在高砂阿眉族之語中原是指此地為「顯著之市場」之意。
例4.美崙山
美崙山下的「鯉浪港」於古時候原本寫作「里浪港」,相傳此地乃是加禮宛族自宜蘭地方分乘竹筏或刳舟南下時登陸之地點。

例5.佐倉
此地昔日原本為平埔族「竹窩社」居住之地,其社名原是指該地為「多茄苳樹的地方」之意。清光緒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時, 因與來自宜蘭地方的加禮宛族通謀,欲反抗清國政府而遭受討伐,歸順之後才改稱為「歸化社」。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再依照舊時之平埔族原 社名而改稱此地為「佐倉」。

例6.豐川
今日之「豐川」乃位於奇萊平原的北方,清時多稱之為「十六股」,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由「十六股」改稱 為「豐川」。清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時,台北地方劍潭的富農黃阿鳳,招募地方貧農約二千二百餘人,由宜蘭海路於新城登陸,除留下一部份的人開墾擢其 利溪畔之外,更親自率領其餘人員繼續南下,並以美崙山的西北地方為基本根據地,分地進行開墾,陸續建立「十六股」、「三仙河」、「武暖」、「沙崙」、「十 八鬮」等五大部落。《淡水廳志》中便針對此事記載道:「有黃阿鳳者,集資率萬餘人,抵奇萊墾闢,黃阿鳳為總頭人,如官府儀,其餘頭人尚數十人,分地而 治。」此記述雖不無誇大之嫌,但亦可以依此推想當時拓殖之情形。不出數月,黃阿鳳病歿,至清咸豐五、六年(西元一八五五、六年)左右,其他墾首之資金亦逐 漸缺乏,開墾事業逐漸難以持續,加上屢次與移民部落附近的「南勢」、「竹高滿」等二平埔族發生劇烈之摩擦衝突,甚至於清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二年)時有高 達半數之移民遭到殺戮,倖存者則逃亡至「璞石閣」(即今日之「玉里」附近)及「新城」一帶地方,終於使得附近已進行開墾之土地再次歸於荒廢。
但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後山開撫的結果,漢人移民之足跡亦再次及於此地,清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時又有林蒼安等人招募原宜蘭地方的移民,依 據黃阿鳳之開墾舊址再次從事復墾之工作;清光緒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之後,接踵而來之漢人移民數目逐漸增多,於是以「十六股」為主要的聚居區,並為該地 取名為「復興庄」。



二、鳳林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鳳林
此地區內之平地樹林生長十分茂密,清代乃隸屬於台東直隸州「奉鄉」,因「奉」與「鳳」同音,且位居於「西鳳林山」之東麓地區,南有「鳳信村」,北有「林榮村」,故位居於兩者中間的交通要站便稱為「鳳林鎮」,屬於台東縱谷平原中間地段的內陸鄉鎮之一。

例2.平林
此地位於「Chakan」溪之南岸,因附近一帶的平地有樹木茂密叢生,故自古即有「平地林」之名,至日時才又將此地由「平地林」簡稱為「平林」。

例3.山崎
此地因有六座山沿河突出而於清時被稱為「六階鼻」,直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由「六階鼻」改稱為「山崎」。
例4.萬里橋
此地於古時候稱之為「馬里勿」,但此名之由來不詳。



