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地名由來宜蘭

一‧宜蘭市 [下一則][回選單]
例1‧宜蘭 
原 稱為「噶瑪蘭」、「蛤仔蘭」、「蛤仔難」、「蛤仔欄」或「葛雅蘭」等,此地名乃譯自佔據宜蘭平原的平埔噶瑪蘭(Kavalan)族之名稱,後來由種族名轉 變而成為當地地名,相傳此地名之意為「居住在平原的人」。西元一六三二年,有西班牙人傳教士Hahint Esquival在其《東部台灣地名表》中以「Kibanuran」為此地標記;郁永河所著《裨海紀遊》稱此地為「葛雅蘭」,《番境補遺》則寫作「葛雅 藍」;《鄭天亭集》則寫作「蛤仔欄」;嘉慶年間有一賽沖河將軍,在其奏疏之中將此地寫作「蛤仔蘭」;蕭竹(亦為嘉慶年間人士)在其詩中則稱此地為「甲子 蘭」;另外,《噶瑪蘭廳志》中則有記載總兵武隆阿奏請將「蛤仔蘭」改稱為「噶瑪蘭」。閩浙總督方維甸在其奏請將「噶瑪蘭」收入版圖狀中對此地地名亦有簡略 說明:「地名噶瑪蘭係蕃語,閩音不正,訛而為蛤仔難」。
宜蘭一帶地方原皆屬於平埔族之所有地,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淑璥所著之《番俗雜記》中有云:「由雞籠山後,山朝社、蛤仔難、直加宣、卑南上,民人 耕種樵採所不及,往來者鮮矣。」而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亦云:「山朝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蕃所居,人跡罕到。」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 中有記載曰:「蛤仔難以南,有猴猴社云云,多生蕃,漢人不敢入各社,夏秋划蟒甲載鹿脯通草水藤諸物,順流出近社,與漢人互市,漢人亦用蟒甲,載貨物以入 灘,流迅流,船多覆溺破碎,雖利可倍蓰,必通事熟於地理,乃敢孤注一擲。」是故當時雖在海岸處有些交易活動,但尚無移民敢深入內地拓殖。
清乾隆三十三年,有林漢生率領眾人進入此地,企圖大肆加以開墾,但不幸被殺;以後雖陸續有漢人進入,但皆未能成功。漢人開發宜蘭,漳州人吳沙可說是「開蘭 第一人」,乾隆五十三年,吳沙與通事許天送、朱合、洪掌共同謀議,大量招募漳州、泉州、廣州三地的移民,連同鄉勇二百餘人、善平埔族語者二十三人,於清嘉 慶元年九月十六日,入墾宜蘭平原,因漢人之積極入墾使原居此地之平埔族人感到惶恐憤恨,遂以武力向入墾之漢人抗議,雙方爭鬥激烈,當時許多人因水土不服而 感染傳染病,約有五百人左右死亡;之後因吳沙施醫術救活許多得到疾病之平埔族人,平埔族人為表感激之情,自願分地給漢人開墾,於是吳沙「埋石設誓」,和平 埔族人約定互不相擾,而繼續向南墾拓,並進抵蛤仔難北部烏石港,隨即築土圍為基地,而終能逐漸開拓附近區域各地。
至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年),拓殖活動已顯露初步成就,此地亦開始被納編入版圖,設置噶瑪蘭廳,當時委辦開廳事宜之台灣知府楊廷理,則選擇於位居此地 中部之「五圍」建城。至此,平地之拓殖已逐漸就緒,但附近山地仍為剽悍之高砂泰雅族活動範圍,而高砂族不時發動之「出草」對漢人危害甚巨,故於清道光年間 設置噶瑪蘭地方之二關二十餘隘,對高砂族之侵犯加強防備。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更改廳為縣,並將此地地名由「噶瑪蘭」改稱為「宜蘭」。



二‧頭城鎮 [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頭圍堡 
位於宜蘭平原的北部,為宜蘭地方率先開闢之地區。清嘉義元年頭圍先行開拓,嘉慶二年二圍相繼成立,因當時陸續遷居至此的泉 州移民人數尚不足百名,於是與當地頭圍之漳州移民分地,並加以開墾為菜園地。嘉慶十五年,頭圍成為此堡之主地,稱之為「頭圍抵美簡莊」,應譯自當地平埔族 之社名,此即為之後頭圍街之前身。
例2‧頭城 
原稱作「頭圍」,因是當時漢人入墾宜蘭時,為了自衛所興建的頭一座土製城堡而得名。位於宜蘭平原的北部,西北兩方有山岳盤 據,東方則面臨大洋,又有冷水溪之支流:頭圍溪由南方流至此地之海岸入海,故有「烏石港」之開闢。此烏石港因相對於濁水溪口之「東港」,故又稱作「西 港」。頭城在初期因有烏石港之便,與外界之貿易頻仍,商業鼎盛,遂成為當時宜蘭一帶最熱鬧之處,並因當地富商興建十三座店舖和倉庫,而成了宜蘭最著名之 「十三行」;由於頭城墾闢成功,此後大量的漳州移民經過這裡而進入宜蘭各處,頭城一時農事大興,人員繁盛,成為宜蘭初期之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清嘉慶元 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又有漳州移民吳沙計畫開拓蛤仔難一帶之平埔族所有地,開始積極興築土圍於此處以做為基地,因為是此地區的頭一個土圍,故命名為「頭 城」,之後因有噶瑪蘭廳之建置完成,為忌避冒用「城」字,而改稱「頭圍」,戰後遂又回復原名為「頭城」。
頭城此地為宜蘭一地之重要門戶所在,且昔日海水頗深,又有砂堤可防海波,各式船舶得以安全停泊,因此成為當時百貨經過交易之所;但後來港口逐漸淤塞,除非 滿潮,否則即使是中國之淺底船亦不能由此順利出入,此外,清光緒十九年,因發生洪水而導致淡水溪流產生分歧,挹注入東港,影響頭圍與宜蘭之間的舟路交通, 以往經由此地出入的貨物遂逐漸為東港所吸收,頭城商勢至此正式衰弱,再不如舊時興盛。
例3‧烏石港 
又稱作「西港」。為位於頭城南方的港灣,由於港口有黑石而得名。
例4‧真武廟
位於頭城鎮內,相傳乃創建於清嘉慶初年,廟中奉祀北極真武七宿,。《噶瑪蘭廳志》中有相關記載:「北方元武七宿其象龜蛇,而廳之形勢,北有龜嶼,在海中,為天關,南有沙仙一道,蜿蜒海口,為地軸,故堪輿家以為龜蛇把口之象,土人因建廟以鎮之」。
例5‧打馬煙
又可寫作「達媽嫣」、「八知買譯」、「巴抵馬悅」等。在頭城鎮內「三抱竹」(即今日之三寶竹),此地名乃是譯自曾在此地之 平埔噶瑪蘭族之社名。原係製鹽之意,此噶瑪蘭族原由南方沿海海濱遷來此地,以此鎮新興之大樹所在地為開拓中心,相繼建立南北二社,但之後因不堪附近泰雅族 之不時騷擾與侵犯,故涉溪而遷至海濱沙崙一地,並持續從事於製鹽業。
例6‧龜山島
又稱作「龜嶼」。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十公里處,其周圍約有九公里,乃是西洋人所云之「Steep」島。龜山島乃由二個火山質丘阜形成,呈圓錐狀,西丘大,東丘較小,兩丘接連屹立於海中,若由遠處眺望之,其形狀即如海龜浮游於海面一般,故名為「龜山島」。
龜山島長久以來皆為無人島,平時人跡罕至,只有宜蘭濱海漁民偶爾泛著小舟至附近捕魚而已。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年),頭城鎮大坑罟之漳州移民認為為龜 山島應有漁業之利,且島上內部亦適於耕墾,於是糾集伙伴共十三人移居龜山島上,以後,其他移民便接踵而至,人數緩緩增多;根據清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前來此島 的英國軍艦記事便記載龜山島上有人口大約一百五十人。清乾隆末年龜山島發生火山大爆發,《噶瑪蘭廳志》有相關記載:「相傳乾隆末年,有多羅遠社老番,忽見 龜山開裂,知漢人將至。」清時於此島上曾駐紮汛兵二十四名。
龜山島古來有宜蘭的「海中天關」之美稱,《噶瑪蘭廳志》亦描述了此島之自然美麗景致:「岸臨無際,孤嶼聳起,與玉山遙遙作對,其縈波蹩蹩,近復興沙仙蜿 蜒,天然作廳治門戶,形勢家所謂龜蛇把口是也。其龍從蘇澳穿海而來,一路石礁,高者如拳,小者如卵,隱隱躍躍,如起如伏,山週二十餘里,高二百餘丈,朝旭 初升,變幻萬狀,蘭陽八景所謂龜山朝日者,此其第一,將雨則噓霧咽雷,聲如震鼓,中匯一潭,清澄徹水,春夏間時有漁人結網焉」。