三、玉里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玉里
「玉里」一地幾乎位於台東縱谷河谷平原的中部,為農作物之盛產區。此地之舊時地名原本為「璞石閣」(或者也寫作「樸實 閣」),此地名應是翻譯自高砂阿眉族之語,原本是指此地為「風塵巷」之意,此乃因貫流於此庄內之秀姑巒溪流域的濁水乾涸後形成泥粉,每每遭受季節風之吹散 而成沙塵滿天的情景,故命名為「風塵巷」;此外針對此地之地名又有一說認為是由阿眉族語「蕨」轉訛而來,認為因此地附近地區昔日有蕨類叢生,故名。
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時,有一陶姓之福佬移民由南投集集鹿谷經八通關古道而穿越中央山脈,南進抵達此地而與當地之高砂阿眉族進行交易,發現此地域 廣闊而土地肥沃,於是勸誘其同鄉移殖此地,於是來自集集地方之移民移殖此地者逐漸增多,至清同治末年之時,已形成一處約有四十餘戶的村落,取名為「璞石閣 庄」。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清政府實施開山撫番政策,中路統領吳光亮率領三營官兵由南投縣竹山地方,進入花蓮設立「璞石閣撫墾局」,並成為當 時台東縱谷中最繁榮熱鬧的街肆,因此地的大理石猶如未經琢磨之璞玉石,而官兵又在此地建立閣樓街肆,故稱此地為「璞石閣」;直至日時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 七年)台東鐵路開通之時,才又正式因「璞者未磨之玉」之故而改稱此地為「玉里庄」。

例2.苓子濟
此地原屬於「奇密」分社,「苓子濟」之地名乃音譯自其社名。

例3.大嵙寮
此地亦原屬於「奇密」分社,據傳昔日在大庄的平埔族,曾於此地設置圈套捕鹿,卻被觀音山庄移民的獵犬吃掉,平埔族人大怒而 殺死該獵犬。後來移民建庄於此地時,初稱「邰狗寮」,之後又訛稱為「大嵙寮」。但昔日漢族移民與平埔族時常在狩獵上發生糾紛,此地名之傳說似乎可能為因附 會此事而為之牽強解釋。

例4.馬久答
此地原屬於「奇密」分社,此「馬久答」社的東側溪流時常呈現污濁之貌,所謂「馬久答」此一地名乃音譯自其社名,即形容「污濁」之意。

例5.末廣
此地原本稱為「針塱」,日時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時,因有台東鐵路之正式開通,遂將此地正式由「針塱」而改稱為「末廣」。

例6.春日
此地原本稱為「織羅」,乃是音譯自「奇密」分社「織羅」社之社名,直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正式將此地由「織羅」改稱為「春日」。此地之原社名「織羅」乃是取自昔日於此地被布農族馘首者之一人名。

例7.落合
所謂「落合」即今日之「樂合」,此地原本稱為「下勞灣」,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由「下勞灣」改稱為「落合」,之後再由「落合」改稱為「樂合」。此地原本屬於平埔族「下勞灣」社之佔居地。

例8.紅座
此地地名原本寫做「甕鎍」,亦隸屬於「奇密」分社,至於「甕鎍」此一地名亦翻譯自該平埔族之社名,此社之上游附近有著名之「安通溫泉」。



四、新城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新城
今日所謂之「新城鄉」於日時則稱為「研海庄」,第五代台灣總督佐久馬左馬太,別號稱為「研海」,日本政府為紀念其討平太魯 閣高砂族地之功勞,乃以「研海」為當地庄名,戰後才又將此地改稱為「新城」。至於「新城」當地於昔日亦稱為「哆囉滿」,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 清政府台灣北路統領羅大春率領官兵由宜蘭地方開路南下,在宜蘭南澳地區遭遇泰雅族之強烈抵抗與攻擊,官兵不得已於是另外開發南下之通路,特意繞過當時泰雅 族之勢力範圍而到達此處,至此時高砂族界之北路已大致開通,於是紛紛建立起新的漢人城池,並於此地建立一村庄,取名為「新城庄」。
此外又有一說,認為位於太魯閣南部的「新城」原本應稱為「北埔」,因此地位於三棧溪出海口之沖積三角洲地區,南部海岸平原昔日為花蓮港北邊的荒埔地,故移 民慣稱此地為「北埔」;之後因轉變為新開發之地區,並逐漸形成花蓮港、市的衛星城故改稱為「新城」。

例2.哆囉滿
所謂「哆囉滿」,乃位於奇萊平原,而奇萊平原本即以台灣的產金地之一而遠近馳名。西元十六世紀通過台灣海峽的葡萄牙人,取 其本國產金地之河川名,將台灣東部的北部花蓮溪附近命名為「RioDuero」(為「黃金河」之意)。西元十七世紀西班牙人曾佔據北部台灣,當時的文獻紀 錄則記載台灣東海岸有一地「Turmoan」多產金,而北部的「Tapari」(即今日之「金包里」),高砂族常往來該地貿易,並出售黃金給漢人。而中國 古老之文書記載中亦多次出現此地之地名,譬如明末流寓者沈光文的〈平台灣序〉中所說的「哆囉滿」,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所說的「倒咯滿」,似乎均與 「Turmoan」為同一地點,而佔據「擢基黎溪」(或者也寫作「得基黎溪」)上游山中的泰雅太魯閣族,對此地方(即「新城」一帶)之稱呼亦與上述之 「Turmoan」、「哆囉滿」、「倒咯滿」發音相近,或者「Turmoan」、「哆囉滿」、「倒咯滿」等地名皆是由泰雅太魯閣族語之地名翻譯而來亦不無 可能。
關於此地之產金情況,在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郁永河的《海上紀略》中曾詳細記載道:「偽鄭時,上淡水通事李滄愿,取金自效,希受一職,偽監紀 陳福偕行,率宣毅鎮兵并附近土蕃,未至卑南社,土蕃伏莽以待曰,吾儕以此為活,唐人來取,必決死戰,福不敢進,回至半途,遇彼地土蕃泛舟別販,福率兵攻 之,獲金二百餘,并繁其魁引路,刀鋸臨之終不從。按出金乃台灣山後,其地土蕃皆傀儡種類,未入聲教,人跡稀到,自上淡水乘蟒甲,從西徂東,返而自北而南, 溯溪而進,匝月方到其出金之水流。從山後之東海,與此溪無異,其地山枯水冷,巉巖峻峭,洩水下溪,直至返流之處,聚有金沙,土蕃善泅者,從水底取之,如小 豆粒,鉅細藏之竹簏,或秘之瓿甓,間出交易,彼地人雖能到,不服水土,生還者無幾。」
又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分巡台廈道尹士俍的《台灣志略》亦有如下記載:「哆囉滿產金,從港底泥沙淘之而出,與雲南瓜子金相似,陳少崖外記,康熙壬 戌間(二十一年)鄭氏遣偽官陳廷輝,往其地采金,老蕃云,采金必有大故,詰之曰,初日本居台,來采金,紅毛奪之,紅毛來取金,鄭氏奪之,今又來取,豈遂晏 然無事,明年癸亥我師果克台灣。」以上記述均顯示由當時之土著高砂族採金之事實;此外郁永河的《蕃境補遺》亦記載道:「哆囉滿產金,掏沙出之,與瓜子金相 似,蕃人鎔成條,藏巨甓中,客至每開甓,自炫然,不知所用,近歲始有攜至雞籠淡水易布者。」

例3.加禮
此地原稱為「加禮宛」,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由「加禮宛」改稱為「加禮」。

例4.加禮宛部落
相傳清道光中葉時,在宜蘭平原的平埔噶瑪蘭族的一部份,因為受到漢人移民的不斷侵略而逐漸失去故土,於是由蘇澳附近之海路 登陸美崙山北方之海岸,並建立起一部落,取名為「加禮宛庄」,因此番遷居之行動乃是以噶瑪蘭族中的「加禮宛社」為主動(其他的少數族社附隨之),故以「加 禮宛」為之命名。以後該地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而又再區分為「武暖」、「竹林」、「瑤高」、「七結」四小部落,之後又陸續分居於各地,即自今日豐濱鄉的 「加路蘭」(磯崎)、「新社」、「姑律」(戶敷)、「石梯」地方至台東縣的「姑子律」、「水母丁」、「城子埔」、「加走灣」附近,為其新近遷居地,但可統 稱此為「加禮宛」部落。