三‧羅東鎮 [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羅東
又寫作「老慬」、「老懂」,譯自此地平埔族語「Roton」,原係「猴子」之意。相傳此地路旁有一大石,形狀猶如似猴子一 般,故名。關於此地地名,又有另一傳說,相傳此平埔族古址曾有一棵老榕樹,當時棲息著一大群猴子,故當地以「猴子」命名。清嘉慶十四年(西元一八○九 年),有漳州移民遷入,將原先居住於此地之平埔族驅逐,並逐漸形成一部落。此地正當北方宜蘭與南方蘇澳間的中路,西方是叭哩沙原野,東方以東港為吞吐海 口,故成為貨物的集散地,其繁榮景況堪與宜蘭相比。

例2.阿里史
命名為「阿里史」的地名有二處,其一位於今之羅東鎮,另一則在今三星鄉。按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今台中豐原市附近 的岸里社平埔族人,為避免其他漢人移民的壓迫,而與阿里史、東螺、北投、大甲、通霄等社之平埔族人一起由苗栗內山穿越而過,並終於進入叭哩沙(今三星鄉) 原野。阿里史社原本先遷移至今羅東鎮阿里史,之後才又再遷居至三星鄉阿里史,但兩地皆以原社名「阿里史」為遷居地命名。至於從台中地方遷來移住者則並未建 社,而只是沿用「阿里史」此一名稱,其中大甲、通霄二社大部分乃復返原址。
例3.打那岸
古寫作「哆囉岸」,漢人也有寫作「打那岸」者。應是譯自曾佔據此地之噶瑪蘭族之社名,原是「鹿仔樹」(即楮木)之意。《噶 瑪蘭廳志》記載此社之地理位置為:「分佈於廳北八里,抵美抵美之北,隔踏踏溪相望。」可知應是後來才遷居羅東。又其一部份與武暖等社一起遷往番子寮、大 溪、梗枋、白石腳等地。
例4.歪子歪
或寫作「外阿外」,應亦譯自曾在居於此地之噶瑪蘭族社名。此社大部分遷移至叭哩沙(今三星鄉)一帶。



四‧蘇澳鎮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蘇澳
蘇 澳是位於在宜蘭平原南端的一天然良港,又可細分為北方澳及南方澳二小灣,蘇澳南北西三方皆有山岳圍繞,東方則臨海,此灣可謂之港闊水深;蘇澳鎮的市街則位 於南方澳與北方澳兩灣之中,外來商物可由此港經由北方隘谷而通抵羅東鎮。《噶瑪蘭廳志》中對蘇澳港有簡略描述:「蘇澳,口大,尚無大商船到港,左為南風 澳,右為北風澳」。至於「蘇澳」此一地名,據傳乃取自一百多年前移民團一統領「蘇士尾」之姓而命名,「蘇澳」之「澳」字為「灣」之意,也就是指「河口」。
蘇澳是在宜蘭地方中最先聞名者,早在明嘉靖末年,有一海賊林道乾就以蘇澳此地為做竄泊之基地:而據傳西班牙人佔據台灣北部時,於北方有意加以計畫設置一港 口做為守備之用,往來勘查後擇定此地,並名為「San Lorenzo」。但此地因地屬偏僻,又近高砂族之地界,自古以來對外往來即十分稀少,所需貨物大多經由宜蘭頭城鎮之烏石港出入;其後烏石港因遭受風災、 水災肆虐而形勢大變,再不便巨船由此出入,因此在清道光年間,清政府特招商戶由蘇澳運出當地土產的米穀等貨物,乃逐漸使此地趨於發展。相傳至清光緒二年 時,大小商賈數量已漸增而達至百餘戶之數,但好景不長,光緒二年七月蘇澳市街又遭洪水侵襲破壞,不復繁盛舊觀。日本政府領台之後,亦曾指定蘇澳港做為特別 輸出港,後來卻又因缺乏甚大的貿易關係而加以封鎖。