五、吉安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吉安
此鄉為阿眉族大本營所在地,位居於花蓮溪之沖積平原、台東縱谷平原之北部精華區,於此區定居從事耕作之阿眉族人時常有豐饒 之收穫,此區阿眉族之「豐年祭」古今聞名。而阿眉族自認其為典型之「平地人」,自古至今皆非漢人所稱之「山地人」,今日的吉安鄉更成立有獨特的「阿眉族文 化村」。而所謂的「阿眉」(Amiss)乃是台東縱谷南部卑南王國對他們的稱呼,在卑南語中之「阿眉」乃是指其為「北方佬」之意。
此地於日據時期有日本移民在此地建立村落,取名為「吉野」,台灣光復後設鄉,漢人亦陸續進入此區居住,為祈求當地各族群皆能和平共存、吉祥安定,故將此地命名為「吉安」。

例2.南埔
此地原稱為「薄薄」,即今日之「南華」;相傳是因此地之地形似臼,故取名為「薄薄」。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 時,因此地位於花蓮港之南方而改稱為「南埔」。據傳昔日大洪水時,有二兄妹逃遁上山,沿河抵達花蓮溪口,再往其西北方的「荳蘭」(即今日之「田埔」)之北 方暫居,之後又因人口逐漸增加而遷居至此地。

例3.田埔
此地原稱為「荳蘭」,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以其日本語之近音而由「荳蘭」改稱為「田埔」。

例4.舟津
此地原稱為「里漏」,根據古老之傳說,因此社之祖先搭乘獨木舟漂流至此地,故於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依此傳說而將此地改稱為「舟津」,所謂「舟津」在日語之中,即是指「碼頭」之意。

例5.七腳川
此地之地名原本寫做「竹腳川」或「竹腳宣」,隸屬於阿眉族之勢力範圍,亦即所謂「崇爻九社」之一的「竹腳川社」;而所謂 「竹腳川」原意是指「多木柴之地」。此「竹腳川社」於日時明治四十一年(西元一九○八年)時,因反抗日本政府之統治而遭到討伐,翌年三月時歸順,除當時主 謀者之眷屬、關係者逃入當時的「南勢族社」之外,其餘悉數二百九十一戶共計七百九十一人,皆被遷往今日壽豐鄉的「賀田」、「月眉」、「十六股」(即今日花 蓮市的「豐川」)或台東縣「大埔尾」(即今日鹿野鄉之「大原」)一帶原野。而遷往台東者又自「大埔尾」、「新良庄」分離,另外成立一社,並取名為「七腳川 社」,但後來大多數人仍然返回原花蓮港一帶定居。



六、壽豐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壽豐
此鄉位於花蓮溪下游之西岸,屬於「南勢阿眉族」之狩獵分布地區,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羅大春率領官兵共十三營,由 北方宜蘭蘇澳地方南下,並在奇萊山一帶興建「北路」,大批漢人於是進入該地進行開墾,由於附近海拔六百零一公尺的小山北側有一座天然湖潭,周圍大小約八公 里,潭水漫漫而清冽,潭中盛產鯉魚、鰻魚等魚類,因此漢人多稱呼此潭為「鯉魚潭」,並且將「鯉魚潭」南方的小山稱為「鯉魚山」,山南約四公里外形成之漢人 部落則稱為「鯉魚尾」,附近有「壽村」,日據時期此地又有日本人之移民部落取名為「豐田村」,於是此地於台灣光復之後便統一改稱為「壽豐鄉」。