例2.南方澳
昔日俗稱「蛤仔難的有猴猴」。此地的平埔族原居今花蓮縣新城鄉,因不堪鄰近太魯閣族之侵害,而於一百多年前遷移至南方澳的 西北約四公里,土名「猴猴」的高地,之後再轉居於蘇澳鎮之猴猴平地處。日本大正十年(西元一九二一年),日政府收購此地以作為漁港用地,當地之平埔族於是 又遷往東澳或南方澳背面之海岸山麓,甚至遷往其祖先故址新城一帶居住。
例3.猴猴
又寫作「猴猴田寮」、「高高田寮」或「高高」,是指當時番人從事農耕活動時所使用的田寮,此地名應譯自噶瑪蘭族之社名。此 族似為山地高砂族,《噶瑪蘭廳志》對此社風俗之描述如下:「猴猴一社,從蘇澳之南方澳移來東勢,其言語風俗獨與眾異,婚娶不與各社往來,至今番女多有至老 而不得配者」。

例4.馬賽
譯自高砂族語。此地原是猴猴社人罟網打獵之地,後來淡水廳所轄之蓬山族遷移至此地從事拓墾,其中馬賽社特別受到噶瑪蘭廳的保護,故由原來的蛤仔難三十六社,再加上馬賽一社,而稱之為「噶瑪蘭三十七社」。



五‧礁溪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礁溪
礁溪原意是指乾涸之溪道或無水溪,因礁溪附近的溪流除了雨季之外,幾乎呈乾涸之淺灘沙洲狀態,「礁溪」之地名即由此而來。礁溪附近有溫泉湧出,為台灣著名之溫泉之鄉。
例2.番割田
乃「番割」之田地之意。《噶瑪蘭廳志》云:「番割,沿山一帶有學習番語、貿易番地者,名曰番割」。
例3.武暖
原是噶瑪蘭族社的所在地,漢人移民也將之寫為「奇武暖」、「奇五律」、「幾穆蠻」等。此社之族人有一部份於清道光二十年間 (約西元一八四○年左右)遷往頭城鎮番子澳、大溪、梗枋等地,並從事於捕魚,也有一部份移居至白石腳附近開鑿山場以維持生計,另有一部份則於清咸豐年間退 居至花蓮港一帶。又此武暖社之分社高東社,於清咸豐年間由於疾病或失業之故而流散四方,最後終喪失社名。
例4.新子罕
原亦為噶瑪蘭族社的所在地,漢人移民對此地名有多種寫法:「新仔罕」、「新那罕」、「丁仔罕」、「丁子難」、「辛也罕」、「新仔羅罕」等,為「河邊」之意。此社一部份與武暖、抵美抵美等社之後一同遷居番子澳、大溪、梗枋、白石腳等地。
例5.抵百葉
也寫作「抵馬悅」、「都巴嫣」,為「燒地」之意。此地名亦譯自曾佔居此地之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6.奇武蘭
即「茅埔」,又寫作「奇蘭武蘭」、「淇武蘭」、「熳魯蘭」等,皆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一說此地名之原意為「鴿子多的地方」。此社族人與武暖、抵美抵美、打那岸、新子罕等社之部份族人,一同遷移至梗枋、大溪、白石腳等地。
例7.奇立丹
漢人移民亦有將此地名寫作「棋立丹」或「幾立穆丹」,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其此名之意有兩種說法,一為「溫泉」,一為「鯉魚」。此社之族人後來移居至頭城鎮港澳一帶居住。
例8.瑪僯
又寫作「馬麟」或「貓乳」,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
例9.踏踏
又寫作「達普達普」,其此名之意亦有兩種說法,一為「無水」,另一則為「濁水」。此「踏踏」地名亦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此社後來也遷往頭城鎮港澳一帶。
例10.柴圍
此地於剛開始開拓時,漢人設置柴圍(即木造柵欄)用以防備高砂族之侵害,故以「柴圍」為此地命名。
例11.竹篙厝
即「湯圍」,因房屋狹長深邃形如竹篙,故取名為「竹篙厝」。



六、壯圍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壯圍
地名源自民壯圍堡。此堡係於清嘉慶五年五圍拓成時,當時的開墾頭目吳沙為酬謝當初協助墾拓之民壯而命名之地,故名。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年)成立壯圍鎮平庄,以為第四堡的主地。今壯一、壯二、壯四、壯五、壯六、壯七等地名,皆是當時民壯依次受分配之地名。
例2.土圍
又可稱為「壯圍庄」。土圍之類地名乃是當初開拓時修築土圍以防高砂族之侵害,並進行佔地開墾之地。宜蘭地方頭圍、二圍、三圍、四圍、五圍(今之宜蘭市)等地名,皆是於清嘉慶年間開拓宜蘭蛤仔難平埔族地時,依次於開墾之際修築土圍以防備高砂族侵害之順序而命名者。
例3.奇立板
昔日也寫作「奇立援」或「幾立板」,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
例4.羅罕
或有寫作「新仔羅罕」、「新那嚕罕」、「礁仔壟岸」或「礁礁人岸」,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原為「渡船」或「渡濕地」之意,故此社後來又有一名曰「下渡頭社」。
例5.霧罕
又可寫作「貓里霧罕」、「麻里目罕」、「瑪嚕穆罕」,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此社乃為係奇立板社之一派,社名原取自某老頭目之名。
例6.美福
或寫作「抵美福」、「都美鶴」,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此社除有一部份仍留居原址或「壯二」一帶之外,其餘族人則遷往叭哩沙附近。
例7.抵美
古時也有寫作「都美都美」、「抵密密」或「芝密」,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此社一部份族人與武暖等社族人一同遷往番子澳、大溪、梗枋、白石腳等地。



七、員山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員山
此地原屬於古員山堡,因此堡內有一員山,故名。員山約只五十八公尺高,因此山形狀渾圓,且其四周地勢平坦,故稱「員山」。清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末,有漳州移民開始拓墾此附近一帶地方,並首先建立此鄉內的「內員山」及「三圍」地方,之後逐漸拓殖至「大湖」等地。
例2.珍珠滿力
或者寫作「屏仔狎力」或「賓那瑪拉」等,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
例3.擺厘
又寫作「擺離」、「擺立」等,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



八、冬山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冬山
原稱「冬瓜山」,因此地有一形似冬瓜之山,故名。於西元一九二○年之前皆習稱為「冬瓜山」,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方簡稱為「冬山」。
例2.打那美
又寫作「打蚋米」、「達立糜」,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的社名。此社一部份族人遷往叭哩沙(今日三星鄉),另一部份則與「加禮宛」、「打朗巷」等社族人一同遷往北方澳一帶,或者遠遠遷移至今日花蓮港等附近一帶定居。
例3.武淵
又寫作「馬荖武煙」、「貓里府煙」、「毛老甫淵」、「瑪拉胡嫣」,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4.武罕
又寫作「穆罕穆罕」或「勿罕勿罕」,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5.珍珠美簡
又寫作「珍汝簡」或「丁嚕哩幹」,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6.里腦
也寫作「里荖」或「女老」,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7.奇武芼
也寫作「奇毛字老」或「幾穆撈」,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8.頭堵、二堵、三堵
此類地名皆是因當初曾築設土堵,藉以防備鄰近高砂族之侵害而得名。
例9.廣興
因此地為廣東客家移民興業之地,故以之命名。