例2.吳全城
此地於日本統治時期原本稱為「賀田」,直至戰後才回復原名而定稱為「吳全城」。此地位於奇萊平原的南端,清道光八年(西元 一八二八年)時台北地方的福佬籍富豪「吳全」由今日蘇澳地方之海路登陸新城並持續南進,發現此地之荒埔土壤十分肥沃,於是便與其同志蔡伯王共同招募宜蘭地 方的遊民約二千八百名,積極從事開墾事業,但應募者原本即大多為流浪之徒,缺乏耐心,一但遭遇開墾事業之種種困難,大多數則半途而廢逃返原居地,其餘留墾 者則或者因水土不服,多患疾病,導致此地之開墾事業遲遲未能順利進行,持續經營三年之結果,卻僅僅開拓完成數甲之耕地。而當時又屢屢遭受西鄰高砂泰雅木瓜 族之襲擊,於是又修築土城防堡以為抵禦防備,「吳全城」之地名即因此而起。
之後吳全本人病歿,蔡伯王知事之竟不成,遂放棄已開墾之地而遷往他處,此地隨即全歸荒廢。至日本政府領台之後之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時,又有日 本人賀田金三郎招募日本移民前來此地開墾而頗有成果,故起初遂以「賀田」為此地地名;後來由「鹽水港製糖會社」接辦直營,此地遂漸漸形成純日本人居住之部 落。

例3.溪口
相傳此地附近乃為「七腳川社」族民之遷居地。

例4.知伯
所謂「知伯」,乃亦譯自當地高砂族語之社名;此地位於賀田火車站附近,即今日之「志學」一帶地區,昔日因此地多紫丁香,故居住於此之原住民遂以之命名。



七、光復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光復
今日之光復鄉於日時則屬於「鳳林庄」,即今日之「鳳林鎮」。此鄉約位於花蓮溪最南端的支流南清水西北岸一帶,昔日則為阿眉 族「馬太鞍」社之居住地,日據時期原本有日本籍移民於此地建立「上大和村」,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後此地區獨立為一鄉,並廢除日本的上 古國名「上大和」,而改以「光復」作為此鄉之名。

例2.大平
此地於清領時期原本稱為「馬太鞍」,於日本統治時則改稱為「上大和」,戰後則又由「上大和」改稱為「大平」。此地原本屬於阿眉族社之一,相傳附近有某一種樹豆生長繁茂,所謂「馬太鞍」即譯自其音。

例3.富田
此地原稱為「大巴塱」,據傳是阿眉族自其發祥地下來此地建立社群,並於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由「大巴塱」改稱為「富田」。



八、豐濱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豐濱
此地亦為阿眉族社民分布地之一,今日之「豐濱鄉」於日本統治時期則稱之為「新社庄」。所謂「豐濱」一地,因原本有茂盛的 「萬年青」常綠草本植物生長,阿眉語稱其為「Bakon」,漢人則將之翻譯為「貓公」,於是便慣稱此地為「貓公社」。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 時,才因此地位於八里灣溪河谷平原物產豐盛,又面臨海濱而將此地地名由「貓公」改稱為「豐濱」。根據傳說,此社之人古時候原本居住於火燒島(即今日之綠 島),之後才穿越台東之「猴子山」,並北上抵達此地建社。

例2.新社
此地乃是加禮宛族之「歸化社」遷來新設立之社,故取名為「新社」。

例3.磯崎
此地原本稱為「加路蘭」,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由「加路蘭」改稱為「磯崎」。此地亦是加禮宛族遷來新定 居之地,乃是由名為「Karoro」者前來從事製鹽業之地區,故取其名為「Karoro-an」社(「an」乃是表示地名之詞),至於「加路蘭」則是譯自 「Karoroan」。

例4.宮下
此地原稱為「軍威」,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以此地位於花蓮港神社之下方,故由「軍威」改稱為「宮下」,係指此地乃位於宮廟的下方之意。

例5.戶敷
此地原稱為「姑律」,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因取在此地殉職之空軍士官長「戶敷」之姓氏,故將此地改稱為「戶敷」。此地亦為加禮宛族遷來新定居之地,又因此地之石頭多孔洞,故原居之阿眉族語便稱此地為「姑律」。

例6.石梯
此地亦為加禮宛族遷來新定居之地,清時移民依當地海岸之通路地形而慣稱此地為「石梯」。

例7.北頭溪
此地原屬奇密分社,乃是清時遭到討伐而遷居至此地的阿眉族社,因此社內之溪水混濁,故名。

例8.大港口
即今日之「港口」一帶,昔日亦曾屬於奇密分社,但後來大部分之族民皆遷移往他處定居。此地位於秀姑巒溪口之左岸,高砂族則 稱之為「Tipor-an」(乃是「河口」之意),漢人移民則原稱此地為「秀姑巒」,至於西班牙人則稱此地為「Tupoan」,應均翻譯自「Tipor- an」。關於「秀姑巒」此一地名,素來即有多種相近之稱呼及寫法,例如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則稱其為「泗 坡闌」或「芝母瀾」,而《赤崁筆談》及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稱「薛波瀾」,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出版的 《彰化縣志》稱「繡孤鸞」,清咸豐二年(西元一八五二年)出版的《噶瑪蘭廳志》稱「秀孤鸞」或「秀姑蘭」,清同治九年(西元一八七○年)出版的《淡水廳 志》稱「琇孤鸞」,清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尹寵周出版的《台灣地輿圖說》稱「秀孤鸞」,並記載道:「稍稍寬廣可停泊者,為琇孤鸞。」另外,《番俗六 考》亦記載道:「崇爻之薛坡蘭,可進杉板。」可知昔日曾有船舶進出此地。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擬定「水尾」(即今日之「瑞穗」)為台東直隸州之 州治時,計畫開闢大港口以便輪船之進出,但可惜未能實現。

例9.靜浦
此地原稱為「納納」,即今日之「靜埔」,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將此地地名由「納納」改稱為「靜浦」。此地隸屬於奇密分社,而所謂「納納」則翻譯自當地之高砂族語,本為「傾斜地」之意。此社為自「大港口」附近遷居而來者,並與「北頭溪社」屬同族。



九、瑞穗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瑞穗
此地之地名乃是一翻譯自阿眉族語「koko-」之地名(此原是指此地為一「廣大的原野」之意),此鄉亦為秀姑巒阿眉族之居 住地,清道光年間,宜蘭卡瓦蘭平埔族加禮宛支族遭受清軍之攻擊,一部份平埔族之移民到此地建立「打麻園」社(或者也稱作「打馬煙」社,即今日之瑞北村), 因秀姑巒溪在此東鄰豐濱鄉大港口入海,後移至此之漢人移民便以此流域位置而為該地命名為「水尾」(河洛語為「Tsuibuea」);日據時期之日本籍移民 抵達此地時,又鑑於此地稻米農作物結穗累累而以日本神社「豐葦原之瑞穗國」之簡稱及「水尾」之近音雅字而改稱此地為「瑞穗」,寓有祈求年年豐收之意。「瑞 穗」此鄉正當控制台東的南北要衝,故於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時曾擬定此地為台東直隸州之州治所在地,但可惜未能實現。

例2.白川
此地之地名原本應稱為「拔子」,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取高砂族語「真白的溪流」(指今日之「富源溪」)之意而將此地名由「拔子」改稱為「白川」。

例3.鶴岡
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烏鴉立」或「烏雅立」,隸屬於奇密分社;而所謂「烏雅立」本是指當時此地附近隨處可見其生長的一種豆子(Oarip),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地名由「烏雅立」改稱為「鶴岡」。

例4.人子山
此地亦隸屬於奇密分社。此地居民昔日由奇密社分出之時,取自西方山麓之溪名為其社名,之後因疫病流行而訛稱其疫名,所謂「人子山」之地名即譯自其音。

例5.舞鶴
「舞鶴」此地亦隸屬於奇密分社。此社約於日時明治三十五、三十六年(西元一九○二、一九○三年)左右,自「太巴塱」及「飽干」二社分出者,而所謂「舞鶴」則是由原社名之日本名音譯而來。

例6.奇美
此地原稱「奇密」,此「奇密」之地名,本是指一種野草(Kiebee)之高砂族語名,漢人移民將之翻譯為「奇密」,因昔日 當地有此種野草叢生,故名。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又以日語之近音而將此地地名由「奇密」改稱為「奇美」。而所謂的「奇密社」乃是附近阿眉 族之本社,自古即勢力龐大。