九、五結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五結
宜蘭地方多有一結、二結、三結、四結、五結、六結、七結、十六結、十九結、三十九結等地名,皆是因當初至此之拓殖團體之結首分段數或其順序而命名。
例2.掃芴社
即為「頂五結」,或者也寫作「沙豁沙豁」,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此社族民性情甚為剽悍,據傳與泰雅族有密切淵源關係。
例3.利澤簡
也寫作「其澤簡」、「奇澤簡」或「里德幹」,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一說此社族民於清咸豐年間已移居「加禮宛」一帶。
例4.婆羅辛子宛
即為「頂清水」,也有寫作「丁仔難」、「巴嚕新那完」或「婆羅辛仔遠」,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
例5.加禮宛
即為「頂清水」,也寫作「加禮遠」、「噶里阿完」、「佳笠宛」、「交里宛」等等,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此社 與「掃芴」、「奇武老」二社合稱為「東勢三大社」,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時,禮宛社族人與「打朗巷」及「打那美」等社之一部份族人一同遷往南方 澳一帶,或者遠遠遷移至今日花蓮市北方之加禮宛原野,而後再南下至今日台東市加走灣附近,故亦被稱之為「加禮宛番」。相傳加禮宛社族人原皆十分富裕,但之 後竟因賣光所屬田產而喪失生計,不得已只好離鄉背井、遠遷他方。
據傳當時的移民開設公館,可以一定比率以稻穀換酒,平埔族人多性喜飲酒,到了秋收時竟因所收成的稻穀不夠償還酒錢,而不得不變賣田地還債,之後更不得已遠 遷花蓮港地方定居。沈葆楨的〈開山情形疏〉有關於此社之簡略記載:「岐來平埔番,居鯉浪港北者曰加禮遠、竹子林、武暖、七結仔、談仔秉、瑤歌,凡六社統名 加禮遠社,頗耕種」。移民多稱「加禮宛港」為「東港」,因此港位於濁水溪與冷水溪的支流蔀後溪匯合東流入海之處,《噶瑪蘭廳志》亦有云:「港口水,較頭圍 烏石港尚深三尺,並無暗礁」。
例6.流流
即為「頂清水」一帶,也寫作「撈撈」,譯自曾佔居此地的噶瑪蘭族社之社名。一說此社為「新仔罕」社之分社。



十、三星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例1.三星
原稱為「叭哩沙喃」,乃是譯自平埔族之地名。西元一六三二年,駐淡水的西班牙傳教士所製「東部台灣地名表」針對此地記做 「Purusarum」。日本領台之後,先除去「喃」字,而稱為「叭哩沙」,至日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進行台灣地方制度改正時,將此地改稱為「三 星」。
此地方原為古溪洲堡西邊之原野,位於與宜蘭平原形成不等邊三角形之頂點處,亦為叭哩沙溪縱橫分流而為洲磧之處,其主地是昔日之「叭哩沙莊」(今日三星 鄉)。北方的阿里史則是清嘉慶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年)遭到其他移民驅逐,自羅東地方遷徙而來之平埔阿里史等社建立之部落。清道光五年(西元一八二五年) 此地正式設置有「叭哩沙喃隘」,《噶瑪蘭廳志》有記載曰:「叭哩沙喃隘,距廳西三十里,在蕃山前,重溪環繞過山,即額刺王字生蕃,最為險要,內別一路,從 鹽菜甕番玉山腳,可通竹塹九芎林,係粵籍分得地界,與大湖內山一條,皆開蘭事宜中所謂,預籌進山備道以策應緩急者也。」但以後仍被放任荒蕪,直至清光緒十 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政府設置撫墾局以後,開拓活動方始就緒。
例2.中溪洲
位於叭哩沙溪之流域,凡是溪水顯著氾濫,因水流而生成之地,皆可稱之為「溪洲」,其他如「大州」、「清州」、「浮洲」等地 名皆然。清嘉慶十六年許,噶瑪蘭通判楊廷理之〈出山漫興詩註〉,就曾針對巡視此地方的情形記載道:「至溪洲,前進則蘆葦叢生,堅如竹,溪水氾濫,道路泥 沼,每下腳,幾欲沒腰,小徑穩穩,生蕃往來,僕夫縮頸」。



十一、大同鄉 [上一則][下一則][回選單] 屬泰雅族居住地,此地之泰雅族人多佔居於宜蘭濁水溪之上游兩岸,故清時被稱之為「溪頭番」。



十二、南澳鄉 [上一則][回選單]
亦屬泰雅族居住地,此地之泰雅族人多居於宜蘭濁水溪上游及大南澳溪上游一帶,清時亦多被稱之為「南澳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