十、富里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富里
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公埔」,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地名由「公埔」改稱為「富里」以表示此地為 一富庶之鄉里。昔日之台灣甚少有所謂個人擁有之牧場,當時之牧場大多屬於公家或特殊團體所有,其用途乃是放飼牛羊以及堆置柴薪牧草之類,因此多稱其為「公 埔」。今日之富里鄉乃位於秀姑巒溪南端支流藍溪之東北岸,約為台東縱谷平原之最南端,東方則以一千五百公尺之台東海岸山脈、成廣澳山與台東縣為界。

例2.大里
所謂「大里」,即今日之「東里」。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大庄」,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地名由「大庄」改稱為「大里」。
此地為今日屏東縣的平埔馬卡道族遷移來建立的部落,即清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左右,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谷野的「武洛」、「搭樓」、「阿 猴」等社的平埔馬卡道族,因遭受到客家移民的不斷侵略,遂約有三十餘戶之人家老幼扶持,男女相攜,離開原居地,退卻至較南方,並由枋寮附近穿越中央山脈而 抵達「巴塱衛」(即今日之「大武」一帶), 之後又再北上抵達「寶桑」(即今日之「台東」附近)。當時的「寶桑」本已被其他部族所佔居,移民於是以帶來的酒肉換取耕地,但仍然未被允許永久定居,並且 屢次遭受騷擾,於是又相率溯卑南溪而北上,發現此地亦為一適於遷居之荒埔地區,但此地又早已被阿眉族所佔據,經過激烈的爭鬥,逆者殺之,從者和之,終於建 立起一部落,並取名為「大庄」。其址起初在此地對岸的「長良村」(今日則屬於「玉里鎮」),定居長良村三年之後才又遷移來今日之地,至於長良村則慣稱為 「舊庄」。此處之墾殖逐漸成熟,收穫漸豐,生活充裕,而未拓殖之土地仍多,耕作之人相對稀少,於是再招徠故鄉同族及下淡水溪流域的西拉雅族「大傑顛社」及 「大武壟社」約十二家,而陸續形成四十餘戶的部落,之後自故鄉陸續遷移來許多人家,並且分居於附近各地。

例3.竹田
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頭人埔」,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地名由「頭人埔」改稱為「竹田」。

例4.界
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堵港埔」,此乃因此地靠近花蓮及台東二廳界,故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地名由「堵港埔」改稱為「界」。



十一、秀林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秀林
此地為戰後新成立的高砂族鄉,日時則隸屬於「花蓮郡」管轄。此鄉西接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大禹嶺、合歡山、奇萊山、南湖大山、 中央尖山、無明山、能高山等巨峰而與宜蘭、台中、南投等縣為界,可為集台灣眾山之大成於一鄉,兼之以著名之力霧溪全部流域及木瓜溪上游十餘條支流亦皆位於 此鄉之內,故以「山水秀麗、林木參天」而命名為「秀林鄉」。



十二、萬榮鄉[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萬榮
所謂「萬榮鄉」乃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本統治時則隸屬於「鳳林郡」管轄。萬榮鄉乃為一內陸萬山之鄉,西以叢 山峻嶺與南投縣為鄰,有海拔高達三千多公尺的天池山、馬鞍山,海拔約二千多公尺的草山、北丹大山、七星潭山、大石公山等等,南方則有海拔約一千七百公尺的 虎頭山,至於東方亦有海拔約九百多公尺的嘉羅蘭山、一千多公尺的萬里橋山、林榮山等等。
萬榮鄉境內最大的萬里溪南岸河谷平原聚落,稱之為「萬榮村」,是今日鄉公所之所在地,又有東西橫貫棧道通過,由南投信義鄉五里程,至加年端社入高登高嶺,再經大觀到萬榮始抵達平地。



十三、卓溪鄉[上一則][回選單] 例1.卓溪
所謂「卓溪鄉」亦是大戰之後新近成立的高砂族鄉,於日本統治時則隸屬於「玉里郡」管轄。所謂「卓溪」乃是秀姑巒溪上游支流 之一,在卓溪北岸形成的聚落,因此便取名為「卓溪村」。此地北以太平溪上游和經葉溪上游與萬榮鄉為界,西以海拔三千八百公尺之秀姑巒山、海拔三千七百公尺 之大水窟山、海拔三千公尺之泰山、雲峰、三叉山與嘉義及高雄山區為界,南方則以海拔二千多公尺的樂舞山、崙天山與台東縣為界。
卓溪鄉全區皆山,又為秀姑巒溪西側之數十條支流,包括「拉庫拉庫溪」(樂樂溪)之發源地,著實為一「卓越之山」、「溪流之鄉」之綜合區,故為該地取名為 「卓溪」。而事實上今日之卓溪鄉早期即屬於高砂布農族「卓溪」(Takkei)社之居住地。清代開闢的「八通關古道」,便是由南投縣鹿谷鄉,沿著本鄉之樂 樂溪上游支流谷地,接卓麓村到達花蓮縣玉里鎮。

例2.崇爻
所謂「崇爻」,乃是佔居花蓮港奇萊平原的阿眉族稱東部山地的泰雅族名之音譯,此人族稱呼被轉訛為其東界之山名,之後再轉而 為奇萊地方的慣用地名,並且稱呼原本居住於此平原的平埔族(包括阿眉族在內)為「崇爻番」。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的《番俗 六考》中有如下之記載:「崇爻山後有九社,崇爻社、竹腳宣社(一作「即加宣」)、貓丹社、薄薄社、芝舞蘭社、多難(一作「倒喀滿」)社、芝密社、水輦社、 筠椰椰社,可至蛤仔難,但峻嶺深林,生蕃錯處,漢人鮮至。」又《台灣府志》中亦描述蕃社諸羅縣之部道:「納納社、芝舞蘭社、芝密社、薄薄社、竹腳宣社、多 難社、水輦社、筠椰椰社,以上為崇爻八社。」此外,藍鼎元的《東征集》亦稱「八社」,但說明原本應為九社,因一社在數年前遭疫而歿盡,今虛無人,是以只有 八社。同《東征集》之記載:「康熙三十二年,有陳文、林侃等商船,遭風飄至其處,住居經年,略知蕃語,始能悉其港道,於是雞籠大通事賴科、潘冬等,前往招 撫,遂皆嚮化,附阿里山輸餉,每歲賺社之人,用小舟,裝載布煙鹽糖鍋釜農具往,與貿易,蕃以鹿脯筋皮市之,皆以物易物,不用銀錢,一年止一往返。」又云: 「崇爻八社,康熙三十四年賴科等招撫歸附。東跨汪洋大海,在崇爻峻嶺中,其間密策深林,岩溪窮谷,高峰萬壑,道路不通。」

例3.奇萊
此地於古時候亦多寫作「奇來」或「岐萊」,亦即西元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傳教士在東部台灣地名表中所記的 「Saquiraya」;所謂「奇來」或「Saquiraya」均翻譯自當地原住民阿眉族之地名。當時「奇萊」及「卑南」二平原一帶為東部台灣的主幹部 份,昔日有平埔族與漢人移民村落相互錯雜。

例4.秀姑巒溪三大支源
南源係發自「賬賬埔」地方的中部山地之網綢溪,中源係發自秀姑巒山的「轆轆溪」與由其西南方注入的「清水溪」於客人城南方 匯合的一大源,北源則發自「拔仔庄」(即今日瑞穗鄉白川附近)地方山中的「媽蘭鉤溪」,而前二支流北向,後一流南向,於「水尾」(即今日之瑞穗附近)的東 方相會,並匯合其他的大小溪流,橫流開於海岸連嶺間的峽谷而入海。其河口即為昔日之「大港口」(即今日豐濱鄉港口),橫於河口內的岩礁則稱為「獅球嶼」。 至於「秀姑巒」之名則翻譯自阿眉族之語,如上所述自古以來即有種種不同之寫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